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氧侧吹三联炉处理脆硫铅锑矿工业试验研究
1
作者 柏韬 吴晓松 +2 位作者 张岭 唐昭辉 郭徽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5,共8页
通过开展“氧化熔炼-热态氧化渣还原-热态还原渣烟化”富氧侧吹三联炉处理脆硫铅锑矿工业试验,研究了冶炼过程中主要元素的迁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还原炉可产出Pb、Sb质量分数分别为70.11%、20.52%的铅锑合金,Pb、Sb直收率分别为95.1%... 通过开展“氧化熔炼-热态氧化渣还原-热态还原渣烟化”富氧侧吹三联炉处理脆硫铅锑矿工业试验,研究了冶炼过程中主要元素的迁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还原炉可产出Pb、Sb质量分数分别为70.11%、20.52%的铅锑合金,Pb、Sb直收率分别为95.1%、88.2%;烟化渣水淬后为无害的玻璃化渣,Pb、Sb、Zn、Ag综合回收率分别为99.8%、97.6%、88.0%、99.5%,S利用率约为99.0%;处理1 t脆硫铅锑矿的煤耗为259.3 kg粉煤。该工艺具有环保效果好、有价元素回收率高、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侧吹 三联炉 氧化熔炼 还原熔炼 烟化吹炼 脆硫铅锑矿 元素迁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冶炼过程碳排放及自热熔炼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晏滔 余小吕 +3 位作者 杨应宝 周世伟 李博 魏永刚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双碳”背景下,我国铜冶炼作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需突破资源、能源、供求关系等多重制约因素,方能迈上铜工业低碳绿色创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用熔炼系统能量流平衡模型研究其能源利用收支情况,有利于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实现富氧底吹熔... “双碳”背景下,我国铜冶炼作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需突破资源、能源、供求关系等多重制约因素,方能迈上铜工业低碳绿色创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用熔炼系统能量流平衡模型研究其能源利用收支情况,有利于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实现富氧底吹熔炼过程的低碳可持续化高效生产。通过计算铜冶炼厂底吹熔炼体系各类热量的收入和支出行为,解析无碳质燃料投入工况下的热量收支平衡关系,继而提出无碳自热熔炼的优化改进方案。因此,从原料适配、操作制度、设备优化等多方式调控以实现富氧底吹无碳自热熔炼。从碳源上减少或避免煤粉的加入,从而降低过程碳排放,以期为铜冶炼的清洁生产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底吹熔炼 自热熔炼 热量平衡 碳排放 优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在富氧底吹炼铜过程中的走向及物相结构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保仁 杨洪英 +2 位作者 金哲男 佟琳琳 马志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8-922,共15页
采用Factsage热力学分析、元素分析、XRD、SEM−EDS及金相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富氧底吹炼铜工艺中砷的走向和物相结构。结果表明:通过适当降低富氧浓度,可以提高熔炼温度增加烟气和烟尘中砷的分配。混合炉料中砷主要存在于毒砂和砷黝铜矿... 采用Factsage热力学分析、元素分析、XRD、SEM−EDS及金相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富氧底吹炼铜工艺中砷的走向和物相结构。结果表明:通过适当降低富氧浓度,可以提高熔炼温度增加烟气和烟尘中砷的分配。混合炉料中砷主要存在于毒砂和砷黝铜矿中,少部分存在于返渣的冰铜相和细烟尘中;冰铜中砷主要以含砷锑冰铜形式存在,平均砷含量为4.75%(质量分数);粗铜中砷主要与铜、锑、铅等形成固溶体,平均砷含量为7.78%;底吹炉渣中砷主要分布于渣相所含的含砷锑冰铜(26.38%)中,少部分存在于玻璃相基底(1.73%)和铁橄榄石相(2.08%)中;磁选前渣中砷主要存在于渣中的复杂含砷冰铜相中,大部分被渣包裹,平均砷含量为37.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底吹炼铜 工艺矿物学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冶炼炉渣危险特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谢继道 周俊 +1 位作者 付红 张彩香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2,共5页
废电路板有色金属资源化回收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冶炼炉渣。针对《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实施后有色金属资源化回收冶炼炉渣的下一步安全处置方式、危险特性不明等问题,选取国内某典型电子危险废物治理企业富氧侧吹冶炼炉渣为... 废电路板有色金属资源化回收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冶炼炉渣。针对《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实施后有色金属资源化回收冶炼炉渣的下一步安全处置方式、危险特性不明等问题,选取国内某典型电子危险废物治理企业富氧侧吹冶炼炉渣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100个样品进行元素种类和腐蚀性、毒性特性测试,得出该冶炼炉渣不具有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规定的危险特性,可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进行管理的结论。该结论有助于冶炼炉渣的危险特性判断和环境监管,也为冶炼炉渣类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废物鉴别 电子废弃物 资源化回收 富氧侧吹冶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铜阳极泥冶炼渣中铑的研究
5
作者 柴胜利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4,共7页
铜阳极泥冶炼渣是重要的铑资源,采用火法富集和湿法提取相结合的工艺对铜阳极泥冶炼渣中的铑进行回收利用,考察了火法富集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O加入量为铜阳极泥冶炼渣的1.1倍(以质量计,下同)、B_(2)O_(3)加... 铜阳极泥冶炼渣是重要的铑资源,采用火法富集和湿法提取相结合的工艺对铜阳极泥冶炼渣中的铑进行回收利用,考察了火法富集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O加入量为铜阳极泥冶炼渣的1.1倍(以质量计,下同)、B_(2)O_(3)加入量为铜阳极泥冶炼渣的1.1倍、Na_(2)CO_(3)加入量为铜阳极泥冶炼渣0.9倍、熔炼温度1 200℃,熔炼时间2 h的条件下,形成的铅合金中Rh含量达到7 536.4 g/t,富集6.2倍;在银粉加入量为铅合金的1倍、灰吹温度1 300℃、灰吹时间2.5 h条件下进行铅合金灰吹除杂富集,形成的银合金中Rh含量达到42 208.1 g/t,富集35.7倍;在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1.5 h、浸出液固比为10∶1的条件下进行湿法提取,生产的铑粉纯度为91.2%,实现了铑二次资源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阳极泥 熔炼 灰吹 火法湿法联合 富集 资源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枪布置方式对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1
6
作者 闫红杰 刘方侃 +4 位作者 张振扬 高强 刘柳 崔志祥 申殿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93-2400,共8页
采用FLUENT软件,分别选择kε系列湍流模型和雷诺应力模型(RSM)对底吹熔池熔炼炉内的高温熔体气液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并且依据相似原理,通过水模型实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综合评价发现Realizable kε模型的计算精度最高。选用Rea... 采用FLUENT软件,分别选择kε系列湍流模型和雷诺应力模型(RSM)对底吹熔池熔炼炉内的高温熔体气液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并且依据相似原理,通过水模型实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综合评价发现Realizable kε模型的计算精度最高。选用Realizable kε模型,对氧枪布置方式及直径对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大氧枪倾角有利于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的进行,当单排氧枪倾角在17°~22°之间时,熔池各指标均处于较好的水平;相对于现场工况,双排氧枪倾角分别为12°和22°时,熔池的搅拌效果显著增强;当氧枪倾角为20°时,其有效搅拌区直径为1.475 m,对应的合理氧枪间距为0.98~1.23m;适当减小氧枪直径可以有效提高熔池气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吹熔池熔炼 湍流模型 氧枪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底吹铜熔池熔炼过程的机理及产物的微观分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刘柳 闫红杰 +4 位作者 周孑民 高强 张振杨 刘方侃 崔志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16-2124,共9页
对氧气底吹熔炼过程气体喷吹行为、造锍熔炼化学反应机理及熔炼炉内热工作状态进行理论分析及水模型实验和取样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氧气底吹气流能使熔体形成均匀的扩散区,实现熔体的搅拌,在气体连续相区和液体连续相区,气液、液液之间... 对氧气底吹熔炼过程气体喷吹行为、造锍熔炼化学反应机理及熔炼炉内热工作状态进行理论分析及水模型实验和取样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氧气底吹气流能使熔体形成均匀的扩散区,实现熔体的搅拌,在气体连续相区和液体连续相区,气液、液液之间的相互作用强烈,为炉内化学反应及传热传质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学条件;氧气底吹熔炼过程在零配煤的情况下能达到自热熔炼,在节能减排方面,该工艺具有很强的优势;获得了铜渣、冰铜和蘑菇头中各组分的形貌,确定了铜渣、冰铜和蘑菇头的物相组成,渣样主要由冰铜相、磁铁矿相、铁橄榄石相和玻璃体相组成,熔炼内的氧势和硫势分布有利于反应的进行,能有效抑制Fe3O4的形成以及降低渣含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熔炼 氧气底吹 熔炼机理 氧势 硫势 熔炼产物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富氧底吹熔池熔炼过程机理及多相界面行为 被引量:24
8
作者 郭学益 王亲猛 +2 位作者 廖立乐 田庆华 张永柱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5期28-34,共7页
通过深入分析铜富氧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结合铜冶金过程相关理论,构建了底吹熔炼体系机理模型.该模型在反应区沿纵向分为7个功能层,分别为烟气层、矿料分解过渡层、渣层、造渣过渡层、造锍过渡层、弱氧化层和强氧化层;炉内沿横向分为反应... 通过深入分析铜富氧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结合铜冶金过程相关理论,构建了底吹熔炼体系机理模型.该模型在反应区沿纵向分为7个功能层,分别为烟气层、矿料分解过渡层、渣层、造渣过渡层、造锍过渡层、弱氧化层和强氧化层;炉内沿横向分为反应区、分离过渡区和液相澄清区3个功能区;各层/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熔体流场作用下,体系中多相多组元如CuFeS2、FeS2、Cu2S、FeS、2FeO·SiO2、Cu2O、FeO、Fe3O4、SO2、H2O、N2、S2等因物化性质差异,通过层/区间的界面进行快速传质行为;底吹熔炼体系处于动态的非稳态相平衡状态,氧势-硫势在炉内纵向及横向方向上均有梯度变化,通过合理控制不同层/区的氧势-硫势大小,可强化反应过程,进一步提升底吹炉熔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 富氧底吹 熔炼机理 界面行为 多相平衡 氧势 硫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位氧势硫势梯度变化下铜富氧底吹熔池熔炼非稳态多相平衡过程 被引量:13
9
作者 郭学益 王亲猛 +1 位作者 田庆华 张永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72-1079,共8页
结合富氧底吹熔池熔炼机理模型和Cu-Fe-S-O-Si O2系氧势-硫势热力学优势图,研究底吹熔炼过程中的多相平衡状态及炉内不同空间位点的氧势-硫势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铜富氧底吹熔池熔炼是烟气-炉渣-铜锍三相共存体系,随着连续加料、连续鼓... 结合富氧底吹熔池熔炼机理模型和Cu-Fe-S-O-Si O2系氧势-硫势热力学优势图,研究底吹熔炼过程中的多相平衡状态及炉内不同空间位点的氧势-硫势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铜富氧底吹熔池熔炼是烟气-炉渣-铜锍三相共存体系,随着连续加料、连续鼓氧及放渣和放锍操作的进行,体系远未达到平衡,而是处于动态的非稳态近似多相平衡状态,炉内不同空间位点的氧势-硫势不同,存在着梯度变化。反应区、分离过渡区及液相澄清区由下到上氧势逐渐降低,而硫势逐渐升高,其中反应区的氧势-硫势差梯度较大,氧和硫的传质较快。通过调节熔炼过程工艺参数,使炉内不同空间位点的氧势-硫势控制在更为合理的范围,可提高底吹熔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 富氧底吹 熔炼机理 氧势 硫势 非稳态多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底吹炼铜多组元造锍行为及组元含量的映射关系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亲猛 郭学益 +2 位作者 廖立乐 田庆华 张永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8-196,共9页
通过分析氧气底吹炼铜过程产生的高品位铜锍中Cu、Fe、S、Si O2等组元含量变化趋势,结合冶金过程原理,研究上述各组元造锍行为及组元含量间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Cu、Fe、S、Si O2等组元在铜锍中的造锍行为具有相互关联性,其中Cu、Fe、... 通过分析氧气底吹炼铜过程产生的高品位铜锍中Cu、Fe、S、Si O2等组元含量变化趋势,结合冶金过程原理,研究上述各组元造锍行为及组元含量间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Cu、Fe、S、Si O2等组元在铜锍中的造锍行为具有相互关联性,其中Cu、Fe、S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较强,Cu-Fe、Cu-S、Fe-S含量之间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6、0.89、0.79,但Si O2与Cu、Fe、S之间的关联性较弱。构造了Cu、Fe、S组元含量复合映射模型,该复合模型预测精确度高于单因素模型的预测精确度,可为生产过程中高品位铜锍多组元含量的精细调控,及熔炼-吹炼过程热量精确分配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底吹 炼铜 铜锍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底吹铜熔炼渣中多组元造渣行为及渣型优化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亲猛 郭学益 +2 位作者 田庆华 廖立乐 张永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78-1686,共9页
通过分析氧气底吹铜熔炼过程产生的铁硅型工业铜渣中SiO2、Fe、S、Cu、CaO等组元含量变化趋势,结合冶金过程原理,研究上述各组元造渣行为及组元含量相互间的映射关系,并进行渣型优化。结果表明:SiO2、Fe、S、Cu及CaO等组元的造渣行为... 通过分析氧气底吹铜熔炼过程产生的铁硅型工业铜渣中SiO2、Fe、S、Cu、CaO等组元含量变化趋势,结合冶金过程原理,研究上述各组元造渣行为及组元含量相互间的映射关系,并进行渣型优化。结果表明:SiO2、Fe、S、Cu及CaO等组元的造渣行为具有相互关联性,且各组元与Cu造渣行为的关联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S、m(Fe)/m(SiO2)、SiO2、Fe。同时,SiO2和Fe含量对Cu含量的耦合作用较明显,随SiO2含量升高,Fe含量降低,Cu含量呈降低趋势。通过渣型优化,渣中SiO2含量为26.5%~28%、Fe含量为38.5%~40%(质量分数),该渣型的流动性较好,理论上底吹熔炼渣含Cu可降低到2.5%(质量分数)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 氧气底吹 铜渣 组元行为 渣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底吹炼铜模拟软件SKSSIM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郭学益 王松松 +1 位作者 王亲猛 田庆华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7年第4期1-6,共6页
基于Gibbs自由能最小原理和氧气底吹炼铜工艺特性建立多相平衡热力学模型,设计针对该模型的改进粒子群求解算法,并对氧气底吹炼铜计算机模拟软件(SKSSIM)进行开发.模拟计算氧气底吹炼铜稳定工况下元素分配行为,并与实际生产数据相对比.... 基于Gibbs自由能最小原理和氧气底吹炼铜工艺特性建立多相平衡热力学模型,设计针对该模型的改进粒子群求解算法,并对氧气底吹炼铜计算机模拟软件(SKSSIM)进行开发.模拟计算氧气底吹炼铜稳定工况下元素分配行为,并与实际生产数据相对比.结果表明:铜锍中Cu,Fe,S,Si O2含量计算值与生产数据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65%,13.04%,0.79%,39.22%;炉渣中Cu,Fe,S,Si O2含量计算值与生产数据的相对误差分别为7.28%,1.20%,15.12%,0.24%;As在三相(冰铜、炉渣、气相)中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062、0.110、0.828;Sb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125、0.723、0.152;Bi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188、0.113、0.700;Pb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567、0.234、0.199;Zn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173、0.665、0.162,证明了模拟软件的可靠性,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SSIM 氧气底吹 炼铜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吹熔炼铜渣的直流电贫化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韦其晋 袁朝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22,36,共5页
使用小型交直流矿热电炉对富氧侧吹熔炼工艺产出的水淬铜渣进行贫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下负直流电贫化60min后渣含铜从0.73%降至0.28%,铜回收率约65%,比交流电提高约10个百分点。在1 160~1 350℃时熔渣温度对铜回收率影响不明显。黄... 使用小型交直流矿热电炉对富氧侧吹熔炼工艺产出的水淬铜渣进行贫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下负直流电贫化60min后渣含铜从0.73%降至0.28%,铜回收率约65%,比交流电提高约10个百分点。在1 160~1 350℃时熔渣温度对铜回收率影响不明显。黄铁矿精矿添加量为渣重10%时,渣含铜可降至0.24%,铜回收率约70%。渣含铜随冰铜品位的增高稍有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贫化 直流电 矿热电炉 回收率 富氧侧吹熔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侧吹直接炼铅烟气特性及净化除尘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娜 朱莉薇 尤翔宇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8年第5期61-65,共5页
以某公司铅冶炼项目工程设计为实例,着重介绍了"富氧侧吹氧化熔炼—富氧侧吹还原熔炼"生产工艺,并对富氧侧吹氧化炉出口烟气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归纳,同时对其烟气净化除尘工艺的设计、设备选型、生产运行状况等进行了阐述和总结.
关键词 富氧侧吹直接炼铅 烟气特性 净化除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侧吹直接炼铅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宋光辉 张乐如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共4页
氧气侧吹直接炼铅半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铅精矿和含铅物料在氧气侧吹炉内熔炼,用煤作还原剂,可直接产出粗铅。铅回收率大于96%,渣含铅低于2%,烟气中SO2浓度高达24%,可直接制酸处理。该工艺具有投资少、效率高、流程短、设备简单和低污染... 氧气侧吹直接炼铅半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铅精矿和含铅物料在氧气侧吹炉内熔炼,用煤作还原剂,可直接产出粗铅。铅回收率大于96%,渣含铅低于2%,烟气中SO2浓度高达24%,可直接制酸处理。该工艺具有投资少、效率高、流程短、设备简单和低污染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铅冶炼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侧吹 直接炼铅 氧化熔炼 还原熔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底吹熔炼处理铅阳极泥的工艺革新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杜新玲 王光忠 王红伟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3,共6页
传统的阳极泥熔炼存在物料占用多,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产能低等问题。根据富氧底吹强化熔炼提高系统处理能力、满足生产要求的思路,对富氧强化引起的渣线侵蚀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在渣中配入一定量的PbO替代侵蚀性强的纯碱与萤... 传统的阳极泥熔炼存在物料占用多,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产能低等问题。根据富氧底吹强化熔炼提高系统处理能力、满足生产要求的思路,对富氧强化引起的渣线侵蚀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在渣中配入一定量的PbO替代侵蚀性强的纯碱与萤石,取得了良好效果。研究了氧化铅配入量、熔炼时间、熔化温度、焦丁的配入及其反应温度、氧气参与等条件对还原熔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技术 铅阳极泥 富氧底吹 渣线侵蚀 氧化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底吹铜熔炼工艺分析及过程优化 被引量:19
17
作者 郭学益 王亲猛 +1 位作者 田庆华 ZHAO Bao-jun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89-698,共10页
通过分析氧气底吹铜熔炼渣及铜锍,结合冶金过程原理,研究渣-铜锍间多组元含量的映射关系及熔炼过程优化。结果表明:铜锍中Cu、S、Fe含量之间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渣中Cu、SiO_2、Fe含量及渣型铁硅比m_(Fe)/m_(SiO_2)相互之间也呈现出一... 通过分析氧气底吹铜熔炼渣及铜锍,结合冶金过程原理,研究渣-铜锍间多组元含量的映射关系及熔炼过程优化。结果表明:铜锍中Cu、S、Fe含量之间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渣中Cu、SiO_2、Fe含量及渣型铁硅比m_(Fe)/m_(SiO_2)相互之间也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铜锍中Cu、Fe、S含量对渣中S含量的映射关系较为明显;基于铜锍中S、Cu含量和渣中S含量,或基于渣型铁硅比m_(Fe)/m_(SiO_2)和铜锍品位都可对渣中Cu含量进行预测,后者的准确度较高,说明铜锍品位和渣型对渣中Cu含量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金 氧气底吹 性能分析 过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底吹造锍捕金工艺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曲胜利 董准勤 陈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0-42,57,共4页
采用富氧底吹造锍捕金工艺处理复杂含铜、高砷金精矿,以提高金、银的回收率,减少废水、废渣的排放。研究影响造锍熔炼过程中金、银走向和在冰铜中富集程度的因素,并调整造锍熔炼工艺指标,降低炉渣中有价元素的损失。
关键词 富氧底吹 冰铜 捕金 金精矿 块煤 Fe 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富氧底吹生产实践及设计探讨 被引量:10
19
作者 曲胜利 李天刚 +1 位作者 董准勤 栾会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3,共4页
详细介绍富氧底吹造锍捕金处理复杂铜精矿的生产实践和该技术的主要工艺特点及优势。着重比较了目前国内两个炼铜底吹炉设计异同之处,并对该工艺设计方面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富氧底吹熔炼 造锍捕金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侧吹炼铅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允斌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15,共3页
介绍了氧气侧吹炼铅技术的工艺过程,总结了其技术特点,分析了推广应用中碰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该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 氧气侧吹炼铅 氧化熔炼 还原熔炼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