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低轧钢加热炉氧化烧损数值仿真与工业应用
1
作者 赵俣 吴宝权 +3 位作者 宋宝玉 张天赋 马光宇 刘常鹏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0,54,共6页
文章以某钢厂1780 mm轧钢加热炉和炉内钢坯作为研究对象,按加热炉热工过程将计算单元划分成钢坯入口、钢坯加热和钢坯出口三部分,应用集成计算平台中Ansys软件对每个计算单元氧化烧损及其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特征规律进行分析并得... 文章以某钢厂1780 mm轧钢加热炉和炉内钢坯作为研究对象,按加热炉热工过程将计算单元划分成钢坯入口、钢坯加热和钢坯出口三部分,应用集成计算平台中Ansys软件对每个计算单元氧化烧损及其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特征规律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采取保证临界装钢温度、优化残氧量目标值以及防止炉头吸入冷风三类控制措施,氧化烧损率降低13.3%,对同类型轧钢加热炉降低氧化烧损具有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钢加热炉 氧化烧损 临界装钢温度 空气系数 残氧量 脉冲控制时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注空气工艺防爆实验的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吉亚娟 周乐平 +3 位作者 任韶然 赵泽宗 高海涛 邵红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87-92,共6页
通过实验,研究可燃气体(甲烷)的爆炸极限规律和加入惰性气体(氮气)后可燃气体临界氧含量的变化规律,测定在特定条件下甲烷的爆炸极限范围和安全氧含量,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氧含量的安全标准并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与控制措施,确保注空气采... 通过实验,研究可燃气体(甲烷)的爆炸极限规律和加入惰性气体(氮气)后可燃气体临界氧含量的变化规律,测定在特定条件下甲烷的爆炸极限范围和安全氧含量,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氧含量的安全标准并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与控制措施,确保注空气采油技术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处于可控制范围内,使注空气采油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空气 爆炸极限 临界氧含量 风险 安全氧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锅炉炉渣含碳量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永红 白涛 +2 位作者 孙保民 康志忠 刘建全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6-111,共6页
针对某电厂锅炉由于燃用煤质下降而导致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燃烧不稳定及炉渣含碳量过高等问题,通过对实际燃用煤种以及炉内燃烧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造燃烧器系统以提高炉内稳燃能力、降低炉渣含碳量,并对改造前后炉膛内的燃烧情况... 针对某电厂锅炉由于燃用煤质下降而导致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燃烧不稳定及炉渣含碳量过高等问题,通过对实际燃用煤种以及炉内燃烧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造燃烧器系统以提高炉内稳燃能力、降低炉渣含碳量,并对改造前后炉膛内的燃烧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改造后的炉膛内,下两层一次风的集中布置,使得主燃区内温度升高,有效保证了煤粉初期的着火和燃烧;下两层二次风的集中布置,提高了二次风对一次风煤粉气流的撑托作用,使下一次风内煤粉颗粒掉入冷灰斗内数量减少,下二次风的推迟送入也保证了煤粉后期的稳定燃烧;炉内燃烧稳定性提高,炉渣含碳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灰斗 稳定燃烧 炉渣含碳量 一次风 二次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空气驱油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60
4
作者 王杰祥 张琪 +3 位作者 李爱山 张红玲 刘均荣 张红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75,共3页
通过室内注空气动态驱油实验 ,模拟了原油在不同温度、不同注入压差等条件下的低温氧化过程 ,检测和分析了采出气体的含氧量变化 ,进一步研究了空气驱低温氧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在同一温度下 ,随着注入压差的增大 ,气体突破时间缩短 ... 通过室内注空气动态驱油实验 ,模拟了原油在不同温度、不同注入压差等条件下的低温氧化过程 ,检测和分析了采出气体的含氧量变化 ,进一步研究了空气驱低温氧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在同一温度下 ,随着注入压差的增大 ,气体突破时间缩短 ,突破驱油效率及含氧量降低 ;在注入压差一定时 ,随着温度的升高 ,气体突破驱油效率增加 ,含氧量降低 ,低压差下气体突破时间延长 ,高压差下气体突破时间缩短。在低压差、高温油层中采用空气驱油 ,产出气体可控制在安全极限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空气驱油 室内实验研究 驱油效率 含氧量 压差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楠 赵鹏勃 +5 位作者 施斌 李昱喆 施起荣 钟毅 高洪培 孙献斌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3期85-90,共6页
为解决某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低、分离器立管温度高、运行参数不合理等问题,在300 MW和250 MW负荷下,分别进行了变氧含量工况调整试验,在最佳氧含量的基础上,进行了变一次风率、变床压调整试验,优化了氧含量、一次风率、床压等关键参数... 为解决某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低、分离器立管温度高、运行参数不合理等问题,在300 MW和250 MW负荷下,分别进行了变氧含量工况调整试验,在最佳氧含量的基础上,进行了变一次风率、变床压调整试验,优化了氧含量、一次风率、床压等关键参数。试验结果显示:300 MW负荷下,氧含量3.3%、一次风率38%、床压8.2 k Pa锅炉效率达到91.36%;250 MW负荷下,氧含量4.75%、一次风率40%、床压7.7 k Pa锅炉效率达到90.22%。通过增加立管润滑风系统、播煤风风源移位等技术改造措施解决了立管温度高、二次风裕量不足的问题。适当降低床压、一次风率运行,可以在节能降耗的同时提高锅炉效率,研究结果可应用于300 MW等级CFB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燃烧 氧含量 一次风率 床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空气采油油井产出气体燃爆特性 被引量:19
6
作者 于洪敏 左景栾 +3 位作者 任韶然 吉亚娟 周乐平 林伟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103,共5页
注空气采油工艺过程中存在产出气爆炸等安全问题,在分析产出气-空气混合物爆炸体积分数极限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Le Chatlier公式和图版计算混合物的爆炸体积分数极限,估算临界氧含量,采用圆柱状爆炸容器,在20~90℃、0.2~1.2 MP... 注空气采油工艺过程中存在产出气爆炸等安全问题,在分析产出气-空气混合物爆炸体积分数极限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Le Chatlier公式和图版计算混合物的爆炸体积分数极限,估算临界氧含量,采用圆柱状爆炸容器,在20~90℃、0.2~1.2 MPa下对产出气-空气混合物进行燃爆特性试验,确定爆炸体积分数极限范围、临界氧含量及爆炸区域,制定油井氧含量的安全标准。结果表明:可燃产出气的爆炸体积分数极限和临界氧含量受温度、压力、氧含量、点火能量、位置和惰性气体等因素的影响;爆炸范围随温度、压力和氧含量的升高而变宽,危险性增大;临界氧含量随温度、压力的升高而降低;高温高压模拟工况条件下,爆炸范围和氧含量随惰性气体体积分数的增加迅速减小,惰性气体体积分数和氧含量对爆炸体积分数下限影响较小,而对体积分数上限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空气 提高采收率 产出气-空气混合物 爆炸体积分数极限 安全氧含量 监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塔式锅炉中低负荷下低NO_x排放优化 被引量:9
7
作者 汪华剑 赵斯楠 +4 位作者 方庆艳 张成 魏铜生 周虹光 陈刚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65-772,794,共9页
针对大型燃煤锅炉在中低负荷下普遍存在的炉膛出口NO_x质量浓度偏高的问题,对某台1 000 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炉内流动、传热、燃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改变周界风挡板开度及适当降低运行氧体积分数,对该锅炉中低负荷... 针对大型燃煤锅炉在中低负荷下普遍存在的炉膛出口NO_x质量浓度偏高的问题,对某台1 000 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炉内流动、传热、燃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改变周界风挡板开度及适当降低运行氧体积分数,对该锅炉中低负荷下NO_x质量浓度高的问题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数据符合得较好;中低负荷下,减小周界风挡板开度,燃烧初期化学当量比减小,炉膛出口的NO_x质量浓度相应下降,70%和50%负荷时分别下降了31.2%和17.0%;适当降低运行氧体积分数,NO_x质量浓度有一定的降低,同时煤粉燃尽情况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式锅炉 NOX排放 周界风 运行氧体积分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量软测量的锅炉在线燃烧优化控制 被引量:10
8
作者 孔德奇 谷俊杰 +1 位作者 李洋 田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530-532,共3页
尾部烟气氧含量的准确测量对提高锅炉燃烧的经济性有重要意义。本文把软测量技术应用于尾部烟气氧含量的测量。主要通过机理分析建立了氧量软测量模型,仿真验证表明,建立的氧量软测量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氧量的变化。同时提出了一种... 尾部烟气氧含量的准确测量对提高锅炉燃烧的经济性有重要意义。本文把软测量技术应用于尾部烟气氧含量的测量。主要通过机理分析建立了氧量软测量模型,仿真验证表明,建立的氧量软测量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氧量的变化。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锅炉负荷调整烟气氧含量设定值,再进行风煤比寻优的电站锅炉在线燃烧优化方案,达到了节煤降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氧含量 软测量 风煤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低温氧化原油产出气的爆炸极限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曹维福 曹维政 +2 位作者 张虓雷 路遥 吴会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6-171,共6页
设计了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测定装置,通过测定其安全性和准确性均符合本实验要求。空气与原油在油藏温度和一定压力下,低温氧化后得到CO、CH4、CO2等气体,根据该产出气的组成配制模拟混合气体,研究其爆炸情况,通过人工配制,对原油低温... 设计了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测定装置,通过测定其安全性和准确性均符合本实验要求。空气与原油在油藏温度和一定压力下,低温氧化后得到CO、CH4、CO2等气体,根据该产出气的组成配制模拟混合气体,研究其爆炸情况,通过人工配制,对原油低温氧化后产出气中各组分比例进行调节,研究测定了不同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的被测气体爆炸极限以及最高允许氧含量。结果表明:按照产出气组分比例配制的混合气体,不会在油藏条件下发生爆炸;爆炸极限和最高允许氧含量随温度和压力条件改变而改变,高温低压条件易使混合气体发生爆炸,而低温高压条件混合气体不易发生爆炸;二氧化碳对混合气体的爆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空气 低温氧化 原油氧化 爆炸极限 最高允许氧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25t/h锅炉改造后运行优化及NO_x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梁立刚 孟勇 吴生来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6,72,共5页
对某电厂1 025t/h锅炉进行了烧烟煤改造后的运行优化试验,分析了氧量、燃尽风和磨煤机组合方式等参数变化对锅炉效率及NOx排放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机组330、264、198MW负荷下,将氧量分别控制在2.35%、3.30%、4.20%左右;在60%~100%... 对某电厂1 025t/h锅炉进行了烧烟煤改造后的运行优化试验,分析了氧量、燃尽风和磨煤机组合方式等参数变化对锅炉效率及NOx排放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机组330、264、198MW负荷下,将氧量分别控制在2.35%、3.30%、4.20%左右;在60%~100%额定负荷范围内将OFA风门开度可控制在60%~80%;在燃烧情况和设备运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减少上层磨煤机运行,尽量下层磨煤机运行等,可使锅炉在最佳状态下运行,提高锅炉效率,同时降低NOx排放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氧量 燃尽风 磨煤机 运行优化 NO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行参数对锅炉煤粉着火燃烧和飞灰含碳量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陈炳华 张颉 +2 位作者 孙锐 吴少华 秦裕琨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0-476,共7页
为了达到锅炉的优化运行以保证煤粉气流及时着火和充分燃尽,采用IPSA两相流动模型和煤粉燃烧综合模型,在不同的一次风率和煤粉细度的工况下,对1台350MW锅炉煤粉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炉内燃烧器区域以及出口处烟气温度场和燃烧... 为了达到锅炉的优化运行以保证煤粉气流及时着火和充分燃尽,采用IPSA两相流动模型和煤粉燃烧综合模型,在不同的一次风率和煤粉细度的工况下,对1台350MW锅炉煤粉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炉内燃烧器区域以及出口处烟气温度场和燃烧产物的组分浓度分布。分析了一次风率和煤粉细度对煤粉着火燃烧和飞灰含碳量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优化的运行参数。结果表明:一次风率对煤粉气流的着火影响较大,而对出口处烟气温度、氧量以及飞灰含碳量影响较小。煤粉细度对煤粉气流的着火、燃烧以及燃尽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煤粉燃烧 数值计算 一次风率 煤粉细度 飞灰含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冲燃烧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运行调整 被引量:12
12
作者 周科 佘园元 +2 位作者 鲁芬 李建设 陈俊彬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4-109,114,共7页
某超临界机组对冲燃烧锅炉水冷壁存在严重高温腐蚀的现象,这主要因水冷壁壁面附近存在强还原性气氛并伴有H_2S气体产生所致。本文采用单因素轮换法,试验研究了主燃烧器的三次风旋流强度、三次风风量、二次风旋流强度、二次风风量等主要... 某超临界机组对冲燃烧锅炉水冷壁存在严重高温腐蚀的现象,这主要因水冷壁壁面附近存在强还原性气氛并伴有H_2S气体产生所致。本文采用单因素轮换法,试验研究了主燃烧器的三次风旋流强度、三次风风量、二次风旋流强度、二次风风量等主要运行参数调整对锅炉水冷壁壁面气氛特性参数H_2S质量浓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锅炉习惯运行方式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削弱主燃烧器三次风旋流,同层燃烧器三次风采取"碗式配风",适当增强主燃烧器二次风旋流,增加燃尽风二次风风量,减少燃尽风一次风风量,适当提高运行氧量和一次风速,采取均等配煤方式,降低煤粉细度后,水冷壁侧墙平均H_2S质量浓度由876.5mg/m^3降至352.2mg/m^3,水冷壁壁面气氛得到较大改善,锅炉运行安全性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对冲燃烧 水冷壁 高温腐蚀 运行氧量 燃尽风 运行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超临界600MW机组直流锅炉炉渣可燃物含量高原因分析及优化调整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小华 陈宝康 陈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2-87,共6页
针对某超临界600MW机组直流锅炉在磨煤机低位煤粉运行方式时炉渣可燃物含量高等问题,进行了燃烧优化调整试验研究。通过采取提高运行氧量、降低煤粉细度、增加A磨煤机通风量、开大A1偏置风以及关小A层燃料风等措施,使炉渣可燃物含量由... 针对某超临界600MW机组直流锅炉在磨煤机低位煤粉运行方式时炉渣可燃物含量高等问题,进行了燃烧优化调整试验研究。通过采取提高运行氧量、降低煤粉细度、增加A磨煤机通风量、开大A1偏置风以及关小A层燃料风等措施,使炉渣可燃物含量由基准试验工况的10.05%降低至4.79%,优化调整效果明显。建议对托底风或底部二次风以及等离子燃烧器等进行改造,以彻底解决炉渣可燃物含量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直流锅炉 炉渣可燃物含量 飞灰可燃物含量 氧量 煤粉细度 偏置风 燃料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温度及氧含量分布特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丛星亮 李勇 杨骏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34,共6页
通过在电厂进行的大量试验中获得的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获得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温度和氧含量的分布特性。试验发现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烟气氧含量呈现出两种分布特性规律。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氧含量呈现哪一种分布特性规律取决于... 通过在电厂进行的大量试验中获得的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获得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温度和氧含量的分布特性。试验发现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烟气氧含量呈现出两种分布特性规律。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氧含量呈现哪一种分布特性规律取决于空气预热器漏风情况,是携带漏风还是间隙漏风的占主导地位。烟气的温度分布也具有一定的规律特性。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烟气温度分布特性显然与空气预热器转子的转动以及漏风、传热等因素有关。试验结果显示: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烟气含氧量与CO含量呈现较好的指数型关系,烟气的CO含量随着烟气的含氧量增加而降低。这种规律特性与煤粉的燃烧耗氧量和混合特性有关。基于这种规律,合理布置传感器,其测量烟道断面平均值的精度能够控制在3%的范围内,传感器基本安装在空气预热器中间位置及其附近,有时传感器的布置需要因地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预热器 烟气温度 氧含量 一氧化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贫煤和无烟煤的运行优化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庆国 程新华 +4 位作者 杨海瑞 吕俊复 刁友峰 陈宇峰 郝卫东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43,共5页
通过运行优化,能够使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用低挥发分贫煤和无烟煤的飞灰含碳量控制在10%以内。分析了贫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粒径分布,床压和一、二次风率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在燃用低挥发分贫煤和无烟煤时,控制入炉煤中小于100μm... 通过运行优化,能够使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用低挥发分贫煤和无烟煤的飞灰含碳量控制在10%以内。分析了贫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粒径分布,床压和一、二次风率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在燃用低挥发分贫煤和无烟煤时,控制入炉煤中小于100μm的颗粒所占比例,采用较低的床压和增加二次风的混合可降低飞灰含碳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贫煤 无烟煤 飞灰含碳量 床压 一、二次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t/h锅炉一次风系统和燃烧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伟 赵虹 +2 位作者 安连昌 周永刚 翁善勇 《动力工程》 EI CSCD 2000年第3期693-696,共4页
分析了姚孟电厂 1 0 0 0 t/h锅炉排烟温度、飞灰含碳量偏高的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方案 ,并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模拟了改造前后的炉内流场 ,认为变化不大。改造后排烟温度降低了 1 5.1°C,飞灰含碳量从原来的 8.6%降低到 3 .4 %左右 ... 分析了姚孟电厂 1 0 0 0 t/h锅炉排烟温度、飞灰含碳量偏高的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方案 ,并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模拟了改造前后的炉内流场 ,认为变化不大。改造后排烟温度降低了 1 5.1°C,飞灰含碳量从原来的 8.6%降低到 3 .4 %左右 ,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降低 3 %以上。图 5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锅炉 一次风系统 燃烧器 排烟温度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油油藏注空气催化氧化技术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付美龙 黄俊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7-119,157,共3页
对ZJ油田轻质原油开展注空气氧化实验,考察了添加催化剂HS对氧化反应速率、总耗氧量及原油组分与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催化剂后氧化反应速率及总耗氧量均增加5.75倍;ZJ轻质原油经过氧化后,C9~ C13组分含量有所增加,C14~ C36组分... 对ZJ油田轻质原油开展注空气氧化实验,考察了添加催化剂HS对氧化反应速率、总耗氧量及原油组分与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催化剂后氧化反应速率及总耗氧量均增加5.75倍;ZJ轻质原油经过氧化后,C9~ C13组分含量有所增加,C14~ C36组分含量略有下降;饱和烃含量基本不变,芳烃含量下降近4个百分点,非烃和沥青质含量均增加近2个百分点,氧化后脱气原油的黏度略有增加.研究认为,可以将注空气催化氧化技术作为油田开发的储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原油 注空气 催化氧化 氧含量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高水分褐煤锅炉变负荷特性试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清峰 曹红加 +1 位作者 李俊忠 问树荣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35,共4页
由于高水分褐煤的低发热量和易结渣特性,锅炉一般采用非常低的炉膛容积热负荷和非常低的炉膛断面热负荷。该类型的褐煤锅炉变负荷速率低于普通烟煤锅炉。进行了一次风压、燃烧器负荷分配、二次风配风调整等对锅炉变负荷影响的试验。试... 由于高水分褐煤的低发热量和易结渣特性,锅炉一般采用非常低的炉膛容积热负荷和非常低的炉膛断面热负荷。该类型的褐煤锅炉变负荷速率低于普通烟煤锅炉。进行了一次风压、燃烧器负荷分配、二次风配风调整等对锅炉变负荷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机组需要快速升负荷时,先提高一次风压,然后增加给煤量可以提高锅炉的升负荷速率。如果锅炉的氧量偏差不大,可以短期内不增加送风量。适当优先增加上层燃烧器的给煤量,可以提高锅炉的升负荷速率。机组协调投运时,负荷变化率最大不超过5~6MW/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分褐煤 变负荷 一次风压 燃烧器负荷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变工况运行优化监控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10
19
作者 卢勇 徐向东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25-2328,2361,共5页
目前国内大量电站锅炉实行变工况运行 ,同时又缺乏针对不同工况运行优化的方法用以指导生产操作 ,致使多数系统长期运行在不良状态 ,由此导致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识别和 RBF神经网络技... 目前国内大量电站锅炉实行变工况运行 ,同时又缺乏针对不同工况运行优化的方法用以指导生产操作 ,致使多数系统长期运行在不良状态 ,由此导致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识别和 RBF神经网络技术 ,在线提供不同运行工况燃烧优化的方法 ,并在所承担的电站锅炉自控系统改造工程实践中应用。结果表明 ,该方法对于变工况运行的锅炉系统具有很好的状态监测和操作指导作用 ,应用前景良好。图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变工况 氧量校正 最佳风煤化 RBF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燃烧及其实现途径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彭好义 蒋绍坚 +1 位作者 艾元方 周孑民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23,共6页
低氧燃烧是HTAC技术的核心内容 ,其前提是将助燃空气预热到燃料自燃点以上 ,其关键是控制燃烧段的含氧体积浓度 ,使之低于 1 5 % ,甚至 2 %~ 3%。低氧燃烧具有火焰体积成倍扩大、火焰温度场分布均匀、低NOx 污染及低燃烧噪音等显著优... 低氧燃烧是HTAC技术的核心内容 ,其前提是将助燃空气预热到燃料自燃点以上 ,其关键是控制燃烧段的含氧体积浓度 ,使之低于 1 5 % ,甚至 2 %~ 3%。低氧燃烧具有火焰体积成倍扩大、火焰温度场分布均匀、低NOx 污染及低燃烧噪音等显著优点。本文分析了在工业应用中实现低氧燃烧的 5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燃烧 助燃空气 高温预热 燃料 燃烧技术 HTAC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