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tudy on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copper smelting bottom-blown furnace under strong and weak coupling oxygen supply
1
作者 JIANG Bao-cheng GUO Xue-yi +1 位作者 WANG Song-song WANG Qin-m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2期363-375,共13页
The melt stirring in a large copper smelting oxygen bottom-blown furnace is caused by the large amount of gas movement blown in by two rows of oxygen lances.At present,the two rows of oxygen lances provide oxygen of e... The melt stirring in a large copper smelting oxygen bottom-blown furnace is caused by the large amount of gas movement blown in by two rows of oxygen lances.At present,the two rows of oxygen lances provide oxygen of equal strength,and the stirring in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melt is insufficient,which restricts the efficient progress of the smelting reaction.This study proposes a strong-weak coupling oxygen supply method and establishes an equivalent model based on a large bottom-blown furnace(LBBF)of an enterprise to simulate the bubble characteristics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lten pool.The results show that adjusting the flow ratio between the two rows of oxygen lances can create a“strong”and a“weak”coexisting source of disturbance in an LBBF.It is worth noting that when the flow rate ratio of the two rows of oxygen lances is 1.6,the peak velocity generated by the“strong”distur bance source in the molten pool increases by 18.92%,and the disturbance range increases.This method effectively strengthens the stirring in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molten pool,improves smelting efficiency,and does not produce harmful melt splashes.It provides important guidance for optimizing production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 bottom-blown furnace oxygen supply flow characteristics initial bubb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锑冶炼技术现状及富氧熔池熔炼研究进展
2
作者 葛杨 吴晓松 +1 位作者 郭徽 张岭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7,65,共8页
锑是重要的战略金属。我国是世界锑矿储量最丰富、锑产品产量最大的国家,但长期的过度开发导致我国当前锑资源优势明显下滑。围绕我国锑矿资源和行业发展现状,本文系统综述了当前锑冶炼主流生产工艺的技术特点,重点总结了富氧熔池熔炼... 锑是重要的战略金属。我国是世界锑矿储量最丰富、锑产品产量最大的国家,但长期的过度开发导致我国当前锑资源优势明显下滑。围绕我国锑矿资源和行业发展现状,本文系统综述了当前锑冶炼主流生产工艺的技术特点,重点总结了富氧熔池熔炼工艺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法冶金 鼓风炉挥发熔炼 富氧熔池熔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Cal的铜侧吹氧化熔炼过程热力学仿真分析
3
作者 李明周 陈强 +3 位作者 冯雨辰 黄金堤 钟立桦 何发友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3-91,共9页
采用所构建的铜侧吹熔炼过程多相平衡热力学仿真模型及计算系统,在典型工况条件下计算的产物组成结果与实际产出情况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热力学分析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氧料比(R_(OC))、石灰熔剂率(R_(CaO))、石英熔剂率(R_... 采用所构建的铜侧吹熔炼过程多相平衡热力学仿真模型及计算系统,在典型工况条件下计算的产物组成结果与实际产出情况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热力学分析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氧料比(R_(OC))、石灰熔剂率(R_(CaO))、石英熔剂率(R_(SiO_(2)))、富氧浓度(C_(Oxy))、燃煤率(R_(Coal))等工艺参数对主要技术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ROC,渣含铜、铜锍品位、渣含Fe_(3)O_(4)、渣中铁硅比和烟气中SO_(2)浓度升高,而渣含CaO降低;提高RCaO,渣含CaO升高;提高RSiO_(2),渣含CaO和Fe_(3)O_(4)均降低;提高RCoal,除渣含CaO升高外,其它主要技术指标均降低;提高C_(Oxy),烟气中SO_(2)浓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富氧侧吹 氧化熔炼 MetCal软件 热力学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侧吹三联炉处理脆硫铅锑矿工业试验研究
4
作者 柏韬 吴晓松 +2 位作者 张岭 唐昭辉 郭徽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5,共8页
通过开展“氧化熔炼-热态氧化渣还原-热态还原渣烟化”富氧侧吹三联炉处理脆硫铅锑矿工业试验,研究了冶炼过程中主要元素的迁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还原炉可产出Pb、Sb质量分数分别为70.11%、20.52%的铅锑合金,Pb、Sb直收率分别为95.1%... 通过开展“氧化熔炼-热态氧化渣还原-热态还原渣烟化”富氧侧吹三联炉处理脆硫铅锑矿工业试验,研究了冶炼过程中主要元素的迁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还原炉可产出Pb、Sb质量分数分别为70.11%、20.52%的铅锑合金,Pb、Sb直收率分别为95.1%、88.2%;烟化渣水淬后为无害的玻璃化渣,Pb、Sb、Zn、Ag综合回收率分别为99.8%、97.6%、88.0%、99.5%,S利用率约为99.0%;处理1 t脆硫铅锑矿的煤耗为259.3 kg粉煤。该工艺具有环保效果好、有价元素回收率高、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侧吹 三联炉 氧化熔炼 还原熔炼 烟化吹炼 脆硫铅锑矿 元素迁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钒钛2500m^(3)高炉富氧率与焦炭负荷等参数的匹配关系
5
作者 刘二浩 崔坤坤 +3 位作者 胡心光 静浩 黄磊 冯牮 《炼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3,共7页
基于承德钒钛2500m^(3)高炉近4个月富氧率提高期间的生产数据,明确了富氧率与焦炭负荷等冶炼参数的匹配关系。当焦炭负荷为3.75~4.05时,炉况较差,与之匹配的富氧率在0.80%~4.25%;当焦炭负荷为4.05~4.15时,炉况稳定,与之匹配的富氧率在4.... 基于承德钒钛2500m^(3)高炉近4个月富氧率提高期间的生产数据,明确了富氧率与焦炭负荷等冶炼参数的匹配关系。当焦炭负荷为3.75~4.05时,炉况较差,与之匹配的富氧率在0.80%~4.25%;当焦炭负荷为4.05~4.15时,炉况稳定,与之匹配的富氧率在4.25%~5.00%;在炉况稳定的基础上,继续加重焦炭负荷(4.15~4.25),与之匹配的富氧率略有降低,一般在4.50%左右。当富氧率提高到5%左右时,高炉冶炼强度较高,同时焦比较低、煤比较高,炉顶温度不会过低,且炉腹煤气量指数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高富氧率需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钒钛磁铁矿 富氧率 焦炭负荷 炉况 冶炼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浸渣处理工艺研究
6
作者 陈晨 王俊娥 +3 位作者 匡晨 董凯伟 薛祥 吴星琳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3,共9页
为了优化钼冶炼二次氨浸渣处理工艺,提高生产效益,本文考察了常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氧压碳酸钠浸出、低温加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三种方案处理氨浸渣的浸出效果及经济效益,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氨浸渣中钼形态主要为6.73%的氧化钼、0... 为了优化钼冶炼二次氨浸渣处理工艺,提高生产效益,本文考察了常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氧压碳酸钠浸出、低温加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三种方案处理氨浸渣的浸出效果及经济效益,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氨浸渣中钼形态主要为6.73%的氧化钼、0.67%的钼酸盐、0.36%的硫化钼,采用氧压浸出可以缩短浸出时间,提高钼浸出率;三种方案在优化工艺条件下的钼浸出率分别为91.70%、97.22%、94.21%,渣含钼分别为0.89%、0.265%、0.60%,氧压碳酸钠浸出方案指标最优;该方案的优化工艺参数为碳酸钠50 g/L、液固比L/S=4、温度210℃、氧压0.5 MPa、搅拌浸出时间1 h,此条件下,处理1 t氨浸渣运行成本为1 441元,利润为3.73万元,可以弥补与其他两种方案对比的设备投资成本差额。氧压碳酸钠浸出方案具有钼回收率高、药剂消耗少、浸出杂质低和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为含钼氨浸渣处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冶炼 氨浸渣 常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 低温加压氢氧化钠+碳酸钠浸出 氧压碳酸钠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冶炼过程碳排放及自热熔炼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晏滔 余小吕 +3 位作者 杨应宝 周世伟 李博 魏永刚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双碳”背景下,我国铜冶炼作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需突破资源、能源、供求关系等多重制约因素,方能迈上铜工业低碳绿色创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用熔炼系统能量流平衡模型研究其能源利用收支情况,有利于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实现富氧底吹熔... “双碳”背景下,我国铜冶炼作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需突破资源、能源、供求关系等多重制约因素,方能迈上铜工业低碳绿色创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用熔炼系统能量流平衡模型研究其能源利用收支情况,有利于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实现富氧底吹熔炼过程的低碳可持续化高效生产。通过计算铜冶炼厂底吹熔炼体系各类热量的收入和支出行为,解析无碳质燃料投入工况下的热量收支平衡关系,继而提出无碳自热熔炼的优化改进方案。因此,从原料适配、操作制度、设备优化等多方式调控以实现富氧底吹无碳自热熔炼。从碳源上减少或避免煤粉的加入,从而降低过程碳排放,以期为铜冶炼的清洁生产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底吹熔炼 自热熔炼 热量平衡 碳排放 优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在富氧底吹炼铜过程中的走向及物相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保仁 杨洪英 +2 位作者 金哲男 佟琳琳 马志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8-922,共15页
采用Factsage热力学分析、元素分析、XRD、SEM−EDS及金相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富氧底吹炼铜工艺中砷的走向和物相结构。结果表明:通过适当降低富氧浓度,可以提高熔炼温度增加烟气和烟尘中砷的分配。混合炉料中砷主要存在于毒砂和砷黝铜矿... 采用Factsage热力学分析、元素分析、XRD、SEM−EDS及金相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富氧底吹炼铜工艺中砷的走向和物相结构。结果表明:通过适当降低富氧浓度,可以提高熔炼温度增加烟气和烟尘中砷的分配。混合炉料中砷主要存在于毒砂和砷黝铜矿中,少部分存在于返渣的冰铜相和细烟尘中;冰铜中砷主要以含砷锑冰铜形式存在,平均砷含量为4.75%(质量分数);粗铜中砷主要与铜、锑、铅等形成固溶体,平均砷含量为7.78%;底吹炉渣中砷主要分布于渣相所含的含砷锑冰铜(26.38%)中,少部分存在于玻璃相基底(1.73%)和铁橄榄石相(2.08%)中;磁选前渣中砷主要存在于渣中的复杂含砷冰铜相中,大部分被渣包裹,平均砷含量为37.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底吹炼铜 工艺矿物学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钴铜冶炼渣预浸—氧压浸出工艺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硕夫 朱景和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38,共5页
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冶炼渣含有较多的铜、钴等有价金属,从冶炼渣中回收这些有价金属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环保意义。以Cu含量8.26%、Co含量1.52%的富钴铜冶炼渣为原料,采用预浸——氧压浸出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系统考察了酸矿比、反应温度... 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冶炼渣含有较多的铜、钴等有价金属,从冶炼渣中回收这些有价金属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环保意义。以Cu含量8.26%、Co含量1.52%的富钴铜冶炼渣为原料,采用预浸——氧压浸出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系统考察了酸矿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分压、液固比对Co、Cu、Fe浸出率浸出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3、反应温度230℃、反应时间1.5 h、酸矿比350 kg t、磨矿细度—0.074 mm占75%、氧分压0.2 MPa,在该条件下,Co、Cu、Fe浸出率分别达到98.38%、95.34%和2.07%。相较于常压浸出,该工艺能有效降低酸耗和浸液中铁离子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钴铜冶炼渣 预浸 氧压酸浸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冶炼炉渣危险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继道 周俊 +1 位作者 付红 张彩香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2,共5页
废电路板有色金属资源化回收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冶炼炉渣。针对《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实施后有色金属资源化回收冶炼炉渣的下一步安全处置方式、危险特性不明等问题,选取国内某典型电子危险废物治理企业富氧侧吹冶炼炉渣为... 废电路板有色金属资源化回收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冶炼炉渣。针对《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实施后有色金属资源化回收冶炼炉渣的下一步安全处置方式、危险特性不明等问题,选取国内某典型电子危险废物治理企业富氧侧吹冶炼炉渣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100个样品进行元素种类和腐蚀性、毒性特性测试,得出该冶炼炉渣不具有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规定的危险特性,可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进行管理的结论。该结论有助于冶炼炉渣的危险特性判断和环境监管,也为冶炼炉渣类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废物鉴别 电子废弃物 资源化回收 富氧侧吹冶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精矿侧吹熔炼气-液多相流动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镜淇 王维 赵洪亮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4,共13页
铅精矿富氧侧吹熔池熔炼技术具备原料适用范围广、炉体使用寿命长、废热废料利用率高、热量有效利用率高等诸多特点,在炼铅工艺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VOF多相流模型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建立了侧吹炉内的多相湍流流动过程数值仿真模... 铅精矿富氧侧吹熔池熔炼技术具备原料适用范围广、炉体使用寿命长、废热废料利用率高、热量有效利用率高等诸多特点,在炼铅工艺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VOF多相流模型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建立了侧吹炉内的多相湍流流动过程数值仿真模型,并利用物理模型对仿真可靠性进行了验证。模拟研究了喷枪喷气速度、喷嘴排布方式以及渣液位高度对熔池搅拌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喷枪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喷枪喷气速度100~150 m/s、渣液位高度1.6~1.7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精矿 富氧侧吹熔炼 气液多相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废液与锌冶炼烟尘协同处理试验研究
12
作者 解万文 文堪 +3 位作者 王铧泰 刘远 周华荣 高昭伟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为综合回收锌冶炼烟尘及电解废液中的有价金属,本研究进行了利用锌电解废液浸出锌冶炼烟尘试验,通过一段浸出、碳酸钠中和沉锌及氢氧化钠中和沉镁等工序获得了沉锌产品和沉镁产品,通过两段浸出、萃取反萃、中和沉铟等工序获得了富铟渣... 为综合回收锌冶炼烟尘及电解废液中的有价金属,本研究进行了利用锌电解废液浸出锌冶炼烟尘试验,通过一段浸出、碳酸钠中和沉锌及氢氧化钠中和沉镁等工序获得了沉锌产品和沉镁产品,通过两段浸出、萃取反萃、中和沉铟等工序获得了富铟渣及副产物铅银渣。试验最佳工艺条件:一段浸出为液固比4:1,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75 min,在此条件下,锌浸出率可达78.69%,铟浸出率仅为8.4%;锌镁分离最佳终点pH值区间为6.86~7.80;二段浸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终点pH值1.08,液固比3:1,浸出温度75℃,浸出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铟浸出率可达86.84%。该研究可为炼锌厂开路除杂及综合回收有价金属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压浸出 炼锌烟尘 炼锌电解废液 协同处理 综合回收 以废治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底吹铜熔池熔炼过程的机理及产物的微观分析 被引量:29
13
作者 刘柳 闫红杰 +4 位作者 周孑民 高强 张振杨 刘方侃 崔志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16-2124,共9页
对氧气底吹熔炼过程气体喷吹行为、造锍熔炼化学反应机理及熔炼炉内热工作状态进行理论分析及水模型实验和取样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氧气底吹气流能使熔体形成均匀的扩散区,实现熔体的搅拌,在气体连续相区和液体连续相区,气液、液液之间... 对氧气底吹熔炼过程气体喷吹行为、造锍熔炼化学反应机理及熔炼炉内热工作状态进行理论分析及水模型实验和取样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氧气底吹气流能使熔体形成均匀的扩散区,实现熔体的搅拌,在气体连续相区和液体连续相区,气液、液液之间的相互作用强烈,为炉内化学反应及传热传质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学条件;氧气底吹熔炼过程在零配煤的情况下能达到自热熔炼,在节能减排方面,该工艺具有很强的优势;获得了铜渣、冰铜和蘑菇头中各组分的形貌,确定了铜渣、冰铜和蘑菇头的物相组成,渣样主要由冰铜相、磁铁矿相、铁橄榄石相和玻璃体相组成,熔炼内的氧势和硫势分布有利于反应的进行,能有效抑制Fe3O4的形成以及降低渣含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熔炼 氧气底吹 熔炼机理 氧势 硫势 熔炼产物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富氧底吹熔池熔炼过程机理及多相界面行为 被引量:24
14
作者 郭学益 王亲猛 +2 位作者 廖立乐 田庆华 张永柱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5期28-34,共7页
通过深入分析铜富氧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结合铜冶金过程相关理论,构建了底吹熔炼体系机理模型.该模型在反应区沿纵向分为7个功能层,分别为烟气层、矿料分解过渡层、渣层、造渣过渡层、造锍过渡层、弱氧化层和强氧化层;炉内沿横向分为反应... 通过深入分析铜富氧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结合铜冶金过程相关理论,构建了底吹熔炼体系机理模型.该模型在反应区沿纵向分为7个功能层,分别为烟气层、矿料分解过渡层、渣层、造渣过渡层、造锍过渡层、弱氧化层和强氧化层;炉内沿横向分为反应区、分离过渡区和液相澄清区3个功能区;各层/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熔体流场作用下,体系中多相多组元如CuFeS2、FeS2、Cu2S、FeS、2FeO·SiO2、Cu2O、FeO、Fe3O4、SO2、H2O、N2、S2等因物化性质差异,通过层/区间的界面进行快速传质行为;底吹熔炼体系处于动态的非稳态相平衡状态,氧势-硫势在炉内纵向及横向方向上均有梯度变化,通过合理控制不同层/区的氧势-硫势大小,可强化反应过程,进一步提升底吹炉熔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 富氧底吹 熔炼机理 界面行为 多相平衡 氧势 硫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铅冶炼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成彦 郜伟 尹飞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铅冶炼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并从工艺和经济方面对熔池炼铅和闪速炼铅进行了比对。指出铅冶炼技术的发展必将遵从对环境污染最低、高的金属综合回收利用率、适应于低品位复杂铅矿资源的处理、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等原则... 综述了国内外铅冶炼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并从工艺和经济方面对熔池炼铅和闪速炼铅进行了比对。指出铅冶炼技术的发展必将遵从对环境污染最低、高的金属综合回收利用率、适应于低品位复杂铅矿资源的处理、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等原则。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铅富氧闪速熔炼新技术的成功运行,可以提高我国铅冶炼的整体技术水平和企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炼 闪速熔炼 富氧熔炼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位氧势硫势梯度变化下铜富氧底吹熔池熔炼非稳态多相平衡过程 被引量:13
16
作者 郭学益 王亲猛 +1 位作者 田庆华 张永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72-1079,共8页
结合富氧底吹熔池熔炼机理模型和Cu-Fe-S-O-Si O2系氧势-硫势热力学优势图,研究底吹熔炼过程中的多相平衡状态及炉内不同空间位点的氧势-硫势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铜富氧底吹熔池熔炼是烟气-炉渣-铜锍三相共存体系,随着连续加料、连续鼓... 结合富氧底吹熔池熔炼机理模型和Cu-Fe-S-O-Si O2系氧势-硫势热力学优势图,研究底吹熔炼过程中的多相平衡状态及炉内不同空间位点的氧势-硫势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铜富氧底吹熔池熔炼是烟气-炉渣-铜锍三相共存体系,随着连续加料、连续鼓氧及放渣和放锍操作的进行,体系远未达到平衡,而是处于动态的非稳态近似多相平衡状态,炉内不同空间位点的氧势-硫势不同,存在着梯度变化。反应区、分离过渡区及液相澄清区由下到上氧势逐渐降低,而硫势逐渐升高,其中反应区的氧势-硫势差梯度较大,氧和硫的传质较快。通过调节熔炼过程工艺参数,使炉内不同空间位点的氧势-硫势控制在更为合理的范围,可提高底吹熔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 富氧底吹 熔炼机理 氧势 硫势 非稳态多相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枪布置方式对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1
17
作者 闫红杰 刘方侃 +4 位作者 张振扬 高强 刘柳 崔志祥 申殿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93-2400,共8页
采用FLUENT软件,分别选择kε系列湍流模型和雷诺应力模型(RSM)对底吹熔池熔炼炉内的高温熔体气液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并且依据相似原理,通过水模型实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综合评价发现Realizable kε模型的计算精度最高。选用Rea... 采用FLUENT软件,分别选择kε系列湍流模型和雷诺应力模型(RSM)对底吹熔池熔炼炉内的高温熔体气液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并且依据相似原理,通过水模型实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综合评价发现Realizable kε模型的计算精度最高。选用Realizable kε模型,对氧枪布置方式及直径对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大氧枪倾角有利于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的进行,当单排氧枪倾角在17°~22°之间时,熔池各指标均处于较好的水平;相对于现场工况,双排氧枪倾角分别为12°和22°时,熔池的搅拌效果显著增强;当氧枪倾角为20°时,其有效搅拌区直径为1.475 m,对应的合理氧枪间距为0.98~1.23m;适当减小氧枪直径可以有效提高熔池气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吹熔池熔炼 湍流模型 氧枪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富氧闪速熔炼新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成彦 郜伟 +3 位作者 尹飞 宋元张 郑晓斌 梁德华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0,23,共6页
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提供主体工艺设备与设计、与灵宝市华宝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的我国第一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0万t/a铅富氧闪速熔炼厂于2011年5月10日在河南省灵宝市正式投料生产。入炉物料含铅约30%,闪速熔炼渣含铅8%~12... 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提供主体工艺设备与设计、与灵宝市华宝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的我国第一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0万t/a铅富氧闪速熔炼厂于2011年5月10日在河南省灵宝市正式投料生产。入炉物料含铅约30%,闪速熔炼渣含铅8%~12%。经电炉贫化还原,电炉弃渣含铅小于2%、含锌小于2%、平均含银小于6g/t、含金小于0.1g/t、含铜小于0.1%。粗铅品位大于98%。闪速熔炼烟尘含铅大于65%、含锌小于3%,烟尘率8%~12%且全部闭路返回熔炼。铅回收率大于98%、金银回收率大于99.5%、总硫利用率大于98%。包括还原贫化电炉挥发锌的能耗在内,粗铅综合能耗213kgc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速熔炼 富氧熔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气底吹炼铜多组元造锍行为及组元含量的映射关系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亲猛 郭学益 +2 位作者 廖立乐 田庆华 张永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8-196,共9页
通过分析氧气底吹炼铜过程产生的高品位铜锍中Cu、Fe、S、Si O2等组元含量变化趋势,结合冶金过程原理,研究上述各组元造锍行为及组元含量间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Cu、Fe、S、Si O2等组元在铜锍中的造锍行为具有相互关联性,其中Cu、Fe、... 通过分析氧气底吹炼铜过程产生的高品位铜锍中Cu、Fe、S、Si O2等组元含量变化趋势,结合冶金过程原理,研究上述各组元造锍行为及组元含量间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Cu、Fe、S、Si O2等组元在铜锍中的造锍行为具有相互关联性,其中Cu、Fe、S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较强,Cu-Fe、Cu-S、Fe-S含量之间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6、0.89、0.79,但Si O2与Cu、Fe、S之间的关联性较弱。构造了Cu、Fe、S组元含量复合映射模型,该复合模型预测精确度高于单因素模型的预测精确度,可为生产过程中高品位铜锍多组元含量的精细调控,及熔炼-吹炼过程热量精确分配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底吹 炼铜 铜锍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钢生产过程非金属夹杂物的演变行为 被引量:16
20
作者 黄健 闵义 +1 位作者 姜茂发 刘承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8-372,共5页
在DS-LD-RH-CC工艺IF钢工业生产过程系统取样和全氧含量、氮含量、非金属夹杂物形貌和化学成分检测的基础上,结合热力学分析,研究了非金属夹杂物含量、形貌与成分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冶炼过程钢中全氧含量逐渐降低,但需控制钢包渣氧化... 在DS-LD-RH-CC工艺IF钢工业生产过程系统取样和全氧含量、氮含量、非金属夹杂物形貌和化学成分检测的基础上,结合热力学分析,研究了非金属夹杂物含量、形貌与成分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冶炼过程钢中全氧含量逐渐降低,但需控制钢包渣氧化性以进一步降低铸坯中全氧含量;在浇铸过程中发生明显的增氮现象,应进一步加强保护浇铸,控制浇铸过程钢水增氮;在RH精炼过程中,脱氧后主要生成团簇状单一Al2O3夹杂物,Ti合金化后生成球形Al-Ti-O和内外分层的Al-Ti-Ca-Mg-O复合夹杂物;在钢水凝固过程中,生成了内层为Ti-Al-Mn-O-S、外层为TiN和AlN的复合夹杂物.在铸坯中还存在由结晶器卷渣导致的含有K,Na成分的Ti-Al-Ca-Si-Mn-O大型复合夹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钢 生产过程 全氧 非金属夹杂物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