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tective effect of icarisideⅡ on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and reoxygenation-induced injury incerebral cortical neurons
1
作者 CHEN Na-na XU Fan +2 位作者 FENG Lin-ying GAO Jian-mei GONG Qi-hai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1-682,共2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cariside Ⅱ(ICS Ⅱ) on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and reoxygenation(OGD/R)-induced injury in cerebral cortical neuronal cels.METHODS Primary cerebral cortical neuronal cells were de...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cariside Ⅱ(ICS Ⅱ) on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and reoxygenation(OGD/R)-induced injury in cerebral cortical neuronal cels.METHODS Primary cerebral cortical neuronal cells were deprived of oxygen and glucose for 2 h to simulate ischemic stroke injury in vitro.The experiment was divided into 8 groups,which were control,control+ICSⅡ 25 μmol·L^(-1),OGD/R,OGD/R+ICSⅡ(6.25,12.5,25 μmol·L^(-1)),OGD/R+3-methyladenine(3-MA) and OGD/R+Rapamycin(Rap).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ICS Ⅱ were detected by MTT assay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LDH),respectively.Autophagic flux and 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s expressions were detected by using adenovirus harboring tf-LC3 and Western blotting,respectively.RESULTS Compared with OGD/R group,the cell viability treated with ICSⅡwas elevated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and the leakage rate of LDH was lowed.Moreover,ICSⅡ not only suppressed OGD/R-induced autophagic flux,but also inhibited the increase of LC3-Ⅱ/LC3-Ⅰ ratio and Beclin 1 after OGD/R insulted.CONCLUSION ICS Ⅱ exerts protective effects on OGD/R-induced cerebral cortical neuronal cells through inhibiting excessive autopha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ariside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reoxygenation NEUrONS AUTOPHA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PINK1/Parkin通路减轻OGD/R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2
作者 覃玉群 赵建军 +3 位作者 王辉 温李滔 胡亚妮 付饶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3-600,共8页
目的:探究姜黄素激活PINK1/Parkin通路增强线粒体自噬,改善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引起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的OGD/R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内皮细胞,使用免疫荧光和透射电镜评估姜黄素... 目的:探究姜黄素激活PINK1/Parkin通路增强线粒体自噬,改善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引起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的OGD/R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内皮细胞,使用免疫荧光和透射电镜评估姜黄素对BMECs线粒体自噬的影响。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乳酸脱氢酶释放检测和跨内皮电阻值检测用于评估细胞增殖、损伤和屏障完整性。Western Blot检测姜黄素对PINK1/Parkin通路蛋白(LC-3 II/I、PINK1、Parkin及p62)表达的影响,采用Mdivi-1同时处理细胞,进一步确认线粒体自噬在姜黄素减轻OGD/R损伤中的作用。结果:姜黄素处理显著促进了线粒体自噬,并显著增加LC-3 II/I、PINK1和Parkin蛋白的表达(P<0.001),显著减少了p62蛋白的表达(P<0.001)。在OGD/R模型中,姜黄素显著提高了细胞增殖率(P<0.001),显著降低了乳酸脱氢酶释放(P<0.001),并显著改善了细胞屏障的电阻值(P<0.001)。而线粒体自噬抑制剂Mdivi-1可以逆转姜黄素的这些保护效果。结论:姜黄素通过激活PINK1/Parkin通路增强线粒体自噬,有效缓解BMECs在OGD/R条件下的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氧糖剥夺再灌注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erisochroman B对氧糖剥夺/复氧诱导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3
作者 洪小婷 李雪珍 +2 位作者 黄寒 邹小雪 张玉琴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1-1317,共7页
目的基于PI3K-AKT-Foxo1通路探讨异色满类化合物Asperisochroman B(AB)对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损伤(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原代神经元,构建OGD/R模型;将原代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 目的基于PI3K-AKT-Foxo1通路探讨异色满类化合物Asperisochroman B(AB)对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损伤(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原代神经元,构建OGD/R模型;将原代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OGD/R组及AB低、中、高浓度(3、10、30μmol·L^(-1))组,采用CCK-8法、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Hoechst 33342染色法测定AB对原代神经元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Foxo1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PI3K抑制剂(LY294002)干预后再造模及AB高浓度(30μmol·L^(-1))干预,Western blot检测PI3K/Foxo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OGD/R组相比,AB能够明显提高原代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减少LDH释放量,Hoechst 33342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结果表明,AB减少OGD/R损伤后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结果可知,与OGD/R组相比,经AB干预后,神经元Bcl-2、Neu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同时上调p-AKT、PI3K蛋白表达水平,促进Foxo1磷酸化,下调Foxo1的表达;与AB高剂量组相比,LY294002能够抑制上述指标变化,逆转AB对OGD/R损伤原代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结论AB可减轻氧糖剥夺/复氧诱导神经元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Foxo1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risochroman B 缺血性脑卒中 PI3K-AKT-Foxo1通路 次级代谢产物 氧糖剥夺/复氧 神经元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PR5激动与过表达通过调控氧化应激增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抵抗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
4
作者 王静娴 任自敬 周佩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1-1459,共9页
目的 探讨鞘氨醇1-磷酸受体5(S1PR5)对氧糖剥夺及复氧复糖(OGD/R)诱导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使用OGD/R诱导屏障功能障碍,分别使用S1PR5特异性激动剂A971432、敲低S... 目的 探讨鞘氨醇1-磷酸受体5(S1PR5)对氧糖剥夺及复氧复糖(OGD/R)诱导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使用OGD/R诱导屏障功能障碍,分别使用S1PR5特异性激动剂A971432、敲低S1PR5的siRNA及过表达S1PR5的慢病毒进行干预。设置对照组:bEnd.3正常培养;OGD/R组:bEnd.3进行OGD/R;A971432组:OGD/R组+A971432;siNC组:转染siNC+OGD/R;siS1PR5组:转染siS1PR5+OGD/R;OE NC组:感染慢病毒LV5-NC+OGD/R;OE S1PR5组:感染慢病毒LV5-S1PR5+OGD/R。RT-qPCR法分别检测敲低或过表达S1PR5的效率;采用CCK-8检测在不同培养条件下bEnd.3细胞的活力;采用FITC-dextran渗透法检测内皮屏障渗透性;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蛋白的定位及表达;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CCK-8结果显示激动S1PR5可以增加OGD/R下调的细胞活力(P<0.0001),FITC-dextran渗透法结果显示激动和过表达S1PR5可减少FITC-dextran的渗漏(P<0.001),而敲低S1PR5增加FITC-dextran的渗漏(P<0.001)。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OGD/R组相比,激动和过表达S1PR5可以增加屏障蛋白ZO-1(P<0.05)、Occludin(P<0.05)的表达,而敲低S1PR5会下调ZO-1和Occludin(P<0.05)的表达。ROS检测结果显示,激动和过表达S1PR5能减少ROS的产生,而敲低S1PR5会增加ROS产生。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过表达S1PR5可以增加抗氧化蛋白Nrf2(P<0.0001)、HO-1(P<0.0001)、SOD2(P<0.01)的表达。结论 S1PR5受体的激动剂干预及基因过表达可显著改善OGD/R模型诱导的活力减少及通透性增加,而基因敲低S1PR5则加剧OGD/R诱导的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少ROS,上调抗氧化蛋白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氨醇1-磷酸受体5 血脑屏障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后自噬对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磊 李阳 +5 位作者 胡玉奇 许晖 朱超 王旭 赵冬 贺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90-597,共8页
目的 观察大脑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后自噬对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18只出生在24 h内的新生SD大鼠,采用机械分离胰蛋白酶消化法提取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7 d后,建立OGD/R模型,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OGD/R组、OGD/R联合巴弗洛... 目的 观察大脑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后自噬对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18只出生在24 h内的新生SD大鼠,采用机械分离胰蛋白酶消化法提取大脑皮质神经元培养7 d后,建立OGD/R模型,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OGD/R组、OGD/R联合巴弗洛霉素A1(BafA1)组。采用CCK-8法和乳酸脱氢酶(LDH)实验检测细胞活力,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双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反转录PCR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 P62及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LC3、 P62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采用红色荧光蛋白-绿色荧光蛋白-LC3(RFP-GFP-LC3)腺病毒转染神经细胞检测自噬荧光强度,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体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GD/R组神经细胞活力明显降低,LDH释放水平明显升高,凋亡增加;LC3、 P62、 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RFP荧光强度增加,自噬体增加且自噬溶酶体更加聚集,加用自噬晚期抑制剂BafA1后RFP荧光强度显著降低。结论 OGD/R诱导了神经元细胞的自噬和凋亡,抑制自噬后加重了神经细胞的损伤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神经元细胞 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 细胞凋亡 自噬 巴弗洛霉素A1(Baf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络通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OGD/R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5
6
作者 范晓迪 姚明江 +1 位作者 李澎 徐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18-1023,共6页
目的基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保护,探讨塞络通(SLT)治疗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方法培养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SLT与细胞共孵育,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确定药物安全浓度范围;建立细胞OGD/R模型,以SLT进行干预,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检测细胞超氧... 目的基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保护,探讨塞络通(SLT)治疗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方法培养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SLT与细胞共孵育,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确定药物安全浓度范围;建立细胞OGD/R模型,以SLT进行干预,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细胞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细胞上清液血红素加氧酶(HO-1)含量,细胞HO-1、Nrf2表达水平;最后加入Nrf2抑制剂,观察其对SLT治疗作用的影响,基于抗氧化、Nrf2/HO-1通路验证药物治疗机制。结果 OGD/R导致细胞活力、SOD活力、GSH含量明显下降,HO-1含量增加;SLT显著抑制细胞活性、SOD活力、GSH的下降,进一步增加HO-1含量,并上调Nrf2/HO-1蛋白的表达;塞络通的治疗作用被Nrf2抑制剂取消。结论 SLT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发挥其对OGD/R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氧葡萄糖剥夺/复氧 氧化应激损伤 塞络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miR-146b对海马神经元OGD/R损伤的凋亡抑制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雪花 王莹 +3 位作者 孙广大 李兴江 赵庭琪 李文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0期1783-1786,共4页
目的:构建海马神经元离体氧糖剥夺/复氧(OGD/R)细胞模型,探讨miR-146b抑制(anti-miR-146b)对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凋亡抑制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OGD/R细胞模型,应用anti-miR-146b慢病毒转染抑制miR-146b表达,... 目的:构建海马神经元离体氧糖剥夺/复氧(OGD/R)细胞模型,探讨miR-146b抑制(anti-miR-146b)对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凋亡抑制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OGD/R细胞模型,应用anti-miR-146b慢病毒转染抑制miR-146b表达,将细胞分为正常组、OGD/R组和OGD/R+anti-miR-146b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细胞miR-146b、KLF7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和Bax mRNA表达变化。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Hoechst33342/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OGD/R组和OGD/R+anti-miR-146b组细胞形态受损,细胞活性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其中OGD/R+anti-miR-146b组较OGD/R组细胞形态显著改善,细胞活性显著增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 <0.05)。与正常组比较,OGD/R组和OGD/R+anti-miR-146b组miR-146b、KLF7、Caspase-3、Bax和Bcl-2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其中OGD/R+anti-miR-146b组KLF7和Bcl-2 mRNA表达显著高于OGD/R组,而miR-146b、Caspase-3和Bax mRNA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anti-miR-146b对OGD/R诱导的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KLF7信号通路,下调Caspase-3和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抑制OGD/R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mir-146b 氧糖剥夺/复氧 海马神经元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HDAC11减轻OGD/R所致的HT22细胞损伤 被引量:3
8
作者 郑琪雪 杨洋 +1 位作者 费慧芝 杨俊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0-156,共7页
目的:探究组蛋白脱乙酰酶11(HDAC11)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致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的作用,并从氧化应激/凋亡途径阐述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HT22细胞,在小鼠HT22细胞上筛选HDAC11抑制剂SIS17剂量安全范围。实验分为5组:... 目的:探究组蛋白脱乙酰酶11(HDAC11)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致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的作用,并从氧化应激/凋亡途径阐述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HT22细胞,在小鼠HT22细胞上筛选HDAC11抑制剂SIS17剂量安全范围。实验分为5组:对照(control)组,模型(OGD/R)组,低剂量(OGD/R+L)组,中剂量(OGD/R+M)组和高剂量(OGD/R+H)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微量酶标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水溶性四唑盐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细胞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术及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HDAC11,酪氨酸激酶(MerTK),caspase-12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相比于control组,OGD/R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LDH及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及GSH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细胞凋亡增加(P<0.01),蛋白HDAC11,MerTK,caspase-12和Bax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相比于OGD/R组,OGD/R+M组及OGD/R+H组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5);OGD/R+L组,OGD/R+M组及OGD/R+H组LDH显著降低(P<0.05,P<0.01);OGD/R+H组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及GSH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OGD/R+H组HDAC11显著降低(P<0.05),MerTK表达显著升高(P<0.05),caspase-12表达显著降低(P<0.05);OGD/R+L组,OGD/R+M组及OGD/R+H组Bax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抑制HDAC11可改善OGD/R致小鼠HT2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涉及减轻氧化应激和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脱乙酰酶11 氧糖剥夺/复糖复氧 HT22细胞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C-1α过表达逆转OGD/R诱导的神经元线粒体功能降低和凋亡 被引量:14
9
作者 耿慧霞 李莺歌 +2 位作者 石贞玉 厉永强 王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78-2083,共6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α)基因过表达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神经元线粒体功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从C57BL/6乳鼠大脑皮层获取PGC-1α的全基因序列,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α)基因过表达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神经元线粒体功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从C57BL/6乳鼠大脑皮层获取PGC-1α的全基因序列,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 EGFP-N1上,经PCR初步鉴定后转染原代皮层神经元,Western blot鉴定PGC-1α的表达情况,成功构建PGC-1α真核表达载体p EGFP-N1-PGC-1α。分别将转染p EGFP-N1和p EGFP-N1-PGC-1α载体的皮层神经元进行OGD/R处理,分别采用Mito Tracker Red染色、流式细胞术、ATP代谢检测试剂盒和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质量分数、活性氧簇(ROS)和ATP生成、细胞凋亡以及caspase-3激活的变化。结果:PGC-1α过表达可抑制OGD/R诱导的神经元线粒体生成能力的降低和ROS的生成(P<0.05),增强ATP的合成能力(P<0.01),抑制神经元的凋亡(P<0.01)并降低caspase-3的激活(P<0.05)。结论:PGC-1α过表达可通过促进线粒体生成、抑制ROS的产生和维护线粒体功能而抑制OGD/R诱导的神经元凋亡。PGC-1α可以作为开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的靶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表达 皮层神经元 氧糖剥夺/复氧 细胞凋亡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通过ERK1/2信号通路降低OGD/R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0
作者 殷月 李文涛 +5 位作者 王春勇 王太千 宋扬 卢博文 王德秀 王玉良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94-200,共7页
目的:探究银杏叶提取物(EGb761)经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H-SY5Y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OGD/R和EGb761(25、50、100和200μg/ml)组,OG... 目的:探究银杏叶提取物(EGb761)经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H-SY5Y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OGD/R和EGb761(25、50、100和200μg/ml)组,OGD/R组细胞置于无糖无氧环境中探究最佳氧糖剥夺(OGD)时间,OGD/R组和EGb761组细胞在氧糖剥夺后迅速复糖复氧培养24 h, EGb761组于复糖复氧后给予不同浓度的EGb761培养24 h,并加入ERK1/2通路抑制剂PD98059进行干预,利用CCK-8法检测SH-SY5Y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SH-SY5Y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水平变化以及p-ERK1/2/ERK1/2比值的变化。结果:SH-SY5Y细胞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形态逐渐变圆,活力逐渐下降,最佳OGD时间为4 h(P<0.05)。与OGD/R组相比,EGb761组细胞活力显著提高,p-ERK1/2/ERK1/2比值升高,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降低,EGb761发挥作用的最有效浓度为50μg/ml(P<0.05)。加入PD98059后,p-ERK1/2/ERK1/2比值降低,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水平升高,细胞活力降低(P<0.05)。结论:EGb761可经ERK1/2信号通路抑制OGD/R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氧糖剥夺/复氧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凋亡 SH-SY5Y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δ-联蛋白通过AKT信号通路调控OGD/R后的炎症反应
11
作者 杜剑秋 李英博 +1 位作者 陈笛 王莎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4-550,共7页
联蛋白(delta-catenin)作为高表达于神经系统的黏附蛋白质,在神经系统的功能发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在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体外培养原代皮层神经元,构建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 联蛋白(delta-catenin)作为高表达于神经系统的黏附蛋白质,在神经系统的功能发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在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体外培养原代皮层神经元,构建氧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模型。用Western印迹、LDH等方法显示,与对照组相比,δ-联蛋白在OGD/R模型后的不同时间点(0、4、12、24和48 h)表达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12 h表达量最低(0. 48±0. 08 vs 1. 53±0. 18,P<0. 05),在48 h表达升高到对照组水平(1. 35±0. 15 vs 1. 53±0. 18,P>0. 05)。用siRNA慢病毒干扰δ-联蛋白表达后,ELISA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OGD/R后,IL-1β和IL-18升高(24. 80±1. 64 vs 12. 75±0. 87,28. 12±2. 69 vs 12. 99±1. 24,P<0. 05),但在干扰δ-联蛋白表达后,和OGD组相比,IL-1β和IL-18释放降低(12. 81±0. 78 vs 24. 80±1. 64,14. 27±1. 37 vs 28. 12±2. 69,P<0. 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AKT信号通路磷酸化位点Ser 473活化增高(1. 08±0. 04 vs 0. 85±0. 06,P<0. 05),但Thr 308位点活化无改变(1. 17±0. 06 vs 1. 11±0. 08,P>0. 05)。在siRNA慢病毒干扰并且联合使用AKT信号通路抑制剂GSK 690693后,和OGD+siRNA组相比,IL-1β和IL-18释放增高(24. 58±0. 99 vs 12. 81±0. 78,31. 62±2. 23 vs 14. 27±1. 37,P <0. 05)。上述结果显示,δ-联蛋白通过AKT信号通路调控OGD/R后的炎症反应,这可作为δ-联蛋白功能研究的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蛋白 氧糖剥夺/再灌注 AKT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硫素通过Keap1/Nrf2通路缓解OGD/R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伟龙 郝广志 董玉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21-225,共5页
目的:研究萝卜硫素(SFA)对糖氧剥夺/再灌注(OGD/R)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新生大鼠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3组,分别是对照组(control)、OGD/R处理组、OGD/R和SFA联合处理组(OGD/R+SFA),利用低氧培养箱及无... 目的:研究萝卜硫素(SFA)对糖氧剥夺/再灌注(OGD/R)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新生大鼠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3组,分别是对照组(control)、OGD/R处理组、OGD/R和SFA联合处理组(OGD/R+SFA),利用低氧培养箱及无糖DMEM培养基制备OGD/R细胞模型,OGD/R+SFA组细胞在制备OGD/R的同时给予终浓度为50μmol/L的SFA处理,用商品化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细胞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核转位及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的表达。结果:SFA能够显著增加OGD/R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力(P<0.05),减少MDA的含量,同时促进Nrf2转位到细胞核并促进靶分子HO-1和NQO1表达(P<0.05)。结论:SFA通过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中Keap1/Nrf2信号通路减轻OGD/R诱导的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硫素 糖氧剥夺/再灌注 氧化应激 Keap1/Nrf2信号通路 血红素加氧酶-1 醌氧化还原酶1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lin-13通过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细胞焦亡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雅萍 马昌盛 +4 位作者 韩博 白敏 孟姝辰 段梦圆 贺茂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40,共10页
目的:探究Apelin-13调节肽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小鼠神经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法(MCAO/R)制备小鼠I/R损伤模型,氧糖剥夺/复氧(OGD/R)法制备HT22细胞损伤模型,同时给予Apelin-13处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目的:探究Apelin-13调节肽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小鼠神经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利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法(MCAO/R)制备小鼠I/R损伤模型,氧糖剥夺/复氧(OGD/R)法制备HT22细胞损伤模型,同时给予Apelin-13处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小鼠神经功能;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和尼氏染色观察小鼠脑梗死区组织形态变化;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检测梗死区脑组织或者HT22细胞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消皮素D(GSDMD)、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等分子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及培养上清中IL-1β和IL-18的水平;用CCK-8试剂盒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HT22细胞活性和细胞损伤;caspase-1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HT22细胞中caspase-1的活性;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T22细胞中caspase-1和GSDMD表达。结果:Apelin-13可显著改善I/R小鼠神经功能和脑梗死体积,减轻梗死区病理损伤。同时降低血清中IL-1β和IL-18的水平。此外,Apelin-13可降低小鼠脑梗死区NLRP3、GSDMD、caspase-1、IL-1β、IL-18等分子的表达。体外实验表明Apelin-13可显著增加OGD/R处理的HT22细胞活力,降低caspase-1活性,并减少LDH含量,同时降低OGD/R处理的HT22细胞中NLRP3、GSDMD、caspase-1、IL-1β、IL-18等分子的表达。结论:Apelin-13可通过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细胞焦亡,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LIN-13 氧糖剥夺/复氧 缺血再灌注损伤 NLrP3 细胞焦亡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对缺血缺氧诱导的小胶质细胞中TLR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顺达 赵永强 +3 位作者 杨雪珂 陈澍雨 杨艳 袁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6,共7页
目的:探究天麻素(GAS)对缺血缺氧性损伤(HIBD)后小胶质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内创建新生大鼠HIBD模型,将30只3 d龄SD大鼠随机组成3组:假手术组(sham)、HIBD模型组、HIBD模型+GAS干预组(HIBD+G);体外创建BV2细胞氧糖... 目的:探究天麻素(GAS)对缺血缺氧性损伤(HIBD)后小胶质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内创建新生大鼠HIBD模型,将30只3 d龄SD大鼠随机组成3组:假手术组(sham)、HIBD模型组、HIBD模型+GAS干预组(HIBD+G);体外创建BV2细胞氧糖剥夺(OGD)模型,实验随机设置对照组(control)、OGD组、OGD+GAS干预组(OGD+G)。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技术均检测体外各组细胞及体内大鼠模型左侧大脑胼胝体区TLR4的表达。结果:OGD诱导的小胶质细胞中TLR4表达显著增加;GAS干预后TLR4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GA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TLR4的表达具有抑制效应,从而对HIBD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天麻素 toll样受体4 氧糖剥夺 小胶质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叶倍半萜内酯对氧糖剥夺/复氧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黄娜 郝单丽 +3 位作者 郭辉 刘雅琳 王智民 代丽萍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3,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细胞实验探讨牛蒡叶倍半萜内酯(Melitensi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s)进行氧糖剥夺/复氧(OGD/R)处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丁...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细胞实验探讨牛蒡叶倍半萜内酯(Melitensi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s)进行氧糖剥夺/复氧(OGD/R)处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丁苯酞组、OGD/R+Melitensin(12.5、25、50μmol/L)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小管实验检测细胞成管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借助数据库和在线平台筛选Melitensin防治缺血性脑卒中(IS)的作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Melitensin防治IS核心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对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对核心通路上的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采用荧光定量法(RT-qPCR)、蛋白质印迹法进行体外验证。结果:Melitensin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促进细胞迁移及管形成,降低LDH、TNF-α水平,增加VEGF水平(P<0.05,P<0.01)。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药物-疾病共同靶点62个、核心作用靶点9个,富集的关键通路有VEGF、IL-17、MAPK、TNF等。分子对接显示Melitensin与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有较好的结合能。体外实验验证显示,Melitensin能够上调细胞中血管生成素-1(Ang-1)、VEGF、VEGFR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Melitensin可能是通过调控VEGF信号通路促进血管生成来发挥治疗I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itensin 氧糖剥夺/复氧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细胞迁移 成管能力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化浊行血汤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机制
16
作者 陈萌 杜玥瑾 +6 位作者 郭春莉 王娜娜 侯非 张雨辰 刁子朋 郑娟尔 付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1-1470,共10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细胞验证,探讨化浊行血汤(HZXXD)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TCMID、BATMAN-TCM数据库和文献检索筛选HZXXD的化学成分及靶点蛋白,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取缺血性脑卒中相关靶点,通...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细胞验证,探讨化浊行血汤(HZXXD)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TCMID、BATMAN-TCM数据库和文献检索筛选HZXXD的化学成分及靶点蛋白,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取缺血性脑卒中相关靶点,通过Cytoscape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再利用DAVID数据库对作用靶点进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采用Western blot法研究HZXXD对氧糖剥夺/复氧细胞模型炎症相关核心靶点表达的影响。最后利用Autodock将关键有效成分和重要靶点进行分子对接,评估其结合活性。结果筛选出76个活性成分,33个活性成分-疾病共有靶点。KEGG富集结果涉及肿瘤坏死因子(TNF)、化学致癌-活性氧、HIF-1等多条炎症相关信号通路。通过氧糖剥夺/复氧细胞实验发现TNF-α是HZXXD发挥作用的核心靶点。通过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和分子对接筛选得到山柰酚、芹菜素、芦荟大黄素、黄芩素、豆甾醇5个与TNF-α结合力最强的化合物。结论HZXXD可能通过下调核心靶点TNF-α的表达从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其活性成分可能为山柰酚、芹菜素、芦荟大黄素、黄芩素和豆甾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行血汤 缺血性脑卒中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氧糖剥夺/复氧细胞模型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自蛇毒的蛋白C激活剂通过调控HIF-1α抑制BNIP3活性氧生成保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免受缺氧-复氧损伤
17
作者 廖茗 钟文华 +5 位作者 张冉 梁娟 徐文陶睿 万文珺 吴超 李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4-621,共8页
目的探究蛇毒天然组分蛋白C激活剂(PCA)抑制ROS生成发挥抗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HUVECs),建立内皮细胞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模型,检测PCA和2-ME2(HIF1α抑制剂)单独处理及合用对细胞ROS生... 目的探究蛇毒天然组分蛋白C激活剂(PCA)抑制ROS生成发挥抗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HUVECs),建立内皮细胞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模型,检测PCA和2-ME2(HIF1α抑制剂)单独处理及合用对细胞ROS生成和HIF-1α、BNIP3、Beclin-1蛋白表达的影响。OGD/R细胞模型转染BNIP3特异性siRNA,分为空载组、干扰组、PCA组、干扰+PCA组,检测各组HIF1α、BNIP3、Beclin-1蛋白表达量及ROS含量。结果抑制HIF1α表达研究结果表明,PCA处理后蛋白HIF-1α、BNIP3、Beclin-1表达水平增高(P<0.05)而ROS含量明显降低(P<0.05),2-ME2+PCA组与PCA组相比,蛋白HIF-1α、BNIP3、Beclin-1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ROS含量增高(P<0.05),与之相反,PCA+DMOG组与PCA组相比,蛋白HIF-1α、BNIP3、Beclin-1表达水平增高(P<0.05),而ROS含量降低(P<0.05)。BNIP3干扰研究结果显示,干扰组+PCA组与干扰组相比,蛋白BNIP3表达增高(P<0.05),HIF-1α没有变化(P>0.05),ROS含量降低(P<0.05);干扰+PCA组与PCA组相比蛋白BNIP3、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ROS含量都增高(P<0.05)。结论蛇毒PCA通过调控HIF-1α上调BNIP3抑制OGD/R诱导HUVECs产生的ROS,发挥抗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氧糖剥夺/再复氧 蛋白C激活剂 线粒体自噬 HI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TRPM7蛋白对HEK293细胞氧糖剥夺再氧合损伤后NF-κB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静 王喜丰 +2 位作者 李刚 王岚 沈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瞬时受体电位通道M7(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 type 7channel,TRPM7)蛋白对人胚肾293细胞(human embryonic kidney 293cells,HEK293)氧糖剥夺再氧合(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 目的探讨过表达瞬时受体电位通道M7(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 type 7channel,TRPM7)蛋白对人胚肾293细胞(human embryonic kidney 293cells,HEK293)氧糖剥夺再氧合(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后细胞核内核转录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κB,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并研究上述变化是否通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蛋白介导。方法运用重组DNA技术建立四环素调控稳定性表达TRPM7的HEK293细胞系(293-TRPM7/WT):加入四环素诱导稳定表达TRPM7的293-TRPM7/WT细胞称为Tet(+)细胞,未加入四环素的293-TRPM7/WT细胞称为Tet(-)细胞。通过免疫印迹技术鉴定上述细胞,予以氧糖剥夺1h/再氧合24h处理后,运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和TLR4蛋白的表达;在Tet(+)细胞OGD处理前1h加入TLR4特异性抑制剂TAK242或同体积二甲基亚砜(DMSO),使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1)Tet(-)细胞在经过OGD/R处理后,细胞核内NF-κB的表达增加(P<0.05),而Tet(+)细胞在OGD/R后核内NF-κB的表达量与经过同样处理的Tet(-)细胞相比增加更为显著(P<0.05);(2)Tet(-)细胞在OGD/R损伤后细胞内TLR4的表达升高(P<0.05),与之相比,Tet(+)细胞在OGD/R处理后TLR4的表达量则更为升高(P<0.05);(3)Tet(+)细胞经过OGD/R处理,并加入TLR4特异性抑制剂TAK242后,与未加药组或DMSO组相比,细胞核内NF-κB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过表达TRPM7增加OGD/R后293-TRPM7/WT细胞内TLR4蛋白的表达,并通过TLR4介导加速OGD/R后NF-κB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PM7 TOLL样受体4 HEK293细胞 氧糖剥夺再氧合 NF-ΚB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UT1依赖性的糖酵解在右美托咪定减轻HK-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中的作用
19
作者 丁威 陶文辉 +7 位作者 吴雨乐 吴剑霄 郭婧怡 谢丽芳 樊炳乾 谷雪松 李洋 胡宪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4-450,共7页
目的评价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依赖性的糖酵解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减轻人肾小管上皮(human kidney-2,HK-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中的作... 目的评价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依赖性的糖酵解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减轻人肾小管上皮(human kidney-2,HK-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ham组),肾缺血再灌注组(I/R组),Dex组(I/R+Dex组)。检测肌酐(Cr)和尿素氮(BUN),GLUT1和糖酵解关键酶HK2、PFKFB3蛋白水平。HK-2细胞随机分为7组(n=6),对细胞进行OGD/R,过表达或干扰GLUT1,以及Dex、2-DG等处理,通过CCK-8、LDH反映细胞损伤程度,乳酸和细胞外酸化率(ECAR)评估糖酵解水平,qRT-PCR检测IL-6和TNF-α反映炎症水平。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LUT1、HK2、PFKFB3水平。结果Dex改善了组织和细胞损伤(P<0.05),抑制了OGD/R诱发的乳酸和ECAR上升以及GLUT1、HK2、PFKFB3的高表达(P<0.05)。体外实验表明GLUT1敲低后改善了OGD/R诱发的HK-2细胞损伤,降低了乳酸和ECAR水平,GLUT1、HK2、PFKFB3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而在敲低GLUT1基础上加用Dex处理后对以上指标均无影响。过表达GLUT1能消除Dex的保护作用,逆转Dex对GLUT1、HK2、PFKFB3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Dex通过抑制GLUT1依赖性糖酵解减轻了OGD/R诱发的HK-2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蛋白1 氧糖剥夺-复氧复糖 糖酵解 右美托咪定 肾小管上皮细胞 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脑片Formazan定量测量方法评价缺血性损伤及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葛求富 魏尔清 +3 位作者 彭国平 于丽芬 余国良 刘建仁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02-1106,共5页
目的 建立一种定量测量 2 ,3,5 三苯基四氮唑(TTC)红色还原产物formazan的方法 ,用于评估离体脑片缺血性损伤以及依达拉奉和ONO 10 78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以TTC为底物在小鼠脑片生物合成formazan标准品 ,并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 目的 建立一种定量测量 2 ,3,5 三苯基四氮唑(TTC)红色还原产物formazan的方法 ,用于评估离体脑片缺血性损伤以及依达拉奉和ONO 10 78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以TTC为底物在小鼠脑片生物合成formazan标准品 ,并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小鼠脑片以缺氧缺糖 (OGD)方法诱导损伤 ,用分光光度法在 4 90nm处测量皮质和纹状体formazan合成量。依达拉奉和ONO 10 78加入培养液 ,观察其神经保护作用。结果 合成并纯化了formazan标准品 ,其纯度为 0 993,线性测量范围在 0 0 5~ 1g·L-1。OGD减少formazan合成 ,与处理时间有依赖性。依达拉奉 (0 0 1~ 1μmol·L-1)抑制OGD诱导的formazan合成减少 ,而ONO 10 78无作用。结论 定量测量formazan是一种评价离体脑片损伤及药物神经保护作用的有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2 3 5-三苯基四氮唑 FOrMAZAN 缺氧缺糖 小鼠脑片 脑缺血 依达拉奉 MCI-186 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基 ONO-1078{pranlukast 4-氧-8-[对-(4-苯丁氧基)苯甲酰氨基]-2-(5-四氮基)-4H-1-苯并吡喃半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