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权分置:公有制产权的一种治理逻辑 被引量:1
1
作者 谭荣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1,共7页
“三权分置”源于农村承包地改革,旨在不改变公有制基础的前提下,将农用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以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农民权益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三权分置实践是蕴含公有制产权的一种治理逻辑,即通过细化权利束,实现权... “三权分置”源于农村承包地改革,旨在不改变公有制基础的前提下,将农用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进行分离,以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农民权益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三权分置实践是蕴含公有制产权的一种治理逻辑,即通过细化权利束,实现权责明确、相互协同的治理目标。基于“载体—产品”的权利细分框架,这一逻辑可拓展至其他更广泛的自然资源领域,解释“二权”“三权”“四权”等产权结构的适用条件及效能。当然,细分在特定条件下还需“组合”来解决管理碎片化问题。作为公有制框架下的产权治理创新,三权分置不仅为中国在“央-地”“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主体间的资源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全球自然资源治理贡献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制度经验与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公有制 自然资源治理 产权细分 产权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有制的自然资源财产权利形成机理
2
作者 宦吉娥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6,共13页
宪法和法律对自然资源归属及其财产权利主体、客体、权能及生成程序的规定,属于静态层面的规范配置,是自然资源财产权利的法律准生之门,其生成的制度基因是宪法上的自然资源公有制。基于公有制的资源配置论承认自然资源配置公权,强调该... 宪法和法律对自然资源归属及其财产权利主体、客体、权能及生成程序的规定,属于静态层面的规范配置,是自然资源财产权利的法律准生之门,其生成的制度基因是宪法上的自然资源公有制。基于公有制的资源配置论承认自然资源配置公权,强调该公权的行使受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激励和约束,要求以全民利益为初心,采用市场、计划、合意等多种方式妥善配置自然资源财产权利,契合中国宪法的规范逻辑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需求。静态层面的配置应当为具有生存、生态保障作用的自然资源的公共与合理利用留足空间。自然资源财产权利的出让和登记,属于动态层面的二阶配置,应受社会主义公有制约束,为全民的经济生态社会福祉而配置,做好制度间的衔接以化解制度分离带来的时滞困境。成熟且富有活力的自然资源财产权利体系的形成,需要静态层面规范配置与动态层面公权运行配置的合力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 自然资源财产权利 全民所有 国家所有 配置 空域资源 矿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损害赔偿制度
3
作者 聂莉斌 彭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9-145,共7页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自然资源各单行法中都有体现,是构成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损害赔偿的法益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条款中规定国家对自...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自然资源各单行法中都有体现,是构成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损害赔偿的法益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条款中规定国家对自然资源享有主权,主权当然应包括所有权的内容。因自然资源种类差异,在其国家所有权受损时赔偿救济规范和结果不尽相同。因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传统行政、民事、刑事等救济方面均存在不足,环境公益诉讼又不足以涵盖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损害救济的范围。需从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化治理的角度,对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兼具公私属性予以认识,并进行相关利益衡平考量。对于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损害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已有规定,并出现了一批相关司法案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现和公权和私权的结合,海洋自然资源和生态损害公益诉讼奠定了基调,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损害可直接适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适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程序时可与环境公益诉讼合并审理,有利于节约立法、执法和司法成本,是最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国家所有权 环境公益诉讼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利益衡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本参股能抑制民营企业股价崩盘风险吗? 被引量:16
4
作者 高冰莹 张伟华 范慧敏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50,共12页
从稳定资本市场的角度分析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可以显著提高其会计信息透明度,降低民营股东的风险承担意愿,进而降低其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股东的参股比例和委派... 从稳定资本市场的角度分析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可以显著提高其会计信息透明度,降低民营股东的风险承担意愿,进而降低其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股东的参股比例和委派“董监高”的比例越高,民营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越低。这说明民营企业引入国有资本进行“逆向混改”,可以促使资源朝向更有经营效率的企业流动,提升资本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股价崩盘风险 国有股东 逆向混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逻辑重构--从“权利救济”到“义务证成”的嬗变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小姣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当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主要是在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理论框架内进行设计,但在权利话语下,不仅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性质争议引发诉讼性质认定之困难,而且权利本质的个人性与生态环境的公共性相悖。为避免循此“权利救济”逻辑安排给环... 当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主要是在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理论框架内进行设计,但在权利话语下,不仅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性质争议引发诉讼性质认定之困难,而且权利本质的个人性与生态环境的公共性相悖。为避免循此“权利救济”逻辑安排给环境司法造成不可忽视的漏洞,有必要转向义务视角证成政府提起索赔的内在逻辑。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实质是政府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的新方式。鉴于此,首要的是遵循行政优先原则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作为行政执法不能之兜底手段,在此基础上合理赋权和严格控权以保证赔偿磋商的公平公正,同时应完善问责机制以避免政府索赔角色的冲突,最后衔接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关联诉讼的关系,进而保障该制度的全面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 环境保护义务 公法责任 行政优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自然资源损害救济的法治路径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兴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83,共14页
集体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未受到足够的关注,成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试点之间的“空白地带”,存在诸多现实困境。集体自然资源具有资源属性和生态环境价值,承载公共利益,应将其认定为法律上的公物,在损害救济制度... 集体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未受到足够的关注,成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试点之间的“空白地带”,存在诸多现实困境。集体自然资源具有资源属性和生态环境价值,承载公共利益,应将其认定为法律上的公物,在损害救济制度上不能完全适用民事规则。应构建农村内部的自然资源监督机制,集体经济组织为所有权行使主体,赋予村民委员会对集体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管职责,例如对自然资源损害的发现与及时报告职责。应建立集体成员的派生诉讼制度,当集体经济组织怠于履行职责时,符合一定条件的集体成员可以作为原告,直接向行为人主张集体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责任。在司法救济上,形成“自然资源所有权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三阶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集体所有 生态环境损害 公益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和控制权私人利益研究 被引量:73
7
作者 邓建平 曾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0-58,共9页
本文用控股股权和非控股股权转让的溢价差来估计我国控制权的私人利益,发现我国的控制权私人利益约为17%,负债率和转让比例对于控股股权转让溢价和非控股股权转让溢价有不同的影响,公司规模和股权转让溢价存在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发... 本文用控股股权和非控股股权转让的溢价差来估计我国控制权的私人利益,发现我国的控制权私人利益约为17%,负债率和转让比例对于控股股权转让溢价和非控股股权转让溢价有不同的影响,公司规模和股权转让溢价存在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控股股东的控制力、股权离散度和控股股权转让溢价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股权制衡度越低,控股股权转让溢价越高。没有发现高管持股比例对控股股权转让溢价存在影响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 控制权私人利益 股权结构 溢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公司治理确实能抑制大股东的控制私利吗 被引量:9
8
作者 曹廷求 王倩 钱先航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6,63,共10页
本文采用流行的终极所有权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私利进行了量化,并在此基础上采用2004和2005年1099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检验了公司治理状况对于大股东控制私利的约束效果。我们的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整体上与大股东控制私利呈现... 本文采用流行的终极所有权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私利进行了量化,并在此基础上采用2004和2005年1099家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检验了公司治理状况对于大股东控制私利的约束效果。我们的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整体上与大股东控制私利呈现倒U型的曲线关系,这种公司治理的总体效果是监事会治理和经理层治理两种治理机制对于大股东控制私利作用的叠加,除此之外的四种治理机制并没有起到约束大股东控制私利的显著作用。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的公司特征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股东控制私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私利 南开治理指数 终极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产权控制下的私利行为及其治理——基于异质控制机制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星 付强 蒋水全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4期1-6,共6页
有学者通过追溯产权控制路径研究,发现很多国家的上市公司受到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终极控股股东通常通过金字塔股权结构、交叉持股和优先表决权的一股多票等方式实际控制着上市公司,对公司行使不对称的控制权与所有权,从而引起控制权... 有学者通过追溯产权控制路径研究,发现很多国家的上市公司受到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终极控股股东通常通过金字塔股权结构、交叉持股和优先表决权的一股多票等方式实际控制着上市公司,对公司行使不对称的控制权与所有权,从而引起控制权私利行为等代理问题。文章从终极产权控制理论发展脉络出发,重点梳理和总结了双重股权结构、金字塔股权结构和交叉持股等三种异质终极产权控制机制下的控制权私利行为及其治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产权 异质控制机制 控制权私利 股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资约束、代理成本与企业慈善捐赠——基于企业所有权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翟淑萍 顾群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7-84,共8页
在衡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不同所有权企业融资约束、代理成本和慈善捐赠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的代理成本与慈善捐赠呈正相关关系,即企业代理成本越严重,慈善捐赠水平越高;但融资约束能够发挥一定的治理作用... 在衡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不同所有权企业融资约束、代理成本和慈善捐赠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的代理成本与慈善捐赠呈正相关关系,即企业代理成本越严重,慈善捐赠水平越高;但融资约束能够发挥一定的治理作用,从而弱化企业代理成本对捐赠水平的正向影响;虽然民营企业具有更强的慈善捐赠偏好,但融资约束对民营企业代理成本导致的捐赠行为具有更强的约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约束指数 代理成本 企业慈善捐赠 所有权性质 社会责任 公益事业 经济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举办主体多元化与政府主导权被迫让渡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明吉 王伟 +3 位作者 李静然 杨蓉蓉 徐玲 严非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4-40,共7页
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约有半数不属于政府直接举办,形成了多元化的举办主体格局。本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审视"举办主体多元化"对社区卫生发展的影响,并探讨监管权解决方案。方法:在陕西省T区和山东省X区,用最大差异抽样法... 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约有半数不属于政府直接举办,形成了多元化的举办主体格局。本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审视"举办主体多元化"对社区卫生发展的影响,并探讨监管权解决方案。方法:在陕西省T区和山东省X区,用最大差异抽样法选取不同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以及卫生行政人员进行访谈。采用归纳式的主题分析方法,解释举办主体多元化格局形成的前因后果,并提炼出实务理论。结果:选择举办主体多元化是财力不足、体制约束和卫生资源多样化基础上的适应性策略。这一方面促进了服务网络的建立,另一方面政府被迫让渡主导权给举办主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自主管理,监管碎片化、监管弱化,最终社区卫生发展出现偏差。结论:多元举办主体格局的问题实质是治理权划分的问题。解决发展偏差、收回政府主导权的方法应是强化服务监管,放弃对机构的人、财、物等具体事务的管理,同时调整价格、医保等财务相关政策,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有独立经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治理 所有权 公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现代解读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兴恩 袁凌新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7,共4页
马克思提出要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 ,后人对个人所有制的理解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尊重劳动者个人所有权应该是理解个人所有制的关键 ,科学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应该是劳动者个人股份所有制。
关键词 个人所有制 人个所有权 股份所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马克思 公有制实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持股适度区间与公司绩效——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明华 初蕾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9-83,共5页
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成因既有制度因素,也有公司个体因素,还有路径依赖因素。通过选取141家民营上市公司样本,对公司绩效与股权集中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呈显著的三次曲线关系,在不... 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成因既有制度因素,也有公司个体因素,还有路径依赖因素。通过选取141家民营上市公司样本,对公司绩效与股权集中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呈显著的三次曲线关系,在不同的区间内,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上市公司 大股东 股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法典物权编应当界定农民集体所有权类型的本质属性 被引量:35
14
作者 韩松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72,共10页
民法典物权编应当界定农民集体所有权的类型的本质属性,应将农民集体所有权界定为体现农民集体公有制的所有权类型。农民集体所有权是指农村社区农民集体的成员集体以保障本集体成员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对属于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他自... 民法典物权编应当界定农民集体所有权的类型的本质属性,应将农民集体所有权界定为体现农民集体公有制的所有权类型。农民集体所有权是指农村社区农民集体的成员集体以保障本集体成员的生存和发展为目的,对属于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和财产依法管理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使集体成员受益的权利。以此为基础,才能完善农民集体所有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体所有权 集体公有制 集体所有权本质 集体成员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立医院混合所有制改革述评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进 危凤卿 +1 位作者 袁素维 刘雯薇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共2页
对国内现有的公立医院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了述评。在深入挖掘混合所有制医院的利弊、价值取向和适宜发展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混合所有制医院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公私伙伴关系 混合所有制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有制实现形式与混合所有制的股份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旻晶 徐家英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3期376-381,共6页
我国股份制改造是为推进公有制尤其是国有经济改革而提出和实践的,具有自身独特的优越性,促进了我国公有经济的巨大发展。同时,将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公有财产权的实现并非背离而是辩证统一的,公有财产权应当通过公有股权落... 我国股份制改造是为推进公有制尤其是国有经济改革而提出和实践的,具有自身独特的优越性,促进了我国公有经济的巨大发展。同时,将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公有财产权的实现并非背离而是辩证统一的,公有财产权应当通过公有股权落实和体现出来。当前,我国股份制改革也存在一系列现实困境,要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使股份制成为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份制 混合所有经济 公有制实现形式 现代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外部性视野下的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军 王薇薇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75-79,92,共5页
针对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负外部性,国家作为所有权人可以通过有效的约束机制引导开发利用者遵循科学规律,防止无序地、过度地开发利用,并保证自然资源之上所负载公共利益的实现,但是并不代表任何自然资源都宜设定为国有,设立自然... 针对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负外部性,国家作为所有权人可以通过有效的约束机制引导开发利用者遵循科学规律,防止无序地、过度地开发利用,并保证自然资源之上所负载公共利益的实现,但是并不代表任何自然资源都宜设定为国有,设立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前提条件是公共性、稀缺性和利用过程中外部性影响很大或明显感知。黑龙江省相关立法规定的气候资源不具备稀缺性,同时利用过程中产生的负外部性可以通过环境自身容量解决,无需设定国有,属于共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国家所有权 共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民间投资及其法律规制的制度逻辑——一个关于中国经济法现实运作基础的经验考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光华 赵忠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25,共11页
本文立足于已持续二十多年的中国市场化取向的渐进改革,借助发生在甘肃省古浪县时间跨度超过15年的农村“机井”投资纠纷司法个案,对其中牵涉到的农业生产基本设施(机井),及其所引发的公有产权(特别是集体产权)与私人产权之间因“产权... 本文立足于已持续二十多年的中国市场化取向的渐进改革,借助发生在甘肃省古浪县时间跨度超过15年的农村“机井”投资纠纷司法个案,对其中牵涉到的农业生产基本设施(机井),及其所引发的公有产权(特别是集体产权)与私人产权之间因“产权交易”而展开的“博弈”的具体分析,揭示了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民间投资的真实和普遍语境——即始终存在于同公有产权和国家权力相互碰撞和纠缠的夹缝中。在此基础上,通过反思现有法学研究及司法审判在方法和思路方面的缺憾,对转型期民间投资法律规制的制度逻辑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其他领域的民间投资实践,对转型期中国经济法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现实基础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投资 社会转型 公有产权 国家权力 经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错解曲解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辨析——评杜林对马克思的攻击和谢韬、辛子陵及王成稼的乱解错解 被引量:10
19
作者 卫兴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31,共8页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杜林、谢韬、辛子陵和王成稼都作了乱解和错解。由于版本不同,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论述"重建个人所有制"与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德文第一版、《资本论》...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杜林、谢韬、辛子陵和王成稼都作了乱解和错解。由于版本不同,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论述"重建个人所有制"与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德文第一版、《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表述不同。杜林把马克思讲的"重新建立",简单理解为"恢复",即"恢复"被资本主义否定了的劳动者的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学界一般按恩格斯的解读来理解重建的个人所有制,就是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其实,马克思在论著中把个人所有制分成两种,一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个人所有制,也就是个体劳动者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或个人所有制;另一种是联合起来的社会的个人所有制,也就是社会主义要建立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后一种是与公有制相统一的个人所有制,也可以说既是公有的(社会所有的)也是个人的。马克思所说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指的就是后者。王成稼主张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是重建封建社会末期劳动者的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而谢韬、辛子陵的观点是主张生产资料回归个人所有,这些都是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错误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资本论》 个人所有制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私有制 公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冗余雇员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伟华 高冰莹 刘金钊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8-110,共13页
国有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承担了很多政策性负担,导致冗余雇员问题。本文从混合所有制改革视角研究民营股东的引入对国有企业冗余雇员程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引入民营股东使国有企业的冗余雇员程度缓解。提高民营股东持股比例以... 国有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承担了很多政策性负担,导致冗余雇员问题。本文从混合所有制改革视角研究民营股东的引入对国有企业冗余雇员程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引入民营股东使国有企业的冗余雇员程度缓解。提高民营股东持股比例以及民营股东委派董事、高管均能显著改善国有企业的冗余雇员问题。相比中央国有企业,民营股东对冗余雇员的改善在地方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本文的结论对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股东 冗余雇员 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