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文人书画扇面纸张病害成因及表面涂布工艺分析——以四川博物院藏11幅扇面文物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黄怡凡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5,共13页
通过对四川博物院藏11幅明清文人书画扇面文物进行形貌观察和检测分析,探索明清扇面书画文物的病害成因及加工工艺。通过观察发现,扇面主要由填料层、疏水层和基地纸张层三部分组成,明代早期金面扇面工艺较复杂,后逐步简化,与文献记载相... 通过对四川博物院藏11幅明清文人书画扇面文物进行形貌观察和检测分析,探索明清扇面书画文物的病害成因及加工工艺。通过观察发现,扇面主要由填料层、疏水层和基地纸张层三部分组成,明代早期金面扇面工艺较复杂,后逐步简化,与文献记载相符,反映了明清扇面等级及工艺演变过程:泥金扇面→其他加工涂布扇面(洒金、瓷青等)→矾扇(仅涂布疏水层)→粉连纸扇面。扇面文物病害主要为扇叶折痕断裂和填料层病害,病害程度受扇面厚度、涂布材料及工艺影响。扇面涂层具有较好的疏水性,因此润墨性较差,金面扇面普遍较素面扇面润墨性较差,写印色料不易附着;通过XRF和SEM-EDS分析,扇面填料材料为化学性质稳定的硅酸盐类化合物,不易受环境温湿度影响,可有效提高扇面防虫防霉能力,但受黏合剂影响较大——黏合剂老化失胶会导致填料层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落、龟裂、空鼓、粉化、起翘等病害;金面扇面的“金”成分主要为金银合金,不同金银配比及泥金、洒金、贴金三种不同的加工形式,会让其产生不同的金属色彩和光泽,因此修复过程中很难通过传统颜料调配的方法减少色差。扇面工艺特性及病害不同于普通纸质书画,因此使用传统书画保护修复技艺难以达到预期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扇面书画 病害 材料 加工工艺 保护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美人之思——郑经《东壁楼集》思明之志发覆 被引量:1
2
作者 胡传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0-146,192,共8页
康熙元年,郑经渡台,承袭其父郑成功的延平王之位,有意反清复明而难以实施,故将其思念明王朝的心志隐含在诗集之中。他的《东壁楼集》并非如学界所说都是在台之作,其中有关铜陵、秋浦、长江等题材的诗歌应作于早年渡海之前;他喜欢以古人... 康熙元年,郑经渡台,承袭其父郑成功的延平王之位,有意反清复明而难以实施,故将其思念明王朝的心志隐含在诗集之中。他的《东壁楼集》并非如学界所说都是在台之作,其中有关铜陵、秋浦、长江等题材的诗歌应作于早年渡海之前;他喜欢以古人诗句为题,这些诗句基本出自《唐诗归》,以写景律句为主,说明他对唐诗以及对内陆风光的热爱;他很少描写台湾本土风情,延平王和“先朝汉臣”的特殊身份使得他将台湾与内陆一体化,并形成存同去异的文化心理。郑经立足于台湾,借鉴文学传统,将其思念明王朝的情感概括为“西方美人之思”,别具慧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经 《东壁楼集》 反清复明 思明之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古旧家具的修复和保养 被引量:7
3
作者 吕九芳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6年第3期78-80,共3页
明清古旧家具的修复和保养是古典家具保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针对不同类别的古旧家具特性,探讨了明清古旧家具修复和保养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 古旧家具 家具的修复 明清家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水陆画所绘之染织纹样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培彦 袁宣萍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7-62,共6页
水陆画是在水陆法会中使用的绘有佛、儒、道三教人物的宗教绘画。中国水陆画主要分布于北京、山西等地。文章以106幅首都博物馆藏明清水陆画及136幅宝宁寺明代水陆画为研究对象,着重对其所绘之染织纹样的装饰部位、装饰题材、纹样风格... 水陆画是在水陆法会中使用的绘有佛、儒、道三教人物的宗教绘画。中国水陆画主要分布于北京、山西等地。文章以106幅首都博物馆藏明清水陆画及136幅宝宁寺明代水陆画为研究对象,着重对其所绘之染织纹样的装饰部位、装饰题材、纹样风格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部分常见纹样进行复原整理。研究认为:明清水陆画中所绘之染织纹样具有装饰繁缛、题材丰富、色彩富丽、装饰部位多样等特征,同时与同时代实物对照,具有相当强度的真实性,并受世俗染织纹样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水陆画 宗教绘画 染织纹样 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折扇的还原修复——以“文俶”“永瑢”扇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白玉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3-109,共7页
针对明代“文俶”及清代“永瑢”折扇画面上的虫蛀、残缺、脱色、掉粉,扇骨残损、断裂等病害,借助电镜纸纤维分析等科学手段,对补纸材料的选择、金笺的固色、扇面原折印褶皱处虫蛀洞的补缺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制定了扇面清洗、揭离、补缺... 针对明代“文俶”及清代“永瑢”折扇画面上的虫蛀、残缺、脱色、掉粉,扇骨残损、断裂等病害,借助电镜纸纤维分析等科学手段,对补纸材料的选择、金笺的固色、扇面原折印褶皱处虫蛀洞的补缺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制定了扇面清洗、揭离、补缺、全色、接笔的修复方法。同时,在扇骨的修复实践中,探寻与运用“贴肉”“续筋”“榫卯接骨”等古法,还原修复了扇骨断裂与缺损前的原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古人在折扇上的审美与实用价值,探讨与实践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还原修复古代折扇的一种新的理念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折扇 扇面 扇骨 分析检测 还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