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2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基于能谱CT物质分离技术的铁定量用于无创性肝纤维化分期
1
作者 籍庆余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0-1180,共1页
早期肝纤维化(HF)诊断面临困境,现有方法难以实现早期准确诊断,而早期诊断对HF的有效治疗至关重要。为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非侵入性定量技术,通过检测HF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物质变化(如铁过载),实现对HF的精准分期和早期识别,打破诊断... 早期肝纤维化(HF)诊断面临困境,现有方法难以实现早期准确诊断,而早期诊断对HF的有效治疗至关重要。为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非侵入性定量技术,通过检测HF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物质变化(如铁过载),实现对HF的精准分期和早期识别,打破诊断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离技术 无创性 铁定量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正:智能化水分离技术在岛叶胶质瘤手术壳核外侧面分离中的应用
2
作者 吴东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2-362,共1页
由于作者本人疏忽,造成稿件中一位作者姓名书写错误。特申请将《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5年第25卷第3期中文目录以及“智能化水分离技术在岛叶胶质瘤手术壳核外侧面分离中的应用”^([1])一文中部分描述进行更正:中文目录“数智神经... 由于作者本人疏忽,造成稿件中一位作者姓名书写错误。特申请将《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5年第25卷第3期中文目录以及“智能化水分离技术在岛叶胶质瘤手术壳核外侧面分离中的应用”^([1])一文中部分描述进行更正:中文目录“数智神经外科学”栏目“193智能化水分离技术在岛叶胶质瘤手术壳核外侧面分离中的应用”后附作者中“丛小均”改为“丛小钧”;第193页中文作者列表中“丛小均”改为“丛小钧”,中文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医学部(吴东东,赵恺,丛小均,周星宇,孙国臣)”改为“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医学部(吴东东,赵恺,丛小钧,周星宇,孙国臣)”。特此更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叶胶质瘤 智能化水分离技术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介质中微塑料分离检测技术现状解析
3
作者 邵媛媛 韩郭兰 +3 位作者 李松 王洪波 王宁 陈高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7,共8页
微塑料作为目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种新污染物,研究主要聚焦微塑料的来源、迁移、毒性等方面,然而由于其颗粒粒径小、污染载体负荷种类较多且在多介质中极易迁移,存在难以准确检测及定量的瓶颈问题,因此亟需准确高效、操作方便、普适性... 微塑料作为目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种新污染物,研究主要聚焦微塑料的来源、迁移、毒性等方面,然而由于其颗粒粒径小、污染载体负荷种类较多且在多介质中极易迁移,存在难以准确检测及定量的瓶颈问题,因此亟需准确高效、操作方便、普适性高的定性检测技术以及成本廉价的定量技术。通过梳理总结不同环境介质中微塑料的多种分离检测技术,分析对比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指出目前不同分离检测技术对不同环境介质微塑料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性,缺乏标准化分析方法、标准样品库、高效的分离技术以及准确的定量技术。因此需要建立标准统一的分离检测方法,从而为客观评估微塑料污染及其潜在影响和风险提供可靠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微塑料 分离技术 定性检测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宽带实时数字边带分离接收机技术研究
4
作者 杜文龙 陈卯蒸 +2 位作者 刘艳玲 李健 闫浩 《天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4,共9页
边带分离(Sideband Separating,2SB)接收机可同时实现上边带(Upper Sideband,USB)和下边带信号(Lower Sideband,LSB)的观测,观测效率高且避免了频谱混淆,在宽带复杂天文谱线的观测中具有广泛应用.但由于两路信号传输路径中模拟组件存在... 边带分离(Sideband Separating,2SB)接收机可同时实现上边带(Upper Sideband,USB)和下边带信号(Lower Sideband,LSB)的观测,观测效率高且避免了频谱混淆,在宽带复杂天文谱线的观测中具有广泛应用.但由于两路信号传输路径中模拟组件存在不可避免的增益和相位不匹配,导致全模拟边带分离接收机系统的边带抑制率较低.为了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设计搭建了一套基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宽带实时数字边带分离接收机原型机,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了对两路中频信号幅度和相位的实时校准.经实验室测试,该原型机在整个1024 MHz的射频带宽内,边带抑制率达到了30 d B以上,有效地提高了接收机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射电天文接收机 技术:边带分离 技术:边带校准 方法: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在水处理分离膜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来仁杰 辛俊伟 +2 位作者 王磊 王旭东 吕永涛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47,共9页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无相变、低能耗、高效率的水处理技术,在海水淡化、饮用水处理、污水深度处理和工业分离等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具有原位、快速、无损、可重复性高等优点,通过对反馈信号进行电路拟合可探究离子...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无相变、低能耗、高效率的水处理技术,在海水淡化、饮用水处理、污水深度处理和工业分离等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具有原位、快速、无损、可重复性高等优点,通过对反馈信号进行电路拟合可探究离子在膜表面及膜孔内部的分布状态和迁移行为,是深入研究水处理分离膜构效关系及运行状态的一种有力方法。本文简述了EIS技术应用于水处理分离膜研究中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综述了EIS技术在膜结构、膜性能及膜过程中产生的浓差极化、膜污染等问题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最后进行总结并对其发展作出了展望,以期为采用EIS技术对水处理分离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阻抗谱 分离技术 膜结构 膜性能 浓差极化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纤维薄片单张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齐露露 于永民 +2 位作者 谷明辉 梅顺齐 黄家乐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共11页
柔软纤维薄片的单张分离是实现自动抓取和转移并进行自动化生产的关键。纤维薄片因柔软、轻薄和透气性导致其难以被精准分离,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为深入了解柔软纤维薄片精准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国内外织造布、无纺布和纸张的单张... 柔软纤维薄片的单张分离是实现自动抓取和转移并进行自动化生产的关键。纤维薄片因柔软、轻薄和透气性导致其难以被精准分离,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为深入了解柔软纤维薄片精准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国内外织造布、无纺布和纸张的单张分离技术,尤其对不同分离方式的技术特征和适用性进行了综述研究。研究发现,相较于纸张和织造布的单张分离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无纺布类纤维薄片分离技术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无纺布类纤维薄片在自动化制造中的应用日益增多,针对无纺布类纤维薄片的单张分离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并指出把现有纤维薄片分离方法与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将是未来纤维薄片实现高效、精准分离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薄片 单张分离 技术特征 适用性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共生微生物的致病风险及其分离鉴定技术研究现状
7
作者 李重言 周智威 +3 位作者 段佳丽 代锦 吴江 孙群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40,共9页
水蛭广泛分布于湖泊、池塘和稻田等淡水环境,其唾液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然而,水蛭体内共生的致病微生物可能通过叮咬或治疗过程进入人体,增加感染风险。这些共生微生物主要分布于水蛭的口腔、消... 水蛭广泛分布于湖泊、池塘和稻田等淡水环境,其唾液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然而,水蛭体内共生的致病微生物可能通过叮咬或治疗过程进入人体,增加感染风险。这些共生微生物主要分布于水蛭的口腔、消化道、肾盂和膀胱中。随着微生物分离培养和鉴定技术的进步,新型的微生物培养鉴定方法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理解野生水蛭共生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和代谢途径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阐述了常见水蛭的生物特性、分布及共生微生物致病风险,并探讨了新型微生物分离鉴定和培养技术在水蛭共生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为预防水蛭叮咬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多样性 共生微生物 分离鉴定技术 致病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萃取分离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研究进展
8
作者 孔庆然 吴春艳 +3 位作者 杜斌 曹政 朱子然 朱宝库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4,26,共8页
膜萃取是将膜分离与液-液萃取相结合的高效分离技术,具有避免溶剂乳化、传质效率高及可应用于特殊体系等优势。综述了膜萃取在工业水处理、分离等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包括放射性元素资源化利用、重金属废水处理、含酚废水处理、稀土元素... 膜萃取是将膜分离与液-液萃取相结合的高效分离技术,具有避免溶剂乳化、传质效率高及可应用于特殊体系等优势。综述了膜萃取在工业水处理、分离等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包括放射性元素资源化利用、重金属废水处理、含酚废水处理、稀土元素回收利用、有机物回收利用及其他工业体系中的应用,各领域均展现出良好应用前景。未来发展趋势集中在开发新型膜材料、萃取剂及推动系统集成等方面,以提升其性能和应用范围,助力工业绿色转型和资源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萃取 水处理 资源化 工业废水 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在油气田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9
作者 马云 查辉 +3 位作者 田伟 王亦璇 惠艳妮 白海涛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4,22,共8页
油气田采出水是含有有机、无机化合物和固体悬浮物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副产品。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及严格立法,如何有效处理油气田采出水成为了石油行业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在介绍膜分离技术基本原理、分类及其在... 油气田采出水是含有有机、无机化合物和固体悬浮物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副产品。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及严格立法,如何有效处理油气田采出水成为了石油行业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在介绍膜分离技术基本原理、分类及其在油气田采出水处理应用的起源基础上,重点阐述了采出水处理中常见膜分离工艺流程、应用、膜污染机制、控制途径、清洗方法及基于膜分离技术的处理工艺综合成本对比,并基于膜分离技术在油气田采出水处理中利弊分析提出了其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技术 油气田采出水 处理 污染 综合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分离尿液中尿素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杨权 裴洪昌 李贤辉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6,共10页
尿素是尿液中氮元素的主要来源,对尿液中尿素进行回收不仅可以扩充尿素生产来源,减少碳排放,还可减轻污水处理厂运行压力.膜分离技术在尿液处理领域有广泛运用,本文概述了尿液组成与性质,对膜蒸馏、正渗透、纳滤、反渗透膜分离技术以及... 尿素是尿液中氮元素的主要来源,对尿液中尿素进行回收不仅可以扩充尿素生产来源,减少碳排放,还可减轻污水处理厂运行压力.膜分离技术在尿液处理领域有广泛运用,本文概述了尿液组成与性质,对膜蒸馏、正渗透、纳滤、反渗透膜分离技术以及不同膜工艺耦合在尿液尿素回收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膜分离技术用于尿素回收利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膜材料的研发与不同膜分离技术的联用将成为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技术 尿液处理 资源化利用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膜分离技术的低醇葡萄酒及葡萄烈酒香气成分分析
11
作者 王美琪 武运 +5 位作者 唐弦 陈新军 吕泽 党国芳 马文瑞 黎进雪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5-323,共9页
为解决葡萄酒产能过剩问题,顺应消费者多元化饮酒趋势开发葡萄酒新产品,该研究利用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分离梅洛干红葡萄酒以制备低醇葡萄酒和葡萄烈酒,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酒样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3... 为解决葡萄酒产能过剩问题,顺应消费者多元化饮酒趋势开发葡萄酒新产品,该研究利用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分离梅洛干红葡萄酒以制备低醇葡萄酒和葡萄烈酒,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酒样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3种酒样共定性分析出45种挥发性物质,包括10种醇类、15种酯类、5种酸类、9种烃类、2种酚类、1种醛类、1种萜烯类和2种其他类。原酒中醇类占总挥发性物质含量的55.21%,酯类占30.23%,酸类占8.54%;而低醇酒中醇类仅占28.24%,酸类占15.54%;葡萄烈酒保留了原酒中高级醇类和酯类物质,但酸类仅占3.14%。主成分分析发现3款酒样的挥发性物质含量差异较大,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从中筛选出11种关键香气物质,原酒为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和苯乙醛;低醇酒主要为辛酸、正己醇、正己酸和4-乙基愈创木酚;葡萄烈酒主要为癸酸乙酯和辛酸乙酯。该研究结果为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应用于葡萄酒生产提供了一定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香气成分 梅洛低醇葡萄酒 葡萄烈酒 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肥固液分离与滴灌结合循环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李方用 《长江蔬菜》 2025年第7期85-87,共3页
探讨了沼肥固液分离与滴灌技术结合在蔬菜生产中的创新应用模式。分析了蔬菜生产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详细阐述了沼肥固液分离与滴灌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蔬菜生产中的具体实施方法。该模式通过精准分离沼肥中的固体与液体成分,... 探讨了沼肥固液分离与滴灌技术结合在蔬菜生产中的创新应用模式。分析了蔬菜生产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详细阐述了沼肥固液分离与滴灌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蔬菜生产中的具体实施方法。该模式通过精准分离沼肥中的固体与液体成分,并利用滴灌系统将液体沼肥直接输送至蔬菜根系区域,实现了养分的高效利用,显著提高了蔬菜产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不仅节约了肥料,提高了灌溉效率,还改善了土壤结构,减少了环境污染,为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该模式的实施还有助于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肥固液分离 滴灌技术 蔬菜生产 养分利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下作物根土分离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作者 张莞悦 胡红 +2 位作者 胡志超 吴自强 陈俊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5期43-47,共5页
土下作物是指以根茎、块茎等为栽培目的农作物,其生长环境复杂,土壤类型多样。如何有效解决土壤与土下作物复合体的根土分离问题,成为制约土下作物机械化收获质量和效率的主要挑战。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综述了土壤与土下作物的相互作用... 土下作物是指以根茎、块茎等为栽培目的农作物,其生长环境复杂,土壤类型多样。如何有效解决土壤与土下作物复合体的根土分离问题,成为制约土下作物机械化收获质量和效率的主要挑战。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综述了土壤与土下作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及根土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土下作物的物理特性及其与土壤相互作用的力学机制。基于现有研究,提出了胡萝卜和马铃薯根土复合物的力学模型,并总结了国内外根土分离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作业效果。综合现有成果,本文指出目前根土分离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技术水平和工艺技能的不足,以及装置与收获机的通用性差等。最后,展望了农机根土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应深入研究根土分离技术及其模型,改进脱土减粘技术,并提高不同种植模式下装置的适应性。旨在为高性能土下作物根土分离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提升机械化收获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土复合体 根土分离技术 互作机理 物理特性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水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明功 周鑫 +2 位作者 赵彬彬 荣俊锋 路延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综述了含油废水的定义、油的存在形态、油水分离技术以及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油水分离技术包括物理分离法、化学分离法、物理化学分离法以及组合工艺等。阐述了各种油水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流程和特点,综合比较分析发现,应依据含油废水中... 综述了含油废水的定义、油的存在形态、油水分离技术以及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油水分离技术包括物理分离法、化学分离法、物理化学分离法以及组合工艺等。阐述了各种油水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流程和特点,综合比较分析发现,应依据含油废水中油品的性质及存在形式选择合适的油水分离技术,并且兼顾经济效益。组合工艺是油水分离的发展趋势;高性能低成本油水分离材料以及油水分离设备的研发是未来油水分离技术发展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污染 分离 技术特点 组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定量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水脂分离技术的成人腰椎骨髓脂肪与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伟 廖荣萍 +5 位作者 叶浩翊 陈兴奎 何金坤 席维佳 张宇桐 蔡金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基于MRI定量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水脂分离(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image quantitation,IDEAL-IQ)技术探讨成年人腰椎不同节段骨髓脂肪与年龄和性别的关... 目的:基于MRI定量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水脂分离(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image quantitation,IDEAL-IQ)技术探讨成年人腰椎不同节段骨髓脂肪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收集298例受检者的MRI IDEAL-IQ脂肪分数图像,其中男性138例,女性160例,年龄20~69岁。将所有患者按照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为5组:20~29岁(20~组),男24例,女20例;30~39岁(30~组),男47例,女39例;40~49岁(40~组),男36例,女47例;50~59岁(50~组),男20例,女37例;60~69岁(60~组),男11例,女17例。使用脂肪分数图在GE ADW4.6工作站测量L1~L5的骨髓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PDFF)。结果:同一年龄组、不同性别间PDFF存在差异,20~、30~、40~组人群中,男性L1~L5椎体PDFF均高于女性(P<0.05);50~组人群中男性L1~L5椎体PDFF与女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组人群,男性L1~L5椎体PDFF均低于女性(P<0.05)。腰椎椎体PDFF与年龄呈正相关,女性(r=0.72,P<0.05)相关性高于男性(r=0.32,P<0.05)。从20~69岁,男性L4 PDFF增长率最大(21.08%),女性L1 PDFF增长率最大(65.68%);男性各椎体PDFF增长主要集中在30~及50~组,其中L1、L4、L5椎体PDFF在50~组增长率最大,L2、L3椎体PDFF在30~岁组增长率最大;女性各椎体PDFF在30~组呈轻微下降趋势,此后各椎体PDFF逐渐升高,增长主要集中在40~、50~、60~三个年龄组,其中50~组增长率最大。结论:成人不同年龄组男女性各椎体脂肪分布存在差异,椎体PDFF增长率也有所不同;腰椎不同节段椎体PDFF均与年龄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定量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水脂分离技术 腰椎 骨髓 脂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吸附分离技术在催化干气乙烯回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章海春 王一程 +1 位作者 陈中明 张宏宇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78,共6页
介绍了深冷分离技术、吸收分离技术和变压吸附分离技术3种催化干气乙烯回收技术。某石化公司炼油结构调整,催化干气产能由15×10^(4) t/a扩至21×10^(4) t/a,考虑变压吸附分离技术操作简单、无需辅助原料,操作条件变化后装置运... 介绍了深冷分离技术、吸收分离技术和变压吸附分离技术3种催化干气乙烯回收技术。某石化公司炼油结构调整,催化干气产能由15×10^(4) t/a扩至21×10^(4) t/a,考虑变压吸附分离技术操作简单、无需辅助原料,操作条件变化后装置运行能快速平稳,以及综合能耗低等优势,仍继续采用该技术。根据扩能改造设计原则,将原两段法工艺改为一段法工艺,并将同时处于抽空步骤的塔数由2塔增加为3塔,处于吸附步骤的塔数由4塔增加为5塔。结果表明,产品质量相当时,扩能改造后综合能耗降低约14%,运行指标优于改造前。在减少碳排放的背景下,变压吸附分离技术因综合能耗低于其他技术,更具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干气 变压吸附分离技术 乙烯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化工精馏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雨婷 方冠东 +3 位作者 张梦波 张浩淼 王靖岱 阳永荣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9,共13页
综述了以微尺度结构为核心的微化工精馏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基于传统精馏存在的节能技术落后、设备效能低以及难分离近沸点物系等问题,介绍了易于实现过程强化的微精馏分离技术,包括常规微蒸馏/微精馏、毛细管力微精馏、离心力微精馏... 综述了以微尺度结构为核心的微化工精馏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基于传统精馏存在的节能技术落后、设备效能低以及难分离近沸点物系等问题,介绍了易于实现过程强化的微精馏分离技术,包括常规微蒸馏/微精馏、毛细管力微精馏、离心力微精馏、真空微精馏、重力微精馏等多种方法,在流动化学应用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在微尺度条件下,相间传质传热效率随传质距离的缩短显著增强,同时精馏分离流程具有安全可控、连续高效的特点。微尺度精馏分离技术具有独特优势,为化工精馏实现环保、降耗的目标提供了解决方案,也为流动化学合成系统的开发与完善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 精馏 微通道 分离 微化工技术 流动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在半导体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大志 余亮 +2 位作者 周俊文 冯霄 王博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8-186,共9页
在半导体产品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废水,传统处理方法存在成本高、处理效果不佳、易产生新污染等缺点.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结构紧凑等优势,在半导体废水处理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 在半导体产品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废水,传统处理方法存在成本高、处理效果不佳、易产生新污染等缺点.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结构紧凑等优势,在半导体废水处理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半导体废水的种类、特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综述了基于膜分离技术的工艺在半导体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废水 分离技术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分离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进展、难点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3
19
作者 褚琴丹 王建宇 +1 位作者 方传杰 朱利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34-2138,2144,共6页
综述了膜技术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包括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浓缩、中药制剂的制备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膜技术在中药制药中面临的挑战,基于膜污染与使用寿命、规模化应用等提出了解决思路。针对目前膜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多数仍处于实验... 综述了膜技术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包括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浓缩、中药制剂的制备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膜技术在中药制药中面临的挑战,基于膜污染与使用寿命、规模化应用等提出了解决思路。针对目前膜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多数仍处于实验探索研究阶段这一现状,从膜材料创新等角度结合可持续发展、绿色制药等理念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现代化 分离技术 药物活性成分 精准医疗 绿色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二甲基萘的分离技术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逸群 王超 卢春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0-65,共6页
分离2,6-DMN常用的方法有蒸馏、萃取、吸附和结晶等。催化裂化柴油、煤焦油和石油裂解重芳烃等原料成分复杂,分离提取2,6-DMN面临挑战;二甲基萘共有10种异构体,沸点接近难以通过精馏分离,还需打破DMN异构体之间的共熔结晶问题,能耗大,... 分离2,6-DMN常用的方法有蒸馏、萃取、吸附和结晶等。催化裂化柴油、煤焦油和石油裂解重芳烃等原料成分复杂,分离提取2,6-DMN面临挑战;二甲基萘共有10种异构体,沸点接近难以通过精馏分离,还需打破DMN异构体之间的共熔结晶问题,能耗大,生产成本难以控制。目前2,6-DMN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装置与技术主要集中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家,突破对2,6-DMN的分离技术壁垒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二甲基萘 分离技术 吸附 蒸馏 萃取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