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verlay服务网络上的服务组合模型 被引量:3
1
作者 潘耘 余镇危 +1 位作者 王银燕 贾民政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5-27,共3页
分析了在Overlay服务网络上进行服务组合的必要性,指出了在进行组合时服务次序约束所带来的特定困难,进而给出了服务次序约束的形式化定义以及带OoS组播路由问题的数学优化模型。借助于罚函数的方法,将服务次序约束条件吸收到目标函数中... 分析了在Overlay服务网络上进行服务组合的必要性,指出了在进行组合时服务次序约束所带来的特定困难,进而给出了服务次序约束的形式化定义以及带OoS组播路由问题的数学优化模型。借助于罚函数的方法,将服务次序约束条件吸收到目标函数中,从而可以用求解一般组播优化模型的算法来求解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lay服务网络 服务次序 组播 罚函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overlay网络上的负载平衡多播路由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晓瑜 张光昭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6-92,共7页
针对基于代理服务器的overlay网络的负载平衡多播路由算法被提出。它能均衡利用overlay网络的有限资源,并能满足多播应用的延迟限制需求。首先用具有延迟约束的Steiner树问题对路由问题进行建模;然后采用预计算方法将计算复杂度集中在... 针对基于代理服务器的overlay网络的负载平衡多播路由算法被提出。它能均衡利用overlay网络的有限资源,并能满足多播应用的延迟限制需求。首先用具有延迟约束的Steiner树问题对路由问题进行建模;然后采用预计算方法将计算复杂度集中在预备的单点路径计算上,使由这些单点路径所构成的网络更易于构建负载平衡路由树;预计算只计算一次,结果使用多次,因此降低了总体的计算复杂度。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的快速启发式算法,该算法能提供更为优越的性能。整体而言,基于预计算的负载平衡多播路由算法在性能和计算复杂度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lay网络 多播路由算法 负载平衡 预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verlay网络的应用层组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音颖 吴家皋 陈益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1-64,共4页
提出了一个基于覆盖网 (OverlayNetwork)技术的应用层组播系统。它在Pastry构建的Overlay网络上实现 ,由Pastry支持完成应用层的路由和组播组的发布工作 ,同时利用Pastry的自组织功能来增强组播系统的鲁棒性。系统基于代理的结构 ,利用... 提出了一个基于覆盖网 (OverlayNetwork)技术的应用层组播系统。它在Pastry构建的Overlay网络上实现 ,由Pastry支持完成应用层的路由和组播组的发布工作 ,同时利用Pastry的自组织功能来增强组播系统的鲁棒性。系统基于代理的结构 ,利用转发树的根节点进行集中式控制和管理组播组的创建 ,组成员的加入、离开、组播和失效等行为 ,在构建组播转发树时考虑到满足不同接收者对延时和带宽的不同要求 ,能够较好地支持实时的组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网 P2P 应用层组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verlay组播网络上带QoS约束的路由算法
4
作者 潘耘 张丽 +1 位作者 王励成 余镇危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339-343,共5页
为了保证多媒体应用的服务质量,本文在追求最大组播延迟极小化的同时考虑了网络节点的度约束条件,采用一种统一的方式来处理传输延迟和节点处理延迟,并基于此方法定义了带有QoS约束的Overlay组播路由选择优化模型,进而设计了一个求解该... 为了保证多媒体应用的服务质量,本文在追求最大组播延迟极小化的同时考虑了网络节点的度约束条件,采用一种统一的方式来处理传输延迟和节点处理延迟,并基于此方法定义了带有QoS约束的Overlay组播路由选择优化模型,进而设计了一个求解该模型的启发式算法.该算法的时间复杂性为O(|V|3),优于许多求解该问题的同类算法,这些算法的时间复杂性多为O(|V|4),V为给定网络的节点集合.仿真结果也表明,本文算法解的质量也更优,即延迟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lay网络 QOS 组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verlay组播网络中的服务组合算法
5
作者 潘耘 余镇危 王银燕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0-102,共3页
在Overlay组播路由中既需要考虑确保数据流能获得它所需要的服务,还需要确保不同的服务按照合适的次序到达,这是一个新的值得研究的问题,称之为服务组合问题。该文研究了Overlay组播网络中的服务组合问题,建立了相应的优化模型,设计了... 在Overlay组播路由中既需要考虑确保数据流能获得它所需要的服务,还需要确保不同的服务按照合适的次序到达,这是一个新的值得研究的问题,称之为服务组合问题。该文研究了Overlay组播网络中的服务组合问题,建立了相应的优化模型,设计了求解该模型的启发式算法。大量的仿真表明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lay组播网络 服务组合 扩展最短路径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层组播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叶保留 李春洪 +2 位作者 姚键 顾铁成 陈道蓄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0,53,共6页
组播技术是一种针对多点传输和多方协作应用的组通信模型,有高效的数据传输效率,是下一代Internet应用的重要支撑技术。早期的组播技术研究试图在IP层提供组播通信功能,但IP组播的实施涉及到对现有网络基础设施的调整,因此,大规模应用... 组播技术是一种针对多点传输和多方协作应用的组通信模型,有高效的数据传输效率,是下一代Internet应用的重要支撑技术。早期的组播技术研究试图在IP层提供组播通信功能,但IP组播的实施涉及到对现有网络基础设施的调整,因此,大规模应用受到限制。近两年来,随着Peer-to-Peer(P2P)研究的兴起,基于应用层的组播技术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应用层组播协议将组成员节点自组织成覆盖网络,在主机节点实现组播功能,为数据多点并发传输提供服务。将组播功能从路由器迁移到主机上能有效解决许多与IP组播有关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目前应用层组播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特点,描述了协议设计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及面临的主要挑战,总结了现有工作及相关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研究进展 Internet 组播技术 数据传输效率 网络基础设施 IP组播 组播功能 通信模型 多点传输 支撑技术 通信功能 组播协议 关键技术 协议设计 IP层 自组织 有效解 路由器 节点 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异构环境下覆盖多播网络路由算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家皋 叶晓国 姜爱全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2-1119,共8页
由于IP多播在部署上的困难,覆盖多播网络(overlaymulticastnetworks,简称OMN)作为构建通用的多播服务平台的另一可行途径正不断为人们所认可.针对实时多媒体应用对带宽需求的异构性,研讨了异构环境下OMN的路由问题.通过对度约束模型进... 由于IP多播在部署上的困难,覆盖多播网络(overlaymulticastnetworks,简称OMN)作为构建通用的多播服务平台的另一可行途径正不断为人们所认可.针对实时多媒体应用对带宽需求的异构性,研讨了异构环境下OMN的路由问题.通过对度约束模型进行扩展,描述了一种新的适应异构环境的OMN网络模型.采用分层的带宽分配策略,提出了一种异构环境下构造OMN最小延时半径多播树的启发式算法——分层的压缩树(layeredcompacttree,简称LCT)算法,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理论证明和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分配带宽的减少,LCT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多播树的高度和网络资源使用量,并保持较低的多播树延时半径增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多播网络 路由算法 异构性 带宽分配 分层的压缩树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大规模分布式交互仿真的应用层组播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春洪 叶保留 +1 位作者 顾铁成 陈道蓄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271-1274,共4页
组播技术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和高效的数据传输效率,是大规模分布式交互仿真应用中理想的通信机制。早期的组播技术研究侧重于从IP层提供组播通信支持,但IP组播的实施涉及到网络基础设施的调整,且大规模应用还受到一些技术因素的阻碍。应... 组播技术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和高效的数据传输效率,是大规模分布式交互仿真应用中理想的通信机制。早期的组播技术研究侧重于从IP层提供组播通信支持,但IP组播的实施涉及到网络基础设施的调整,且大规模应用还受到一些技术因素的阻碍。应用层组播(ALM)将组成员组织成覆盖网络为数据传输提供服务,组播功能完全由终端系统在应用层实现,从而易于大规模部署和实现。本文介绍了应用层组播模型的机理和构造协议,分析了大规模DIS系统中通信需求的特点,探讨在大规模DIS中实施应用层组播的一些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组播 分布式交互仿真 应用层组播 覆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verSim:可扩展的应用层组播网络仿真框架 被引量:8
9
作者 崔建群 赖敏财 +1 位作者 蒋文斌 陈传河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共5页
应用层组播作为IP组播的一个可行替代方案日益成为Internet应用研究的一个热点。如何仿真大规模、动态的应用层组播覆盖网络已经成为应用层组播方案研究人员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几款主流的覆盖网络仿真软件的基础上,提... 应用层组播作为IP组播的一个可行替代方案日益成为Internet应用研究的一个热点。如何仿真大规模、动态的应用层组播覆盖网络已经成为应用层组播方案研究人员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几款主流的覆盖网络仿真软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基于OMNet++网络仿真环境的Over-Sim覆盖网络仿真框架来模拟大规模、动态的应用层组播覆盖网络,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可扩展的应用层组播方案。最后我们采用OverSim实现了对应用层组播协议Scribe的仿真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OverSim可以在有限的硬件环境下,稳定地仿真高达上万个节点的大规模动态覆盖网络,仿真过程中内存消耗较低,且与覆盖网络规模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覆盖网络 网络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网络组播技术的新发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蒋东星 郑少仁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9-13,共5页
本文综述了IP网络中组播实现体制和技术的新发展。首先,对在IP层实现组播的体系结构———IP组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比较了IP组播两种业务模型———标准业务模型和确定源节点业务模型,讨论了IP组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接着,对... 本文综述了IP网络中组播实现体制和技术的新发展。首先,对在IP层实现组播的体系结构———IP组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比较了IP组播两种业务模型———标准业务模型和确定源节点业务模型,讨论了IP组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接着,对应用层实现组播的体系结构进行了讨论,描述了应用层组播体制的主要功能和机制,对主要的几个应用层组播方案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应用层组播体制的优缺点。最后对未来Internet中组播业务的实现提出了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网络 组播技术 体系结构 应用层组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网络组播压力与伸长度的性能评价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沈波 张宏科 刘云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07-1110,1114,共5页
提出了覆盖网络组播的链路压力均衡模型和组播树特征伸长度模型,用以评价覆盖网络组播协议的性能。链路压力均衡模型采用均匀性度量的偏差准则来衡量组播中的压力分布。组播树特征伸长度模型通过寻找路径伸长度密集分布区域来评价组播... 提出了覆盖网络组播的链路压力均衡模型和组播树特征伸长度模型,用以评价覆盖网络组播协议的性能。链路压力均衡模型采用均匀性度量的偏差准则来衡量组播中的压力分布。组播树特征伸长度模型通过寻找路径伸长度密集分布区域来评价组播路径的优化程度。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覆盖网络组播协议在压力和伸长度方面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播 覆盖网络 性能评价 压力 伸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网络环境下的高稳定性应用层组播方案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俊义 魏延恒 +1 位作者 符杰林 郑霖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5-170,共6页
针对异构网络环境中由于节点转发能力异构而引起的应用层组播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对异构overlay拓扑建模进行了研究,分析出组播稳定所需满足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gossip协作机制的应用层组播方案。在所提机制能够均衡节点间负载,缓... 针对异构网络环境中由于节点转发能力异构而引起的应用层组播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对异构overlay拓扑建模进行了研究,分析出组播稳定所需满足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gossip协作机制的应用层组播方案。在所提机制能够均衡节点间负载,缓解能力弱的节点负载过重的问题;如果组播过程中有成员节点动态离开或转发能力不足,其他节点相互协作共同分担其负载以维持组播的稳定性。随后的链路强度分析表明,与传统的应用层组播方案相比,方案能够大幅降低拓扑的平均链路强度,提高组播系统的稳定性。通过OMNe T++仿真平台对本方案进行仿真验证,实验证明在动态的异构overlay拓扑下,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数据分发成功率,保证组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overlay网络 gossip算法 异构网络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网体系结构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杜丽娟 余镇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02-104,108,共4页
覆盖网以Internet为基础,通过构建虚拟的逻辑网络可以提高网络性能,灵活地部署新应用,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网络技术。总结分析了目前两种有影响的覆盖网体系结构,覆盖网的几种典型应用,及各自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最后提出了覆盖网思想... 覆盖网以Internet为基础,通过构建虚拟的逻辑网络可以提高网络性能,灵活地部署新应用,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网络技术。总结分析了目前两种有影响的覆盖网体系结构,覆盖网的几种典型应用,及各自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最后提出了覆盖网思想在移动网格中应用的探索,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网络 对等网络 组播 内容分发网络 移动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干网信息可扩展的应用层组播 被引量:2
14
作者 陆绍飞 杨贯中 +2 位作者 刘美琴 申奥 欧阳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7期134-136,153,共4页
由于IP组播难以在Internet中得到大范围地部署,从而引发了应用层组播的研究。为了减轻大多数应用层组播方法中存在的控制开销重、延迟大、扩展性差等不足,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干网信息的可扩展的应用层组播方法——SAM,并通过参照CERNE... 由于IP组播难以在Internet中得到大范围地部署,从而引发了应用层组播的研究。为了减轻大多数应用层组播方法中存在的控制开销重、延迟大、扩展性差等不足,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干网信息的可扩展的应用层组播方法——SAM,并通过参照CERNET主干网的模拟实验,表明了SAM方法的效率与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干网 重叠网 应用层组播 层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混合网络的半覆盖组播路由协议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彤 钱华林 +1 位作者 葛敬国 牛广锋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572-2583,共12页
组播已在多个协议层上分别实现,但现有协议仍未兼顾对灵活性与效率的共同需求.总的来说,硬件组播和IP组播较为高效,而覆盖组播则更为灵活.在混合网络中,底层技术的差异使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为此提出了一种动态自组织的半覆盖组播路... 组播已在多个协议层上分别实现,但现有协议仍未兼顾对灵活性与效率的共同需求.总的来说,硬件组播和IP组播较为高效,而覆盖组播则更为灵活.在混合网络中,底层技术的差异使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为此提出了一种动态自组织的半覆盖组播路由协议HOMR(half overlay multicast routing).该协议把基于组内区域广播的IP组播、基于地址端口转换的覆盖组播以及对各类硬件组播的调用融入单一的模型,在各层组播间按需转换.HOMR具有与全覆盖组播相似的灵活性,模拟实验表明,HOMR在保持较低协议开销的同时,获得了与完全IP组播相近的转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播 路由协议 混合网络 半覆盖 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层多播协议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申奥 杨贯中 +1 位作者 陆绍飞 刘美琴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5年第5期22-24,41,共4页
应用层多播不需要对现有网络基础结构做任何修改,不需要路由器支持,在虚拟叠加网的基础上由参与多播的端系统完成包的复制、路由计算、转发等功能,从而能方便、灵活地在因特网上进行部署。本文将按照树优先、网优先和层次结构三种应用... 应用层多播不需要对现有网络基础结构做任何修改,不需要路由器支持,在虚拟叠加网的基础上由参与多播的端系统完成包的复制、路由计算、转发等功能,从而能方便、灵活地在因特网上进行部署。本文将按照树优先、网优先和层次结构三种应用层多播叠加网拓扑构建方式对应用层多播协议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多播协议 网络协议 TCP/IP协议 因特网 网络基础结构 路由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应用层组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音颖 吴家皋 周长寿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7-149,共3页
提出了一个在Pastry上实现的应用层组播系统。系统可以根据接收者对延时和带宽的不同要求,面向实时应用,提供可定制的组播应用。在同时满足延时限制和带宽约束的条件下,接纳尽可能多的用户。通过限制可能父母节点集合的大小,提高系统扩... 提出了一个在Pastry上实现的应用层组播系统。系统可以根据接收者对延时和带宽的不同要求,面向实时应用,提供可定制的组播应用。在同时满足延时限制和带宽约束的条件下,接纳尽可能多的用户。通过限制可能父母节点集合的大小,提高系统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网 P2P 应用层组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支持大规模应用层组播的混合拓扑覆盖网络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山 郑庆华 +1 位作者 刘晓 董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4,30,共5页
提出一种支持大规模应用层组播的混合拓扑覆盖网络——H-ALM.将传输覆盖网络分为主干层和分支层,主干层采用树状结构,分支层采用网状结构.H-ALM克服了单一树状结构传输稳定性差和单一网状结构传输延迟大的不足,同时综合考虑节点规模、... 提出一种支持大规模应用层组播的混合拓扑覆盖网络——H-ALM.将传输覆盖网络分为主干层和分支层,主干层采用树状结构,分支层采用网状结构.H-ALM克服了单一树状结构传输稳定性差和单一网状结构传输延迟大的不足,同时综合考虑节点规模、节点的带宽能力、节点累计转发和接收数据量等实时的状态和网络条件,从而进一步优化了混合式传输覆盖网络.实验表明,H-ALM比树状方法更稳定,比网状方法延迟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层组播 混合拓扑 覆盖网络 稳定性 传输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足带宽的实时流覆盖组播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煜辉 安玉艳 +2 位作者 刘杰民 杨德国 高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0-893,共4页
面对实时多媒体组通信应用中带宽瓶颈及用户对服务质量的不同需求,通过对带宽、时延、抖动等网络性能指标施加约束,设计一个满足大规模用户带宽需求的覆盖组播算法(BOM),用于构建层次化的覆盖组播树,平衡服务代理节点间的负载和链路间... 面对实时多媒体组通信应用中带宽瓶颈及用户对服务质量的不同需求,通过对带宽、时延、抖动等网络性能指标施加约束,设计一个满足大规模用户带宽需求的覆盖组播算法(BOM),用于构建层次化的覆盖组播树,平衡服务代理节点间的负载和链路间的流量.通过基于GT-ITM的网络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在实时流传输中具有较低的延迟、较小的抖动性和良好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流 覆盖组播 分层覆盖组播网络 服务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织覆盖网络QoS组播动态路由优化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丽 曲攀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3期83-87,共5页
针对覆盖组播节点的动态特性,研究自组织覆盖网络带度和延时约束的组播动态路由问题,提出了动态覆盖组播路由算法AHMQ。组播树由目的节点驱动动态渐近形成,动态路由优化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协议是软状态的,仅要求节点维护局部状态信息,... 针对覆盖组播节点的动态特性,研究自组织覆盖网络带度和延时约束的组播动态路由问题,提出了动态覆盖组播路由算法AHMQ。组播树由目的节点驱动动态渐近形成,动态路由优化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协议是软状态的,仅要求节点维护局部状态信息,同时利用覆盖网络技术和无线媒质的广播能力,降低了网络负载,提高了重构能力。对算法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网络 覆盖组播 服务质量(QoS) 动态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