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pproximate point-based alternative for the estimation of variance under big BAF sampling
1
作者 Thomas B.Lynch Jeffrey H.Gove +1 位作者 Timothy G.Gregoire Mark J.Ducey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21年第3期439-457,共19页
Background:A new variance estimator is derived and tested for big BAF(Basal Area Factor)sampling which is a forest inventory system that utilizes Bitterlich sampling(point sampling)with two BAF sizes,a small BAF for t... Background:A new variance estimator is derived and tested for big BAF(Basal Area Factor)sampling which is a forest inventory system that utilizes Bitterlich sampling(point sampling)with two BAF sizes,a small BAF for tree counts and a larger BAF on which tree measurements are made usually including DBHs and heights needed for volume estimation.Methods:The new estimator is derived using the Delta method from an existing formulation of the big BAF estimator as consisting of three sample means.The new formula is compared to existing big BAF estimators including a popular estimator based on Bruce’s formula.Results:Several computer simulation studies were conducted comparing the new variance estimator to all known variance estimators for big BAF currently in the forest inventory literature.In simulations the new estimator performed well and comparably to existing variance formulas.Conclusions:A possible advantage of the new estimator is that it does not require the assumption of negligible correlation between basal area counts on the small BAF factor and volume-basal area ratios based on the large BAF factor selection trees,an assumption required by all previous big BAF variance estimation formulas.Although this correlation was negligible on the simulation stands used in this study,it is conceivable that the correlation could be significant in some forest types,such as those in which the DBH-height relationship can be affected substantially by density perhaps through competition.We derived a formula that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covariance between estimates of mean basal area and the ratio of estimates of mean volume and mean basal area.We also mathematically derived expressions for bias in the big BAF estimator that can be used to show the bias approaches zero in large samples on the order of 1n where n is the number of sample poi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tterlich sampling Delta method Double sampling Estimator bias Forest inventory Horizontal point sampling Variance of a product Volume basal area ratio Covariance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certainties in above ground tree biomass estim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Lihou Qin Shengwang Meng +2 位作者 Guang Zhou Qijing Liu Zhenzhao X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989-2000,共12页
Models of above-ground tree biomass have been widely used to estimate forest biomass using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data.However,many sources of uncertainty affect above-ground biomass estimation and are challenging ... Models of above-ground tree biomass have been widely used to estimate forest biomass using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data.However,many sources of uncertainty affect above-ground biomass estimation and are challenging to assess.In this study,the uncertain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measurement error in independent variables(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tree height),residual variability,variances of the parameter estimates,and the sampling variability of national inventory data are estimated for five above-ground biomass models.The results show sampling variability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source of uncertainty.The measurement error and residual variability have negligible effects on forests above-ground biomass estimations.Thus,a reduction in the uncertainty of the sampling variability has the greatest potential to decrease the overall uncertainty.The power model containing only th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has the smallest uncertainty.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provide suggestions to achieve a trade-off between accuracy and cost for above-ground biomass estimation using field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ve-ground biomass Measurement error Residual variability Parameter estimates sampling vari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ing precision of field inventory estimation of aboveground biomass through an alternative view on plot biomass
3
作者 Christoph Kleinn Steen Magnussen +4 位作者 Nils Nölke Paul Magdon Juan GabrielÁlvarez-González Lutz Fehrmann César Pérez-Cruzado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20年第4期760-769,共10页
We contrast a new continuous approach(CA)for estimating plot-level above-ground biomass(AGB)in forest inventories with the current approach of estimating AGB exclusively from the tree-level AGB predicted for each tree... We contrast a new continuous approach(CA)for estimating plot-level above-ground biomass(AGB)in forest inventories with the current approach of estimating AGB exclusively from the tree-level AGB predicted for each tree in a plot,henceforth called DA(discrete approach).With the CA,the AGB in a forest is modelled as a continuous surface and the AGB estimate for a fixed-area plot is computed as the integral of the AGB surface taken over the plot area.Hence with the CA,the portion of the biomass of in-plot trees that extends across the plot perimeter is ignored while the biomass from trees outside of the plot reaching inside the plot is added.We use a sampling simulation with data from a fully mapped two hectare area to illustrate that important differences in plot-level AGB estimates can emerge.Ideally CA-based estimates of mean AGB should be less variable than those derived from the DA.If realized,this difference translates to a higher precision from field sampling,or a lower required sample size.In our case study with a target precision of 5%(i.e.relative standard error of the estimated mean AGB),the CA required a 27.1%lower sample size for small plots of 100 m2 and a 10.4%lower sample size for larger plots of 1700 m2.We examined sampling induced errors only and did not yet consider model errors.We discuss practical issues in implementing the CA in field inventories and the potential in applications that model biomass with remote sensing data.The CA is a variation on a plot design for above-ground forest biomass;as such it can be applied in combination with any forest inventory sampling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nch biomass Foliage biomass Stem biomass Biomass surface plots sampling surfaces Standard error of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低分辨毫米波通信系统的低采样率定时恢复算法
4
作者 李世宝 赵成锁 李作志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7-444,共8页
针对低分辨毫米波定时恢复算法在低采样率下无法通过循环相关获取定时误差估计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循环相关保持的低分辨低采样率定时恢复算法,并且设计了独特的预处理和后处理模块以保证循环相关估计器所必需的数据平稳特性和非混叠性... 针对低分辨毫米波定时恢复算法在低采样率下无法通过循环相关获取定时误差估计值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循环相关保持的低分辨低采样率定时恢复算法,并且设计了独特的预处理和后处理模块以保证循环相关估计器所必需的数据平稳特性和非混叠性。预处理模块通过均匀相位抖动以及非有理过采样获得循环相关要求的平稳基带数据。后处理模块对平稳基带数据进行复调制和低通滤波,解决了低采样率下的循环相关混叠消失问题。定时估计器模块利用数据的循环相关特性,对数据执行相关、滞后相关运算,通过相位求解方法导出定时误差估计结果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现有最优的Martin定时恢复算法相比定时误差估计精度提升了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通信 定时误差估计 循环相关 定时恢复 低采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积窗及其在电力系统参量估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介秋 梁昌洪 陈砚圃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13-2016,共4页
利用矩形窗的多重卷积 ,导出一类新的窗函数 ,称其为卷积窗 ,并研究其在电力系统的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误差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 :若采用k阶矩形卷积窗 (矩形窗的k重卷积 ) ,各电气参量测量值的误差正比于相对频偏的k次方 .在电力系统中 ... 利用矩形窗的多重卷积 ,导出一类新的窗函数 ,称其为卷积窗 ,并研究其在电力系统的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误差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 :若采用k阶矩形卷积窗 (矩形窗的k重卷积 ) ,各电气参量测量值的误差正比于相对频偏的k次方 .在电力系统中 ,只需取 4阶窗函数 ,便可将因非同步采样引起的测量误差降低到 10 -7的量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窗算法 电气参量估汁 非同步采样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样频率误差对OFDM系统的影响和估计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崔小准 胡光锐 陈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581-1584,共4页
分析了正交频分多路(OFDM)系统中采样频率偏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导音的采样频率偏差估计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推导出存在采样频率偏移时系统信噪比的近似计算公式,定量地估计采样频率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输... 分析了正交频分多路(OFDM)系统中采样频率偏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导音的采样频率偏差估计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推导出存在采样频率偏移时系统信噪比的近似计算公式,定量地估计采样频率误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输入信噪比相同时,采样频率增大将恶化系统性能,采样频率偏差一定时,随输入信噪比或系统子载波数目的增大,系统输出性能恶化进一步加剧.通过连续重发两个相同的OFDM符号,应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确定采样频率偏差.分析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简单、精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多路 采样频率误差 导音 最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辐射检测的空间放电源定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卫东 胡小锋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65,共6页
为评估局部放电源的空间定位误差,建立了4元接收阵列定位模型,分别计算得到了其对方位角、俯仰角以及距离的估计误差,并对比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降低时延估计误差或增大接收阵列的几何尺寸可以有效降低局部放电源的定位误差。在... 为评估局部放电源的空间定位误差,建立了4元接收阵列定位模型,分别计算得到了其对方位角、俯仰角以及距离的估计误差,并对比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降低时延估计误差或增大接收阵列的几何尺寸可以有效降低局部放电源的定位误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数据采样频率对时延估计误差的影响,并通过Monte-Carlo仿真得到了时延估计误差与数据采样频率之间的关系为στ≈0.29/fs。为了提高定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实时处理能力并降低时延估计误差,研究验证了内插增采样在降低时延估计误差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局部放电 定位误差 时延估计 采样频率 内插增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弹散布中心正态总体分布参数的融合估计 被引量:3
8
作者 夏胜平 谢红卫 +1 位作者 万波 曹国敏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14,共4页
对带有均匀抛撒子弹头的常规导弹的命中精度评定 ,其关键在于子弹散布中心分布参数的准确估计。通常的方法由每次试验的子弹落点数据获得一个子弹散布中心 ,再由少数的几个散布中心数据、运用经典的统计方法求散布中心的正态总体分布参... 对带有均匀抛撒子弹头的常规导弹的命中精度评定 ,其关键在于子弹散布中心分布参数的准确估计。通常的方法由每次试验的子弹落点数据获得一个子弹散布中心 ,再由少数的几个散布中心数据、运用经典的统计方法求散布中心的正态总体分布参数 ,其不足之处在于小样本条件下采伪的概率很高。考虑到子弹散布中心只是子弹落点数据的一阶矩 ,并不能充分表达子弹落点数据所蕴含的信息量 ,而子弹落点个数远远大于导弹试验的次数 ,子弹落点所蕴含的信息比子弹散布中心所蕴含的信息要丰富得多。鉴于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布中心 命中精度 估计 导弹 子弹 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亚式期权定价问题的迎风差分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张铁 祝丹梅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8-331,共4页
期权理论的核心是期权定价问题.研究连续取样的算术平均亚式期权定价问题的差分方法,根据问题所满足的偏微分方程终边值问题,构造出一种隐式的迎风差分格式,论证了差分解的惟一存在性和绝对稳定性,并给出差分解在离散L2范数下的误差估计... 期权理论的核心是期权定价问题.研究连续取样的算术平均亚式期权定价问题的差分方法,根据问题所满足的偏微分方程终边值问题,构造出一种隐式的迎风差分格式,论证了差分解的惟一存在性和绝对稳定性,并给出差分解在离散L2范数下的误差估计.数值计算表明本文数值方法是一种高效和收敛的近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式期权 连续平均样本 迎风差分逼近 稳定性 误差分析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辨识中最优采样间隔的确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立刚 张召昕 +2 位作者 戴永寿 张亚南 昂扬 《电子设计工程》 2013年第11期24-26,30,共4页
针对如何确定连续系统辨识中最优采样间隔的问题,根据复平面中辨识模型的特征值到原点的距离判断采样间隔是否合理,利用折半查找算法,设计了一种在给定的范围内寻找系统辨识中最优采样间隔的方法。该方法可在辨识对象的特征值未知的条... 针对如何确定连续系统辨识中最优采样间隔的问题,根据复平面中辨识模型的特征值到原点的距离判断采样间隔是否合理,利用折半查找算法,设计了一种在给定的范围内寻找系统辨识中最优采样间隔的方法。该方法可在辨识对象的特征值未知的条件下得到采样间隔的最优值,使辨识所得模型的输出误差最小。最后,文中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识 采样间隔 折半查找 辨识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采样下多个线性调频信号参数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红 闫照南 +2 位作者 叶陈诚 金磊磊 张恒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8-893,共6页
针对时域欠采样下多分量线性调频信号参量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时估计多个实数的广义稳健中国剩余定理的调制斜率和初始频率的解模糊方法。研究了忽略信号交叉项影响所需的条件及利用广义稳健中国定理对多个LFM信号参数解模糊的原... 针对时域欠采样下多分量线性调频信号参量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时估计多个实数的广义稳健中国剩余定理的调制斜率和初始频率的解模糊方法。研究了忽略信号交叉项影响所需的条件及利用广义稳健中国定理对多个LFM信号参数解模糊的原理和方法。仿真实例表明,提出的方法在低信噪比及时域欠采样下对多个LFM信号的调制斜率和初始频率估计精度高、稳健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欠采样 解模糊 广义稳健中国剩余定理 信号交叉项 多个LFM的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消自适应Unscented粒子滤波及其在组合导航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高社生 薛丽 魏文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1,共5页
提出一种新的渐消自适应Unscented粒子滤波算法,通过Sigma点来获取状态估值和协方差阵,利用渐消因子自适应的调节权值大小,得到一种参数可调节的重要性密度函数。该重要性密度函数考虑了最新量测的影响,更合理地利用有效信息,保证了粒... 提出一种新的渐消自适应Unscented粒子滤波算法,通过Sigma点来获取状态估值和协方差阵,利用渐消因子自适应的调节权值大小,得到一种参数可调节的重要性密度函数。该重要性密度函数考虑了最新量测的影响,更合理地利用有效信息,保证了粒子多样性,使滤波性能明显改善,能更好地解决非线性非高斯系统模型的滤波问题。将提出的算法应用于SINS/SAR组合导航系统中,与扩展Kalman滤波和渐消自适应扩展Kalman滤波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滤波算法能提高导航解算的精度,其性能明显优于扩展Kalman滤波和渐消自适应扩展Kalman滤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scented粒子滤波 渐消滤波 渐消自适应Unscented粒子滤波 组合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采样影响下秩减估计器的波达方向估计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鼎 姚晖 吴瑛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67,共15页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有限采样影响下秩减估计器的波达方向估计性能,然后基于信号(或噪声)子空间的正交投影矩阵扰动定理,分别推导秩减估计器方位估计偏差的一阶和二阶闭式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给出其方位估计均方误差、偏置以及测向成功概率...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有限采样影响下秩减估计器的波达方向估计性能,然后基于信号(或噪声)子空间的正交投影矩阵扰动定理,分别推导秩减估计器方位估计偏差的一阶和二阶闭式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给出其方位估计均方误差、偏置以及测向成功概率的理论计算公式,最后针对若干重要的秩减估计器给出数值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理论推导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秩减估计器 MUSIC算法 有限采样 均方误差 偏置 成功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多径时延估计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亚军 彭建华 +1 位作者 黄开枝 罗文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72-1377,1383,共7页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时延(the time of arrival,TOA)估计未充分利用OFDM信号的时频特性及其精度较低的问题,根据OFDM信号的时频特性提出一种基于频域相偏的多径时延估计模型(Multipath Delay Estimation Based on Frequency Do...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时延(the time of arrival,TOA)估计未充分利用OFDM信号的时频特性及其精度较低的问题,根据OFDM信号的时频特性提出一种基于频域相偏的多径时延估计模型(Multipath Delay Estimation Based on Frequency Domain Phase-offset,FDP-MDE).并在此基础上,结合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的实际特点提出一种分组联合时延估计算法(Grouped Joint Time Delay Estimation,GJ-TDE).该算法首先将OFDM系统的时域接收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然后对频域信号采样分成多组低维的接收数据矩阵并利用各采样数据矩阵组分级估计时延,最后取各时延估计值的平均作为定位时延值.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SNR)为0dB、采样间隔为8的条件下,GJ-TDE算法的均方根误差(RMSE)比基于时域同步的Mensing算法降低了5.503 4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到达时延估计 分组联合时延估计 采样间隔 均方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波特率采样定时同步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育红 薛筱明 +1 位作者 樊昌信 李建东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8年第4期531-537,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波特率采样定时同步的新方法。这种定时误差估计方法无需对前端的AGC电路提出很高的要求,计算机仿真表明估计性能有很大改善。
关键词 波特率采样 定时同步 接收设备 全数字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气动外形设计空间重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南 白俊强 +1 位作者 邱亚松 华俊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77,共7页
在飞行器设计过程中为了提高优化设计的寻优精度,设计变量不断增加,从而使整个过程更加复杂且大幅延长设计周期。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本征正交分解降阶方法开展气动外形设计空间重构方面的研究。工作针对二维翼型开展,主要目标分为2个方... 在飞行器设计过程中为了提高优化设计的寻优精度,设计变量不断增加,从而使整个过程更加复杂且大幅延长设计周期。针对这一问题,基于本征正交分解降阶方法开展气动外形设计空间重构方面的研究。工作针对二维翼型开展,主要目标分为2个方面:1减少优化过程中的气动外形设计参数;2提高设计空间中满足设计约束的样本比例。在Hicks-Henne参数化和POD重构得到设计空间内随机选择20 000个样本发现,Hicks-Henne参数化空间中满足设计约束的样本比例不足25%,而重构之后的空间则超过70%。因此,采用POD方法对设计空间进行重构大大提高了样本质量,同时减少了优化设计参数。以RAE2822进行厚度约束下的单目标升阻比增大优化设计为例分别研究传统的约束处理方法和设计空间重构对优化结果的影响。传统约束处理方法中包括罚函数法和拒绝策略,优化结果表明拒绝策略略优于罚函数法,且无须设置惩罚权重,使用方便。对比重构前后设计空间的优化结果可见,2种传统约束处理方法在32个Hicks-Henne参数化空间中最优设计结果升阻比增加分别为27.61%和28.20%,采用POD方法重构后的设计空间得到的升阻比提升分别为28.20%和30.63%。因此,设计空间重构前后的优化精度基本类似,而且设计空间重构之后优化设计参数大大减少,设计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参数化 效率 升阻比 本征正交分解方法 样本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抽样调查方案设计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胡桂华 孙晓宇 +1 位作者 康颖 周婷婷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24-29,共6页
针对现行非普查年使用人口统计分析模型和人口行政记录系统提供人口数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构造新的总体人口数估计量的研究目标.为了实现目标,采用抽样估计、文献解读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两阶段抽样法适合于人口数估计;在估计总体... 针对现行非普查年使用人口统计分析模型和人口行政记录系统提供人口数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构造新的总体人口数估计量的研究目标.为了实现目标,采用抽样估计、文献解读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两阶段抽样法适合于人口数估计;在估计总体参数的同时,还要计算其抽样方差,以确认估计结果的精度.研究价值在于为政府统计部门制订非普查年人口数估计方案提供参考.如何利用非普查年的人口抽样调查及其质量评估调查资料和人口行政记录资料构造三系统估计量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阶段抽样 总体人数估计 总体人数估计的抽样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群比估计与PPS抽样的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荷观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6-417,共2页
对整群比估计与PPS抽样方法进行了比较 。
关键词 整群抽样 比估计 PPS抽样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威布尔部件的可靠性估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师义民 师小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4-698,共5页
针对贝叶斯分析中平方误差损失存在的"高估和低估同等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损失函数的贝叶斯可靠性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分别在无信息先验和共轭先验分布下,推导出逆威布尔部件参数、可靠度函数及失效率的Bayes估计,... 针对贝叶斯分析中平方误差损失存在的"高估和低估同等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损失函数的贝叶斯可靠性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分别在无信息先验和共轭先验分布下,推导出逆威布尔部件参数、可靠度函数及失效率的Bayes估计,并证明了形如[c T(x)+d]-1的一类估计具有容许性。为了比较不同估计结果的忧劣,文中还给出了逆威布尔部件参数的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UMVUE)。最后运用Monte Carlo方法对各种估计的均方误差进行了模拟比较。结果表明,当样本量比较小时,Bayes估计的均方误差小于UMVUE的均方误差。随着样本量的增加,各个估计的均方误差都减小,但在共轭先验下Bayes估计的均方误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威布尔部件 均方误差 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 容许性 BAYES 估计 熵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解的最小方差模态滤波器 被引量:1
20
作者 易锋 孙超 +1 位作者 向龙凤 刘宗伟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针对浅海的复杂水声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分解的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的自适应模态滤波器,利用接收阵列的声场数据和声速梯度数据,估计了各阶简正波复幅度系数。最小方差模态滤波器提取声场某阶模态时,可以抑制其它模态和噪声的... 针对浅海的复杂水声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分解的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的自适应模态滤波器,利用接收阵列的声场数据和声速梯度数据,估计了各阶简正波复幅度系数。最小方差模态滤波器提取声场某阶模态时,可以抑制其它模态和噪声的影响,减弱模态滤波器对阵列长度的依赖性及对噪声的灵敏度。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了最小方差模态滤波器的性能,并与其它线性模态滤波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自适应模态滤波器比其它线性模态滤波器能更精确地估计各阶简正波复幅度系数,并且具有良好的环境适用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滤波器 模态滤波器 模态分离 浅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