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0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枢纽泄洪建筑物泄流能力复核研究
1
作者 胡晗 耿峻 +1 位作者 童广勤 丁宇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19,128,共6页
三峡大坝自2003年建库蓄水以来,泄洪消能建筑物经历了多场大洪水考验。为进一步总结三峡泄洪消能建筑物设计及实际运行情况,在三峡水利枢纽大坝安全首次定期检查期间,对三峡工程的泄流能力进行了全面复核。通过黄陵庙水文站实测数据复... 三峡大坝自2003年建库蓄水以来,泄洪消能建筑物经历了多场大洪水考验。为进一步总结三峡泄洪消能建筑物设计及实际运行情况,在三峡水利枢纽大坝安全首次定期检查期间,对三峡工程的泄流能力进行了全面复核。通过黄陵庙水文站实测数据复核了电站机组过机流量曲线,实测电站出流数据表明,水轮机出力曲线计算得出的左岸电站、右岸电站和地下电站机组流量均能准确反映真实的电站过机流量。复核了深孔和表孔的实际泄流能力,并和设计值与模型试验值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可知,深孔实测泄流能力和设计值相当;表孔实测泄流能力,较设计值略微偏大;深孔和表孔实测联合泄流能力和设计值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枢纽 深孔 表孔 泄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模型的真空引水罐内流动特性
2
作者 王欢 赵睿杰 +2 位作者 李红 杨帆 潘绪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79,共6页
为解决真空引水罐出口气体流出问题,探究罐内气液两相流动机理,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和VOF模型对真空引水罐进行计算,对不同初始状态下真空引水罐内的气液两相交界面形态、出口管气体流出量以及出口管内流动状态进行分析,讨论了真空引... 为解决真空引水罐出口气体流出问题,探究罐内气液两相流动机理,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和VOF模型对真空引水罐进行计算,对不同初始状态下真空引水罐内的气液两相交界面形态、出口管气体流出量以及出口管内流动状态进行分析,讨论了真空引水罐内初始状态对罐内流场的影响,总结了罐内水位对内部流场及出口管的作用关系.结果显示:当初始水位远高于进水管时会大幅优化真空引水罐内流场;与原初始水位相比,罐内气液两相交界面的交互作用减少;气体流出量体积分数峰值从最初的6.916%降至0.106%,平均值从3.442%降至0.027%;出口管流态得到明显改善,顶部低压区域减少.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水位的变化会影响真空引水罐内流场特性、气体流出量及出口管流态,为深入认识真空引水罐内部流动及真空引水罐的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罐 流体体积模型 罐内水位 罐内流场 出口流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围护结构耦合埋管换热系统运行策略研究
3
作者 余元波 夏继豪 +2 位作者 刘俊 车轮飞 陈玉远 《暖通空调》 2025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以某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模拟了其全年动态负荷,确定了地源热泵参数,建立了估算热泵出力及耗电量的参数模型,结合建立的动态换热模型得到了地源热泵系统-埋管阻容耦合仿真模型。以10年为运行周期,计算了埋管出水温度和换热量,分析了不... 以某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模拟了其全年动态负荷,确定了地源热泵参数,建立了估算热泵出力及耗电量的参数模型,结合建立的动态换热模型得到了地源热泵系统-埋管阻容耦合仿真模型。以10年为运行周期,计算了埋管出水温度和换热量,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换热性能,提出了热泵机组联合冷却塔辅助换热的运行策略。结果显示:围护结构耦合埋管换热系统在长期运行工况下存在机组停机或机组出力不足的情况,当负荷为计算负荷的80%时,可以保证热泵机组出力满足需求;冷却塔联合运行策略在制冷季可以有效降低埋管出水温度,在过渡季冷却塔的免费冷量可以降低埋管出水温度1~2℃,在长期运行工况下具有较好的地温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地源热泵 埋管 围护结构 冷却塔 换热性能 出水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调节水电站双出口鱼道水力特性与鱼道运行方式研究
4
作者 石凯 孙双科 +3 位作者 李广宁 郑铁刚 柳海涛 柳松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2,共10页
受日调节水电站水库水位变动的影响,鱼道进口和出口的水位均会发生改变,进而对鱼道池室内部水力特性产生明显影响。本文基于三维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日调节水电站双出口鱼道出口水位上升和下降时对鱼道水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鱼道出... 受日调节水电站水库水位变动的影响,鱼道进口和出口的水位均会发生改变,进而对鱼道池室内部水力特性产生明显影响。本文基于三维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日调节水电站双出口鱼道出口水位上升和下降时对鱼道水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鱼道出口水位下降,当高位和低位出口同时开启时,鱼道内最大流速均小于1.20 m/s,未形成流速屏障,且分岔段水面壅高幅度较小;鱼道低位出口段的流场连通性较好,高位出口段内也存在明显的流速,此时低位出口起主要过鱼作用,高位出口宜同时保持开启,有助于已上溯至高位出口段的鱼类完成上溯。鱼道出口水位上升,鱼道中最大流速出现在鱼道进口段的下游竖缝处;水位低于2.2 m时,高位出口和低位出口可同时开启,鱼道内不会出现流速屏障;水位高于2.2 m时,鱼道进口段的下游竖缝处最大流速为1.3~1.5 m/s,阻碍鱼类上溯,且在分岔段易出现明显壅水现象。因此,在水位上升过程中,应先保持高位、低位出口同时开启,再根据鱼道进口处流速和分岔段水深,确定低位出口延时关闭时机,供已上溯至低位出口段的鱼类完成上溯。本研究可为日调节水电站双出口鱼道的出口切换运行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缝式鱼道 双出口 水位变化 流场 水面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切挑坎横向压力差研究
5
作者 冉雨博 刘超 +2 位作者 邓军 卫望汝 隆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5,82,共13页
斜切挑坎在挑流设计中是一种常用的挑坎体型,能使水流在纵向上充分扩散,避免水流集中冲击于同一位置。斜切体型设计会使挑射水流在运动过程中在横向方向上呈现扩散角度增大的现象,但对此现象的深入研究较少。本文主要针对长边侧与短边... 斜切挑坎在挑流设计中是一种常用的挑坎体型,能使水流在纵向上充分扩散,避免水流集中冲击于同一位置。斜切体型设计会使挑射水流在运动过程中在横向方向上呈现扩散角度增大的现象,但对此现象的深入研究较少。本文主要针对长边侧与短边侧之间的横向压力差进行研究,探究斜切挑坎横向压力差受挑坎尺寸与来流条件的影响,为后续斜切挑坎水舌横向扩散研究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本文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挑坎尺寸与来流条件下斜切挑坎的出流情况进行模拟,分析了斜切挑坎内横向压力差的分布特征,以及挑坎尺寸与来流条件对横向压力差的影响。研究发现,最大横向压力差位于斜切挑坎短边边墙末端底板位置,横向压力差与斜切角度、来流流速、来流水深呈正相关,与挑坎半径呈负相关,并拟合了最大横向压力差与挑坎尺寸、来流条件有关的计算式。研究成果对斜切挑坎挑流水力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流消能 斜切挑坎 数值模拟 挑坎出口 压力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同发同抽运行下竖井式进/出水口的水力特性研究
6
作者 徐振鹏 陈青生 徐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5,共5页
抽水蓄能电站具有灵活的运行方式,有时需采用不同水力单元机组同时处于发电和抽水的运行方式,以改善电网的供电质量。为研究同发同抽运行时竖井式进/出水口的水力特性,基于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竖井式进/出水口的体型及设计参数,采用水... 抽水蓄能电站具有灵活的运行方式,有时需采用不同水力单元机组同时处于发电和抽水的运行方式,以改善电网的供电质量。为研究同发同抽运行时竖井式进/出水口的水力特性,基于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竖井式进/出水口的体型及设计参数,采用水动力模型方法,开展了两水力单元在同发同抽运行工况下的数值仿真计算,对孔道流量分布、流速分布及其不均匀性以及进、出流水力单元的间距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发同抽运行工况下两水力单元间水流的“短路”流动将加剧进流水力单元孔道流量分布的不均匀性,对出流水力单元的流量分布、孔道流速分布基本不产生影响;同发同抽运行工况下两水力单元间的相对间距大于13.1时,进流水力单元的这种流量不均性将会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同发同抽 竖井式进/出水口 水力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OUTLETS比较及对策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潘力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59-163,共5页
针对杭州和国内主要城市的OUTLETS进行调研分析,与国外OUTLETS的成功原因比较并找出差距,提出相应对策和展望。研究认为其对策包括:政府扶持;发挥行业协会的宣传引导作用;OUTLETS折扣店自身应加强货源及物流;提高管理水平、员工素质,实... 针对杭州和国内主要城市的OUTLETS进行调研分析,与国外OUTLETS的成功原因比较并找出差距,提出相应对策和展望。研究认为其对策包括:政府扶持;发挥行业协会的宣传引导作用;OUTLETS折扣店自身应加强货源及物流;提高管理水平、员工素质,实行信息化;从服务、购物环境、选址等方面提升营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特莱斯 零售业 中国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统文化产业背景下漫画网点技法应用于海报设计创作研究
8
作者 路倩倩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5年第4期82-84,共3页
漫画的创作特色有别于其他艺术的美学呈现,在绘制技法上,其中一项较为特殊的就是贴网技巧,是应用网点的粗细、疏密变化及不同的排列方式,将网点印版转贴、刮于稿纸上,从而形成特殊肌理,这种手法造就了一种独特的美术风格。网点技术最初... 漫画的创作特色有别于其他艺术的美学呈现,在绘制技法上,其中一项较为特殊的就是贴网技巧,是应用网点的粗细、疏密变化及不同的排列方式,将网点印版转贴、刮于稿纸上,从而形成特殊肌理,这种手法造就了一种独特的美术风格。网点技术最初源自早期印刷技术和漫画印刷成本考量,但后来演变为漫画创作的重要特色之一。本文以现代人的“手机成瘾症”为主题,通过幽默夸张和讽刺性的表现手法,以及独特网点美术风格探讨智能手机对当今社会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希望通过此作品引起公众对于过度依赖手机问题更深刻反思,并促使其形成更加积极正面的使用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画技法 网点 海报 手机成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车载导弹行进间发射安全性与发射精度研究
9
作者 王艺伟 陆凡 李佳圣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1-297,共7页
为研究车载防空导弹行进间连续发射的安全性与发射精度,考虑车架柔性建立三轴轻型高机动发射车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构建不同标准等级路面模型,以此开展发射车发射动力学分析。经与实车跑车试验结果比对,验证了动力学模型正确性,通... 为研究车载防空导弹行进间连续发射的安全性与发射精度,考虑车架柔性建立三轴轻型高机动发射车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构建不同标准等级路面模型,以此开展发射车发射动力学分析。经与实车跑车试验结果比对,验证了动力学模型正确性,通过对多路面不同车速的行进间发射动力学仿真,获得车体振动与导弹出筒姿态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行进间发射时车速应根据路况等级采取相应限制,用以提高车体行驶稳定性及降低载弹振动响应;路面不平所导致的初始扰动变化具有随机性,但大部分工况下导弹出筒仍具有低头趋势,在导弹偏航基础上发射筒体结构对导弹具有一定纠偏作用;在车路因素及多速度的耦合作用下,风载荷对导弹出筒姿态的影响较小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动力学 行进间发射 导弹出筒姿态 路面不平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局部非稳态现象研究
10
作者 魏杰 郭港归 +2 位作者 顾莉 王立杰 苗宝广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5,共7页
在出流工况下,侧式进/出水口扩散段内水流与边壁易发生分离,产生局部非稳态现象,从而导致进/出水口流态紊乱。采用RNG k-?紊流模型对某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 在出流工况下,侧式进/出水口扩散段内水流与边壁易发生分离,产生局部非稳态现象,从而导致进/出水口流态紊乱。采用RNG k-?紊流模型对某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侧式进/出水口在扩散流时,受扩散角的影响在主流附近存在流动分离区,该区域紊动强度较大,形成局部非稳态现象,紊动强度与流速平方呈线性关系。流道内流速呈现周期性波动,波动周期与雷诺数近似呈幂函数关系。中间流道的波动周期小于边流道,且边中流道流速波动周期的差异与雷诺数呈现正相关。试验中对流速的监测时长应涵盖数个波动周期,才能准确衡量进/出水口的水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式进/出水口 扩散流 局部非稳态现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旁路人工湿地系统进出水方式研究——以合肥市南淝河旁路湿地为例
11
作者 龚文娟 张雄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145-148,共4页
二十埠河作为南淝河主要支流,其水质直接影响着南淝河及巢湖水生态安全。本研究拟通过旁路净化湿地净化二十埠河水质。在挖方量、填方量、水位影响范围、影响截流设施个数、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等方面,分别对旁路湿地自流进水自流出水、... 二十埠河作为南淝河主要支流,其水质直接影响着南淝河及巢湖水生态安全。本研究拟通过旁路净化湿地净化二十埠河水质。在挖方量、填方量、水位影响范围、影响截流设施个数、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等方面,分别对旁路湿地自流进水自流出水、泵提进水自流出水(建坝、不建坝)和自流进水泵提出水4种进出水方式进行论证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泵提进水自流出水(建坝、不建坝)和自流进水泵提出水,自流进水自流出水方式具有年运行费用低、湿地运行维护方便、场地内部土方可实现土方平衡等优点,更适用于南淝河旁路人工湿地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埠河 人工湿地 进出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喉部出口流场的凝汽器布管设计及改造应用研究
12
作者 张莉 王天赐 孙雪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09,118,共6页
凝汽器布管设计合理与否对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至关重要,相较于以往的布管方法,基于喉部出口流场对凝汽器进行布管设计更为合理。以某880MW火电机组凝汽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首先模拟获得耦合排汽缸的喉部出口流场;然后基于喉部... 凝汽器布管设计合理与否对电站机组的经济性至关重要,相较于以往的布管方法,基于喉部出口流场对凝汽器进行布管设计更为合理。以某880MW火电机组凝汽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首先模拟获得耦合排汽缸的喉部出口流场;然后基于喉部出口流场对两种布管方案的凝汽器进行了壳侧蒸汽流场的数值模拟,通过性能参数提取对凝汽器的两种布管方案进行了比较,并为凝汽器改造确定了较好的布管方案;同时为改造后的凝汽器提供了基于壳侧流场模拟的变工况性能曲线。模拟结果显示:凝汽器喉部出口流场具有较强的不均匀性,采用新型管束的凝汽器的工作压力优于采用原管束凝汽器382Pa。采用新型管束对凝汽器实施改造应用后的性能测试表明:改造后的凝汽器的工作压力低于设计压力250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器 喉部出口流场 布管设计 改造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A的建筑集中空调系统冷却塔出水温度优化控制研究
13
作者 郑翼扬 高岩 +2 位作者 马宁 魏巍 卜颖 《暖通空调》 2025年第3期86-94,共9页
为解决建筑集中空调系统冷却塔出水温度控制设定值的优化问题,基于建筑围护结构与集中空调系统的耦合计算方法,开展了建筑集中空调系统的运行模拟。针对系统运行中冷却塔出水温度控制设定值对冷水机组及冷却塔能耗产生不同的影响趋势,... 为解决建筑集中空调系统冷却塔出水温度控制设定值的优化问题,基于建筑围护结构与集中空调系统的耦合计算方法,开展了建筑集中空调系统的运行模拟。针对系统运行中冷却塔出水温度控制设定值对冷水机组及冷却塔能耗产生不同的影响趋势,提出了采用一种基于种群的新型算法——河马优化算法(HOA)来实现能耗最小目标下的冷却塔出水温度控制设定值优化。以某办公建筑为例,通过动态模拟及优化,比较了3种控制方案不同冷却塔出水温度控制设定值对冷水机组和冷却塔运行能耗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HOA的方案可获得优化的冷却塔出水温度控制设定值,设定值下可实现冷水机组和冷却塔运行能耗最低;相较于其他算法,HOA寻优过程性能表现更为优秀,优化后的适应度值最小,迭代次数为5次时函数即可收敛,在MATLAB运行时仅需2.10 s即可完成1个时刻的优化;相较于常见的非控制、非优化工况,其典型日内最大节能率为3.49%,日均节能率为3.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马优化算法(HOA) 集中空调系统 冷却塔 出水温度 优化控制 动态模拟 节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轻型客车加速工况进气噪声品质优化研究
14
作者 罗文 钟秤平 +2 位作者 陈清爽 林圣镇 陈慈龙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1期20-25,共6页
针对某轻型客车发动机转速2 000~3 000 r/min范围内加速过程中存在类似“咆哮”声的异响问题,首先,采用滤波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确认异响的主要来源为发动机7~21阶次辐射噪声;然后,基于“源-路径-响应”模型,在台架上利用发动机倒拖... 针对某轻型客车发动机转速2 000~3 000 r/min范围内加速过程中存在类似“咆哮”声的异响问题,首先,采用滤波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确认异响的主要来源为发动机7~21阶次辐射噪声;然后,基于“源-路径-响应”模型,在台架上利用发动机倒拖方法分析可知,噪声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发动机气缸活塞往复运动吸、排气过程产生的压力脉动,并采用声源覆盖法等方式识别出噪声辐射来自中冷器出气管。最后,通过优化中冷器出气管结构提高管壁的隔声能力,验证结果表明,问题发动机转速区间加速过程车内清晰度指数平均提高了5百分点,声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品质 清晰度指数 进气系统 中冷器出气管 辐射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归分析的螺旋地埋管进出口水温耦合特性研究
15
作者 刘亚姣 戴小森 +2 位作者 赵宇 刘荔 罗浩 《能源与环保》 2025年第2期153-159,共7页
针对地源热泵系统螺旋地埋管出口水温预测效率低的问题,结合前期螺旋地埋管原型换热试验平台试验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利用4种函数模型对试验测得的进出口水温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螺旋地埋管进出口水温之间的最佳耦合函数关系式,... 针对地源热泵系统螺旋地埋管出口水温预测效率低的问题,结合前期螺旋地埋管原型换热试验平台试验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利用4种函数模型对试验测得的进出口水温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螺旋地埋管进出口水温之间的最佳耦合函数关系式,相关系数R^(2)为0.99895,残差平方和SSR为3.97576,并结合试验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基于此函数关系式计算的出口水温预测值与测试值间的一致性,二者相对误差为-2.85%~-1.55%,证明在类似工况条件下,该函数关系式可较好地预测螺旋地埋管的出口水温,对特定工况下螺旋地埋管换热能力的分析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也为类似工程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地埋管 原型试验 进出口水温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技术分析
16
作者 蔡子辉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5年第1期53-55,共3页
随着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入河排污口排查与溯源成为水环境治理的重要任务。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无人机航拍、无人船暗管探测、水质指纹溯源及管网探测等技术在入河排污口排查中的应用。无人机航拍技术通过高分辨率影像识别疑似排污... 随着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入河排污口排查与溯源成为水环境治理的重要任务。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无人机航拍、无人船暗管探测、水质指纹溯源及管网探测等技术在入河排污口排查中的应用。无人机航拍技术通过高分辨率影像识别疑似排污口,无人船搭载侧扫声呐探测水下暗管,水质指纹溯源技术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污染源类型,管网探测技术则精准定位污水来源。本文总结了各种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并强调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手段可显著提高排查效率和溯源的准确性,从而为流域水污染治理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河排污口 排查溯源 暗管探测 管网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输水工程分水口门水价制定模式的探讨
17
作者 李鹏飞 赵洋 白耀龙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5年第1期61-67,共7页
分水口门水价的制定是调水工程持续运营的核心,本文以单位水量流过所占管道工程成本的流量法确定分水口应分摊的工程费用,以投资者收缴水费与运营成本、工程费用、建设资金成本相等的方法建立水价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分水口距取水口位... 分水口门水价的制定是调水工程持续运营的核心,本文以单位水量流过所占管道工程成本的流量法确定分水口应分摊的工程费用,以投资者收缴水费与运营成本、工程费用、建设资金成本相等的方法建立水价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分水口距取水口位置越远,分水口单位取水量费用越高,单位取水量投入费用占比越大;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对水价的影响较大,企业自有资金的比例、回报年限、回报率及贷款年限对水价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口门水价 流量法 水价模型 财政资金 企业自有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在丘陵河网地区的实例应用
18
作者 覃家飞 王彤 +2 位作者 尚姣博 魏赛楠 庞彬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5年第2期92-95,共4页
实施对建设项目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和整治,既是水资源保护的一项基础工作,又是强化水功能区管理、科学审批入河排污口设置、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以及水环境质量等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文章以河池市巴马县污水处理厂设置为例,从论... 实施对建设项目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和整治,既是水资源保护的一项基础工作,又是强化水功能区管理、科学审批入河排污口设置、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以及水环境质量等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文章以河池市巴马县污水处理厂设置为例,从论证范围、区域纳污能力分析、水功能区限制排放总量计算、水质和水生态影响分析等方面讨论,确定设置排污口在正常排污下,在排污口下游郁江支流河段尾水均能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符合水功能区管理目标Ⅲ类水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河排污口设置 区域纳污能力分析 水质和水生态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祥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设计
19
作者 陈捷平 张彪 +1 位作者 林紫婕 李爽 《水利水电快报》 2025年第3期65-70,共6页
为合理设计钟祥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详细介绍了钟祥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的设计情况,依据工程枢纽布置,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确定了输水系统布置线路。根据工程特点,选择了合适的进/出水口型式,并进行结构设计,以优化水力条件。通过技术... 为合理设计钟祥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详细介绍了钟祥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的设计情况,依据工程枢纽布置,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确定了输水系统布置线路。根据工程特点,选择了合适的进/出水口型式,并进行结构设计,以优化水力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了引水隧洞采用竖井布置、洞径5.5 m的设计方案。考虑开挖洞径、沿线地质条件不同,对各洞段的支护参数进行了设计,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各工况下的引水隧洞进行了结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引水隧洞结构满足安全要求,配筋结果合理。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输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系统 流道布置 竖井式进/出水口 结构设计 钟祥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Blade Outlet Angles on Separation Performance of Guide Vane Type Axial Flow Cyclone Tube
20
作者 XING Xiaolong PU Wenhao YANG Yu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1年第S01期24-31,共8页
The influence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outlet angles on separation performance and flow field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wo arc functions are employed for controll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ngles. The separa... The influences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outlet angles on separation performance and flow field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wo arc functions are employed for controll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ngles. The separation process in the cyclone tube is calculated by using two-fluid model based on the Eulerian-Eulerian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with the internal outlet angle smaller than the external one is more beneficial to the separation performance. It is found that the small internal angle can help increase the swirl number,while the small external angle can help increase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Several group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for the air intake unit of the gas turbine in practice. When the internal outlet angle is 35° and the external outlet angle is 40°,the blade has sufficient cyclone strength and the separation rate of particles with diameters of 10—100 μm is between70%—98%. The small blade angle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separation of fine particles,leading to violent collision of large particles on the outer wall and reduction of separation efficiency. In addition,reducing the external angle is conducive to the discharge of large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ial flow blade parameters outlet angles separation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