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杓唇石斛开花特性与繁育系统研究
1
作者 王苗苗 秦嘉泽 +1 位作者 郭佳琪 于天成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4,共12页
研究杓唇石斛(Dendrobium moschatum)的开花特性与繁育系统,为其资源保护和种质创新提供理论基础。以温室栽培的杓唇石斛为材料,观察记录了开花进程和花部特征,同时通过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测定、杂交指数估算和人工授粉试验等对其繁... 研究杓唇石斛(Dendrobium moschatum)的开花特性与繁育系统,为其资源保护和种质创新提供理论基础。以温室栽培的杓唇石斛为材料,观察记录了开花进程和花部特征,同时通过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测定、杂交指数估算和人工授粉试验等对其繁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杓唇石斛3月下旬至8月开花,每个花序1~15朵花,单花花期6 d左右,单株花期25~90 d;在花朵开放过程中,花粉团始终位于合蕊柱上部且有一定距离;盛花期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最强,花粉活力为73.67%;杓唇石斛杂交指数(OCI)为4。无论去雄与否,套袋后的花均不结实;人工自花授粉、人工同株异花授粉也不结实。人工异株授粉的组合结实率和授粉结实率分别为85.71%和66.67%,说明杓唇石斛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和自动自花授粉,具有高度被动异交的能力,繁育系统是异交型,需要传粉者。杓唇石斛果荚的发育高峰在授粉后10~50 d,发育70 d时外部形态基本发育完成,270 d时果荚成熟。果荚重量约5.22 g,果荚长6.51 cm,宽1.55 cm;种子长217μm,宽66μm,有胚率96.80%,种子活力81.17%。杓唇石斛单花期短,花粉和柱头的最佳授粉期也短,且自交不亲和,部分异交亲和,这些是其自然结实率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杓唇石斛 形态学 花粉活力 杂交指数 繁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繁育系统与花部特征研究
2
作者 邢艳萍 赵容 +2 位作者 许亮 杨燕云 康廷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85-188,共4页
[目的]了解牛蒡生殖特性,为其栽培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野外观察,运用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及套袋试验等研究方法对大连地区辽宁中医药大学内牛蒡的花部特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牛蒡群体花期一般为34~35 d,花... [目的]了解牛蒡生殖特性,为其栽培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野外观察,运用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及套袋试验等研究方法对大连地区辽宁中医药大学内牛蒡的花部特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牛蒡群体花期一般为34~35 d,花期重叠,每年6月下旬开始到7月末结束,其花粉和柱头具有活力且柱头在全天都具有活力;OCI为4,P/O为5 666,异花授粉需要传粉者,风对其传粉作用不明显;套袋试验中自然套袋与自然对照均可结实,结实率分别为99.0%和69.5%,去雄去柱头后套袋结实率为0,不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结论]牛蒡具有异交特性且自花授粉可结实,风媒传粉可能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 花部特征 繁育系统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遗传多样性和交配系统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谭小梅 周志春 +1 位作者 金国庆 张一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9-74,共6页
运用12对SSR引物,对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内61个亲本及其中8个无性系单株的320个子代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子代群体包含亲本群体的所有等位基因,子代与亲本具有同样高的遗传多样性,子代群体的F为0.045,纯合子过剩的现象不明显;树冠北... 运用12对SSR引物,对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内61个亲本及其中8个无性系单株的320个子代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子代群体包含亲本群体的所有等位基因,子代与亲本具有同样高的遗传多样性,子代群体的F为0.045,纯合子过剩的现象不明显;树冠北面子代遗传多样性并未因其雌、雄球花量较树冠南面减少而有明显的降低;雌雄均衡和偏雌型植株子代遗传多样性基本一致,以偏雌型植株子代略大,二者F趋于0,子代基本符合哈温平衡。种子园异交率较高,多位点异交率为1.098,子代亲本的近交现象不显著(tm-ts=-0.033);树冠南面多位点与单位点异交率均高于树冠北面;偏雌与雌雄均衡型植株的多位点异交率基本相当,雌雄均衡型植株并未因其雌、雄球花量比例较偏雌型植株减小而呈现异交率明显降低的现象,2种类型植株的近交指数均接近于0。整体而言,马尾松二代种子园子代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无性系间基因交流相对充分,子代亲本近交现象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二代种子园 SSR 遗传多样性 异交率 近交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脉山黧豆开花动态及有性繁育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张丙林 穆春生 +1 位作者 王颖 王彦静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68-73,共6页
观测了五脉山黧豆的开花动态,并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方法测定了其有性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五脉山黧豆的花期持续45 d左右,盛花期为6月下旬左右。开花的日动态呈明显的双峰现象,2峰分别在8:00-11:00和14:00-15:00时出... 观测了五脉山黧豆的开花动态,并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方法测定了其有性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五脉山黧豆的花期持续45 d左右,盛花期为6月下旬左右。开花的日动态呈明显的双峰现象,2峰分别在8:00-11:00和14:00-15:00时出现。五脉山黧豆的杂交指数(OCI)=3,繁育系统为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花粉-胚珠比(P/O)=2 286.21,为兼性异交。得出其繁育类型为混交繁育系统,即自交和异交并存。五脉山黧豆的传粉系统不完善和虫害是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脉山黧豆 开花动态 繁育系统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开花传粉及交配方式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鹏 戴丽 +5 位作者 胡瑞阳 习洋 李允菲 袁存权 孙妍 李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1,24,共7页
在北京延庆县观测刺槐花朵的形态特征、开花动态以及传粉媒介,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人工授粉等方法分别测定刺槐的交配方式。结果表明,刺槐为两性花,有10个雄蕊,且分布在雌蕊周围,柱头比花药最多高出(4.53±0.11)... 在北京延庆县观测刺槐花朵的形态特征、开花动态以及传粉媒介,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人工授粉等方法分别测定刺槐的交配方式。结果表明,刺槐为两性花,有10个雄蕊,且分布在雌蕊周围,柱头比花药最多高出(4.53±0.11)mm,雌雄蕊同熟;单花花粉量高达28 071.67±879.47,花粉保存1 d后有活力的占87.67%,花粉胚珠比(P/O)高于1 000;雌蕊的可授期从开花前2 d持续到开花后2 d,共持续4 d左右,超出这一阶段,可授性大大下降;刺槐杂交指数(OC,I)为4,授粉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授粉坐果率最高,其均值为40.67%,套袋自交平均坐果率18.0%,去雄杂交平均坐果率3.56%。刺槐属于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的交配方式,异花授粉方式为虫媒传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开花特性 传粉 交配方式 杂交 杂交指数(OC I) 花粉/胚珠(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短梗五加的开花动态及繁育系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9
6
作者 刘林德 祝宁 +1 位作者 申家恒 赵惠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041-1048,共8页
野外定位观测刺五加 ( Eleutherococcussenticosus)、短梗五加 ( E.sessiliflorus)的开花进程、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和开花动态 ,用杂交指数 ( OCI)、花粉 -胚珠比 ( P/ O)、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分别测定刺五加、短梗五加的繁育... 野外定位观测刺五加 ( Eleutherococcussenticosus)、短梗五加 ( E.sessiliflorus)的开花进程、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和开花动态 ,用杂交指数 ( OCI)、花粉 -胚珠比 ( P/ O)、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分别测定刺五加、短梗五加的繁育系统。结果显示 ,刺五加种群、短梗五加种群的花期均持续 1个月左右 ,刺五加比短梗五加早开花 2 0 d左右 ,二者均有雄蕊先熟现象 ;刺五加是单全异株植物 ,种群内既具有雄株、又具有雌株、还具有两性株 ,繁育系统主要为异交 ,需要传粉者活动才能完成授粉过程。与刺五加不同 ,短梗五加仅具两性花 ,但繁育系统也以异交为主。短梗五加两性花中的雌、雄器官既在空间上分离、又在时间上分离 ,只能进行同株异花间或异株、异花间传粉才能受精结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短梗五加 开花动态 繁育系统 花粉-胚珠比 人工授粉 传粉生态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金盏花的花部特征与繁育系统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颖 王阿香 +2 位作者 陈士惠 马翠青 何淼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7-353,共7页
侧金盏花(Adonis amurensis)是东北地区常见的一种早春类短命植物,也是一种观赏性状优秀的园林草本种质资源。本研究针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帽儿山老山人工林试验站的野生侧金盏花,对其花部综合特征、开花动态、授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侧金盏花(Adonis amurensis)是东北地区常见的一种早春类短命植物,也是一种观赏性状优秀的园林草本种质资源。本研究针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帽儿山老山人工林试验站的野生侧金盏花,对其花部综合特征、开花动态、授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侧金盏花花期为3-4月,花型大,单花花期持续6~10 d,花部具有吸引传粉者的特征。侧金盏花雌蕊先熟,开花过程中花药与柱头无空间间隔,杂交指数结果为3,花粉胚珠比为2 280,结合套袋试验结果,判定侧金盏花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自交可孕,需要传粉者进行传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金盏花 花部特征 繁育系统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桐子繁育系统与传粉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42
8
作者 李昆 尹伟伦 罗长维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5-781,共7页
在野外定位观测小桐子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开花动态、传粉方式,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分别测定小桐子的繁育系统。结果显示:(1)小桐子是单性花,雌雄同株同序。雄花单花期2 d,雌花单花... 在野外定位观测小桐子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开花动态、传粉方式,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分别测定小桐子的繁育系统。结果显示:(1)小桐子是单性花,雌雄同株同序。雄花单花期2 d,雌花单花期5-8 d,雌花直径略大于雄花。(2)雄花开花后9 h内花粉活力较高,24 h后花粉活力明显降低,48 h后花粉基本散失活力;雌花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后4 d内最强,5-8 d可授性开始降低,第9天基本失去可授性。(3)传粉方式以虫媒传粉为主,为虫媒植物。(4)繁育系统检测结果为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活动才能完成授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桐子 繁育系统 传粉生态 开花特性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蒲公英花部综合征与繁育系统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建 邢艳萍 +1 位作者 赵鑫 宁伟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19,共3页
通过田间观察,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授粉套袋等实验方法,对长春蒲公英花部综合征及繁育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种群花期集中在5月,单花寿命1~2 d,聚药雄蕊,先熟,柱头被包裹在花药筒内,药室内向开裂,在花柱快速伸长突破药室... 通过田间观察,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授粉套袋等实验方法,对长春蒲公英花部综合征及繁育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种群花期集中在5月,单花寿命1~2 d,聚药雄蕊,先熟,柱头被包裹在花药筒内,药室内向开裂,在花柱快速伸长突破药室的过程中,花柱毛将药室内的花粉粒带出。柱头经历棒状-Y型-羊角状3种形态,柱头开裂后才具有可授性。杂交指数≥4,P/O值为1 444,结合人工套袋和授粉试验的结果,确定长春蒲公英具有极高的无融合发生率。试验中发现长春蒲公英雄性不育系,可正常结籽,确定长春蒲公英为专性无融合生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繁育系统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雀草的开花特性与繁育系统 被引量:11
10
作者 何燕红 董淼 +4 位作者 马爽 潘晨 艾叶 张洪义 包满珠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15,共7页
于室外观测孔雀草(Tagetes patula)花部形态、开花动态,同时测定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传粉方式、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及授粉和套袋效果,对孔雀草的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孔雀草花序是具有雌性舌状花和两性管状花的异型头状花... 于室外观测孔雀草(Tagetes patula)花部形态、开花动态,同时测定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传粉方式、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及授粉和套袋效果,对孔雀草的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孔雀草花序是具有雌性舌状花和两性管状花的异型头状花序,单个花序的开花持续时间为20-22d,开花结果过程可大致分为舌状花开放期、管状花开放期、果实发育期和果实成熟期;开花后花粉寿命为2-3d,1-2d内花粉活力最高;舌状花开花第2-5天可授性最高,管状花开花第4-5天可授性最高;传粉方式以虫媒传粉为主,授粉昆虫的主要类型为蜜蜂和白粉蝶;结合杂交指数、P/O 值、杂交试验结果判断,孔雀草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需要传粉者,且能借助柱头伸长过程中散布的花粉进行同花序自花授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草 开花特性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P/O) 繁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杂草五爪金龙有性繁育系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慧 马瑞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1-216,共6页
【目的】定点观察粤东地区农林业入侵杂草五爪金龙(Ipomoeacairica L.)的开花动态,并研究其有性繁育系统类型。【方法】在生态学外业调查的基础上确定4个样地,观察五爪金龙开花动态,计算花粉-胚珠比(P/O)、种子-胚珠比(S/O)、花粉活性... 【目的】定点观察粤东地区农林业入侵杂草五爪金龙(Ipomoeacairica L.)的开花动态,并研究其有性繁育系统类型。【方法】在生态学外业调查的基础上确定4个样地,观察五爪金龙开花动态,计算花粉-胚珠比(P/O)、种子-胚珠比(S/O)、花粉活性率、柱头可授率和杂交指数OCI。【结果】五爪金龙花粉-胚珠比(P/O)为2224,种子-胚珠比(S/O)为0.56,介于兼性异交与专性异交之间,以异交为主。五爪金龙开花期持续时间长,结实期短,单花开放时间仅为1d。花粉活性率和柱头可授率在一天中均呈现抛物线趋势,且各自的最高峰分别出现在上午09:30与下午14:30~15:30;杂交指数OCI=5,为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传粉者。【结论】五爪金龙繁育系统类型为混交繁育系统,即自交和异交并存;建议对五爪金龙采用全株清除的人工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爪金龙 开花动态 繁育系统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种子-胚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披碱草属(Elymus)牧草交配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德英 乌吉玛 +2 位作者 穆怀彬 解继红 赵来喜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03-906,913,共5页
通过测定3种披碱草属(Elymus)牧草,即老芒麦(E.sibiricus)、麦薲草(E.tangutorum)和披碱草(E.dahuricus)的花粉-胚珠比(P/O值)、杂交指数(OCI),结合不同授粉方式下这3种牧草的结实率,探讨这3种披碱草属牧草的交配系统,为披... 通过测定3种披碱草属(Elymus)牧草,即老芒麦(E.sibiricus)、麦薲草(E.tangutorum)和披碱草(E.dahuricus)的花粉-胚珠比(P/O值)、杂交指数(OCI),结合不同授粉方式下这3种牧草的结实率,探讨这3种披碱草属牧草的交配系统,为披碱草属牧草杂交育种、丰产栽培等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这3种牧草的花粉-胚珠比(P/O值)均介于31.9~396.0之间,交配系统属于兼性自交;杂交指数OCI值均为2,交配系统也属于兼性自交;结实率统计表明,以自交为主,异交可育。因此,这3种披碱草属牧草的交配系统属于兼性自交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碱草属(Elymus)牧草 交配系统 花粉-胚珠比 杂交指数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汞法表征铁矿球团固结程度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强健 姜鑫 +1 位作者 魏国 沈峰满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2-835,共4页
基于压汞法,定义了球团矿的氧化焙烧固结指数(OCI),并以其表征球团矿氧化焙烧固结程度.通过分析不同球团矿生球氧化焙烧过程中球团矿孔隙率及孔径大小的变化,计算球团焙烧固结指数.同时,对相应的成品球团矿的抗压强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 基于压汞法,定义了球团矿的氧化焙烧固结指数(OCI),并以其表征球团矿氧化焙烧固结程度.通过分析不同球团矿生球氧化焙烧过程中球团矿孔隙率及孔径大小的变化,计算球团焙烧固结指数.同时,对相应的成品球团矿的抗压强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粒化工艺和原料条件相对稳定情况下,氧化球团固结指数越高,球团固结越完全,球团抗压强度越大.该方法不仅可掌握球团矿自身物性,而且能够准确表征球团氧化焙烧的固结程度,为科研、生产人员提供了一种氧化球团矿质量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汞法 铁矿球团 固结指数(oci) 孔隙率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白忍冬繁育系统与传粉生物学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建军 叶承霖 +2 位作者 连笑雅 王兰 牛瑶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1-590,共10页
为研究红白忍冬(Lonicera japonica var.chinensis(P.Watson)Baker)的繁育系统及传粉特性。观察记录花的发育和传粉过程,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分别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并运用异交指数(OCI)值、花粉与... 为研究红白忍冬(Lonicera japonica var.chinensis(P.Watson)Baker)的繁育系统及传粉特性。观察记录花的发育和传粉过程,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分别测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并运用异交指数(OCI)值、花粉与胚珠比(P/O)和人工授粉检测其繁育系统,用自交亲和性评价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判断其自交亲和性。结果表明,红白忍冬的花为聚伞花序,总状排列,自下而上开放,单花发育分为7个时期,主要通过风和昆虫传粉,瓜芦蜂为主要传粉昆虫;雄蕊先熟,开花后4 h花粉活力达到最高值,柱头可授期约2 d,开花后8 h柱头可授性最强;红白忍冬OCI值为4,P/O比率为642.24±79.73,属于混合交配系统,以异花传粉为主;红白忍冬为配子型自交不亲和植物,自交结实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白忍冬 植物繁殖生物学 混合交配系统 自交不亲和 异交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蒲公英的开花动态与繁育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邢艳萍 宁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研究蒙古蒲公英生殖特性可为其野生抚育与人工培育提供理论基础。通过野外观测、显微观察和套袋试验,计算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对蒙古蒲公英开花动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蒙古蒲公英单花开放过程中花柱逐渐生长至柱头开裂呈... 研究蒙古蒲公英生殖特性可为其野生抚育与人工培育提供理论基础。通过野外观测、显微观察和套袋试验,计算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对蒙古蒲公英开花动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蒙古蒲公英单花开放过程中花柱逐渐生长至柱头开裂呈羊角状,花药在靠近柱头一侧开裂,花粉在花柱生长过程中被带出花药;群体花期一般为19d,每年5月上旬开始到下旬结束,花期重叠,其花粉和柱头活力在9:00~10:00活力最强;异交指数(OCI)=5、花粉胚珠比(P/O)=2460,为异花授粉且需传粉者,套袋试验中异花授粉与自然对照结实率接近,分别为97.8%和95.7%,去雄去柱头后套袋结实率为50.8%;风对其远距离传粉作用不明显。蒙古蒲公英有异花授粉特征,且需昆虫传粉,并具无融合生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蒲公英 开花动态 繁育系统 杂交指数(oci) 花粉胚珠(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花花期动态及其授粉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雷蕾 李芊夏 +1 位作者 岳莉然 张彦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9-137,共9页
【目的】黄连花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药材,对其花期动态和授粉特性的研究能够为其种质资源的保护、杂交育种以及药用繁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试验于2015—2016年连续2年在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苗圃地观察黄连花的花部形态、开... 【目的】黄连花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药材,对其花期动态和授粉特性的研究能够为其种质资源的保护、杂交育种以及药用繁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试验于2015—2016年连续2年在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苗圃地观察黄连花的花部形态、开花动态,测定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计算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等指标,结合授粉和套袋处理等,研究黄连花的花期动态和授粉特性。【结果】黄连花为两性花,圆锥花序,单花花期一般为4 d,单株花序持续时间为35~50 d。整个开花过程有2个开花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出现在始花后第6~10天,第2个高峰期出现在始花后第15天。同一朵花中,雌蕊较雄蕊先成熟,柱头的可授性和花粉活力均随开花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强后降低的趋势。柱头于始花后2 h至5 d内一直保持较高的可授性;花粉于始花后0.5~1 h活力指数达到最大,花后1.5~2 h逐渐失活。黄连花的花粉/胚珠比为878.7,杂交指数为4,综合花粉/胚珠比、杂交指数以及授粉和套袋的试验结果,确定黄连花的授粉特性为兼性异交、自交亲和。黄连花的整个开花过程中访花昆虫主要为宽带细腹食蚜蝇和东方蜜蜂。访花高峰期在上午09:00~11:00时,可连续访问多朵花,宽带细腹食蚜蝇在每朵花上停留的时间约为16~28 s,而东方蜜蜂约为9~17 s。【结论】黄连花花期较长,单株花期可达35~50 d,期间具有2个开花高峰期;雌蕊较雄蕊先成熟,花粉保持活力的时间较短,授粉特性为自交亲和、兼性异交,需要传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花 花朵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杂交指数 传粉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特有珍稀灌木银沙槐繁育系统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吕海英 曹满航 李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3-767,共5页
通过固定样地、样株的观测和室内、室外实验分析,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观测、人工授粉和套袋实验等方法,对银沙槐自然种群的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种单花花期一般7~11 d,依据花的发育进程分为花... 通过固定样地、样株的观测和室内、室外实验分析,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观测、人工授粉和套袋实验等方法,对银沙槐自然种群的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种单花花期一般7~11 d,依据花的发育进程分为花蕾期、散粉前期、散粉期和萎蔫期4个阶段;花粉-胚珠为16243.35,杂交指数为4;结合人工授粉及结实结籽率结果,综合考虑银沙槐繁育系统属于异交型,部分自交亲和,没有无融合生殖现象存在,需要传粉者.银沙槐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存在与自交相适应的结构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沙槐 繁育系统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京野茉莉繁育系统和传粉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丽萍 张子晗 喻方圆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3-260,285,共9页
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等方法分别测定东京野茉莉的繁育系统。结果表明:花粉在开花第2天,活力最高;开花第3天后,活力急剧下降。对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时发现,萌发率高且花粉管最长时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5℃,培养基蔗糖浓度为5%,... 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等方法分别测定东京野茉莉的繁育系统。结果表明:花粉在开花第2天,活力最高;开花第3天后,活力急剧下降。对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时发现,萌发率高且花粉管最长时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5℃,培养基蔗糖浓度为5%,不含硼酸。柱头在开花第2天、第3天可授性较强,第4天花柱基本上萎蔫。说明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都在开花第2天、第3天时最强,从而为其自然授粉提供了有利条件。P/O为1 747.356 3±151,OCI为4。P/O和OCI的数值都说明其繁育系统为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传粉昆虫主要有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野茉莉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繁育系统 传粉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抽穗期4个异交相关性状对外源GA_3的敏感性及其QTLs定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盈盈 乔保建 洪德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共7页
以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BIL)及其亲本为遗传材料,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CIM)在两个环境下研究了水稻抽穗期4个异交性状对外源GA3处理的敏感性及其QTLs定位。结果表明:两个环境下BIL群体4个异... 以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BIL)及其亲本为遗传材料,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CIM)在两个环境下研究了水稻抽穗期4个异交性状对外源GA3处理的敏感性及其QTLs定位。结果表明:两个环境下BIL群体4个异交性状GA3处理值较对照显著增加。最上节间长度反应指数在两个生长环境中共检测到3个QTLs,分别位于第1、3、11染色体上,对GA3敏感的等位基因分别来自Kasalath、Kasalath、Nipponbare,解释表型变异的7.70%~13.77%。柱头外露率反应指数共检测到2个QTLs,分别位于第2和第7染色体上,对GA3敏感的等位基因分别来自Nipponbare和Kasalath,解释表型变异的14.17%和20.58%。小花开花历时反应指数在两个生长环境中检测到1个QTL,位于第11染色体上,对GA3敏感的等位基因来自Kasalath,解释表型变异的10.76%。开颖角度反应指数共检测到2个QTLs,分别位于第1和第7染色体上,对GA3敏感的等位基因分别来自Nipponbare和Kasalath,解释表型变异的9.42%和14.17%。与Nipponbare相比,Kasalath含有较多的增强GA3敏感性的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异交性状 GA3处理效应 反应指数 数量性状基因座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眉黄连传粉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海洋 宋良科 +3 位作者 谢娟 李小锋 戴春初 王恒 《特产研究》 2009年第1期31-33,36,共4页
目的揭示峨眉黄连[Coptis omeiensis(Chen)C.Y.Cheng]开花规律与传粉特征,拟确定其繁育系统类型,为探索峨眉黄连野生居群减少成因与引种繁育奠定基础。方法观察峨眉黄连的花部综合特征与开花动态过程;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套袋... 目的揭示峨眉黄连[Coptis omeiensis(Chen)C.Y.Cheng]开花规律与传粉特征,拟确定其繁育系统类型,为探索峨眉黄连野生居群减少成因与引种繁育奠定基础。方法观察峨眉黄连的花部综合特征与开花动态过程;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套袋传粉实验等方法综合评价。结果峨眉黄连花期可分为3个时期,其杂交指数为4,花粉-胚珠比在474~907之间,其雄蕊-花粉粒、雌蕊-胚珠发育正常,能形成种子。结论峨眉黄连的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具有异花传粉的结构,又有自花传粉的趋向,在自然条件下50%以上的胚珠能形成种子,可进行种子繁育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黄连 繁育系统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