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Zero−DCE模型的矿井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
1
作者 王轶玮 李晓宇 +1 位作者 翁智 白凤山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4,99,共9页
煤矿井下监控图像中存在噪声,清晰度低,且颜色和纹理信息缺失,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图像增强方法时还面临低照度−正常照度图像配对数据集采集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零参考深度曲线估计(Zero−DCE)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矿井低照度图像增强... 煤矿井下监控图像中存在噪声,清晰度低,且颜色和纹理信息缺失,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图像增强方法时还面临低照度−正常照度图像配对数据集采集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零参考深度曲线估计(Zero−DCE)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矿井低照度图像增强。使用Leaky ReLU激活函数替换Zero−DCE模型中的ReLU激活函数,以加快模型收敛速度,提升低照度图像特征学习效率;在Zero−DCE模型浅层与深层网络之间的跳跃连接处引入卷积块注意力模块(CBAM),以提高模型对图像关键特征的表达能力;在浅层网络中引入非对称卷积块(ACB),以优化模型对局部图像特征的学习能力和细节特征的表现能力;在深层网络中采用串联卷积核(CCK),以降低模型参数量和计算量,缩短模型训练时间。采用LOL公共数据集和矿井自建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Zero−DCE模型的均方误差(MSE)、峰值信噪比(PSNR)、结构相似性(SSIM)、自然图像质量评估器(NIQE)和视觉信息保真度(VIF)整体上优于典型图像增强模型,在自建数据集上的MSE和NIQE较Zero−DCE模型分别降低16.25%和2.93%,PSNR,SSIM和VIF分别提高2.87%,1.87%和17.64%;图像增强视觉效果较好,可在提高图像亮度的同时有效保留细节纹理信息,降噪效果明显;对单幅图像的推理时间为0.138 s,可实现图像实时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低照度图像 图像增强 零参考深度曲线估计网络 zero−DCE模型 无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二维声子晶体带隙特性及调控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启国 胡皓 +1 位作者 魏晨 胡豁然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为拓宽声子晶体弹性波带隙,提出一种关于基体双侧对称的声子晶体结构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该声子晶体的能带结构和本征模态,基于局域共振机理深入分析了其带隙的形成机理,通过改变几何参数及施加等轴预拉伸应变的方法对该声子晶体的... 为拓宽声子晶体弹性波带隙,提出一种关于基体双侧对称的声子晶体结构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该声子晶体的能带结构和本征模态,基于局域共振机理深入分析了其带隙的形成机理,通过改变几何参数及施加等轴预拉伸应变的方法对该声子晶体的带隙进行被动调控与主动调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声子晶体结构基体中的长波行波与振子的谐振相互耦合作用产生一条局域共振带隙,通过优化几何参数可以获得起始频率更低的宽频带隙,对结构施加等轴预拉伸应变可以有效拓宽带隙且带隙宽度随着预拉伸应变的增大而变宽.研究结果为声子晶体的带隙主动调控提供了方案,为结构减振降噪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子晶体 带隙特性 带隙调控 预拉伸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文本大模型CLIP微调的零样本参考图像分割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杰 乔文昇 +2 位作者 朱佩佩 雷印杰 王紫轩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8-1254,共7页
近年来,以CLIP为代表的视觉-语言大模型在众多下游场景中显示出了出色的零样本推理能力,然而将CLIP模型迁移至需要像素水平图-文理解的参考图像分割中非常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CLIP关注图像-文本整体上的对齐情况,却丢弃了图像中像素点... 近年来,以CLIP为代表的视觉-语言大模型在众多下游场景中显示出了出色的零样本推理能力,然而将CLIP模型迁移至需要像素水平图-文理解的参考图像分割中非常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CLIP关注图像-文本整体上的对齐情况,却丢弃了图像中像素点的空间位置信息。鉴于此,以CLIP为基础模型,提出了一种单阶段、细粒度、多层次的零样本参考图像分割模型PixelCLIP。具体地,采取了多尺度的图像特征融合,既聚集CLIP中不同视觉编码器提取的图像像素级特征,同时又考虑CLIP中固有的图像整体语义特征。在文本信息表征上,不但依靠CLIP-BERT来保持物体种类信息,还引入LLaVA大语言模型进一步注入上下文背景知识。最后,PixelCLIP通过细粒度跨模态关联匹配,实现像素水平的参考图像分割。充分的数值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样本 CLIP 像素级 单阶段 参考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感知一体化硬件设计——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4
作者 林粤伟 张奇勋 +4 位作者 尉志青 李兴旺 刘凡 范绍帅 王溢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共21页
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需要通信和感知共用无线电频段和硬件资源。多频段、大带宽、通信感知对硬件的要求不同等特点对通信感知一体化硬件设计提出更高要求。该文对后5G,6G,WiFi等通信感知一体化的硬件设计、验证技术,以及硬件系统性验... 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需要通信和感知共用无线电频段和硬件资源。多频段、大带宽、通信感知对硬件的要求不同等特点对通信感知一体化硬件设计提出更高要求。该文对后5G,6G,WiFi等通信感知一体化的硬件设计、验证技术,以及硬件系统性验证平台进行归纳,对国内外近年相关硬件设计研究及其验证情况进行综述,关注通信感知两种系统对硬件的需求矛盾、带内全双工(IBFD)自干扰消除(SIC)、功放(PA)效率、电路性能对建模要求更高等硬件设计挑战。首先,总结、比较已有研究中通信感知一体化收发信机架构设计。然后,介绍、分析现有通信感知一体化带内全双工自干扰抑制方案、低峰均功率比(PAPR)波形与高性能PA设计、器件高精度建模方法以及硬件系统性验证平台。最后,总结全文并对未来通信感知一体化硬件设计所面临的开放性问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6代移动通信 通信感知一体化 带内全双工 软件无线电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网参数不平衡的灵活接地系统高阻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晓波 张世乐 +3 位作者 谢剑锋 彭超红 刘栩鹏 梁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8,共10页
灵活接地系统采用的零序过电流保护存在耐过渡电阻能力低的问题,并且现有的选线方法对互感器精度要求较高,也未考虑电网参数不平衡对判据的影响,存在保护误判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在计及电网参数不平衡条件下,探究了并联小电阻投... 灵活接地系统采用的零序过电流保护存在耐过渡电阻能力低的问题,并且现有的选线方法对互感器精度要求较高,也未考虑电网参数不平衡对判据的影响,存在保护误判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在计及电网参数不平衡条件下,探究了并联小电阻投入前后各电气信号变化量与线路对地参数、不平衡电流的关系。研究发现健全线路零序电流变化量与零序电压变化量之比等于该线路对地导纳,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变化量与零序电压变化量之比则为线路对地导纳与接地导纳的总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灵活接地系统单相高阻接地故障的选线方法。该方法不受电网参数不平衡与零序CT极性反接影响,能够有效降低保护对互感器精度的要求。此外,该方法还可利用故障信息实现电网参数不平衡条件下对过渡电阻及单条线路对地导纳的测量。最后,在搭建的仿真电路中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接地系统 电网参数不平衡 零序电压变化量 零序电流变化量 高阻接地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低温火箭准时发射技术研究与空间站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钟文安 余秀伟 +3 位作者 叶欣 晏政 陈少将 宋扬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8-388,共11页
空间站建造中的交会对接任务对运载火箭提出了“零窗口”准时发射要求。大型低温液体火箭发射流程复杂,影响准时发射的因素众多,使得准时发射能力长期难以被定量描述,发射任务难度极大。为了提高运载火箭的准时发射能力,研究了准时发射... 空间站建造中的交会对接任务对运载火箭提出了“零窗口”准时发射要求。大型低温液体火箭发射流程复杂,影响准时发射的因素众多,使得准时发射能力长期难以被定量描述,发射任务难度极大。为了提高运载火箭的准时发射能力,研究了准时发射的概念和技术原理,提出了发射准时度来量化描述火箭的准时发射能力。以空间站建造发射任务为对象,根据准时发射技术原理对火箭的加注发射流程进行优化,并将零窗口拓展为窄窗口。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分别对优化前后的流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流程优化后发射准时度提高了0.214,验证了准时发射技术的有效性。准时发射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空间站建造的发射任务中,有力保障了空间站建造任务的圆满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准时度 加注发射流程 零窗口 蒙特卡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化的单级式双有源桥AC-DC变换器最小电流应力控制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要强 钟正阳 +2 位作者 李想 聂福全 梁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224-3235,共12页
针对单级式双有源桥AC-DC变换器调制非线性和电流应力较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化的变换器最小电流应力控制策略。首先,分析扩展移相(EPS)调制策略的开关特性,对于输入电流与移相比呈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一种线性化变频移相控制策... 针对单级式双有源桥AC-DC变换器调制非线性和电流应力较大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化的变换器最小电流应力控制策略。首先,分析扩展移相(EPS)调制策略的开关特性,对于输入电流与移相比呈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一种线性化变频移相控制策略。其次,通过微分极值法实现变换器电流应力的最小化,该控制策略不仅可以降低变换器的控制复杂度,还可以在有效降低变换器电流应力的同时保证开关管具有较宽零电压开通(ZVS)范围,并且移相比和开关频率以解析形式获得,计算简单、易于实现。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对该文所提控制策略进行验证,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DC变换器 扩展移相 线性化 最小电流应力 零电压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暂态零序功率特性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段实验设计
8
作者 高伟 郑子杰 +2 位作者 李育凤 林建新 郭谋发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42,共9页
为提升实验教学质量,该文设计了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段实验。首先研制了接地故障实验平台,包括10kV真型实验系统和接地电流识别装置。接着,提出了配电网接地故障选段的设计方案,并针对故障电流识别准确率低的工程普遍性问题,在深... 为提升实验教学质量,该文设计了一种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段实验。首先研制了接地故障实验平台,包括10kV真型实验系统和接地电流识别装置。接着,提出了配电网接地故障选段的设计方案,并针对故障电流识别准确率低的工程普遍性问题,在深入分析健全区段与故障区段暂态零序功率累加和极性差异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与小波包能量熵的特征频带优选的接地故障电流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自适应、免阈值的优点,相对于其他文献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最后,针对不同的课程需求,设计了层次性实验,在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选段 暂态零序功率特性 特征频带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自适应性减摇鳍零航速控制系统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成海 辛小辰 +1 位作者 刘树锋 胡甚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0,共5页
基于减摇鳍零航速系统使PID控制法不能取得理想减摇效果的难题,分析了改进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机能,在神经元架构不增大复杂性前提下,从根本上提升了非线性处置力,为了减少对减摇鳍零航速伺服驱动系统的需求,依据控制中最优二次型目标... 基于减摇鳍零航速系统使PID控制法不能取得理想减摇效果的难题,分析了改进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机能,在神经元架构不增大复杂性前提下,从根本上提升了非线性处置力,为了减少对减摇鳍零航速伺服驱动系统的需求,依据控制中最优二次型目标理论,在线进行神经元的参数自适应调控,进行了对于驱动功率间接的限制。验证了Lyapunov系统在此控制方法条件下具有的稳定能力,且处于不同海况情形下和PID控制法模拟比对,体现了此方法对于解决减摇鳍零航速非线性控制问题具有强大优势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摇鳍零航速 神经元自适应力 二次型目标 控制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相量的并联逆变器并网系统超高次谐波零序环流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庆 曾子健 +3 位作者 梁铭 王钢 李海锋 汪隆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6,共7页
为研究共交直流侧母线的并联逆变器并网系统中超高次谐波零序环流特征分量及边带分量的特性,通过分析各逆变器的开关状态研究系统中零序环流的流通路径,并建立零序环流等效电路;利用动态相量法建立计及逆变器间载波相位差的超高次谐波... 为研究共交直流侧母线的并联逆变器并网系统中超高次谐波零序环流特征分量及边带分量的特性,通过分析各逆变器的开关状态研究系统中零序环流的流通路径,并建立零序环流等效电路;利用动态相量法建立计及逆变器间载波相位差的超高次谐波零序环流分析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分析并联逆变器并网系统的超高次谐波零序环流特征分量特性和边带分量特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次谐波 零序环流 动态相量 并联逆变器 并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地物分类的高光谱视觉显著性波段选择方法研究
11
作者 杨桄 胡昊文 +4 位作者 金椿柏 任春颖 王龙光 王琪 刘文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950-2959,共10页
遥感图像波段选择是遥感数据应用的前提,它帮助人们对遥感图像进行可视化分析和解译,并且能够增强图像的质量,体现地表不同地物之间的差异性,为目标识别、图像分类、变化检测提供数据基础。但是,高光谱图像波段数目众多,即光谱维度高的... 遥感图像波段选择是遥感数据应用的前提,它帮助人们对遥感图像进行可视化分析和解译,并且能够增强图像的质量,体现地表不同地物之间的差异性,为目标识别、图像分类、变化检测提供数据基础。但是,高光谱图像波段数目众多,即光谱维度高的特性给高光谱图像波段组合带来了巨大问题与挑战。所以,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是必要的。波段选择研究中,为了保持原始波段的光谱特性不变,特征(波段)选择方法是最合理的降维方法。在原始数据集合中选择特定波段构成波段子集,随后进行波段组合研究。本文设计了一种改进近邻子空间划分(IASP)的方法,构建了基于视觉显著性的波段选择模型在模型中通过对比各个典型显著性检测算法的效果,最终选择HC(histogram-based Contrast)显著性算法选择显著波段,并设计对比实验,利用珠海一号高光谱卫星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视觉显著性 波段选择 波段组合 最佳指数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天然气高效开发在能源转型中的价值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瑞 向雯婷 +5 位作者 徐凤银 肖宇航 吕帅锋 张晓飞 张乐 阳保科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2,共13页
天然气资源是能源利用由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型的过渡能源,煤系天然气是天然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发挥煤系天然气开发在我国“双碳”目标中的优势,对煤系天然气高效开发在能源转型中的价值作用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天然气资源是能源利用由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转型的过渡能源,煤系天然气是天然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发挥煤系天然气开发在我国“双碳”目标中的优势,对煤系天然气高效开发在能源转型中的价值作用及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煤系天然气资源类型多、资源量大且分布广泛,具有大规模高效开发的资源基础。高效开发煤系天然气资源对促进能源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降低高碳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减少CH_(4)温室气体排放,与CCUS技术结合实现增产减碳双效应。煤系天然气开发与新能源发展可实现协同促进,可以保障新型灵活电力系统的优质调峰,实现安全高效低成本制氢、利用煤系储氢,以及与地热资源协同互补,提高开发效率。我国目前煤系气井总体单井产量低,且开发技术尚待成熟,这些因素限制了煤系天然气的高效开发。因此,探讨了我国煤系天然气开发的重点攻关方向,包括大力开发深部煤层气资源,增加深部煤层气资源量和储量,突破深部复杂地质条件开采难题;大力实施煤系多类型天然气共探共采,降低煤系多气勘探开采成本并提高煤系气单井产量;大力推动煤矿CH_(4)零排放,降低CH_(4)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矿井瓦斯抽采量对天然气产量贡献度;强化CCUS+煤系气资源高效开发,实现CCUS技术与煤系气开发融合发展;强化煤系气开发地质工程一体化,增强煤系气开发技术与储层地质条件的匹配性;促进煤系气开发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进程,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提升煤系气资源的高效、绿色及低碳开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天然气 能源低碳发展 CCUS 零排放 储氢 高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TXO模型区块链的众包物流可信身份认证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致远 吴越 +1 位作者 张威威 李沅格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针对现有集中式众包物流平台中用户身份数据存储与管理存在的隐私泄露和篡改问题,提出一种基于UTXO模型区块链的众包物流可信身份认证模型.该模型包括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身份注册、身份验证、身份撤销及身份认证.针对链上存储用户隐私... 针对现有集中式众包物流平台中用户身份数据存储与管理存在的隐私泄露和篡改问题,提出一种基于UTXO模型区块链的众包物流可信身份认证模型.该模型包括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身份注册、身份验证、身份撤销及身份认证.针对链上存储用户隐私数据风险的问题,采用混合加解密方案对链上个人信息做安全存储与分享;针对平台认证用户身份的问题,采用可信身份凭证以零知识证明方式登录众包物流平台.对身份信息以及认证进行安全性分析,并将该方法与LIU方法、LI方法的安全性能进行了对比.在Python3.9环境下完成试验,进行了身份信息加密和零知识身份认证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的认证时延和处理事务能力均优于现有的SHAO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包物流 区块链 身份管理 UTXO模型 可信身份认证 零知识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无废城市建设的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跨主体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秦全德 周洁莹 张珺婷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5,共16页
随着全球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持续增长,其治理面临严峻挑战。在无废城市建设背景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协同治理尤为重要。然而,现有的相关治理体系在协同机制和政策支持方面存在不足,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较为突出。本研究构建“... 随着全球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持续增长,其治理面临严峻挑战。在无废城市建设背景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协同治理尤为重要。然而,现有的相关治理体系在协同机制和政策支持方面存在不足,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较为突出。本研究构建“政府-固体废弃物产生企业-固体废弃物利用企业”演化博弈模型,模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场景,分析均衡策略的演化稳定条件、关键参数及其变化对博弈行为与策略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的政策制定受企业行为的影响,应综合平衡环境效益与经济成本,并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合作;(2)固体废弃物产生企业与利用企业的合作关系直接影响资源化效率,合作策略可以通过政策、市场和技术因素得到稳定;(3)跨主体协同可以显著提高资源化利用各环节的经济效益,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将推动固体废弃物管理向更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因此,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协同治理的政策设计应更加注重激励机制和利益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废城市 资源化利用 固体废弃物 协同治理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系统故障归零的一般方法
15
作者 樊会涛 张同贺 徐琰珂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8-257,共10页
装备系统研制是不断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故障归零是型号装备研制中的常态化工作;需要吸取问题与故障的经验教训,总结问题与故障带来的启示,提炼故障归零的共性规律与方法,并将相关教训、启示、方法进行传承与共享。本文立足多年从事战... 装备系统研制是不断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故障归零是型号装备研制中的常态化工作;需要吸取问题与故障的经验教训,总结问题与故障带来的启示,提炼故障归零的共性规律与方法,并将相关教训、启示、方法进行传承与共享。本文立足多年从事战术导弹工程研制、较多参与装备故障归零的经验,以故障为核心,追踪故障从出现到解决的全过程,借助方法论的认识与应用,从故障的定义及价值、故障归零的思维方式、故障归零的方法等方面出发,总结了装备系统故障归零的共性规律与一般方法,论述了故障的4个价值、系统思维的4个基本概念、故障排查的4种常用方法。深入阐述了故障定位、故障原因与机理分析、故障复现设计、改进措施验证、举一反三、提炼准则与启示6个故障归零关键环节的具体做法,以期杜绝装备系统研制与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重复性、简单性、低层次故障,明显减少因认识不足导致的高层次、复杂性问题,且在故障出现后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技术归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系统 故障定位 故障归零 技术归零 战术导弹 系统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铺料式排种器试验台设计与验证
16
作者 尚书旗 常学良 +3 位作者 张宁 何晓宁 李墨贤 王东伟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6-201,共16页
针对试验台检测排种器时未考虑种子触土偏移,导致检测结果理想化的问题,设计了一款铺料式排种器试验台。论证了试验台检测机理与地轮驱动式播种机排种机理之间的差异以及播种机所排种子残余速度的形成机理,推导出播种机残余速度的计算公... 针对试验台检测排种器时未考虑种子触土偏移,导致检测结果理想化的问题,设计了一款铺料式排种器试验台。论证了试验台检测机理与地轮驱动式播种机排种机理之间的差异以及播种机所排种子残余速度的形成机理,推导出播种机残余速度的计算公式,并计算出工作速度为2.12 km/h的花生分层施肥旋耕起垄播种机残余速度为0.25~0.42 m/s。使用EDEM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并记录球型种子与具有各向异性种子(以花生为例)在投种高度10~20 cm、残余速度0~0.42 m/s以及30种触土方式时的偏移距离与坠入深度,结果表明:种子坠入深度越大,偏移距离越小;残余速度一定、投种高度过低时,种子的坠入深度较小、偏移距离较大;投种高度越大、残余速度越小时,种子坠入深度越大、偏移距离越小;角速度与残余速度的特定组合可以减少种子偏移距离。使用本试验台对旋耕播种机的排种器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得到该排种器在工作速度为2 km/h、投种高度为15 cm、残余速度为0.21 m/s时作业效果最好,作业合格率达到87%。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工作速度为2.12 km/h、投种高度为15 cm时作业效果最好,粒距合格率达到84%,证明所设计试验台可以准确检测排种器排种合格率并探究其最佳工作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种器 试验台 种料分离装置 零速投种 非零速投种 铺料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电液伺服机构在过载环境下的伺服阀零偏特性研究
17
作者 孙毅 王增 +2 位作者 王建军 曲颖 张磊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44-148,共5页
现役运载火箭多采用伺服阀控电液伺服机构完成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矢量控制,阀控伺服机构能够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响应控制指令,确保火箭飞行过程中的姿态稳定和轨道调整的准确性。然而,某些高加速与机动能力强的过载环境会导致伺服阀出现工... 现役运载火箭多采用伺服阀控电液伺服机构完成火箭发动机的推力矢量控制,阀控伺服机构能够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响应控制指令,确保火箭飞行过程中的姿态稳定和轨道调整的准确性。然而,某些高加速与机动能力强的过载环境会导致伺服阀出现工作零位漂移或零偏电流增大的故障,影响火箭飞行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基于此,对某火箭电液伺服机构配套伺服阀在过载环境下进行零偏特性分析。对伺服阀前置级和功率级的受力开展理论分析,得到过载大小和方向对伺服阀零偏电流的影响规律;然后设计伺服阀的过载试验方案,采集伺服阀在不同过载条件下的零偏电流并进行对比,通过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仅当过载方向与伺服阀阀芯轴向一致时,伺服阀零偏电流受到的干扰最大,此时来自伺服阀挡板的转动力矩在过载力的作用下增加,并且其增加量与过载加速度成正比,阀芯所受过载力对伺服阀零偏电流的影响很小;当过载方向位于伺服阀阀芯轴向的垂直方向(即纵向或法向)时,能够有效避免过载环境对伺服阀零偏电流的影响,可以合理设置伺服机构的安装方向,避免过载方向与伺服阀阀芯轴向一致,以保障火箭伺服的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载方向 伺服阀 零偏电流 控制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和多级连续恒值准零刚度隔振方法
18
作者 赵峰 康艳红 +2 位作者 曹心煜 杜文辽 曹树谦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18-1733,共16页
准零刚度隔振器具有高静态和低动态刚度特性,在低频隔振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具有非线性刚度特性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在承载质量变化时,导致动态刚度增大从而降低低频隔振性能,不适用于变承载质量隔振工况.为解决此问题,采用拉簧和斜杆提出一... 准零刚度隔振器具有高静态和低动态刚度特性,在低频隔振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具有非线性刚度特性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在承载质量变化时,导致动态刚度增大从而降低低频隔振性能,不适用于变承载质量隔振工况.为解决此问题,采用拉簧和斜杆提出一种具备恒值准零刚度特性的隔振器,通过静态分析获得的刚度表达式推导出两个准零刚度参数条件,可实现恒值准零刚度、恒值零刚度或恒力和非线性准零刚度特性;进而基于恒值准零刚度提出了多级连续恒值准零刚度隔振方法.采用谐波平衡法和增量谐波平衡法分别对运动方程求解并得到位移传递率.制作了单级和多级恒值准零刚度实验样机,开展两种机制的变承载质量隔振实验研究.第一种为单级恒值准零刚度机制的隔振实验,适用于小幅变承载质量,如设计承载质量的10%以内;第二种为多级连续恒值准零刚度机制的隔振实验,适用于大幅变承载质量,如设计承载质量的32%及以上.两种隔振机制为准零刚度隔振器在变承载质量工况下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零刚度 隔振器 变承载质量 多级准零刚度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化C波段加速器性能参数实验研究
19
作者 柏伟 马国武 +3 位作者 张鲁奇 张德敏 宋志大 孙迪敏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77,共5页
为了在国产化配套条件下,开展C波段小型化加速器整机技术研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在研制出了多种C波段小型化驻波加速管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国产零部件(磁控管、环形器、高压电源等)为主要构件的C波段加速器X射线源整机系... 为了在国产化配套条件下,开展C波段小型化加速器整机技术研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在研制出了多种C波段小型化驻波加速管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国产零部件(磁控管、环形器、高压电源等)为主要构件的C波段加速器X射线源整机系统,并进一步利用该加速器X射线源整机系统作为测试平台,开展了大功率热测实验工作。在热测实验中,按照国标《GB/T 20129-2015无损检测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规定的测试原理和方法,测试了加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利用钢衰减法测试了加速器的能量、利用“三明治”测试了加速器的焦点尺寸等。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加速器焦点尺寸约为1.2 mm,加速器的能量在3~4 MeV范围可实现连续可调,20 min内加速器的剂量率波动小于±3%。该研究结果表明,国内C波段小型化加速器整机配套环境和整机性能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当前部分能量段的小型化加速器整机系统的研制和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波段 加速器 X射线源 国产化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WB/INS紧组合变分贝叶斯自适应滤波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天河 王森 代培培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针对超宽带(UWB)与惯性导航系统(INS)紧组合在实际环境中面临非线性误差和噪声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变分贝叶斯自适应卡尔曼滤波(VBAKF)的UWB/INS紧组合导航算法:通过引入变分贝叶斯方法,自适应调整系统噪声统计特性未知情况下的滤波精度... 针对超宽带(UWB)与惯性导航系统(INS)紧组合在实际环境中面临非线性误差和噪声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变分贝叶斯自适应卡尔曼滤波(VBAKF)的UWB/INS紧组合导航算法:通过引入变分贝叶斯方法,自适应调整系统噪声统计特性未知情况下的滤波精度,提升滤波性能,并引入高程约束模型,增强高程方向的定位精度;建立UWB/INS紧组合模型,给出VBAKF滤波算法,对比分析VBAKF与传统自适应卡尔曼滤波(AKF)的状态估计性能差异。实验结果显示,VBAKF方法在东、北、天方向的定位精度相比于传统方法可分别提高16.13%、21.43%和6.25%,表明VBAKF方法能显著提高系统状态估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效提高UWB/INS组合导航系统在实测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贝叶斯 超宽带(UWB) 惯性导航系统(INS) 紧组合 组合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