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表达HDAC1通过诱导SP1去乙酰化改善类固醇诱导的小鼠骨细胞凋亡
1
作者 张申尧 卢敏 +3 位作者 邝高艳 许晓彤 付俊 曾楚然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目的探究组蛋白脱乙酰基酶1(HDAC1)通过特异性蛋白1(SP1)调控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骨样细胞MLY-O4分为对照组、曲古抑菌素(TSA)组、类固醇组、类固醇+oe-NC组、类固醇+oe-HDAC1组、oe-NC组、oe-HDAC1组。对照... 目的探究组蛋白脱乙酰基酶1(HDAC1)通过特异性蛋白1(SP1)调控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骨样细胞MLY-O4分为对照组、曲古抑菌素(TSA)组、类固醇组、类固醇+oe-NC组、类固醇+oe-HDAC1组、oe-NC组、oe-HDAC1组。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不接受试剂诱导及细胞转染;TSA组细胞接受400 nmol/L TSA处理24 h;类固醇组接受1μmol/L地塞米松诱导24 h;类固醇+oe-NC组或类固醇+oe-HDAC1组接受oe-NC或oe-HDAC1转染,通过LipoHigh脂质体高效转染试剂行细胞转染,转染48 h后进行类固醇诱导。oe-NC组或oe-HDAC1组接受oe-NC或oe-HDAC1转染。观察各组细胞在HDAC、HDAC1蛋白、SP1蛋白、凋亡相关蛋白(裂解capase-3及Bax)、乙酰化水平、细胞增殖、细胞凋亡方面的差异,采用通过免疫共沉淀验证HDAC1与SP1的相互作用。结果类固醇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升高,HDAC1下调,裂解caspase-3及Bax上调,细胞增殖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SA组、类固醇组与对照组相比,乙酰化水平显著升高,SP1蛋白显著上调,类固醇+oc-HDAC1组与类固醇+oe-NC组相比,乙酰化水平降低,HDAC1上调,SP1、裂解caspase-3、Bax下调,细胞增殖增强,细胞凋亡降低(P<0.05)。oe-NC组及oe-HDAC1组Input样本存在HDAC1蛋白条带,表明两组样本均可表达HDAC1,两组IgG抗体上并未检测出HDAC1蛋白,而两组SP1抗体上均存在HDAC1,表明HDAC1可与SP1相互作用。结论HDAC1通过介导去乙酰化修饰抑制SP1表达,从而抑制类固醇诱导的骨细胞凋亡,并促进骨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SP1 HDAC1 去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滑膜炎对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长期保髋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朱道宇 付凯 +8 位作者 何海燕 蔡倩莹 彭昊 陈圣宝 殷吉旻 罗鹏波 金东旭 张长青 高悠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7-364,共8页
目的·观察髋关节滑膜炎对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长期保髋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01年10月—2013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诊断为股骨头坏死并接受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手术的患者370例(556个髋关节),通过... 目的·观察髋关节滑膜炎对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长期保髋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01年10月—2013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诊断为股骨头坏死并接受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手术的患者370例(556个髋关节),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评估患者术前滑膜炎严重程度。滑膜炎分级基于HIMRISS(Hip Inflammation MRI Scoring System)评分,将病例分为无滑膜炎组、中度滑膜炎组和重度滑膜炎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90.5个月(5~215个月),随访期间收集患者Harris关节评分和髋关节置换情况,计算保髋失败率(定义为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0或进行关节置换)。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比较不同程度的髋关节滑膜炎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无滑膜炎组和中度滑膜炎组患者行带血管蒂游离腓骨手术后,保髋失败率分别为28.0%和28.5%,重度髋关节滑膜炎组为60.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股骨头坏死类型、股骨头坏死受累侧、吸烟史、Harris评分基线水平和其他髋关节MRI指标(塌陷、骨髓水肿及退变)等基线协变量后,重度滑膜炎是股骨头坏死患者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术后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06,95%CI 1.21~3.53)。结论·对于伴有髋关节滑膜炎的股骨头坏死患者,重度滑膜炎显著增高了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手术后的保髋失败率;在手术决策中,应考虑滑膜炎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 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Ⅱ型受体在股骨头坏死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俊辰 王更宏 +3 位作者 徐西林 李志刚 申意伟 张晓峰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4,共6页
大麻素Ⅱ型受体(CB2R)是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镇痛、抗炎、抗癫痫、抗纤维化及调节骨代谢等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及研究。近年来利用CB2R治疗多种疑难疾病已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对于骨科疾病的治疗。目前针对早... 大麻素Ⅱ型受体(CB2R)是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镇痛、抗炎、抗癫痫、抗纤维化及调节骨代谢等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及研究。近年来利用CB2R治疗多种疑难疾病已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对于骨科疾病的治疗。目前针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尚无疗效确切的方法,由于CB2具有抗炎、缓解疼痛、促进BMSCs成骨分化以及维持骨重塑稳态等作用,因此对其展开研究,希望CB2R能成为治疗ONFH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素Ⅱ型受体 股骨头坏死 炎性反应 骨重塑 BMS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囊性变探索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塌陷与修复的动态时空关系
4
作者 魏秋实 何敏聪 +3 位作者 何晓铭 刘又文 童培建 何伟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I0001,共5页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IONFH)具有极高的股骨头塌陷和继发骨关节炎风险,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是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SIONFH具有高度异质性,即便临床特征相似、影像学表现相近的患者,其...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IONFH)具有极高的股骨头塌陷和继发骨关节炎风险,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是骨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SIONFH具有高度异质性,即便临床特征相似、影像学表现相近的患者,其疾病转归和预后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为保髋治疗提出巨大挑战。因此,着手于解决临床症状和甄别影像特征的传统保髋思路或许已经到达保髋疗的瓶颈,而聚焦坏死股骨头内部的修复机制可能是下一阶段保髋治疗的支点。如何动态地把握修复与塌陷的时空关系,选择有效促进坏死修复并阻止股骨头塌陷的保髋方法尤为重要。前期研究发现囊性变在SIONFH的修复与塌陷中具有关键作用。为全面认识囊性变的临床、影像、病理和分子生物学内涵,借鉴时空分子医学和时空分子影像学的前沿学科,通过整合SIONFH临床特征、影像组学、病理形态学和分子多组学,旨在探索囊性变与塌陷和修复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从疾病发展的“时空”规律分析囊性变与塌陷的关系以及囊性变内的修复机制,以寻找解决塌陷与修复矛盾关系的双刃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激素 囊性变 塌陷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病程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影响
5
作者 杨辉 黄易 +2 位作者 鲍星安 陈有泉 刘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6-403,共8页
目的:探究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病程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患者疼痛、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4年3月诊断为国际骨循... 目的:探究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病程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患者疼痛、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4年3月诊断为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Ⅲ、Ⅳ期的ONFH并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THA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病程分为短病程组(病程≤3年)与长病程组(病程>3年)。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总失血量、术前术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双下肢不等长(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臀中肌肌肉脂肪浸润程度(muscle fat infiltration,MFI)、骨盆倾斜角度(pelvic obliquity angle,POA)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纳入219例患者,短病程组149例,长病程组70例。与短病程组相比,长病程组患者手术时间长(P<0.001)、住院时间久(P=0.036)、总失血量多(P=0.016),术后3 d、5 d、1个月的VAS疼痛评分高(P=0.034、<0.001、<0.001),术后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低(P<0.001),术前双下肢不等长明显(P<0.001),臀中肌脂肪浸润程度大(P<0.001),术前术后骨盆倾斜角大(P<0.001),而在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术后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双下肢不等长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病程长的患者相比,病程短的患者在接受THA治疗后短期内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病程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疼痛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下髋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银质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
6
作者 许恒 张婷 +3 位作者 殷琴 陈立平 申文 朱雯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11-1717,共7页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髋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经皮银质针热松解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疗效及髋关节存活率。方法 选取符合国际骨循环学会(ARCO)股骨头坏死Ⅱ期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PRP注射联合银...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髋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经皮银质针热松解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ONFH)的疗效及髋关节存活率。方法 选取符合国际骨循环学会(ARCO)股骨头坏死Ⅱ期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PRP注射联合银质针热松解治疗组(R组)和类固醇药物注射联合银质针热松解治疗组(S组)。两组患者均接受3次注射和1次银质针热松解治疗,每次注射间隔4周,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3 d、1、3、6、12个月时疼痛数字模拟评分(NRS)、Harris髋关节评分、治疗期间非甾体类抗炎药(依托考昔)和曲马多的使用情况;观察形成ARCO股骨头坏死Ⅲ期的发生率及髋关节手术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的NRS评分及Harris评分均显著下降(P <0.05)。与S组相比,R组在治疗后3、6、12个月的NRS评分及的Harris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1)。R组在治疗后3、6、12个月日平均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依托考昔)和曲马多剂量显著低于S组(P <0.01)。R组ARCO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Ⅲ期的发生率和髋关节手术率亦显著低于S组(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髋关节腔注射PRP联合银质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加快缓解髋部疼痛,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值得临床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富血小板血浆 银质针 髋关节腔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滑膜组织来源的类成纤维细胞对人Burkitt淋巴瘤(BL) 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
7
作者 王翠 何崇儒 +2 位作者 吴礼杨 钟扬 孙庆文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3,共7页
目的研究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eral head,ONFH)患者滑膜组织来源的类成纤维细胞对人Burkitt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Raji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首先分离和培养来自ONFH患者滑膜组织的原代类成纤维细胞,随后将其与R... 目的研究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eral head,ONFH)患者滑膜组织来源的类成纤维细胞对人Burkitt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Raji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首先分离和培养来自ONFH患者滑膜组织的原代类成纤维细胞,随后将其与Raji细胞共培养;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Raji细胞的增殖情况;用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Raji细胞中P53、P21及CD9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ONFH滑膜来源的细胞为贴壁的类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组中的Raji细胞增殖速率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组(只培养Raji细胞)。相对于单独培养组,共培养24h后,P53、P21及CD9的表达量分别为0.82(P<0.05)、1.75(P<0.05)及1.99(P<0.05),48h后,则分别为0.72(P<0.05)、1.03及0.56(P<0.05)。结论在共培养条件下,ONFH患者滑膜组织来源的类成纤维细胞可能通过调控Raji细胞中P53、P21及CD9的表达来促进Raji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onfh) Burkitt淋巴瘤(BL) 共培养 RAJI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响应性材料在股骨头坏死精准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浩 席洪钟 +6 位作者 薛鹏 何帅 谈小雪 孙光权 刘锌 江晓红 杜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1-847,共7页
股骨头坏死(ONFH)是骨科常见病,在疾病早期进行保髋治疗对于中青年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ONFH的修复具有异质性,导致个体间的保髋疗效存在差异。目前,保髋领域现有的组织工程支架均属于不可调控支架,在植入后无法根据股骨头内... 股骨头坏死(ONFH)是骨科常见病,在疾病早期进行保髋治疗对于中青年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ONFH的修复具有异质性,导致个体间的保髋疗效存在差异。目前,保髋领域现有的组织工程支架均属于不可调控支架,在植入后无法根据股骨头内修复情况进行精准调控,难以满足精准修复的需求。智能响应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自我反馈能力,将其与治疗药物结合构建成刺激-响应性药物递送系统,为ONFH的精准修复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对国内外智能响应性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根据各种材料的响应原理及ONFH的修复特点,探讨活性氧响应性、剪切应力响应性、光/磁响应性等多种智能响应性材料在ONFH精准修复领域的应用前景,以期为ONFH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响应性材料 股骨头坏死 修复异质性 精准修复 应用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芯减压联合骨形成蛋白活性诱导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郑力铭 文峰 +1 位作者 王威 张志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0-1285,共6页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联合骨形成蛋白(BMP)活性诱导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6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髓芯减压联合BMP活性诱导棒组(BMP组)和同种异体骨组。BMP...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联合骨形成蛋白(BMP)活性诱导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6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髓芯减压联合BMP活性诱导棒组(BMP组)和同种异体骨组。BMP组60例,采用髓芯减压联合BMP活性诱导棒植入术治疗。同种异体骨组56例,采用髓芯减压联合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并对患者术后1年疗效和股骨头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时两组患者VAS评分、Harri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BMP组优于同种异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BMP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组股骨头存活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联合BMP活性诱导棒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早期具有疗效,能够加速诱导新骨生成,提高新骨质量,为股骨头提供生物力学支撑,有效避免股骨头塌陷,且生物相容性好、能够在体内降解吸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BMP活性诱导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腓骨植骨术后股骨头早期塌陷进展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艺轩 郭铭滨 +5 位作者 麦健斌 袁鑫玮 席洪钟 宋伟 杜斌 刘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72-1280,共9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腓骨植骨术(AFG)后早期股骨头发生塌陷进展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AFG治疗的68例(75髋)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后股骨头是...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腓骨植骨术(AFG)后早期股骨头发生塌陷进展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AFG治疗的68例(75髋)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后股骨头是否发生塌陷进展将75髋分为稳定组(n=40)与进展组(n=35)。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发病部位、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分期、日本骨坏死调查委员会(JIC)分型、中日友好医院(CJFH)分型、前外侧柱硬化带HU值(ⅠSHU)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FG术后早期股骨头发生塌陷进展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影响因素预测AFG术后早期股骨头塌陷进展的价值。结果75髋中,术后股骨头发生塌陷进展35髋(46.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RCO分期、JIC分型和ⅠSHU是AFG术后股骨头塌陷进展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RCOⅢA分期、JIC C2分型是AFG术后早期股骨头塌陷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ⅠSHU是AFG术后早期股骨头塌陷进展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RCO分期、JIC分型、ⅠSHU单项及联合预测AFG术后早期股骨头塌陷进展的敏感度为0.850、0.725、0.800、0.775,特异度为0.486、0.657、0.743、0.914,曲线下面积(AUC)为0.668、0.725、0.811、0.896。结论ⅠSHU与术后早期股骨头塌陷进展存在相关性,ARCOⅢA分期、JIC C2分型和ⅠSHU是AFG术后早期股骨头塌陷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硬化带 异体腓骨植骨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通络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囊性变患者血清骨吸收/成血管/成骨蛋白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宪顺 韦雨柔 +7 位作者 何敏聪 林锟 田佳庆 詹芝玮 林天烨 何晓铭 何伟 魏秋实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04-1510,共7页
背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IONFH)中囊性变具有“双刃剑”作用,活血通络法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疗效佳,但对囊性变骨吸收/成血管/成骨蛋白调节作用尚未明确。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囊性变患者血清骨吸收/成血管/成骨蛋白... 背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IONFH)中囊性变具有“双刃剑”作用,活血通络法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疗效佳,但对囊性变骨吸收/成血管/成骨蛋白调节作用尚未明确。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囊性变患者血清骨吸收/成血管/成骨蛋白作用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髋关节研究中心收治的60例SIONF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另选取同时期在医院体检正常且无激素使用史30例志愿者作为正常组。治疗组给予活血通络胶囊(2 g/次,3次/d)及碳酸钙(600 mg/次,1次/d)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碳酸钙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个月,同时患肢加以限制性负重。采集空腹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骨保护素(OPG)、钙黏蛋白相关蛋白(CTNNB1)的表达水平,以门诊复诊方式分别于患者出院后第6、12个月进行2次随访,以股骨头塌陷定义为终点事件。以髋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坏死面积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3组研究对象基线RANKL、PDGF-BB、OPG、CTNNB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组RANKL、PDGF-BB均高于正常组,OPG、CTNNB1均低于正常组(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示,时间和组别对RANKL、PDGF-BB、VEGFA、OPG、CTNNB1水平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和组别对RANKL、PDGF-BB、VEGFA、OPG、CTNNB1水平主效应显著(P<0.05)。其中第6个月治疗组RANKL水平高于对照组,第12个月治疗组PDGF-BB水平高于对照组,第6、12个月VEGFA、OPG、CTNNB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12个月治疗组髋关节VAS评分、坏死面积评分低于对照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第12个月治疗组髋关节VAS评分、坏死面积评分低于治疗前,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髋关节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活血通络法能上调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RANKL、PDGF-BB、VEGFA、OPG和CTNNB1蛋白表达水平,有效促进SIONFH患者骨修复及改善临床症状,推测该疗法通过“骨吸收/成血管/成骨”三元修复网络促进囊性变骨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病 活血通络 骨吸收/成血管/成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CO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塌陷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2
作者 韦建杰 曾平 +7 位作者 刘金富 农焦 梁娟 陶红成 陈立民 陆智豪 李晁辉 王颖赞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8-389,共12页
目的:分析ARCOⅡ期(未塌陷)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发生塌陷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为识别ARCOⅡ期NONFH高塌陷风险患者提供简便工具和理论依据。方法:以2017年7月至2024年2月诊治的ARCOⅡ期和ⅢA期(塌陷早期)NONFH患... 目的:分析ARCOⅡ期(未塌陷)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发生塌陷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为识别ARCOⅡ期NONFH高塌陷风险患者提供简便工具和理论依据。方法:以2017年7月至2024年2月诊治的ARCOⅡ期和ⅢA期(塌陷早期)NONF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6∶4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以筛选塌陷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检验模型效能。首先利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提取患者资料并用R统计软件对训练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LASSO回归分析以筛选最优特征值,再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塌陷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及验证组中比较模型对ARCOⅡ期塌陷风险的预测性能和区分度,评价指标包括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采用列线图对模型可视量化并通过决策曲线评估其临床效用。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ARCOⅡ期NONFH患者78例(95髋)和ARCOⅢA期NONFH患者80例(102髋),共197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疼痛时间长(OR=1.176,95%CI:1.090~1.313)、股骨头受累百分比(PFHI)>30%(OR=25.257,95%CI:2.771~436.321)、骨髓水肿(BME)3级(OR=1.963,95%CI:0.017~22.424)、联合保留角(CPA)<118.7°(OR=6.814,95%CI:1.658~37.099)、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高(OR=1.097,95%CI:0.611~1.570)、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高(OR=1.174,95%CI:0.119~13.149)为股骨头塌陷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本研究构建的ARCOⅡ期NONFH患者塌陷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其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的C-index分别为0.844、0.878。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可在较大概率阈值范围内带给患者更多净获益。结论:疼痛时间长、PFHI>30%、BME 3级、CPA<118.7°、红细胞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高可作为ARCOⅡ期股骨头塌陷发生的预测因素,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发现并干预股骨头塌陷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塌陷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多重细胞死亡方式作用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沈赞 王冠尹 +5 位作者 张镒 裴航 韦新士 王子月 陈志远 何帮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32-1837,共6页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SONFH)是国内外骨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也是致残率较高的疾病。由于SONFH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探索其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研究表明,激素使用造成的股骨头细...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SONFH)是国内外骨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也是致残率较高的疾病。由于SONFH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探索其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研究表明,激素使用造成的股骨头细胞死亡与SONFH的进展与结局密不可分,因此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本文重点关注细胞凋亡、自噬、铁死亡和焦亡四种细胞死亡模式在SONFH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死亡细胞类型和潜在信号通路。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能导致多种细胞类型(包括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和内皮细胞)通过上述途径死亡,从而促进SONFH的进展。此外,根据生物信息分析学的理论指导和部分焦亡标志分子如NLRP3和IL-1β的检测,本综述讨论指出焦亡作为SONFH新的研究方向,对其病理机制、治疗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凋亡 自噬 铁死亡 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填充与髓芯减压植骨改善坏死股骨头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李思维 陈林林 +2 位作者 张皎玥 孙莉娜 谭跃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4-998,共5页
目的探讨坏死股骨头内部空间结构及力学性能改变,对比研究髓芯减压植骨和骨水泥填充对改善坏死股骨头力学性能及预防股骨头塌陷的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患者切除的股骨头标本32例,分为TFF组(来源于股骨... 目的探讨坏死股骨头内部空间结构及力学性能改变,对比研究髓芯减压植骨和骨水泥填充对改善坏死股骨头力学性能及预防股骨头塌陷的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患者切除的股骨头标本32例,分为TFF组(来源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股骨头标本)、ONFH组(坏死股骨头)、CPI组(坏死股骨头注射骨水泥)和CDBG组(坏死股骨头模拟行髓芯减压植骨),每组8例。CPI组和CDBG组的植骨和骨水泥填充在X射线引导下进行。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所有样本进行MicroCT扫描和三维重建。计算并分析股骨头的微观结构参数。采用力学加载实验评价股骨头刚度及最大载荷的变化。结果TFF组股骨头内部各区域骨小梁排列规则有序;ONFH组股骨头内侧及外侧区域明显疏松化,坏死区骨小梁出现断裂,排列杂乱无序,硬化区骨小梁排列无序、增粗。股骨头坏死区的生物力学性能明显减弱,坏死区的刚度及最大载荷均明显下降。CPI组和CDBG组刚度及最大载荷均有所改善,而CPI组的生物力学性能改善更为明显。结论坏死股骨头内部空间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力学性能显著下降。骨水泥填充和植骨均可改善股骨头的生物力学性能,提高负荷能力。骨水泥填充可能是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水泥填充 力学分析 骨微观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血理论探讨囊性变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塌陷和修复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腾飞 肖方骏 +6 位作者 何晓铭 何宪顺 田佳庆 韦雨柔 何敏聪 何伟 魏秋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4-58,共5页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IONFH)是目前骨科领域的疑难病,“坏死-修复-塌陷-骨关节炎”是SIONFH患者逐步演变的自然病理过程,其中修复、塌陷对预后的影响至关重要,团队前期研究发现囊性变具有修复能力,可形成新骨阻止塌陷的发生,可能是激素性...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IONFH)是目前骨科领域的疑难病,“坏死-修复-塌陷-骨关节炎”是SIONFH患者逐步演变的自然病理过程,其中修复、塌陷对预后的影响至关重要,团队前期研究发现囊性变具有修复能力,可形成新骨阻止塌陷的发生,可能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修复的核心反应区。目前,中医药早期治疗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疗效,在SIONFH保髋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前期研究发现血瘀是贯穿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过程的重要病机,《素问·评热病论篇》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亦与气虚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结合气血理论,拟探讨囊性变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塌陷和修复中的重要意义,以期为中医药早期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血瘀 气虚 囊性变 塌陷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实践指南(2024年版)
16
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中日友好医院 +5 位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 高福强 邢更彦 孙伟 刘天洋 闫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I0001,共12页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骨科常见难治性、致残性疾病,是引起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骨科常见难治性、致残性疾病,是引起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具有非侵入、安全、有效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包括股骨头坏死在内的骨肌疾病临床治疗领域。然而,现阶段ONFH的ESWT方案在适应证选择、治疗参数、评价方法等层面缺乏统一共识,限制了疗法的推广及应用。因此,如何规范、科学、有效地为早、中期ONFH患者提供ESWT干预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本指南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牵头,组织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以及国内ONFH、ESWT领域专家,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结合国内临床经验及实际情况,采用改良2011年版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Oxford Center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OCEBM)证据级别及推荐等级标准,遵循2014年版《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及中华医学会发布的《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同时参考了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Ⅱ,AGREEⅡ)、卫生保健实践指南的报告条目(Reporting Items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in Healthcare,RIGHT)以及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体系(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in China,A-GREE-China)等方法,遴选出医生最为关注的9个临床问题,并最终形成9条循证医学推荐意见。本指南旨在为ONFH ESWT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建设性意见及依据,提高ESWT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体外冲击波疗法 股骨头坏死 循证医学 物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法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意义
17
作者 魏腾飞 田佳庆 +7 位作者 肖方骏 何宪顺 林锟 陆舜 何晓铭 何敏聪 何伟 魏秋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共4页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是目前骨科临床诊疗中的常见疑难病,“坏死-修复-塌陷-骨关节炎”是ONFH患者逐步演变的自然病理过程,文章基于《黄帝内经》中“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拟探析邪气、气虚在ONFH病因病机的重...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是目前骨科临床诊疗中的常见疑难病,“坏死-修复-塌陷-骨关节炎”是ONFH患者逐步演变的自然病理过程,文章基于《黄帝内经》中“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拟探析邪气、气虚在ONFH病因病机的重要性,ONFH往往具有共同的“气虚”病机,气虚受邪,邪气隐伏,交织渐进引起血瘀络阻等气血络病疾患,因气虚血瘀络阻,以中气损伤为先,最终伤及五脏精气,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伤及命门元气,晚期出现明显骨及软骨皲裂、塌陷的状况。因此,药酒浊邪隐伏于内,邪凑气虚,气血络病是ONFH的时空病机共线。在活血通络法基础上溯本求源,从气论治,兼顾“气虚”,于匡扶正气的基础上通补兼施,益气活血通络,可以更好地运用中医药为受ONFH疾病困扰的患者提供帮助,以冀为保髋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激素 酒精 气虚 中气 元气 络病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成人股骨头坏死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唐涛 苟远涛 +7 位作者 唐俊 何舰 牟帅 赵亮 臧振峰 徐练 杨梅 李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70-974,共5页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成人股骨头坏死的患病情况及发病特征,并进一步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自行设计调查表格,采用入户或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44例(797髋)股骨头坏死患者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危险...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成人股骨头坏死的患病情况及发病特征,并进一步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自行设计调查表格,采用入户或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44例(797髋)股骨头坏死患者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危险因素、诊断、分期及治疗情况等。并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44例患者,其中男性392例,女性152例,男女之比为2.58∶1;年龄19~90岁,平均55岁;双侧同时发生股骨头坏死253例(46.51%);初次诊断股骨头坏死中国际骨循环学会分期,Ⅰ期3.64%,Ⅱ期6.15%,Ⅲ期8.41%,Ⅳ期81.81%。病因构成为酒精性(52.39%)、激素性(16.18%)、创伤性(11.58%)、先髋发育不良性(5.88%)及其他类型(13.97%)。结论成都地区成人股骨头坏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疾病分期以Ⅲ~Ⅳ期所占比例最大;酒精或激素的大量摄入是导致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其中男性以酒精性为主,女性以激素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骨坏死 成人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股骨头骨组织OPG/RANKL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建忠 王坤正 +1 位作者 时志斌 张明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9-632,共4页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股骨头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kappa 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ligand,RANKL)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的...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股骨头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kappa 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ligand,RANKL)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另一作用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激素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低、中、高剂量激素组动物分别给予肌肉注射醋酸泼尼松龙7、12.5、25mg/kg体重,每周2次;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肌注。4周后取左侧股骨头骨组织石蜡包埋,HE染色,鉴定股骨头坏死情况;取右侧股骨头骨组织提取总R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OPG和RANKL mRNA的表达水平并计算OPG/RANKL比值。结果①低、中、高剂量激素组和对照组动物初期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分别为30%(3/10)、66.67%(6/9)、83.33%(5/6)、0(0/10);②低、中、高剂量激素组和对照组动物股骨头骨组织OPG mRNA表达的相对量分别为1.12±0.17、0.96±0.16、0.83±0.18和1.60±0.49;RANKL mRNA表达的相对量分别为2.48±0.81、3.33±1.04、4.51±1.33和1.58±0.42。与对照组比较,3个激素组OPG mRNA表达降低,且与激素用量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NKL mRNA表达增高,与激素用量呈正相关,其中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致股骨头坏死的效应可能与其调控OPG和RANKL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股骨头 骨坏死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注射无水乙醇建立鸸鹋股骨头坏死模型观察 被引量:14
20
作者 范猛 姜文学 +4 位作者 汪爱媛 彭江 张莉 许文静 卢世璧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7-362,共6页
目的建立两足动物鸸鹋的新型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以期更好地进行骨坏死机制及治疗评价的研究。方法成年鸸鹋20只,通过定制的治疗探针插入股骨头负重区,采用局部缓慢注射8 ml无水乙醇的方式造成股骨头坏死,并在术后1、4、8、12周进行髋... 目的建立两足动物鸸鹋的新型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以期更好地进行骨坏死机制及治疗评价的研究。方法成年鸸鹋20只,通过定制的治疗探针插入股骨头负重区,采用局部缓慢注射8 ml无水乙醇的方式造成股骨头坏死,并在术后1、4、8、12周进行髋关节磁共振成像检查。实验动物处死后取股骨头标本进行显微计算机断层摄影扫描及常规组织学检查。结果所有鸸鹋术后无明显感染征象,未发生实验动物异常死亡。髋关节磁共振成像在术后1周时表现为股骨近端的广泛水肿,随时间进展水肿范围逐渐向近端缩小,在12周局限至股骨头内。术后股骨头标本的组织学检查显示死骨形成,骨坏死修复反应活跃。实验侧股骨头内骨小梁结构及骨矿物量与对照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至术后6个月,未见股骨头塌陷。结论采用局部注射无水乙醇的方式可以建立股骨头坏死的塌陷前动物模型,骨坏死后的修复方式可能与骨坏死的结局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动物模型 无水乙醇 鸸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