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OF函数分析局域声速场时空变化特性
1
作者 朱忆 乔正明 +1 位作者 张丽萍 孙文舟 《舰船电子工程》 2025年第3期169-172,177,共5页
论文主要基于经验正交函数(EOF)对南海某区域的实测声速剖面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声速场在温度跃变层和深海等温层的时空变化特性、不同源的声速测量系统误差对EOF空间函数的影响以及声速场时空变化对EOF空间函数的影响。此外,还基于... 论文主要基于经验正交函数(EOF)对南海某区域的实测声速剖面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声速场在温度跃变层和深海等温层的时空变化特性、不同源的声速测量系统误差对EOF空间函数的影响以及声速场时空变化对EOF空间函数的影响。此外,还基于面积差法提出了EOF函数阶数的选取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声速场时空变化十分复杂,EOF函数描述后没有明显的特征成分;声速场空间上的变化呈现出较强的随机性且扰动量级小于时间维度,时间上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温度跃变层,且对第一阶EOF空间基函数的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场 经验正交函数 面积差法 方差贡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OF分析的山东省年降水区域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任建成 谷山青 卢晓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4-231,共8页
[目的]探究山东省不同气候分区年降水量的时空特征,为该地区气候分析、防灾减灾提供更加区域性的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山东省95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91—2020年降水年值数据,首先对山东省年降水场进行气候分区,然后通过相关统计方法... [目的]探究山东省不同气候分区年降水量的时空特征,为该地区气候分析、防灾减灾提供更加区域性的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山东省95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91—2020年降水年值数据,首先对山东省年降水场进行气候分区,然后通过相关统计方法分析各分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山东省各降水模态降水偏少的年份更多,降水偏多的年份降水强度更大,年代际变化均较为明显,但各模态降水偏多偏少的年份分布及强度变化有所不同。(2)山东省年降水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年降水场划分为东南沿海区(Ⅰ区)、西北平原区(Ⅱ区)和中部山地区(Ⅲ区)3个区域,各降水分区年降水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趋势率各不相同,突变均不明显。(3)山东省各降水分区年降水量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东南沿海区年降水场存在2个较为明显的能量中心,中心尺度均为2~3 a,未来变化具有强持续性;西北平原区年降水场存在3个较为明显的能量中心,中心尺度分别为5~7 a, 3 a和2~3 a,未来变化具有持续性;中部山地区年降水场存在2个较为明显的能量中心,中心尺度分别为2~3 a, 6 a,未来变化具有强持续性。[结论]山东省降水偏少的年份更多,降水偏多的年份降水强度更大,年降水场大致可分为3个分区,各分区年降水量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且未来变化均具有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降水 区域特征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 重标极差分析法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OF-DBSCAN-GRU的分布式光伏集群出力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麻吕斌 潘国兵 +3 位作者 蒋群 郭鹏 吴春华 赵宇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6,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EOF-DBSCAN划分集群的改进统计升尺度的光伏集群出力预测建模方法。针对传统统计升尺度方法子集群中光伏电站出力特性不一致问题,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和经验正交函数(EOF)优化特征空间,再根据密度聚类模型(DBSCAN)对区域内... 提出一种基于EOF-DBSCAN划分集群的改进统计升尺度的光伏集群出力预测建模方法。针对传统统计升尺度方法子集群中光伏电站出力特性不一致问题,通过皮尔逊相关系数和经验正交函数(EOF)优化特征空间,再根据密度聚类模型(DBSCAN)对区域内光伏电站划分集群,从而增强光伏电站聚类后集群出力特性的一致性。针对待预测日权重系数时间序列动态特性的提取、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TW)的相似日选取算法。最后利用循环神经网络(GRU)模型进行光伏电站出力预测。实验表明该集群预测方法的平均误差百分数(MAPE)约为6.33%,均方根误差(RMSE)约为13.93 kW,均方误差(MSE)为194.25 kW,通过实际光伏电站数据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电站 集群划分 经验正交函数 DBSCAN聚类算法 动态时间规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声速剖面用经验正交函数(EOF)表示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6
4
作者 沈远海 马远良 +1 位作者 屠庆平 姜小权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25,共5页
本文研究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及少量参数以近似表示实测浅水声速剖面的方法,研究了 样本数,不同浅水域的样本和算法的关系,并得出结论:一定区域的浅水声速剖面,以经验正交函数 (EOF)近似表示,仍可以达到较好的精度。... 本文研究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及少量参数以近似表示实测浅水声速剖面的方法,研究了 样本数,不同浅水域的样本和算法的关系,并得出结论:一定区域的浅水声速剖面,以经验正交函数 (EOF)近似表示,仍可以达到较好的精度。这对于声场层析及被动定位问题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 声速剖面 经验正交函数 E0F 可行性 水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OF分解与Kalman滤波相结合的副高位势场数值预报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科峰 张韧 +3 位作者 姚跃 张吉荣 徐海斌 王辉瓒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6年第3期291-296,共6页
用经验正交分解和Kalman滤波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夏季500hPa位势高度场数值预报误差修正模型,以改进副高数值预报效果,提高副高预报准确率。首先用经验正交分解(EOF)方法将T106数值预报500hpa位势高度场分解为彼此正交的空间结构模态和... 用经验正交分解和Kalman滤波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夏季500hPa位势高度场数值预报误差修正模型,以改进副高数值预报效果,提高副高预报准确率。首先用经验正交分解(EOF)方法将T106数值预报500hpa位势高度场分解为彼此正交的空间结构模态和相应的时间系数的线性组合,随后选取前15个模态的时间系数(其方差贡献98.7%)序列,分别建立了各自的Kalman(卡尔曼)滤波模型,最后用优化出的时间系数与相应的空间结构场进行EOF重构,进而得到修正后的副高位势预报场。修正后的位势场与原始的数值预报场的对比结果表明,该修正模型可对副高数值预报误差进行有效修正,优化后的预报效果较原始数值预报场有明显改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正交分解 KALMAN滤波 副高位势场 T106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OF分析和GAMLSS模型的淮河流域极端气候事件非平稳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怀军 曹蕾 +5 位作者 俞嘉悦 陆源源 冯如 杨雅雪 叶正伟 孙晓辉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5-134,共10页
【目的】将经验正交函数分析(EOF)时间系数作为广义可加模型(GAMLSS)的分析对象,揭示流域尺度极端气候事件的非平稳性特征。【方法】以EOF和GAMLSS为基础,将时间、气候指数和CO2量作为协变量,分析淮河流域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和... 【目的】将经验正交函数分析(EOF)时间系数作为广义可加模型(GAMLSS)的分析对象,揭示流域尺度极端气候事件的非平稳性特征。【方法】以EOF和GAMLSS为基础,将时间、气候指数和CO2量作为协变量,分析淮河流域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非一致性规律。【结果】降水极值为平稳时间序列,无显著变化。气温极值显著变化,暖极值以1985年为分界,先下降后上升,冷极值中冷夜日数和霜冻日数呈持续下降趋势。气温极值为非平稳性变化,且CO2变化是导致极值非平稳的原因。气温极值的非平稳变化导致不同重现期下重现水平发生显著变化,暖昼日数(Tx90p)第一主成分20年一遇重现水平由1965年的40 d增加到2015年的60 d;冷夜日数(Tn10p)20年一遇重现水平由1965年的90 d下降到-25 d。【结论】GAMLSS模型可以模拟气候极值序列位置、尺度参数的平稳和非平稳性变化,与EOF结合,可以减少站点尺度非平稳分析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事件 eof GAMLSS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OF迭代的月径流长期预报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杰友 熊学农 刘秀玉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3-46,共4页
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 ,以月平均 50 0hPa ,10 0hPa高度场及月平均海温场为预报因子 ,对广东省氵翁江流域的月径流进行预报 .结果表明 ,基于EOF迭代的预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月径流长期预报新方法 ,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
关键词 经验正交函数 月径流 预报因子 长期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OF的淮河流域地表蒸散发时空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秀芹 孙恒 +1 位作者 王燕 张建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197-199,共3页
基于2000—2014年MOD16遥感蒸散发数据,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淮河流域年蒸散发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年蒸散发空间分布可由4个模态特征场来表现,其空间分布结构为全区一致型、东南至西北差异型、东南至西北相反型、南... 基于2000—2014年MOD16遥感蒸散发数据,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淮河流域年蒸散发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年蒸散发空间分布可由4个模态特征场来表现,其空间分布结构为全区一致型、东南至西北差异型、东南至西北相反型、南北相反型。各模态2000—2010年蒸散发均呈上升趋势,之后蒸散发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蒸散发 经验正交函数法 时空分布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0-2019年江西省极端降水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9
作者 洪美玲 夏辰 +2 位作者 王讷敏 陈玮瑶 顾爱辉 《江西水利科技》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包括极端降水在内的各类极端气象水文事件在世界各地呈现频发状态,不仅对自然生态系统构成威胁,也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江西省因其多山多丘的地形特征,极易受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研究基于1970—2019年...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包括极端降水在内的各类极端气象水文事件在世界各地呈现频发状态,不仅对自然生态系统构成威胁,也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江西省因其多山多丘的地形特征,极易受极端降水事件的影响,研究基于1970—2019年日降水数据,采用趋势、突变、周期以及空间模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省极端降水的时程演变、空间分布以及空间演变特征进行定量识别与分析。结果表明:1970—2019年江西省多年面均降雨呈不显著上升趋势,2008年后更容易出现较高的峰值;各站点降水强度指数多呈上升趋势,暴雨日数显著上升,发生2天以上暴雨的年份在近25年出现5次,占总数的83%,极端降水呈频发重发的演变特征;82%的站点暴雨日数呈上升趋势,且75%以上的站点强降雨日数与极强降雨日数呈上升趋势,研究区降水在时间上更为集聚;研究区北部区域极端降水强度的变化更为剧烈,高强度极端降雨发生位置向北转移。因此,江西省未来的水安全保障工作需考虑北部区域极端降水变化加快加深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极端降水指数 经验正交函数 时空演变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20年中国西北地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植被的影响
10
作者 胡铁军 张亮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2,117,共8页
西北地区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区干旱频发,明确干旱演变特征对于区域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季节尺度上,干旱对植被的影响及周期性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选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表征气象干旱,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和... 西北地区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区干旱频发,明确干旱演变特征对于区域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季节尺度上,干旱对植被的影响及周期性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选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表征气象干旱,基于连续小波变换和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研究1961-2020年中国西北地区季节尺度干旱演变规律特征,并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交叉小波和小波相干分析1982-2020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SPEI的响应。结果表明:①REOF将研究区干湿状况分为4个亚区,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差异;干湿突变年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②在季节尺度上SPEI具有明显的周期性,震荡周期的发生时段集中在1991-2001年间,但周期长度不同。③干旱发生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季节上,夏季>春季>秋季;干旱程度上,中度>轻度>重度>极端。④季节干旱均严重影响西北地区植被生长,超过50%的地区SPEI与NDVI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小波相干和交叉小波分析了SPEI和NDVI的变化关系,二者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周期性 小波分析 时空特征 植被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与东亚中纬地区电离层TEC变化的EOF建模和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新 赵必强 +1 位作者 刘立波 万卫星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6-565,共10页
考察了北美(30°N—50°N,140°W—50°W)与东亚(42.5°N—57.5°N,65°E—140°E)中纬地区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的变化.TEC数据来自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JPL)约15年的全球电离层图(Global Ionospheric... 考察了北美(30°N—50°N,140°W—50°W)与东亚(42.5°N—57.5°N,65°E—140°E)中纬地区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的变化.TEC数据来自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JPL)约15年的全球电离层图(Global Ionospheric Map,GIM)数据.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EOF)得到上述两地区前三阶本征模及相关时间系数,分别约占TEC总变化的99.57%和99.79%.结果表明,两地区前三阶:EOF分量所表现出的TEC变化基本一致.第一阶EOF分量表现为受太阳活动调制的半年变化;第二阶EOP、分量表现为关于零磁偏线的经向电子浓度东西不对称结构,计算表明该结构与受地磁偏角控制的热层纬向水平风引起的等离子体向上漂移密切相关;第三阶EOF分量表现为磁倾控制的热层子午向风引起的等离子体向上漂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TEC 经验正交函数(eof) 半年/年变化 TEC东西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测深中声速剖面的分层EOF自适应重构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杨范 王振杰 赵爽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2-378,共7页
在海水性质变化剧烈地区利用重构声速剖面进行多波束测深时,传统的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EOF)方法在阶次选取时未顾及声速浅水的复杂性和深水的平稳性的特点。针对传统EOF方法存在计算量大、精度低等问题,给出... 在海水性质变化剧烈地区利用重构声速剖面进行多波束测深时,传统的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EOF)方法在阶次选取时未顾及声速浅水的复杂性和深水的平稳性的特点。针对传统EOF方法存在计算量大、精度低等问题,给出了一种声速剖面EOF重构中分层阶次的确定方法。根据常梯度声线跟踪计算深度,在满足0.25%倍水深限差的要求下,统计有效波束比,采用自适应方法确定出合理的阶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传统EOF重构声速剖面测深的阶次选取方法,降低了运算量,提高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速剖面 经验正交函数(eof) 分层 阶次选取 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OF和小波分析的山东省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1
13
作者 任建成 王峰 卢晓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9-183,共5页
为了探究山东省年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根据山东省29个国家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1980—2019年逐月降水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分解(EOF)、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年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山东省年降水量介于507.0~104... 为了探究山东省年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根据山东省29个国家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1980—2019年逐月降水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分解(EOF)、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年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山东省年降水量介于507.0~1047.4 mm,大体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山东省年降水场主要具有2种模态,4种表现类型,分别为全省多雨型,全省少雨型,东南部降水偏多、西北部降水偏少型以及东南部降水偏少、西北部降水偏多型,山东省40 a来降水场表现出4种类型的年份数分别为12,12,2,4 a,4种降水类型分布年份实况验证的准确率达到96.7%;山东省年降水量存在3~9 a的年际变化周期,以及15~32 a的年代际变化周期,其中主周期为28,18,4,7 a,分别经历了大约2,3,15,8.5个丰—枯转换期。综上,山东省年降水量由东南逐渐向西北递减。年降水场具有2种模态,4种表现类型,且具备多时间尺度周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 年降水 经验正交函数(eof) 小波分析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砻江流域REOF分区的降水特征及其未来趋势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龚成麒 董晓华 +2 位作者 董立俊 吴寒雨 欧阳习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8-87,共10页
研究区域降水对保障生态环境、发展有效灌溉面积、农业生产以及优化水库调度具有重要意义。以雅砻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流域13个气象站1961—2018年的降水资料,使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划分为6个地理区并结合Daniel趋势分析、... 研究区域降水对保障生态环境、发展有效灌溉面积、农业生产以及优化水库调度具有重要意义。以雅砻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该流域13个气象站1961—2018年的降水资料,使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划分为6个地理区并结合Daniel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和R/S重标极差法分析了雅砻江流域6个区1961—2018年的降水变化特征和未来降水趋势。结果表明:(1)每个区的降水量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年际变化特征不明显,与流域整体降水特征一致;Ⅰ区的降水量整体在持续减少,Ⅱ—Ⅵ区的降水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流域整体降水呈上升趋势。(2)Ⅰ—Ⅵ区的降水量突变年份依次为1981年、2002年;1981年;2005年、2014年;1978年、1997年、2001年、2011年;1980年、2000年;1980年、1998年、2001年。(3)6个分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Ⅳ区的降水量与过去趋势相比将会下降;Ⅰ区、Ⅱ区、Ⅲ区、Ⅴ区及Ⅵ区的降水量与过去趋势相同并呈强持续性,其中Ⅲ区的降水量上升趋势时间长、持续性最强,与过去趋势变化最相符;6个区的降水量受过去趋势影响的未来趋势时间长度依次为12 a,10 a,8 a,10 a,6 a,13 a。以上研究表明,雅砻江流域中下游的降水量上升幅度最大,而下游西南部(Ⅰ区)的降水量在显著持续减少,该现象会对水力发电、生态治理和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6个区降水量的显著年代际变化增加了局部旱涝发生的不确定性,降水量过去总体趋势对未来趋势的影响时间较长,这对于合理治理植被生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优化水库调度、发展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业生产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砻江流域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 Daniel趋势分析 突变检验 未来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OF的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水位时空变异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杭宜铖 范敏韬 刘智勇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9-146,共8页
基于1962—2016年珠江三角洲河网区12个水文站的月平均水位资料,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旋转经验正交函数法(REOF)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平均水位的时间演变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位呈显著上升趋势的月份主要集中在1—3月... 基于1962—2016年珠江三角洲河网区12个水文站的月平均水位资料,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旋转经验正交函数法(REOF)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平均水位的时间演变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位呈显著上升趋势的月份主要集中在1—3月和12月,水位呈显著下降趋势的月份主要集中在8—9月;珠江三角洲河网区平均水位分布特征可划分为4个典型空间异常型,第一空间异常型表现为旱季水位呈上升趋势,雨季水位呈下降趋势,第二、三、四空间异常型均表现为旱季和雨季水位均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平均水位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法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河网区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plex-EOF的高频地波雷达海流数据的空时特性
16
作者 沈志奔 吴雄斌 +2 位作者 邓海华 彭亮 董梁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7年第4期656-662,共7页
利用布设在高频地波雷达福建示范区的东山、龙海2个雷达站的约3天的海流数据进行矢量正交经验函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91%、4%和1.4%,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6%,是主要模态。模态1的空时分布特性表明模态1主... 利用布设在高频地波雷达福建示范区的东山、龙海2个雷达站的约3天的海流数据进行矢量正交经验函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91%、4%和1.4%,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96%,是主要模态。模态1的空时分布特性表明模态1主要反映了半日潮流的信息,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深分布的信息;模态2的空时分布特性表明模态2主要反映了风生流以及流场旋转特性的信息;模态3的空时分布特性表明模态3主要反映了上升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正交经验函数分析 高频地波雷达 模态 海流 空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OF的淮河流域潜在蒸散发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17
作者 刘赛艳 张以弛 +1 位作者 胡嘉玮 解阳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4-273,共10页
[目的]揭示流域潜在蒸散发(ET_(0))时空演变规律,阐明淮河流域ET_(0)变化的主要原因,为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干旱评估及农业用水评估和规划等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淮河流域内及其周边29个气象站点1960—2020年逐日实测气象数据,采用... [目的]揭示流域潜在蒸散发(ET_(0))时空演变规律,阐明淮河流域ET_(0)变化的主要原因,为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干旱评估及农业用水评估和规划等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淮河流域内及其周边29个气象站点1960—2020年逐日实测气象数据,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Mann-Kendall法研究了ET_(0)的基本变化趋势,并运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EOF)分解了流域各站点组成的ET_(0)矩阵,得到流域年和四季ET_(0)气象场的时空分布结构,通过分析典型分布模态对应的时间系数揭示了流域ET_(0)气象场的变化规律。[结果]流域年ET_(0)多年均值为858.4 mm,除春季外,其他三季和年ET_(0)均呈下降趋势。流域年ET_(0)整体以同增同减、流域西北和东南区域反相变化两种空间分布模态为主,其中,模态一以1980年为界,有从“全流域高ET_(0)”的空间分布形式转变为“全流域低ET_(0)”的显著变化趋势;模态二也有从“西北ET_(0)偏高东南ET_(0)偏低”向“西北ET_(0)偏低东南ET_(0)偏高”的显著变化趋势。流域四季ET_(0)整体以同增同减的空间分布为主,流域年ET_(0)空间分布模态的转变主要是由夏季ET_(0)的空间模态转变造成的。[结论]淮河流域ET_(0)时空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和区域性差异,夏季ET_(0)对年ET_(0)的变化贡献率最大,显著减少的日照时数和风速是导致流域存在“蒸发悖论”的主要原因,未来可针对性地加强夏季蒸散发的实际观测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潜在蒸散发 经验正交函数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对湿润指数的浙江省茶叶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鹿翔 韩芙蓉 +3 位作者 高昕瑜 舒素芳 陆德彪 金志凤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6,共10页
【目的】研究浙江省茶叶气象干旱的演变规律,为茶叶安全生产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浙江省6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50 a(1971—2020年)的逐日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数据,基于相对湿润指数、正交经验函数和小波分析法等分析浙... 【目的】研究浙江省茶叶气象干旱的演变规律,为茶叶安全生产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浙江省6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50 a(1971—2020年)的逐日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数据,基于相对湿润指数、正交经验函数和小波分析法等分析浙江省茶叶气象干旱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浙江省茶叶生产夏季干旱的强度和发生频率高于秋季,且均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中西部尤其金衢盆地的干旱强度和频率为全省最强,浙北地区次之,沿海地区最小。茶叶夏季干旱站次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秋季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00年以后夏秋两季出现极端大范围茶叶气象干旱的年份增多。茶叶夏季和秋季干旱强度的正交经验函数第一模态表现为全省变化一致性,第二模态中沿海局部地区和内陆呈反相位变化,夏秋两季干旱强度的主模态时间序列分别存在2-6、2-4、6-10 a的振荡周期。【结论】浙江省在夏季和秋季出现茶叶气象干旱的频率在下降,但出现极端干旱的概率在增加,应重点加强茶叶主产区干旱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升防旱抗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气象干旱 相对湿润指数 干旱强度 正交经验函数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太平洋海域温跃层反演
19
作者 丁加豪 李倩倩 +1 位作者 毕德凯 刘胜君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9-677,共9页
温跃层是反映海洋温度场的重要指标。针对太平洋中东部海域复杂多变的水文情况以及传统温跃层分析模式的局限性,该文基于BOA_Argo历史网格,通过BP神经网络,建立温度剖面的经验正交系数与海面遥感数据、少量深度处海水温度之间的非线性... 温跃层是反映海洋温度场的重要指标。针对太平洋中东部海域复杂多变的水文情况以及传统温跃层分析模式的局限性,该文基于BOA_Argo历史网格,通过BP神经网络,建立温度剖面的经验正交系数与海面遥感数据、少量深度处海水温度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实现海洋垂向温度剖面的实时反演,最后利用垂向梯度法获得海洋温跃层的相关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法,该方法反演得到的跃层深度与测量值更加吻合,其中上层深度平均反演误差从10.3 m下降到5.7 m,下层深度平均反演误差从16.8 m下降到8.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跃层 BP神经网络 经验正交函数 垂向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索周法的辽宁省干旱周期演变特征研究
20
作者 邓增宣 付玉娟 张婉婷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3-77,共5页
为探究辽宁省不同气候特征区域年、季干旱周期性规律,基于辽宁省22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20年逐日降水数据,首先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对研究区进行降水分区,再计算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利用索周法分析各分区不同尺度标... 为探究辽宁省不同气候特征区域年、季干旱周期性规律,基于辽宁省22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20年逐日降水数据,首先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对研究区进行降水分区,再计算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利用索周法分析各分区不同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周期特征,并与Morlet小波周期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索周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干旱周期分析。年尺度上,Ⅰ、Ⅱ区存在7年左右的显著周期规律,Ⅲ区周期规律以5年为主。季尺度上,Ⅰ、Ⅱ区各季节的周期规律以4~7年为主,而Ⅲ区周期尺度稍长,各季节主要表现为6~9年,各分区不同时间尺度周期演变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周期 Reof SPI指数 索周法 MORLET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