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igin of Negative Imaginary Part of Effective Permittivity of Passive Materials
1
作者 Kai-Lun Zhang Zhi-Ling Hou +2 位作者 Ling-Bao Kong Hui-Min Fang Ke-Tao Zhan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05-108,共4页
The anti-resonant phenomenon of effective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s of metamaterials has aroused controversy due to negative imaginary permittivity or permeability. It is experimentally found that the negative imagin... The anti-resonant phenomenon of effective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s of metamaterials has aroused controversy due to negative imaginary permittivity or permeability. It is experimentally found that the negative imaginary permittivity can occur for the natural passive materials near the Fabry Perot resonances. We reveal the nature of negative imaginary permittivity, which is correlated with the magnetoelectric coupling. The anti-resonance of permittivity is a non-inherent feature for passive materials, while it can be inherent for devices or metamaterials. Our finding validates that the negative imaginary part of effective permittivity does not contradict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for metamaterials owing to the magnetoelectric coup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igin of Negative Imaginary Part of Effective Permittivity of Passive materials F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原竹建筑的空间形态模式与特征研究
2
作者 秦洛峰 吕凯程 沈晓鸣 《华中建筑》 2025年第3期40-45,共6页
该文从空间视角对非线性原竹建筑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非线性原竹建筑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特征两个方面,综合图式化的研究方法,对建筑的空间形态做了归纳研究,并提出了非线性原竹建筑内部空间的共性特征。从研究可以得出,非线性原竹建筑具... 该文从空间视角对非线性原竹建筑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非线性原竹建筑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特征两个方面,综合图式化的研究方法,对建筑的空间形态做了归纳研究,并提出了非线性原竹建筑内部空间的共性特征。从研究可以得出,非线性原竹建筑具有功能单一、缺少空间介质、垂直向度空间利用率低和各功能组成部分联系弱等空间特征。研究以期为未来原竹建筑的空间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竹建筑 材料 空间特征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C^(3D)软件的砂砾石料缩尺方法对比研究
3
作者 常玉鹏 杨凌云 +1 位作者 孟书一 刘广乾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2,共4页
研究砂砾石料缩尺效应对精准预测砂砾石坝的强度特性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大型静三轴试验和基于PFC^(3D)软件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原级配砂砾石料强度特征及剔除法、等量替代法、相似法、混合法4种不同缩尺方法对砂砾石料力学性质的影... 研究砂砾石料缩尺效应对精准预测砂砾石坝的强度特性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大型静三轴试验和基于PFC^(3D)软件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原级配砂砾石料强度特征及剔除法、等量替代法、相似法、混合法4种不同缩尺方法对砂砾石料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FC^(3D)软件具有较好的数值模拟效果。四种不同缩尺方法(σ_(1)-σ_(3))-ε_(1)特征差异性明显,原级配砂砾石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明显的塑性破坏特征。原级配砂砾石料在经过不同缩尺方法缩尺后,其粘聚力c均会被降低,而内摩擦角φ的变化则与所采用的缩尺方法有关。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反推原级配砂砾石料强度参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石料 缩尺效应 PFC~(3D) 三轴试验 数值模拟 原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与中药炮制比较分析
4
作者 胡恒 李佳 +4 位作者 韩子璇 刘梦 杨立茹 关雪峰 张纯刚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13-221,共9页
蒙药炮制是蒙古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医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保障临床安全用药及提高药物疗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蒙药炮制作为一种少数民族制药技术,其与中药炮制存在部分差异,且目前有关蒙药炮制的研究较少,故文章通过... 蒙药炮制是蒙古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医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保障临床安全用药及提高药物疗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蒙药炮制作为一种少数民族制药技术,其与中药炮制存在部分差异,且目前有关蒙药炮制的研究较少,故文章通过查阅文献,从起源发展、药材基源、常用辅料、炮制方法等方面对蒙药炮制与中药炮制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更好地发挥蒙医药优势和深入研究蒙药炮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中药 炮制起源 药材基源 炮制辅料 炮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起于何时 被引量:2
5
作者 韩东屏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41-49,共9页
以往学界只有关于文化起源的论述而缺乏关于文化起点即文化起于何时的研究。既有的十类文化定义中,蕴含了三种潜在的文化起点观,即文化与人同时诞生,文化与生物同时诞生和文化在人之后诞生。前两种观点明显不对,后一种观点基本可以得到... 以往学界只有关于文化起源的论述而缺乏关于文化起点即文化起于何时的研究。既有的十类文化定义中,蕴含了三种潜在的文化起点观,即文化与人同时诞生,文化与生物同时诞生和文化在人之后诞生。前两种观点明显不对,后一种观点基本可以得到肯定,只是也没给出文化起于何时的具体时间。由于文化是人类创造力的果实,因而人类第一个创造物出现的时间就是文化的起点。人类创造物的种类甚多,出现的时间有先有后,不过最终可将所有的文化之物归为器物文化、符号文化和组织文化三大类。通过分别考察可知,最早出现的器物文化之物是300万年前直立人用工具制作的木棍、石斧,最早出现的符号文化之物是30万年前早期智人发明的声音语言,最早出现的组织文化之物是10万—7万年前晚期智人用制度创建的氏族社会。由此可知,器物文化在300万年前的起点,也就是人类文化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起源 文化起点 器物文化 符号文化 组织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海经》夏启“右手操环”解码——佩玉环的史前巨人
6
作者 叶舒宪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4年第2期5-40,共36页
论文以文学人类学的视角,利用四重证据法,探讨镇原县博物馆墓葬中,史前“巨人”佩玉环和《山海经》夏启“右手操环”的文化意义。史前巨人左手腕部的墨绿色玉环,将问题引向史前的玉环与葬俗文化间的关联。通过考察多个史前遗址考古新发... 论文以文学人类学的视角,利用四重证据法,探讨镇原县博物馆墓葬中,史前“巨人”佩玉环和《山海经》夏启“右手操环”的文化意义。史前巨人左手腕部的墨绿色玉环,将问题引向史前的玉环与葬俗文化间的关联。通过考察多个史前遗址考古新发现情况,认识到龙山文化时代较普遍的葬礼现象是将玉镯、玉环等套在墓主人右手或手臂上。这种奇特礼仪行为模式寄托着死者魂灵升天的幻想目标和动力。以此为基础,论文转向对《山海经》中“夏启右手操环”的叙事解读。通过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式,发现该神话叙事与龙山文化时代右手戴玉环的葬俗吻合。玉环在史前文化中具有通神和象征永生不死的意义,关于夏代开国君王“右手操环”叙事之解码长期以来真相不明,如今得到史前玉环镯葬俗的考古真相之印证。玉环镯在神话传说与考古新发现之间的相互印证,彰显了四重证据法的“物证优先原则”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重证据法 物证优先 出土史前玉环 《山海经》 夏启右手操环 玉镯源流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江天冬的产地加工、质量标准与产品开发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吕剑波 马亚 +4 位作者 邢双双 阳衡 莫虹瑕 杨天璋 刘起军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2-38,共7页
天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临床上常与麦冬、地黄配伍,用于治疗肺阴虚、肾阴虚、热伤胃津等证。内江市东兴区是四川省天冬适宜种植区域之一,2023年“天冬膏熬制技艺”列入内江市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除了... 天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临床上常与麦冬、地黄配伍,用于治疗肺阴虚、肾阴虚、热伤胃津等证。内江市东兴区是四川省天冬适宜种植区域之一,2023年“天冬膏熬制技艺”列入内江市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除了药用,在内江地区天冬还常作为食品原料。目前,天冬的采收、产地加工等环节仍需大量人工,去皮、干燥、切制、去心是产地加工的关键工序,去皮机、切药机、微波干燥机等相关中药炮制设备亟需优化升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20年版二部天冬项下收载了性状、显微鉴别、水分检查、总灰分检查、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查及浸出物测定,未收载含量测定项,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液质联用、高光谱、近红外光谱、X射线等新技术可用于天冬的定性鉴别,建立内江天冬的特征图谱、指纹图谱可完善专属性分析。天冬的定量分析目前集中在皂苷、氨基酸、多糖,单一成分的含量测定并不能反映中药材的整体质量,故应对天冬药材的多组分进行含量测定,天冬产品则需结合适应症选取药效物质进行测定。另外,有关物质检查应增加5-HMF、农药残留、霉菌毒素、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等测定项。目前天冬的应用形式单一,主要作为中药材原料,而其在提取物、配方颗粒、新饲料添加剂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从天冬的产地加工、质量标准、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内江天冬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 产地加工 工艺 质量标准 中药炮制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茨哈峡水电站垫层料与过渡料联合抗渗试验研究
8
作者 崔家全 马凌云 +4 位作者 段军邦 张路 崔家铭 何静斌 常玉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6-222,共7页
对于天然砂砾石料作为筑坝料的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其坝体各分区料联合抗渗稳定性对坝体安全性十分重要。研究采用自主研制的高水头大型渗透试验设备,对茨哈峡水电站原级配砂砾石填筑料的垫层料与过渡料进行联合抗渗试验;监测各... 对于天然砂砾石料作为筑坝料的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其坝体各分区料联合抗渗稳定性对坝体安全性十分重要。研究采用自主研制的高水头大型渗透试验设备,对茨哈峡水电站原级配砂砾石填筑料的垫层料与过渡料进行联合抗渗试验;监测各分区填筑料的渗流特性演变过程,总结了垫层料与过渡料筑坝料联合抗渗试验的演变基本规律,验证过渡料对垫层料的反滤保护作用,为茨哈峡水电站坝体填筑料的级配设计优化、渗透稳定安全性的论证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垫层料 过渡料 渗透变形 原级配试样 联合抗渗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视域下人类旅游的起源与演变研究
9
作者 廖平 刘鑫 《旅游研究》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人类旅游的起源是旅游学历久弥新的经典命题,人类旅游起源的时空定位、初始形态以及演变规律等问题至今尚未理清。文章基于唯物史观对人类旅游的起源与演变展开哲学思辨和科学实证,研究认为:①人类旅游起源和演变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发... 人类旅游的起源是旅游学历久弥新的经典命题,人类旅游起源的时空定位、初始形态以及演变规律等问题至今尚未理清。文章基于唯物史观对人类旅游的起源与演变展开哲学思辨和科学实证,研究认为:①人类旅游起源和演变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革,进而引起人类旅游生活方式的产生和变迁。②旅游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旅游起源于约公元前2070—1600年的夏,世界旅游起源于约公元前4000—5000年的两河流域,这是人类旅游起源的时空定位。③人类旅游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文化旅游、自然旅游和休闲旅游三种形态,而现代旅游是一种综合旅游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旅游的起源 旅游概念 旅游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材料微观摩擦学研究进展
10
作者 赵永康 王优强 于童童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1-10,共10页
综述了二维材料在微观摩擦学领域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二维材料的分类和制备方法以及用于微观摩擦学研究的常用设备。按照单峰接触模型和异/同质结接触模型,重点介绍了二维材料在微观摩擦学的研究现状,概括分析了二维材料的结构性质、... 综述了二维材料在微观摩擦学领域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二维材料的分类和制备方法以及用于微观摩擦学研究的常用设备。按照单峰接触模型和异/同质结接触模型,重点介绍了二维材料在微观摩擦学的研究现状,概括分析了二维材料的结构性质、针尖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材料与衬底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外加电场等对微观摩擦学的影响机制。总结了基于二维材料在微观摩擦学领域的摩擦和磨损机制,包括声子作用机制、电子-声子耦合机制以及电子作用机制。基于上述机制,通过利用削弱乃至消除褶皱效应、调控电-声耦合及构建非公度接触等手段,可以实现微观尺度的超低摩擦乃至超润滑。指出了发展微观尺度超低摩擦乃至超润滑薄膜的方法及思路。最后展望了二维材料在微观摩擦学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微观摩擦学 原子力显微镜 摩擦起源 磨损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评价结合层次分析法优化龙江道地药材防风炮制一体化工艺
11
作者 巩丽虹 吴英俊 李孟全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6期51-54,共4页
优选黑龙江地产药材防风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简称“一体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鲜防风饮片烘干温度、切片厚度、烘干时间3个因素进行考察,以醇浸出物、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防风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综合加... 优选黑龙江地产药材防风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简称“一体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鲜防风饮片烘干温度、切片厚度、烘干时间3个因素进行考察,以醇浸出物、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防风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综合加权评分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对防风一体化工艺进行研究并确定最佳工艺;按照优选出的最佳工艺加工一体化饮片,同时加工防风传统工艺饮片,并比较二者质量。结果显示,鲜防风一体化最佳工艺为烘干温度50℃,切5 mm厚片,干燥箱内烘干3 h,2种工艺饮片质量接近,且一体化工艺饮片中醇浸出物、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多糖含量较高。得出结论,优选的防风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简单可行、节能环保,且防风中活性成分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 一体化 产地加工 层次分析法 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上高县七宝山铅锌钴铁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12
作者 姜宝亮 况二龙 赖长金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2期117-119,共3页
江西省上高县七宝山铅锌钴铁矿床为一中型多金属矿床,矿体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主矿体产于石炭系黄龙组白云岩中,矿区的热液作用亦是成矿的重要条件,本次重点针对成矿物质来源,通过收集以往勘查资料及样品分析,探索其矿床成因。前期的沉... 江西省上高县七宝山铅锌钴铁矿床为一中型多金属矿床,矿体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主矿体产于石炭系黄龙组白云岩中,矿区的热液作用亦是成矿的重要条件,本次重点针对成矿物质来源,通过收集以往勘查资料及样品分析,探索其矿床成因。前期的沉积作用为成矿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岩浆的侵入提供了热源,为地层中的元素迁移创造了条件,在构造薄弱地带,通过还原作用形成金属硫化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宝山 矿床成因 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量椭球颗粒随机分布三维区域的模拟及其四面体网格快速生成算法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友云 何长洲 +1 位作者 崔俊芝 龙述尧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9-325,共7页
针对颗粒为椭球形状并且随机分布的多相复合材料给出了三维情形下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并对此复杂区域提供了一种四面体网格快速生成算法。此方法的基本思想:首先是根据材料的要求,给出随机颗粒材料的计算机模拟,然后对模拟后的颗粒边界初... 针对颗粒为椭球形状并且随机分布的多相复合材料给出了三维情形下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并对此复杂区域提供了一种四面体网格快速生成算法。此方法的基本思想:首先是根据材料的要求,给出随机颗粒材料的计算机模拟,然后对模拟后的颗粒边界初始化,得到一些初始剖分点,并给出剖分区域的初始网格(正四面体),接着把颗粒的初始边界点投入到剖分区域中,替换区域中靠此点近的点,并且采用加点寻找边界的方法和修正初始点方法来解决四面体穿刺边界问题,从而得到整个区域的四面体网格。最后用实例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复合材料 计算机模拟 四面体穿刺 初始网格 网格生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统武术传承的原生态回归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林 王恒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8-63,67,共7页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人们对于传统武术回归"原生态"充满了期待。文章分析了传统武术传承"原生态"回归的时代背景,认为对于传统武术传承的"原生态"回归不能拘泥于学理意义上的"原生态&quo...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人们对于传统武术回归"原生态"充满了期待。文章分析了传统武术传承"原生态"回归的时代背景,认为对于传统武术传承的"原生态"回归不能拘泥于学理意义上的"原生态",只要能够唤起特定族群共享的文化记忆和情感认同,这一传统武术就是"原生态"的。随后分析了传统武术"原生态"传承的困惑主要在于:"原生态"与"次生态"之辨、泥古与创新之困、自生与自为之惑,以促进传统武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武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原生态 困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油气区火成岩外变质带储集层中碳酸盐胶结物成因研究及意义 被引量:60
15
作者 王大锐 张映红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0-42,共3页
渤海湾盆地是典型的裂谷型盆地,广泛发育火成岩,迄今已发现27个具商业价值的火成岩油藏,其中12个为侵入岩及外变质带型油藏。这类油藏充填于岩石裂缝中的碳酸盐胶结物的δ~13C值为-6.8‰r~3.3‰、δ~18O值为-... 渤海湾盆地是典型的裂谷型盆地,广泛发育火成岩,迄今已发现27个具商业价值的火成岩油藏,其中12个为侵入岩及外变质带型油藏。这类油藏充填于岩石裂缝中的碳酸盐胶结物的δ~13C值为-6.8‰r~3.3‰、δ~18O值为-17.1‰~-12.5‰,表明碳酸盐胶结物是在热事件过程中,烃类物质因高温变质而分解并进入裂缝中沉淀而成。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热事件很可能会对烃类的形成产生促进作用。对于了解渤海湾地区侵入岩及外变质带型油藏特殊的充注史、发育史,以及建立这类储集层的储集空间模型,胶结物成因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地质信息。图2表1参8(王大锐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地区 火成岩油藏 外变质带储集层 碳酸盐胶结物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原位沿空留巷技术 被引量:51
16
作者 黄艳利 张吉雄 +1 位作者 张强 昝东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24-1628,共5页
针对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原位沿空留巷的技术难点,在分析该条件下沿空留巷围岩结构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巷旁充填原位沿空留巷的新技术。此项技术有3个关键方面:一是合理组织采煤、充填与留巷在时间与空间... 针对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原位沿空留巷的技术难点,在分析该条件下沿空留巷围岩结构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巷旁充填原位沿空留巷的新技术。此项技术有3个关键方面:一是合理组织采煤、充填与留巷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配合;二是针对原巷道设计合理可靠的支护形式,并保证采空区充填体的密实度;三是沿空留巷巷旁充填体的形式及锚杆、钢带、钢筋梯梁及金属网的组合加固方案设计。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该技术条件下的沿空留巷巷道两帮位移最大46 mm,顶底板移近最大87 mm,采空区充填体与巷旁充填体共同控制了顶板活动,留巷维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充填采煤 原位沿空留巷 充填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压力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禹峰 肖千祝 +2 位作者 张保忠 谢远壮 刘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95,共3页
喇嘛甸油田先后经历了基础井网、一次加密、二次加密、一类油层聚驱、二类油层上返开发等开发阶段,形成了以水驱井网为基础,多套井网共存的开发模式。随着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目前现有的笼统测压系统出现较大的不适应性。在应用... 喇嘛甸油田先后经历了基础井网、一次加密、二次加密、一类油层聚驱、二类油层上返开发等开发阶段,形成了以水驱井网为基础,多套井网共存的开发模式。随着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目前现有的笼统测压系统出现较大的不适应性。在应用笼统测压系统分析目前油田多套井网压力系统变化的基础上,并应用RFT、MDT等单井分层测压资料,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油层地层压力变化情况,结合原始地层压力特点,按照不同井网、不同开发阶段、不同开发方式分析油层压力系统特征,找到了影响地层压力变化的因素,指导了油田综合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系统 物质平衡原理 原始地层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气藏地质储量新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道杰 李世成 +3 位作者 田中敬 丁显峰 解庆阁 殷建成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0-753,共4页
气藏储量的准确预测是气藏开发动态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广义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视地层压力倒数(Z/p)与累计产气量(Gp(Z/p))的关系,推导了新的定容封闭气藏和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对于定容封闭气藏,物质平衡方程中Z/... 气藏储量的准确预测是气藏开发动态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在广义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视地层压力倒数(Z/p)与累计产气量(Gp(Z/p))的关系,推导了新的定容封闭气藏和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对于定容封闭气藏,物质平衡方程中Z/p与Gp(Z/p)呈线性关系,利用直线的斜率(天然气地质储量倒数1/G)可确定定容封闭气藏地质储量;对于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中Z/p,Gp(Z/p)和气藏外部水体水侵量(We)呈多元函数关系,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可确定水驱气藏地质储量。实例应用证明,新推导的定容封闭气藏和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能够准确计算气藏原始地质储量,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准确性。该方法也为气藏动态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平衡方程 定容封闭气藏 水驱气藏 地质储量 天然水驱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材料应用起源探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陶园 于伟东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69,共7页
纺织材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易被获取和使用的一类物质,其应用起源的历史应该是久远的。已出土的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骨器等,有很多能够从其形制、用途或装饰图案上反映出纺织材料的存在。以这些出土实物为旁证,对纺织材料在应用... 纺织材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易被获取和使用的一类物质,其应用起源的历史应该是久远的。已出土的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骨器等,有很多能够从其形制、用途或装饰图案上反映出纺织材料的存在。以这些出土实物为旁证,对纺织材料在应用方面的起源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从最初人类如何更好地满足生存需求的角度,结合纺织材料与生俱来的绑扎、遮盖、打结、系挂、铺垫等功能,认为纺织材料的起源主要有工具、标识、防寒舒适之需等几种可能。同时基于相关考古实物的所属年代,对纺织材料的起源时间作进一步的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材料 原始社会 生存需求 起源 工具 出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红外谷物干燥复合材料及其干燥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建学 李红涛 +1 位作者 朱文学 张玉先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46-48,共3页
在研究ZrO2和TiO2的远红外辐射性能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以确定ZrO2、TiO2和辅助原料的不同水平对其远红外辐射率的影响,利用远红外辐射测量仪测定了复合材料烧结后的远红外辐射率;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并与热风干燥做了谷物干燥... 在研究ZrO2和TiO2的远红外辐射性能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以确定ZrO2、TiO2和辅助原料的不同水平对其远红外辐射率的影响,利用远红外辐射测量仪测定了复合材料烧结后的远红外辐射率;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并与热风干燥做了谷物干燥对比试验;得到如下结论:①TiO2含量达到15%,ZrO2的含量达到80%时的远红外辐射性能最优。所合成试样在所要求波段的光谱辐射率最高可达到0.91。②同等条件下自制辐射器的干燥效率比热风干燥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钛复合材料 光谱匹配 正交试验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