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T型基块的新型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n_3(BTC)_2(H_2O)_9·(H_2O)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2
1
作者 薛铭 朱广山 +7 位作者 王力风 方千荣 孙锦玉 孙福兴 郭晓丹 赵晓君 田歌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11-2213,共3页
A new metal-organic polymer Mn3(BTC)2(H2O)9·(H2O) 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the metal ions Mn(Ⅱ) with 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H3BTC) in a mixed solution of DMF/C2H5OH/(H2O) and crystallized.The ... A new metal-organic polymer Mn3(BTC)2(H2O)9·(H2O) 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the metal ions Mn(Ⅱ) with 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H3BTC) in a mixed solution of DMF/C2H5OH/(H2O) and crystallized.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C2/c with a=1.901 4(4) nm,b=0.740 23(15) nm,c=2.044 9(4) nm,β=97.18(3)°,V=2.855 5(10) nm3,Z=4,Dc=1.766(g/cm3),μ(Mo Kα)=1.401 mm-1,R[I>2σ(I)]=0.072 7,wR=0.235 1 for 2 419 independent reflections with goodness-of-fit 1.046. Its structure possesses bilayer architectures constructed from Mn ions linked infinite Mn(BTC) chains which were build up from BTC ligand as the "T-shape" module and Mn as the linear module.The hydrogen-bond and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bilayers make them three-dimensional channel-like interpenetrated frame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T型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键合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加载条形波导电光调制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峰 李晓东 +3 位作者 谭震宇 李涛 陈长鸣 张大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9-572,共4页
相对于普通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侧链键合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能提高生色团的掺杂浓度,避免出现结晶、相分离等现象,同时生色团极化有序性的弛豫因生色团运动受阻而降低,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种性能优良、稳... 相对于普通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侧链键合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能提高生色团的掺杂浓度,避免出现结晶、相分离等现象,同时生色团极化有序性的弛豫因生色团运动受阻而降低,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种性能优良、稳定的侧链键合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并将这种材料应用于电光调制器的电光层,利用传统的半导体工艺,采用加载条形波导结构,成功制备了马赫-曾德尔(Mach-Zehnder,M-Z)型电光调制器.测试得到电光调制器在1 550 nm波长下10 kHz的响应信号,为键合型杂化材料应用于光电器件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聚合物 加载条形 电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速电光调制器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小伟 裴丽 +1 位作者 李彬 简水生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7-70,共4页
介绍了目前高速长距离光纤通信中常用的电光调制器的原理、结构和应用。目前半导体调制器的研究日趋成熟,性能不断改善。有机聚合物电光调制器被公认为是最具潜力的高速光通信调制器,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光纤通信 有机聚合物电光调制器 M-Z干涉仪电光调制器 F-P型电光调制器 定向耦合电光调制器 Si基电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添加剂作为形貌调节剂提升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4
作者 时宇 张榴 +5 位作者 国霞 王阳 肖海芹 房进 周祎 张茂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9-158,共10页
活性层形貌的调控是实现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高效率和稳定性的关键.本文将聚合物给体PM7作为形貌调节剂加入到BTTzR∶Y6二元体系中,制备了三元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结果表明,少量PM7的加入能够有效改善共混膜中的微观纳米结... 活性层形貌的调控是实现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高效率和稳定性的关键.本文将聚合物给体PM7作为形貌调节剂加入到BTTzR∶Y6二元体系中,制备了三元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结果表明,少量PM7的加入能够有效改善共混膜中的微观纳米结构和分子堆积,促使器件获得更加有效的激子解离和载流子传输;相应器件的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显著提升,最终能量转化效率从二元器件的13.9%提高到三元器件的16.0%.值得注意的是,三元器件的热稳定性大幅提升,在85℃加热2200 min后依然能够保持初始效率的79%;而二元器件则大幅衰减到初始效率的43%.以上结果表明,添加聚合物添加剂可以有效地调节共混膜形貌,以获得高效和稳定的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 聚合物添加剂 形貌调控 高效率与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