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lex field network-coded cooperation based on multi-user detec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被引量:2
1
作者 Jing Wang Xiangyang Liu +1 位作者 Kaikai Chi Xiangmo Zh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3年第2期215-221,共7页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can achieve spatial diversity gains,and consequently combats signal fading due to multipath propag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powerfully.A novel complex field network-coded cooperation(CFNCC...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can achieve spatial diversity gains,and consequently combats signal fading due to multipath propag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powerfully.A novel complex field network-coded cooperation(CFNCC) scheme based on multi-user detection for the multiple unicast transmission is proposed.Theoretic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cooperation(CC) scheme and network-coded cooperation(NCC) scheme,CFNCC would obtain higher network throughput and consumes less time slots.Moreover,a further investigation is made for the symbol error probability(SEP) performance of CFNCC scheme,and SEPs of CFNCC scheme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CC scheme in various scenarios for different signal to noise ratio(SNR)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work coding complex field wireless network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multi-user 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multi-rate multi-user detection based on supervision decision
2
作者 杨涛 谢剑英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4年第3期413-418,共6页
Multi-user detection (MUD) based on multirate transmission i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system is discussed. Under the requirement of signal interference ratio (SIR) detection at base station and framework ... Multi-user detection (MUD) based on multirate transmission i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system is discussed. Under the requirement of signal interference ratio (SIR) detection at base station and framework with paralle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 supervision decision algorithm based on pre-decision of probabilistic data association (PDA) and hard decision is proposed. The detection performance is analyzed and simulation is implemented to show that the supervision decision algorithm improves the detection performance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MA MULTI-RATE multi-user detection supervision deci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气体示踪剂的优选及检测 被引量:15
3
作者 邹信芳 张作祥 +1 位作者 巩吉海 胡仲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7-68,i006,共3页
通过研究优选出两种气体示踪剂, 室内实验研究了两种气体示踪剂(F6、F12) 的示踪性能和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评价实验结果表明: 新型气体示踪剂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加标回收率高的特点; 示踪性能评价实验表明: 新型气体示踪... 通过研究优选出两种气体示踪剂, 室内实验研究了两种气体示踪剂(F6、F12) 的示踪性能和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评价实验结果表明: 新型气体示踪剂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加标回收率高的特点; 示踪性能评价实验表明: 新型气体示踪剂具有在地层吸附量少、在天然气中空白值低的特点。从而证明了这两种新型气体示踪剂适合作为油田混相驱油矿场试验中用于监测注入气体流动方向的示踪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剂 优选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喷雾粒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49
4
作者 兰玉彬 彭瑾 金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共9页
【目的】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优化农药喷施方式,提高农药利用率与喷施效果,实现农业生产的良好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从农药雾滴粒径的检测方法出发,介绍了雾滴粒径检... 【目的】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优化农药喷施方式,提高农药利用率与喷施效果,实现农业生产的良好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从农药雾滴粒径的检测方法出发,介绍了雾滴粒径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雾滴尺寸与农药防治效果的关系;对农药喷雾最佳粒径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农药喷雾最佳粒径的研究以及所存在的不足,并对农药喷雾粒径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结果】人工表面得到的最佳粒径与真实的喷雾最佳粒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人工表面通常倾向于收集大液滴;细小雾滴大量漂移的发生不存在必然性;同一靶标不同时期所对应的喷雾最佳粒径是变化的;小雾滴更容易吸附在靶标表面,能穿透植物冠层杀死冠层内部的害虫。【结论】不同农药、不同靶标、不同药液浓度甚至害虫的不同时期,农药的最佳喷雾粒径大不相同。今后应加强农药雾滴最佳粒径的理论研究,从宏观和微观多角度综合分析,开发精准可控变粒径喷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喷雾 雾滴粒径 检测方法 生物最佳粒径 精准施药 农业航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中的传感器优化配置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晖 瞿伟廉 袁润章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5-90,共6页
本文提出了结构损伤识别中的传感器测点优化配置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仅考虑结构刚度变化的结构特征灵敏度分析,以结构各自由度的损伤信息为条件,计算出结构的Fisher信息阵,并且考虑到Fisher信息阵的逆阵可能不存在,而将Fisher信息阵对... 本文提出了结构损伤识别中的传感器测点优化配置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仅考虑结构刚度变化的结构特征灵敏度分析,以结构各自由度的损伤信息为条件,计算出结构的Fisher信息阵,并且考虑到Fisher信息阵的逆阵可能不存在,而将Fisher信息阵对应于每个自由度进行分解,通过计算每个分解的Fisher信息阵的迹而确定每个自由度含有的损伤信息的多少,从而从结构的全部自由度中去掉那些含损伤信息少的自由度。建立直接利用结构不完整的实测模态来定位结构的损伤,避免结构模态扩阶带来不必要的误差。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识别出结构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敏度分析 损伤识别 传感器 优化配置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IRST系统最佳工作点及探测概率包线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领 于雷 +1 位作者 寇添 王海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44,共7页
针对机载IRST系统理论探测与实际探测能力之间的较大差异及其作战能力发挥不充分等问题,首先分析了机载IRST最佳工作点与作战需求和探测能力之间的关系,然后考虑了目标机相对载机进入角、方位角、俯仰角和环境背景辐射等作战因素,建立... 针对机载IRST系统理论探测与实际探测能力之间的较大差异及其作战能力发挥不充分等问题,首先分析了机载IRST最佳工作点与作战需求和探测能力之间的关系,然后考虑了目标机相对载机进入角、方位角、俯仰角和环境背景辐射等作战因素,建立了机载IRST角水平和角俯仰探测能力模型,最后综合作战环境和探测概率特性提出探测概率包线概念,建立了机载IRST作用距离探测概率包线模型,并定量分析了不同空战态势中机载IRST的探测能力及其概率。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当满足一定的虚警概率和信噪比要求时,探测概率包线的分布特性具有最佳探测点,这为引导战机扭转战场态势,充分发挥机载IRST作战效能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模拟真实战场环境和在实验室进行试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工作点 红外辐射 探测距离 概率包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壳结构健康监测中的传感器优化布置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小猛 冯新 周晶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2-488,共7页
针对网壳结构健康监测提出了一种以损伤可识别性与模态可观测性相协调为目标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的方法。由于模态数目的选取对基于损伤灵敏度分析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建立了一种同时包含模态独立性信息和损伤灵敏度信息... 针对网壳结构健康监测提出了一种以损伤可识别性与模态可观测性相协调为目标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的方法。由于模态数目的选取对基于损伤灵敏度分析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建立了一种同时包含模态独立性信息和损伤灵敏度信息的Fisher信息矩阵,并选取合适的模态数目,然后发展了一种以信息矩阵最大和条件数最小为准则的多目标优化算法。空间网壳数值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传感器优化方法能简单、有效地为空间结构传感器优化布置提供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壳 健康监测 传感器 优化布置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切削刀具状态监测 被引量:13
8
作者 冯冀宁 刘彬 +1 位作者 刁哲军 张春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1-324,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切削刀具状态监测方法 ,即提取反映刀具磨损状态的特征参数 ,利用小波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模型 ,实现在线状态监测 ;同时针对多输入输出问题带来的网络规模大、收敛速度慢等问题 ,提出了一种网络优化算法 ,即...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切削刀具状态监测方法 ,即提取反映刀具磨损状态的特征参数 ,利用小波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模型 ,实现在线状态监测 ;同时针对多输入输出问题带来的网络规模大、收敛速度慢等问题 ,提出了一种网络优化算法 ,即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寻找最优小波基元 ,从而简化小波网络并加快收敛。仿真实例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 状态监测 小波网络 优化的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王萍 邹宇 郭翠双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31-1435,共5页
在对各种谐波电流检测方法进行简单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HNN)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该方法将HNN优化理论用于电力系统的谐波检测,自适应地准确检测出电网基波和各次谐波分量的幅值和相角.采样数据处理速度快,实... 在对各种谐波电流检测方法进行简单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HNN)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该方法将HNN优化理论用于电力系统的谐波检测,自适应地准确检测出电网基波和各次谐波分量的幅值和相角.采样数据处理速度快,实时性好,网络不需要预先进行训练.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实时性、较高的检测精度以及自适应跟踪负载电流变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谐波检测 HOPFIELD神经网络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预警卫星最佳探测波段分析 被引量:35
10
作者 叶庆 孙晓泉 邵立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9-393,共5页
为解决红外预警卫星在近中红外的最佳探测波段问题,采用建模仿真的方法获得了2~5μm波段范围内不同高度条件下火箭尾焰目标的红外辐射光谱特性,利用MODTRAN软件包计算了典型大气条件下同样波段范围内不同高度处的大气透过率和地球/大... 为解决红外预警卫星在近中红外的最佳探测波段问题,采用建模仿真的方法获得了2~5μm波段范围内不同高度条件下火箭尾焰目标的红外辐射光谱特性,利用MODTRAN软件包计算了典型大气条件下同样波段范围内不同高度处的大气透过率和地球/大气背景红外辐射光谱特性,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目标背景之间的对比度。通过分析目标背景对比度的变化规律可知: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目标背景对比度会先增大后减小,但无论在什么飞行高度,2.63~2.83μm和4.18~4.50μm波段的目标背景对比度都较大,比较适合目标探测,并且这两波段还具有更加精细的波段结构,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探测需求选择更小的波段范围并确定相应的中心波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预警卫星 目标背景对比度 最佳探测波段 MODTRAN软件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PCNN模型的织物疵点自动检测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寅卯 袁端磊 +1 位作者 卢易枫 乔桂花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88-891,共4页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直接来自于动物视觉特性的研究,它可以准确地检测到织物疵点的存在。但因目前理论上很难解释PCNN模型参数与图像识别效果之间的关系,为了获得较好的图像识别效果,需要多次的实验来选择PCNN模型参数。本文提出了...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直接来自于动物视觉特性的研究,它可以准确地检测到织物疵点的存在。但因目前理论上很难解释PCNN模型参数与图像识别效果之间的关系,为了获得较好的图像识别效果,需要多次的实验来选择PCNN模型参数。本文提出了一种根据织物纹理的特征,自动选择最优化PCNN模型参数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PCNN模型可以有效地提取到纹理图像局部的灰度和空间邻近的特征信息,从而获得理想的织物疵点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疵点 检测 PCNN模型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多参数油气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雷茂盛 陈裕明 刘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44,共4页
本文针对圈闭和油藏描述工作,提出了一种地震多参数定量化油气检测方法———非线性单纯形法。并就地震参数的优选、地层含油气性定量化赋值和优选参数权系数求取等给出了解决方法。该方法具有预测精度高、运算速度快等优点。
关键词 油气检测 地震参数优选 单纯形 油气藏 地质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含导频GNSS信号的通道组合捕获检测量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红磊 唐小妹 +1 位作者 刘瀛翔 王飞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5-1112,共8页
新体制导航信号中大多含有导频通道,通过对含导频信号的组合捕获检测量的分析,证明导频与数据通道的相干组合检测量是非相干组合检测量和差分组合检测量的一种二次组合形式;设计一种通用的组合捕获检测量;利用分段相关-视频积累的优化方... 新体制导航信号中大多含有导频通道,通过对含导频信号的组合捕获检测量的分析,证明导频与数据通道的相干组合检测量是非相干组合检测量和差分组合检测量的一种二次组合形式;设计一种通用的组合捕获检测量;利用分段相关-视频积累的优化方法,建立该检测量的二维优化模型,并给出相应的优化方法,得出最优设计参数随信号载噪比、多普勒容限及导频功率系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频通道 通道组合 通用检测量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基地雷达优化布站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春阳 宫健 +2 位作者 冯坤菊 李为民 潘克战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4-107,共4页
为提高多基地雷达探测及"四抗"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变异粒子群算法的多基地雷达优化布站方法。定性分析了多基地雷达的布站原则,并对其量化,建立了优化布站的数学模型。为加快求解速度,结合混沌理论对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 为提高多基地雷达探测及"四抗"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变异粒子群算法的多基地雷达优化布站方法。定性分析了多基地雷达的布站原则,并对其量化,建立了优化布站的数学模型。为加快求解速度,结合混沌理论对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了改进,给出了混沌变异粒子群算法在该优化问题中的设计方法,并与标准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得出多基地雷达优化布站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 多基地雷达 优化布站 混沌 探测范围 网格剖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佳倾角的单轴逐日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武志强 马民 +1 位作者 路志明 刘振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3-78,共6页
为解决当下灰尘附着、鸟类粪便和气象等问题导致逐日系统光转换率降低,甚至导致光传感器失效等问题,根据太阳辐射模型和最佳倾角数学模型,以单片机STC89C51为控制模块,光伏板作为接收平台,步进电机作为动作枢纽,辅以A/D转换模块、时钟... 为解决当下灰尘附着、鸟类粪便和气象等问题导致逐日系统光转换率降低,甚至导致光传感器失效等问题,根据太阳辐射模型和最佳倾角数学模型,以单片机STC89C51为控制模块,光伏板作为接收平台,步进电机作为动作枢纽,辅以A/D转换模块、时钟模块等,设计一种简易无传感器逐日系统。系统内光伏板既作为发电装置使用同时也作为光传感器来辅助单片机判断太阳方向,系统各部分电路的协调工作省去了安装光学传感器。基于太谷县3月、7月、10月全晴天太阳位置进行跟踪,利用Matlab对理论值和实验值进行统计分析,平均误差小于5%,并选取7月份太谷县连续5个全晴天进行跟踪,数据表明,在10:00—15:00范围内,系统精度较大,相对误差小于2%。该系统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和推广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逐日系统 最佳倾角 硬件 光电检测 驱动执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通道检测的多比特盲水印最优检测器的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力 钱恭斌 +1 位作者 肖薇薇 纪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17-1721,共5页
水印检测错误会严重损害水印系统的可信度。该文提出基于双谱和能量检测的双通道检测来实现最优盲水印检测器的设计,并给出了一种在小波域中的具体实现。传统检测方法检测概率会随着信噪比的下降而急剧下降。双通道检测时信噪比很小时... 水印检测错误会严重损害水印系统的可信度。该文提出基于双谱和能量检测的双通道检测来实现最优盲水印检测器的设计,并给出了一种在小波域中的具体实现。传统检测方法检测概率会随着信噪比的下降而急剧下降。双通道检测时信噪比很小时只要有足够大的双谱信息,即可得到较高的检测概率。即使双谱信息很小时双通道检测系统退化为似然比检测系统,仍是最优的。检测器检测到指定的水印后利用独立分量分析技术进行水印盲恢复。实验过程中攻击由通用水印测试软件—Stirmark产生,实验数据证明所设计的最优盲检测器对Stirmark提供的各种攻击(如剪切、JPEG压缩、删行/列、旋转、尺度变换、随机几何攻击等)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说明这种最优检测器的性能优越于现有的水印检测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印最优盲检测器 双通道检测 双谱检测 能量检测 独立分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潜直升机吊放声纳被动搜潜仿真与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祥珂 赵志允 杜毅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5-99,共5页
现有的水声环境对吊声探测的影响研究难以形成有效的装备使用结论。根据被动声纳方程和潜艇噪声模型建立潜艇噪声信号余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其与吊声检测概率的关系,仿真计算吊放声纳被动探测域,并研究该探测域分布规律及其对搜潜策略的影... 现有的水声环境对吊声探测的影响研究难以形成有效的装备使用结论。根据被动声纳方程和潜艇噪声模型建立潜艇噪声信号余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其与吊声检测概率的关系,仿真计算吊放声纳被动探测域,并研究该探测域分布规律及其对搜潜策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任务、环境、装备等参数,采用仿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吊声搜潜策略问题,最后得出吊放声纳探测点间距应使得相邻吊点探测空间的闭合、正梯度吊放深度应较浅和双吊深组合使用以提高探测效能等结论,对反潜直升机吊放声纳优化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潜直升机 吊放声纳 被动探测域 优化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起伏目标最佳检测器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星 李乐民 戴庆芬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2-346,共5页
推导出了中等起伏雷达目标最佳检测器主要性能参数的显式表达式。采用分析和模拟的方法将最佳检测器同广义特征滤波方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说明这种针对部分相关目标的最佳检测方法具有更优良的检测性能。
关键词 最佳检测 信扰比 检测概率 中等起伏目标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基地声纳系统检测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嶷 孙长瑜 +1 位作者 余华兵 曹涛 《声学技术》 CSCD 2010年第5期478-483,共6页
分析了多基地声纳系统的检测性能。利用检测统计量,推导了在背景噪声为高斯白噪声、信号为高斯随机过程的情况下,主动多基地声纳系统的最优检测接收机。指出主动多基地声纳系统的最优检测接收机为匹配滤波器。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 分析了多基地声纳系统的检测性能。利用检测统计量,推导了在背景噪声为高斯白噪声、信号为高斯随机过程的情况下,主动多基地声纳系统的最优检测接收机。指出主动多基地声纳系统的最优检测接收机为匹配滤波器。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和检测"原理的简化检测接收机,并分析了它的检测性能及基地选择原则。结果表明:对于这种简化的检测接收机,当一个基地的检测性能远远优于其它基地时,如果再将其它基地融入到处理系统中,系统的检测性能不会得到明显提高,甚至可能会下降;另一方面,当各个基地的输入信噪比接近时,参与检测的基地个数越多,系统的检测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基地声纳系统 最优检测接收机 检测性能 基地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地层自动划分的边缘检测最优分割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忠怀 李保利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前常用的测井地层自动划分方法是最优分割法。该方法对测井曲线形态及突变点信息利用不充分,影响了分层的地质可靠性,而且计算量大、效率低。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将边缘检测与最优分割相结合的测井地层自动划分方法。该方法先... 目前常用的测井地层自动划分方法是最优分割法。该方法对测井曲线形态及突变点信息利用不充分,影响了分层的地质可靠性,而且计算量大、效率低。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将边缘检测与最优分割相结合的测井地层自动划分方法。该方法先通过边缘检测发现和筛选曲线突变点,而后在突变点集合中进行最优分割,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同时,灵活设计边缘检测指标,优化准则不仅使层间离差平方和最大,也使各分界点两侧曲线形态差异尽量大,提高了分层可靠性。通过济阳坳陷1口井中生界地层划分的实例,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地层划分 边缘检测 最优分割 济阳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