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sm and optimization of fuel injection parameters on combustion noise of DI diesel engine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庆辉 郝志勇 +2 位作者 郑旭 杨文英 毛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79-393,共15页
Combustion noise takes large proportion in diesel engine noise and the studies of its influence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noise reduction. Engine noise and cylinder pressure measurement experiments were carrie... Combustion noise takes large proportion in diesel engine noise and the studies of its influence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noise reduction. Engine noise and cylinder pressure measurement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improved attenuation curves were obtained, by which the engine noise was predicted. The effect of fuel injection parameters in combustion noise was investigated during the combustion process. At last, the method combining single variable optimization and multivariate combination was introduced to online optimize the combustion noi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jection parameters can affect the cylinder pressure rise rate and heat release rate, and consequently affect the cylinder pressure load and pressure oscillation to influence the combustion noise. Among these parameters, main injection advance angle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combustion noise, while the pilot injection interval time takes the second place, and the pilot injection quantity is of minimal impact. After the optimal design of the combustion noise, the average sound pressure level of the engine is distinctly reduced by 1.0 d B(A) generally. Meanwhile, the power, emission and economy performances are ensu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sel engine injection parameters pilot injection combustion noise online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选模型和灰狼算法的注塑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林峰 孙永华 +2 位作者 李国琳 李西兵 连灿鑫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7,共8页
采用Moldflow软件对食品保鲜盒盖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目的是通过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地减小产品的体积收缩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筛选试验设计的方法,确定对注塑成型过程影响较显著的参数。然后,构建多个近似模型,并... 采用Moldflow软件对食品保鲜盒盖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目的是通过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最大限度地减小产品的体积收缩率,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采用筛选试验设计的方法,确定对注塑成型过程影响较显著的参数。然后,构建多个近似模型,并对这些模型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筛选出性能最佳的模型。最后,利用灰狼优化算法对最优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最优注塑工艺参数组合,并进行模拟验证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注塑工艺参数组合制备的产品的体积收缩率显著减小,由初始的5.837%下降至4.01%,下降了31.3%,证明了结合计算机模拟、更优的模型和智能优化算法在注塑工艺优化中具有有效性及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工艺参数 筛选试验设计 中心复合试验 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 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油藏凝胶颗粒裂缝调流模拟方法与注入参数优化设计
3
作者 袁彬 宋文铜 +3 位作者 陈耀明 张伟 赵明伟 戴彩丽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8,共9页
精确模拟分析凝胶颗粒在裂缝体系内的运移规律及其主控因素,是决定凝胶颗粒调流提高低渗油藏采收率的关键。结合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凝胶颗粒在储层多孔介质内的迁移与堵塞过程研究。首先通过有限元法求解纳维-斯托克方程得到... 精确模拟分析凝胶颗粒在裂缝体系内的运移规律及其主控因素,是决定凝胶颗粒调流提高低渗油藏采收率的关键。结合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凝胶颗粒在储层多孔介质内的迁移与堵塞过程研究。首先通过有限元法求解纳维-斯托克方程得到流场信息,通过牛顿定律及线弹性模型刻画凝胶颗粒迁移和碰撞过程,基于曳力模型实现流体和颗粒的耦合流动。在线膨胀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剪切影响与流动时间双重因素,刻画凝胶颗粒膨胀过程,进而实现凝胶颗粒运移封堵机制分析,并明确注入参数体系主控因素,优选凝胶颗粒体系最佳注入参数。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凝胶颗粒调流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模型平均精度超过95%,注入凝胶颗粒质量分数对裂缝封堵率及原油采出程度的影响最为显著,注入颗粒压力、注入体积为次要因素,形成的凝胶颗粒裂缝调流最佳注入参数设计成果,为指导凝胶颗粒调流技术矿场应用提供了有效工具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颗粒 裂缝调流 数值模拟 注入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泵抽吸式井下水力旋流器结构优化与性能分析
4
作者 邢雷 刘昶 +4 位作者 蒋明虎 赵立新 高扬 李新亚 关帅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1-619,共9页
为适应单泵抽吸式同井注采工艺,减少井下采油回注设备成本,提出一种单泵抽吸式井下水力旋流器结构。结合试验设计、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方法,对水力旋流器结构参数进行显著性分析与参数优化,构建了结构参数与分离效率间的数学关系模型,... 为适应单泵抽吸式同井注采工艺,减少井下采油回注设备成本,提出一种单泵抽吸式井下水力旋流器结构。结合试验设计、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方法,对水力旋流器结构参数进行显著性分析与参数优化,构建了结构参数与分离效率间的数学关系模型,获得了结构参数的最佳匹配方案,并分析了操作参数对水力旋流器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结构优化后水力旋流器分离效率由91.2%提升至99.3%。当分流比为40%、含油浓度为1%、入口流量为5 m^(3)·h^(-1)时,达到最佳分离效率99.83%。模拟与实验呈现较好的一致性。研究可为单泵抽吸式同井注采技术的实施提供一定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 水力旋流器 同井注采 分离性能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气库生产管柱的气固冲蚀性能
5
作者 李明星 刘广胜 +3 位作者 王娜 朱方辉 李文升 付安庆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2,共7页
结合榆3×储气库的注采工况,构建了气固冲蚀预测模型,研究了采气量、采气压力、颗粒属性等生产参数对冲蚀速率的影响规律,针对N80油管分析了发生不同程度冲蚀风险的极限生产工况。结果表明:在榆3×储气库预设采气指标范围内,最... 结合榆3×储气库的注采工况,构建了气固冲蚀预测模型,研究了采气量、采气压力、颗粒属性等生产参数对冲蚀速率的影响规律,针对N80油管分析了发生不同程度冲蚀风险的极限生产工况。结果表明:在榆3×储气库预设采气指标范围内,最大冲蚀速率随采气量的增大而增大;采气压力的增加会一定程度上降低管柱的冲蚀程度;冲蚀程度随出砂量的增加呈现线性增加趋势,颗粒直径的增大会导致冲蚀速率的增大,而颗粒球度的减小会导致冲蚀速率的增大。基于预测模型,建立了N80油管的临界生产参数图版,以实现基于现场易获取参数的冲蚀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注采管柱 气固冲蚀 临界生产参数 冲蚀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排面板注塑成型多目标优化
6
作者 刘巨保 廉成林 +3 位作者 杨明 李峰 张亮 侯健超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19,共8页
以插排面板为研究对象,在Design-Expert软件中进行Box-Behnken方案设计,利用Moldflow软件对各方案进行模流分析,并且,采用响应面法建立工艺参数与响应目标之间的数学关系,采用实际值与预测值分布图以及决定系数R2检验其精度。利用非支... 以插排面板为研究对象,在Design-Expert软件中进行Box-Behnken方案设计,利用Moldflow软件对各方案进行模流分析,并且,采用响应面法建立工艺参数与响应目标之间的数学关系,采用实际值与预测值分布图以及决定系数R2检验其精度。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响应面模型迭代寻优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组合,采用Moldflow软件对得到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进行模拟,与优化算法预测值相比,翘曲变形和体积收缩率的误差分别为4.20%、0.78%,与原始方案相比,翘曲变形量降低了18.27%,体积收缩率降低了18.34%。试模验证结果表明,塑件的翘曲变形值与优化算法结果误差为2.83%,证明了采用的优化算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成型 响应面法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模流分析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需求驱动的产品零部件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7
作者 苏珂 臧荣荣 +1 位作者 张楠楠 杨忠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6-759,共14页
针对产品零部件服役过程碳排放难以量化和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低碳需求驱动的产品零部件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基于零部件服役过程中的能量动态交互演变特性,建立零部件设计参数碳排放递归量化模型;应用Morris全局筛选分析法表征零部件参... 针对产品零部件服役过程碳排放难以量化和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低碳需求驱动的产品零部件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基于零部件服役过程中的能量动态交互演变特性,建立零部件设计参数碳排放递归量化模型;应用Morris全局筛选分析法表征零部件参数敏感度与耦合强度,以筛选关键低碳设计参数;以零部件服役过程碳排放量最低为目标,建立基于改进平衡优化器算法的低碳优化模型,引入Metropolis准则构造概率适应度选择策略,改善候选解选择方法以降低优化偏差,从而获得最佳参数设计方案。最后以电动拖拉机为例进行零部件低碳设计参数优化,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需求 产品零部件 参数优化 改进平衡优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品包装机高速挂袋机构设计与运动学分析
8
作者 刘庆运 姚红 +1 位作者 刘涛 王宇航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3-149,共7页
针对现有挂袋机构因同步性能不足,导致卫品包装机难以适应高速生产线包装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速挂袋机构,可实现高效的远距离同步挂袋过程。首先,通过分析挂袋动作,设计了一种基于凸轮连杆复合机制的高速挂袋机构方案;然后,构建了... 针对现有挂袋机构因同步性能不足,导致卫品包装机难以适应高速生产线包装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速挂袋机构,可实现高效的远距离同步挂袋过程。首先,通过分析挂袋动作,设计了一种基于凸轮连杆复合机制的高速挂袋机构方案;然后,构建了该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得到了影响其同步性的关键因素以及实现挂袋轨迹所需的固定凸轮参数模型;在此基础上,以真空上下吸块同步性为优化目标,结合具体生产实例,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高速挂袋机构进行参数优化设计,确定了最佳的机构参数和凸轮廓线;接着,利用ADAMS仿真得到运动曲线与MATLAB计算的理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优化设计与运动学模型的准确性;最后,通过实际挂袋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设计的高速挂袋机构在提升卫品包装效率和合格率方面的显著优势,为高速生产线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品包装机 挂袋机构 数学模型 参数优化 高速挂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增强PET-2024铝合金结合件的注塑工艺参数优化及强度提升
9
作者 娄淑梅 马奔 +4 位作者 程宝嘉 杜安博 赵豪 苗雨 范克健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8-408,共11页
目前PET-Al结合件界面结合强度较低,其力学性能无法满足工业中的应用。利用喷砂和硅烷偶联剂(KH-892)处理2024铝合金表面,采用注射成型工艺制备30 wt.%GF/PET-2024Al复合材料结合件。为研究注塑参数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首先对注塑参... 目前PET-Al结合件界面结合强度较低,其力学性能无法满足工业中的应用。利用喷砂和硅烷偶联剂(KH-892)处理2024铝合金表面,采用注射成型工艺制备30 wt.%GF/PET-2024Al复合材料结合件。为研究注塑参数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首先对注塑参数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建立响应面模型,并采用NSGA-II优化算法求解最优注塑参数,通过硅烷偶联剂对2024Al金属界面进行处理,采用更贴近工程应用实际注塑工艺和反映注塑缺陷的大试样进行拉伸剪切试验,研究硅烷偶联剂浓度对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涂覆1 wt.%浓度KH-892硅烷的接头拉伸剪切强度达到12.79 MPa,比未涂敷KH-892的喷砂试样提升84.3%。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揭示硅烷与铝合金在高温固化作用下生成Si-O-Al键,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揭示硅烷与PET分子链之间形成强氢键作用,最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揭示硅烷偶联剂KH-892浓度不同带来的PET-铝合金结合件界面断裂模式及表面形貌的不同。确定最优注塑参数,证实了KH-892可有效促进PET-2024Al间氢键形成,显著提升界面强度,为PET-Al结合件的制备工艺提出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结合件 最优注塑参数 NSGA-Ⅱ优化算法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苏地区“三生空间”时空演变规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闵家森 王让会 刘春伟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9,共12页
为厘清干旱地区“三生空间”时空演变格局规律及驱动因素,本研究基于“三生空间”视角,以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综合应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模型、地学信息图谱和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阿克苏地区“三生空间”格局演... 为厘清干旱地区“三生空间”时空演变格局规律及驱动因素,本研究基于“三生空间”视角,以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综合应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模型、地学信息图谱和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阿克苏地区“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90—2020年阿克苏地区各地类空间面积变化显著,农业生产空间和林业生态空间面积分别增加6872.99 km^(2)和960.94 km^(2),草地生态空间面积骤降11993.18 km^(2)。农业生产空间和其他生态空间重心迁移明显,前者表现出先向西北后向东南迁移的趋势,后者重心总体向东南迁移。“三生空间”各地类之间相互转换,转换的正效应>负效应,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整体上升,逐渐趋向稳定。地理探测器结果表明该地区的“三生空间”演变深受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自然因素对“三生空间”的影响力逐渐减小,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力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时空格局演变 生态效应 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 阿克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GD模型的昆明市植被NPP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仲芝 赵俊三 +3 位作者 陈国平 王琳 林伊琳 张丹丹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8-308,共11页
[目的]厘清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对测算植被的固碳能力和支撑碳交易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基于MODIS-NPP数据,运用Theil-Sen Median趋势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2001—2020年昆明市植被NPP的时空动态特征,并... [目的]厘清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对测算植被的固碳能力和支撑碳交易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基于MODIS-NPP数据,运用Theil-Sen Median趋势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2001—2020年昆明市植被NPP的时空动态特征,并采用参数最优地理检测器(OPGD)模型揭示气候、地形和人为因素对植被NPP的影响机制。[结果] 1)昆明市植被NPP在空间上呈“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并以7.08 g/(m^(2)·a)(以C计)的速度显著增加。2)植被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在空间上破碎度与植被NPP错位分布,其对植被NPP时空分布有显著负向作用。3)植被NPP变化是气候、人为活动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核归一化植被指数(kNDVI)、地表温度、植被景观破碎度解释力强于气温、降水和坡度等因子,因子间交互作用能更好地解释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结论]昆明市2001—2020年植被NPP总体呈增加态势,但主城区少部分地区形势不容乐观,未来应综合统筹,科学推进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模型(OPGD)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 核归一化植被指数(kNDVI)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深层稠油油藏注超临界CO_(2)吞吐开发室内实验研究
12
作者 四郎洛加 周翔 +5 位作者 孙新革 赵玉龙 张烈辉 吴洋 普宏槟 蒋琪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5-631,640,共8页
随着中国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稠油油藏在中国油藏开发中占比超20%,稠油资源的高效开发对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注CO_(2)开发技术是被证实了的有效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效益开发措施。研究区块中深层稠油油藏面临储层强水敏、规模注水... 随着中国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稠油油藏在中国油藏开发中占比超20%,稠油资源的高效开发对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注CO_(2)开发技术是被证实了的有效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效益开发措施。研究区块中深层稠油油藏面临储层强水敏、规模注水开发难度大的难题,亟须转变现有注水开发模式。针对研究区块注CO_(2)作用机理尚不明确、吞吐开发参数尚待优化、缺少实验研究成果支撑的问题,以新疆油田北10井区中深层稠油油藏为研究对象,开展CO_(2)在原油中的扩散、稠油超临界CO_(2)萃取和高温高压长岩心吞吐实验研究,探究稠油油藏注CO_(2)作用机理以及高效CO_(2)吞吐开发机制。实验结果表明:(1)CO_(2)在稠油中的扩散系数与注气温度、压力呈正相关关系且压力对于扩散系数的影响大于温度;(2)随萃取次数的增加,中—轻质组分C_(6)—C_(12)质量分数大幅降低,中—重质组分C14+质量分数逐渐上升,尤其在前三轮萃取尤为显著;(3)针对稠油油藏,衰竭方式开发采收率仅有7.01%,CO_(2)吞吐开发方式是有效的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方式,使累计采收率达到36.94%,换油率达到0.59 t/t(每注入1 t CO_(2)获得的产油量);(4)通过吞吐实验研究,优选焖井时间为1.0~2.0 h,优选压降速度为50 kPa/min。研究成果有助于明确中深层稠油注CO_(2)提高采收率机理,同时指导北10井区现场注CO_(2)开发注采参数设计,为后续CO_(2)吞吐规模化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同类型油藏注CO_(2)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稠油油藏 CO_(2)吞吐 扩散 萃取 注采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缆智能分层采油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
13
作者 邓吉彬 康玉阳 +2 位作者 严卫杰 叶红 张向阳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9-685,703,共8页
江苏油田复杂小断块油藏以水驱分层注水开发为主,目前采用智能分注来提升注采对应水平以提高采收率。由于采出井分层控制水平低,分层注水受效关系、受效程度认识不清,采油井层间干扰,单层突进,含水率上升快等问题突出,为注采协同缓解高... 江苏油田复杂小断块油藏以水驱分层注水开发为主,目前采用智能分注来提升注采对应水平以提高采收率。由于采出井分层控制水平低,分层注水受效关系、受效程度认识不清,采油井层间干扰,单层突进,含水率上升快等问题突出,为注采协同缓解高含水期层间与平面矛盾,减少无效水循环,控制采油井含水率上升,研发了有缆智能分层采油技术。通过筛选适应井下高温、高压、腐蚀及结垢环境的流量、含水率、压力、温度传感器,选用可靠的分层流量调节开关及控制技术,合理设计组件空间布局及分层配产器整体机械结构,选用不同的双向传输电缆及连接技术,开发配产器控制电路及地面集成控制系统,优化配套井下分层采油管柱,降低工具及实施成本,实现了井下分层生产参数的实时连续监测及对分层配产器的无线远程调控。现场开展了单层轮采、分层配产、耦合调整试验,证实了试验前油藏动态分析结论,验证了智能分层采油工具及管柱性能,实现注采耦合联动、增油控水和分层测调,试验井含水率下降38.8%。该技术的应用可为油藏精细地质分析与挖潜提供依据,大大提高了油田采油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井 分层采油 分层配产器 管柱优化 注采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技术在注塑成型中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尚劲 杨卫民 王建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3,共7页
注塑成型技术是制造塑料零件的常用方法。为解决传统注塑技术存在的信息融合程度较差等问题,注塑行业正快速向数字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数字孪生作为智能制造中的前沿技术,已经被应用于注塑成型的模拟过程中,通过模拟注塑过程,预测材料... 注塑成型技术是制造塑料零件的常用方法。为解决传统注塑技术存在的信息融合程度较差等问题,注塑行业正快速向数字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数字孪生作为智能制造中的前沿技术,已经被应用于注塑成型的模拟过程中,通过模拟注塑过程,预测材料的流动行为、温度分布和变形量等参数,不仅能够减少试验次数和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以达到优化注塑工艺与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对数字孪生技术在注塑成型中由车间与工厂到工艺与参数不同层级的应用方法进行了综述。并且,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注塑系统建立数字孪生的技术路线与系统需求。最后,总结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注塑成型方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注塑成型 智能化 数字化建模 优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异化注采优化的水驱经济采收率快速预测方法——以胜利油田整装水驱油藏为例
15
作者 吕琦 曹伟东 +3 位作者 肖武 张海燕 徐永春 侯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矿场开发单元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的采收率是开发效果评价和提高采收率潜力分析的重要指标,也是科学编制中长远规划的重要依据。油藏的动静态非均质性对采收率影响较大,单井差异化注采优化能够实现非均质油藏的均衡注采,提高采收率。... 矿场开发单元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的采收率是开发效果评价和提高采收率潜力分析的重要指标,也是科学编制中长远规划的重要依据。油藏的动静态非均质性对采收率影响较大,单井差异化注采优化能够实现非均质油藏的均衡注采,提高采收率。目前现行采收率预测方法未充分考虑动静态非均质性影响,难以实现单井差异化注采条件下的采收率准确预测。以胜利油田整装水驱油藏为例,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以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明确水驱油藏采收率的主控因素。提出基于单井差异化注采优化的水驱增效技术,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融合动静态主控影响因素、经济政策界限等,设计多组实操性强的方案进行模拟;借助多因素非线性拟合手段,充分考虑油藏非均质性适配最佳技术政策,结合经济条件约束,构建基于差异化注采优化的水驱经济采收率快速预测模型。矿场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水驱非均质油藏差异化注采开发经济采收率的快速、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态非均质性 差异化注采优化 经济极限 采收率快速预测 开发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PSO参数优化的页岩气复合时间产量递减模型
16
作者 骆国辉 彭小龙 +1 位作者 杨晨 朱苏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583-7589,共7页
页岩气因其储层条件复杂、多尺度孔隙结构,产量随时间变化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传统的产量预测方法依赖于地质和工程数据的统计分析,很难适应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而无法达到高准确性。提出了将超双曲递减模型与具有时间属性的复合函数结... 页岩气因其储层条件复杂、多尺度孔隙结构,产量随时间变化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传统的产量预测方法依赖于地质和工程数据的统计分析,很难适应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而无法达到高准确性。提出了将超双曲递减模型与具有时间属性的复合函数结合的方法,并使用改进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adaptive-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PSO)来寻找最优模型参数,建立了复合时间超双曲递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PSO优化算法能够根据产量数据的复杂性和数据的变化自动调整参数和模型结构,能更快更准地找到最优参数组合,提高预测精度;产量在时间上的波动大,常规递减模型难以反映其特征,复合时间递减模型灵活性强,能够考虑油气藏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更准确地描述页岩气井在不同阶段的产量变化,提供更高的拟合精度,使得产量预测更接近实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时间超双曲递减模型 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 参数优化 页岩气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比湖流域植被NPP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健梅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 +4 位作者 段越帆 姚凯旋 姚磊 唐华 布威阿依谢姆·吐合提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6,共15页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监测植被生长状况的重要参数,也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艾比湖流域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一道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研究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保障流域生态环境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气...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监测植被生长状况的重要参数,也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艾比湖流域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一道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研究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保障流域生态环境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气象数据、NDVI数据、植被类型数据,采用CASA模型估算艾比湖流域2001—2020年的植被NPP,采用热点分析、变异系数、趋势分析等方法,揭示植被NPP时空分布格局及演变特征;采用偏相关分析结合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模型揭示植被NPP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1—2020年艾比湖流域植被NPP多年平均值为199.67 gC m^(-2)a^(-1),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增长率为1.83 gC m^(-2)a^(-1)。(2)空间分布集聚特征明显,整体呈四周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61.79%的区域植被NPP呈增加趋势,河流沿岸的绿洲植被NPP显著增加。(3)植被NPP与气象因子呈正相关关系,与降水相关性最强;NPP值随高程和坡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随坡向变化差异不明显;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土壤类型的NPP值差异明显,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NPP具有双重影响。(4)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类型是影响植被NPP空间分异的主要因子,因子交互作用表现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基于风险探测确定出适宜植被生长的范围或类型。研究结果可为决策者制定艾比湖流域可持续发展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CASA模型 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素 艾比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型油气开发智能诊断及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18
作者 景帅 吴建军 马承杰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3-381,共9页
随着油气开发难度增加和资源接替不足,传统的油气藏开发面临诸多挑战,亟须引入智能化分析手段以提高开发效益。研究聚焦常规油气藏及页岩气藏效益开发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多模型的油气开发智能技术,实现了油藏经营效益... 随着油气开发难度增加和资源接替不足,传统的油气藏开发面临诸多挑战,亟须引入智能化分析手段以提高开发效益。研究聚焦常规油气藏及页岩气藏效益开发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多模型的油气开发智能技术,实现了油藏经营效益决策、异常态势全面感知和智能均衡注采优化,有效促进了油藏资源开采的智能化,为多层复杂水驱油藏均衡注采、效益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构建了页岩气藏压力预测与产能因素分析技术,建立气藏异常预警机制,推送异常因素及产生原因,实现气藏由事后分析到提前预警、事前找人的转变,支撑气藏的效益开发;攻关建立了油井多模态自诊断与评价技术,实现抽油机井工况智能诊断、电泵井况自诊断与智能评价技术和油井动液面实时计算,辅助措施制定,实现对油井的精细化管理,注采调整更加及时精准,有效提高了油井生产时率。通过技术的综合应用,支持油气藏动态管控过程中的“全面感知、集成协同、预警、分析优化”新业务模式构建。此研究技术已在中国石化上游企业广泛推广,实际应用围绕多模型油气开发技术展开,为当前油气藏效益开发中的关键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路径,推动油气领域的数智化转型,促进了油气田的高效开发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油气藏 页岩气藏 配产配效决策 开发态势感知 均衡注采优化 产能因素分析 工况智能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菜发酵工艺及生产过程参数控制研究
19
作者 马彩兰 陈占伟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5-158,177,共5页
为优化芥菜发酵工艺,确定芥菜生产过程参数,以河南本地产叶芥菜为原料,接种乳酸菌(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进行芥菜发酵。首先进行单因素试验,以乳酸菌接种量(质量比0.2%、0.4%、0.6%)、食盐添加量(质量比2%、5%、8%)、堆黄时间... 为优化芥菜发酵工艺,确定芥菜生产过程参数,以河南本地产叶芥菜为原料,接种乳酸菌(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进行芥菜发酵。首先进行单因素试验,以乳酸菌接种量(质量比0.2%、0.4%、0.6%)、食盐添加量(质量比2%、5%、8%)、堆黄时间(3,5,7 d)进行芥菜发酵生产,对产出芥菜进行感官评价和色差分析;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发酵工艺参数;同时进行品质分析(pH值、色差、总酸含量和氨基酸态氮含量)。结果表明,当堆黄时间为5 d、食盐添加量为5%、乳酸菌接种量为0.6%时,芥菜品质最优,其感官评分可达(38.7±1.5)分,表现为口感酸爽、发酵液清澈、色泽明快,pH值为3.85,总酸含量为0.52%,亚硝酸盐含量为0.12 mg/kg,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082±0.001)g/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响应面法 发酵工艺优化 生产参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饥饿游戏搜索算法的CO_(2)水气交替驱注入参数优化
20
作者 吴公益 孙宇新 +2 位作者 孙晓飞 姬洪明 张艳玉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0-507,共8页
CO_(2)驱是目前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但受油藏非均质性影响,长期注气极易导致CO_(2)气窜,使得油藏中存在大量剩余油,极大影响CO_(2)驱开发效果。CO_(2)水气交替驱(CO_(2)WAG)是一种抑制低渗油田CO_(2)气窜的有效技术,其实施... CO_(2)驱是目前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但受油藏非均质性影响,长期注气极易导致CO_(2)气窜,使得油藏中存在大量剩余油,极大影响CO_(2)驱开发效果。CO_(2)水气交替驱(CO_(2)WAG)是一种抑制低渗油田CO_(2)气窜的有效技术,其实施过程中涉及注入速度、段塞大小和气水比等众多注入参数,不合理的注入参数难以发挥其提高原油采收率作用。传统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确定最优注入参数方案费时费力,成本高,大型油田多井复杂注入参数组合下甚至难以实现。该研究将饥饿游戏搜索算法引入CO_(2)水气交替驱注入参数优化过程,并利用混沌映射函数提高其初始注入参数取值的随机性和多样性,形成一种新的混沌映射函数改进饥饿游戏搜索算法,实现算法与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的协同智能优化,提高典型油田CO_(2)水气交替驱注入参数优化的精度和效率。研究表明:与Logistic、Gussia和Singer混沌映射函数相比,Tent混沌映射函数所得混沌值和频数分布更加均匀,适合于改进饥饿游戏搜索算法。Tent混沌映射函数改进饥饿游戏搜索算法是一种有效的CO_(2)水气交替驱注入参数优化方法。该算法所得CO_(2)水气交替驱最优注入参数方案累积产油量为34.974×10^(4)m^(3),比饥饿游戏搜索算法所得累积产油量增加0.213×10^(4)m^(3),比现有CO_(2)水气交替驱注入参数方案增加5.820×10^(4)m^(3),为现场CO_(2)水气交替驱高效实施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田 CO_(2)水气交替驱 混沌映射函数 饥饿游戏搜索算法 注入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