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在茶产业上的应用:从认知到应用的全面洞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锡端 王岳飞 王杰 《中国茶叶》 2025年第3期6-13,共8页
随着全球对高品质、可持续茶产品需求的攀升,传统生产模式难以满足市场对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双重要求,茶产业面临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优化资源管理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深入剖析AI技术在茶产业全链条的应用现状、成效与挑战,... 随着全球对高品质、可持续茶产品需求的攀升,传统生产模式难以满足市场对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双重要求,茶产业面临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优化资源管理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通过深入剖析AI技术在茶产业全链条的应用现状、成效与挑战,发现AI在茶园智能管理与茶叶生产加工优化、品质控制和精准营销等环节价值显著,尤其在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方面效果突出。然而,AI技术在茶产业中的应用也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应用成本较高、数据安全存在隐患、数据科学与AI领域专业人才短缺等。研究表明,AI与茶产业的深度融合需循序渐进,要注重技术适配性、经济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展望未来,借助更先进的AI算法和数据分析工具,茶产业将朝着智能化、精细化和高质量方向迈进,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 茶产业 智能管理 生产加工优化 精准营销 应用挑战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工业数据AI模型自动推理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智星 付翔 +6 位作者 张小强 李浩杰 秦一凡 刘萌 孙岩 贾一帆 杨宇琪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8-143,共6页
煤矿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主要依托于人工智能(AI)技术分析煤矿工业数据,但单一应用场景AI模型无法适用于煤矿复杂的应用场景,且仅使用分布式计算来处理AI模型输入特征值会导致模型应用效率降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工业数据AI模... 煤矿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主要依托于人工智能(AI)技术分析煤矿工业数据,但单一应用场景AI模型无法适用于煤矿复杂的应用场景,且仅使用分布式计算来处理AI模型输入特征值会导致模型应用效率降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工业数据AI模型自动推理技术。该技术架构包括数据层、计算驱动层和模型推理层:数据层采集各类监测数据并统一存储,为计算驱动层提供原始数据;计算驱动层将数据层采集的海量原始数据转换成煤矿应用场景AI模型输入特征值,通过煤矿应用场景AI模型输入特征值双计算引擎自动切换机制,根据数据量自动合理地选择使用基于Spark的分布式计算方式或基于Python的单机计算方式,解决了海量数据计算速度慢、数据应用延迟大的问题;模型推理层将特征值输入应用场景AI模型进行推理,引入煤矿应用场景AI模型多触发方式协同推理机制,通过定时触发、人为交互触发、信号反馈触发3种触发方式,解决了在煤矿复杂的应用条件下单一应用场景AI模型利用效果差的问题。测试和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实现多应用场景AI模型输入特征值的快速计算,以及不同应用场景AI模型的快速、自动、协同推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人工智能 煤矿工业数据 ai模型推理 海量数据计算 ai模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应用广度深度与企业绿色化转型
3
作者 范合君 潘宁宁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工业机器人作为我国抢占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抓手,能否释放绿色红利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话题。现有文献关于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绿色转型关系的研究结论未达成一致。研究基于工业机器人应用模式的不同选择,将工业机器人应用分解为应用广度和... 工业机器人作为我国抢占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抓手,能否释放绿色红利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话题。现有文献关于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绿色转型关系的研究结论未达成一致。研究基于工业机器人应用模式的不同选择,将工业机器人应用分解为应用广度和应用深度2个维度,探究其对企业绿色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显示:第一,工业机器人应用广度越大,企业绿色化转型水平越高;工业机器人应用深度越高,企业绿色化转型水平越高;与应用广度相比,工业机器人应用深度的绿色化提升效应更强。第二,工业机器人应用广度和应用深度通过促进企业要素投入集约和产出结构优化,提升绿色化转型水平。第三,企业环境注意力越高,工业机器人应用广度和应用深度对企业绿色化转型的提升作用越强。第四,工业机器人应用广度和应用深度对企业绿色化转型的提升作用存在时间持续性,但应用广度的持续时间更长。研究结论为工业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应用广度 工业机器人应用深度 绿色化转型 要素投入集约 产出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行业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现实困境与实践思路——基于对43家出版机构的访谈调查
4
作者 肖谦 丁毅 郑汉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56,共8页
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普及应用,出版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关注生成式AI技术应用趋势及发展路径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选取43家不同类型和层级的出版机构,以中高层管理者为访谈对象,调查生成式AI技术在出... 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普及应用,出版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关注生成式AI技术应用趋势及发展路径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选取43家不同类型和层级的出版机构,以中高层管理者为访谈对象,调查生成式AI技术在出版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和核心挑战。研究发现,当前出版行业在整合生成式AI技术时普遍存在技术应用不足、技术落地成本高、人机协同效率滞后、商业模式不清晰等困境。对于生成式AI技术与出版行业的深度整合,受访者均表现出明显的担忧,主要包括内容质量和内容安全、版权问题和隐私风险、出版行业生存困境等。为解决上述问题,结合受访出版机构实践和受访者个人思考,文章认为出版行业应关注技术更新,推动建立相关制度规范,并积极与技术公司开展合作,同时调整自身定位以发掘新的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业 生成式人工智能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工业的深度耦合技术路径:从云端认知到具身重构
5
作者 朱云轩 黎菁 彭拓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98,共9页
工业转型是新一轮工业革命水到渠成的自然环节,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物联网”意义上的工业生产力革新变为“数据+算法+传感器+行为Tokenization+控制系统”的新工业革命。人工智能将工业从物联网含义转变为“AlphGo+OpenAI”的具身... 工业转型是新一轮工业革命水到渠成的自然环节,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物联网”意义上的工业生产力革新变为“数据+算法+传感器+行为Tokenization+控制系统”的新工业革命。人工智能将工业从物联网含义转变为“AlphGo+OpenAI”的具身人工智能含义,使得智能工业时代处于Grokking前夜。AI能够深度加速工业转型,也能够直接重新构造为智能工业体系,从而直接实现工业转型的本来目标。但是,现阶段能源以及旧工业生产体系的短板急需先实现工业转型,否则智能时代将难以真正实现。同时,存在大量的技术以及硬件难点使得智能工业市场化速度缓慢,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可能先实现“实验室智能工业”,再长期缓慢向现实工业应用场景中逐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具身人工智能 工业转型 智能工业 技术图景 技术路径 ai演化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研究
6
作者 李兴腾 黄鹂强 +1 位作者 郭江江 涂雨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9,共10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是驱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要素之一。特别是以DeepSeek-R1、V3、Coder等系列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成果不断涌现,引发各界对人工智能发展及应用价值的广泛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已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筑牢了坚实...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是驱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要素之一。特别是以DeepSeek-R1、V3、Coder等系列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成果不断涌现,引发各界对人工智能发展及应用价值的广泛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已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筑牢了坚实根基,既得益于优先发展人工智能战略的政策扶持,也受益于数据、算法、算力——人工智能三大核心要素的快速进步,以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的持续壮大。然而,当前仍存在数据质量欠佳、数字技术融合创新不足、人工智能应用深度有限等瓶颈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3个基本要素为依据,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聚焦数据、计算、算法、应用的协同创新作用;通过搭建国家语料运营平台、人工智能训练场、算力平台、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基地以及人工智能开源生态,实现新质劳动对象的拓展、新质劳动资料的构建以及新质劳动力的培育,形成“数据驱动创新-工具赋能生产-生态培育人才”的正向循环,最终达成生产力的质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 数据 算法 算力 语料运营平台 算力平台 ai行业应用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AI的Chip类元件AOI自动复判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瑞丰 魏嘉莉 +2 位作者 周静 冀运景 罗守华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14-121,共8页
贴片元件AOI自动复判可提高检测的直通率和精度,降低人工目检带来的时间与经济成本。Chip元件作为PCB电路贴片元件中的最常用元件,其错误类型繁多,包括焊接的少锡、多锡、缺焊、水平与垂直偏移,以及本体的缺件、错件等问题。针对Chip元... 贴片元件AOI自动复判可提高检测的直通率和精度,降低人工目检带来的时间与经济成本。Chip元件作为PCB电路贴片元件中的最常用元件,其错误类型繁多,包括焊接的少锡、多锡、缺焊、水平与垂直偏移,以及本体的缺件、错件等问题。针对Chip元件,提出了一种基于AI的AOI复判检测方法,包括了本体与焊盘的定位、本体颜色或丝印的检测和元件焊接检测等3个步骤,每个步骤根据需求不同设计了相应的网络模型,并对上述模型分别进行了训练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体与焊盘检测网络在IOU阈值为0.7,置信度阈值0.6的条件下,mAP为0.93,检测准确率94.94%;颜色判断网络平均准确率为99.41%;丝印字符检测网络检测准确率为97.6%;焊接问题检测网络准确率为92.27%。最后,跟据收集到233幅NG数据以及30000幅OK数据对整体流程进行测试,在保证233幅NG数据不出现漏判的前提下,该方法整体的误判率为11.2%,平均每幅运行耗时97.5 ms。目前,该方法已在生产线上进行了试用,初步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生产线上元件的误报率,降低人工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应用 AOI ai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培训行业中的AI应用:风险考量与伦理规约 被引量:1
8
作者 邹太龙 向麟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29,共6页
对教育培训行业中盛行的"AI热"进行伦理层面的冷思考,既是促进教育与技术耦合共生的时代诉求,也是实现教育培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教育培训行业"自愿逐私利"的特点致使AI应用更容易滋生悬置教育伦理属性、... 对教育培训行业中盛行的"AI热"进行伦理层面的冷思考,既是促进教育与技术耦合共生的时代诉求,也是实现教育培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教育培训行业"自愿逐私利"的特点致使AI应用更容易滋生悬置教育伦理属性、侵犯学生隐私权利、限制学生知识视野和弱化学生思考能力的伦理风险。在教育培训行业中应用AI,亟需建立健全以科技向善原则、知情同意原则、擦除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共济原则为主要内容的伦理原则框架,以规约AI在教育培训行业中的合理赋能与有效应用,从而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培训行业 ai应用 学生 伦理风险 伦理规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环境”共融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智能优化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浩 王昊琪 +11 位作者 李琳利 张玉彦 杨文超 文笑雨 张旭辉 刘根 张幸福 刘俊 崔科飞 陈录城 王朋静 杨新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1-1570,共20页
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是智能制造应用实施的重要手段,但现有工业数字孪生系统主要面向机械系统探索研究理论和关键技术,缺乏从“人-机-环境”全局开展系统建模和优化。鉴于此,分析了“人-机-环境”系统建模和智能优化研究进展,总结了“人-机... 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是智能制造应用实施的重要手段,但现有工业数字孪生系统主要面向机械系统探索研究理论和关键技术,缺乏从“人-机-环境”全局开展系统建模和优化。鉴于此,分析了“人-机-环境”系统建模和智能优化研究进展,总结了“人-机-环境”共融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基本特征,建立了系统参考架构。然后,提出了“人-机-环境”共融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智能优化方法与关键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数据驱动的快速动态建模与仿真方法、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数字孪生快速建模方法、多模态感知与智能交互方法、虚实同步映射与模型校正方法、基于分布式计算的运行优化控制方法、“人-机-环境”安全监测与态势感知方法和基于AI agent的系统自学习与优化控制方法等。最后,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智能优化方法的应用效果。所提出的工业数字孪生系统智能优化方法为实现智能制造过程中的“人-机-环境”共融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环境”共融 工业数字孪生系统 智能制造 智能优化 ai 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催化还原二氧化碳研究综述
10
作者 韩梦丽 王建海 沈岳松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3-602,共10页
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消耗不仅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还产生大量的CO_(2),加剧了气候恶化。“减污降碳”成为全球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其中,将CO_(2)催化转化为高附加值碳基化合物成为当前能源与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CO_... 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消耗不仅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还产生大量的CO_(2),加剧了气候恶化。“减污降碳”成为全球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其中,将CO_(2)催化转化为高附加值碳基化合物成为当前能源与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CO_(2)催化还原的技术主要有热催化、光催化、电催化、光热催化和光电催化等。其中,光热耦合的光驱动光热协同催化技术不但克服了单一光/热催化技术的不足,而且能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在低(无)能耗的条件下实现高效高选择性催化还原CO_(2)制备碳基化合物,是一种理想的催化还原路径。针对光热催化的分类、机理以及光热催化还原CO_(2)催化剂的优化设计分别做出了概述,并论述了光热催化还原CO_(2)的工业应用以及现存的问题,最后对光热催化还原CO_(2)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催化 CO_(2)还原 催化机理 优化设计 工业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中国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被引量:56
11
作者 蒋南平 邹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0-138,共9页
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发展迅猛,形成对中国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失业结构中的技能技术性失业难以控制。人工智能印证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局部工人与总体工人"理论的正确性,更完整地阐释了"具体劳动... 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发展迅猛,形成对中国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失业结构中的技能技术性失业难以控制。人工智能印证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局部工人与总体工人"理论的正确性,更完整地阐释了"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现实,"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理论;印证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的真理性,马克思"机器排挤工人"理论的历史与现实性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趋势。以经济增长为核心解决失业问题的理论对人工智能背景下解决中国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很大局限性。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就业理论,做好人工智能在当代中国各行业运用状况的管理及其对三大产业劳动力供给影响的预测,制定人工智能发展和运用的战略规划。由国家引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及在三大产业中的优化配置,培养人工智能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用人工智能带来的高效率反哺被其淘汰的劳动者,是解决中国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条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中国劳动力 供给侧改革 马克思主义就业失业理论 三大产业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规划研究综述——一个面向应用的视角 被引量:8
12
作者 宋泾舸 查建中 陆一平 《智能系统学报》 2007年第2期18-25,共8页
智能规划是智能系统研究的重要领域.在分析了智能规划中典型问题类型特征的基础上,从应用的视角对智能规划研究的前沿问题以及近年来的主要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评述.结合若干工业领域的应用实例,讨论了工程应用中的规划问题特征及研究现状... 智能规划是智能系统研究的重要领域.在分析了智能规划中典型问题类型特征的基础上,从应用的视角对智能规划研究的前沿问题以及近年来的主要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评述.结合若干工业领域的应用实例,讨论了工程应用中的规划问题特征及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智能工程理论对智能规划的应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规划 问题类型 应用研究 工业领域 智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东褐煤热解技术工业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范涛 初茉 畅志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62-1370,共9页
蒙东褐煤占我国褐煤储量的83%,是蒙东地区的主要能源。低温热解技术条件温和、产品用途广、经济效益高,是加工蒙东褐煤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由于褐煤块煤率低、含水量高、热碎严重等特性以及现行环保产业政策持续趋紧,使褐煤低温热解工业... 蒙东褐煤占我国褐煤储量的83%,是蒙东地区的主要能源。低温热解技术条件温和、产品用途广、经济效益高,是加工蒙东褐煤的主要途径之一。但由于褐煤块煤率低、含水量高、热碎严重等特性以及现行环保产业政策持续趋紧,使褐煤低温热解工业化项目存在原料利用率低、生产连续性差、环保不达标等问题。本文介绍了目前蒙东地区应用的热解技术包括低阶煤转化技术(LCC)、连续干馏热解定位提质技术(LCP)、带式炉低温干馏技术、GF-1型褐煤提质技术、SJ低温干馏方炉热解技术和气-固错流热解技术,分析了各项技术的运行情况、优势和不足。通过对比各项技术在原料要求、传热方式、熄焦方式、能量利用率和产品性质等方面的特点,明确了各项热解技术的炉型选择、原料煤粒度和热解产品利用等方向,提出了蒙东褐煤热解技术在工业化应用过程中需实现原料优化、能量优化、产品多元化和废弃物资源化的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热解 工业应用 能量优化 生产 多元化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蒸馏装置在线优化软件的工程实施 被引量:5
14
作者 侯凯锋 李有润 +3 位作者 胡山鹰 沈静珠 易和平 芦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934-938,共5页
介绍常减压蒸馏装置在线优化软件的基本功能以及与先进控制软件间的连接策略。阐述该软件在某常减压装置的现场系统集成以及在线闭环运行结果。现场在线运行结果表明 ,该在线优化软件能够适应现场各种工况的变化 。
关键词 在线优化 先进控制 常减压蒸馏装置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设计优化:载人潜水器设计的一种新工具(英文)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蔚 崔维成 《船舶力学》 EI 2004年第6期95-112,共18页
多学科优化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已经成功地应用在很多领域,如飞机制造,太空船,汽车制造等。传统的载人潜水器设计并不是一种最优的设计方法,并且在载人潜水器的设计过程中所要涉及多种技术学科。将多学科优化方法引进载人潜水器的设计... 多学科优化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已经成功地应用在很多领域,如飞机制造,太空船,汽车制造等。传统的载人潜水器设计并不是一种最优的设计方法,并且在载人潜水器的设计过程中所要涉及多种技术学科。将多学科优化方法引进载人潜水器的设计,从而可以实现真正的设计优化。本文介绍了多学科优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整体构架,并介绍了探索设计空间的算法。在对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载人潜水器设计中如何应用的初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优化 载人潜水器 设计方法 设计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粘类芽孢杆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6
作者 田宇曦 闵勇 +1 位作者 杨自文 王开梅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8期3401-3404,3409,共5页
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是重要的根际有益生物,也被用于生物医药、流程制造、生物修复等方面,具有较大利用价值。综述了多粘类芽孢杆菌的菌株新特性和基因组特点、诸多功能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分子操作系统、菌株... 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是重要的根际有益生物,也被用于生物医药、流程制造、生物修复等方面,具有较大利用价值。综述了多粘类芽孢杆菌的菌株新特性和基因组特点、诸多功能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分子操作系统、菌株的选育以及发酵技术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功能 产业化应用 分子操作系统 菌株选育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焦化装置掺炼乙烯裂解重油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唐铭辰 王志伟 李林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38,共5页
乙烯裂解重油是乙烯裂解装置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副产物,富含双环以上稠环芳烃,具有短侧链、高碳氢比等特点,常作为燃料油用,经济效益低。为提高乙烯裂解重油的利用价值,进行了延迟焦化装置掺炼乙烯裂解重油攻关。通过增设乙烯裂解重油预... 乙烯裂解重油是乙烯裂解装置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副产物,富含双环以上稠环芳烃,具有短侧链、高碳氢比等特点,常作为燃料油用,经济效益低。为提高乙烯裂解重油的利用价值,进行了延迟焦化装置掺炼乙烯裂解重油攻关。通过增设乙烯裂解重油预处理系统,向其中加入稳定剂及胶溶剂,解决了乙烯裂解重油与减压渣油混合时的分层现象和凝聚现象,实现了乙烯裂解重油在延迟焦化装置上的稳定掺炼。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装置掺炼乙烯裂解重油后,掺炼量最高达到10 t/h,主要操作条件与掺炼前比较无明显变化,汽柴油收率增加2.26%,焦炭收率降低3.36%,产品性质变化不大。当乙烯裂解重油掺炼量维持在10 t/h以下时,装置连续运行周期能达到1年以上。自2017年以来,共掺炼乙烯裂解重油106 187 t,实现经济效益9 025.9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 乙烯裂解重油 掺炼 操作优化 经济效益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应用与产业结构优化——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和居民消费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静 左鹏飞 袁新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5-55,共11页
基于2003—2019年省域数据,构建互联网应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SYS-GMM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互联网应用、技术创新、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优化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互联网应用对产业结构优化具... 基于2003—2019年省域数据,构建互联网应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SYS-GMM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互联网应用、技术创新、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优化四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互联网应用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持续性正向促进作用;从中介效应来看,技术创新在互联网应用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从调节效应来看,居民消费在互联网应用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关系中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在消费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无显著的调节作用。同时,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和居民消费的调节效应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并伴随时段发展呈现增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应用 产业结构优化 技术创新 居民消费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微机器人微动机构研制
19
作者 张国贤 陈强 +1 位作者 张文增 汤晓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5-28,共4页
为改善工业机器人高速运动控制性能,扩大其在激光焊接、切割等高速精密加工中的应用范围,设计了一种可与工业机器人构成宏-微机器人的三维微动机构。分析了该微动机构的结构和运动形式,建立了运动学方程,并根据受力情况对结构进行了优... 为改善工业机器人高速运动控制性能,扩大其在激光焊接、切割等高速精密加工中的应用范围,设计了一种可与工业机器人构成宏-微机器人的三维微动机构。分析了该微动机构的结构和运动形式,建立了运动学方程,并根据受力情况对结构进行了优化。所研制的微动机构重量1kg、精度高于0.04mm,负载能力大于3kg,满足宏-微机器人系统精密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宏-微机器人 微动机构 轨迹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发展现实及政策思考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金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共11页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一直高度重视发展信息产业和提高国家的信息化水平。信息产业方面,近十年来,中国软件产品收入、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呈增长之势;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较快,网络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一直高度重视发展信息产业和提高国家的信息化水平。信息产业方面,近十年来,中国软件产品收入、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呈增长之势;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较快,网络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东部地区电信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水平较低。数字经济发展给中国信息产业带来机遇和挑战,也暴露出信息产业在满足数字经济发展要求方面存在不足。信息化方面,工业软件与工业互联网正在交汇融合,工业互联网领域出现全新的商业模式;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深刻影响着传统行业数字化进程;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规模扩大,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已经形成;大数据环境下,中国信息化发展依然存在短板和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未来,中国需要加快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产业产品和设备能效;突破工业软件行业技术瓶颈,加快实现软件迭代、算法改进和技术升级;优化信息产业布局,加快建设信息产业集群,服务数字经济发展;加强信息产业技术和产能的国际合作,构建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信息产业 信息化 工业互联网 人工智能产业 信息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