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激励下基于子空间优化模式分解的小幅强迫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
1
作者 王丽馨 沙东鹤 +5 位作者 王思宇 蔡国伟 江守其 杨德友 高晗 夏世威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6-164,共9页
为实现基于广域量测随机响应的小幅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优化模式分解(Sub_OMD)的电力系统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通过Sub_OMD方法对量测的多通道随机响应数据进行分解,进而重构系统各振荡模式时域分量;... 为实现基于广域量测随机响应的小幅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定位,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优化模式分解(Sub_OMD)的电力系统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通过Sub_OMD方法对量测的多通道随机响应数据进行分解,进而重构系统各振荡模式时域分量;计算模式能量及其权重以甄别表征系统强迫功率振荡模式的关键性时域分量,再进一步计算各发电机组耗散能量流;在此基础上,利用所提强迫功率振荡源定位判据可实现电力系统小幅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定位;最后,在IEEE 4机2区系统、IEEE 16机68节点系统以及美国NewEngland系统中实现了小幅强迫功率振荡扰动源的精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响应 子空间优化模式分解 强迫功率振荡 扰动源定位 耗散能量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污染监测网优化设计研究综述
2
作者 刘明力 骆乾坤 +3 位作者 吴剑锋 宋健 杨蕴 孙晓敏 《高校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7,共14页
矿山开采、垃圾填埋及化工产品生产过程都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无论是追溯污染源信息还是监测污染物运移趋势都需要合理设置相应的监测网。长期运行设计不合理的地下水污染监测网势必会造成高昂的监测成本。因此,必须要开展地下水污... 矿山开采、垃圾填埋及化工产品生产过程都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无论是追溯污染源信息还是监测污染物运移趋势都需要合理设置相应的监测网。长期运行设计不合理的地下水污染监测网势必会造成高昂的监测成本。因此,必须要开展地下水污染监测网的优化设计研究,力争用较少的监测成本最大精度地获取污染物浓度变化数据。地下水污染监测网的主要优化内容包括监测井在空间上监测位置的优化和时间上监测频率的优化两个方面。目前,针对地下水污染监测网优化设计问题的求解已经提出了多种定性(如水文地质分析法)和定量(如模拟—优化模型方法和克里格法)的方法,并取得了诸多成效,但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论文首先系统总结了近40年地下水污染监测网优化设计的主要研究成果,然后对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的7种地下水污染监测网优化设计的方法进行介绍、评价和比较,最后对今后地下水污染监测网优化设计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监测网 优化设计 监测位置 监测频率 污染源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告警的微电网故障定位方法研究
3
作者 杨志淳 李牧远 +3 位作者 韩佶 杨帆 沈煜 闵怀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55,共11页
针对故障诊断数据来源单一导致结果抗噪性和鲁棒性差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融合多源告警信息的微电网继电保护故障定位方法。基于对称分量法对微电网故障进行建模,通过求解正、负序网络微分方程,实现对短路故障的特性分析。采用相似性计算... 针对故障诊断数据来源单一导致结果抗噪性和鲁棒性差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融合多源告警信息的微电网继电保护故障定位方法。基于对称分量法对微电网故障进行建模,通过求解正、负序网络微分方程,实现对短路故障的特性分析。采用相似性计算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可视化,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故障信息进行辨识,实现告警信息智能生成。采用开关函数法对多源告警信息进行加权融合,并采用改进二进制量子粒子群算法对故障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在改进IEEE 33系统中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生成故障告警信息并快速定位故障,且在多点信息畸变下仍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定位 微电网故障告警 多源信息融合 二进制量子粒子群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震动空间相关性及大震震源效应的烈度场插值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山有 王振皓 +4 位作者 卢建旗 李伟 马强 谢志南 陶冬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89,共11页
地震发生后,利用强震动观测数据快速生成合理的等震线图是地震烈度速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基于震源参数及烈度衰减规律生成的烈度等震线过于规则,无法反映局部烈度分布特征;而直接采用观测数据通过插值生成的等震线无法合理反映大震的... 地震发生后,利用强震动观测数据快速生成合理的等震线图是地震烈度速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基于震源参数及烈度衰减规律生成的烈度等震线过于规则,无法反映局部烈度分布特征;而直接采用观测数据通过插值生成的等震线无法合理反映大震的震源效应。为此,提出一种考虑地震动空间相关性及大震震源效应的烈度场融合克里金插值方法,利用点到点之间的距离来考虑烈度的空间相关性,利用点到源之间的距离来考虑大震的震源效应。首先,在克里金插值方法的框架下,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半变异函数的快速自动拟合;其次,通过两种自变量不同的半变异函数拟合实现了对空间相关性和震源效应的考虑;最后,使用日本和中国地震数据的插值结果验证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融合克里金插值方法获得的烈度等震线图形状规则,能反映出一次地震的震源效应,且对台站稀疏的情况有较好的适应性,满足地震烈度速报的要求。该方法可为地震烈度速报及地震烈度等震线的绘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震线 插值 克里金 粒子群优化 半变异函数 震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北京轨道交通既有线客流特征与优化提升对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炎 赵华伟 +5 位作者 杨军 贺鹏 叶轩 王少楠 王俊 张源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3,204,共9页
随着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化的运营,交通出行总量保持增长态势,乘客通勤时间长、客流吸引力不足、客流负荷不均衡、网络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在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服务水平等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从多源客流数据入手,通过手机信... 随着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化的运营,交通出行总量保持增长态势,乘客通勤时间长、客流吸引力不足、客流负荷不均衡、网络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在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服务水平等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从多源客流数据入手,通过手机信令、AFC刷卡等数据从不同层面研究轨道交通网络结构与客流需求的耦合性、网络化进程中客流特征及存在问题、车站层级客流特征。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从宏观层面提出轨道交通网络的织补及服务能力的提升、从中观层面提出轨道交通单条线的服务效率的提升、从微观层面提出北京轨道交通换乘车站服务水平的提升,并针对具体案例给出优化提升的策略及实施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既有线 客流特征 优化提升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T-GRA-TOPSIS在雨水调蓄池选址及数量优化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红艳 张翀 +3 位作者 郝景开 崔佳丽 史文韬 毛立波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2-840,共9页
【目的】为有效减轻极端暴雨天气造成的城市洪涝问题,开展了对城市雨水排水系统(USDS)中雨水调蓄池(SST)的选址及数量优化的研究。【方法】采用博弈论(GT)思想将层次分析法(AHP)获得的主观权重与改进熵值法(IEVM)获得的客观权重组合赋权... 【目的】为有效减轻极端暴雨天气造成的城市洪涝问题,开展了对城市雨水排水系统(USDS)中雨水调蓄池(SST)的选址及数量优化的研究。【方法】采用博弈论(GT)思想将层次分析法(AHP)获得的主观权重与改进熵值法(IEVM)获得的客观权重组合赋权,并与灰色关联分析(GRA)和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相结合,建立了城市内涝与面源污染风险的定量评估框架。根据各节点的相对接近度确定风险等级,风险较高的节点设置SST,根据积水削减率和总悬浮物(TSS)削减率优化SST的数量。以山西省长治市为例,探讨了该方法在不同降雨重现期时城市内涝和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结果】GRA-TOPSIS法在5 a和10 a降雨重现期时的综合变异系数分别为0.355和0.361,极值均为0.496,均高于单独GRA或TOPSIS.【结论】GT赋权并耦合GRA-TOPSIS的优化方法采用较少的经济投资可较好地消除城市内涝和面源污染风险,为SST的选址和数量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博弈论(GT) 灰色关联分析(GRA) 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 调蓄池选址及数量优化 雨水管理模型(SW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蜂群算法的资源实时均衡策略
7
作者 宋亚欣 陆潇 +2 位作者 卢碧 王媛 鲁敏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186,共5页
针对传统人力资源调度算法在复杂场景下分配效率低的问题,文中基于改进蜂群算法提出一种面向人力资源的实时均衡调配策略。对于传统蜂群算法存在的实时性差、易陷入最优解的缺点,在算法的首阶段引入最佳蜜源位置算法来提升收敛速度,在... 针对传统人力资源调度算法在复杂场景下分配效率低的问题,文中基于改进蜂群算法提出一种面向人力资源的实时均衡调配策略。对于传统蜂群算法存在的实时性差、易陷入最优解的缺点,在算法的首阶段引入最佳蜜源位置算法来提升收敛速度,在次阶段使用排序策略增加算法全局能力,在末阶段提出一种基于蜜源浓度的全局更新策略,以提升算法实时性,进而改进原算法的缺陷。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迭代次数约为120次,相较于原算法有明显提升;对目标函数的求解值在对比算法中为最优,表明所提算法求解质量高、收敛速度快,能够有效提升资源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调度 改进蜂群算法 资源均衡 最佳蜜源位置优化 排序策略 蜜源浓度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流固有频率的VSC-HVDC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 被引量:50
8
作者 蔡新雷 宋国兵 +2 位作者 高淑萍 索南加乐 李广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12-119,共8页
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HVDC,VSC-HVDC)线路故障暂态过程中具有相对于交流线路更强的固有频率信号。由于VSC-HVDC直流输电线路两侧并联大电容,在高频的固有频率下系统阻抗可等效为电容阻抗,其值很小,行波在系... 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HVDC,VSC-HVDC)线路故障暂态过程中具有相对于交流线路更强的固有频率信号。由于VSC-HVDC直流输电线路两侧并联大电容,在高频的固有频率下系统阻抗可等效为电容阻抗,其值很小,行波在系统侧近似为全反射,因此,VSC-HVDC直流输电线路的固有频率只与故障距离和波速度有关。据此,提出通过对单端电流运用Prony算法进行频谱分析,获取其固有频率进而实现直流输电电路故障定位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VSC-HVDC直流输电线路的快速、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 直流输电线路 故障定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微震震源高精度定位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程久龙 宋广东 +3 位作者 刘统玉 胡宾鑫 王纪强 王金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513-4520,共8页
煤矿井下微震震源准确定位,对于动力灾害监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微震震源需要通过井下传感器接收信息反演确定,传感器的安装位置限制于煤矿井下巷道周围,传感器沿巷道近平面的不合理布置将大大降低震源定位精度.针对由传感器信息反... 煤矿井下微震震源准确定位,对于动力灾害监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微震震源需要通过井下传感器接收信息反演确定,传感器的安装位置限制于煤矿井下巷道周围,传感器沿巷道近平面的不合理布置将大大降低震源定位精度.针对由传感器信息反演震源位置引起的病态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微震监测测点优化布置的震源高精度定位算法.首先通过计算系数矩阵条件数,判定病态问题;然后利用中心化法和行平衡法联合进行病态矩阵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矩阵A、b利用L曲线法计算正则参数,结合Tikhonov正则化算法计算得到震源坐标正则解.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化法有效降低了矩阵数量级,行平衡预处理降低了病态条件数,预处理后Tikhonov正则解的震源坐标误差最小可以达到3.09m,与预处理前的高斯消去解相比误差大大降低.通过上述优化处理,实现了井下受限空间微震监测震源高精度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定位反演 测点布置优化 微震 TIKHONOV正则化 高精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具定位方案的数学建模及其优化设计 被引量:19
10
作者 秦国华 吴竹溪 张卫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425-2429,共5页
针对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的设计质量仍取决于设计者或专家的经验与知识水平、难以得到最优设计结果这一现状,建立了基于工件位置偏移与定位源误差之间关系的定位方案运动学模型,提出了定位方案的优化设计准则,从而改变了传统夹具设计中... 针对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的设计质量仍取决于设计者或专家的经验与知识水平、难以得到最优设计结果这一现状,建立了基于工件位置偏移与定位源误差之间关系的定位方案运动学模型,提出了定位方案的优化设计准则,从而改变了传统夹具设计中定位方案的经验性设计模式。通过实例说明了定位方案的稳健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运动学模型的定位方案优化方法可以提高定位质量。在汽车、航空航天等制造领域中,定位方案的优化方法具有理论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方案 定位源误差 工件位置偏移 数学建模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SVM的煤岩声发射源定位预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单亚锋 孙朋 +2 位作者 徐耀松 付华 谢森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2-406,共5页
为了准确的预测采空区煤矿煤岩破裂与失稳前,岩石所释放出来的声发射信息的位置,并且根据山西焦煤的官地矿16403工作面获得的声发射事件的数据,因为该数据是一个非线性、高维的问题,提出了用PSO和SVM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应用在煤岩声发射... 为了准确的预测采空区煤矿煤岩破裂与失稳前,岩石所释放出来的声发射信息的位置,并且根据山西焦煤的官地矿16403工作面获得的声发射事件的数据,因为该数据是一个非线性、高维的问题,提出了用PSO和SVM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应用在煤岩声发射源定位中。以往的方法只是单纯的收集煤岩或岩石声发射信息,以至于定位出现失准、精度低和误差大的缺点。基于煤岩失稳前两者都会发出强烈的信号,文章提出了"1+1=1"的定位模型,既收集同一位置的岩石和煤岩体的声发射信号,由PSO-SVM分析处理后,得到其位置。仿真结果表明:应用PSO和SVM结合的方法进行煤岩声发射源定位的预测,在提高准确性和精确度的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泛化的能力,该方法也大大减小定位失准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支持向量机 声发射 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负荷不平衡地区地热换热器设计及其运行对策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郭敏 刁乃仁 +1 位作者 朱科 方肇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4,共7页
为提高冷热负荷不平衡地区使用地源热泵系统后地下温度场的均匀性,以36个钻孔组成的地埋管管群,冷热负荷比为2. 5∶1. 0,运行期20年为例,提出了3种外密内疏的分区优化埋管布置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地埋管中心区域布管数量相对稀疏,有利于... 为提高冷热负荷不平衡地区使用地源热泵系统后地下温度场的均匀性,以36个钻孔组成的地埋管管群,冷热负荷比为2. 5∶1. 0,运行期20年为例,提出了3种外密内疏的分区优化埋管布置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地埋管中心区域布管数量相对稀疏,有利于减小温度场的温度梯度,提高温度场的均匀性,边界区域过余温度相比传统的均匀布管方式略有提高,能有效降低中心区域温度场的波峰现象,此外,土壤热扩散系数越小,采用中间布管稀疏、外围布管紧密的优化设计方案的效果愈加明显,验证了外密内疏管群优化布置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换热器 优化布置 有限长线热源 叠加原理 热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谐波源定位方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岭 陈红坤 +1 位作者 王志成 徐坤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3-39,共7页
为了准确划分各谐波源责任以便采用技术及经济手段治理谐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谐波源定位方法。该方法以系统母线的谐波电压幅值及相位作为量测量,考虑一定的建模及测量误差,根据系统各节点的谐波功率与母线阻抗之间的符号... 为了准确划分各谐波源责任以便采用技术及经济手段治理谐波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谐波源定位方法。该方法以系统母线的谐波电压幅值及相位作为量测量,考虑一定的建模及测量误差,根据系统各节点的谐波功率与母线阻抗之间的符号关系对可疑母线进行分类。提出定位指标对各节点进行排序,确定最为可能的谐波源位置,减少后期不必要的勘测工作。最后,在ETAP 12.6中建立了IEEE 14节点的算例模型并进行计算验证,计算结果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测配置优化 离散二进制粒子群 谐波功率 谐波源定位 定位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源对激光超声信号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宋潮 郑宾 +1 位作者 郭华玲 侯静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4-498,共5页
通过已搭建好的激光超声检测实验平台,在保持相同激光脉冲能量和相同探测位置的条件下,重点研究了点光源与线光源产生的超声信号的特点和区别。研究了不同探测位置点光源与线光源激发出的超声信号幅值以及产生的超声信号波形。实验发现... 通过已搭建好的激光超声检测实验平台,在保持相同激光脉冲能量和相同探测位置的条件下,重点研究了点光源与线光源产生的超声信号的特点和区别。研究了不同探测位置点光源与线光源激发出的超声信号幅值以及产生的超声信号波形。实验发现:在同一探测位置下,将点光源换成线光源后,产生的超声信号幅值由1.3V提高到1.7V,提高了0.4V;在探测位置逐渐增大的情况下,点光源激发出超声信号幅值的衰减幅度为75.78%,而线光源激发出的超声信号幅值的衰减幅度为34.92%。结果表明,在功率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线光源产生的超声信号要比点光源产生的超声信号幅值提高40.86%,产生较强的表面波,提高了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超声 点光源 线光源 激光超声信号幅值 探测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技术在矿山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黄维新 贾明涛 +2 位作者 陈有燎 王李管 唐礼忠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65-170,共6页
在井下巷道工程设计多个微震监测系统传感器站网空间布置方案,地震信号由传感器采集并进行前置放大,传至井下数据交换中心,经A/D转化后的数字信号再经由光缆传至地表监测控制中心相连的计算机,利用监测数据对矿山地震活动及岩爆与地压... 在井下巷道工程设计多个微震监测系统传感器站网空间布置方案,地震信号由传感器采集并进行前置放大,传至井下数据交换中心,经A/D转化后的数字信号再经由光缆传至地表监测控制中心相连的计算机,利用监测数据对矿山地震活动及岩爆与地压活动进行分析研究、实时的监测和预报。应用该微震监测技术对冬瓜山铜矿的事件定位精度和系统灵敏度的分析,对人工震源定位及定位精度进行的验证实验以及对冬瓜山矿区井下各种振动波形进行的识别和分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微震监测系统的建立对于推动我国矿山地压灾害监测和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技术 传感器优化 微震监测系统 定位精度 震源定位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监测可信度的扰动源定位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飞腾 南余荣 +2 位作者 翁国庆 张有兵 王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15-222,共8页
当智能配电网发生电能质量扰动时,由于网络结构、高斯噪声和监测误差等因素常存在扰动方向误判问题,而现有电能质量扰动源定位方法对此定位准确度低。由此提出一种计及监测可信度的扰动源定位粒子群算法。设计了一种监测可信度函数构建... 当智能配电网发生电能质量扰动时,由于网络结构、高斯噪声和监测误差等因素常存在扰动方向误判问题,而现有电能质量扰动源定位方法对此定位准确度低。由此提出一种计及监测可信度的扰动源定位粒子群算法。设计了一种监测可信度函数构建方法,来表征扰动方向判定的准确程度,创新性地建立了粒子群可信度优化模型,提出了独创的评价函数,通过粒子群迭代进行全局寻最优解。通过Matlab仿真表明,所提新算法实现了在部分监测数据有误情况下的扰动源自动精确定位,并具有定位准确、收敛性好和容错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动源定位 粒子群算法 监测可信度 电能质量 智能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图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震 王婷婷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51,共9页
首先论述新型图信号处理(Graph Signal Processing,GSP)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图拓扑结构、图傅里叶变换、滤波及图学习。鉴于语音信号是一种非平稳和非线性的信号,为此,文中研究基于GSP技术的语音信号的图映射理论,即... 首先论述新型图信号处理(Graph Signal Processing,GSP)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研究进展,其中包括图拓扑结构、图傅里叶变换、滤波及图学习。鉴于语音信号是一种非平稳和非线性的信号,为此,文中研究基于GSP技术的语音信号的图映射理论,即将时域语音信号映射为图域的语音图信号,通过设计语音图信号的图拓扑结构和图邻接矩阵来研究语音图信号的内在潜藏关系,进而设计优于经典DSP的语音图信号消噪算法和系统。在此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相关实际应用问题,例如麦克风阵列环境下如何通过GSP技术处理麦克风阵列声源(说话人)的定位及追踪问题。期望基于GSP技术语音图信号处理理论,为语音识别、合成、编码、增强等各个领域的图信号处理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P 图傅里叶变换 图滤波器 语音增强 声源定位及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暂降源定位的优化综合判据法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吕干云 吴育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71,共6页
电压暂降源定位对协调电压暂降引起的供用电双方纠纷等具有关键性作用。提出了一种暂降源定位的优化综合判据法。首先,在分析介绍暂降源定位现有的四种典型方法及其判据的基础上,利用115组变电站暂降记录数据,对各方法效果进行了统计分... 电压暂降源定位对协调电压暂降引起的供用电双方纠纷等具有关键性作用。提出了一种暂降源定位的优化综合判据法。首先,在分析介绍暂降源定位现有的四种典型方法及其判据的基础上,利用115组变电站暂降记录数据,对各方法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然后基于四种典型方法的定位判据,建立电压暂降源定位综合判据线性模型,并结合线性支持向量机建模方法,利用50组记录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求解出线性模型的最优系数。最后采用另外65组记录数据对优化综合判据模型进行验证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与现有的单一特征判据方法相比,该法具有良好的定位性能,不仅具有较高的定位正确率,且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在加一定白噪声条件下正确定位出暂降源的上游或下游位置。该方法可应用于各类电能质量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暂降源定位 优化综合判据 最优系数 线性支持向量机 鲁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配电变电站的优化规划 被引量:6
19
作者 余贻鑫 张永伍 严雪飞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89-894,共6页
旨在提出一种工程上实用的求解高压配电变电站优化规划问题的方法.该方法将高压配电变电站优化规划问题分为平面定位和组合优化两个子问题.交替定位一分配(ALA)法已被广泛用于求解平面定位问题,但其所得解往往依赖于初始位置的选择,... 旨在提出一种工程上实用的求解高压配电变电站优化规划问题的方法.该方法将高压配电变电站优化规划问题分为平面定位和组合优化两个子问题.交替定位一分配(ALA)法已被广泛用于求解平面定位问题,但其所得解往往依赖于初始位置的选择,针对此情况做出了改进,明显地提高了解的质量.针对组合优化子问题的非凸非凹性,采用分支定界法,以求得或接近全局最优解.同时,为提高分支定界法的效率,利用启发式规则剪去产生最优解可能性很小的分支.算例表明,该方法可以求得工程上的满意解,并且计算速度快,是求解高压配电变电站优化规划问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配电变电站 平面定位 交替定位-分配法 分支定界法 组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绝缘线振荡器的自动优化设计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会芳 李瀚宇 +3 位作者 姜幼明 董烨 董志伟 周海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21,共5页
为克服全电磁粒子模拟(PIC)程序不利于优化设计的弱点,提高高功率微波器件的优化设计水平,将遗传算法与全电磁粒子模拟算法有机融合,研制出二维全电磁粒子模拟并行优化程序。据此对高功率微波源器件——两个波段的磁绝缘线振荡器(MILO):... 为克服全电磁粒子模拟(PIC)程序不利于优化设计的弱点,提高高功率微波器件的优化设计水平,将遗传算法与全电磁粒子模拟算法有机融合,研制出二维全电磁粒子模拟并行优化程序。据此对高功率微波源器件——两个波段的磁绝缘线振荡器(MILO):C-MILO和L-MILO进行优化设计。在输入功率不变的条件下,原C-MILO效率为10.8%,经优化后效率为15.4%;原L-MILO效率为12.6%,经优化后效率为17.7%。由此得出,两类MILO模型经优化后在输入功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输出功率和效率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且模型几何参数合理,物理图像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PIC程序 高功率微波器件 磁绝缘线振荡器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