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or stable and efficient cargo transportation of partial space elevator
1
作者 Gefei Shi Zheng H.Zh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2期17-29,共13页
This paper proposed a new libration decoupling analytical speed function(LD-ASF)in lieu of the classic analytical speed function to control the climber's speed along a partial space elevator to improve libration s... This paper proposed a new libration decoupling analytical speed function(LD-ASF)in lieu of the classic analytical speed function to control the climber's speed along a partial space elevator to improve libration stability in cargo transportation.The LD-ASF is further optimized for payload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by a novel coordinate game theory to balance competing control objectives among payload transport speed,stable end body's libration,and overall control input via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The transfer period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sections to reduce computational burden.The validity and efficacy of the proposed LD-ASF and coordinate game-bas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re demonstrated by computer simulation.Numer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optimized LD-ASF results in higher transportation speed,stable end body's libration,lower thrust fuel consumption,and more flexible optimization space than the classic analytical speed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al space elevator Stable transportation Libration decoupling analytical speed function Coordinate gam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Pareto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限速区段安全与效率优化协调模型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瑞 马荣国 +2 位作者 梁国华 邓亚娟 王宝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8-164,共7页
为改善高速公路分区段限速管理下的运行安全与效率,缓解由于限速区段设置不当、频繁换速造成的驾驶负担,对高速公路分区段限速管理下的限速区段进行优化协调设置.首先,以损失时间最小为原则,提出3种情形下的高速公路限速区段优化协调模... 为改善高速公路分区段限速管理下的运行安全与效率,缓解由于限速区段设置不当、频繁换速造成的驾驶负担,对高速公路分区段限速管理下的限速区段进行优化协调设置.首先,以损失时间最小为原则,提出3种情形下的高速公路限速区段优化协调模型;其次,依据驾驶人认知距离、心理稳定距离和限速标志前置距离,及驾驶员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对模型计算中的最小限速区段长度和最大限速区段数目两参数进行标定;最后,根据经济学风险与收益的原理,分别用风险函数和收益函数表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和效率,构建高速公路安全指数、效率指数评价模型,并结合案例高速公路初始限速区段设置情况,对所提限速区段最优协调模型的实效性进行仿真检验.结果表明:案例高速公路应用所提优化模型进行限速区段协调控制后,高速公路综合安全指数值减小45.51%、综合效率指数值增大26.78%,安全、效率状态更加靠近理想点(a,b).针对分区段限速控制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与效率的提升,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与实效性,可为高速公路限速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分区段限速 限速区段优化协调模型 高速公路 安全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能耗模型的速度协同优化控制 被引量:25
3
作者 陈迪蕾 郑征 +1 位作者 黄涛 张国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83-2498,共16页
综采工作面“智能化+装备”协同控制是实现煤矿综采智能化关键技术之一,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作为综采工作面的两大核心装备,其协同运行状态决定了整个综采过程的智能化程度、效率和能耗。基于前期研究建立的采煤机能耗模型,结合双向割煤... 综采工作面“智能化+装备”协同控制是实现煤矿综采智能化关键技术之一,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作为综采工作面的两大核心装备,其协同运行状态决定了整个综采过程的智能化程度、效率和能耗。基于前期研究建立的采煤机能耗模型,结合双向割煤工艺特点,通过对刮板输送机在不同工艺阶段的煤量线密度、实时煤量及运行阻力的分析,建立了刮板输送机的能耗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以山西某煤矿9105综采工作面双机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MATLAB仿真得到的双机基准速度及其同比率增加或减少时的系统能耗变化趋势与实际经验相符。为明确牵引速度、滚筒转速及刮板链速度变化对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能耗的影响,通过对45组不同速度协同组合下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的能耗变化情况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双机能耗最速下降路径的速度协同组合方向。其次,在满足采煤量、速度要求、生产时间等约束条件下,以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协同运行时的总能耗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双机速度协同优化模型,提出基于双机能耗模型的速度协同优化控制方法。为突出协同优化控制方法的优势,以同一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得到优化协同速度及相应的能耗,与基准速度下的能耗相比,在一个生产循环中,采煤机可节能4.47%,刮板输送机可节能11.71%,双机系统总节能可达10.9%,因此,所提出的协同优化控制方法能有效降低采煤机和刮板输送机双机系统的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协同 优化控制 能耗模型 采煤机 刮板输送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瓶颈区域可变限速阶梯控制方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庆芳 马明辉 +1 位作者 梁士栋 李志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4-360,共7页
针对高流量条件下高速公路主线瓶颈路段交通流运行态势恶劣导致通行效率降低的问题,从高速公路瓶颈路段交通流时空特性出发,对元胞传输模型进行扩展,使其能够对瓶颈路段和可变限速条件下交通流运行情况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构建可变限... 针对高流量条件下高速公路主线瓶颈路段交通流运行态势恶劣导致通行效率降低的问题,从高速公路瓶颈路段交通流时空特性出发,对元胞传输模型进行扩展,使其能够对瓶颈路段和可变限速条件下交通流运行情况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构建可变限速控制模型,并采用阶梯限速控制方法对主线交通流进行控制,防止限速路段车辆排队上溯影响上游匝道车辆的正常通行.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瓶颈区域可变限速阶梯控制方法能够有效缩短车辆行程时间,在可变限速条件下,与无控制和仅单路段主线控制相比,车均延误分别减少了13.78%和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瓶颈区域 可变限速控制 元胞传输模型 优化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主线可变限速控制方法 被引量:16
5
作者 马明辉 杨庆芳 梁士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7-111,共5页
为了解决高流量状态下高速公路主线瓶颈区域交通流运行态势恶劣,导致车辆行程时间增加、道路通行效率降低等问题,从高速公路交通流运行时-空特性角度出发,对宏观交通模型METANET改进,使其能够描述可变限速控制条件下道路交通流运行状态... 为了解决高流量状态下高速公路主线瓶颈区域交通流运行态势恶劣,导致车辆行程时间增加、道路通行效率降低等问题,从高速公路交通流运行时-空特性角度出发,对宏观交通模型METANET改进,使其能够描述可变限速控制条件下道路交通流运行状态,并以改进模型为基础,提高通行效率和缩短行程时间为目标,构建高速公路主线交通优化控制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高速公路主线可变限速控制方法能够根据道路交通流量的变化对安全限速值动态设置,实现对危险区车辆到达率的动态控制.实施高速公路主线可变限速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缩短车辆行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优化控制模型 宏观交通流模型 METANET 可变限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机转速限制及卸荷电路优化的永磁同步电机新型低电压穿越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21
6
作者 孟永庆 王健 +1 位作者 李磊 王秀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6283-6292,共10页
世界各国的风电并网导则均要求并网风机具备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through,LVRT)的能力。传统的LVRT协调控制方案是将故障期间的不匹配能量全部储存到风机转子上以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的恒定,这种方案没有考虑风机转速越限的问题。... 世界各国的风电并网导则均要求并网风机具备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through,LVRT)的能力。传统的LVRT协调控制方案是将故障期间的不匹配能量全部储存到风机转子上以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的恒定,这种方案没有考虑风机转速越限的问题。该文根据中国国标要求,对传统LVRT协调控制方案中永磁同步电机的升速问题进行详细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下多数风机在恶劣故障期间都会转速越限,从而威胁机组的安全。基于此结论,首先提出一种先存储后卸荷的协调控制方案,该方案能够保证风机转速不越限,但仍会使风机转速在恶劣故障期间达到限值,并且难以对卸荷电路的冲击电流进行优化。为了最大程度上抑制风机转速上升以及更好地优化卸荷电路,最终提出一种变桨距与比例卸荷结合的新型优化LVRT协调控制方案。最后对提出的几种LVRT协调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比研究,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和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低电压穿越 协调控制 转速限制 卸荷电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主线与匝道合流区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明辉 杨庆芳 +1 位作者 梁士栋 杜巍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03-1608,共6页
为了解决高峰时段高速公路主线和匝道合流区交通拥挤严重,引发车辆无法顺畅通行等问题。从高速公路交通流运行时-空特性角度出发,采用宏观交通流改进模型对可变限速条件下交通流运行情况进行描述,并以改进后的模型为基础,构建以通行效... 为了解决高峰时段高速公路主线和匝道合流区交通拥挤严重,引发车辆无法顺畅通行等问题。从高速公路交通流运行时-空特性角度出发,采用宏观交通流改进模型对可变限速条件下交通流运行情况进行描述,并以改进后的模型为基础,构建以通行效率最大和平均延误最小为控制目标的高速公路主线与匝道协调最优控制模型。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主线与匝道协调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改善主线与匝道交通流运行秩序,提升道路整体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协调控制 智能交通控制 可变限速控制 宏观交通流模型 优化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主线瓶颈区域的协调控制模型 被引量:6
8
作者 马明辉 杨庆芳 +1 位作者 梁士栋 邢茹茹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00-1706,共7页
针对高速公路主线瓶颈区域交通拥挤严重、道路通行效率下降以及延误增加等问题,提出协调控制模型.分析高速公路主线瓶颈区域交通运行和交通拥挤特点,根据瓶颈区域上游主线路段和匝道的车辆排队长度参数构建拥挤程度指标.考虑瓶颈区域上... 针对高速公路主线瓶颈区域交通拥挤严重、道路通行效率下降以及延误增加等问题,提出协调控制模型.分析高速公路主线瓶颈区域交通运行和交通拥挤特点,根据瓶颈区域上游主线路段和匝道的车辆排队长度参数构建拥挤程度指标.考虑瓶颈区域上游匝道和主线车辆通行权分配问题,构建以提高道路总体通行交通量和平均行程速度为最优控制目标的高速公路主线瓶颈区域的协调控制模型.采用3种控制方案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协调控制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协调控制模型能够有效提升道路的最大通行交通量;相对于无控制和主线控制方案,最大通行交通量分别提升5.04%和4.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限速 交通流模型 交通管理 匝道控制 协调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机过励限制网源协调性能优化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谢欢 吴涛 +4 位作者 王超 梁浩 徐鹏 吴龙 张广韬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3-128,共6页
主流励磁调节器厂家在设计过励限制反时限功能时,均依据发电机额定工况下的转子过流能力进行整定,导致系统发生故障时无法充分发挥机组的强励潜能。根据电机暂态温升理论推导得到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短时电流变化量与温升的关系式,进而... 主流励磁调节器厂家在设计过励限制反时限功能时,均依据发电机额定工况下的转子过流能力进行整定,导致系统发生故障时无法充分发挥机组的强励潜能。根据电机暂态温升理论推导得到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短时电流变化量与温升的关系式,进而求得发电机转子在不同负荷下的过流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考虑发电机在不同负荷下真实过流能力且具备二次强励功能的励磁调节器过励限制反时限优化设计及实现方案,采用励磁电流计算转子温升变化量代替原来的励磁电流变化量整定反时限时间,在保障发电机安全的前提下,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机组对电网的无功支撑能力,提升电网在故障情况下的暂态稳定性。基于PSASP软件的仿真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励磁调节器 汽轮发电机 过励限制 散热模型 再强励功能 网源协调 性能优化 暂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员特性的山区高速公路夜间限速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温惠英 刘丹 黄姣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3,共8页
为充分保障不同特征的驾驶员在山区高速公路夜间行驶的安全性,同时提高行驶的经济性,本文先从夜间环境,如环境照度、能见度、气象和眩光对驾驶员特性的影响分析出发,提出考虑驾驶员特性的夜间反应时间模型和有效动识距离模型。然后,根... 为充分保障不同特征的驾驶员在山区高速公路夜间行驶的安全性,同时提高行驶的经济性,本文先从夜间环境,如环境照度、能见度、气象和眩光对驾驶员特性的影响分析出发,提出考虑驾驶员特性的夜间反应时间模型和有效动识距离模型。然后,根据主要目标优化思想,提出以驾驶经济性和安全性为目标的山区高速公路夜间限速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驾驶员在单位长度路段上每小时的时间费用和车辆燃油费用之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并结合夜间反应时间模型和停车视距模型,考虑夜间对障碍物识别以及车辆行驶稳定性的安全性要求,将三者分别作为约束条件,由此建立起基于驾驶员特性的山区高速公路夜间安全车速最优化模型,从而求解该模型所得的最大安全车速值即为路段最大限速值。最后,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松建高速公路某路段为例,通过选取一定参数值,并运用Matlab仿真软件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不同能见度、路面附着系数和时段下的夜间动态最大安全车速值。仿真结果表明,当能见度和时段不变时,最大安全车速随路面附着系数的减小而减小;当路面附着系数和时段不变时,最大安全车速随路面附着系数的减小而减小;而当仅有时段变化时,最大安全车速值随时段的变化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该结果所表现的规律符合当前的相关研究成果,且以此得到的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值99.390km/h,也与该高速公路的设计车速100km/h基本一致。因此,该限速模型为研究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车速和改善山区高速公路夜间行驶安全现状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高速公路 夜间限速 驾驶员特性 夜间反应时间模型 主要目标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形和限速的施工瓶颈路段通行能力改善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君 魏贤鹏 +1 位作者 陶珂 赵雪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9-203,259,共6页
针对施工围挡对道路通行能力的严重影响,对改善围挡瓶颈路段通行能力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视频数据采集和分析,获得瓶颈路段的车辆行驶轨迹,采用K-means算法聚类得到行车轨迹的质心,应用三次样条曲线拟合设计了围挡路段的车辆变道线形.... 针对施工围挡对道路通行能力的严重影响,对改善围挡瓶颈路段通行能力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视频数据采集和分析,获得瓶颈路段的车辆行驶轨迹,采用K-means算法聚类得到行车轨迹的质心,应用三次样条曲线拟合设计了围挡路段的车辆变道线形.为减少交通事故引发的延误,应用变道超车模型,计算出瓶颈路段车辆安全变道的限速值.最后运用Vissim软件,对围挡瓶颈路段应用车辆变道优化线形和车辆安全变道限速值措施进行了仿真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车辆变道优化线形和限速管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瓶颈路段行车效率,行车速度提高了8.75%,排队长度减少了2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颈路段 通行能力 线形优化 安全限速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M快速路可变限速标志投资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胜学 张皓东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17-3720,3724,共5页
针对快速路可变限速标志投资缺乏系统的定量分析、位置模糊问题,基于改进元胞传输模型构建了阶梯形限速投资模型。首先,对限速控制的改进元胞传输进行了描述;然后,为实施阶梯形限速控制,引入了0-1整数规划算法和限速约束条件;最后,利用... 针对快速路可变限速标志投资缺乏系统的定量分析、位置模糊问题,基于改进元胞传输模型构建了阶梯形限速投资模型。首先,对限速控制的改进元胞传输进行了描述;然后,为实施阶梯形限速控制,引入了0-1整数规划算法和限速约束条件;最后,利用遗传算法优化了投资额一定时可变限速标志位置以及动态限速值。算例结果发现,随着投资额增大,平均临界密度标准差、饱和度会减小,车辆运行速度会提高,但同时效益生产量会随之降低,系统平均延误会随之增大。结果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解决可变限速标志投资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限速标志 投资优化 元胞传输模型 阶梯形限速控制 快速路
全文增补中
考虑条件断面限额自动匹配的一体化发电计划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恰 杨军峰 +2 位作者 王岗 张彦涛 曹荣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79-85,共7页
断面限额是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边界条件。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互联电网运行方式复杂多变,很多断面限额仅在一定的机组开机方式或者相关支路潮流水平等条件下适用,甚至这些条件断面之间也会存在相互关联。传统基于人工经验的起效条... 断面限额是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边界条件。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互联电网运行方式复杂多变,很多断面限额仅在一定的机组开机方式或者相关支路潮流水平等条件下适用,甚至这些条件断面之间也会存在相互关联。传统基于人工经验的起效条件判定需反复尝试断面限额进行发电计划优化,使得发电计划优化决策过程非常复杂。文中在传统考虑固定断面限额的发电计划优化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条件断面限额依据相关变量所属区间进行判定的特点,提出一种发电计划和条件断面限额一体化优化建模技术。该模型可实现条件断面限额与发电计划自动匹配,在保障电网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挖掘电网输送潜力。最后,基于所提模型对断面潮流区间、开停机台数等典型的条件断面限额场景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限额 发电计划 安全约束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可变限速控制策略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进君 付强 +3 位作者 王骋程 袁琛 张璇 徐长靖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2-261,共10页
可变限速控制是高速公路主动管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道路运行状况动态更新限速值,可有效管控交通流状态。针对交通事件的影响,同时考虑交通运行效率与安全优化目标的可变限速控制策略具有一定的困难。本文从交通事件影响下高速公... 可变限速控制是高速公路主动管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道路运行状况动态更新限速值,可有效管控交通流状态。针对交通事件的影响,同时考虑交通运行效率与安全优化目标的可变限速控制策略具有一定的困难。本文从交通事件影响下高速公路交通流运行时空特征出发,改进基本CTM(Cell Transmission Model)模型,通过扩展元胞可变长度,融合亚稳态理论,提高基本CTM模型的适用性。考虑事件影响下瓶颈区通行能力下降和交通管控下速度可变,构建适用于高速公路交通管控的可变CTM模型。在实际管控中,为兼顾通行效率与交通安全,提出一种以总行程时间最短和总碰撞风险最小为目标的可变限速控制策略多目标优化方法,并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求解。选取济南绕城高速港沟-兴隆段为实验对象,通过实测数据构建仿真路段,设计突发事件场景下不同限速控制元胞数和控制周期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事件影响下32%以上的总行程时间,降低约70%的总碰撞概率,能够有效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水平。同时,针对限速控制元胞数量和控制周期长短的优劣性进行了实验对比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可变限速控制 多目标优化 高速公路 可变CT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因子的雾天可变限速控制交通流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长乐 高宏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016-4021,共6页
分析雾天可变限速控制作用下高速公路的特性,提出基于雾天修正因子的在线自调整可变限速交通流模型。雾天修正因子通过Takagi-Sugeno(T-S)模型根据高速公路实时能见度与曲面半径在线自我调整,进而实现雾天可变限速交通流模型自我调整。... 分析雾天可变限速控制作用下高速公路的特性,提出基于雾天修正因子的在线自调整可变限速交通流模型。雾天修正因子通过Takagi-Sugeno(T-S)模型根据高速公路实时能见度与曲面半径在线自我调整,进而实现雾天可变限速交通流模型自我调整。采用灰狼算法对交通流模型参数及T-S模型参数进行优化调整。采用速度与密度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使用VISSIM与MATLAB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一般可变限速交通流模型,本文提出的交通流模型在速度和密度的辨识精度方面分别提升了41.5%和10.5%,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雾天可变限速作用下高速公路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限速控制 TAKAGI-SUGENO模型 灰狼优化算法 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 交通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