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0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ble Operation Method for Optimal Spanning Tree Problem 被引量:1
1
作者 Feng Junwe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10094,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8年第4期31-40,共10页
As far as the weight digraph is considered, based on the table instead of the weightdigraph, an optimal spanning tree method called the Table Operations Method (TOM) is proposed.And the optimality is proved and a nume... As far as the weight digraph is considered, based on the table instead of the weightdigraph, an optimal spanning tree method called the Table Operations Method (TOM) is proposed.And the optimality is proved and a numerical example is demon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al spanning tree problem DIGRAPH Rooted tree Table represen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lligent evaluation of mean cutting force of conical pick by boosting trees and Bayesian optimization
2
作者 LIU Zi-da LIU Yong-ping +3 位作者 SUN Jing YANG Jia-ming YANG Bo LI Di-yu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SCD 2024年第11期3948-3964,共17页
Conical picks are important tools for rock mechanical excavation.Mean cutting force(MCF)of conical pick determines the suitability of the target rock for mechanical excavation.Accurate evaluation of MCF is important f... Conical picks are important tools for rock mechanical excavation.Mean cutting force(MCF)of conical pick determines the suitability of the target rock for mechanical excavation.Accurate evaluation of MCF is important for pick design and rock cutting.This study proposed hybrid methods composed of boosting trees and Bayesian optimization(BO)for accurate evaluation of MCF.220 datasets including uniaxial compression strength,tensile strength,tip angle(θ),attack angle,and cutting depth,were collected.Four boosting trees we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 database to predict MCF.BO optimized the hyper-parameters of these boosting trees.Model evaluation suggested that the proposed hybrid models outperformed many commonly utilized machine learning models.The hybrid model composed of BO and categorical boosting(BO-CatBoost)was the best.Its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was attributed to its advantages in dealing with categorical features(θincluded 6 types of angles and could be considered as categorical features).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was developed to facilitate the application of BO-CatBoost for the estimation of MCF.Moreover,the influences of the input parameters on the model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MCF were analyzed.Whenθincreased from 80°to 90°,it had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increase of M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cutting conical pick mean cutting force boosting trees Bayesian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DSG-DBSCAN:一种基于K-D Tree和Spark GraphX的高性能DBSCAN算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旭 桂志鹏 +3 位作者 隆玺 栗法 吴华意 秦昆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共7页
DBSCAN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其能从包含噪声点的数据集中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并且无需预先设定聚类个数,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数据规模的增大,迭代式的点间距离计算导致经典单机串行DBSCAN算法的性能显著下降,使之无法满足实... DBSCAN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其能从包含噪声点的数据集中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并且无需预先设定聚类个数,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数据规模的增大,迭代式的点间距离计算导致经典单机串行DBSCAN算法的性能显著下降,使之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效率需求。为此,该文提出一种性能改进的分布式并行聚类算法——KDSG-DBSCAN。该算法利用K-D Tree邻域查询减少点间距离计算次数,利用图连通算法优化局部类簇合并过程,并基于Apache Spark MapReduce平台实现了计算过程的并行化。通过4组对比实验,分析了KDSGDBSCAN、经典DBSCAN与未使用图连通的KDS-DBSCAN算法的执行效率、KDSG-DBSCAN各子阶段执行时间占比、不同数据规模下KDSG-DBSCAN的扩展性以及不同计算节点数量和CPU核数下KDSG-DBSCAN的扩展性。结果表明,KDSG-DBSCAN算法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加速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SCAN k-d tree MAPREDUCE SPARK GraphX 空间大数据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背景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的上海市街道风环境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德顺 曾明璇 +2 位作者 陈莹莹 张振 姚鳗卿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2,共9页
以上海市徐汇区为建成区代表,以金山区为市郊滨海区代表,从行道树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气象数据,以台风高发时期的最大风速和最多风向为基础数据,输入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进行研究区域的风环境模拟,从风速等级... 以上海市徐汇区为建成区代表,以金山区为市郊滨海区代表,从行道树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气象数据,以台风高发时期的最大风速和最多风向为基础数据,输入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进行研究区域的风环境模拟,从风速等级、街道走向与道路绿化结构出发分别评价街道“风-树”生态,得到研究区域的风环境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道树 计算流体力学 风环境评价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优化极端梯度提升树的电缆状态分类研究
5
作者 佘维 王欣 +3 位作者 陈斌 吕钟毓 张海丽 田钊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共7页
针对多分类问题中样本类间不均衡引起的电缆状态分类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极端梯度提升树的电缆状态分类方法。首先,利用贝叶斯优化对极端梯度提升树算法里面的超参数进行训练,获取最优超参数配置。其次,将最优超参... 针对多分类问题中样本类间不均衡引起的电缆状态分类准确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极端梯度提升树的电缆状态分类方法。首先,利用贝叶斯优化对极端梯度提升树算法里面的超参数进行训练,获取最优超参数配置。其次,将最优超参数配置应用于极端梯度提升树算法中,得到Bo-XGBoost分类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分类方法相较于SVM、TabNet、LightGBM等方法有更高的准确性,可为电缆状态分类提供一种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优化 极端梯度提升树 电缆状态分类 超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高性能CPU时钟树自适应优化策略
6
作者 樊凌雁 张哲 +2 位作者 黄灿坤 骆建平 刘海銮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2-1201,共10页
该文基于精简指令集系统(RISC-V)架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全流程(ADFF)时钟树优化方法,高效利用有用偏差(useful skew)来优化高性能CPU时钟树,以满足市场对芯片高性能和低功耗的双重需求。针对时钟树,通过选择关键路径并结合理论延... 该文基于精简指令集系统(RISC-V)架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全流程(ADFF)时钟树优化方法,高效利用有用偏差(useful skew)来优化高性能CPU时钟树,以满足市场对芯片高性能和低功耗的双重需求。针对时钟树,通过选择关键路径并结合理论延迟和缓冲器制造有用偏差,采用循环迭代的方式,在不同流程自适应修复常规流程无法解决的建立时间违例(setup violation)和保持时间违例(hold violation)。为了在提升性能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功耗,该文对加入的延迟单元进行合并(merge)处理,实现功耗与时序的联合优化。最后采用RISC_V CPU核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确保合理功耗的基础上,所提方法显著改善了时序情况,总时序裕量违例几乎完全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钟树 有用偏差 自适应 时间违例 联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台风侵袭的上海市行道树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7
作者 张德顺 曾明璇 +3 位作者 姚鳗卿 李屹楠 郭丽 陈莹莹 《上海农业学报》 2025年第2期61-70,共10页
台风会对我国沿海城市行道树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而筛选和优化配置抗风园林树种对于维持城市绿化生态安全意义重大。本研究以百度街景地图技术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对上海市域范围的行道树种、路段分布及其空间格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台风会对我国沿海城市行道树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而筛选和优化配置抗风园林树种对于维持城市绿化生态安全意义重大。本研究以百度街景地图技术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对上海市域范围的行道树种、路段分布及其空间格局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以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梧桐(Firmiana simplex)、香樟(Camphora officinarum)、复羽叶栾(Koelreuteria bipinnata)和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为标尺树种,对27种常见行道树的抗风性进行赋分评级,并用ArcGIS对行道树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在有行道树路段中,上海市常绿树种路段长度占比为64.37%,呈现出多中心散点聚集特征;落叶树种路段长度占比为35.63%,呈中心城区高度聚集、城市副中心及卫星镇具有一定的聚集性、郊区带状聚集的特征;两者在空间上呈现错位聚集。(2)骨干树种的空间分布各有特点。二球悬铃木在中心城区高度聚集,水杉则在崇明和沿海区域呈带状密集分布,银杏和复羽叶栾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建成区集中分布,香樟作为基调树种,在全城分布均匀。综上,抗风树种应用存在单一化问题,且抗风树种分布与上海风环境匹配性尚需进一步优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3点基于抗风性需求的上海树种配置优化策略:(1)提升抗风树种比例,优化行道树树种构成;(2)构建抗风性综合评价指标,加强抗风树种选育;(3)“因地制宜”配置行道树,优化城市行道树抗风空间格局。本研究在技术上探索了树种调研和统计的方法,可为改善城市园林绿化抗风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道树 空间结构 抗风性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回归和灰狼优化的电力工程成本及工期预测方法
8
作者 徐宁 李维嘉 +2 位作者 洪崇 刘云 周波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1,共7页
【目的】电力工程项目通常具有成本高和工期长的特点,且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原材料成本等。传统的成本和工期预测主要依赖经验,容易导致成本估算不足或冗余,进而造成工期延误或资源浪费。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 【目的】电力工程项目通常具有成本高和工期长的特点,且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条件、原材料成本等。传统的成本和工期预测主要依赖经验,容易导致成本估算不足或冗余,进而造成工期延误或资源浪费。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被引入成本和工期预测中,但由于电力工程领域的数据集规模较小,传统机器学习模型易出现过拟合问题,预测性能受限。基于该背景提出了一种结合支持向量回归(SVR)、分类与回归决策树(CART)、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MLR)和灰狼优化算法(GWO)的混合模型,通过改进更新策略和参数搜索方法,以提升模型在小数据集上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方法】方案结合机器学习模型和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搭建了一个高效的电力工程成本和工期预测框架。采用支持向量回归、分类与回归决策树和多变量线性回归模型作为基线机器学习方法,并利用灰狼优化算法对上述模型的参数进行搜索以防止过拟合,同时提出两项改进措施:采用混沌序列初始化狼群位置,确保种群多样性;优化灰狼位置的更新策略,通过周围群体信息共享提升搜索能力。【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混合模型在成本和工期预测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在训练和测试集上的性能结果对比显示,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容易产生过拟合问题,导致泛化能力不足,而结合GWO的模型改善了该问题。其中,MLR+GWO混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表现均优于其他模型。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进灰狼优化算法(iGWO),混合模型的收敛速度显著加快,仅需6~8次迭代即可达到较优的适应度,而传统GWO算法需迭代11~12次才能达到类似效果。此外,改进算法有效避免了传统GWO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结论】所提出基于线性回归和改进灰狼优化算法的混合模型在电力工程成本和工期预测领域展现出较为明显的性能优势。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通过优化初始化序列及更新策略,提升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提出的混合模型泛化性能优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模型,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在预测精度和训练效率方面均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程 成本预测 工期预测 支持向量回归 决策树 线性回归 灰狼优化算法 混沌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的电力工程造价预测模型
9
作者 邵帅 赵祥 +2 位作者 敖慧凝 柳禾丰 王冬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2-308,共7页
[目的]电力工程造价预测在电网企业资源优化、财务稳定、风险管理、效率提升、项目决策、政策制定、市场秩序维护和投资者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预测方法综合性能较差的问题,并考虑电力工程造价数据的小样本特性,提出了一种... [目的]电力工程造价预测在电网企业资源优化、财务稳定、风险管理、效率提升、项目决策、政策制定、市场秩序维护和投资者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预测方法综合性能较差的问题,并考虑电力工程造价数据的小样本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的预测模型,通过优化训练过程中的残差,显著提升预测精度。[方法]从自然环境和技术因素出发,深入分析了电力工程造价的影响因子,筛选出11个影响电力工程造价的关键变量。通过数据清洗、特征编码和对数变换,构建适配GBDT模型的特征工程。采用Optuna框架进行超参数调优,并利用5折交叉验证法评估模型性能。模型优化以拟合优度作为评价指标,迭代寻找最优超参数,直至满足预测精度要求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最终建立结合Optuna框架的梯度提升决策树预测模型。以某地区变电工程造价数据为例,90%的数据样本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10%的数据样本作为测试集,对比分析随机森林、神经网络、GBDT和结合Optuna的GBDT模型的预测效果,通过拟合优度与均方根误差进行性能评估。[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结合Optuna的GBDT模型预测效果优于随机森林、神经网络及GBDT算法,预测值在真实值的±10元/kVA区间浮动。在验证集上,拟合优度为0.8923,均方根误差为8.01;在测试集上,拟合优度为0.8866,均方根误差为8.09。[结论]基于GBDT的电力工程造价预测模型能够精准预测电力工程造价,相较传统方法具有更高预测精度,尤其适用于电力工程造价类的小样本数据集。结合Optuna框架进行超参数调优,进一步提升了预测效果。未来研究将引入更多样本数据,并结合神经网络算法,探索更优的预测方案,助力电网企业实现高效运营与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程 造价预测 梯度提升决策树 残差优化 对数变换 影响因子 特征工程 Optuna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注意力机制和IPSO的石油化工过程变量预测方法
10
作者 杨琛 周宁 孔立新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79-2188,共10页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针对关键变量的在线监测与预警对预防事故发生至关重要。为准确预测石油化工过程中的关键变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PSO)算法优化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针对关键变量的在线监测与预警对预防事故发生至关重要。为准确预测石油化工过程中的关键变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PSO)算法优化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BiLSTM)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并特别引入注意力机制,以强化关键信息的表达。以北京市某化工企业初馏塔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最大信息系数筛选高相关性变量;同时,利用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树构造关键衍生特征,增强输入变量的有效性。其次,采用BiLSTM建模,捕捉关键变量前后时序依赖性;同时结合IPSO优化隐藏层节点数、学习率、L2正则化系数和学习率调整因子,以获得最优超参数组合,实现对初馏塔换热终温的精确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具有较强泛化能力,在预测准确率和稳定性方面均优于传统模型,不仅能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还能精准捕捉关键变量的变化趋势,可为实现石油化工过程关键变量的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极端梯度提升树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候情景下三种槐树在中国的潜在分布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顺鑫 余婷 +4 位作者 金正 邓锐 阳蕊灿 陶建平 罗唯学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5-1787,共13页
豆科槐树植物在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重要的生态树种。全球气候变化正深刻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地理分布,预测槐树植物的潜在适宜生境有助于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槐树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对制定保护... 豆科槐树植物在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重要的生态树种。全球气候变化正深刻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地理分布,预测槐树植物的潜在适宜生境有助于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槐树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对制定保护槐树类植物的科学保护策略至关重要。采用优化MaxEnt模型预测刺槐、短绒槐和槐在当前和未来2070年四种气候情景下(SSP1_2.6,SSP2_4.5,SSP3_7.0和SSP5_8.5)在中国的潜在适宜分布,确定影响三种槐树地理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并使用ArcGIS绘制三种槐树的高精度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1)温度和降水是影响三种槐树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短绒槐和槐对最干季度均温响应最敏感,而等温性是影响刺槐潜在分布的最重要因子;(2)在当前气候条件下,槐的潜在分布区面积最为广阔共346.49万km^(2),刺槐的潜在分布区面积次之,为252.4万km^(2),而短绒槐的潜在分布区面积最为狭小共77.71万km^(2);(3)在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三种槐树的潜在分布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并且主要向更高纬度地区扩张。与当前气候相比,刺槐在未来气候下的潜在分布区主要呈现向东北、华北地区扩张的趋势,短绒槐主要向华北地区、西南地区西部、东北地区北部扩张,槐主要向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扩张。绘制了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情景下三种槐树在中国的潜在适宜分布地图,揭示了三种植物在中国的生境差异,为槐树的种质资源管理和生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树 MaxEnt模型 模型优化 气候变化 潜在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与改进KD树算法的船舶运维知识推理与策略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立尧 郭梓芊 +2 位作者 李瑞芳 叶勋 马涛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30,共13页
[目的]随着工业技术的持续发展,现代船舶智能化进程持续推进,船舶的推进系统、辅助动力系统等变得越发智能化,船舶维护工作变得愈加复杂。与陆地设备不同,船舶所处的环境更加恶劣,一旦出现问题,不但会对船舶运行时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还... [目的]随着工业技术的持续发展,现代船舶智能化进程持续推进,船舶的推进系统、辅助动力系统等变得越发智能化,船舶维护工作变得愈加复杂。与陆地设备不同,船舶所处的环境更加恶劣,一旦出现问题,不但会对船舶运行时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还有巨大的安全隐患。为此,重点研究基于数字孪生的船舶运维(O&M)知识推理方法。[方法]在船舶物理实体的基础上,分析船舶运维过程,从“几何-物理-行为-规则”多维度构建船舶运维数字孪生模型。针对船舶运维知识模型中出现的预警信息,利用以往船舶运维案例,建立包含船舶运行状态数据以及船舶维护方法的船舶运维案例库。基于船舶运维案例库,提出一种改进型KD树算法的船舶运维知识推理与策略生成方法,利用高斯距离加权对邻近案例加权,并以知识推理的准确率为目标,使用鲸鱼优化算法(WOA)对船舶设备特征属性进行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型KD树算法(ω-KDtree-WOA)在K值为4、种群数为400的情况下,其推理准确率达到0.928,比传统的KD树算法在同条件下提升约3.2%。此外,与基于类置信加权与距离加权的K-近邻算法(CCW-WKNN)和平滑权距离求解K-近邻算法(SDWKNN)等相比,所提算法在准确率、召回率、精确率和F_(1)分数上均有显著优势,尤其在K值较大时,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结论]所提方法能有效适用于船舶燃气轮机运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运维 数字孪生 知识推理 知识工程 KD树算法 鲸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ree的空间查询代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志兵 王元珍 李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17-1020,共4页
本文对基于 R- Tree的空间查询代价模型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 Y.Theodoridis等提出的矩形密度模型〔2 ,3〕,利用其结果提出了代价估计的概率模型 。
关键词 R-tree 空间查询 代价模型 查询优化 空间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蒙特卡洛树搜索的无人机任务规划方法
14
作者 于泽 霍明英 +5 位作者 王业光 王世鹏 李铮 赵阳 齐博 齐乃明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4-883,共10页
针对复杂三维环境下无人机的任务规划问题,在数字高程模型描述的山地地形下,采用垂直切面地形跟随的方法估计飞行距离代价,充分考虑了地形因素对距离代价估计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蒙特卡洛树搜索(IMCTS)方法求解任务规划序列,通过归一化... 针对复杂三维环境下无人机的任务规划问题,在数字高程模型描述的山地地形下,采用垂直切面地形跟随的方法估计飞行距离代价,充分考虑了地形因素对距离代价估计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蒙特卡洛树搜索(IMCTS)方法求解任务规划序列,通过归一化奖励值区间解决参数难确定的问题,平衡了探索与利用。为了在获取任务序列后快速优化固定翼无人机多段连续可飞轨迹,提出了一体化多段Bezier轨迹优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蒙特卡洛树搜索方法、贪婪算法和随机搜索算法相比,IMCTS的参数不受决策空间内的奖励值影响,能够更快收敛到准优序列;一体化多段Bezier轨迹优化方法能够根据任务序列快速优化出高阶连续且满足动力学约束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任务规划 三维地形 决策树 动力学轨迹 轨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蒙特卡洛树搜索的铁路线路优化
15
作者 王光辉 蒲浩 +3 位作者 宋陶然 李伟 张洪 胡光常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110,共9页
铁路线路智能搜索方法是实现高效线路优化的关键。现有铁路线路优化方法强于局部计算,缺乏对后续未知及全局态势的感知能力,导致线路智能搜索算法出现“智能”不智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铁路线路优化的强化学习-蒙特卡洛... 铁路线路智能搜索方法是实现高效线路优化的关键。现有铁路线路优化方法强于局部计算,缺乏对后续未知及全局态势的感知能力,导致线路智能搜索算法出现“智能”不智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铁路线路优化的强化学习-蒙特卡洛树搜索(RL-MCTS)融合方法,构建一种蒙特卡洛树搜索线路优化框架,提出先广度优先-后深度优先的选择方法以权衡线路的全局与局部利益;为准确评估线路的全局利益,定制一种强化学习模拟方法,为RL-MCTS提供线路优化的大局观。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的铁路案例,相较于人工方案,RL-MCTS生成的优化线路方案工程造价降低8.2%,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线路优化 强化学习 蒙特卡洛树搜索 时变选择方法 全局奖励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条式疏花执行装置试验研究
16
作者 冯生 张秀花 +3 位作者 孔德刚 陈磊 朱欣悦 魏华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0,共9页
疏花可以调整果树负载量,是影响果树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研究机械疏花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自主研发的柔性条式疏花机执行装置对桃花进行试验,选取橡胶和尼龙两种材料的疏花条,以疏花条轴向间距、疏花条列数、主轴转速、工作模式... 疏花可以调整果树负载量,是影响果树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研究机械疏花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自主研发的柔性条式疏花机执行装置对桃花进行试验,选取橡胶和尼龙两种材料的疏花条,以疏花条轴向间距、疏花条列数、主轴转速、工作模式为试验因素,以疏花指数来评价疏花效果,并优化了装置的工作参数。结果表明:若采用尼龙疏花,疏花轴转速为400 r/min、疏花条列数为4、工作模式为冠内垂直、疏花条轴向间距为5 cm时效果最优;若采用胶条疏花,疏花轴转速为450 r/min、疏花条列数为4、工作模式为冠外平行、疏花条轴向间距为4 cm时效果最优。经试验验证,设计满足疏花的工作要求,为柔性条式疏花机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疏花 疏花机 柔性条式 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S-FMT^(*)算法的机械臂路径规划
17
作者 孙栋栋 陈丹 +1 位作者 徐哲壮 章汉林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4,共9页
针对FMT^(*)算法在机械臂路径规划中搜索效率较低,以及在采样点较少时易规划失败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匀采样的US-FMT^(*)算法以提高规划成功率和搜索效率。该算法首先采用全局工作空间均匀划分的方式生成随机采样点,增强了算法... 针对FMT^(*)算法在机械臂路径规划中搜索效率较低,以及在采样点较少时易规划失败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匀采样的US-FMT^(*)算法以提高规划成功率和搜索效率。该算法首先采用全局工作空间均匀划分的方式生成随机采样点,增强了算法在低采样点条件下的性能;随后结合邻节点寻优导向策略,减少规划过程中的冗余节点探索;最后采用节点重连策略优化路径质量。在二维和三维仿真环境中对算法进行实验分析,并在ABB IRB 1200-0.7/7 kg机械臂上进行路径规划实验。在三维路径规划仿真环境中,US-FMT^(*)算法与FMT^(*)算法相比,时间代价减少了约49.7%,路径代价降低了约16.6%,结果表明US-FMT^(*)算法能够有效提高机械臂路径规划的规划成功率,提供优良的路径质量和较低的计算代价,为机械臂运动规划提供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行进树 均匀随机采样 邻节点寻优 节点重连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管悬挂器锁紧机构设计与优化
18
作者 王向宇 董劲 +4 位作者 钟源 于小涛 彭骁俊 贾鹏 王立权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203,共11页
针对水下采油树油管悬挂器锁紧机构易发生塑性失效的问题,基于有限元方法对锁紧机构锁固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台肩角度(0°~20°)对结构的应力影响开展研究,以实现对锁紧机构应力分布的优化,最后基于... 针对水下采油树油管悬挂器锁紧机构易发生塑性失效的问题,基于有限元方法对锁紧机构锁固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台肩角度(0°~20°)对结构的应力影响开展研究,以实现对锁紧机构应力分布的优化,最后基于优化后的设计方案研制了油管悬挂器实验样机,并开展了静水压试验测试。结果表明:①所设计的油管悬挂器锁紧环完全胀开所需驱动力为13891 N,整个锁固过程锁紧环应力最大,为781.34 MPa,发生在开口处内壁面下方与底面交界处,载荷步骤3为最危险工况;②当台肩角为15°时,可显著改善锁紧机构的应力分布,增强锁固可靠性,且锁紧结构强度满足校核要求;③静水压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油管悬挂器锁紧结构能够满足实际环空压力下对油管悬挂器的锁固,锁紧性能良好。研究成果为油管悬挂器锁紧机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采油树 油管悬挂器 锁紧机构 仿真分析 台肩角度 结构优化 强度校核 静水压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状结构Parzen估计器优化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燃煤机组NO_(x)生成浓度预测
19
作者 陈东升 梁中荣 +3 位作者 郑国 何荣强 屈可扬 甘云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10-2718,I0022,共10页
建立更准确的NO_(x)生成浓度预测模型对于燃煤机组减少NO_(x)排放,降低脱硝成本具有重大意义。搭建NO_(x)生成模型基于机组相关变量,同时依赖模型结构设计,设计模型结构的参数称为超参数。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与超参数设定,能够有效提升N... 建立更准确的NO_(x)生成浓度预测模型对于燃煤机组减少NO_(x)排放,降低脱硝成本具有重大意义。搭建NO_(x)生成模型基于机组相关变量,同时依赖模型结构设计,设计模型结构的参数称为超参数。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与超参数设定,能够有效提升NO_(x)预测模型精度与泛化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树状结构Parzen估计器优化长短期记忆(tree-structure parzen estimator optimized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TPE-LSTM)神经网络的NO_(x)生成浓度预测模型。基于某330 MW燃煤机组的历史运行数据,获取NO_(x)生成相关变量参数,将模型结构参数与NO_(x)相关变量参数的时间序列窗口长度以及主成分数量相互耦合,组成一类新的超参数;通过优化改进后的超参数取值,构建基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的NO_(x)生成浓度预测模型;将所提出的超参数优化后的NO_(x)预测模型与基于未优化的LSTM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的LSTM(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optimized LSTM,PSO-LSTM)模型对比,预测结果表明,TPE-LSTM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模型精度与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NO_(x)生成浓度预测 树状结构Parzen估计器 超参数优化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KF的快速三维激光惯导耦合SLAM算法
20
作者 廖雅曼 蒋林 +2 位作者 刘焕钊 颜俊杰 王振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8,共10页
针对激光SLAM累计误差大、计算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迭代扩展卡尔曼滤波器(IEKF)的快速三维激光惯导耦合SLAM算法。首先,在前端部分构建惯性测量单元(IMU)运动学模型,将点云与局部地图直接匹配得到观测模型,引入ikd-Tree结构存储... 针对激光SLAM累计误差大、计算耗时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迭代扩展卡尔曼滤波器(IEKF)的快速三维激光惯导耦合SLAM算法。首先,在前端部分构建惯性测量单元(IMU)运动学模型,将点云与局部地图直接匹配得到观测模型,引入ikd-Tree结构存储点云以减少寻找邻近点的时间。然后,采用IEKF求解,快速估计机器人初步位姿,得到激光惯性里程计。同时加入回环检测模块,并在后端利用因子图优化方法融合IMU积分因子、激光里程计因子和回环因子来消除累计误差,进一步提升系统精度。在M2DGR数据集上进行了算法验证,结果表明,与A-LOAM、LIO-SAM、FAST-LIO2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应用于室外大场景时的精度分别提升了21.738%、9.112%和6.750%。在真实环境中进行的实验也表明所构建的地图能准确、完整地反映出周围建筑物的几何结构特征。而且,该算法构建地图的效率显著优于A-LOAM和LIO-SAM算法,建图模块平均单帧运行时间少于19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SLAM 迭代扩展卡尔曼滤波器 惯性测量单元 ikd-tree 回环检测 因子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