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聚合物封装的光纤布拉格光栅超声波传感器
1
作者 涂兴华 赵海洋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294,共9页
针对裸光纤光栅对超声波响应灵敏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聚合物封装的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在光纤光栅周围封装一层厚度远超光纤直径的聚合物涂覆层,提高了光纤光栅在受到超声波作用时的应变灵敏度。首先,建立光纤光栅传感模型,根据... 针对裸光纤光栅对超声波响应灵敏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聚合物封装的光纤光栅传感器,通过在光纤光栅周围封装一层厚度远超光纤直径的聚合物涂覆层,提高了光纤光栅在受到超声波作用时的应变灵敏度。首先,建立光纤光栅传感模型,根据传输矩阵法仿真分析了聚合物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对光纤光栅应变的影响。随后,利用聚氨酯(PU)、聚丙烯酸酯(ABR)与聚氯乙烯(PVC)塑料三种不同参数的聚合物材料封装光纤光栅,通过线性边缘滤波法将光纤光栅的波长漂移转化为电压信号,测量封装后的传感器对超声波的传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杨氏模量的降低与泊松比的提高有助于改善光纤光栅对超声波的响应灵敏度。三种材料中,PU封装后的效果最好,峰值电压达到139.6 mV,约是裸光纤光栅的15倍,且封装后的传感器的峰值电压随着距声源距离的增大呈指数型衰减,符合超声波在水中的理论衰减趋势,可以用来还原空间中的声场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与波导光学 光纤布拉格光栅 线性边缘滤波法 聚合物 超声波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模光纤受激布里渊散射全模态声光耦合分析
2
作者 华子明 赵丽娟 +1 位作者 谢志远 徐志钮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126,共13页
为研究纤芯半径和掺杂浓度对少模光纤受激布里渊散射全模态声光模式耦合的影响,由光、声波导特征方程和有限元法分析得到不同的光、声学模式和归一化场分布,分析了少模光纤全模态耦合布里渊增益谱,研究了纤芯半径和掺锗浓度对少模光纤... 为研究纤芯半径和掺杂浓度对少模光纤受激布里渊散射全模态声光模式耦合的影响,由光、声波导特征方程和有限元法分析得到不同的光、声学模式和归一化场分布,分析了少模光纤全模态耦合布里渊增益谱,研究了纤芯半径和掺锗浓度对少模光纤布里渊频移、线宽和增益谱的影响,并对十模光纤进行了全模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少模光纤声模数量与声学归一化频率值呈二次方关系;当掺锗浓度为2.0%~4.0%时,全模态耦合的线宽随浓度增大近似呈正比增大;LP0n和LPmn模族(m>0)分别与L0n模族耦合的布里渊频移均随光模阶数增大而减小;LPmn模族(m>0)与Lln模族(l=2m)耦合的布里渊频移与总的布里渊频移接近;LP0n模族与L0n模族耦合时,LP0n模(n>1)的线宽远大于基模LP01线宽;在LPmn模族(m>0)分别与L0n和Lln模族(l=2m)的耦合时,同一光模族耦合线宽随光模阶数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 受激布里渊散射 光学模式 声学模式 模式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增强现实显示设备的表面浮雕光栅元件的设计
3
作者 谢蕙阳 牟达 +2 位作者 张悦 李堂玥 夏鹏宇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857,共9页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系统是一种将虚拟影像叠加到现实环境的显示系统,光波导是AR显示系统的核心元件,可以实现系统的微型化与轻量化。光波导耦合元件衍射效率的高低极大地影响AR显示系统的成像质量,为提高AR显示系统中耦合...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系统是一种将虚拟影像叠加到现实环境的显示系统,光波导是AR显示系统的核心元件,可以实现系统的微型化与轻量化。光波导耦合元件衍射效率的高低极大地影响AR显示系统的成像质量,为提高AR显示系统中耦合元件的衍射效率,该文提出了一种多层光栅叠加的波导结构,基于矢量衍射理论,采用严格耦合波分析法对光栅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单层倾斜光栅的平均衍射效率在50°视场角范围内达到60%,3层光栅叠加的波导结构平均衍射效率达到85%以上,较单层光栅衍射效率提高了25%。分析结果表明,多层光栅叠加的波导结构可以实现更大的视场角与衍射效率,使AR显示系统具有更清晰的视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雕光栅 衍射效率 严格耦合波分析 增强现实 衍射光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考传感器的OPGW线路低噪声覆冰舞动监测 被引量:1
4
作者 马丽山 刘雨 +3 位作者 沈斐 何炜 刘世斌 叶宝安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2-818,共7页
针对外场环境下光纤复合架空地线舞动周期监测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考传感器输入的弱反射光栅低噪声舞动监测阵列,通过理论模型推导了参考传感器及监测传感器信号模型及自适应滤波器信号处理步骤,并基于不同相关系数的噪声输入进... 针对外场环境下光纤复合架空地线舞动周期监测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考传感器输入的弱反射光栅低噪声舞动监测阵列,通过理论模型推导了参考传感器及监测传感器信号模型及自适应滤波器信号处理步骤,并基于不同相关系数的噪声输入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了监测传感器的降噪效果,最后将低噪声分布式弱反射光栅舞动监测系统布设于西部某自治州220 kV输电线路。外场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参考传感器构建输入信号实现自适应滤波后,平均噪声功率谱密度在100 Hz带宽内降低6.34 dB,且阵列监测强度图谱经过算法优化后,能够明显观测到监测档距内呈现约100 m舞动周期事件。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完善典型事件分类数据处理及模式识别数据库创造了一定条件,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舞动监测 自适应滤波 光栅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环辅助多模光纤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分析
5
作者 关莉珍 王雨行 +4 位作者 刘嘉伟 聂鹏程 闫煜鹏 宋锡策 余先伦 《激光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为了降低模间串扰,提出了一种耦合环辅助多模光纤结构,通过仿真软件对其结构进行建模,并建立了其受激布里渊散射增益谱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了耦合环辅助多模光纤的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以及光纤参量和模式对受激布里渊散射光谱阈值的影响... 为了降低模间串扰,提出了一种耦合环辅助多模光纤结构,通过仿真软件对其结构进行建模,并建立了其受激布里渊散射增益谱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了耦合环辅助多模光纤的受激布里渊散射阈值以及光纤参量和模式对受激布里渊散射光谱阈值的影响,并通过了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耦合环辅助多模光纤增大关键模式有效折射率差值为原来的1.75倍,可有效抑制模间串扰;受激布里渊散射光谱阈值跟随光纤长度的增加,从急剧下降变至缓慢,最终在18 km处趋于定值30 dBm;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阈值随着衰减系数、纤芯的有效截面积和光纤模式阶数的增加呈线性关系增加,随着纤芯半径的增加呈指数形式增长。该研究为提升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和信道容量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阈值 耦合环辅助 受激布里渊散射 多模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Bragg光栅传感技术用于应变模态检测 被引量:12
6
作者 梁磊 罗裴 +4 位作者 周雪芳 陈大雄 南秋明 刘尔 姜德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54-57,共4页
介绍了光纤Bragg光栅传感技术原理,阐述了基于光纤Bragg光栅传感技术和应变模态理论的损伤自诊断智能结构系统的原理,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抗干扰能力强,具有高灵敏度和长期稳定性,其作为应变测量的工... 介绍了光纤Bragg光栅传感技术原理,阐述了基于光纤Bragg光栅传感技术和应变模态理论的损伤自诊断智能结构系统的原理,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抗干扰能力强,具有高灵敏度和长期稳定性,其作为应变测量的工具用于应变模态,进行结构损伤识别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BRAGG光栅 应变模态检测 损伤自诊断 结构损伤识别 传感器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波导-光纤耦合对接自动化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沙慧军 陈抱雪 +2 位作者 陈林 袁一方 矶守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73-1777,共5页
开发设计了三种适用于光波导自动对接耦合的调芯方案:半值法、质心法、遗传法.完成了自动对接系统样机.通过了两类波导-光纤自动端面对接的实测.结果表明,该自动对接系统具有高效率低损耗对接的良好性能.
关键词 光波导 自动调芯 光纤 端面耦合 耦合损耗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电磁诱导透明效应在硅基微环谐振腔中的实现与优化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永华 韦丽萍 +4 位作者 臧俊斌 崔丹凤 李艳娜 刘耀英 薛晨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2,共5页
为在硅基光波导上实现类电磁诱导透明效应,设计并加工了基于绝缘体上硅的串联双环结构.通过300℃到1 200℃热氧化退火、缓冲刻蚀液湿法腐蚀以及1 000℃高温氮气退火等波导结构的后期处理,利用垂直光栅耦合的方式输入及输出信号,观测到... 为在硅基光波导上实现类电磁诱导透明效应,设计并加工了基于绝缘体上硅的串联双环结构.通过300℃到1 200℃热氧化退火、缓冲刻蚀液湿法腐蚀以及1 000℃高温氮气退火等波导结构的后期处理,利用垂直光栅耦合的方式输入及输出信号,观测到了类电磁诱导透明效应.分析了两环间不同间距对类电磁诱导透明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艺中单环Q值达到5.1×104,类电磁诱导透明效应透明峰的带宽约为500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硅基光波导 热氧化退火 垂直光栅耦合 类电磁诱导透明 微环谐振腔 绝缘体上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效率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邓科 王秉中 +2 位作者 王旭 幺周石 胡渝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89-891,共3页
根据电磁场模场匹配理论,分析了影响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因素。通过优化耦合透镜相对孔径,可以实现较高效率的耦合。理论计算表明,当透镜相对孔径分别为0.203和0.211时,1310nm激光最大耦合效率为82.54%,1550nm激光最大耦合效率为8... 根据电磁场模场匹配理论,分析了影响空间光-单模光纤耦合效率的因素。通过优化耦合透镜相对孔径,可以实现较高效率的耦合。理论计算表明,当透镜相对孔径分别为0.203和0.211时,1310nm激光最大耦合效率为82.54%,1550nm激光最大耦合效率为82.69%。当对准出现偏差时,耦合效率下降,对准偏差与耦合效率关系曲线与光纤端面光场分布曲线相似,工程上可方便地加以计算。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方法和结果,测得最大耦合效率为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 耦合 自由空间光通信 单模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速/温度共采的光纤布拉格光栅涡轮流速传感器 被引量:16
10
作者 蒋善超 隋青美 +2 位作者 王静 王正方 叶青霖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11-2616,共6页
为实现敏感元件仅为单一光纤光栅流速传感器的多参数同时测量,提出了一种流速/温度共采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涡轮流速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涡轮实现流体冲击力对光纤光栅中心波长的频率调制,解决光纤光栅温度应变的交叉敏感,理论计算... 为实现敏感元件仅为单一光纤光栅流速传感器的多参数同时测量,提出了一种流速/温度共采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涡轮流速传感器。该传感器通过涡轮实现流体冲击力对光纤光栅中心波长的频率调制,解决光纤光栅温度应变的交叉敏感,理论计算得到其流速检测灵敏度为2.91·10-2 m/(s·Hz-1)。为测试传感器的性能,搭建了传感器测试系统,并选取光纤动态解调仪解调的光纤光栅中心波长动态信号作为试验原始数据。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法分析试验数据,得到传感器流速的检测下限为0.541 7m/s,检测灵敏度为2.57·10-2 m/(s·Hz-1),检测精度为25mm/s,略小于理论计算值,其主要原因在于圆管内流体的流速并非均匀分布的匀速运动,管道内壁对流体具有一定的黏滞力。应用经验模式分解分析原始数据获取其趋势项信号,得到该传感器的温度灵敏度为10.6pm/℃,检测精度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涡轮流速传感器 光纤光栅 流速温度共采 光纤动态解调 经验模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折射率梯度响应特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明富 韩汐 +2 位作者 罗彬彬 王博思 全晓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6-322,共7页
通过模式耦合理论,建立了基于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的二层圆光波导模型;结合传输矩阵法,仿真得到了外部介质折射率呈线性分布情况下LPFG的透射谱。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下的LPFG透射谱特性强烈依赖于外部介质折射率梯度,当外部介质折射... 通过模式耦合理论,建立了基于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的二层圆光波导模型;结合传输矩阵法,仿真得到了外部介质折射率呈线性分布情况下LPFG的透射谱。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下的LPFG透射谱特性强烈依赖于外部介质折射率梯度,当外部介质折射率梯度升高,透射谱的损耗峰深度逐渐降低,损耗峰3dB带宽逐渐增加,且增加量与折射率梯度的增加量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当外部折射率梯度由1.111 1×10-7 riu/mm增加到1.111 1×10-5 riu/mm时,其梯度灵敏度可达到2.2×107 nm.mm/riu。这一结果使折射率梯度的高灵敏度测量成为可能,为设计和制作基于LPFG的折射率梯度传感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有望用于生化反应中微小尺度下折射率呈梯度分布的液相介质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长周期光纤光栅 模式耦合理论 传输矩阵法 折射率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球面透镜的空间光场光纤耦合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仕春 华灯鑫 +1 位作者 宋跃辉 田小雨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53-1058,共6页
针对全光纤激光雷达中空间光场与单模光纤的耦合问题,设计了基于非球面透镜的望远镜光纤耦合系统.利用ZEMAX软件以单模光纤耦合效率为优化目标对其结构参量进行优化设计,然后分别用LED和激光器作为光源进行初步实验,比较直接耦合和非球... 针对全光纤激光雷达中空间光场与单模光纤的耦合问题,设计了基于非球面透镜的望远镜光纤耦合系统.利用ZEMAX软件以单模光纤耦合效率为优化目标对其结构参量进行优化设计,然后分别用LED和激光器作为光源进行初步实验,比较直接耦合和非球面透镜耦合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非球面透镜耦合可使多模光源的耦合效率比直接耦合增加约47%,与仿真结果45%非常接近,且不同芯径耦合光功率之比大略等于芯径比平方;而该耦合方式可使单模光源的耦合效率增加约20%,且耦合进不同小芯径光纤的耦合效率之比约为其芯径比平方的2.4倍,这对构建全光纤转动喇曼激光雷达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全光纤激光雷达 光纤耦合系统 非球面透镜 单模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锥型单模光纤耦合器模型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于清华 翟玉锋 +3 位作者 周喃 刘艳 刘勇 王安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52-656,599,共6页
在弱导和弱耦合近似条件下,对光纤耦合器的几何形状做近似处理,并采用连续函数进行描述。根据Snyderd的局部模式理论,采用三角波与高斯波的变系数叠加函数对光纤耦合器纵向各区域的光模场分布进行描述。利用局部模耦合理论和变分法计算... 在弱导和弱耦合近似条件下,对光纤耦合器的几何形状做近似处理,并采用连续函数进行描述。根据Snyderd的局部模式理论,采用三角波与高斯波的变系数叠加函数对光纤耦合器纵向各区域的光模场分布进行描述。利用局部模耦合理论和变分法计算分析光纤耦合器纵向各区域的传播常数和耦合系数,讨论耦合系数与结构参数和波长的关系。计算表明:光纤耦合器熔锥区对光纤耦合器中的光功率耦合行为的影响不可忽略,光纤纤芯半径和包层半径对耦合区和熔锥区的耦合系数的影响成相反趋势。因此,可以通过合理控制耦合器的结构参数,制作出宽带平坦光纤耦合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与波导光学 光纤耦合器 局部模式 变分法 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纤声光调制器的耦合模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廖帮全 赵启大 +3 位作者 冯德军 周广 王跃 董孝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13-1215,共3页
利用适于普通通信光纤的耦合模方程 ,从理论上分析了一种全光纤声光调制器 并从理论上研究了基于普通通信光纤的全光纤声光调制器 。
关键词 调制器 耦合模方程 全光纤 声光调制 微扰 光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到少模光纤的耦合效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超 范雪冰 +5 位作者 佟首峰 李英超 江伦 刘壮 史浩东 姜会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共8页
建立了不同影响因素下空间光-少模光纤耦合效率的理论模型.以两模光纤为例分析了相对孔径对耦合效率的影响,当相对孔径为0.17时,耦合效率最高为82.96%.研究了倾斜、离焦、随机角抖动等因素对少模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实验测得当横向偏移... 建立了不同影响因素下空间光-少模光纤耦合效率的理论模型.以两模光纤为例分析了相对孔径对耦合效率的影响,当相对孔径为0.17时,耦合效率最高为82.96%.研究了倾斜、离焦、随机角抖动等因素对少模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实验测得当横向偏移量为4μm时,两模光纤的耦合效率比单模光纤高10.23%;当轴向偏移量为125μm时,两模光纤的耦合效率比单模光纤高11.24%;当随机抖动幅度标准差为5μm时,两模光纤的耦合效率比单模光纤高12.1%.结果表明少模光纤对信号光接收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如倾斜、离焦和随机角抖动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通信 耦合效率 光纤耦合 少模光纤 前置光放大 相对孔径 随机角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样光纤Bragg光栅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鲁韶华 许鸥 +2 位作者 董小伟 李彬 简水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14,共4页
根据Turan Erdogan耦合模理论,从普通单模光纤Bragg光栅的耦合模方程出发,推导了前向基模与后向基模的幅度、均匀光栅反射率及传输矩阵的表达式,并且为了方便传输矩阵的推导,在边界条件的处理上采用了与一般文献不同的方法.在此基础上... 根据Turan Erdogan耦合模理论,从普通单模光纤Bragg光栅的耦合模方程出发,推导了前向基模与后向基模的幅度、均匀光栅反射率及传输矩阵的表达式,并且为了方便传输矩阵的推导,在边界条件的处理上采用了与一般文献不同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用传输矩阵法对取样均匀光纤Bragg光栅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依据此方法对取样光栅的反射谱进行了数值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比较,总结了"净光栅"长度、占空比T、取样周期p等参数对取样光栅反射谱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器件 取样光纤光栅 传输矩阵法 耦合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模干涉的光纤光栅动态应变解调系统 被引量:4
17
作者 郝文良 甄胜来 +3 位作者 曹志刚 吕亮 彭军 俞本立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7-512,共6页
基于保偏光纤中正交偏振模干涉,提出了一种简单、新颖的光纤光栅动态应变解调系统,并且通过实验证实了该方案的可行性。该解调系统光学核心部分仅由一段带有反射镜的高双折射光纤和一个光纤起偏器构成。实验中动态应变解调分辨率达到了0... 基于保偏光纤中正交偏振模干涉,提出了一种简单、新颖的光纤光栅动态应变解调系统,并且通过实验证实了该方案的可行性。该解调系统光学核心部分仅由一段带有反射镜的高双折射光纤和一个光纤起偏器构成。实验中动态应变解调分辨率达到了0.5nε/(Hz)^(1/2),频率范围为0.1~7.9kHz微纳幅度振动信号获得了保真拾取。实验表明,该系统适合宽频率范围、微纳幅度的动态应变检测,为光纤光栅传感提供了一种简单、经济、适用范围更广的解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与波导光学 偏振模干涉 光纤光栅 动态应变 传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应力迟滞自补偿型光纤光栅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宏亮 乔学光 +1 位作者 冯德全 李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0-554,共5页
采用四对称悬臂梁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机构的组合设计,将2个相同反射波长的光纤光栅对称粘接于悬臂梁的上下表面,组成光栅串,实现对外压力的双光栅波长差的调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自补偿光纤光栅压力传感系统的弹性迟滞... 采用四对称悬臂梁与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机构的组合设计,将2个相同反射波长的光纤光栅对称粘接于悬臂梁的上下表面,组成光栅串,实现对外压力的双光栅波长差的调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自补偿光纤光栅压力传感系统的弹性迟滞影响,还能自补偿温度对光纤光栅压力传感的影响,解决了光纤光栅对压力和温度交叉敏感的问题,改善了传感系统的线性特性和重复性。在0~6MPa的测压范围内,双峰波长差的调谐范围为0—6.6nm,压力调谐双峰波长差的灵敏度可达1.12nm/MPa,在15—110℃测温范围内,温度调谐双峰波长的灵敏度可达0.028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与光纤光学 应力迟滞 温度影响 自动补偿 光纤光栅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结构光纤光栅谐振峰的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建国 开桂云 +6 位作者 薛力芳 张春书 王志 李燕 孙婷婷 刘艳格 董孝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9-373,共5页
利用光束传播法对微结构光纤布拉格光栅谐振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验证了微结构光纤光栅的多谐振峰结构,并且谐振峰数量取决于内包层直径;定量地研究了微结构光纤光栅掺锗纤芯尺寸对整体反射率、各谐振峰强度和谐振波长漂移的影响,从而... 利用光束传播法对微结构光纤布拉格光栅谐振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验证了微结构光纤光栅的多谐振峰结构,并且谐振峰数量取决于内包层直径;定量地研究了微结构光纤光栅掺锗纤芯尺寸对整体反射率、各谐振峰强度和谐振波长漂移的影响,从而为设计光敏微结构光纤提供参考依据;提出当这种光栅产生合适的线性啁啾时,可获得宽带可调谐光谱,三角形微结构光纤光栅啁啾系数等于0.0012时可产生接近15nm的3dB宽带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光纤光栅 谐振模 纤芯直径 啁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包层长周期光纤光栅薄膜传感器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海云 彭保进 +1 位作者 斯剑霄 黄秋萍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50,共6页
基于薄膜参量变化引起的长周期光纤光栅模式重组机制,系统研究了光纤包层半径变化对长周期光纤光栅薄膜传感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薄膜参量下包层半径的减小可有效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并增大传感器对薄膜参量变化响应的动态范围... 基于薄膜参量变化引起的长周期光纤光栅模式重组机制,系统研究了光纤包层半径变化对长周期光纤光栅薄膜传感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薄膜参量下包层半径的减小可有效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并增大传感器对薄膜参量变化响应的动态范围,但减小包层半径对传感器的增敏效应随薄膜厚度的增大而减小.通过氢氟酸腐蚀减小包层半径,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在包层表面镀制PAH/PAA薄膜,镀膜过程中光纤光栅输出的光谱数据证实了理论分析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半径为39μm、膜厚为424nm的长周期光纤光栅薄膜传感器在溶液pH值检测中的灵敏度达3.93nm/pHU,比标准包层时的灵敏度提高了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长周期光纤光栅 模式重组 薄包层 敏感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