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for Capacity of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被引量:1
1
作者 Sun Chengjun, Zhang Zhongzhao, Ba Yong2 & Cao Pengzhi (Communication Research ("enter,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P. R. China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P. R.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ivision, Shanghai Bell Company Limited, Shanghai 200092,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2年第4期91-97,共7页
Capcity both in uplink and downlink of TD-SCDMA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is studied in a multi-cell environment. The theoretical expressions of the mea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 Capcity both in uplink and downlink of TD-SCDMA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is studied in a multi-cell environment. The theoretical expressions of the mea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uplink and the mean of sum of power allocation in downlink are given, by which uplink and downlink capacity is analyzed. Furthermore, we give the simulation models for both uplink and downlink capacity. The results from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fit very well. In the end, the maximum number of users that TD-SCDMA system can serve for 12.2 k speech service is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PROBABILITY Resource allocation SIMULATION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rvation-based dynamic admission control scheme for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2
作者 A.Y.Al-nahari S.A.El-Dolil +1 位作者 M.I.Dessouky F.E.Abd El-Sami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393-401,共9页
Call admission control (CAC) and resource reservation (RR)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that guarantee system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required for different services in a very sca... Call admission control (CAC) and resource reservation (RR)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that guarantee system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required for different services in a very scarce resource as the radio spectrum. A new scheme was proposed which extends the concepts of resource sharing and reservations for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 systems with a unique feature of soft capacity. Voice and data traffic were considered. The traffic is further classified into handoff and new requests. The reservation thresholds were dynamically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traffic pattern and mobility predic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maximum channel utilization, while guaranteeing different QoS constraints. The performance of proposed scheme was evaluated using Markov models. New call blocking probability, handoff call dropping probability, and channel utilization were used as benchmarks for the proposed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reservation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resource uti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cal SDMA for applying compressive sensing in WSN 被引量:1
3
作者 Xuewen Liu Song Xiao Lei Qu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4期780-789,共10页
In order to apply compressive sensing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nside the nodes cluster classified by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we propose that a cluster head adopts 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with space divis... In order to apply compressive sensing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nside the nodes cluster classified by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we propose that a cluster head adopts 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with 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and a sensor node uses a modulating retro-reflector for communication. Thus while a random sampling matrix is used to guide the establishment of links between head cluster and sensor nodes, the random linear projection is accomplished. To establish multiple links at the same time, an optical 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antenna is designed. It works in fixed beams switching mode and consists of optic lens with a large field of view(FOV), fiber array on the focal plane which is used to realize virtual channels segmentation, direction of arrival sensor, optical matrix switch and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angles of nodes' laser beams, by dynamically changing the route, optical matrix switch actualizes the multi-beam full duplex tracking receiving and transmission. Due to the structure of fiber array, there will be several fade zones both in the focal plane and in lens' FOV. In order to lower the impact of fade zones and harmonize multibeam, a fiber array adjustment is designed. By theoretical, simulated and experimental study, the antenna's qualitative feasibility is valid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ompressive sensing 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ptical matrix switch laser beam trac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C-OCDMA系统三分支信号检测方案
4
作者 陈富军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为了解决三分支信号检测(TBSD)方案的上界表达式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频谱-振幅编码光码分多址(SAC-OCDMA)系统TBSD方案,建立了一个严谨的数学模型,并对该方案进行了数值评估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传输速率为500 Mb/s、1 Gb/... 为了解决三分支信号检测(TBSD)方案的上界表达式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频谱-振幅编码光码分多址(SAC-OCDMA)系统TBSD方案,建立了一个严谨的数学模型,并对该方案进行了数值评估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传输速率为500 Mb/s、1 Gb/s时能够完全消除多用户干扰(MUI),而在传输速率为5 Gb/s时则可以消除大部分MUI,证明了数学模型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码分多址系统 多用户干扰 信号检测 三分支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IC与Givens旋转的DS-CDMA信号伪码估计
5
作者 张天骐 吴仙越 +1 位作者 李春运 唐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99-2405,共7页
针对直接扩频序列码分多址(direct sequence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DS-CDMA)信号伪码估计问题,在已知DS-CDMA信号参数的条件下,提出一种基于新信息准则(novel information criterion,NIC)与Givens旋转的多伪码盲估计方法。该... 针对直接扩频序列码分多址(direct sequence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DS-CDMA)信号伪码估计问题,在已知DS-CDMA信号参数的条件下,提出一种基于新信息准则(novel information criterion,NIC)与Givens旋转的多伪码盲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观测数据按照一倍的伪码周期进行不重叠分段构造数据矩阵。利用NIC获得数据矩阵主子空间,并利用Givens旋转提取信号主成分,再通过梅西算法恢复多用户生成多项式,从而实现多用户伪码盲估计。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较特征值分解算法抗噪性能提高了3 dB,且在信号数据量较少时也能实现较优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扩频序列码分多址 伪码估计 主子空间分析 Givens旋转 梅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D-OOC的OCDMA系统的地址码结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传起 孙小菡 +1 位作者 张明德 丁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50,共5页
提出了二维光正交码 (2D OOC)设计方案 ,围绕光码分多址 (OCDMA)技术实用化的两个主要指标—最大并发用户数和系统误码率的改进和提高 ,系统地研究了基于 2D OOC的OCDMA的性能 ,分析了 2D OOC码字的相关性 ,导出了系统的最大用户容量 ,... 提出了二维光正交码 (2D OOC)设计方案 ,围绕光码分多址 (OCDMA)技术实用化的两个主要指标—最大并发用户数和系统误码率的改进和提高 ,系统地研究了基于 2D OOC的OCDMA的性能 ,分析了 2D OOC码字的相关性 ,导出了系统的最大用户容量 ,详细研究了 2D OOC系统以多址干扰为主的系统误码率 .研究表明 :较之一维时域扩频码或一维谱域扩频码 ,2D OOC系统性能大大提高 ,在大信息量传输时 ,适当选择码长和码重 ,系统总容量可高达Tbits/s量级 ,性能优于基于 1D OOC的OWDM和OCDMA混合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OOC ocdma 地址码结构 光码分多址 二维正交码 误码率 BER 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DMA系统中新型正交码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梦婕 李传起 +3 位作者 陆叶 罗德俊 张东闯 孔一卜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6-580,共5页
为了得到性能较为良好的正交码,采用没有重复数字的全间隔集,进行了地址码的设计和系统仿真验证,设计出的正交码具有理想的相关性和灵活的码字容量。分析整个系统,在考虑各种噪声和多址干扰的影响下,推导出正交码的误比特率公式。自行... 为了得到性能较为良好的正交码,采用没有重复数字的全间隔集,进行了地址码的设计和系统仿真验证,设计出的正交码具有理想的相关性和灵活的码字容量。分析整个系统,在考虑各种噪声和多址干扰的影响下,推导出正交码的误比特率公式。自行设计并搭建了采用光纤延时线作为编解码器的异步光码多分址系统。结果表明,该正交码能够适应更多用户的需求,通过误比特率公式计算和系统仿真得到的结果都较为理想,此研究对需要大容量的光码多分址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码分多址 光正交码 光纤延时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合WDMA-OCDMA系统归一化吞吐量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吉建华 徐铭 +1 位作者 杨淑雯 马君显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6-568,共3页
理论分析了一种混合WDMA OCDMA系统的归一化吞吐量性能研究了光差拍噪声对系统归一化吞吐量性能的影响 提出了BCH信道编码的方案来改善系统性能 结果表明,当系统负载较轻时,归一化吞吐量略微下降;但当系统负载中等或较重时,归一化吞吐... 理论分析了一种混合WDMA OCDMA系统的归一化吞吐量性能研究了光差拍噪声对系统归一化吞吐量性能的影响 提出了BCH信道编码的方案来改善系统性能 结果表明,当系统负载较轻时,归一化吞吐量略微下降;但当系统负载中等或较重时,归一化吞吐量明显提高 同时,BCH信道编码提高了WD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码分多址 波分多址 误比特率 光差拍噪声 BCH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移超结构光纤布拉格光栅OCDMA编/解码器及其相关特性 被引量:4
9
作者 尹霄丽 张琦 +3 位作者 余重秀 刘小磊 刘会师 王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08-1613,共6页
研究了基于相移超结构光纤布拉格光栅(SSFBG)的光码分多址(OCDMA)编/解码器的结构及实现双极性编/解码的原理。利用传输矩阵法仿真了器件的相关特性,推导了因光栅周期不同而导致的编/解码器之间布拉格波长偏差对器件相关特性的影响。结... 研究了基于相移超结构光纤布拉格光栅(SSFBG)的光码分多址(OCDMA)编/解码器的结构及实现双极性编/解码的原理。利用传输矩阵法仿真了器件的相关特性,推导了因光栅周期不同而导致的编/解码器之间布拉格波长偏差对器件相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码字长度的增加,器件的相关特性得到改善;但是当保持码片间隔不变而增加码字长度时,编/解码器的相关特性对布拉格波长偏差更加敏感,对于长度为31的Gold序列,当码片间隔为6 ps,布拉格波长为1.555μm时,布拉格波长偏差<0.02 nm方可得到编/解码器之间良好的相关特性;这表明同一码字可以在不同的布拉格波长下重复使用,此特性有望用于波分复用(WDM)型OCDMA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码分多址 超结构光纤布拉格光栅 编/解码器相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DMA系统二维QPC地址码的设计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传起 常建华 +1 位作者 张成义 孙小菡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9-624,共6页
通过对光纤信道波长片和时间片的重新组合,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二维OCDMA系统的素数码(2D-QPC)的结构方案;给出了具体的码字设计步骤和过程;运用有限域理论,分析了码字的相关特性。在此基础上,根据"撞击法"研究2D-QPC应用于... 通过对光纤信道波长片和时间片的重新组合,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二维OCDMA系统的素数码(2D-QPC)的结构方案;给出了具体的码字设计步骤和过程;运用有限域理论,分析了码字的相关特性。在此基础上,根据"撞击法"研究2D-QPC应用于同步OCDMA系统时的用户容量和误码性能。结果表明;较之一维QPC,2D-QPC的相关特性有了很大的改进:最大自相关旁瓣由1降为0,最大互相关由2降为1;2D-QPC在系统容量上也有很大提高:在相同带宽,传输速率相同的情况下,比一维QPC的系统容量增加p+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码分多址 光地址码 二维二次素数码 系统容量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DMA系统二维RS地址码的设计方案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传起 孙小菡 +1 位作者 张明德 丁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7-191,共5页
首次在有限伽罗瓦域GF(7)上以本原元 3构造出RS地址序列码 在一维RS素数码的基础上 ,给出基于二素数的二维RS矩阵码 (2D RSC)的设计方案 系统地研究了 2D RSC的OCDMA系统总体性能 :分析了 2D RSC码字的相关性 ;导出了系统的最大用户容... 首次在有限伽罗瓦域GF(7)上以本原元 3构造出RS地址序列码 在一维RS素数码的基础上 ,给出基于二素数的二维RS矩阵码 (2D RSC)的设计方案 系统地研究了 2D RSC的OCDMA系统总体性能 :分析了 2D RSC码字的相关性 ;导出了系统的最大用户容量 ;研究了 2D RSC系统以多址干扰为主的误码性能 结果表明 :2D RSC系统性能较之一维RS码有明显的改进 特别是在大信息量传输时 ,采用两个较大的素数 ,基于 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码分多址(ocdma) 二维RS码(2D-RSC) 误码率(B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 over OCDMA技术及其解决方案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茂国 杨淑雯 +1 位作者 周建华 董海峰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2001年第4期24-29,共6页
讨论基于OCDMA的宽带IP网络技术,给出IP分组数据接入OCDMA全光网络的方法,给出IP分组在OCDMA全光网络中进行光交叉连接、光复用、光上下路的实现方法,最后给出IP over OCDMA全光网络结构.
关键词 光码分多址 全光网络 IPover ocdma 宽带IP网络 光交叉连接 光复用 光上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DMA系统ST-OOC码字构造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传起 孙小菡 +2 位作者 张明德 郭胜利 赵德林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3-106,共4页
本文通过在有限Galois域上建立仿射平面,以及在仿射平面上建立Steiner系统,研究了仿射平面上Steiner系统的存在性;分析了部分点阵与Steiner系统的关联;建立了Steiner系统参数与OOC码字参数的对应关系.据此提出了基于仿射平面上Steiner... 本文通过在有限Galois域上建立仿射平面,以及在仿射平面上建立Steiner系统,研究了仿射平面上Steiner系统的存在性;分析了部分点阵与Steiner系统的关联;建立了Steiner系统参数与OOC码字参数的对应关系.据此提出了基于仿射平面上Steiner系统的OOC码字设计方案;给出了ST-OOC码字(qk,k,1)的具体设计步骤和设计结果;分析了ST-OOC的码字性能和特点和灵活的码长码重对应关系;指明了ST-OOC码字的主要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码分多址 光正交码 有限域 Steiner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DMA系统组网技术和核心部件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传起 孙小菡 +1 位作者 张明德 丁东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6-333,共8页
光码分多址(OCDMA)技术近年发展迅速,将成为宽带光纤通信网的主要扩频技术之一。详细分析了OCDMA系统网络的结构原理、组网技术、光交换技术;较为全面地论述和评价了几种主要的光编码器、光解码器的实现方案、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重点... 光码分多址(OCDMA)技术近年发展迅速,将成为宽带光纤通信网的主要扩频技术之一。详细分析了OCDMA系统网络的结构原理、组网技术、光交换技术;较为全面地论述和评价了几种主要的光编码器、光解码器的实现方案、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重点讨论了基于布拉格光纤光栅阵列波导光栅的光编界解码器的编解码原理和实现技术。分析了OCDMA技术在现代光纤通信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码分多址 网络结构 光编码器解码 布拉格光纤光栅 阵列波导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DMA系统SAC编解码实现方案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传起 孙小菡 +1 位作者 张明德 丁东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07-112,共6页
讨论了基于FBG的谱幅编解码spectral-amplitude-coding(SAC)系统的原理;提出了)1,1,1(),,(2+++=qqqwNl光正交码的SAC编解码器实现方案;给出了该系统在码分功率不均匀时,以多址干扰为主的系统信噪比和误码率。分析了谱幅编解码OCDMA系统... 讨论了基于FBG的谱幅编解码spectral-amplitude-coding(SAC)系统的原理;提出了)1,1,1(),,(2+++=qqqwNl光正交码的SAC编解码器实现方案;给出了该系统在码分功率不均匀时,以多址干扰为主的系统信噪比和误码率。分析了谱幅编解码OCDMA系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dma 光码分多址 谱幅编解码 SAC 光正交码 多址干扰 光纤布拉格光栅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同步OCDMA系统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吉建华 徐铭 +2 位作者 夏林中 张志朋 杨淑雯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48,共3页
构造了一种用于二维同步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的修正素数跳频码(MPC/PC),分析了码字的自相关和互相关性能,研究了二维同步OCDMA系统的误码率和吞吐量性能。结果表明,与一维同步OCDMA系统相比,二维同步OCDMA系统的可接入用户数大大增加... 构造了一种用于二维同步光码分多址(OCDMA)系统的修正素数跳频码(MPC/PC),分析了码字的自相关和互相关性能,研究了二维同步OCDMA系统的误码率和吞吐量性能。结果表明,与一维同步OCDMA系统相比,二维同步OCDMA系统的可接入用户数大大增加,误码率大大降低,吞吐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码分多址 素数码 修正素数码 误码率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DMA系统中多码长地址码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梦婕 李传起 +2 位作者 王大迟 张秀容 范庆斌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6-371,共6页
为了满足光码分多址系统中不同用户能够获得不同发送速率的需求,根据所需地址码的容量和码重,通过MATLAB编程,设计出没有重复数字的间隔集,得到具有理想相关性的多码长地址码。根据该地址码的构造特点推导计算出该地址码的误比特率,并... 为了满足光码分多址系统中不同用户能够获得不同发送速率的需求,根据所需地址码的容量和码重,通过MATLAB编程,设计出没有重复数字的间隔集,得到具有理想相关性的多码长地址码。根据该地址码的构造特点推导计算出该地址码的误比特率,并绘制出误比特率随同步用户数变化图。设计并仿真了多速率光码分多址系统,分析了误比特率和系统性能。结果表明,该多码长地址码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误比特率性能,能够满足各种速率需求的用户。通过系统编解码后能够理想地恢复出原始信号,得到优良的眼图。此研究对光码分多址多速率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光码分多址 多码长地址码 多速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OCDMA与WDM+OCDMA系统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吉建华 范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90-693,共4页
使用高斯近似法分析和比较了多波长光码分多址 ( MW OCDMA)与波分复用 + OCDMA(即 WDM+ OCDMA)系统的误码率性能 ,两种系统使用的地址码是素数码及其构成的二维光正交码 ,并且假定 WDM+ OCDMA系统存在能均匀分配有效波长的中央控制器 .... 使用高斯近似法分析和比较了多波长光码分多址 ( MW OCDMA)与波分复用 + OCDMA(即 WDM+ OCDMA)系统的误码率性能 ,两种系统使用的地址码是素数码及其构成的二维光正交码 ,并且假定 WDM+ OCDMA系统存在能均匀分配有效波长的中央控制器 .结果表明 ,无论同时使用的用户数较多、中等或较少 ,WDM+ OCDMA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均优于 MW OCDMA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长 光码分多址 波分复用 二维光正交码 素数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DMA中一种新的多倍长多波长RS码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秀丽 马君显 胡渝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11,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容量大、相关性好的多倍长、多波长reed-solomon(MWRS)码编码方案,并构造了多倍长MWRS码。对同时使用具有两种码长的多倍长MWRS码的OCDMA系统性能分析表明,使用该多倍长MWRS码的系统性能良好,使用短码序列信号的误码率性... 提出了一种新的容量大、相关性好的多倍长、多波长reed-solomon(MWRS)码编码方案,并构造了多倍长MWRS码。对同时使用具有两种码长的多倍长MWRS码的OCDMA系统性能分析表明,使用该多倍长MWRS码的系统性能良好,使用短码序列信号的误码率性能好于使用长码序列信号的误码率性能。该特征能满足将来大容量多媒体OCDMA网络系统对同时传输的不同速率信号所需传输质量不同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码分多址 光网络 多倍长多波长reed-solomon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扰的多载波互补码分多址通信雷达一体化方案
20
作者 沈炳声 周正春 +1 位作者 杨洋 范平志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1-210,共10页
随着新兴应用的不断涌现,频谱拥堵问题日益严重。通信雷达一体化(DFRC)是解决频谱拥堵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如何解决通信与雷达之间的相互干扰并实现高通信速率是通信雷达一体化亟待解决的基础难题。该文以多载波互补码分多址技术... 随着新兴应用的不断涌现,频谱拥堵问题日益严重。通信雷达一体化(DFRC)是解决频谱拥堵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如何解决通信与雷达之间的相互干扰并实现高通信速率是通信雷达一体化亟待解决的基础难题。该文以多载波互补码分多址技术为基础,设计一种适用于多用户场景的新型通信雷达一体化信号。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典型的扩频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可以实现通信雷达的无扰传输,并具有低的误码率与高的通信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雷达一体化 多载波码分多址 互补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