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CTEM法探测地下空间地质病害体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旭东 席振铢 +1 位作者 龙霞 黄基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34-3444,共11页
城镇地下空间地质病害体造成地面塌陷事故时有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采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和预报地下空间地质病害体是预防城镇地面塌陷事故的重要方案。瞬变电磁法(TEM)是探测地下空间地质病害体的重要方法之一... 城镇地下空间地质病害体造成地面塌陷事故时有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采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和预报地下空间地质病害体是预防城镇地面塌陷事故的重要方案。瞬变电磁法(TEM)是探测地下空间地质病害体的重要方法之一。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OCTEM)采用免接地、小体积、弱耦合的收发一体小型天线,便于在城镇硬化地面及施工空间受限的场地进行快速探测。本文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际应用来研究OCTEM对地下地质病害体的探测能力。首先基于矢量有限元实现OCTEM三维正演,研究不同地电类型地质病害体的OCTEM响应特征。根据地下地质病害体的电性特征,构建了纯低阻型、纯高阻型、低阻-高阻复合型3类地质病害体地电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地电类型的地质病害体的异常响应,并计算包含地质病害体时的响应与不包含地质病害体时的背景响应之间的相对异常。计算结果表明:OCTEM对纯低阻型和低阻-高阻复合型地质病害体比较敏感,对纯高阻型地质病害体相对不敏感。对于低阻型或低阻高阻复合型地质病害体,低阻部分与围岩电阻率差异越大、厚度越大、埋深越浅,则相对异常越大,越容易被探测。随着深度加大,OCTEM探测分辨能力将减小。最后,通过在湖南浏阳某村镇试验剖面探测地下岩溶地质病害体案例,分析OCTEM的探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 探测 地下空间 地质病害体 相对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理指导的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深度学习反演
2
作者 王鹤 晏茂珊 +2 位作者 席振铢 江沙 王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51-1860,共10页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在矿产勘探中应用广泛,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反演精度仍不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物理指导的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PINN)深度学习反演方法,其步骤为:1)建立层状电阻率模型,进行等值反磁通瞬变电...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在矿产勘探中应用广泛,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反演精度仍不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物理指导的神经网络(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PINN)深度学习反演方法,其步骤为:1)建立层状电阻率模型,进行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正演,生成用于网络训练的样本数据集。2)利用残差网络和U型网络构建的UResNet,构建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的WNet深度学习反演模型,并将物理定律嵌入损失函数以进行网络训练。3)通过数据和模型双误差控制的反向传播算法,提升计算精度,得到最优网络模型。4)通过合成模型的仿真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物理指导的WNet反演方法能有效融合物理定律,不依赖初始模型,能够高效解决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的反演问题,并具有较高精度,对地下结构的解释更加全面、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 深度学习 物理指导 反演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采空区综合物探勘查应用研究:以乌鲁木齐市西山地区关闭煤矿为例
3
作者 孔繁良 徐超 +3 位作者 艾斯卡尔·吐尔逊 邹占 叶祥鹏 王军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3-153,共11页
城市边缘关闭煤矿遗留下的大量采空区严重威胁生产生活安全,查明采空区的分布情况是进行治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笔者以乌鲁木齐市西山地区关闭煤矿急倾斜煤层采空区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采空区及围岩地质特征、干扰背景,常用物探方法抗... 城市边缘关闭煤矿遗留下的大量采空区严重威胁生产生活安全,查明采空区的分布情况是进行治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笔者以乌鲁木齐市西山地区关闭煤矿急倾斜煤层采空区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采空区及围岩地质特征、干扰背景,常用物探方法抗干扰性、适用性和局限性,优选高密度电法、微动勘探、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和重力4种方法进行综合物探勘查,在区内查明两条采空区带,向深部延伸50~450 m,均处于充水状态,经钻探验证结果可靠。总结了“低阻-低速”、“高阻-低速”、“低重-低速”等参数组合与采空区不同赋存状况的对应关系,说明笔者提出的方法技术组合可在类似采空区探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 采空区 急倾斜煤层 微动探测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 重力勘探 乌鲁木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瞬变电磁法方位线圈扫描探测定位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程久龙 姜成麟 +1 位作者 李垚 白仁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627,共12页
利用掘进巷道超前探水钻孔进行钻孔瞬变电磁法探测钻孔孔壁外围远距离含水体,避免了常规测井方法仅能探测钻孔孔壁岩层的“一孔之见”。目前钻孔瞬变电磁法受全空间效应的影响,接收到的单分量响应不能判别异常体方位;多分量响应可以近... 利用掘进巷道超前探水钻孔进行钻孔瞬变电磁法探测钻孔孔壁外围远距离含水体,避免了常规测井方法仅能探测钻孔孔壁岩层的“一孔之见”。目前钻孔瞬变电磁法受全空间效应的影响,接收到的单分量响应不能判别异常体方位;多分量响应可以近似判断异常体的大致方位,但难以通过成像等直观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精确定位。基于钻孔瞬变电磁法和方位电磁波测井相关理论,提出了钻孔瞬变电磁法方位线圈扫描探测定位方法,采用方位线圈作为探测装置,减小线圈互感,增强钻孔瞬变电磁法的探测效果。同时,通过改变线圈旋转角,对钻孔孔壁进行360°扫描,形成钻孔径向全方位探测,旨在对钻孔孔壁外围岩体中的低阻体进行精确定位。首先推导方位线圈的互感解析表达式,探讨方位角对方位线圈互感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确定最佳方位角取值。分别建立均匀介质和含低阻异常体的钻孔全空间三维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进行瞬变电磁场数值模拟,分析方位线圈的瞬变电磁法扫描探测多分量响应特征,总结方位线圈扫描探测瞬变电磁响应规律,确定了钻孔瞬变电磁法方位线圈扫描探测定位方法,即通过钻孔轴向和径向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判别钻孔孔壁外围岩体中低阻异常体的位置。最后建立含2个低阻体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采用最佳方位角的方位线圈进行数值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有效地判别低阻异常体的方位。研究表明:钻孔瞬变电磁法方位线圈扫描探测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钻孔径向外围岩体中低阻异常体引起的瞬变电磁场异常,全空间视电阻率成像结果分辨率较高。依据钻孔轴向和径向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钻孔瞬变电磁法方位线圈扫描探测定位方法对钻孔孔壁外围岩体中的低阻异常体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及定位精度。研究结果可以为钻孔瞬变电磁法方位线圈扫描探测定位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瞬变电磁法 方位线圈 扫描探测 数值模拟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值反磁通原理的浅层瞬变电磁法 被引量:152
5
作者 席振铢 龙霞 +4 位作者 周胜 黄龙 宋刚 侯海涛 王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428-3435,共8页
基于等值反磁通原理的瞬变电磁法是一种新的探测地下纯二次场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上下平行共轴的两个相同线圈通以反向电流作为发射源,且在该双线圈源合成的一次场零磁通平面上,测量对地中心耦合的纯二次场.理论计算和物理实验论证了该方... 基于等值反磁通原理的瞬变电磁法是一种新的探测地下纯二次场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上下平行共轴的两个相同线圈通以反向电流作为发射源,且在该双线圈源合成的一次场零磁通平面上,测量对地中心耦合的纯二次场.理论计算和物理实验论证了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接收线圈本身的感应电动势,从而获得地下纯二次场的响应.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证明了该方法采用的双线圈源比传统瞬变电磁法采用的单线圈源对地中心耦合场能量更集中,因而有利于减少旁侧影响、提高探测的横向分辨率.实测试验表明该方法是浅层探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等值反磁通 纯二次场 双线圈源 中心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层地区城市地下空间膏盐富集层探测新方法——以成都市国际生物城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华 王亮 +7 位作者 韩浩东 杨剑 王桥 王东辉 席振铢 龙霞 张伟 廖国忠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93-1803,共11页
含膏盐岩体是红层地区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地质体。提前获知基岩内膏盐富集地层的埋深及空间展布规律,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地基承载力、持力层、基础选型等参数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以成都市天府... 含膏盐岩体是红层地区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地质体。提前获知基岩内膏盐富集地层的埋深及空间展布规律,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地基承载力、持力层、基础选型等参数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以成都市天府新区国际生物城为研究区,选择了一种快速、无损、抗干扰能力强的全新瞬变电磁法——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OCTEM),对白垩系灌口组红层内膏盐富集层进行探测研究。首先根据研究区内不同地层的电阻率特征,建立了三层、四层、五层3种地电模型,分别进行OCTEM正演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出与围岩电阻率差异明显的膏盐富集层;然后对2 km2的试验区开展了网度为100 m×10 m的实测扫面工作,通过反演计算建立了研究区200 m以浅的三维电性结构,结合钻孔结果综合验证与分析,成功推断出膏盐富集层的空间展布形态,证明了该方法对红层地区城市地下空间膏盐富集层探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 膏盐富集层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 正演 地下空间 城市地质调查工程 成都市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瞬变电磁探测中空芯线圈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6
7
作者 林君 王琳 +3 位作者 王晓光 蔡敏 符磊 尚新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21-730,共10页
针对矿井瞬变电磁法中探测空间的有限性及探测目标分布的全空间性,研制一种适合该方法的感应式空芯线圈传感器.根据矿井瞬变电磁探测需要,确定了感应式空芯线圈传感器的基本技术指标.通过对空芯线圈的物理结构和前置放大电路的等效噪声... 针对矿井瞬变电磁法中探测空间的有限性及探测目标分布的全空间性,研制一种适合该方法的感应式空芯线圈传感器.根据矿井瞬变电磁探测需要,确定了感应式空芯线圈传感器的基本技术指标.通过对空芯线圈的物理结构和前置放大电路的等效噪声电路进行分析,获取了引入噪声的主要来源.构建感应式空芯线圈传感器的等效模型,实现传感器的幅频特性及低噪声的分析,给出影响传感器噪声水平的各噪声源随频率变化的规律,设计矿井瞬变电磁中降低传感器噪声的方法,采用该优化方法,传感器的总噪声在谐振频率处信噪比提高了15.6dB.测试结果表明:感应式空芯线圈传感器噪声性能和输出特性优于加拿大Geonics公司的3D-1HF-coil传感器,满足矿井瞬变电磁探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式传感器 矿井瞬变电磁法 幅频特性 电压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WELL的瞬变电磁“8”字形发射线圈仿真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国才 徐亚昆 +2 位作者 赵振廷 王洋 胡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10481-10484,10500,共5页
针对瞬变电磁技术在工程应用中易受干扰、探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瞬变电磁"8"字形发射线圈方案。采用MAXWELL仿真软件对瞬变电磁"8"字形发射线圈和方形发射线圈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比"8"字... 针对瞬变电磁技术在工程应用中易受干扰、探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瞬变电磁"8"字形发射线圈方案。采用MAXWELL仿真软件对瞬变电磁"8"字形发射线圈和方形发射线圈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比"8"字形发射线圈和方形发射线圈在不同大小电流情况下产生的磁场分布发现,"8"字形发射线圈在远距离位置具有较强的聚焦性,在近距离位置能产生明显大于方形线圈的磁通密度。所以"8"字形发射线圈对增强瞬变电磁超前探测的抗干扰能力和提高探测结果的准确度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 “8”字形线圈 超前探测 MAW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电磁共中心零磁通线圈研制与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胡雄武 陈人峻 +3 位作者 张平松 吴荣新 付茂如 周昊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8-930,共13页
基于小尺度共中心线圈的瞬变电磁方法因施工便捷、快速且对低阻体敏感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矿山、交通、水利等领域的工程地质探测。但理论与实践表明,该方法实测早延时信号明显失真,所计算的视电阻率值严重偏离实际,从而造成该方法对... 基于小尺度共中心线圈的瞬变电磁方法因施工便捷、快速且对低阻体敏感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矿山、交通、水利等领域的工程地质探测。但理论与实践表明,该方法实测早延时信号明显失真,所计算的视电阻率值严重偏离实际,从而造成该方法对浅层地电信息的探测能力缺失,存在勘探盲区。为克服该技术缺陷,首先重建了共中心观测方式下仪器记录的瞬变场信号,基于理论分析研究了接收系统暂态过程和一次场对瞬变场观测信号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接收系统暂态过程和一次场是引起早延时数据失真的2个原因;与前者相比,后者对瞬变场有效分辨时间滞后的影响更大,为关键因素。同时指出在调制接收系统阻尼匹配情况下,进一步消除一次场干扰是减小勘探盲区的有效途径。基于此,考虑到发射线圈内、外磁场极性相反的特点,建立了共中心零磁通线圈的绕制方法,明确采用内、外接收线圈串联的方式可实现接收线圈内一次场总磁通量趋向于零(即零磁通);并通过公式推导,给出了内、外接收线圈匝数比的理论计算方法。现场试验结果表明:(1)内、外接收线圈匝数比的理论值较为可靠,但因线圈绕制存在误差,实际中还需结合线圈实测信号特征进行修正;(2)与中心线圈相比,所绕制的零磁通线圈受一次场干扰明显减小,瞬变场有效分辨时间大幅前移,早延时信号得到高度保真;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内、外接收线圈匝数,可有效改善晚延时数据信噪比;(3)与中心线圈相比,零磁通线圈实测数据对试验区浅层地电信息的分辨能力明显增强,较好地解决了瞬变电磁方法存在浅层勘探盲区的技术难题,体现了零磁通线圈的可靠性和优越性,可为实际探测提供装备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零磁通线圈 互感 勘探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生产井中瞬变电磁法接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宝龙 宋汐瑾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0-896,共7页
目的研究瞬变电磁法应用于油气生产井测井领域时,接收线圈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为生产井瞬变电磁法接收线圈的参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井中接收线圈等效电路的理论分析,详细讨论了斜阶跃波激励下,接收线圈上一次场与二次场的变... 目的研究瞬变电磁法应用于油气生产井测井领域时,接收线圈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为生产井瞬变电磁法接收线圈的参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井中接收线圈等效电路的理论分析,详细讨论了斜阶跃波激励下,接收线圈上一次场与二次场的变化规律,深入研究了井中全程瞬变电磁响应的过渡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接收线圈过渡过程的存在,使一次场响应在感应段和衰减段均发生了畸变,而二次响应则在发射电流关断后出现幅值变小、达到极大值的时间延迟等现象。为缩短线圈的固有过渡过程,应采用接入匹配电阻的方法使接收线圈工作于临界阻尼状态,同时尽量增大线圈的阻尼系数。结论该方法为井中瞬变电磁响应信号的正确判断与识别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接收线圈 过渡过程 阻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瞬变电磁法扫描探测磁芯线圈激励电磁场响应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程久龙 姜国庆 +3 位作者 李垚 田楚霄 孟上 梁沛元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02-1310,共9页
瞬变电磁测井一般采用超小线圈作为发射装置,由于激励产生的瞬变电磁场强度较低,仅能进行钻孔孔壁岩层探测,无法实现钻孔外围径向远距离探测及地质异常体精确定位。基于全空间瞬变电磁场相关理论,提出钻孔瞬变电磁法(BTEM)扫描探测方法... 瞬变电磁测井一般采用超小线圈作为发射装置,由于激励产生的瞬变电磁场强度较低,仅能进行钻孔孔壁岩层探测,无法实现钻孔外围径向远距离探测及地质异常体精确定位。基于全空间瞬变电磁场相关理论,提出钻孔瞬变电磁法(BTEM)扫描探测方法,利用磁芯线圈激励电磁场,增强发射磁矩,提高钻孔瞬变电磁法的径向探测距离。同时,通过灵活调整线圈方向,对钻孔孔壁进行360°扫描,实现钻孔径向方向全方位探测,提高钻孔瞬变电磁法对含水地质体的空间分辨率和定位精度。建立钻孔全空间三维地质-地球物理模型,提出优化的网格剖分策略,采用特殊网格结构对钻孔中磁芯线圈进行网格加密及规范化,提高数值模拟精度。采用有限单元法分别计算均匀介质条件下钻孔瞬变电磁法磁芯激励电磁场响应以及含有低阻地质异常体时钻孔瞬变电磁法不同装置探测的瞬变电磁场响应,分析了共面偶极装置及共轴偶极装置以及不同几何参数对应的瞬变电磁场响应特征,采用全空间全区视电阻率计算及时深转换算法进行全空间电阻率成像。研究表明,在钻孔瞬变电磁法超小线圈中加入磁芯可以显著增强电磁场强度,并且增强的幅度与磁芯的直径和长度成正比,相比较而言,增大磁芯长度对电磁场响应的增强作用更为显著;钻孔全空间磁芯线圈激励时探测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钻孔径向外围岩层中低阻地质体引起的瞬变电磁场异常,共面偶极装置和共轴偶极装置均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探测效果,全空间电阻率成像结果分辨率较高,相比较而言,共面偶极装置得到的异常幅度更大,并且对异常体中心的定位更为准确,而共轴偶极装置对异常体整体形态和边界的刻画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瞬变电磁法 扫描探测 磁芯线圈激励 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和微动勘探在浅部岩溶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学亮 谢涛 +3 位作者 周炜 高辉 邓冬 曲靖祎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7-166,共10页
隐伏岩溶常会导致地面塌陷、水库渗水、坑道涌水等灾害的发生,提前查明岩溶的分布及发育情况对岩溶区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地球物理方法是探测岩溶最有力的方法之一,针对山东龙口港储罐区岩溶发育、场地有限以及电磁干... 隐伏岩溶常会导致地面塌陷、水库渗水、坑道涌水等灾害的发生,提前查明岩溶的分布及发育情况对岩溶区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地球物理方法是探测岩溶最有力的方法之一,针对山东龙口港储罐区岩溶发育、场地有限以及电磁干扰严重等问题,采用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和微动勘探联合探测的方法,开展了浅部岩溶探测。首先选择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开展了10 m×5 m网格的扫面工作,获得了场地3D地电模型;然后在反演解释的岩溶发育区上方补充3条微动勘探短剖面,弥补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无法通过中高电阻率异常分辨出填充空气溶洞的不足。结果表明:基岩层的低电阻率异常区同样表现出视S波低速异常,2种不同参数的异常对应良好,推断为岩溶所致;同时,在基岩层中也存在部分视S波低速异常区在电阻率剖面上表现为中高电阻率的情况,后经钻孔验证此类异常为空气填充的岩溶所致。经过2种方法联合推断解释,后期钻孔验证钻遇溶洞的成功率达到了70%,证明了这2种方法联合探测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有效解决在复杂环境条件下探测浅部岩溶的难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探测 浅部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 微动勘探法 山东龙口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谐变一体化的大地电磁收发线圈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文刚 卞雷祥 +5 位作者 何勇 陆子渊 刘又嘉 胡杰 徐展 戎晓力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107,共10页
采用瞬变电磁法和谐变电磁法仪器观测地下空间数据并进行融合处理,能够提高探测成像能力,然而现有的瞬变电磁法和谐变电磁法仪器独立成套,必须配置多套仪器分次采集。设计了一种可满足瞬变/谐变两种模式使用的小型、大带宽、高灵敏度大... 采用瞬变电磁法和谐变电磁法仪器观测地下空间数据并进行融合处理,能够提高探测成像能力,然而现有的瞬变电磁法和谐变电磁法仪器独立成套,必须配置多套仪器分次采集。设计了一种可满足瞬变/谐变两种模式使用的小型、大带宽、高灵敏度大地电磁收发线圈,为便携、浅层高分辨的瞬变/谐变一体化电磁探测系统开发奠定基础。首先,建立了空心线圈传感器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线圈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噪声特性,制作的传感器经过测试表明,在1125 Hz处,灵敏度为23.12 mV/nT,等效磁噪声9.27 pT/√Hz,传感器带宽1 Hz~100 kHz;然后,通过公式和有限元软件对传感线圈偏心放置时收发耦合进行了计算,确定了收发线圈组合的最佳耦合位置,计算和仿真结果与实际位置分别相差0.21%和0.17%,有效对消了发射磁场(一次场)。构建了时间域和频率域电磁法探测系统,测试表明,设计的瞬变/谐变一体化收发线圈能够满足时间域和频率域电磁法两种探测模式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谐变电磁法 空心线圈传感器 宽频带 弱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电阻率谱系法探测铝土矿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赖耀发 席振铢 +3 位作者 张峰 石彦良 李红星 向胤合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64-3272,共9页
古风化壳型沉积铝土矿床是主要铝矿资源,但其不具有明显的电性特征,应用传统的地球物理方法探测铝土矿不具备明显的物性条件,为此,根据铝土矿富集成矿和地层层序之间的规律,基于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纵向分辨能力,建立对应地质年代地层的... 古风化壳型沉积铝土矿床是主要铝矿资源,但其不具有明显的电性特征,应用传统的地球物理方法探测铝土矿不具备明显的物性条件,为此,根据铝土矿富集成矿和地层层序之间的规律,基于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纵向分辨能力,建立对应地质年代地层的电阻率谱系,根据地层层序电阻率谱系变化规律,探测铝土矿。以山西沁源县正义铝土矿勘探工作为例分析该方法的有效性,该铝土矿是典型的碳酸盐古风化壳型沉积矿床,地层沉积序列从老到新依次为奥陶系峰峰组灰岩-石炭系本溪组铁质黏土层-石炭系本溪组铝土矿-石炭系本溪组黏土层-石炭系本溪组灰岩,对应的电阻率谱系为高阻-低阻-高阻-低阻-高阻。通过比对3条平行剖面的电阻率谱系,确定铝土矿空间分布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纵向分辨率,采用地质年代地层电阻率谱系法可有效圈定铝土矿赋存的空间位置,为铝土矿勘查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 铝土矿勘查 电阻率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电磁发送机阻尼精确匹配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鲍明晖 张民明 +3 位作者 李波 李军强 周密 付志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1-215,共5页
文章针对现有瞬变电磁发送机精确匹配阻尼电阻技术的不足,分析了发射线圈分布参数模型;得到了达到临界阻尼响应时所需阻尼电阻阻值与发射线圈自感、内阻及分布电容的关系式;提出了一种通过瞬变电磁发送机输出端口对不同发射线圈进行阻... 文章针对现有瞬变电磁发送机精确匹配阻尼电阻技术的不足,分析了发射线圈分布参数模型;得到了达到临界阻尼响应时所需阻尼电阻阻值与发射线圈自感、内阻及分布电容的关系式;提出了一种通过瞬变电磁发送机输出端口对不同发射线圈进行阻尼电阻精确匹配与调节的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法可以明显改善发射电流关断末期过冲与震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TEM) 发射电流 阻尼系数 多匝线圈 阻尼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在岩溶塌陷区探测应用 被引量:21
16
作者 谢嘉 刘洋 +2 位作者 李兴强 鲁玉龙 李干龙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2-218,226,共8页
由岩溶引发的地面塌陷具有灾害性大,隐蔽性高等特点,为了对其进行有效预报及治理,以某岩溶塌陷强烈发育地区为研究对象,提出采用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Opposing Coils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s Method,OCTEM)与工程地质钻探相结合的... 由岩溶引发的地面塌陷具有灾害性大,隐蔽性高等特点,为了对其进行有效预报及治理,以某岩溶塌陷强烈发育地区为研究对象,提出采用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Opposing Coils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s Method,OCTEM)与工程地质钻探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层界面进行地球物理方法探测,由覆盖层埋深、电阻率大小、等值线变化等因素确定地层产状,并通过物探反演图及钻孔信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岩溶塌陷强烈发育地段,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可以有效查明地下溶蚀发育情况,在周围环境因素干扰强等常规物探方法无法开展的情况下,可以达到较好的应用效果。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在岩溶、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发育地区提供了有效的预测,为相似情况下的研究分析工作提供理论及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塌陷 岩溶 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法 工程地质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