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form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Elderly Care Service System in the New Era
1
作者 Han Jiangfe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8-249,共12页
With decades of hard work,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crossed the threshold into a new era.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in the new era has imposed new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With decades of hard work,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crossed the threshold into a new era.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in the new era has imposed new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rural elderly care service system.However,the current service system based on welfare-multiplex and urban community environment is often difficult to operate in the rural areas of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And the urban home care service for the aged is inappropriate to the rural reality;community service for the aged faces difficulties in practice;institution care for the aged develops slowly;the synergy among different elderly care service models is poor.Through observing the rural areas of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in the field for a long time,this paper proposes to build the rural elderly care service system based on family supporting,supported by community mutual assistance care,supplemented by institution care for the aged,combined with medical care,and localized with diversified forms for targeted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alities.And the system should follow the fundamental guidance of development-oriented family policy,adhere to the governance mode of multiple subjects with one core and respect rural reality,which could provide a feasible way for the reform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elderly care servic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era development-oriented family policy GOVERNANCE mode of multiple SUBJECTS with one core the RURAL ELDERLY CARE service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inion on pharmacology research and new drug development from precision medicine
2
作者 Michael SPEDDING James BARRETT Ying ZHAO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79-785,共7页
Since President Obama announced the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from a national strategy perspective in his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precision medicine has rapidly become a world-wide hotspot and drawn global atte... Since President Obama announced the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 from a national strategy perspective in his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precision medicine has rapidly become a world-wide hotspot and drawn global attention in the medical field.Precision medicine aims at applying genetic information of individual diseases to guide his or h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inion on pharmacology research and new drug development from precision medic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力视角下的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旅游目的地塑造 被引量:7
3
作者 孙九霞 王钰宁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1,共12页
新质生产力是数智时代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新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技术动能。本文以新质生产力和旅游目的地的互动关系为旨归,创新提出“新质旅游目的地”的理论概念,解析其理论内涵和现实功能;基于“技术–地方”互动视... 新质生产力是数智时代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新型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技术动能。本文以新质生产力和旅游目的地的互动关系为旨归,创新提出“新质旅游目的地”的理论概念,解析其理论内涵和现实功能;基于“技术–地方”互动视角,探讨旅游目的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模态、路径以及新质生产力如何驱动新质旅游目的地的塑造。研究发现:(1)旅游目的地的新质生产力在数智赋能和使能、地方性扩散和集聚的交织作用下呈现为4种力量,包括营销力的裂变、服务力的迭代、吸引力的嬗变和消费力的驱动。(2)新质生产力通过4重合力实现对新质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塑造,充分发挥技术与地方力量的共生效能与粘结效应。旅游目的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始终需要与地方现阶段的发展基础、发展需求和发展能力紧密适配。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旅游目的地之间并非单向度和单次循环的影响关系,二者始终处于相互催生和共同演化的链接状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质旅游目的地 数智力 文旅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态势、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志刚 史文杰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46,共16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入新征程,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新发展取得新进展,协调发展稳步推进,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开放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入新征程,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新发展取得新进展,协调发展稳步推进,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开放发展迈上新台阶,共享发展成效显著。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面临部分省(市、区)创新动力不足、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区域绿色发展不平衡、开放合作有待优化、共享发展存在较大差距等难题。未来应加快区域自主创新步伐,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区域开放合作,畅通资源要素流动渠道,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构建共同富裕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重大战略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逻辑、成效与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明华 史楠 李倩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1,共14页
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相继部署五大区域重大战略,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区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对重大战略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和实践历程梳理基础上,基于新发展理念内涵,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重大战略... 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相继部署五大区域重大战略,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区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对重大战略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和实践历程梳理基础上,基于新发展理念内涵,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重大战略区域高质量发展进行全面立体地评估。研究发现,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平稳上升趋势但存在空间极化现象,其中,长三角、粤港澳和京津冀多极分化现象相对突出。短期来看,低、中低、中高水平城市转移趋势各异,但随着时间跨度的延长,各城市基本趋向于更高水平发展。研究认为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发展过程中应聚焦各区域高质量发展相对短板,协同提升各维度发展水平,根据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政策,进一步弱化各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重大国家战略区域 高质量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困境与革新策略:新时代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研究
6
作者 李辉 张琳 刘增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3-160,共8页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国家人才战略导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社会文化适应、大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暴露出在理论遵循上依赖西方理论范式、立法进程和制度保障相对滞后...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国家人才战略导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社会文化适应、大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暴露出在理论遵循上依赖西方理论范式、立法进程和制度保障相对滞后、工作内容局限于静态化就业指导、工作育人特质未能充分彰显等典型问题。新时代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实现价值转向、完善顶层设计、彰显育人功能,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改革,助力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改革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推进民族地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柳宁 江涛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4,共13页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契合了中国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布局要求,是推动民族地区与西部地区同步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族工作部署,是推动民族地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动力。文章首先辨析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加快构建新...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契合了中国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布局要求,是推动民族地区与西部地区同步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族工作部署,是推动民族地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动力。文章首先辨析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背景,并从自然资源、地缘区位及国家政策三个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优势。研究发现,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提升了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厚植了民族地区绿色发展能力、扩大了民族地区内需能力、深化了民族地区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进而加快了民族地区新发展格局生成。鉴于此,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索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推动民族地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进路:一是贯彻科技创新战略,建设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坚持绿色发展底色,推进民族地区绿色低碳发展;三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民族地区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发展;四是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 民族地区 新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新质生产力与开放大学深度耦合的价值意蕴、内在逻辑及创新策略 被引量:3
8
作者 许思琪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1,共6页
新质生产力与开放大学展现出高度的内在契合与逻辑共生,两者共同聚焦于培育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在数智时代形成了积极互促、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有鉴于此,深入探究新质生产力与开放大学耦合... 新质生产力与开放大学展现出高度的内在契合与逻辑共生,两者共同聚焦于培育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在数智时代形成了积极互促、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有鉴于此,深入探究新质生产力与开放大学耦合的深层价值及内在逻辑,成为数智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议题。目前,开放大学面临产教融合不足、教师数智素养不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现实挑战。为有效促进两者耦合,亟须采取精准策略:以服务新质生产力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培养数智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数智力”;强化数智协同,培养面向未来的学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新质生产力 开放大学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俊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5-348,共4页
目的 通过深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用户需求和行为模式,结合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创新设计理念,开发出一系列具备独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符合新媒体时代特征的文创产品。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对新媒体时代信息... 目的 通过深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用户需求和行为模式,结合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创新设计理念,开发出一系列具备独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符合新媒体时代特征的文创产品。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对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形式,以及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的要求进行深入解读,并从中明确该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主要思路和开发的主要路径。结论 通过新技术手段的充分应用,以及博物馆官方平台与公众的相对接,可以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固有认知形成颠覆,确保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交融性,并且通过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转化、以“碎片化”的内容呈现方式实现内容的完整性,打造博物馆专有的文创品牌,可以开发出适合新媒体时代大环境下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对当今乃至未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博物馆文创产品 设计思路 开发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发展数字经济的逻辑建构、问题指向与现实进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林忆 孙绍勇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7,共12页
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不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社会生产的总体过程都被打上了数字化的印记。为了紧抓数字化发展机遇,中国共产党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该战略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底,顺应了数字经济推动双循环联... 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不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社会生产的总体过程都被打上了数字化的印记。为了紧抓数字化发展机遇,中国共产党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该战略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基底,顺应了数字经济推动双循环联动发展的需要,蕴含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但党在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中,面临着新型科技举国体制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协同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以及数字经济发展中资本逻辑不断强化等问题挑战。在理论升华和实践发展交织演进的未来进路中,应致力于完善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统筹规划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提升数字经济发展站位、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为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积势蓄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发展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质教育40年:成就和展望
11
作者 郝文武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5,共13页
从1985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到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到新时代要求教育立德树人高质量发展,素质教育的政策实施、... 从1985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到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到新时代要求教育立德树人高质量发展,素质教育的政策实施、实践行动和学术研究持续深化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在新时代,推进教育强国、教育现代化,解决“应试教育”“五唯”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 教育现代化 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引领推动新时代医院文化建设的探索--以西安市第九医院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楼艳 王毅 +4 位作者 甄珍 庞咪 何婷 温普燕 郑菊贤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8-402,共5页
医院文化是医院内部员工在工作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的总和,是医院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的核心。党建引领对推动医院文化建设在强化价值观引领、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管理体制创新和塑造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等多方面有... 医院文化是医院内部员工在工作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的总和,是医院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的核心。党建引领对推动医院文化建设在强化价值观引领、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管理体制创新和塑造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等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西安市第九医院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党建活动中取得的成效,探讨党建引领对推动新时代医院文化建设的效果和意义,并提出如何加强党建工作在推动新时代医院文化建设中指导作用的策略,以促进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新时代 医院文化建设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智慧教育区域发展变革与时代路径——基于9个国家级新区的调研
13
作者 张琪 王冬 谢忠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49,57,共10页
该文在对智慧教育区域发展的应然状态与现实问题剖析基础上,建立包含教育理念、教学空间、数据资源、教育形态和数字治理等维度的智慧教育评估体系。国家级新区作为国家空间战略的重要载体,在智慧教育发展方面具有先行示范的重要价值。... 该文在对智慧教育区域发展的应然状态与现实问题剖析基础上,建立包含教育理念、教学空间、数据资源、教育形态和数字治理等维度的智慧教育评估体系。国家级新区作为国家空间战略的重要载体,在智慧教育发展方面具有先行示范的重要价值。该文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9个国家级新区展开系统性调研。聚焦顶层设计与区域实践偏差、育人场景创新、智慧教育资源分布瓶颈、教师发展知能转换不足以及精准治理中数据要素的应用局限等方面,剖析国家级新区智慧教育实践现状。据此提出助推区域智慧教育发展的策略:一是因地制宜设计区域智慧教育发展路径,二是构建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数字育人空间,三是优化智慧资源供给与分布模式,四是提升教师问题解决的情境胜任力,五是完善数据赋能与多主体协同创新的治理机制。研究旨在为智慧教育的“中国范式”推进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国家级新区 教育数字化 发展现状 时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颁布10周年:体育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波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共12页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为指引,回顾10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成就与不足,展望新时期体育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发现:10年来,中国体育产业贡献持续提升、规模得以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主体逐渐壮大、平台...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为指引,回顾10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成就与不足,展望新时期体育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发现:10年来,中国体育产业贡献持续提升、规模得以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主体逐渐壮大、平台接连涌现、基础继续夯实、政策更加完善、融合逐步深化;但体育产业的贡献与规模仍有待提高、体育产业的结构与布局仍有待优化、体育产业的发展质量与供给水平仍有待提升、体育产业的政策仍有待细化和落实、体育产业的新型数字技术应用与数字化发展仍有待推进。基于此,研究提出发展展望:聚焦“一个主题”,即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突出“两个重点”,即培育和引导体育消费、扩大体育供给;推进“三项措施”,即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体育市场监管、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坚持“四个遵循”,即以深化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体育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构建体育产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契机;围绕“五个抓手”,即强化要素创新驱动、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壮大市场主体、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国发〔2014〕46号文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推进区域(县域)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的实证研究
15
作者 毛振明 陈帅 +2 位作者 向静文 查萍 丁天翠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3-379,388,共8页
新时代,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在学校体育领域提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方向,全国各地区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努力创建体育特色、成就、模式和品牌,逐步形成地区学校体育改革“百花齐放”的景象。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 新时代,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在学校体育领域提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方向,全国各地区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努力创建体育特色、成就、模式和品牌,逐步形成地区学校体育改革“百花齐放”的景象。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研究团队深刻领会并积极响应国家推进区域(县域)教育优质均衡与体育特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全国42个实验区进行长达10年的综合改革工作,创建了“学生体质提升三精准”“体育文明行为课课养”“体育走班制教学”“体育趣味课课练1 260例”“全员运动会”“阳光体育大小课间改革”“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教育”“快乐体育园地”等“10+10”教改工程。提出“面上改革—深化改革—特色改革”的梯次推进改革行动策略,构建了观念改变与改革并行、内容更新与改革并行、教师提升与改革并行、教学研究与改革并行、经验总结与改革并行、成果展示与改革并行的改革推进方法体系,形成系统化的区域(县域)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策略、方法与内容体系,为新时代区域(县域)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行动方案与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区域(县域)教育优质均衡与特色发展 区域学校体育综合改革 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 10+10教改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新媒体营销对饲料企业融合发展的影响
16
作者 谌舒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1-144,共4页
作为数智时代的新兴营销手段,新媒体营销具有精准追踪、实时管理、高效互动的优势。通过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多元化新媒体营销渠道,饲料企业可以将饲料产品精准推送给目标客户群体,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以此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作为数智时代的新兴营销手段,新媒体营销具有精准追踪、实时管理、高效互动的优势。通过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多元化新媒体营销渠道,饲料企业可以将饲料产品精准推送给目标客户群体,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以此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强核心竞争力。文章在阐述数智时代新媒体营销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媒体营销对饲料企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并发现当前饲料企业在新媒体营销方面存在技术更迭成本高、饲料市场波动大、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低、数据信息泄露等问题,由此针对性提出对策,以期提高饲料产品营销效果,助力饲料企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新媒体营销 饲料企业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企业家绿色发展精神的培育研究——基于马克思自然观的视角
17
作者 葛文帅 何筠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25,共10页
基于马克思自然观视角与企业家绿色发展精神的契合点,探索马克思自然观对于企业家绿色发展精神的指导价值。通过分析我国优秀企业绿色实践的成功案例,探讨马克思自然观在企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马克思系统自然观、人化自然观以及... 基于马克思自然观视角与企业家绿色发展精神的契合点,探索马克思自然观对于企业家绿色发展精神的指导价值。通过分析我国优秀企业绿色实践的成功案例,探讨马克思自然观在企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马克思系统自然观、人化自然观以及生态自然观出发,研究企业家绿色发展精神的培育路径,以系统自然观培育企业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人化自然观激发企业家的绿色技术创新思维,以生态自然观塑造企业家的生态责任观,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企业家 绿色发展精神 马克思自然观 培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发展模式
18
作者 黄莉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8-111,共4页
高校思政课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举世瞩目伟大成就凝魂聚气,以... 高校思政课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举世瞩目伟大成就凝魂聚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基固本,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根铸魂,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立德树人 时代新人 内涵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之道
19
作者 骆郁廷 唐慧颖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3,共9页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是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迫切...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是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须坚持内涵式发展,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这是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要从系统性、学科性、一体性建构入手,建构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自主知识体系;须以释疑解惑为重点,不断增强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引领,增强双向互动,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解决好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和人生发展的总开关问题;须善用“大思政课”育人,构筑“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新格局,拓展育人空间,创新育人方式,不断增强“大思政课”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 高质量发展 内涵式发展 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 “大思政课” 时代新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发展新时代“浙学” 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浙江贡献
20
作者 郭华巍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0,155,共8页
从发展起源、辐射范围,到历时性研究主题与统摄内容等多维度审视,“浙学”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学派。其凭借变更主题、调适话语、创新方法等策略,契合不同时代学术演进趋向与思想重心,彰显兼收并蓄... 从发展起源、辐射范围,到历时性研究主题与统摄内容等多维度审视,“浙学”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学派。其凭借变更主题、调适话语、创新方法等策略,契合不同时代学术演进趋向与思想重心,彰显兼收并蓄、创新突破、追求卓越的学术特质。置身新时代背景与学科视野下,亟需依托传统“浙学”的深厚底蕴,借助其强劲学术活力与文化凝聚力,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先行等重大实践与时代议题,持续“打造当代浙江学术品牌”——创新发展新时代“浙学”,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浙江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浙学” 创新发展 高水平文化强省 高水平建设社科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