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集群的风电机组异常状态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华楠 李靖雨 +2 位作者 王鹤 李石强 边竞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1,94,共9页
针对风电机组异常状态的检测问题,提出了考虑相似机组运行状态的风电机组异常检测方法。基于滑动时窗和K-means聚类算法对风电机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风电机组动态集群方法,进而建立了考虑时空相关性的风电机组集群。提出基于自适... 针对风电机组异常状态的检测问题,提出了考虑相似机组运行状态的风电机组异常检测方法。基于滑动时窗和K-means聚类算法对风电机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风电机组动态集群方法,进而建立了考虑时空相关性的风电机组集群。提出基于自适应权重与Levy飞行策略的北方苍鹰优化(WLNGO)算法;利用五折交叉验证(5CV)改进WLNGO算法,得到WLNGO-5CV算法,并利用该算法对核极限学习机(KELM)的超参数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出WLNGO-5CV-KELM回归模型。结合滑动时窗对相似机组预测残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实时预警阈值,消除了工况等因素对风电机组的影响,能够对目标风电机组进行可靠的异常检测。通过对中国东北某风电场的实际数据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WLNGO-5CV-KELM回归模型 时空相关性 动态集群 异常状态监测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独立成分分析的风力发电机振动信号模态识别方法
2
作者 徐海巍 丁焜炀 +3 位作者 陈勇 王卿 苏凌峰 沈国辉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3-73,共11页
风力发电机塔筒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叶片转动所产生的谐波激励,这一干扰信号的存在将影响环境随机激励下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结果的准确性。文章提出了一种二次独立成分分析(Secondary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方法,能够在风机... 风力发电机塔筒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叶片转动所产生的谐波激励,这一干扰信号的存在将影响环境随机激励下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结果的准确性。文章提出了一种二次独立成分分析(Secondary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方法,能够在风机塔筒结构模态频率与谐波激励频率接近时有效的分离出谐波信号。在此基础上,将所提出的方法与快速贝叶斯模态识别方法相结合,实现了谐波干扰下风机结构频率,阻尼比,振型等模态参数的有效识别。通过数值算例与Open FAST仿真结果验证了本识别算法的有效性,并与传统直接贝叶斯识别算法,以及改进的Natural Excitation Technique-Eigensystem Realization Algorithm(NExT-ERA)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受扰信号直接识别会产生虚假频率和阻尼比,而改进的NExT-ERA方法对输入的谐波频率较为敏感,较小的输入频率偏差可能会产生较大的阻尼比识别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运行模态识别 独立成分分析 谐波干扰 贝叶斯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ST模型的风电叶片断裂预警研究
3
作者 常丽 王岁岁 +1 位作者 周勃 李晖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0-606,共7页
针对当前亟待解决的风电叶片断裂无损监测与预警问题,提出在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的基础上结合非线性状态估计技术(NSET)实现风电叶片断裂监测及预警的方法。首先,提出通过卡方检验及误差贡献率分析对参数进行筛选,即对SCADA... 针对当前亟待解决的风电叶片断裂无损监测与预警问题,提出在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的基础上结合非线性状态估计技术(NSET)实现风电叶片断裂监测及预警的方法。首先,提出通过卡方检验及误差贡献率分析对参数进行筛选,即对SCADA数据进行降维消冗,得到与叶片运行状态有关的SCADA参数。然后,利用NSET将筛选出的参数进行数据融合,通过建模输出的相似度曲线对叶片断裂进行判断。最后,利用某风场1.5 MW风电机组叶片断裂数据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确定断裂预警阈值,当相似度到达0.26时进行叶片断裂预警可提前3.93 h预警。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对叶片断裂进行有效无损监测,并可为风电叶片断裂预警阈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方检验 非线性状态估计 风电叶片 断裂监测 SCADA 无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和多源数据融合的风力机叶片运维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罗浩 孙文磊 +3 位作者 常赛科 路程 王丽鑫 王宏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9,共11页
为了解决风力机叶片运行数据来源多样、类型复杂和多维多尺度的特征所带来的数据冗余、信息融合困难、监测过程不明朗等问题,基于风力机叶片数字孪生建模、信息融合、状态预警、三维沉浸式可视化表达,融合标识解析技术,构建风力机组数... 为了解决风力机叶片运行数据来源多样、类型复杂和多维多尺度的特征所带来的数据冗余、信息融合困难、监测过程不明朗等问题,基于风力机叶片数字孪生建模、信息融合、状态预警、三维沉浸式可视化表达,融合标识解析技术,构建风力机组数字孪生系统标识索引层,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和多源数据融合的风力机叶片运维方法;基于“7个层次-2种视角”的方法、深度学习算法引擎以及可信的虚实驱动模型,采用基于仿生树的风力机叶片数据模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建模,以实现数据与模型的映射关系准确表达、风力机叶片的状态监测、智能运维和管理、多源数据汇聚融合等功能。所提方法打破了传统运维过程中运维指标杂乱无章、要素信息汇聚融合困难、信息孤岛等阻碍,实现了风力机组对于运行数据知识信息密度的提升与转化。最后基于C#编程代码在Unity3D引擎搭建了风力机叶片数字孪生运维平台,实现了风力机叶片数字孪生模型的虚实联动,为风力机叶片的智能运维管理提供了一种可靠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数字孪生 多源数据融合 UNITY3D 智能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远海浮式风电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达 孙涛 +8 位作者 易丛 高巍 李书兆 吕柏呈 李辉 张玉明 白卓澜泰 王俊荣 李华军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22,共15页
发展深远海浮式风电技术是推动海上风电开发降本增效、促进能源结构改革、实现“双碳”愿景的有效途径,因而突破深远海浮式风电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快构建经济高效的海上风电体系成为我国能源电力领域的重大任务。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深远... 发展深远海浮式风电技术是推动海上风电开发降本增效、促进能源结构改革、实现“双碳”愿景的有效途径,因而突破深远海浮式风电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快构建经济高效的海上风电体系成为我国能源电力领域的重大任务。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深远海浮式风电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深远海风电发展挑战的基础上,着重剖析了深远海浮式风电技术攻关要素,涵盖风力机气动荷载演变机理、半潜型基础的运动抑制、张力腿型基础共振、跨物理场测试等科学问题,风力机气动建模、一体化耦合分析、结构疲劳分析、运动抑制、系泊疲劳分析、动态电缆设计、锚固基础承载力分析、先进材料开发与测试、基础结构大规模定制、集成与海上安装回接、智慧运维等关键技术,一体化耦合设计分析、实时孪生系统等基础软件能力。进一步阐述了浮式基础型式、浮式风力机总体设计、关键产品自主研发、核心工业软件、高效建造与安装、智能运维等深远海浮式风力机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构建深远海风电技术创新链、组建深远海风电智能建造与安装产业链、拓展深远海风电产业智能运维体系等发展建议,以为我国深远海浮式风电技术发展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前瞻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深远海 浮式风力机 一体化耦合分析 技术创新链 安装产业链 智能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全功率风电变流器的平滑模式切换策略
6
作者 代鹏程 张兴 谢震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89-1598,I0006-I0008,共13页
全功率风电变流器的跟网/构网模式切换是提高其电网强度适应性的一种有效方式。直流电压同步的构网方案由于需要控制直流电压,在切换时易产生严重的直流电压暂态冲击,进而引发直流撬棒误动作,降低硬件使用寿命。为此,首先通过矢量分析... 全功率风电变流器的跟网/构网模式切换是提高其电网强度适应性的一种有效方式。直流电压同步的构网方案由于需要控制直流电压,在切换时易产生严重的直流电压暂态冲击,进而引发直流撬棒误动作,降低硬件使用寿命。为此,首先通过矢量分析法确定了平滑模式切换原则,结合切换扰动对直流电压的传递函数和切换扰动本身,分析了直流电压暂态冲击的成因。然后,基于该分析,提出了直接切换方案以解决稳态工作点的阶跃扰动问题,但仍存在电流指令随机扰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延时切换方案,通过延迟切换信号使得电流指令扰动最小化。RT-LAB硬件在环实验结果表明,直接切换方案能够大幅改善直流电压的暂态冲击,延时切换方案能进一步保证切换过程平滑无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功率风电变流器 直流电压同步 跟网 构网 模式切换 稳态工作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ROCOF与转子动能的风电机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辉 罗薇 +1 位作者 苏懿 赵特扬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1-169,共9页
风电机组参与调频可提高风电并网系统的频率稳定性,但现有下垂控制难以兼顾频率响应特性和风机自身运行状态。为此,文中提出一种计及频率变化率(rate of change of frequency,ROCOF)与转子动能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充分利用转子动能参... 风电机组参与调频可提高风电并网系统的频率稳定性,但现有下垂控制难以兼顾频率响应特性和风机自身运行状态。为此,文中提出一种计及频率变化率(rate of change of frequency,ROCOF)与转子动能的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充分利用转子动能参与调频,确保风机稳定运行。首先,根据系统频率情况,将ROCOF划分区间,通过分段函数构建下垂系数与ROCOF的耦合函数,确保风电机组在扰动初期释放更多能量,提高风机对频率的支撑能力,减缓频率跌落速度。然后,引入转速影响因子,根据风机自身运行状态调整下垂系数,防止风机转子失速,避免频率二次跌落。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风火联合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在保证风机转速稳定的同时,能有效利用风机转子动能改善系统频率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下垂控制 频率变化率(ROCof) 转子动能 频率特性 风机运行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解槽运行特性的风电制氢电解槽阵列优化控制
8
作者 许子怡 孙立政 +2 位作者 肖举栋 王丰 卓放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75-2185,I0006-I0009,共15页
随着能源低碳、清洁转型的推进,大规模风电制氢系统需要多台电解槽构成电解槽阵列,通过对电解槽阵列进行功率分配及状态切换以适应风电出力的波动性。为进一步提高电解槽阵列制氢效率、产氢量及整体运行寿命,提出了考虑电解槽运行特性... 随着能源低碳、清洁转型的推进,大规模风电制氢系统需要多台电解槽构成电解槽阵列,通过对电解槽阵列进行功率分配及状态切换以适应风电出力的波动性。为进一步提高电解槽阵列制氢效率、产氢量及整体运行寿命,提出了考虑电解槽运行特性的风电制氢系统电解槽阵列优化控制方法。基于电解槽运行特性建立其制氢效率、产氢量、启停模型以及寿命衰减模型,量化了系统优化目标及相关评估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解槽历史运行数据的电解槽阵列优化控制方法,考虑电解槽在各运行状态下的运行时长,根据风电功率分别确定在过载、变载、低载、备用、热启动、停机、冷启动状态下运行的电解槽编号,并对电解槽阵列进行功率分配及状态切换;通过多场景设置对不同方案的优化结果进行量化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策略综合提高了电解槽阵列的制氢效率、产氢量、运行寿命及制氢收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制氢系统 电解槽 运行特性 历史运行数据 优化控制 功率分配 状态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柔直并网系统的近工频振荡分析与抑制
9
作者 杨煜 吕敬 +2 位作者 王潇 王干尧 蔡旭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3-604,I0012-I0015,共16页
为了揭示双馈风电场经柔直送出系统的近工频振荡机理并提出有效的近工频振荡抑制策略,首先,基于谐波状态空间法建立了计及负序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和柔直送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详细阻抗模型,并通... 为了揭示双馈风电场经柔直送出系统的近工频振荡机理并提出有效的近工频振荡抑制策略,首先,基于谐波状态空间法建立了计及负序控制的双馈风电机组和柔直送端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详细阻抗模型,并通过扫频验证了理论阻抗的准确性;然后,使用阻抗分析法揭示了双馈风电场与送端柔直间产生近工频正、负序振荡的机理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锁相环和电流内环是产生近工频振荡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风电柔直送出系统近工频振荡抑制方法,该方法在风电机组锁相环中附加阻尼控制环路,实现了近工频正序振荡抑制。最后,搭建时域仿真模型复现了实际工程中发生的近工频振荡,验证了所提振荡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双馈风电机组 正序振荡 负序振荡 锁相环 谐波状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弱电网下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转子侧变流器优化策略
10
作者 徐上 谢震 +3 位作者 杨曙昕 李梦杰 杨淑英 张兴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5,共11页
双馈风电机组在不平衡电网下运行时,系统存在正、负序通路,而随着电网强度减弱,机网耦合加剧,不平衡定子电压的扰动将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为研究弱电网下双馈风电机组不平衡运行以及稳定机理,首先,构建了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小信号状态空... 双馈风电机组在不平衡电网下运行时,系统存在正、负序通路,而随着电网强度减弱,机网耦合加剧,不平衡定子电压的扰动将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为研究弱电网下双馈风电机组不平衡运行以及稳定机理,首先,构建了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小信号状态空间模型,基于系统模型对正、负序转子电流控制进行稳定性及不平衡度分析。然后,提出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优化控制策略,以实现弱电网下对不平衡定子电压、电流的协同补偿,并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所提策略有效提高了不平衡弱电网下双馈风电机组的稳定性。最后,通过硬件在环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双馈风电机组 不平衡电网 构网型控制 负序控制 状态空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行数据的风电机组发电性能画像建模及评价方法
11
作者 杨伟新 张扬帆 +1 位作者 沈欣宴 沈小军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6-653,共8页
针对风电机组性能下降的问题,构建一套客观、全面、准确的风电机组发电性能动态建模方法,对于设备运行工况辨识、运维检修、并网性能评估等意义重大。文章建立了风电机组发电性能画像建模框架,基于风资源特性、出力特性和运行特性3类准... 针对风电机组性能下降的问题,构建一套客观、全面、准确的风电机组发电性能动态建模方法,对于设备运行工况辨识、运维检修、并网性能评估等意义重大。文章建立了风电机组发电性能画像建模框架,基于风资源特性、出力特性和运行特性3类准则建立风电机组发电性能层次化“输入-输出”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聚类分析法和融合数据特征法构建多指标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案,构建机组发电性能的绝对性能评价模型;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风电机组相对发电性能标尺评价模型,表征机组的运行效率;引入信息熵和时间度计算动态时序加权矩阵,实现风电机组绝对性能与相对性能的动态评价,分析其运行工况和演化趋势。某风电场风电机组运行数据案例验证了文章提出的体系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发电性能 运行数据 建模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工况下在役风力机叶片的载荷测试和识别
12
作者 周勃 张丽新 +1 位作者 包洪兵 俞志强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7-606,共10页
针对稳态工况下运行的陆上风力机叶片载荷测试和识别问题,首先基于等效疲劳载荷理论,结合应变载荷测量技术设计载荷测试方案,根据载荷测量要求进行数据采集、传感器布置和标定,搭建叶片载荷监测系统;其次,在叶片监测系统中通过应变片获... 针对稳态工况下运行的陆上风力机叶片载荷测试和识别问题,首先基于等效疲劳载荷理论,结合应变载荷测量技术设计载荷测试方案,根据载荷测量要求进行数据采集、传感器布置和标定,搭建叶片载荷监测系统;其次,在叶片监测系统中通过应变片获得稳态工况下的测试载荷,同步采集测风塔、雷达等风特性信息以及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获得风力机控制状态信息,并根据风速俘获矩阵模拟得到仿真载荷;由于测试载荷数据时长与设计载荷时长不同,为便于比较,将设计载荷、测试载荷、仿真载荷都转换为1 Hz下的等效疲劳载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同一截面测试载荷与设计载荷比值在104.0%~130.2%区间,符合叶片载荷设计安全裕量,同一截面测试载荷与仿真载荷比值差异较大,说明稳态工况下载荷监测的动态变化与湍流强度强相关,有必要监测风剪切和湍流参数以反映实际载荷有效防止过载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载荷测试 应变测量 稳态工况 等效疲劳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电网条件下双馈电机网侧变换器的改进超螺旋终端滑模控制
13
作者 王宁 董锋斌 +1 位作者 罗育恒 樊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4-1064,共11页
为了提高不平衡及谐波电网电压下双馈风力发电机网侧变换器的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超螺旋快速终端滑模的直接功率控制算法。首先,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分析了网侧变换器在不平衡及谐波电网电压下以功率为状态变量的数学模型。然后,在... 为了提高不平衡及谐波电网电压下双馈风力发电机网侧变换器的控制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超螺旋快速终端滑模的直接功率控制算法。首先,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分析了网侧变换器在不平衡及谐波电网电压下以功率为状态变量的数学模型。然后,在进行功率内环设计时,针对数学模型中的负序以及各谐波分量导致的干扰,采用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观测。其次,为保证系统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稳态,构造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并结合改进超螺旋滑模趋近律来设计了功率内环的滑模控制律。同样对电压外环也设计了终端滑模控制律。并利用Lyapunov函数证明了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改进超螺旋控制算法及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与三种不同的控制方案来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网侧变换器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 改进超螺旋算法 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的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
14
作者 金晓航 喻轩昂 关汉林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8-269,共12页
“双碳”目标引领下,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利用。风电机组作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重要装备,累计装机容量持续增长。然而,风电机组工作环境恶劣,运行工况多变,故障频发。为保障风电机组安全高效运行,亟需故障诊断与智... “双碳”目标引领下,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利用。风电机组作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重要装备,累计装机容量持续增长。然而,风电机组工作环境恶劣,运行工况多变,故障频发。为保障风电机组安全高效运行,亟需故障诊断与智能运维技术。针对风电机组运行工况复杂多变以及循环神经网络在时间序列学习过程中存在梯度消失和爆炸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运行工况识别与回声状态网络的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方法。首先,采用最大互信息系数对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采集的多维数据进行特征选择,筛选出与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相关性高的特征。其次,利用K-means聚类算法构建机组的工况识别模型,对不同运行工况进行有效划分。然后,利用差分进化算法优化不同工况下的回声状态网络模型,增强其对复杂运行工况的适应能力,以此开展不同工况下风电机组有功功率预测。继而,结合功率预测残差分析确定相应的健康阈值,用于评判机组运行状态。最后,通过两个实际风电机组的案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监测机组的运行状态,当故障发生时,比SCADA系统提前发现机组运行状态的异常,可实现故障的早期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状态监测 回声状态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塔筒服役过程中应力状态数值模拟
15
作者 刘明星 王家庆 +2 位作者 刘俊建 冯涛 王彦芳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9-236,共8页
目的 针对风力发电机塔筒在服役期间疲劳受损的问题,结合塔筒的受力特征和结构特点进行应力状态数值模拟,分析塔筒服役应力与疲劳分布。方法 以装机2 MW的风力发电机塔筒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仿真,分析服役条件下风... 目的 针对风力发电机塔筒在服役期间疲劳受损的问题,结合塔筒的受力特征和结构特点进行应力状态数值模拟,分析塔筒服役应力与疲劳分布。方法 以装机2 MW的风力发电机塔筒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仿真,分析服役条件下风力发电机各段塔筒结构的受力情况,并设置S-N曲线计算疲劳损伤。结果 在服役条件下,各段风机塔筒的应力分布不同,但应力都主要集中在塔筒法兰焊缝附近位置,迎风侧受轴向拉应力,背风侧受轴向压应力,迎风侧法兰位置是发生疲劳断裂的风险点位置,风机塔筒最大变形发生在塔筒顶端连接机舱位置。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塔筒迎风面和背风面的疲劳分布一致,最低安全系数均在塔筒下法兰焊缝位置。结论 在服役条件下,考虑到塔筒环焊缝本身就存在焊接应力,在各段塔筒迎风侧和背风侧最大拉、压应力影响的叠加下,会造成塔筒局部的应力集中。因此,在塔筒安装使用时,应避免以塔筒迎、背风侧为焊接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塔筒 数值模拟 残余应力 应力状态 疲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风机运行的配电网动态重构优化研究
16
作者 王超 郝东 +2 位作者 王林炎 洪潇 王戈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5,共9页
高渗透率的风电接入配电网使得配电网的控制与运行变得更加复杂。针对集中控制的配电网重构时间长、求解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配电网分层解耦为可并行求解开关变量的控制区域的方法,利用点割集和环路的连接度将整个网络分解为独立... 高渗透率的风电接入配电网使得配电网的控制与运行变得更加复杂。针对集中控制的配电网重构时间长、求解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配电网分层解耦为可并行求解开关变量的控制区域的方法,利用点割集和环路的连接度将整个网络分解为独立的环路,再从下自上逐层求解;推导了以网络开关变量、节点矩阵表示的网损计算方法,建立了以网络损耗最小为目标的含配电网重构的分布式风机运行优化模型;提出了能够同时求解网络重构和运行优化的求解方法。根据118节点配电网系统对比不同场景,验证了网络分解方法相比其他算法的优势,以及所提目标函数在削减网损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分解 配电网重构 分布式风机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状态联合估计的漂浮式风机塔架结构载荷反演及状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超 崔明浩 +2 位作者 周楠 陈鹏 程正顺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7-175,共9页
[目的]旨在研究波浪作用下漂浮式风机塔架的结构载荷反演方法及动力响应状态。[方法]以半潜型风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时域仿真模拟测量数据,并且基于漂浮式风机的频域仿真模型计算塔架的质量归一化模态,将二者作为输入−状态联合估计(joint ... [目的]旨在研究波浪作用下漂浮式风机塔架的结构载荷反演方法及动力响应状态。[方法]以半潜型风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时域仿真模拟测量数据,并且基于漂浮式风机的频域仿真模型计算塔架的质量归一化模态,将二者作为输入−状态联合估计(joint input-state estimation,JIS)算法的输入,对漂浮式风机塔架开展结构载荷反演以及实时状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基于JIS算法,以塔架节点的仿真数据作为算法的输入,估计的塔根载荷以及塔架节点响应与仿真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实现了高精度的反演。[结论]反演结果验证了JIS算法的有效性,可以用于漂浮式风机的实时状态分析,保障漂浮式风机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式风机 结构载荷反演 输入−状态联合估计 实时状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WT-RES34的风电机组叶片裂纹状态评估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练兵 肖亚泽 +3 位作者 张萍 张国峰 吴伟强 陈程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48,293,共7页
为有效进行风电机组叶片运行时的裂纹状态评估,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e Wavelet Transform,CWT)和残差神经网络(Residual Networks,ResNet)结合的叶片裂纹状态评估方法。首先对叶片加速度振动信号做CWT后生成二维彩色时频图... 为有效进行风电机组叶片运行时的裂纹状态评估,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e Wavelet Transform,CWT)和残差神经网络(Residual Networks,ResNet)结合的叶片裂纹状态评估方法。首先对叶片加速度振动信号做CWT后生成二维彩色时频图像,然后将图像分别作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34层ResNet进行训练和诊断,最后选取天津某风电场提供的1.5 MW风力发电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样本数据将叶片故障程度按照裂纹长度和宽度分为健康、轻微、中等、严重、危险5种状态,评估平均准确率高达98.23%,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风电机组 状态评估 小波变换 残差神经网络 数据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信息融合的风电机组状态评估与预测系统开发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铁强 向凯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49,共7页
为降低风电机组故障发生概率,提高其可靠性,该文利用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检测获得的风电机组运行状态数据,通过研究多指标融合状态评价模型及其预测算法,解决风电机组状态参数评估与预... 为降低风电机组故障发生概率,提高其可靠性,该文利用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检测获得的风电机组运行状态数据,通过研究多指标融合状态评价模型及其预测算法,解决风电机组状态参数评估与预测难题。结合SCADA系统结构,设计并规划风电机组状态参数评估与预测系统架构与功能;利用输出功率波动、风能利用率以及开机运行比率3项参数,基于阈值法,建立风电机组状态退化评价指标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3个评估标准进行权重计算,并将各指标进行信息融合,综合反应风电机组运行状态;设计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ong Short-Term Memory风电机组状态预测模型,实施风电场运行状态参数预测;开发风电机组状态评估与预测系统软件,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状态评估 CNN-LSTM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和支持向量机的滑动轴承润滑状态识别实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琳 王星 +2 位作者 滕金磊 张宝文 鲁如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10,共5页
为了对滑动轴承润滑状态进行高效快速准确地在线识别,设计搭建了滑动轴承润滑状态实验台及声发射测量系统,使用声发射技术和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滑动轴承润滑状态进行了实验测试和分析识别。通过对声发射信号进行预处理,从... 为了对滑动轴承润滑状态进行高效快速准确地在线识别,设计搭建了滑动轴承润滑状态实验台及声发射测量系统,使用声发射技术和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方法对滑动轴承润滑状态进行了实验测试和分析识别。通过对声发射信号进行预处理,从时域、频域、信息熵等多方面提取和选择有效特征参数,将提取到的有效特征参数组合成特征向量用作支持向量机的输入并得到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识别结果;通过遗传算法对惩罚因子和核函数参数组合进行优化,获得最佳的润滑状态识别结果,总体准确率达到了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齿轮箱 滑动轴承 润滑状态 声发射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