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氧微纳米气泡-高级氧化耦合工艺深度处理工业废水 被引量:2
1
作者 唐志强 张全党 +3 位作者 郑瑛玮 毕春慧 张弛 王大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35,共6页
工业废水具有水量大、水质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强、腐蚀性强及难降解等特点,传统处理技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首次将压力强化臭氧微纳米气泡与高级氧化工艺耦合,构建了新型压力强化臭氧微纳米气泡—高级氧化耦合工艺反应器。... 工业废水具有水量大、水质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强、腐蚀性强及难降解等特点,传统处理技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首次将压力强化臭氧微纳米气泡与高级氧化工艺耦合,构建了新型压力强化臭氧微纳米气泡—高级氧化耦合工艺反应器。从污染物去除率、不同条件下反应器内气泡粒径差异、液体中臭氧浓度、溶解氧浓度及尾气中臭氧浓度等多角度明确了反应器的最优参数为0.3 Mpa的出水压力及0.5 L/min的进气流量,明确了反应器的最佳使用温度范围为15℃至25℃。并从活性自由基的角度阐明了压力强化臭氧微纳米气泡耦合高级氧化工艺去除水中难降解污染物过程中的机制。本研究的研究成果有望为实现控制工业废水处理成本、提高COD去除率和矿化难降解污染物,为臭氧微纳米气泡技术的高效运行及安装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强化 臭氧微纳米气泡 高级氧化 反应器最优参数 水质参数影响 活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EA推荐的操作干预水平OIL1和OIL2缺省值的导出及其适宜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凌永生 施仲齐 王醒宇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7,共7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操作干预水平 (OIL)的概念、应用和IAEA建议的缺省值及其导出方法 ,运用有代表性的美国《反应堆安全研究》的事故源项和法国严重事故源项 (S1 ,S2 ,S3 ) ,着重研究了压水堆事故下OIL缺省值导出假定的两个参数R1(总有效剂... 本文简要介绍了操作干预水平 (OIL)的概念、应用和IAEA建议的缺省值及其导出方法 ,运用有代表性的美国《反应堆安全研究》的事故源项和法国严重事故源项 (S1 ,S2 ,S3 ) ,着重研究了压水堆事故下OIL缺省值导出假定的两个参数R1(总有效剂量率和烟羽外照射剂量率的比值 )、R2 (甲状腺剂量率和烟羽外照射剂量率的比值 )数值的合理性。初步研究表明 ,对所研究的事故类型 ,平均来说 ,R1、R2 参数取值和相应的OIL1、OIL2缺省值是适宜的 ;但对不同事故类型计算得出的OIL与其缺省值存在一定的偏差。相对事故源项来说 ,事故天气条件以及距离对R1、R2 的影响较小 (PWR1~PWR7中R1、R2 的数值随距离变化的最大值约为最小值的 2倍 ;而在大气稳定度类别为A、D和F这三类气象条件下 ,PWR1~PWR6平均的R1、R2 数值与缺省值假定计算条件设定值的最大偏差大约为 5 0 % )。因此 ,在实际应急响应中运用OIL缺省值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照射剂量 初步研究 比值 和法 甲状腺 有效剂量 适宜 干预水平 IAEA PW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烷基化工艺用新型旋流反应器压降比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磊 张明阳 +2 位作者 朱丽云 王振波 金有海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10,21,共5页
在室内对离子液体烷基化工艺用旋流反应器的压降比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烷基化工艺用旋流反应器的压降比,随着溢流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进料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入口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根据试验结果,建立旋流反应器的压... 在室内对离子液体烷基化工艺用旋流反应器的压降比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烷基化工艺用旋流反应器的压降比,随着溢流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进料比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入口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根据试验结果,建立旋流反应器的压降比计算模型;随着压降比的增大,轻相回收率增大,重相回收率减小;旋流反应的压降比把回收率与操作参数联系起来,用于指导旋流反应器适应不同的现场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反应器 离子液体烷基化 压降比 操作参数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级阀门流体阻断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齐晓光 程道喜 +3 位作者 翟伟明 杨兵 毕可明 王炜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13-2019,共7页
在试验装置上开展了压水堆运行参数范围内动力驱动阀门的流体阻断试验研究和止回阀的动态逆流与静态逆流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开展动力驱动阀门流体阻断试验时,在设施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将阀门开启度适当减小,也能验证阀门阻断流体... 在试验装置上开展了压水堆运行参数范围内动力驱动阀门的流体阻断试验研究和止回阀的动态逆流与静态逆流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开展动力驱动阀门流体阻断试验时,在设施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将阀门开启度适当减小,也能验证阀门阻断流体的能力;止回阀静态逆流试验相较于动态逆流试验能更苛刻地考验止回阀的阻断性能。本文结果可为开展同类验证试验在试验方法的选取上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运行参数 流体阻断试验 动力驱动阀门 止回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核电机组动态模型参数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涤尘 王力 +4 位作者 赵洁 张胜峰 吴国旸 王骏 邵尤国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9-45,共7页
压水堆核电机组动态模型中参数的稳定性和正确性对保证系统的暂态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设计合适的模型参数评价方法。针对压水堆核电机组动态模型,按照内部物理边界将其分解为多个子模块模型;根据各子模块的微分方程数学模型推导,... 压水堆核电机组动态模型中参数的稳定性和正确性对保证系统的暂态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设计合适的模型参数评价方法。针对压水堆核电机组动态模型,按照内部物理边界将其分解为多个子模块模型;根据各子模块的微分方程数学模型推导,基于变量偏差的传递函数定性评价参数的改变对各子模块输出变量稳态值的影响;基于参数灵敏度的终值是否为零值和灵敏度指标大小的判定,合理选择参数的获取方案以提高参数获取效率及准确性。采用基于群体最优值摄动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获取模型参数,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参数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核电机组 动态模型 灵敏度 粒子群优化算法 参数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压水堆运行控制的嵌入式仿真研究
6
作者 房保国 张大发 林亚军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3,共4页
船用压水堆运行控制的嵌入式仿真通过数模转换装置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输出,利用MATLAB、Relap5/MOD3、Vega进行联邦成员构建,在VR-Link/RTI构建的HLA分布式仿真平台上进行数据交互,以实现反应堆运行控制各相关部分的数学仿真、视景仿真... 船用压水堆运行控制的嵌入式仿真通过数模转换装置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输出,利用MATLAB、Relap5/MOD3、Vega进行联邦成员构建,在VR-Link/RTI构建的HLA分布式仿真平台上进行数据交互,以实现反应堆运行控制各相关部分的数学仿真、视景仿真,通过安全分析,讨论了船用压水堆运行控制的嵌入式仿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 HLA 嵌入式仿真 运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核电接入的大电网严重故障下孤网高频问题及协调控制措施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梦 丁剑 +5 位作者 吴国旸 宋云亭 任率兵 杨晓东 林毅 胡臻达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1-107,共7页
针对含核电机组的孤网高频问题,提出了核电机组与常规机组涉频保护间的协调控制策略。基于PSD-FDS全过程动态仿真程序中的压水堆核电模型以及超速保护控制(OPC)模型,研究了严重连锁故障下,核电机组与电网的动态特性,着重分析了机组超速... 针对含核电机组的孤网高频问题,提出了核电机组与常规机组涉频保护间的协调控制策略。基于PSD-FDS全过程动态仿真程序中的压水堆核电模型以及超速保护控制(OPC)模型,研究了严重连锁故障下,核电机组与电网的动态特性,着重分析了机组超速保护、高频保护与电网高频切机的动作特性、相互影响以及协调配合情况,并提出了改进的协调控制策略。结合实际电网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为核电机组涉频保护定值、机网协调优化及所接入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等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能 压水堆核电机组 孤网运行 高频保护 超速保护 协调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寿期压水堆颗粒弥散可燃毒物中子学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夏羿 谢金森 +4 位作者 徐士坤 于涛 姚磊 邓年彪 李满仓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3-880,共8页
为实现长寿期压水堆的低硼运行,对颗粒弥散可燃毒物进行了中子学设计与分析,颗粒弥散可燃毒物的自屏效应可通过颗粒半径进行调节,能实现可燃毒物消耗和燃料燃耗的较优匹配。本文选取目前压水堆常用的快燃耗可燃毒物B、Gd为对象,研究了... 为实现长寿期压水堆的低硼运行,对颗粒弥散可燃毒物进行了中子学设计与分析,颗粒弥散可燃毒物的自屏效应可通过颗粒半径进行调节,能实现可燃毒物消耗和燃料燃耗的较优匹配。本文选取目前压水堆常用的快燃耗可燃毒物B、Gd为对象,研究了颗粒弥散可燃毒物不同颗粒半径和填充份额对组件中子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弥散可燃毒物能实现长期稳定的反应性控制,其中BISO含硼弥散颗粒符合长寿期压水堆低硼运行的要求,适合作为长寿期压水堆的候选可燃毒物进行下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期压水堆 可燃毒物 BISO颗粒 低硼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城区污水管道沉积物清淤高压水射流技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国荣 赵青霞 +6 位作者 罗桂军 童设华 刘键 李伟 徐超 龚维友 刘智峰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7-693,共7页
以我国南方某县城区实际污水管道为研究对象,测定城区中居民小区与菜市场区域污水管道内沉积现状及沉积物的性质,通过各种清淤方法的对比,选择高压水射流法进行清淤工作,使用新型充气式污水管道封堵装置、清洗-吸泥一体化车辆以及KEG帝... 以我国南方某县城区实际污水管道为研究对象,测定城区中居民小区与菜市场区域污水管道内沉积现状及沉积物的性质,通过各种清淤方法的对比,选择高压水射流法进行清淤工作,使用新型充气式污水管道封堵装置、清洗-吸泥一体化车辆以及KEG帝王喷头,进行喷头出口压力与喷头移动速度的正交试验,对比清淤效果、油耗、水耗、清淤时间及总成本,筛选高效低成本最佳清淤参数。结果表明:居民小区污水管道淤积程度为50%左右,菜市场污水管道淤积程度为40%~50%,居民小区管道内淤泥的流动性比菜市场好,选用较低喷头出口压力能满足清淤工作;适用于居民小区污水管道的最佳清淤参数为喷头出口压力9 MPa和喷头移动速度0.3 m/s,适用于菜市场污水管道的最佳清淤参数为喷头出口压力12 MPa和喷头移动速度0.3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道 沉积程度 沉积物性质 高压水射流法 设备运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损管式动态旋流分离器分离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亿勇 张健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219,共8页
为降低分离过程中压力损失,减少动态旋流分离器的能耗,从旋流和泵送相结合的理念出发,提出了一种低压损管式动态旋流分离器,并构建了低压损起旋叶栅设计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不同转速下同向收油和逆向收油型低... 为降低分离过程中压力损失,减少动态旋流分离器的能耗,从旋流和泵送相结合的理念出发,提出了一种低压损管式动态旋流分离器,并构建了低压损起旋叶栅设计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不同转速下同向收油和逆向收油型低压损管式动态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发现较同向收油型低压损管式动态旋流分离器,逆向收油型可及时排出汇聚在叶栅出口处的高浓度油相,当叶栅转速高于800 r/min时分离效率更高。进一步分析了含油浓度、入口流量等操作参数及分散相密度和分散相粒径等物性参数对逆向收油型低压损管式动态旋流分离器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分散油相密度为871 mg/m3、粒径为158μm的含油污水,保持叶栅转速不变(1400 r/min),当入口流体含油浓度小于200000 mg/L、流量小于设计流量的1.8倍时,其分离效率稳定在95.5%以上,当入口流体含油浓度大于200000 mg/L或流量大于设计流量的1.8倍时,随含油浓度和流量的增加,分离效率迅速降低;分散相密度增加、粒径减小,低压损管式动态旋流分离器分离效率均逐渐降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分离无量纲数(Se)的概念,并用之定量分析了低压损管式动态旋流分离器在高分离效率下,分散油相密度、油滴粒径以及叶栅转速3个重要参数的耦合关系;通过将其与已有文献实验数据所推算的最佳分离区间进行对比,间接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成果为低压损管式动态旋流分离器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 低压损管式动态旋流分离器 收油方式 操作参数 物性参数 可分离无量纲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MC对AP1000运营管理的适应性分析研究
11
作者 吕厚鑫 黄维德 方春法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96-99,共4页
简要介绍了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DNMC)运营美国先进非能动压水堆(AP1000)的优势和国外多种技术、多种堆型的运营管理模式。分析了核电厂安全运营水平的影响因素、AP1000与中国改进型三环路压水堆(CPR1000)技术不同点对运营... 简要介绍了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DNMC)运营美国先进非能动压水堆(AP1000)的优势和国外多种技术、多种堆型的运营管理模式。分析了核电厂安全运营水平的影响因素、AP1000与中国改进型三环路压水堆(CPR1000)技术不同点对运营的影响、核电运营管理体系的特点。给出了DNMC在AP1000技术上可能采用的运营管理模式,认为AP1000应该纳入专业化运营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 运营管理 美国先进非能动压水堆(AP1000)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压水堆双恒定运行方案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文奇 彭敏俊 +1 位作者 刘建阁 蒋立国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采用直流蒸汽发生器的一体化反应堆,由于其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水容积小,储热能力弱,给反应堆的运行调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恒定运行方案集合了一回路冷却剂平均温度不变和二回路蒸汽压力不变两种运行方案的优点,对一、二回路都有利。本... 采用直流蒸汽发生器的一体化反应堆,由于其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水容积小,储热能力弱,给反应堆的运行调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恒定运行方案集合了一回路冷却剂平均温度不变和二回路蒸汽压力不变两种运行方案的优点,对一、二回路都有利。本文以IP200一体化反应堆为研究对象,建立一体化反应堆的稳态分析模型,利用RELAP5瞬态分析程序,对其一回路侧和蒸汽发生器二回路侧进行热工水力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体化反应堆双恒定稳态运行特性。结果表明,装置负荷在15%~100%FP(满功率)范围内变化时,控制策略能够维持冷却剂平均温度和蒸汽压力的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压水堆 直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 运行控制策略 双恒定稳态运行 RELAP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