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ergistic coagulation of bauxite residue-based polyaluminum ferric chloride for dye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被引量:5
1
作者 GAO Jian-yang GAO Fang-zhou +3 位作者 ZHU Feng LUO Xing-hua JIANG Jun FENG L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449-457,共9页
Considering that Fe,Al elements in bauxite residue are active components for water purification,an effective polyaluminum ferric chloride(PAFC)coagulant derived from bauxite residue,with Fe2O3 content>5.1%,Al2O3%&g... Considering that Fe,Al elements in bauxite residue are active components for water purification,an effective polyaluminum ferric chloride(PAFC)coagulant derived from bauxite residue,with Fe2O3 content>5.1%,Al2O3%>6.5%,basicity>65%,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The effect of as-prepared PAFC on the zeta potential for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was investigated.Comparing with polyferric chloride(PFC)and polyferric sulfate(PFS)for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treatment,prepared bauxite residue-based PAFC exhibited the optimal performance in the aspects of chromaticity and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removal rate.Furthermore,the combination of bauxite residue-based PAFC and PFS for synergy coagulation of such wastewater demonstrated an obvious positive effect.With the proportion between as-prepared PAFC and PFS to be 2.5:1,the COD of treated wastewater could be further reduced to meet the national level A standard of China,providing a promising rout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ubstandard printing and dyeing sewage outfall by a simple coagulation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uxite residue polyaluminum ferric chloride(PAFC) synergy coagulation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China's Dyeing and Finishing Industry
2
作者 Cao Xuejun, Bureau of Economic Operations of State Economic & Trade Commission of PRC 《印染》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8-11,共4页
1IntroductionThe dyeing and finishing process is animportant step in textile processing,which makes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added-value of textile and garment.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textilecircles attach grea... 1IntroductionThe dyeing and finishing process is animportant step in textile processing,which makes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added-value of textile and garment.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textilecircle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development of the dyeing and finishingindustry.It has been listed as one of in-dustries that will get major support fromthe state In the last few years,sincethe government has given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印染行业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acervation of oxidized glutathione with a cationic surfactant and the application in dye removal
3
作者 Yue Zhang Yu Liu +2 位作者 Li Zhao Ce Wang Baocai Xu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23-1430,共8页
Coacervation of oxidized glutathione(GSSG)and a cationic surfactant,didodecyldimethylammonium bromide(DDAB),was constructed mainly driven by the electrostatic and hydrophobic interactions.The pH-dependent coacervate o... Coacervation of oxidized glutathione(GSSG)and a cationic surfactant,didodecyldimethylammonium bromide(DDAB),was constructed mainly driven by the electrostatic and hydrophobic interactions.The pH-dependent coacervate of GSSG-DDAB(1∶4,mol/mol)was analyzed.Under acidic and neutral conditions,a turbid suspension of droplets is observed,and alkaline pH results in the phase separation of coacervates as the top phase.The coacervate phase exhibits good performance(extraction efficiency>85%)in extracting several dyes from water,including brilliant yellow,acid red 13,cresyl violet acetate,eriochrom blue SE,and 4-hydroxyazobenzene.The dyes are added into the suspension in acidic conditions.Then,the dyes are enriched and extracted along with the coacervates as the top phase when pH is adjusted to~10.Coacervation of GSSG with DDAB provides a simple approach to extract organic pollutant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CERVATION oxidized glutathione dye removal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hydrophobic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Fe0/H_(2)O_(2)体系降解染料废水的工艺条件及机理 被引量:2
4
作者 贾艳萍 马艳菊 +3 位作者 管文昕 杨彬 张健 张兰河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8-362,共15页
染料废水具有色度大、成分复杂、生物毒性强和难降解的特点。Fe^(0)/H_(2)O_(2)体系氧化能力强、反应快速高效、成本低廉,可有效去除染料废水中的难降解污染物。采用Fe^(0)/H_(2)O_(2)工艺处理染料废水,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运行条件,... 染料废水具有色度大、成分复杂、生物毒性强和难降解的特点。Fe^(0)/H_(2)O_(2)体系氧化能力强、反应快速高效、成本低廉,可有效去除染料废水中的难降解污染物。采用Fe^(0)/H_(2)O_(2)工艺处理染料废水,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运行条件,通过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检测活性自由基,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析染料废水处理前后有机物成分的变化,考察染料废水中结晶紫、藏红T、TOC、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变化,探究染料废水的降解动力学和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3、Fe^(0)浓度为0.3 g/L、H_(2)O_(2)投加量为20 ml/L的条件下,利用响应面法预测结晶紫去除率为97.94%,与实测值仅相差0.36%(<2%);藏红T去除率为77.31%,与实测值仅相差1.3%(<2%)。由动力学分析可知:结晶紫、藏红T、COD和色度的降解过程符合BMG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大于0.98,结晶紫的初始降解速率最快。由EPR分析可知:·OH为Fe^(0)/H_(2)O_(2)降解染料废水的主要活性物种;通过FT-IR和UV-Vis检测分析可知:Fe^(0)/H_(2)O_(2)工艺对结晶紫和藏红T的去除效果最好,染料分子被氧化成分子量小的中间体或小分子物质;由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可知:结晶紫与藏红T分子结构被·OH破坏,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的中间产物逐渐被降解,最终分解为CO_(2)和H_(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响应面模型 染料废水 动力学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的艾绒色素金棕榈色染色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珂 刘凯乐 +1 位作者 白云龙 秋猛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39,共4页
为得到艾绒色素染色的金棕榈色棉织物,首先使用阳离子改性剂ZF-2对棉织物改性以提高天然染料的上染率,然后用氯化锌对改性棉织物进行后媒法染色。探究了染液pH、媒染剂浓度、染色温度与时间等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优化工艺:浴比1... 为得到艾绒色素染色的金棕榈色棉织物,首先使用阳离子改性剂ZF-2对棉织物改性以提高天然染料的上染率,然后用氯化锌对改性棉织物进行后媒法染色。探究了染液pH、媒染剂浓度、染色温度与时间等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优化工艺:浴比1∶20,pH=5,NaCl 15 g/L,染色温度70℃,染色时间60 min,氯化锌5%(omf),媒染温度50℃,媒染时间60 min。优化工艺染色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水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日晒色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艾绒色素 后媒染色 金棕榈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堆优化碱OSB-6在纯棉活性冷堆染色中的应用
6
作者 於琴 冒亚红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0,共4页
讨论了冷堆优化碱OSB-6在纯棉厚织物冷堆染色中的应用,优化了冷堆染色工艺条件。冷堆染色工艺染中、浅色时,优化碱OSB-6最佳的体积分数是20 mL/L;染深浓色时,优化碱OSB-6最佳的体积分数是30 mL/L;冷堆时间12 h或24 h。和常规轧染相比,... 讨论了冷堆优化碱OSB-6在纯棉厚织物冷堆染色中的应用,优化了冷堆染色工艺条件。冷堆染色工艺染中、浅色时,优化碱OSB-6最佳的体积分数是20 mL/L;染深浓色时,优化碱OSB-6最佳的体积分数是30 mL/L;冷堆时间12 h或24 h。和常规轧染相比,中、浅色冷堆染色深度比轧染浅,深浓色的染色深度和轧染接近;和常规冷堆工艺相比,中、深色染色深度接近,色牢度符合质量要求。染液与冷堆优化碱OSB-6混合的稳定性与传统混碱工艺相近,冷堆优化碱OSB-6用量低,化料方便,染样手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棉织物 活性染料 冷堆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墨水配制及在棉织物冷转印中的应用
7
作者 彭勇刚 纪俊玲 +1 位作者 陶永新 汪媛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5,共5页
以市售的活性染料无盐色浆为着色剂,通过分析染料质量分数、添加剂用量与墨水性能间的关系,得到墨水配方为:活性染料无盐色浆14.0%~18.0%、乙二醇10.0%、乙醇7.5%、乙二醇丁醚5.0%、烷基糖苷0.4%~0.6%、其余为去离子水,并用三乙醇胺调... 以市售的活性染料无盐色浆为着色剂,通过分析染料质量分数、添加剂用量与墨水性能间的关系,得到墨水配方为:活性染料无盐色浆14.0%~18.0%、乙二醇10.0%、乙醇7.5%、乙二醇丁醚5.0%、烷基糖苷0.4%~0.6%、其余为去离子水,并用三乙醇胺调节pH值至8.0~8.5。将其用于纯棉织物薄膜转移印花,探讨涂层剂种类及用量、碳酸钠质量分数、转印压力、汽蒸时间对印花效果的影响,获得转印最佳工艺条件,转印织物的耐摩擦、耐皂洗色牢度均超过4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墨水 薄膜 转移印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问题导向的项目式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以黄连素改性及染色项目为例
8
作者 刘玉霞 曹机良 +2 位作者 吕名秀 买文鹏 杨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0,共5页
以“天然染料黄连素染色日晒牢度问题”为例,通过进阶式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团队协作、共拟实验方案。融合天然产物提取、化学结构改造和染色性能测试等实验内容为一体,助力学生实现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应用,促进其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改... 以“天然染料黄连素染色日晒牢度问题”为例,通过进阶式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团队协作、共拟实验方案。融合天然产物提取、化学结构改造和染色性能测试等实验内容为一体,助力学生实现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应用,促进其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改性后的黄连素日晒牢度显著提高,实现了“结构”与“性质应用”的高度统一。教学过程中引入“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实现师生及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经过多轮课程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项目式教学的改革,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还促进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科研思维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 项目式教学 黄连素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种染色法联用的混合浆纸纤维识别方法的研究
9
作者 芮金生 徐如彦 +3 位作者 闫新可 王悦悦 朱成文 任浩 《林产化学与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3,共9页
基于Herzberg和Graff“C”两种染色剂的特点和工作原理,探索了不同染色剂质量分数、温度和染色时间对针叶材、阔叶材和麻浆纤维染色结果差异性的影响,通过系统调整染色剂质量分数(100%、92%、90%、80%)、温度(10~50℃)和时间(10~40 s)... 基于Herzberg和Graff“C”两种染色剂的特点和工作原理,探索了不同染色剂质量分数、温度和染色时间对针叶材、阔叶材和麻浆纤维染色结果差异性的影响,通过系统调整染色剂质量分数(100%、92%、90%、80%)、温度(10~50℃)和时间(10~40 s)成功建立了一种简单高效的鉴别混合浆纤维组成的方法。发现通过调整染色剂质量分数可以逐步实现对麻浆和阔叶材纤维的最为显著的识别效果,针叶材纤维可通过颜色的深浅程度判断其存在与否。当Herzberg染色剂稀释到标准染色剂的90%,染色20 s时可识别混合浆中麻浆纤维;Graff“C”染色剂稀释到标准染色剂的90%,染色30 s时可识别阔叶材纤维。通过单因素试验可得:染色剂的质量分数对染色结果影响最大,且相同质量分数下的染色时间和染色温度对染色效果影响不显著。在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下,对5种商品卷烟纸样(S1~S5)进行了鉴定,确认在不同的时间、温度等环境条件下建立的识别方法可以有效分辨纤维种类,且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法联用 混合浆 定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基磁性复合材料对染料吸附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胡芳 张顺宝 +2 位作者 董旭 郑顺姬 赵红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4-217,228,共5页
植物基磁性复合材料是将磁性纳米粒子与植物基原料相结合的复合材料,具有可持续性、经济性、环境友好性、能够与污染物相互作用的表面活性位点的多功能性,以及易于从水介质中磁分离的优势。综述了植物基磁性复合材料的种类、制备方法及... 植物基磁性复合材料是将磁性纳米粒子与植物基原料相结合的复合材料,具有可持续性、经济性、环境友好性、能够与污染物相互作用的表面活性位点的多功能性,以及易于从水介质中磁分离的优势。综述了植物基磁性复合材料的种类、制备方法及对染料的吸附性能;概述了植物基磁性复合材料对于染料的吸附等温线模型、吸附动力学模型的分析结果;阐述了植物基磁性复合材料对染料的吸附机理。在合成工艺、系统评估环境风险和工业化应用需解决的问题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磁性复合材料 磁性纳米粒子 吸附剂 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废水中辛基酚的漆酶催化氧化降解
11
作者 王丹 肖远淑 +1 位作者 宋均燕 朱若斐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3-67,共5页
烷基酚(如辛基酚和壬基酚)是难去除的一类具有较强毒性和持久性的环境激素。其中,辛基酚(OP)因较高的雌激素效应和疏水性,更易在环境中富集,采用传统处理方法难以进行高效降解。采用漆酶催化体系降解OP,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烷基酚(如辛基酚和壬基酚)是难去除的一类具有较强毒性和持久性的环境激素。其中,辛基酚(OP)因较高的雌激素效应和疏水性,更易在环境中富集,采用传统处理方法难以进行高效降解。采用漆酶催化体系降解OP,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和核磁共振(NMR)分析反应机制。结果表明:在漆酶1.0 U/mL、OP 25 mg/L、50℃、pH 5.0条件下,2 h内可完全除去OP。质谱鉴定到二聚体(m/z=411),证实其通过C—O偶联或C—C偶联生成联苯类二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环境激素 辛基酚 降解 印染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Xene膜的层间调控策略及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离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亚利 韩乐 +2 位作者 康晓荣 刘亚君 荆肇乾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2-961,共10页
水中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膜分离是最简单有效的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技术之一。近年来,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因其独特的“手风琴”结构及灵活的层间可控性,已被用于构建高性能MXene膜。通过理化手段精确调... 水中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膜分离是最简单有效的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技术之一。近年来,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因其独特的“手风琴”结构及灵活的层间可控性,已被用于构建高性能MXene膜。通过理化手段精确调控和优化设计层间通道,可进一步提升MXene膜的渗透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该文首先概括了MXene膜的结构特性及其演替历程;然后,重点阐述了插层、交联、自组装和表面修饰等层间调控策略,总结了MXene膜对有机染料和抗生素等典型污染物的分离效果和去除机制;最后,在归纳当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MXene膜在水处理领域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未来应从高性能膜开发、实际工程应用、规模化制造和计算机模拟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为MXene膜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膜 调控策略 染料 抗生素 分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纸张黄色植物染料的质谱鉴别研究
13
作者 王旭 周文 +1 位作者 张艳霞 吕淑贤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151,共10页
本研究选用姜黄、栀子、槐花、大黄、黄檗、黄连等一系列黄色植物染料,对现代传统手工竹纸染色,并制成标样,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李盛铎藏书中的2种黄色书衣纸张样品为测试样,分别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分析检测2种古纸的染料种类。结果表明,... 本研究选用姜黄、栀子、槐花、大黄、黄檗、黄连等一系列黄色植物染料,对现代传统手工竹纸染色,并制成标样,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李盛铎藏书中的2种黄色书衣纸张样品为测试样,分别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分析检测2种古纸的染料种类。结果表明,通过不同植物染料染色所制标样的质谱结果,利用不同染料中上染化合物分子质量的差异,可以区分鉴定出2种测试样中黄色植物染料的种类,二者均为槐花。初步证明电喷雾-质谱能够分析鉴别古代纸张的黄色植物染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纸张 植物染料 电喷雾-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Fe/Al)杂化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对分散染料废水的处理
14
作者 郑志荣 夏建明 周国强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69,74,共4页
以丙烯酰胺(AM)、硫酸铝、硫酸铁为原料,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原位聚合技术,合成具有一定特性黏度和结构稳定的PAM-(Fe/Al)杂化絮凝剂,并将其用于分散染料废水处理。结果表明,在Fe/Al... 以丙烯酰胺(AM)、硫酸铝、硫酸铁为原料,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原位聚合技术,合成具有一定特性黏度和结构稳定的PAM-(Fe/Al)杂化絮凝剂,并将其用于分散染料废水处理。结果表明,在Fe/Al物质的量之比为2∶1、50℃反应7 h、引发剂质量分数0.3%的条件下合成的絮凝剂,对分散染料废水表现出高效处理能力,脱色率与COD去除率分别达92.48%和8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絮凝剂 废水处理 分散染料 脱色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木染色柞绢针织物的色彩及抗紫外线性能
15
作者 邵英海 张明光 贾艳梅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29,34,共5页
为探究苏木色素对柞绢针织物的染色性能,以水为溶剂提取苏木色素,采用直接法和后媒法染色工艺,考察了不同pH和媒染剂对柞绢针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染色工艺,pH从3.0逐渐增大至8.5,可以获得黄色、橙色、粉红色至红色的... 为探究苏木色素对柞绢针织物的染色性能,以水为溶剂提取苏木色素,采用直接法和后媒法染色工艺,考察了不同pH和媒染剂对柞绢针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染色工艺,pH从3.0逐渐增大至8.5,可以获得黄色、橙色、粉红色至红色的染样;使用硫酸亚铁、硫酸铝或硫酸锌作为媒染剂时,能得到紫色和红色的染品,媒染织物的色牢度达到3~4级。染色后织物表现出优异的抗紫外线性能,其中硫酸亚铁媒染试样的紫外线防护因子(UPF值)最高达47.4,硫酸铝媒染试样为42.9,均超过纺织品抗紫外线标准(UPF值>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木色素 柞绢针织物 色彩 抗紫外性能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对复合氯化聚氯乙烯纳滤膜性能的影响以及膜在染料/盐分离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晨 张琪 +3 位作者 陈淑怡 蒋淑红 王军 许士洪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197,共8页
为研制适用于分离染料废水中染料和盐的新型复合纳滤膜,采用共沉积-界面聚合组合法制备复合氯化聚氯乙烯(CPVC)纳滤膜,在多巴胺(DA)/聚乙烯亚胺(PEI)共沉积体系中添加葡萄糖(GL),通过GL与均苯酰氯(TMC)生成聚酯(PET)对复合CPVC纳滤膜选... 为研制适用于分离染料废水中染料和盐的新型复合纳滤膜,采用共沉积-界面聚合组合法制备复合氯化聚氯乙烯(CPVC)纳滤膜,在多巴胺(DA)/聚乙烯亚胺(PEI)共沉积体系中添加葡萄糖(GL),通过GL与均苯酰氯(TMC)生成聚酯(PET)对复合CPVC纳滤膜选择层的疏松程度进行调控。探讨GL和DA不同质量比对复合CPVC纳滤膜选择层微观结构、过滤性能及其对模拟活性黑5(RB5)染料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GL与DA质量比的增加,纳滤膜结构变得疏松,纯水通量由4.46 L/(m^(2)·h)提高至6.61 L/(m^(2)·h),染料废水通量由3.72 L/(m^(2)·h)提升到5.23 L/(m^(2)·h),在有效截留染料分子的同时提高纯水通量和染料废水通量;当GL与DA质量比达7∶3时,复合CPVC纳滤膜对PEG800截留率和染料截留率均降到90%以下,过滤性能变差。因此GL与DA最佳质量比为6∶4,此时,复合CPVC纳滤膜的纯水通量和染料废水通量分别为6.61和5.23 L/(m^(2)·h),较未添加GL时分别提高48.21%和40.60%,PEG800和RB5截留率分别为92.58%和93.68%,盐截留率为1.90%。在设定的运行时间内染料废水通量和染料分子截留率均趋于稳定,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氯化聚氯乙烯 纳滤膜 染料/盐分离 共沉积-界面聚合组合法 模拟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的染料吸附性能研究
17
作者 陈港 敖杰 +2 位作者 贺莹莹 王淳玉 张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157,共9页
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迫切需要开发高效且可持续去除污染物的方法。该研究提出用常压干燥法制备一种兼具阴离子和阳离子污染物高吸附量的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首先聚乙烯亚胺(PEI)通过静电相互作用附着在羧甲基化纤维素纳米纤维(CNF)骨架... 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迫切需要开发高效且可持续去除污染物的方法。该研究提出用常压干燥法制备一种兼具阴离子和阳离子污染物高吸附量的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首先聚乙烯亚胺(PEI)通过静电相互作用附着在羧甲基化纤维素纳米纤维(CNF)骨架上,然后使用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戊二醛(GA)进行化学交联得到水凝胶,最后通过溶剂交换和常压干燥方法制得低密度(18.80 mg/cm^(3))和高孔隙率(92.06%)的CNF/PEI复合气凝胶(CPA),该气凝胶在水中展现出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得益于气凝胶同时含有阴离子型羧甲基和阳离子型氨基,它在复杂废水环境下能同时对阳离子和阴离子染料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每克气凝胶对亚甲基蓝(MB)和刚果红(CR)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16 mg和2090 mg,阴、阳离子染料的去除率达到98%以上。此外,气凝胶展现出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在碱性溶液中浸泡一周仍保持完整,且在湿态下经过10次循环压缩,其弹性恢复率仍保持在60%。相比同类吸附材料,CPA在吸附容量、两性吸附能力及重复使用性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该研究提出的制备方法耗时短、效率高,适合规模化生产,有望在工业化污水处理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气凝胶 表面改性 染料吸附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法研究漆酶对不同结构染料的降解作用
18
作者 王丹 黄桂芳 朱若斐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49,共5页
运用分子对接技术,选取T.versicolor漆酶作为受体,蒽醌类(活性艳蓝KN-R)、偶氮类(刚果红和甲基橙)和三苯甲烷类(孔雀石绿)染料小分子作为配体,从结合轮廓、结合能、结合位点、相互作用等方面探究漆酶与染料之间的微观作用,研究了漆酶对... 运用分子对接技术,选取T.versicolor漆酶作为受体,蒽醌类(活性艳蓝KN-R)、偶氮类(刚果红和甲基橙)和三苯甲烷类(孔雀石绿)染料小分子作为配体,从结合轮廓、结合能、结合位点、相互作用等方面探究漆酶与染料之间的微观作用,研究了漆酶对不同结构染料的降解潜力。结果显示,漆酶与活性艳蓝KN-R、甲基橙、刚果红和孔雀石绿的结合能分别为-39.71 kJ/mol、-39.08 kJ/mol、-38.45 kJ/mol、-33.97 kJ/mol,说明蒽醌类染料与漆酶亲和力更好,易被漆酶降解,偶氮类染料次之,三苯甲烷类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对接 漆酶 染料 降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换向电化学/过硫酸盐去除水中橙黄G
19
作者 孙兆楠 潘玉瑾 +3 位作者 冷杰雯 张健熙 时珂 杨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0-228,共9页
染料废水处理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在于其高有机物含量、多变的组分构成以及较差的可生化性,处理不当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很大风险。电化学处理法和高级氧化法因其操作简便、副产物少且环保的特性而备受瞩目,并广泛应用于染料... 染料废水处理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在于其高有机物含量、多变的组分构成以及较差的可生化性,处理不当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很大风险。电化学处理法和高级氧化法因其操作简便、副产物少且环保的特性而备受瞩目,并广泛应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实践中。该研究开展了周期换向电化学和过硫酸盐(PDS)活化过程相结合,通过产生自由基降解橙黄G(OG)的效能研究,以OG的去除率和反应速率常数k作为考核指标,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铁-铁电极组合优于铁-铝、铁-不锈钢,Na_(2)S_(2)O_(8)优于Na_(2)SO_(4)、K_(2)S_(2)O_(8),在反应电压为1 V、电解质投加量为2 mmol/L、换向周期为10 s、极板间距为1.0 cm、转速为400 r/min、初始pH值为5.4,并持续反应30 min的条件下,采用铁-铁电极组合,橙黄G的去除率达到了最佳效果,可达97%。淬灭实验显示,主要是由SO_(4)^(-)·等自由基与电化学自身的氧化还原共同作用降解OG,其中SO_(4)^(-)·的作用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周期换向的通电方式相较于直流有助于缓解极板钝化行为。该研究为周期换向电化学协同PDS高级氧化过程降解各种有机物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换向 电化学 过硫酸盐 染料废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自组装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
20
作者 付承臣 赖璐 +2 位作者 周培茹 赖红静 曹机良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2,214,共7页
首先,以乙二醛和壳聚糖(CS)对纯棉织物进行改性制备了CS改性棉织物;然后,将CS改性棉织物经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浸渍;最后,将吸附沉积在棉织物上的GO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了RGO/CS-棉织物。采用SEM、FTIR和Raman光谱对其进行... 首先,以乙二醛和壳聚糖(CS)对纯棉织物进行改性制备了CS改性棉织物;然后,将CS改性棉织物经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浸渍;最后,将吸附沉积在棉织物上的GO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了RGO/CS-棉织物。采用SEM、FTIR和Raman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S质量分数、GO分散液质量浓度对RGO/CS-棉织物导电、抗紫外线和抑菌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耐洗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RGO/CS-棉织物表面沉积的GO已较充分还原为RGO,表面覆盖了一层连续的RGO/CS薄膜;RGO/CS-棉织物导电性随着GO分散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经质量分数2.00%的CS溶液改性和质量浓度5 g/L的GO分散液处理并还原后的RGO/CS-棉织物具有最佳的导电性,表面电阻为1.02 kΩ/cm;RGO与CS协同增强了RGO/CS-棉织物的抑菌性能,抑菌率最高达95%;经质量分数0.50%的CS溶液改性和质量浓度3 g/L的GO分散液处理并还原后的RGO/CS-棉织物经过30~50次皂洗洗涤后,导电、抑菌和抗紫外线性能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氧化石墨烯 棉织物 导电 自组装 纺织染整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