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梯度区分与特征范数驱动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
1
作者 张英俊 闫薇薇 +2 位作者 谢斌红 张睿 陆望东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03-2210,共8页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OWOD)将目标检测任务拓展至真实多变的环境中,要求模型能准确识别已知和未知对象,并逐步学习新知识。针对现有OWOD网络模型中未知类的召回率偏低和误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梯度区分与特征范数驱动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GDF...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OWOD)将目标检测任务拓展至真实多变的环境中,要求模型能准确识别已知和未知对象,并逐步学习新知识。针对现有OWOD网络模型中未知类的召回率偏低和误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梯度区分与特征范数驱动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GDFN-OWOD)网络模型。针对未知类召回率偏低的问题,提出梯度区分性表征模块(GDRM),即利用反向传播的梯度差异区分未知类别和背景,以提高未知类召回率;此外,引入基于图分割的框聚类(GSBC)算法将物体边界框的确定建模为图分解问题,从而减少冗余的边界框,进而降低模型的计算量;针对未知类误识别的问题,采用基于特征范数的分类器(FN-BC)选择性能最优的卷积层识别已知和未知类别,以达到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在M-OWODB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最优对比模型相比在T1、T2、T3任务中GDFN-OWOD的未知类召回率分别提升了1.1、2.1、0.9个百分点,而绝对开集误差(A-OSE)分别降低了35.1%、28.7%和12.2%。可见,与现有的OWOD网络模型相比,所提网络模型有效缓解了未知类的召回率偏低和误识别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 反向传播梯度 图分割算法 特征范数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BA-OWDT:一种新型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网络
2
作者 谢斌红 唐彪 张睿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5-225,共11页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open world object detection,OWOD)的主要任务是检测已知类别和识别未知目标。此外,模型在下一个训练阶段中逐步学习已知新类。针对OW-DETR(open-world detection transformer)中未知类召回率偏低、密集目标与小目标...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open world object detection,OWOD)的主要任务是检测已知类别和识别未知目标。此外,模型在下一个训练阶段中逐步学习已知新类。针对OW-DETR(open-world detection transformer)中未知类召回率偏低、密集目标与小目标漏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UBA-OWDT(UCSO,BiStrip and AFDF of open-world detection transformer)开放世界目标检测网络。针对未知类召回率偏低的问题,对未知类评分优化(unknown class scoring optimization,UCSO),将生成的浅层类激活图与聚合类激活图融合,获取细粒度特征信息,提高未知类的目标评分,进而提升未知类的召回率;针对小目标漏检问题,将双条状注意力(spatial attention based on strip pooling and strip convolution,BiStrip)应用于输入特征图,捕获长程依赖,保留目标精确的位置信息,增强感兴趣目标的表征,以检测小目标;针对密集目标漏检问题,采用自适应特征动态融合(adaptive feature dynamic fusion,AFDF),根据目标大小和形状,获得不同的感受野,动态分配注意力权重,关注目标的重要部分,融合不同层级的特征,以检测密集目标。在OWOD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未知类召回率增值范围在0.7~1.5个百分点,mAP增值范围在0.6~1.2个百分点,与现有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方法相比,在召回率偏低、密集目标与小目标漏检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 自适应特征动态融合 未知类评分优化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解决标签偏差问题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方法
3
作者 黄阳阳 许勇 +1 位作者 席星 罗荣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9,共8页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OWOD)将目标检测问题推广到更为复杂的现实动态场景,要求系统能够识别图像中所有已知和未知目标的类别,并且具有根据新引入知识进行增量学习的能力。然而,当前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方法通常将高对象分数的区域标记为未...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OWOD)将目标检测问题推广到更为复杂的现实动态场景,要求系统能够识别图像中所有已知和未知目标的类别,并且具有根据新引入知识进行增量学习的能力。然而,当前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方法通常将高对象分数的区域标记为未知对象,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已知对象的监督。尽管这些方法能够检测出与已知对象相似的未知对象,但存在严重的标签偏差问题,即倾向于将与已知对象不相似的所有区域都视为背景的一部分。为解决此问题,该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大模型的无监督区域提议生成方法,以提高模型检测未知对象的能力;然后,针对模型训练过程中,感兴趣区域(ROI)分类阶段对新类别的敏感性会影响区域提议网络(RPN)在提议生成阶段的泛化性能,提出了解耦RPN区域提议生成和ROI分类的联合训练方法,以提高模型解决标签偏差问题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MS-COCO数据集上检测未知对象的性能取得了巨大的提升,未知类别的召回率是SOTA方法的2倍以上,达到了52.1%,同时在检测已知对象类别方面也保持了竞争性;在推理速度方面,该文模型使用纯卷积神经网络构建,而不是使用密集注意力机制,帧率比基于可变形的DETR方法多8.18 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 开放世界 增量学习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感知与类平衡优化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
4
作者 徐阳 苏树智 +1 位作者 朱彦敏 王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647-4655,共9页
针对开放世界目标检测中未知类目标预测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形状感知与类平衡优化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方法。未知类指在训练阶段未标注的类别,由于缺乏标签的指导,未知类目标的检测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构建了一种未知类... 针对开放世界目标检测中未知类目标预测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形状感知与类平衡优化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方法。未知类指在训练阶段未标注的类别,由于缺乏标签的指导,未知类目标的检测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构建了一种未知类增强探测器,作为未知类检测分支,在训练阶段只利用已知类标签进行监督,让探测器学习已知类目标特征的相似性,进而推广到未知类目标。为了提高探测器对未知类的敏感度,利用区域生成网络(region proposal network, RPN)模块区分前景和背景的特性,使用特定筛选方式,从RPN输出中选择“具有未知类潜力”的结果作为伪标签参与探测器训练过程。由于缺乏置信度得分,传统非极大值抑制(non-maximum suppression, NMS)方法难以应用于未知目标的后处理,因此设计了一种冗余未知类目标框抑制器,该抑制器由基于中心点的分组策略和基于形状感知冗余度得分矩阵构成。其中基于中心点的分组策略包含三种根据未知类中心点的分组方法,用于确定抑制范围。接着根据组内每一个预测框的冗余度得分构建冗余度得分矩阵,从而抑制高冗余预测结果。在开放世界目标检测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形状感知与类平衡优化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方法在保证未知类召回率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未知类预测精度。基于形状感知与类平衡优化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方法能有效应对开放世界的难题,避免产生大量的无用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 未知类目标检测 基于中心点的分组策略 形状感知 冗余度得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世界物体识别与检测系统:现状、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聂晖 王瑞平 陈熙霖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28-2141,共14页
探究了从封闭环境到开放世界环境的转变及其对视觉感知(集中于物体识别和检测)与深度学习领域的影响.在开放世界环境中,系统软件需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这为深度学习方法带来新挑战.特别是,开放世界视觉感知要求系统理解和处理训... 探究了从封闭环境到开放世界环境的转变及其对视觉感知(集中于物体识别和检测)与深度学习领域的影响.在开放世界环境中,系统软件需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这为深度学习方法带来新挑战.特别是,开放世界视觉感知要求系统理解和处理训练阶段未见的环境和物体,这超出了传统封闭系统的能力.首先讨论了技术进步带来的动态、自适应系统需求,突出了开放系统相较封闭系统的优势.接着,深入探讨了开放世界的定义和现有工作,涵盖开集学习、零样本学习、小样本学习、长尾学习、增量学习等5个开放维度.在开放世界物体识别方面,分析了每个维度的核心挑战,并为每个任务数据集提供了量化的评价指标.对于开放世界物体检测,讨论了检测相比识别的新增挑战,如遮挡、尺度、姿态、共生关系、背景干扰等,并强调了仿真环境在构建开放世界物体检测数据集中的重要性.最后,强调开放世界概念为深度学习带来的新视角和机遇,是推动技术进步和深入理解世界的机会,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世界 视觉感知 物体检测 物体识别 评价指标 仿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级语义特征蒸馏的增量式连续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康梦雪 张金鹏 +3 位作者 马喆 黄旭辉 刘雅婷 宋子壮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8,共8页
现代防御要求智能感知算法具备复杂开放场景下增量式连续学习能力,而传统深度学习方法基于全体数据进行封闭训练,导致其应用能力和使用范围受限。现有连续学习算法面临灾难性知识遗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级语义特征蒸馏的增量式连续目... 现代防御要求智能感知算法具备复杂开放场景下增量式连续学习能力,而传统深度学习方法基于全体数据进行封闭训练,导致其应用能力和使用范围受限。现有连续学习算法面临灾难性知识遗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级语义特征蒸馏的增量式连续目标检测方法,通过高级语义特征引导高价值底层特征的选择,将该特征从教师模型蒸馏到学生模型,从而有效促进旧任务知识传递,缓解灾难性知识遗忘。在公开图像数据集MS COCO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各类连续学习场景下的目标检测性能均超越先前最好方法,有望推动智能系统在动态开放场景下持续学习能力和自主遂行能力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学习 目标检测 知识蒸馏 动态开放场景 语义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Graph-FPN与稳健优化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 被引量:4
7
作者 谢斌红 张鹏举 张睿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54-2966,共13页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OWOD)要求检测图像中所有已知和未知的目标类别,同时模型必须逐步学习新的类别以自适应更新知识。针对ORE方法存在的未知目标召回率低以及增量学习的灾难性遗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特征金字塔的稳健优化开放世界目...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OWOD)要求检测图像中所有已知和未知的目标类别,同时模型必须逐步学习新的类别以自适应更新知识。针对ORE方法存在的未知目标召回率低以及增量学习的灾难性遗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特征金字塔的稳健优化开放世界目标检测方法(GARO-ORE)。首先,利用Graph-FPN中的超像素图像结构以及上下文层和层次层的分层设计,获取丰富的语义信息并帮助模型准确定位未知目标;之后,利用稳健优化方法对不确定性综合考量,提出了基于平坦极小值的基类学习策略,极大限度地保证模型在学习新类别的同时避免遗忘先前学习到的类别知识;最后,采用基于知识迁移的新增类别权值初始化方法提高模型对新类别的适应性。在OWOD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GARO-ORE在未知类别召回率上取得较优的检测结果,在10+10、15+5、19+1三种增量目标检测(iOD)任务中,其mAP指标分别提升了1.38、1.42和1.44个百分点。可以看出,GARO-ORE能够较好地提高未知目标检测的召回率,并且在有效缓解旧任务灾难性遗忘问题的同时促进后续任务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owod) 图特征金字塔网络 平坦极小值 知识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行人再识别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4
8
作者 夏道勋 郭方 +1 位作者 刘浩杰 夏勇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9-467,共19页
开放式行人再识别是在一个未知的空间环境中,候选行人库中并不一定包含有待检索的行人,被视为图像检索的子问题,是比封闭式行人再识别更具挑战和更为实用的应用研究。本文首先总结了开放式行人再识别的发展历程,与封闭式行人再识别的异... 开放式行人再识别是在一个未知的空间环境中,候选行人库中并不一定包含有待检索的行人,被视为图像检索的子问题,是比封闭式行人再识别更具挑战和更为实用的应用研究。本文首先总结了开放式行人再识别的发展历程,与封闭式行人再识别的异同,开放式行人再识别建模过程和数据集的比较分析;然后重点总结了开放式行人再识别技术的研究方法,它们分别是以数据为驱动的研究方法、以效率为驱动的研究方法和以实际应用为驱动的研究方法;最后对开放式行人再识别技术的研究难点和未来发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行人再识别 目标检测 度量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解耦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田霖 李华 +1 位作者 李林轩 白传澳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6-173,共8页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视觉任务,填补了传统目标检测与真实世界目标检测的差距。与有限类别集合设定下的传统方法不同,开放世界目标检测不仅需识别和检测已知(可见)类别的目标,还要能够标记并逐渐学习未知(不可见)类别的...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视觉任务,填补了传统目标检测与真实世界目标检测的差距。与有限类别集合设定下的传统方法不同,开放世界目标检测不仅需识别和检测已知(可见)类别的目标,还要能够标记并逐渐学习未知(不可见)类别的目标。当传统的目标检测技术直接应用于开放世界场景时,常出现2个主要问题:其一,可能会将未知类视为背景而忽视;其二,可能将未知类错误地归类为已知类。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采用退火算法分离已知与未知的特征,指导检测模型的学习过程。由于退火模块的引入,未知类精度有所提升,但已知类的精度略有下降,因此引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模块提高已知类精度。与以往方法相比,该策略在检测已知类和未知类的目标上均表现出更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 开放集识别 退火算法 未知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综述 被引量:29
10
作者 张静 农昌瑞 杨智勇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7-47,共11页
传统的目标检测技术存在诸多局限性,而利用深度学习自学习的特点,使得目标检测技术能够降低手工特征提取的复杂度。本综述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的进展进行叙述,介绍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当前的研究现状和未来... 传统的目标检测技术存在诸多局限性,而利用深度学习自学习的特点,使得目标检测技术能够降低手工特征提取的复杂度。本综述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的进展进行叙述,介绍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当前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论述了卷积神经网络在目标检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介绍了普通卷积神经网络和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基于锚点、基于无锚点的目标检测算法和新颖的基于变压器的目标检测算法研究现状,总结对比典型算法的创新点,并针对多种应用场景中的算法选择进行介绍;展望了目标检测技术在弱监督目标检测、小目标检测、轻量化实时检测和开放世界检测4个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目标检测 变压器 无锚点 开放世界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层级损失的开放场景物体检测
11
作者 王琳 陈熙霖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8-548,共11页
计算机视觉中的物体检测包括2个目标——对物体的定位和识别。由于现有大多数的物体检测方法都是类别依赖的,因此无法应对开放场景中新类别的检测。注意到检测中定位和识别2个目标从已知类向未知类迁移的难度不同,定位具有更好的普适性... 计算机视觉中的物体检测包括2个目标——对物体的定位和识别。由于现有大多数的物体检测方法都是类别依赖的,因此无法应对开放场景中新类别的检测。注意到检测中定位和识别2个目标从已知类向未知类迁移的难度不同,定位具有更好的普适性,同时受人类在认知未知物体过程中层次关系的启发,提出一种高斯层级损失模型,在物体检测中采用物体类别层次化建模,在学习层级结构中每个类别多维高斯分布的同时,使用KL散度描述类别之间的层级关系,增强已知类到未知类的迁移性,从而提升物体检测方法在开放场景下对未知类的识别能力。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在不损失已知类性能的前提下,提升对未知类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体检测 开放场景 类别层级关系 高斯层级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