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功率耦合的构网型多VSG系统频率振荡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威 马美玲 孙伟卿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4,共11页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的构网型变流器能为新能源并网提供一定的惯量和阻尼支撑。然而,VSG控制环节产生的功率耦合问题会引起系统频率振荡,严重时会威胁系统安全。针对多台VSG并网时的功率耦合交互对...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的构网型变流器能为新能源并网提供一定的惯量和阻尼支撑。然而,VSG控制环节产生的功率耦合问题会引起系统频率振荡,严重时会威胁系统安全。针对多台VSG并网时的功率耦合交互对频率振荡的影响机理不清晰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考虑功率耦合的多VSG并网系统阻抗建模方法,并结合参数变化分析频率的振荡特性。首先,分析单VSG并网的功率耦合机理,并基于此建立多VSG并网系统的阻抗模型,揭示多VSG下输出角频率主要受自身功率、交互功率和电网角频率影响。其次,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相对增益矩阵的方法,定量分析系统参数变化对VSG间交互影响的大小,得到高、低频段下多VSG系统参数变化对系统耦合交互的影响趋势。最后,在PSCAD中构建3台VSG并网系统模型,并通过时域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VSG) 构网型变流器 功率耦合 阻抗模型 频率振荡 动态相对增益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电网运行映像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
2
作者 孙华东 黄彦浩 +5 位作者 李宗翰 赵兵 王虹富 何春江 李勤新 郑超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97-2207,共11页
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导致电力系统呈现高度电力电子化特征,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新的挑战,现有基于时域仿真技术的预案式分析方法难以有效应对这一问题。面向响应控制、人工智能等非仿真技术与仿真计算共同分析决策的需求,该... 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导致电力系统呈现高度电力电子化特征,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新的挑战,现有基于时域仿真技术的预案式分析方法难以有效应对这一问题。面向响应控制、人工智能等非仿真技术与仿真计算共同分析决策的需求,该文提出了大电网运行映像模型及其关键技术。映像模型以直接反映系统动态过程的实时量测数据为输入,支持非时域仿真的系统分析算法,并可与仿真计算接口,从而有力支持仿真计算方法、解析计算方法,以及人工智能方法三者的结合,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在运行分析速度、策略制定精度等方面的要求。该文提出了映像模型的理论概念、系统架构、关键技术,以及应用体系,并结合实际电网数据构建了原型系统,验证了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映像模型 实时量测 在线分析 电网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多区域互联风储电网分布式协同调度
3
作者 庞家猛 李克成 +1 位作者 张颖 王靛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0-1097,共8页
多区域风储电网协同调度可以提升风电消纳能力、提高区域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由于风电和负荷功率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难以准确预测,导致区域电网的优化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交替方向乘子法的随机模型预测控... 多区域风储电网协同调度可以提升风电消纳能力、提高区域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由于风电和负荷功率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难以准确预测,导致区域电网的优化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步交替方向乘子法的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模型,实现多区域互联风储电网分布式协同调度。该模型首先基于随机模型预测控制建立系统优化模型,基于Fisher Z变换的拉丁超立方采样方法,建立风电和负荷的样本矩阵;其次,采用同步交替方向乘子法对构建的随机模型预测控制模型进行优化计算,实现每个区域电网最优运行;最后,基于一致性理论的协同算法,获取区域电网的交换功率,进行下一次迭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比集中式优化模型成本降低2.93%,且能够在18次迭代以内完成分布式计算,具有良好的收敛性,能够有效降低分布式电源和负荷不确定性对区域电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风储电网 同步交替方向乘子法 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一致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模型的递推最小二乘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电气参数在线辨识
4
作者 鲍明堃 周扬忠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3-353,共11页
为了实现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SLM(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linear motor)高精度的多电气参数在线辨识,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型的递推最小二乘电气参数在线辨识算法。首先,根据电机的dq轴电压方程分别建立了辨识定子电阻、永磁体磁链... 为了实现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SLM(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linear motor)高精度的多电气参数在线辨识,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型的递推最小二乘电气参数在线辨识算法。首先,根据电机的dq轴电压方程分别建立了辨识定子电阻、永磁体磁链的模型1和辨识q轴电感、d轴电感的模型2,并将2个辨识模型循环结合。其次,基于上述双模型结构,采用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实现电气参数在线辨识,并针对PMSLM运行时存在大量动态过程的特性,提出一种具有饱和特性的分段变遗忘因子;然后,对功率开关非理想因素导致的误差电压进行补偿,进一步提高了辨识的精准度;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辨识算法的有效性,且具有收敛速度快、辨识结果精度高、多工况适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在线辨识 变遗忘因子 递推最小二乘 双模型 功率开关非理想因素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直驱风机的主动频率支撑控制策略
5
作者 刘尊祝 程志江 +1 位作者 王维庆 宋贝多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3,共11页
高比例风力发电使用大量的电力电子装置接入电网,不具备传统同步发电机的惯性响应特性,因此在外界扰动时难以维持系统频率的稳定性。构网型直驱风机采用虚拟同步控制方式运行,在扰动时不受锁相环的影响,能够给系统提供频率支撑。针对虚... 高比例风力发电使用大量的电力电子装置接入电网,不具备传统同步发电机的惯性响应特性,因此在外界扰动时难以维持系统频率的稳定性。构网型直驱风机采用虚拟同步控制方式运行,在扰动时不受锁相环的影响,能够给系统提供频率支撑。针对虚拟同步控制下,构网型直驱风机在受到外部扰动时出现的频率和功率波动较大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惯量和阻尼自适应的主动频率支撑控制策略。首先,建立风机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小信号模型;其次,利用特征根轨迹分析,探讨网侧控制环节中关键参数对系统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进而提出参数自适应调节的频率支撑控制策略;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小信号建模的准确性和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证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降低系统在扰动下的频率和功率波动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系统 构网型直驱风机 虚拟同步控制 小信号模型 特征根轨迹分析 自适应惯量 主动频率支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功分数阶微分校正的储能VSG并网有功响应策略 被引量:4
6
作者 石荣亮 杨桂华 +3 位作者 王国斌 兰才华 黄冀 王斌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210,共7页
为了解决在有功功率指令、电网频率2种扰动情况下储能虚拟同步机(VSG)并网有功难以兼顾良好的动态特性和稳态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功分数阶微分校正的VSG(AFDC-VSG)并网有功响应优化控制策略。分别建立典型VSG、AFDC-VSG这2种控... 为了解决在有功功率指令、电网频率2种扰动情况下储能虚拟同步机(VSG)并网有功难以兼顾良好的动态特性和稳态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功分数阶微分校正的VSG(AFDC-VSG)并网有功响应优化控制策略。分别建立典型VSG、AFDC-VSG这2种控制策略的并网有功闭环小信号模型,并给出相应的参数设计过程。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比分析不同控制策略在2种扰动下储能VSG的并网有功响应特性,并建立储能VSG并网系统的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共同验证了所提AFDC-VSG策略在优化储能VSG并网有功响应性能方面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机 储能 并网有功 有功分数阶微分校正 小信号模型 参数设计 响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控制的光伏并网变流器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提升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欣 李志伟 +7 位作者 王江 郭汶璋 张辉 吴晓鸣 王绪利 王明 刘钊汛 秦亮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6-307,共12页
新型配电网中柔性源荷容量占比的持续增加有利于提高配电网的灵活性和可控性,提出以基于虚拟同步控制的光伏并网变流器为对象,深入研究其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提升路径。首先,考虑锁相环的动态性能建立了光伏并网变流器在最大功率点跟踪(M... 新型配电网中柔性源荷容量占比的持续增加有利于提高配电网的灵活性和可控性,提出以基于虚拟同步控制的光伏并网变流器为对象,深入研究其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提升路径。首先,考虑锁相环的动态性能建立了光伏并网变流器在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MPPT)模式下的序阻抗模型,揭示了含光伏接入的配电网电能质量问题产生机理;然后,建立基于虚拟同步控制策略的光伏并网变流器阻抗模型,并明确该控制策略可降低台区配电网的等效阻抗,同时增强光伏变流器的电压支撑能力和改善直流互联装置的运行环境,并从谐波含量和电压波动两方面证明其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提升作用,为交直流混联配电系统电能质量主动优化与协同控制技术提供了新思路。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 序阻抗模型 并网变流器 配电网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异步电网频率强度在线评估方法及应用
8
作者 吴琛 陈可欣 +4 位作者 高晖胜 程旻 谢一工 胡光 辛焕海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86,共13页
电力系统分区异步互联、大规模新能源替代传统同步机使得系统频率强度降低,频率失稳风险增加。此时,在线评估系统频率强度、监测系统频率稳定裕度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适用于实际省级异步电网的频率强度在线评... 电力系统分区异步互联、大规模新能源替代传统同步机使得系统频率强度降低,频率失稳风险增加。此时,在线评估系统频率强度、监测系统频率稳定裕度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适用于实际省级异步电网的频率强度在线评估方法,包括数据获取与预处理、系统调频模型简化以及系统频率强度评估三个部分。首先,基于运行控制系统获取各设备开机、出力情况等工况信息,并通过BPA数据以及广域测量系统中的数据建立系统中设备调频动态模型库。其次,通过统一结构近似的方法将设备模型进行降阶,进而计算频率跌落深度系数以及坡度系数等指标以评估系统频率强度。最后,介绍了基于所提评估方法研发的频率强度在线评估系统及其在实际电网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稳定 频率强度 统一结构模型 在线评估 异步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变化的VSG并网模型预测有功补偿控制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郝晓光 马瑞 +1 位作者 李剑锋 金飞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5-142,共8页
随着负荷类型复杂多变,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难以应对不确定性环境带来的诸多挑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来设计补偿环节,旨在优化负荷大幅度变化情况下虚拟同步发电机并网控制的鲁棒性。首先,根据虚拟同步发电机基本原理建... 随着负荷类型复杂多变,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难以应对不确定性环境带来的诸多挑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来设计补偿环节,旨在优化负荷大幅度变化情况下虚拟同步发电机并网控制的鲁棒性。首先,根据虚拟同步发电机基本原理建立系统离散形式的状态方程;其次,考虑负荷变化引起的并网点电压和频率波动,将多种输入绝对误差值的二次型形式作为模型预测控制的代价函数,并将其赋予权重,预测输出值补偿至有功功率输入环节中,进而减少负荷波动对中低压配电网的影响;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验证该方法在单节点和IEEE33节点网络上具有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控制方法,该方法具有很强的暂态鲁棒性,响应时间降低82%以上,同时有效改善了多组虚拟同步发电机产生的欠阻尼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模型预测控制 构网控制 电网频率扰动 负荷变化 有功功率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电网负荷在线综合建模系统 被引量:11
10
作者 黄文英 方朝雄 +3 位作者 李可文 赵红嘎 陈谦 鞠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1,共5页
介绍了福建电网负荷在线综合建模系统。该系统基于"分类"、"在线"、"综合"和"实用化"的建模思路,在充分利用当前各种负荷相关数据源的基础上,对统计综合建模方法和总体测辨建模方法进行了改进... 介绍了福建电网负荷在线综合建模系统。该系统基于"分类"、"在线"、"综合"和"实用化"的建模思路,在充分利用当前各种负荷相关数据源的基础上,对统计综合建模方法和总体测辨建模方法进行了改进和综合,构建了负荷模型参数动态和长效管理的平台,从而较好地适应了负荷的时变性和多样性。目前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系统已经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模型 在线建模 综合建模 福建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直流微网双向并网变换器虚拟惯性控制策略 被引量:73
11
作者 伍文华 陈燕东 +3 位作者 罗安 周乐明 周小平 杨苓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0-371,共12页
针对直流微网中母线电压易受微网内部功率波动影响,通过类推交流微网中虚拟同步发电机的虚拟惯量,提出了一种直流微网双向并网变换器(bidirectional gridconnected converter,BGC)虚拟惯性控制策略,增强了直流微网的惯性,平抑了直流母... 针对直流微网中母线电压易受微网内部功率波动影响,通过类推交流微网中虚拟同步发电机的虚拟惯量,提出了一种直流微网双向并网变换器(bidirectional gridconnected converter,BGC)虚拟惯性控制策略,增强了直流微网的惯性,平抑了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建立BGC虚拟惯性控制小信号模型,推导出直流母线电压与BGC直流侧输出电流之间的小信号传递函数,深入分析直流微网功率突变下的系统动态特性,发现BGC直流侧输出电流相当于扰动量,会对直流母线电压的动态响应过程产生冲击性影响。对此,提出了BGC的直流侧输出电流前馈扰动抑制方法,平滑了直流母线电压的动态响应。分析了BGC系统的稳定性,选取了合适的BGC虚拟惯性控制参数。最后,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直流微网 双向并网变换器 功率波动 虚拟惯性控制 小信号模型 输出电流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矢量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的双馈电机并网及发电 被引量:32
12
作者 张虎 张永昌 杨达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76,共8页
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MPDPC)以其原理简单、动态响应快和控制目标灵活等优点在并网变换器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它利用系统模型来预测下一时刻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通过枚举比较得到使给定功率和反馈功率之间误差最小的电压矢量,相... 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MPDPC)以其原理简单、动态响应快和控制目标灵活等优点在并网变换器控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它利用系统模型来预测下一时刻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通过枚举比较得到使给定功率和反馈功率之间误差最小的电压矢量,相比传统的基于矢量表的直接功率控制具有更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为了进一步提高稳态性能并降低采样频率,提出一种基于双矢量的改进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即把一个控制周期分配给一个非零矢量和一个零矢量,通过优化非零矢量的作用时间来进一步减小功率脉动。通过合理安排矢量作用顺序甚至可以获得比传统MPDPC更低的开关频率而且稳态性能更好。在15 k W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上的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MPDPC,所提出的双矢量MPDPC能够以更低的采样频率实现快速平滑的并网同步和灵活的有功、无功控制,并且开关频率更低,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电机 并网同步 发电 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 双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电网互联的双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小信号建模 被引量:47
13
作者 杨洁 刘开培 +2 位作者 余俞 秦亮 乐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177-2184,共8页
小信号模型是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器设计的基础。对交流系统异步互联的双端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voltage dc,VSC-HVDC)系统小信号模型展开研究。通过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灵活选择与转换,构建逆变器及所连交流系... 小信号模型是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器设计的基础。对交流系统异步互联的双端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voltage dc,VSC-HVDC)系统小信号模型展开研究。通过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灵活选择与转换,构建逆变器及所连交流系统、整流器及所连交流系统、控制器及直流线路的线性化方程,结合状态空间法,建立不受交流系统强度约束的双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小信号模型。通过仿真对比,证明无论交流系统强弱,该小信号模型都能精确反映双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小干扰情况,具有普遍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网互联 电力系统 双端柔性直流输电 小信号模型 同步旋转坐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滤波电感在线估算的并网逆变器直接功率预测控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勇 吴国祥 谢门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4-89,共6页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直接功率预测控制建立在精确数学模型基础上,对滤波电感参数比较敏感。针对直接功率预测控制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在线估算的直接功率预测控制。将在线估算出来的滤波电感进行直接功率预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电感...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直接功率预测控制建立在精确数学模型基础上,对滤波电感参数比较敏感。针对直接功率预测控制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在线估算的直接功率预测控制。将在线估算出来的滤波电感进行直接功率预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电感在线估算的直接功率预测使功率有很好的静、动态特性;同时使输出电流正弦度良好,谐波含量小。从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并网逆变器 直接功率预测 精确数学模型 滤波电感 电感在线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功率同步构网型DFIG的阻尼分析及转矩振荡抑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谢震 高翔 +1 位作者 张悬光 张兴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9-38,共10页
随着风电占比的不断增加,功率同步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PS-DFIG)接入弱电网下的稳定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相比于锁相同步跟网型控制下的功率响应特性,基于构网型控制结构的PS-DFIG中有功环与转速环交互影响更容易引发转矩产生低频振荡。... 随着风电占比的不断增加,功率同步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PS-DFIG)接入弱电网下的稳定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相比于锁相同步跟网型控制下的功率响应特性,基于构网型控制结构的PS-DFIG中有功环与转速环交互影响更容易引发转矩产生低频振荡。为此,文中首先建立了PSDFIG系统的有功功率与发电机转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有功功率与转速响应的耦合特性,在此基础上借助电气阻尼分析方法研究了PS-DFIG系统环路特性对传动链低频振荡的影响。然后,基于多环路带宽设计准则,在有功环中引入微分前馈方法提高有功功率带宽,同时在转速环输出中附加转矩补偿,改善了电磁转矩的电气阻尼特性,提升了功率环参数的鲁棒性,有效降低了PS-DFIG系统传动链低频振荡的风险。最后,在RT-LAB的硬件在环平台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 功率同步 小信号模型 低频振荡 电气阻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被引量:45
16
作者 张艳霞 赵杰 邓中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97-3102,共6页
为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研究,采用光伏电源外特性等效方法,推导了大容量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搭建了10MW光伏电源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扰动观察最大功率跟踪方法,该方法不受测量和计算误差的影响,能保证光... 为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研究,采用光伏电源外特性等效方法,推导了大容量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数学模型,搭建了10MW光伏电源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扰动观察最大功率跟踪方法,该方法不受测量和计算误差的影响,能保证光伏电源尽快稳定在最大功率点。应用正弦脉宽调制的电压型三相桥式逆变器和具有阻尼电阻的LCL滤波器作为光伏电源与电网之间的接口,采用内外环加同步比例积分的电流控制技术实现并网。仿真实验验证了搭建的10MW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并网电流谐波符合IEEEStd929—2000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光伏模型 改进的扰动观察最大功率跟踪法 光伏并网系统 同步比例积分电流控制 阻尼LCL滤波器 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电网同步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燕青 朱丽君 +1 位作者 吕亚楠 任建平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0-45,共6页
构建了电网的加权动力学模型,以IEEE14节点标准测试系统为基础,对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网络特性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耦合强度、功率扰动以及发电机的入网方式等方面研究了系统的自同步能力,并对影响系统同步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电网 同步稳定性 复杂网络理论 加权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多逆变器频率无差控制策略 被引量:30
18
作者 孙亮 杨晓飞 +2 位作者 孙立国 刘益辰 刘闯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27,共10页
在采用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频率恢复控制的离网微电网中,由于纯积分模块的引入和一次调频响应较慢,造成系统功率分配不均和一、二次调频耦合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动开关延时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无差调频控制策略,即用可控的频率积分... 在采用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频率恢复控制的离网微电网中,由于纯积分模块的引入和一次调频响应较慢,造成系统功率分配不均和一、二次调频耦合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动开关延时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无差调频控制策略,即用可控的频率积分反馈回路代替传统虚拟同步发电机频率控制回路。通过改进的控制策略,可使微网逆变器根据角速度变化量的不同自动在一、二次调频之间切换,实现微网频率的恢复和功率按比例分配。建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对无差调频控制策略进行稳定性分析,并且给出所提控制策略参数的取值范围。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在满足频率无差调节的前提下,自动实现频率调节的一、二次解耦和输出功率按比例分配,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微电网 频率控制 小信号模型 功率均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G的微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鑫 陈优阔 郭英海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69-74,共6页
作为提高微电网安全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分析VSG原理,设计一种新型微网逆变器控制策略,建立VSG模型,利用其转子运动方程和无功调节的延迟特性,从而设计了一种工作频率调节器的新方案,... 作为提高微电网安全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分析VSG原理,设计一种新型微网逆变器控制策略,建立VSG模型,利用其转子运动方程和无功调节的延迟特性,从而设计了一种工作频率调节器的新方案,分析了主要控制参数对系统的稳定性的响应。实验表明,该方法性能良好,保号性强且稳态动态性能好,在该控制策略下可以稳定并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虚拟同步发电机 控制参数分析 模型 功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相变压器的直驱风机次同步振荡抑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韩平平 王希 +1 位作者 王欢 李晓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134,共9页
针对直驱风机接入弱交流电网引发严重的次同步振荡问题,建立了并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首先,利用特征值分析法得出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模态,通过参与因子分析揭示了直驱风机接入弱交流电网的次同步振荡机理;然后,在分析移相变压器应用原理... 针对直驱风机接入弱交流电网引发严重的次同步振荡问题,建立了并网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首先,利用特征值分析法得出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模态,通过参与因子分析揭示了直驱风机接入弱交流电网的次同步振荡机理;然后,在分析移相变压器应用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移相变压器可实现直驱风机并网系统负电阻补偿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上搭建了基于移相变压器的直驱风机并网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改变系统运行参数验证了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机 次同步振荡 弱交流电网 小信号模型 移相变压器 抑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