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line asymmetry estimation for whole angle mode coriolis vibratory gyroscopes by high frequency injec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Xiang-rui Meng Chong Li Yu-chen W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6期314-325,共12页
The whole angle mode gyroscope(WAMG)is considered to be the next generation architecture,but it is suffered from the asymmetry errors to conduct real products.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high frequency injection based... The whole angle mode gyroscope(WAMG)is considered to be the next generation architecture,but it is suffered from the asymmetry errors to conduct real products.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high frequency injection based approach for the error parameters online identification for the WAMG.The significance is that it can separate physical and error fingerprints to enable online calibration.The nonlinear WAMG dynamics are discretiz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numerical precision and computation efficiency.The optimized estimation methods are then constructed and compared to track asymmetry error parameters continuously.In the validation part,its results firstly prove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accurately identify constant asymmetry parameters with an overall tracking error of less than 1 ppm and the extreme numerical convergence can reach 10^(-12)ppm.Under the dynamic asymmetry variation condition,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s(RMSE)indicate that the tracking accuracy can reach the level of10^(-3),which shows the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scheme.In summary,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estimate the WAMG asymmetry errors online with satisfied performance and practical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te-integrating gyroscope(RIG) Whole angle mode gyroscope(WAMG) Coriolis vibrating gyroscope(CVG) online calibration online identification online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相关和旋转约束的视觉惯性里程计在线时间校准算法
2
作者 蒙军杰 熊军林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8-292,共5页
在融合相机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数据推测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时,传感器测量记录的时间点对用于估计轨迹的视觉惯性里程计(VIO)的鲁棒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然而,由于传感器数据到达接收端的延迟存在差异,图像数据流和IMU数据流之间通常存... 在融合相机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数据推测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时,传感器测量记录的时间点对用于估计轨迹的视觉惯性里程计(VIO)的鲁棒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然而,由于传感器数据到达接收端的延迟存在差异,图像数据流和IMU数据流之间通常存在不可避免的时间偏置,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互相关和旋转对齐的视觉惯性里程计在线时间校准的算法。首先使用对极几何和预积分算法分别得到相机和IMU各自的相对位姿,并计算出相机的角速度;然后根据相机与IMU的角速度进行互相关计算,得到初步的时间偏置估计;最后利用相机和IMU相对位姿进行旋转约束,通过优化误差函数得到更精确的相对时间偏置估计,该时间偏置值随后用于平移传感器的时间轴以进行校准。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减缓时间偏置对里程计精度带来的影响,并使得VIO能够在具有更大时间偏置范围的数据流下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时间校准 旋转约束 视觉惯性里程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杂波反射率因子的天气雷达在线标校方法
3
作者 雷永恒 王黎明 +3 位作者 杨亭 傅一原 刘宜萱 叶飞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7-226,共10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地杂波反射率因子天气雷达在线标校方法,旨在及时发现并纠正由于雷达硬件故障或性能退化导致的反射率因子测量误差偏移,提高降水定量估测的准确性。利用Gabella天气雷达杂波识别算法,对未滤波的反射率因子数据进行...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地杂波反射率因子天气雷达在线标校方法,旨在及时发现并纠正由于雷达硬件故障或性能退化导致的反射率因子测量误差偏移,提高降水定量估测的准确性。利用Gabella天气雷达杂波识别算法,对未滤波的反射率因子数据进行地杂波标记,在此基础上,通过重新采样获得固定维度的地杂波数据矩阵,统计地杂波的出现频次,计算地杂波数据的累计概率密度函数,并选取其95%分布对应的反射率因子值作为监测值,以识别稳定的地杂波数据;再利用金属球标校方法得到地杂波反射率因子的基值,最终通过监测值与基值的差值计算雷达的相对校准值。并进行了地杂波数据选取范围、去距离订正以及大范围降水条件下的敏感性试验,优化了筛选阈值,显著提高了雷达系统偏差在线标校的灵敏度和可靠性。长沙莲花山CINRAD/SA-D型天气雷达的试验结果表明,2024年3月28日,在大范围降水条件下,雷达逐小时相对校准值平均为0.22 dB,标准偏差为0.76 dB;3月逐日相对校准值标准差为0.75 dB,并在3月8日~9日有效监测到雷达标定常数变化约2 dB;9月11日,金属球定点扫描获得的地杂波反射率因子基值与理论值对比,雷达系统偏差为-0.13 dB,标准差为0.26 dB。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天气雷达系统偏差的在线监测灵敏度和可靠性,为天气雷达的在线标校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 地杂波 反射率因子 在线标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品质在线检测: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建模与迁移
4
作者 崔晨昊 樊晨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4,I0012,共12页
谷物作为全球粮食供应的基础,其品质检测对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传统的实验室方法虽准确,但耗时且成本高,难以满足在线实时检测的需求。近红外(NIR)光谱技术以其快速、无损、多指标同步检测的优势,在谷物品质检测领域... 谷物作为全球粮食供应的基础,其品质检测对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传统的实验室方法虽准确,但耗时且成本高,难以满足在线实时检测的需求。近红外(NIR)光谱技术以其快速、无损、多指标同步检测的优势,在谷物品质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NIR光谱数据的高维性、复杂性以及不同仪器、环境和样品间的差异,对建模方法和模型迁移提出了挑战。本文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谷物食品品质在线检测中的应用,系统梳理了从传统线性建模(如偏最小二乘回归)、非线性建模(如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到深度学习方法(如卷积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模型迁移技术在解决仪器间差异、环境变化和样品多样性等问题中的策略、挑战与最新进展,包括有标样和无标样模型迁移方法。此外,总结了NIR技术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的挑战、经验和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近红外技术在谷物行业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谷物质量 在线检测 化学计量学 模型迁移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栅尺测量的明渠流量计校准装置及其在线校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忠杰 吴丽滨 +1 位作者 易国贤 周军红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4-138,共5页
明渠流量计是监测水流量的一种计量器具,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其不便拆卸、堰槽设计不规范、校准方法缺失等原因,使得明渠流量计在线溯源成为业内亟需解决的难题。该文开发出一款基于光栅尺测量的明渠流量计校准装置,并应用该装置研... 明渠流量计是监测水流量的一种计量器具,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其不便拆卸、堰槽设计不规范、校准方法缺失等原因,使得明渠流量计在线溯源成为业内亟需解决的难题。该文开发出一款基于光栅尺测量的明渠流量计校准装置,并应用该装置研究出模拟液位法的明渠流量计在线校准方法。该方法克服了标准液位计法及流速面积法等现有溯源方法存在的不足,具有操作简便、测量准确、模拟水位可调、过程智能化等特点,为明渠流量计在线溯源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明渠流量计 光栅尺 校准装置 在线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展望综述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伟 余新阳 张伟中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0-1250,共11页
在航空、能源、交通、军工等国家战略领域中,针对复杂曲面零件的自动化、高质量和高效率磨抛需求,对近年来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磨抛加工关键技术及集成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从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机理及工艺优化、磨抛运... 在航空、能源、交通、军工等国家战略领域中,针对复杂曲面零件的自动化、高质量和高效率磨抛需求,对近年来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磨抛加工关键技术及集成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从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机理及工艺优化、磨抛运动轨迹规划、磨削力控制等方面总结了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技术的研究成果;然后,介绍了国内外机器人磨抛集成系统应用现状;最后,分析了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技术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趋势,为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磨抛机理不够清晰,数学模型不够准确,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轨迹规划效率不高,磨抛力的控制仍不够精准等;另外,磨抛工艺参数优化、机器人力位混合控制、机器人高精度标定与误差补偿、基于数字孪生的机器人磨抛在线监控、机器人磨抛细分应用场景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将极大地推动机器人磨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趋势 抛磨机器人 复杂曲面零件 磨抛工艺参数优化 磨抛在线监控 高精度标定与误差补偿 磨削力控制 磨抛运动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LSTM网络的无人机MEMS-IMU零偏在线标定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程向红 吴昕怡 +1 位作者 刘丰宇 钟志伟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3-218,共6页
针对在卫星信号拒止、视觉系统退化场景中无人机MEMS-IMU零偏无法准确估计并补偿导致导航误差迅速发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的零偏在线标定方法。首先,为解决MEMS-IMU零偏数据非线性强、传统循环时间网络训练效... 针对在卫星信号拒止、视觉系统退化场景中无人机MEMS-IMU零偏无法准确估计并补偿导致导航误差迅速发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的零偏在线标定方法。首先,为解决MEMS-IMU零偏数据非线性强、传统循环时间网络训练效果差的问题,设计序列到序列的LSTM神经网络结构,引入教师强迫机制,提高了网络特征学习能力。然后,在导航过程中使用训练后的网络对MEMS-IMU零偏在线标定,补偿后的IMU量测与视觉信息联合优化,保证了导航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纯惯性导航实验中,所提方法的绝对位置误差比传统LSTM方法减小了6.5%;在EUROC数据集下进行的视觉惯性组合导航实验中,所提方法的平均绝对位置误差比传统LSTM方法减小了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导航定位 微惯性测量单元 在线标定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标准样品浓度稀释的在线氚监测仪校准装置
8
作者 方登富 韦应靖 +3 位作者 王明亮 李胤 陈双强 段嘉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3,共6页
为解决在线氚监测仪的现场校准问题,开展了在线氚监测仪现场校准方法研究,主要包括现场校准装置的机械构造、工作原理、校准装置量值的确定,以及需要开展的校准项目。利用该现场校准装置和氚活度浓度标准装置,对同一台在线氚监测仪进行... 为解决在线氚监测仪的现场校准问题,开展了在线氚监测仪现场校准方法研究,主要包括现场校准装置的机械构造、工作原理、校准装置量值的确定,以及需要开展的校准项目。利用该现场校准装置和氚活度浓度标准装置,对同一台在线氚监测仪进行了校准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的校准因子分别为1.07和1.05,相对偏差约为2%,该现场校准装置具备量值传递的能力,可满足现场校准要求。此外,该校准装置具有便携性、可操作性和可拆分的特点,可保证现场校准不受场所作业空间的限制,适合在现场进行校准实验,可解决国内在线氚监测仪设备无法溯源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式 氚监测仪 现场校准 量值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陀螺旋转调制惯导系统及关键技术发展
9
作者 查峰 卜浩宇 +1 位作者 戴海发 童余德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7,共13页
面向长航时、高精度的自主导航技术需求,系统梳理光学陀螺旋转调制惯导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关键技术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基于惯导系统误差特性,阐述了旋转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其次,系统回顾和梳理欧美等西方国家旋转惯导系统发... 面向长航时、高精度的自主导航技术需求,系统梳理光学陀螺旋转调制惯导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关键技术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基于惯导系统误差特性,阐述了旋转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其次,系统回顾和梳理欧美等西方国家旋转惯导系统发展历程,分析了系统发展演变后的技术逻辑,总结了我国旋转惯导系统的研制现状。最后,立足于提高系统自主导航精度,从旋转策略优化、误差标校、初始对准3个方面分析了旋转惯导系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在总结光学陀螺旋转调制惯导系统及关键技术发展基础上,针对后续旋转惯导系统研究提出了几点思考,为高精度自主导航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陀螺 光纤陀螺 旋转调制 旋转惯导 旋转策略 惯性导航 误差补偿 在线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传感器的机械加工工件尺寸偏差在线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安石 张国福 孟令威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5-220,共6页
伴随着现代机械加工行业的飞速发展,其对工件尺寸精度要求逐渐提升。但是,现阶段对于机械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尺寸精度还存在一定不足,而对于工件尺寸偏差检测的方法,也常常受到图像噪声、算法缺陷的影响,导致工件尺寸偏差检测准确性的降... 伴随着现代机械加工行业的飞速发展,其对工件尺寸精度要求逐渐提升。但是,现阶段对于机械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尺寸精度还存在一定不足,而对于工件尺寸偏差检测的方法,也常常受到图像噪声、算法缺陷的影响,导致工件尺寸偏差检测准确性的降低。故提出基于激光传感器的机械加工工件尺寸偏差在线检测方法研究。选取与配置激光传感器,以此为基础,获取机械加工工件尺寸测量激光数据,利用限幅滤波法去除工件尺寸测量激光数据中的噪声数据,计算机械加工工件的测量尺寸(长、宽与高),加载工件期望尺寸数据,衡量两者之间的差值,以此为依据判定机械加工工件尺寸是否存在偏差,实现工件尺寸偏差的在线检测。实验数据显示:提出方法应用后获得的机械加工工件尺寸(长、宽与高)偏差检测结果与实际偏差相同,最大误差不超过0.5 mm,可分辨的最小偏差为0.2 mm,充分证实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寸偏差 机械加工工件 传感器参数标定 激光传感器 在线检测 偏差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结冰风洞冰形在线测量系统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左承林 马军 +4 位作者 魏龙涛 孙冬宁 刘冠冕 程志航 易贤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120,I0002,共12页
针对大型结冰风洞试验中结冰生长过程三维冰形连续测量需求,研制了基于激光线扫描成像的冰形在线测量系统,并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3 m×2 m结冰风洞某型飞机机翼模型结冰试验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基于三维标定装置,对系统扫... 针对大型结冰风洞试验中结冰生长过程三维冰形连续测量需求,研制了基于激光线扫描成像的冰形在线测量系统,并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3 m×2 m结冰风洞某型飞机机翼模型结冰试验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基于三维标定装置,对系统扫描测量过程中的所有激光平面进行了快速标定,获得了相机参数和激光平面参数。为实现复杂结冰表面激光线的精确提取,将Steger方法与梯度重心法进行了有效结合,实现了激光线亚像素的精确提取,结合标定结果,解算激光线空间三维坐标,进而重建得到结冰冰形整体三维形貌。试验结果表明,冰形在线测量系统重复测量精度仅为0.18 mm,可有效获取不同云雾环境下模型前缘霜冰、明冰以及混合冰生长过程在不同时刻的三维冰形。与商用三维扫描仪的测量结果相比,两者结果吻合良好,整体标准偏差为0.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冰风洞 三维冰形 在线测量 激光线扫描成像 标定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MU在线校准的SLAM精度提升方法研究
12
作者 周霆威 乔贵方 +2 位作者 刘娣 付冬梅 张颖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SLAM算法是当前移动机器人实现精准定位和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分析了惯性测量单元(IMU)的系统误差会对SLAM算法的建图和导航精度影响较大,并且IMU的系统误差会随工作时间发生变化的问题后,提出了一种易于实现的IMU...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SLAM算法是当前移动机器人实现精准定位和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分析了惯性测量单元(IMU)的系统误差会对SLAM算法的建图和导航精度影响较大,并且IMU的系统误差会随工作时间发生变化的问题后,提出了一种易于实现的IMU在线标定方法。该标定方法首先建立了IMU中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误差模型。其次通过二维云台实现IMU的姿态调整。然后通过读取加速度传感器的静态数值实现加速度计的误差参数辨识。最后以标定后的加速度计输出数据和陀螺仪计算的旋转矩阵,实现陀螺仪的误差参数辨识。为验证以上标定算法的效果,文中基于标定前后的IMU分别进行SLAM建图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标定后IMU的建图精度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测量单元 误差标定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移动机器人 在线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CAT中基于SCAD惩罚和EM视角的在线标定方法开发——G-DINA模型
13
作者 谭青蓉 蔡艳 +2 位作者 汪大勋 罗芬 涂冬波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0-688,I0005-I0007,共22页
G-DINA(the generalizeddeterministic input,noisy and gate)模型限制条件少,应用范围广,满足大量心理与教育评估测验数据的要求。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G-DINA等模型的同时标定新题Q矩阵与项目参数的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D-CAT)... G-DINA(the generalizeddeterministic input,noisy and gate)模型限制条件少,应用范围广,满足大量心理与教育评估测验数据的要求。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G-DINA等模型的同时标定新题Q矩阵与项目参数的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D-CAT)在线标定新方法SCADOCM,以期促进CD-CAT在实践中的推广与应用。本研究分别基于模拟题库以及真实题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SIE方法,SCADOCM在各实验条件下均具有较为理想的标定精度与标定效率,应用前景较好;SIE方法不适用于饱和的G-DINA等模型,其各实验条件下的Q矩阵标定精度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 在线标定 Q矩阵 G-DINA模型 SCAD惩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弹体的非理想阵列测向技术研究
14
作者 赵梓君 刘鲁涛 王乐萍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7-343,共7页
[目的]针对旋转弹测向系统在飞行过程中由强杂波环境带来的误差干扰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实时校正的波达方向(DOA)估计算法。[方法]该算法利用阵列旋转角度这一先验条件,基于最大似然(ML)准则,实现对共形阵列误差和信号空域-极化域参数的... [目的]针对旋转弹测向系统在飞行过程中由强杂波环境带来的误差干扰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实时校正的波达方向(DOA)估计算法。[方法]该算法利用阵列旋转角度这一先验条件,基于最大似然(ML)准则,实现对共形阵列误差和信号空域-极化域参数的联合估计。[结果]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对存在方位依赖的幅相不一致性误差的阵列系统,可以实现在线的误差和信号参数联合估计,且该算法的估计性能均与阵列平台旋转次数和信噪比(SNR)相关,当旋转次数达到24以上时,在低信噪比为10 dB情况下空域参数估计误差在1°以下。[结论]所提算法采用分维交替处理的思路来解决多参数估计问题,在保证参数收敛的同时大幅降低了运算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校正 阵列旋转 波达方向估计 极化敏感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无人舰载机舰面定位研究
15
作者 侯鹏帅 周大鹏 +1 位作者 杨大鹏 陈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5,共10页
无人舰载机在航母舰面的自主定位是实现自主转运、提高驶入/驶出效率的重要前提.其中,如何依靠机载传感设备实现GPS拒止环境下的舰载机自主舰面定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和激光雷达融合的无人舰载机舰面自主定... 无人舰载机在航母舰面的自主定位是实现自主转运、提高驶入/驶出效率的重要前提.其中,如何依靠机载传感设备实现GPS拒止环境下的舰载机自主舰面定位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和激光雷达融合的无人舰载机舰面自主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结合手眼标定和互信息标定方法进行多传感器在线标定,使无人舰载机在面对风浪及航母运行等情况下机身摇晃导致传感器外参标定结果变化后仍能保持稳定运行;引入因子图用于无人舰载机的多传感器位姿联合优化并基于自主转运过程中的运动模型建立了简单高效的传感器失效标准,从而有效地融合了激光雷达和视觉定位结果,使该算法在单个传感器失效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进行精确的自主定位;最后建立了基于多传感器的舰载机舰面仿真系统对本文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单个传感器失效的情况下定位误差仍维持在0.2m以内,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舰载机 多传感器融合 自主定位 在线标定 舰面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流变参数在线校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海 杨兵祥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5,共9页
目前钻井现场主要采用旋转黏度计手动方式测量钻井液的流变性,测量周期长、人为干扰因素大。同时,现有管式黏度计在线测量装置受抽取钻井液隔膜泵的流体脉动、电机振动及压差测量偏置误差等因素影响,测量精度与稳定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 目前钻井现场主要采用旋转黏度计手动方式测量钻井液的流变性,测量周期长、人为干扰因素大。同时,现有管式黏度计在线测量装置受抽取钻井液隔膜泵的流体脉动、电机振动及压差测量偏置误差等因素影响,测量精度与稳定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在双管压差管式黏度计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与极大似然估计的钻井液流变参数在线校准方法。首先,利用压差传感器测量数据建立经验模态分解模型,提取隔膜泵脉动、电机振动及测量误差导致的干扰信号,实现对恒流压差信号的准确识别;然后,建立管式黏度计的流变参数解算模型,利用双测量管的剪切应力−剪切速率曲线,建立极大似然估计的钻井液剪切应力参数校准模型;最后,利用搭建的钻井液性能在线监测试验装置进行了试验验证,利用该钻井液流变参数在线校准方法得到的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动切力等参数的精度均显著优于未校准参数的精度,且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动切力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满足钻井现场测试要求。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精度高,为实现钻井液流变参数快速准确测量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流变性 在线测量 经验模态分解 极大似然估计 流变曲线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R的PFC微观参数辅助标定方法研究
17
作者 温晨 黄敏 +1 位作者 邱贤阳 黄帅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5-684,共10页
PFC数值模拟所需的微观参数通常通过人工试算的方式进行标定,该方法受标定人员经验的影响,效率较低,难以快速处理大量岩石试件。以平行黏结模型为例,建立微观参数正交试验表并进行数值模拟,以此为样本分别使用支持向量回归机(SVR)和BP... PFC数值模拟所需的微观参数通常通过人工试算的方式进行标定,该方法受标定人员经验的影响,效率较低,难以快速处理大量岩石试件。以平行黏结模型为例,建立微观参数正交试验表并进行数值模拟,以此为样本分别使用支持向量回归机(SVR)和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对室内测得的宏观参数进行预测,得到的微观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预测效果,若效果不佳则将模拟数据加入样本继续训练直至获得理想的结果。研究表明:利用数值模拟和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正反演方法,可以高效标定微观参数,其中BP神经网络模型需要试算7次,而支持向量机模型仅需试算3次,标定效率更高。因此,基于正反演结合的SVR微观参数辅助标定方法不仅效率高、可重复性强、不受标定人员经验影响,而且适用于批量试件的标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标定 颗粒流 支持向量回归机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正交试验 正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CCD设计法在PFC^(3D)数值模型细观参数标定
18
作者 徐超华 张搏 +2 位作者 秦晓辉 周春霞 韦家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13512-13520,共9页
采用离散单元法分析岩石物理力学特性时,为了使数值模拟的宏观参数满足分析要求,需对细观参数进行参数标定。首先以单轴压缩和巴西劈裂试验的颗粒流模型模拟物理试验,利用PB(Plackett-Burman)设计方法筛选出对宏观力学参数影响最为显著... 采用离散单元法分析岩石物理力学特性时,为了使数值模拟的宏观参数满足分析要求,需对细观参数进行参数标定。首先以单轴压缩和巴西劈裂试验的颗粒流模型模拟物理试验,利用PB(Plackett-Burman)设计方法筛选出对宏观力学参数影响最为显著的细观参数,得到细观参数与宏观力学参数的线性关系式。然后以此为基础采用中心组合设计(CCD设计)方法得出细观参数对宏观力学参数的响应性效果,以及细观参数与宏观参数的非线性关系式,并联立线性与非线性关系式进行多目标规划问题求解。最后基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多目标规划问题求解,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细观参数平行黏结黏聚力c和平行黏结抗拉强度σ_(t)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影响最为显著,皆呈现正相关关系;平行黏结模量E_(c)和平行黏结刚度比k_(n)/k_(s)对岩石弹性模量影响最为显著,E_(c)对岩石弹性模量呈现正相关关系,而k_(n)/k_(s)呈现负相关关系;k_(n)/k_(s)对岩石泊松比影响最为显著,呈现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CCD设计 离散单元法 参数标定 单轴压缩 巴西劈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装方式激励的捷联惯导在线标定算法研究及仿真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建业 华冰 +1 位作者 赖际舟 王松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15-2520,共6页
研究了惯性测量单元(IMU)机载安装方式对捷联惯导在线标定的影响。首先针对动力调谐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进行了建模和参数估计分析。以激励误差输出为目的,通过改变IMU在试验飞行器的安装位置,从理论算法角度分析了角度偏移和位置偏移两... 研究了惯性测量单元(IMU)机载安装方式对捷联惯导在线标定的影响。首先针对动力调谐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进行了建模和参数估计分析。以激励误差输出为目的,通过改变IMU在试验飞行器的安装位置,从理论算法角度分析了角度偏移和位置偏移两种安装方式对IMU输出的影响,提出基于安装方式激励的捷联惯导在线标定算法,并进行了标定后的补偿效果验证。仿真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标定出动态情况下的惯导误差参数,IMU安装方式对惯导的空中在线误差标定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在同等航迹要求下大大提高了标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惯导系统 误差标定 在线标定 IMU安装方式 动力调谐陀螺(DT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力输送电容层析成像在线标定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道业 周宾 +1 位作者 许传龙 王式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31-35,共5页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气力输送过程监测手段。由于物料种类变化或物性变化引起的两相流混合介电常数变化,会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需要对新流动介质重新标定。标定过程中,一般要将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拆下,置于空管和满管2种状态...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气力输送过程监测手段。由于物料种类变化或物性变化引起的两相流混合介电常数变化,会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需要对新流动介质重新标定。标定过程中,一般要将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拆下,置于空管和满管2种状态下标定,获得空满管电容。该文提出一种气力输送电容层析成像在线标定方式。建立电容传感器模型,并通过有限元仿真的方式分析了电容模型的误差。通过对被测物料的采样,获得物料的介电常数,根据预先标定好的电容-介电常数关系计算出当前介电常数下的传感器的满管电容值。该方法无需拆卸传感器,不干扰气力输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标定 电容层析成像:气力输送 电容模型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