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古近系文昌组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的定量构建
1
作者 刘依梦 朱红涛 +3 位作者 施和生 舒誉 刘强虎 付鑫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41,113,共5页
珠江口盆地的相对湖平面变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新近系海相盆地,由于资料限制,很少深入探讨古近系陆相湖盆的湖平面变化。恩平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发育重要的烃源岩和储层,由于无井钻穿文昌组,只能根据地震资料探讨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基于三... 珠江口盆地的相对湖平面变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新近系海相盆地,由于资料限制,很少深入探讨古近系陆相湖盆的湖平面变化。恩平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发育重要的烃源岩和储层,由于无井钻穿文昌组,只能根据地震资料探讨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结合Wheeler变换,定量重建恩平凹陷古近系文昌组的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和湖岸线迁移曲线,并与传统上超点法定性重建的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构建的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总体趋势一致,但是识别精度差别较大。定量构建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的优势在于:1不仅能反映湖平面总体变化趋势,还能有效反映湖平面的小幅度升降,为识别高级别层序地层单元提供条件;2上超点法定性解释人为主观性较大,造成解释结果的多解性,而Wheeler变换定量解释具有客观性,消除了人为影响,有效降低了多解性;3层序地层定量自动追踪不但有效减少人为解释的工作量,还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获取的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研究区文昌组可以划分为2期裂陷旋回和7个三级层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湖平面变化曲线 上超点法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文昌组恩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