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expert system for grate-kiln process of iron ore oxide pellet production.Part Ⅱ:Rotary kiln process control 被引量:7
1
作者 范晓慧 王祎 陈许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1724-1727,共4页
Rotary kiln process for iron ore oxide pellet production is hard to detect and control.Construction of one-dimensional model of temperature field in rotary kiln was described.And the results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Rotary kiln process for iron ore oxide pellet production is hard to detect and control.Construction of one-dimensional model of temperature field in rotary kiln was described.And the results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online control.Establishment of kiln process control expert system was presented,with maximum temperature of pellet and gas temperature at the feed end as control cores,and interval estimate as control strategy.Software was developed and put into application in a pellet plant.The results show that control guidance of this system is accurate and effective.After production application for nearly one year,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first grade rate of pellet are increased by 86 N and 2.54%,respectively,while FeO content is 0.05% lowered.This system can reveal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real time kiln process,and provide a powerful tool for online control of pellet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hematical model expert system one-dimensional temperature field rotary kiln iron ore oxide pell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thermal diffusion of water vapor in unsaturated soils based on Fick’s second law 被引量:8
2
作者 LIU Fei-fei MAO Xue-song +3 位作者 ZHANG Jian-xun WU Qian LI Ying-ying XU Ch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7期2017-2031,共15页
In arid regions, water vapor diffusion predominates the total water migration in unsaturated soil, which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With the aim of revealing the diffusion mecha... In arid regions, water vapor diffusion predominates the total water migration in unsaturated soil, which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With the aim of revealing the diffusion mechanism of water vapor in unsaturated soil, a water vapor migration test device was developed to conduct the water vapor migration indoor test. The tes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vapor diffusion in unsaturated soil conformed to Fick’s second law.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water vapor diffusion under isothermal conditions in unsaturated soi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Fick’s law. Factors including the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gradient,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distribution, soil type and temperature that affect the water vapor diffusion coefficient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was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moisture content calculated by th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obtained by the indoor experiment. The vapor diffusion coefficient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gradient and temperature. When the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gradient is constant, the vapor diffusion coefficien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matrix suction ratio in dry and wet soil section. The effect of soil type on the water vapor diffusion coefficient was complex, as both the moisture content and soil particle sizes affected the water vapor diff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vapor diffusion coefficient unsaturated soil mathematical model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gradient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distribution soil type temper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来流对深水水库过饱和总溶解气体输移的影响
3
作者 周哲成 石浩洋 +4 位作者 郭辉 王智欣 李析男 杨文俊 金光球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43,52,共10页
梯级深水水库产生的水温分层现象可降低下游水库来流水温,导致泄洪水体总溶解气体(TDG)的过饱和程度随库区密度分层流的输移过程产生变化。以溪洛渡—向家坝区间为研究区域,基于原位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研究低温来流对深水... 梯级深水水库产生的水温分层现象可降低下游水库来流水温,导致泄洪水体总溶解气体(TDG)的过饱和程度随库区密度分层流的输移过程产生变化。以溪洛渡—向家坝区间为研究区域,基于原位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研究低温来流对深水水库过饱和TDG纵向和垂向输移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①来流水温降低2℃,TDG云团潜入位置提前36.4 km,峰值垂向位置下移55 m、垂向影响范围减少23%;②来流水温降低2℃,TDG饱和度110%以上云团输移至向家坝坝前阶段和后续阶段,包络面积衰减速率降幅分别为16%和44%;③从射流区到交换区过饱和TDG平均纵向迁移速度显著降低,降幅达92%;④来流水温降低2℃,向家坝表孔出流TDG饱和度峰值和均值的降低程度分别为机组出流的3.2倍和4倍;⑤水温降低对鱼类安全水深阈值的补偿效应可量化为0.20 m/℃。研究成果可为梯级深水水库汛期生态调度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G输移过程 数学模型 水库水温分层 总溶解气体(TDG) 云团位置 水温补偿 生态调度 梯级深水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土壤水分运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4
作者 冯宝平 张展羽 +1 位作者 张建丰 汪志荣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3-648,共6页
综述了温度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 ,温度影响的机理和考虑温度影响的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 ,以及目前所用的实验研究方法 ,同时提出了本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展望。
关键词 温度 土壤 水分运动 数学模型 实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级电站水温累积影响研究 被引量:50
5
作者 邓云 李嘉 +1 位作者 李克锋 李然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3-279,共7页
采用数学模型进行梯级电站的水温累积影响研究,预测了雅砻江锦屏一级和二滩两个梯级电站联合运行时的库区水温分布及下泄水温过程,并与二滩电站单独运行时的水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锦屏一级水库全年稳定分层,库底保持稳定低温8.6... 采用数学模型进行梯级电站的水温累积影响研究,预测了雅砻江锦屏一级和二滩两个梯级电站联合运行时的库区水温分布及下泄水温过程,并与二滩电站单独运行时的水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锦屏一级水库全年稳定分层,库底保持稳定低温8.6℃,坝前表层水温在12.7~24.2℃内变化,下泄水温明显延迟。二滩库区在单独运行和联合运行时均稳定分层,但联合运行较单独运行时库表水温降低,库底水温升高,水温分层有所减弱,而下泄水温过程的延迟和均化现象进一步加强,梯级电站的累积生态环境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梯级电站 累积影响 数学模型 温度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温水基钻井液超高温高压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赵怀珍 薛玉志 +2 位作者 李公让 刘宝锋 王宏喜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共5页
为了解超高温高压条件下钻井液的流变规律,采用M7500型超高温高压流变仪测定了胜科1井四开井段抗高温钻井液的超高温高压流变性并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抗高温钻井液的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和动切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力的... 为了解超高温高压条件下钻井液的流变规律,采用M7500型超高温高压流变仪测定了胜科1井四开井段抗高温钻井液的超高温高压流变性并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抗高温钻井液的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和动切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温度对流变性的影响远比压力的影响大,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压力的影响逐渐增大。流变曲线拟合结果表明,赫切尔-巴尔克莱模式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超高温高压条件下抗高温钻井液的流变性。在大量现场钻井液流变性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能够准确预测井下超高温高压条件下钻井液表观黏度的数学模型。该研究为超高温钻井液技术在胜科1井的成功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高温 高压 流变性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赵胜英 鄢捷年 +2 位作者 丁彤伟 陈兆发 郭健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80,共3页
使用Fann50SL型高温高压流变仪对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的流变性能进行了测定。实验分析表明,该种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在高压下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和剪切应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其降低趋势逐渐递减。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 使用Fann50SL型高温高压流变仪对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的流变性能进行了测定。实验分析表明,该种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在高压下表观黏度、塑性黏度和剪切应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其降低趋势逐渐递减。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确定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下遵循的流变模式——卡森模式,建立了预测井下高温高压条件下钻井液表观黏度的数学模型。计算表明,所建立的预测钻井液表观黏度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高密度钻井液在高压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钻井液的表观黏度与温度呈指数函数关系。运用幂律、H-B和卡森等流变模式对钻井液高温高压下的流变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时,建议最好选用卡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水基钻井液 高温 高压 高密度 流体力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水基钻井液静态密度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贵 蒲晓林 +1 位作者 罗兴树 侯勤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7-99,共3页
高温高压条件下,水基钻井液的密度不再是一个常数。而过窄的安全泥浆密度窗口是钻高温高压油气井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之一。采用高温高压静密度测定装置和常规钻井液性能测定仪器,研究了自来水和低、中、高三种密度水基钻井液的静态密度随... 高温高压条件下,水基钻井液的密度不再是一个常数。而过窄的安全泥浆密度窗口是钻高温高压油气井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之一。采用高温高压静密度测定装置和常规钻井液性能测定仪器,研究了自来水和低、中、高三种密度水基钻井液的静态密度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规律,并回归了其关系式,建立起了钻井液静态密度随温度和压力而变化的数学模型,并对影响高温高压下水基钻井液静态密度变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温度对水基钻井液的密度影响最大,压力对其影响较小的结论。根据实验数据提出了随着温度的升高,压力对钻井液的密度变化影响变大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高温 高压 密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低温真空干燥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17
9
作者 尹丽妍 于辅超 +1 位作者 吴文福 马中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9-132,共4页
基于水势理论分析,建立了谷物低温真空干燥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同时反映粮食初始水分、平衡水分、干燥温度、介质压力、介质湿度等对干燥过程的影响规律。根据此模型分析了玉米低温真空干燥的机理,并指出与热风干燥相比较,低温真空... 基于水势理论分析,建立了谷物低温真空干燥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同时反映粮食初始水分、平衡水分、干燥温度、介质压力、介质湿度等对干燥过程的影响规律。根据此模型分析了玉米低温真空干燥的机理,并指出与热风干燥相比较,低温真空干燥在低温下能有效地提高谷物籽粒相对环境的水势,从而在保证谷物品质受损伤小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干燥的效率和降低干燥的能源消耗。同时,通过对初始水分不同的两组样品的试验,研究了谷物低温真空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的规律,谷物低温真空干燥过程包括3个阶段:加速阶段、恒速阶段和降速阶段,随真空度的提高,到达安全储藏水分的时间减少,平衡水分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真空干燥 数学模型 水势 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3的水库水温结构模拟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马腾 刘文洪 +1 位作者 宋策 程文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09年第2期68-71,共4页
MIKE3是一款用于模拟水动力、水质、泥沙的专业工程软件,主要应用于港口、河流、湖泊、河口海岸和海洋,具有先进的前后处理功能和友好的用户界面。介绍了MIKE3数学模型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方法,并将MIKE3应用于新疆伊犁喀什河上游梯级开发... MIKE3是一款用于模拟水动力、水质、泥沙的专业工程软件,主要应用于港口、河流、湖泊、河口海岸和海洋,具有先进的前后处理功能和友好的用户界面。介绍了MIKE3数学模型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方法,并将MIKE3应用于新疆伊犁喀什河上游梯级开发对库区水温的影响研究中,就其中开英布拉克水库的模拟过程做出详细说明。计算结果表明:三维流场、温度场预测较为合理,MIKE3软件对于此类问题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三维数学模型 三维流场 MIK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水温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钱小蓉 廖红 +1 位作者 顾恒岳 薛联芳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34-140,共7页
研究了分层型水库水温预测模型和计算方法。预测表明,0~5m为变温层,5~30m为温跃层,30m以下为滞温层;下泄水温变化的恢复距离>100km,与实际观测相符。
关键词 水库 水温预测 数学模型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井水基钻井液高温高压流变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易灿 闫振来 赵怀珍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3,共4页
钻井液性能对于确保超深井的安全、快速钻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用M7500型高温高压流变仪,测定了超低渗透聚磺水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下的流变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水基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比压力大得多,高温下压力的影响一般可以... 钻井液性能对于确保超深井的安全、快速钻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用M7500型高温高压流变仪,测定了超低渗透聚磺水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下的流变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水基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比压力大得多,高温下压力的影响一般可以忽略;温度升高,塑性黏度呈指数规律下降,能承受的极限温度在210℃左右。温度升高,流性指数增大,稠度系数减小;压力增大,流性指数减小,稠度系数增大。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预测井下高温高压条件下塑性黏度及流性指数n和稠度系数K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应用方便,适合在生产现场应用。计算结果表明,胜科1井超低渗透聚磺水基钻井液在高温高压时更适合宾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水基钻井液 高温 高压 流变性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水温数学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3
作者 戴凌全 戴会超 王煜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6-10,共5页
以水库水温数学模型的发展过程为主线,介绍了水温模型的发展历程,包括:一维对流扩散模型及能量模型、立面二维模型、三维模型;对不同模型优缺点包括适用范围和模拟精度等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当前水温数学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 以水库水温数学模型的发展过程为主线,介绍了水温模型的发展历程,包括:一维对流扩散模型及能量模型、立面二维模型、三维模型;对不同模型优缺点包括适用范围和模拟精度等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当前水温数学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水温数学模型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水温 分层 数学模型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井气水两相节流温降模型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颖川 王志彬 +1 位作者 唐嘉贵 石红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59,共3页
准确预测气液两相节流温降是井下节流天然气水合物防治和携液分析的前题。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和Peng-Robinson状态方程,结合Huron和Vida1提出的含强极性物质体系的GE(超额吉布斯能量)混合规则和UNIFAC活度系数模型,建立了气—水两相节流... 准确预测气液两相节流温降是井下节流天然气水合物防治和携液分析的前题。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和Peng-Robinson状态方程,结合Huron和Vida1提出的含强极性物质体系的GE(超额吉布斯能量)混合规则和UNIFAC活度系数模型,建立了气—水两相节流温降数学模型。利用天然气—水节流压降温降实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平均误差为-0.49℃(-2.55%),平均绝对误差为0.76℃(3.80%),标准差为1.13℃(5.40%),明显优于Perkins的热力学模型。以广安002-38有水气井气体组分数据为例,进行了不同气水比下的节流温降计算,当GWR<800m3/m3时,地面节流不会生成天然气水合物,由此无需将嘴子安装在井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水气藏 气井 相平衡 节流 温度 井下 数学模型 天然气水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取排水工程冷排水影响预测与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时强 周杰 吴修锋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43,共6页
采用沿水深平均的平面二维水流温度场数学模型和大、小区域嵌套的方法对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加热气化后的排水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模型验证和参数率定的基础上,针对接收站不同设计方案,计算分析了典型水文条件下接收站远期运行... 采用沿水深平均的平面二维水流温度场数学模型和大、小区域嵌套的方法对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加热气化后的排水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模型验证和参数率定的基础上,针对接收站不同设计方案,计算分析了典型水文条件下接收站远期运行后温度场分布,从冷排水对环境水体影响范围和取水温降程度提出了工程推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接收站 取排水工程 冷排水 数学模型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通水参数优选数学模型 被引量:10
16
作者 朱优平 李同春 +2 位作者 冯树荣 石青春 苏军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6-130,共5页
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优选温控参数,可以大幅度提高工程效益,节约社会资源,但是目前没有通用性强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参数优选数学模型,温控参数还只能凭经验设计选取,以致温控方案的选取并非是相对造价最低的最优方案,因而不利于控... 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优选温控参数,可以大幅度提高工程效益,节约社会资源,但是目前没有通用性强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参数优选数学模型,温控参数还只能凭经验设计选取,以致温控方案的选取并非是相对造价最低的最优方案,因而不利于控制工程建设成本。鉴于此,对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参数优选数学模型进行研究,首次推导出了考虑水管间距、冷却水温沿程变化和流量等影响的无热源和有热源混凝土平均温度计算公式,进而提出了以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总费用为目标函数,以破坏强度准则为约束方程的温控参数优选数学模型,并编制了求解该模型的遗传算法程序。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简捷、高效,计算结果合理,可为工程的温控设计提供参考。同时,模型的通用性和实用性都较强,便于在工程中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温控措施 数学模型 遗传算法 冷却水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基钻井液高温流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兰 马光长 吴琦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21,26,共3页
在深井钻井中,钻井液流变性受温度的影响大。通过研究温度对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对深井安全钻井具有重要意义。使用RS6000型高温高压流变仪对抗高温水基钻井液的流变性能进行了测定,分别运用宾汉、幂律、卡森、H-B和罗-斯模式对实验数... 在深井钻井中,钻井液流变性受温度的影响大。通过研究温度对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对深井安全钻井具有重要意义。使用RS6000型高温高压流变仪对抗高温水基钻井液的流变性能进行了测定,分别运用宾汉、幂律、卡森、H-B和罗-斯模式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处理,为优选描述钻井液高温流变特性的流变模式提供依据。回归分析表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罗-斯模式相关性最好,宾汉模式次之,幂律模式最差。同时,研究了温度对表观黏度的影响,建立了预测井下高温条件下钻井液表观黏度的数学模型,为深井安全钻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高温高压流变性 流变模式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海造陆条件下排海高温浓盐水对渤海湾温盐场分布影响模拟及预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白玉川 温志超 徐海珏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75,共14页
自2000年以来围绕渤海湾的围海工程剧增,致使工程区附近潮流场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排海高温浓盐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通过建立2000年和2015年两种不同岸线、地形条件下的三维数学模型对渤海湾沿岸3个电厂高温浓盐水表层排海问题进行模拟... 自2000年以来围绕渤海湾的围海工程剧增,致使工程区附近潮流场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排海高温浓盐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通过建立2000年和2015年两种不同岸线、地形条件下的三维数学模型对渤海湾沿岸3个电厂高温浓盐水表层排海问题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的潮流场和高温浓盐水输移扩散特征在近十几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工程后,渤海湾平均盐度增大0.203,平均温度升高了0.105℃,同时曹妃甸附近海域浓盐水输移扩散速度明显增加。增大排放口流量至12.7 m^3/s,湾内最高温度为26.46℃,较2015年最高温度增加了2.72℃。本文模型可准确模拟及预测排海废水盐度、温度分布特征,为合理布置水电联产设备排放口的位置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填海 高温浓盐水 输移扩散 三维数学模型 温盐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式真空泵对凝汽器经济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俞健 杨建明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9-32,共4页
分析了水环式真空泵的工作机理、运行特性、工作水温度对抽气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水环式真空泵的吸气质量流量与吸气压力成正比,为此建立了更符合实际要求的水环式真空泵数学模型。分析了水环式真空泵的运行特性及汽蚀特性,并给出了汽... 分析了水环式真空泵的工作机理、运行特性、工作水温度对抽气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水环式真空泵的吸气质量流量与吸气压力成正比,为此建立了更符合实际要求的水环式真空泵数学模型。分析了水环式真空泵的运行特性及汽蚀特性,并给出了汽蚀的判断方法以及汽蚀余量的表达式。建立了大气-水环式真空泵和凝汽器系统总的数学模型,以研究分析提高凝汽器经济运行水平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式真空泵 数学模型 吸气容积流量 吸气质量流量 工作水温 大气抽气器 凝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流场设计对空气自然对流小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瑛 李相一 柯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5-710,共6页
空气自然对流的小型燃料电池不同于强制对流下工作的燃料电池, 阴极反应气来源于空气的自然对流.由于这一自然对流的特性, 电池内部的质量、能量、动量以及电化学反应方程存在着极强的耦合关系. 从水、热管理的角度, 考虑了电池内部的... 空气自然对流的小型燃料电池不同于强制对流下工作的燃料电池, 阴极反应气来源于空气的自然对流.由于这一自然对流的特性, 电池内部的质量、能量、动量以及电化学反应方程存在着极强的耦合关系. 从水、热管理的角度, 考虑了电池内部的流动、电化学反应、热和质量的传输,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建立了空气自然对流下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二维数学模型. 针对不同的阴极流道宽度和间隔宽度, 对温度、流动速率、分压以及电化学性能参数等进行了计算, 分析了这些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 有助于理解电池内部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燃料电池双极板和电池结构设计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道 自然对流 优化设计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