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7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5 kW霍尔推力器热设计措施的有效性分析研究
1
作者 孙明明 孔繁庭 +2 位作者 杨俊泰 李沛 王尚民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101,共11页
为了对取消散热板后的12.5 kW霍尔推力器的热设计优化提供工程指引,计算了推力器热耗并校准了热模型,之后采用有限元仿真结合热平衡试验验证对12.5 kW霍尔推力器的不同热设计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取消散热板后,推力器各... 为了对取消散热板后的12.5 kW霍尔推力器的热设计优化提供工程指引,计算了推力器热耗并校准了热模型,之后采用有限元仿真结合热平衡试验验证对12.5 kW霍尔推力器的不同热设计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取消散热板后,推力器各部件平均温升达到50~150℃,在考虑推力器主要的热量传递路径后,提出6种热设计措施并分别进行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措施4和措施6,即阻断空心阴极与内线圈的辐射热交换以及提高导磁底座外磁屏和外线圈套筒的发射系数,对控制内线圈及导磁底座的温升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措施1即阻断内线圈和导磁底座之间的热传导,在二者间增加了厚度为5 mm隔热垫并开展了热平衡试验验证。结果显示,各部件的仿真值与实测值的比对误差均小于10%,而导磁底座和外壳处的温度比对误差最大,这是由于试验中仍存在轴向热传导所导致。比对结果验证了针对措施1所开展仿真分析的准确性,同时也间接证明了措施4组合措施6的降温效果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推力器 热边界 热设计 热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推进器低频宽带激励及其诱导声辐射的控制研究
2
作者 熊紫英 王磊 张国平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6-668,共13页
船舶推进器低频宽带激励及其声辐射的控制对其声隐身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带前置定子的组合推进器低频宽带激励及其诱导的声辐射进行控制研究。从转子低频宽带激励理论预报模型出发,对转子宽带力受流场、几何以及工况等参数影响的规... 船舶推进器低频宽带激励及其声辐射的控制对其声隐身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带前置定子的组合推进器低频宽带激励及其诱导的声辐射进行控制研究。从转子低频宽带激励理论预报模型出发,对转子宽带力受流场、几何以及工况等参数影响的规律进行系统的计算分析,提出转子宽带激励控制的三个方向:(1)改善湍流场,使之尽可能分布均匀;(2)改进转子几何设计,减小脉动载荷分量;(3)改进推进器各部件匹配设计,在相同的航速下降低转速。结合几方面研究成果,对组合推进器转子低频宽带力及其声辐射进行控制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艇尾附体水动力外形优化、转子几何参数优选结合导管定子的增效设计,对转子低频宽带力及其声辐射的控制有一定效果,优化方案使转子低频宽带噪声峰值及积分值均下降3 dB左右。本研究可为船舶推进器低频宽带力及其诱导声辐射的控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推进器 低频宽带激励 声辐射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套式霍尔推力器发展历程与应用展望
3
作者 丁凤林 张仲恺 +1 位作者 高俊 汤海滨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共13页
针对空间电推进领域的大功率霍尔电推进技术,回顾了嵌套式霍尔推力器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梳理了嵌套式霍尔推力器在放电功率、推力器尺寸、重量方面和传统霍尔推力器的优势地位,以及嵌套式霍尔推力器的实施可行性,分析了嵌套式霍尔推... 针对空间电推进领域的大功率霍尔电推进技术,回顾了嵌套式霍尔推力器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梳理了嵌套式霍尔推力器在放电功率、推力器尺寸、重量方面和传统霍尔推力器的优势地位,以及嵌套式霍尔推力器的实施可行性,分析了嵌套式霍尔推力器将来可能的应用场景,最终对嵌套式霍尔推力器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和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为未来开展超大功率霍尔电推进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推进 嵌套式霍尔推力器 系统设计 空间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型离子液体电喷推力器寿命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武志文 孙伟 +4 位作者 郭云涛 孙振宁 杜泽宁 李锦 王宁飞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7-167,共11页
被动型离子液体电喷推力器具备结构简单、体积小、比冲高等特点。分析了工程化应用对寿命和总冲提出的需求,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单位在被动型电喷推力器寿命方面的研究现状。随后针对影响推力器寿命的因素展开分析,包括短路、放电、推进剂... 被动型离子液体电喷推力器具备结构简单、体积小、比冲高等特点。分析了工程化应用对寿命和总冲提出的需求,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单位在被动型电喷推力器寿命方面的研究现状。随后针对影响推力器寿命的因素展开分析,包括短路、放电、推进剂供给不稳定、电化学反应和提取极腐蚀。最后提出了延长被动型电喷推力器寿命的策略,包括使用小型化泵阀和自由液面储箱、开发与推力器工况相匹配的高比表面积电极和通过精密加工和装配技术获得更精确的电极参数。所提策略为被动型离子液体电喷推力器的设计和工程化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推进 被动型 离子液体 电喷推力器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电喷雾推力器发射极制造技术现状及展望
5
作者 李小康 郭大伟 +2 位作者 吴建军 杨云天 车碧轩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82,共16页
离子液体电喷雾推力器是目前热点研究的一种静电式微电推进装置,影响该类推力器性能的核心部件之一是发射极,其制造技术已成为离子液体电喷雾推力器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结合离子液体电喷雾推力器工作原理和发展历程,分析了毛细管型、... 离子液体电喷雾推力器是目前热点研究的一种静电式微电推进装置,影响该类推力器性能的核心部件之一是发射极,其制造技术已成为离子液体电喷雾推力器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结合离子液体电喷雾推力器工作原理和发展历程,分析了毛细管型、外部浸润型和多孔材料型三类发射极的推进剂输运特点和制造需求;回顾和梳理了三类发射极的典型制造材料与相关制造技术,总结评述了离子刻蚀等不同制造技术的优缺点;针对较为成功的基于多孔材料的超快激光制造技术,从发射极设计、新型材料制备、超快激光与材料作用机理等角度提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推进 电喷雾推力器 发射体 制造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负性射频离子推力器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综述
6
作者 韩亚杰 刘璇 +3 位作者 李嘉惠 鹿畅 韩道满 夏广庆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共15页
电负性射频离子推力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推力器,凭借其无需外部中和器、自中和等优点,逐渐成为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电负性射频离子推力器的研究现状和关键仿真技术,重点分析了射频放电室内等离子体输运特性和双栅极系统... 电负性射频离子推力器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推力器,凭借其无需外部中和器、自中和等优点,逐渐成为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电负性射频离子推力器的研究现状和关键仿真技术,重点分析了射频放电室内等离子体输运特性和双栅极系统的离子引出特点.针对电负性推力器独特的工质特性和正负离子的交替加速,本文还讨论了现有研究中的技术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研究为开发新型高效的电推进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负性气体 电推进 射频放电 双栅极系统 离子推力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推力器外壳非预期放电抑制及热特性
7
作者 李建鹏 靳伍银 +2 位作者 赵以德 代鹏 张兴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5-873,共9页
离子推力器非预期放电直接影响其工程应用可靠性,为降低推力器外壳与屏栅间的非预期放电频率,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的方法明确了非预期放电机制,综合考虑降低非预期放电频率和热设计开展了3种方案的外壳优化设计及热特性分析,搭建了外壳... 离子推力器非预期放电直接影响其工程应用可靠性,为降低推力器外壳与屏栅间的非预期放电频率,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的方法明确了非预期放电机制,综合考虑降低非预期放电频率和热设计开展了3种方案的外壳优化设计及热特性分析,搭建了外壳验证及热平衡试验系统。结果表明:高功率下非预期放电频率明显高于低功率,采用单面本色阳极化外壳方案后,5 kW工况下,推力器非预期放电频率从优化前6.90次/h降低到0.70次/h,3 kW工况下,从优化前的3.3次/h降低到0.20次/h,电连接器处测温最高温度为148.5℃,满足使用要求,不同外壳方案对热敏感性强的栅极组件温度影响较小,温差范围为5℃,推力器温度测试和热分析最大误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推力器 外壳 非预期放电 抑制 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电推进产品寿命初期束流闪烁耦合诱发机理研究
8
作者 吴辰宸 耿海 +4 位作者 郭德洲 郭伟龙 孟伟 蒲彦旭 王紫桐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819,共12页
针对离子电推进产品寿命初期束流闪烁耦合诱发机理不清的问题,基于寿命初期产品特点构建了束流闪烁耦合诱发机理模型,重点研究微凸起、微凸起-微粒耦合、微凸起-电介质薄膜耦合3种机制诱发束流闪烁的机理;根据模型计算了单次束流闪烁能... 针对离子电推进产品寿命初期束流闪烁耦合诱发机理不清的问题,基于寿命初期产品特点构建了束流闪烁耦合诱发机理模型,重点研究微凸起、微凸起-微粒耦合、微凸起-电介质薄膜耦合3种机制诱发束流闪烁的机理;根据模型计算了单次束流闪烁能量区间,模型计算值与束流闪烁能量实测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以30 cm离子电推进产品为研究载体,运用模型分析了3种机制诱发束流闪烁的物理过程,明确了束流闪烁诱发机理及关键参数阈值,研判了典型工况下3种机制诱发束流闪烁的可能性,针对可能诱发束流闪烁的情形提出了工程抑制方法建议,为中国离子电推进产品可靠性与健壮性提升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推进 束流闪烁 耦合诱发机理 抑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精度轨控的霍尔推力器推力特性研究
9
作者 黄科源 毛威 +4 位作者 魏延明 涂子寒 吴楠 刘祺 刘旭辉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70,共10页
针对新一代地球同步轨道导航卫星对轨道精确预测和轨道实时控制能力的需求,发展高精度、高稳定、高可信的霍尔电推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关于霍尔推力器推力精度水平的实验研究,对于新任务场景中0.2%的推力重复精度需求,... 针对新一代地球同步轨道导航卫星对轨道精确预测和轨道实时控制能力的需求,发展高精度、高稳定、高可信的霍尔电推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关于霍尔推力器推力精度水平的实验研究,对于新任务场景中0.2%的推力重复精度需求,为验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对霍尔推力器推力特性进行了系统性的实验分析.通过建立推力精度研究模型,分解了推力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额定工况重复点火试验,对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点火初期因温度变化推力器阳极电流和推力呈现下降趋势,理论分析表明性能变化的主要原因为推进剂原子热运动速率增加导致推进剂利用率下降,多次点火试验中推力器性能变化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可预测性.验证了霍尔推力器用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高精度轨道控制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为后续改进设计和在轨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推进技术 霍尔推力器 轨道控制 推力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射光谱法监测小功率霍尔推力器通道侵蚀
10
作者 习薇 邹纫秋 +4 位作者 郑博文 朱悉铭 宁中喜 贾军伟 于达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76,共10页
分析霍尔推力器在工作过程中陶瓷通道壁的侵蚀特性,对评估霍尔推力器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侵蚀评价方法主要依靠对侵蚀深度的测量,这种方法耗时长、无法提供在线实时监测以及多工况监测。为此,首先,利用具备非侵入式、原位... 分析霍尔推力器在工作过程中陶瓷通道壁的侵蚀特性,对评估霍尔推力器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侵蚀评价方法主要依靠对侵蚀深度的测量,这种方法耗时长、无法提供在线实时监测以及多工况监测。为此,首先,利用具备非侵入式、原位在线特点的发射光谱法对霍尔推力器工作过程中侵蚀情况进行监测,成功监测到硼原子信号。然后,利用先进光度法基于硼原子谱线与氙原子谱线比,以及基于氙原子碰撞辐射模型计算的电子温度,对不同工况下硼原子约化浓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硼的约化浓度随着质量流量和电压的增大而增大,而磁场强度对硼约化浓度的影响较复杂,还需进一步研究。采用发射光谱法和先进的光度法可以实时和原位高效地评估不同操作条件下航空航天设备的侵蚀特性,对深空探测和引力波探测等关键应用中推力器的设计和寿命优化等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功率霍尔推力器 发射光谱法 先进光度法 侵蚀产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微推力测量方法及实验研究
11
作者 崔晓明 贺建武 +3 位作者 龚绍良 杨超 段俐 康琦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86-1596,共11页
微推力器是实现卫星姿态与轨道控制不可或缺的执行机构,精确测量其推力性能至关重要.针对传统微推力测量装置存在的推力力臂难以精确测定,羽流随扭摆转动而偏转以及装配调试复杂等问题,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基于罗伯威尔平衡结构的新型微推... 微推力器是实现卫星姿态与轨道控制不可或缺的执行机构,精确测量其推力性能至关重要.针对传统微推力测量装置存在的推力力臂难以精确测定,羽流随扭摆转动而偏转以及装配调试复杂等问题,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基于罗伯威尔平衡结构的新型微推力测量装置.该装置的推力力臂长度固定,不受微推力器安装位置的干扰,有效消除了力臂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同时降低了微推力器的装配与调试难度.此外,该装置确保了推力羽流在扭摆转动过程中不发生偏转,便于同步监测推力器羽流信息.本研究利用电磁标准力对其开环和闭环两种测量模式开展了性能测试与评估,并使用该装置对一套冷气微推力器进行了标定.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在开环模式下,该装置量程为2 m N,分辨力优于1μN,包含因子为3时的测量不确定度为2.33μN+0.99%T(其中T为实测力值).在闭环模式下,测量量程达到100 mN,分辨力优于5μN,测量不确定度则为18.00μN+0.31%T.该装置可满足多种微牛级至毫牛级微推力器的推力测量需求,为我国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推力 弱力测量 微推力器 罗伯威尔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适应控制分配的船舶推进器故障容错控制
12
作者 郎祺 徐海祥 +3 位作者 余文曌 杜哲 王红梅 陈金龙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9-299,共11页
[目的]针对过驱动船舶在作业中因部分推进器发生故障导致推进能力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控制分配的容错控制方法。[方法]首先,设计自适应控制分配算法对含有故障推进系统的配置矩阵进行在线自适应重构,在当前推进能力条件... [目的]针对过驱动船舶在作业中因部分推进器发生故障导致推进能力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自适应控制分配的容错控制方法。[方法]首先,设计自适应控制分配算法对含有故障推进系统的配置矩阵进行在线自适应重构,在当前推进能力条件下尽量减小推力偏差,并在自适应更新律中引入微分项,以抑制自适应过程中的推力抖振现象;然后,将未处理的控制分配误差作为系统的广义干扰,设计修正型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包含其在内的系统集总扰动进行在线估计并在控制律中进行补偿;最后,对闭环控制系统误差有界性进行证明。[结果]以自研的过驱动船舶实验样机为对象进行的仿真与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推进器发生故障时能显著降低作业误差,使系统更快地恢复至稳定状态,并有效地改善系统的抖振现象。[结论]综上所述,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应对过驱动船舶推进器失效故障,提升船舶在作业时的容错能力,对提高过驱动船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操舵装置 容错 可靠性 运动控制 自适应控制系统 推进器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高径比值对霍尔推力器放电特性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范昊天 孙强 +1 位作者 杨慧欣 丁永杰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1-320,共10页
大高径比霍尔推力器具备轻量化固有优势和高性能潜在优势,有望满足多样化空间任务对高性能电推进系统的迫切需求,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大高径比设计准则,其综合性能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为促进大高径比霍尔推力器高径比值选取准则的建立,... 大高径比霍尔推力器具备轻量化固有优势和高性能潜在优势,有望满足多样化空间任务对高性能电推进系统的迫切需求,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大高径比设计准则,其综合性能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为促进大高径比霍尔推力器高径比值选取准则的建立,本文通过数值仿真手段探究了大高径比值对霍尔推力器放电特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径比变化的衍生影响主要受工质电离效率和离子壁面损失主导,其与各粒子的密度分布、能量分布以及其间的空间匹配关系密切相关。就放电性能而言,霍尔推力器存在一个最佳高径比值,对于典型工况下的1.35 kW级霍尔推力器,该最佳高径比值为0.67。在最佳高径比条件下,霍尔推力器内部的高气体密度区与电子聚集区匹配良好,由此可获得较高的工质利用率和电流利用率,推力器放电效率也因此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电推进 霍尔推力器 大高径比值 放电特性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牛级微波离子推力器的推力特性
14
作者 雷玟 陈煜 +3 位作者 沈岩 刘辉 曾德迈 孟圣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52,共11页
为了探究不同工况下微波离子推力器的推力特性,建立了微波离子推力器的推力估算模型。通过推力架试验测量推力并分析误差,探讨了工质流量、微波功率和屏栅电压对屏栅电流及推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估算推力时,选择羽流发散修正系数为0... 为了探究不同工况下微波离子推力器的推力特性,建立了微波离子推力器的推力估算模型。通过推力架试验测量推力并分析误差,探讨了工质流量、微波功率和屏栅电压对屏栅电流及推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估算推力时,选择羽流发散修正系数为0.98、离子能量修正系数为1.02时可以修正估算模型。通过推力性能试验,可以发现栅极电压对推力的影响符合理论估算;微波功率和工质流量的增加主要影响放电室中氙原子的电离数量,促进电离反应的进行,从而影响推力器的推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波 微波离子推力器 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喷管对毛细管型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羽流的影响特性研究
15
作者 靳丽云 李林 +4 位作者 贾晴晴 周珂辉 孙安邦 丁卫东 王亚楠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4-284,共11页
毛细管型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能够在低功率条件下实现较高的总体效率,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了进一步提升微型电推进系统性能,本文建立基于永磁体的磁喷管结构,对毛细管推力器羽流特性开展研究,利用光电联合诊断系统,分析“收敛-扩张”... 毛细管型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能够在低功率条件下实现较高的总体效率,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了进一步提升微型电推进系统性能,本文建立基于永磁体的磁喷管结构,对毛细管推力器羽流特性开展研究,利用光电联合诊断系统,分析“收敛-扩张”和“扩张”型磁场拓扑下推力器羽流特性,讨论了磁喷管中的等离子体加速机制。实验结果表明,磁喷管引发二次电离过程,磁喷管的磁场拓扑能对等离子体羽流产生径向收缩和轴向加速效应,提高推力器的推进性能。在一定范围内磁场越强,磁喷管约束和加速效果越好。使用23.3 mm厚度(B_(max)=0.30 T)磁体时离子速度可达30.08 km/s,比无磁喷管时提升了20%。改变磁场构型时,扩张型磁场可以加速更多的快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磁喷管 等离子体羽流 二次电离 粒子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无源流体推力矢量喷管流动特性研究
16
作者 冯潮 顾蕴松 +2 位作者 方瑞山 周宇航 史楠星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9,共9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水下无源流体推力矢量喷管,仅通过控制二次流阀门开闭,即可使主射流上下侧产生压差并发生偏转,但推力矢量角控制规律中的“突跳”和“迟滞”等非线性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工程应用。采用染色液流动显示技术和粒子图像测速技... 本文设计了一种水下无源流体推力矢量喷管,仅通过控制二次流阀门开闭,即可使主射流上下侧产生压差并发生偏转,但推力矢量角控制规律中的“突跳”和“迟滞”等非线性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工程应用。采用染色液流动显示技术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研究了喷管不同横向截面和纵向截面主射流附壁、离壁时的流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喷管内部存在剪切层旋涡、尾缘倒吸和分离泡等流动结构,同时近壁面存在横向流动,角区存在“角涡”结构。流动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解决推力矢量角控制规律中的“突跳”和“迟滞”等非线性问题提供了物理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推进器 被动二次流 射流 三维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时间指令滤波反步法的船舶动力定位自适应控制
17
作者 陈兴华 韩旭 +2 位作者 刘彩云 夏国清 李娟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7-559,共13页
本文研究船舶动力定位(DP)系统中存在的推进器动态特性、模型参数不确定、推进器输入饱和及外部扰动未知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时间指令滤波反步法的鲁棒自适应动力定位控制方法,该方法不仅具有滤波反步法的优点还能保证控制系统在有... 本文研究船舶动力定位(DP)系统中存在的推进器动态特性、模型参数不确定、推进器输入饱和及外部扰动未知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时间指令滤波反步法的鲁棒自适应动力定位控制方法,该方法不仅具有滤波反步法的优点还能保证控制系统在有限时间内收敛。首先,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对系统中的非线性项进行逼近;其次,设计有限时间辅助动态系统(FTADS)解决推进器输入饱和问题;最后,结合设计的神经网络估计值和FTADS,采用有限时间指令滤波反步法对控制器进行设计,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系统跟踪误差和参数估计误差是有限时间收敛的。并对所提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器是有效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定位系统 推进器动态特性 神经网络估计器 有限时间指令滤波反步法 有限时间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纤维复合材料的泵喷导管振动控制研究
18
作者 乌德木 严斌 吴文伟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9,共12页
泵喷推进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结构噪声。常规材料加工的泵喷推进器往往结构重量大,难以进行尾部配重。而使用复合材料的泵喷推进器结构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整体重量,还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与抗疲劳能力。本文围绕泵喷推进器复合材料导管结... 泵喷推进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结构噪声。常规材料加工的泵喷推进器往往结构重量大,难以进行尾部配重。而使用复合材料的泵喷推进器结构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整体重量,还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与抗疲劳能力。本文围绕泵喷推进器复合材料导管结构振动控制问题,开展基于宏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MFC)的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构建及验证的相关试验建模、算法优化设计、硬件平台搭建与试验等研究。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线性二次高斯(LQG)控制器优化设计中,通过试验对优化前后的算法控制效果进行对比。针对复合材料导管搭建模型辨识平台与主动控制试验平台,通过实验建模的方法获得控制模型并在空气环境中进行了谐波激励下的振动主动控制试验,尝试将基于MFC的振动主动控制推向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纤维复合压电材料 泵喷推进器 振动控制 LQG最优控制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范围低推力可调节胶体推力器脉冲宽度调制
19
作者 勾应翠 庞爱平 +1 位作者 刘辉 王泰卜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3,共10页
针对引力波探测卫星的微型推进系统需为航天器提供超低干扰的静态载荷平台,对推力器推力提出了“宽范围可调节”的性能指标。胶体推力器因其发射极尺寸小,推力水平通常仅为0.1μN量级,通过增加发射极数量提高推力上限,并采用脉冲调制策... 针对引力波探测卫星的微型推进系统需为航天器提供超低干扰的静态载荷平台,对推力器推力提出了“宽范围可调节”的性能指标。胶体推力器因其发射极尺寸小,推力水平通常仅为0.1μN量级,通过增加发射极数量提高推力上限,并采用脉冲调制策略降低胶体推力器的推力下限。实验结果表明:增加发射极数量能使推力上限从1.61μN上升至4.58μN,而采取脉冲调制技术可降低单发射极推力器推力下限,使得推力从0.65μN降低至0.07μN,实现低于0.1μN量级的推力下限,显著拓宽了推力调节范围,为满足高精度引力波探测任务的需求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推力器 脉冲宽度调制 推力范围 推力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微小载荷在轨发射动力学特性及影响因素
20
作者 谈曾巧 杨海波 +2 位作者 廖文和 陆正亮 陶晓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96-2705,共10页
针对一种基于固体推力器的空间微小载荷在轨发射动力学特性问题,基于多刚体理论建立考虑惯性主轴偏移和附加扰动力矩的载荷在轨发射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利用边界条件计算载荷与卫星平台间接触内力进而求解动力学参数的方法。通过数值仿... 针对一种基于固体推力器的空间微小载荷在轨发射动力学特性问题,基于多刚体理论建立考虑惯性主轴偏移和附加扰动力矩的载荷在轨发射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利用边界条件计算载荷与卫星平台间接触内力进而求解动力学参数的方法。通过数值仿真并与辅助软件仿真结果对比,验证动力学模型及求解方法的准确性。同时,针对载荷与平台间运动耦合效应,基于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研究载荷安装位置、推力偏心和摩擦系数对初始扰动的影响,提出对载荷发射系统设计参数的相关要求,为空间微小载荷在轨发射的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微小载荷 固体推力器 在轨发射 发射动力学 初始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