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9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缠花纹样在现代女包设计的感性工学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虞黛筠 任本慧 谢霜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98,105,共8页
为探究非遗缠花纹样在现代女包上的感性工学设计应用途径,基于感性工学原理,选取15款非遗缠花纹样,采用绘图软件绘制出刺激图,筛选确定12对感性评价形容词汇并设计问卷进行调查。以25~40岁热爱传统文化且学历为本科以上女性为调查对象... 为探究非遗缠花纹样在现代女包上的感性工学设计应用途径,基于感性工学原理,选取15款非遗缠花纹样,采用绘图软件绘制出刺激图,筛选确定12对感性评价形容词汇并设计问卷进行调查。以25~40岁热爱传统文化且学历为本科以上女性为调查对象并发放问卷,采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均值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通过形状纹样演变法则,选取典型样本,建立因子库,提取设计元素融入到现代女包设计中。结果表明:影响非遗缠花纹样的感性因子分别为视觉因子和造型因子。选取其中满意度最高的方案一纹样应用于现代女包设计,所设计的非遗缠花女士皮包外观效果和谐统一,有利于促进非遗缠花纹样与现代女包设计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花 纹样 包袋设计 形状文法 感性工学 革制品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吗?——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国高 何春黎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58,共18页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来源。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文章通过构建市场潜力指标反映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利用2007—2020年城市与企业层面的匹配数据,考察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来源。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文章通过构建市场潜力指标反映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利用2007—2020年城市与企业层面的匹配数据,考察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市场潜力提高了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国内市场潜力通过促进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和促进专业化分工来推动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大型企业以及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中,国内市场潜力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内市场潜力具有虹吸效应,邻接城市的国内市场潜力会降低本地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国内外市场协同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数字经济有效缓解了该不利影响。该研究不仅为市场潜力的生产率效应提供新的微观经验证据,而且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潜力 全要素生产率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产品贸易网络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明贵 罗来文 +1 位作者 李期 温东洪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345,共13页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产品贸易网络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优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产品贸易现状,为我国制定铜产品贸易与投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基于铜产业链视角,利用2003—2022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产...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产品贸易网络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优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产品贸易现状,为我国制定铜产品贸易与投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基于铜产业链视角,利用2003—2022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和ERGM模型分析了上游(铜矿石、废杂铜)、中游(粗铜、精炼铜)和下游(铜材)五种产品贸易格局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铜产品贸易联系和规模日益扩大,铜产品贸易大国之间具有强贸易联系;(2)五种铜产品贸易网络尤其是铜矿石和铜材产品贸易网络的连通性、紧密性和传输效率较高;(3)中国、印度和土耳其等核心国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五种铜产品贸易网络中占据领导地位,具有极强的控制能力,部分国家如新加坡、波兰和马来西亚等贸易中转国在粗铜和精炼铜产品贸易中扮演着中介角色;(4)铜产品贸易网络受互惠性、扩张性、聚敛性、行为者属性和网络协变量的共同驱动,其中,互惠性、扩张性和聚敛性对五种铜产品贸易网络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行为者属性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矿石和金属出口与人口规模会显著影响铜产品贸易,网络协变量中的地理接壤、贸易协定是铜产品贸易网络的正向驱动因素,而共同语言的影响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铜产品 贸易网络 贸易格局演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吉回族自治州饲用燕麦不同种植模式初探
4
作者 张荟荟 朱昊 +2 位作者 常静 刘梦 阿德列提·艾列吾塔力甫 《草食家畜》 2025年第4期39-44,共6页
【目的】旨在通过优化粮草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及增加经济效益,对昌吉回族自治州饲用燕麦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种植收益进行探究。【方法】基于草产量、投入成本及种植收益等关键指标,对春秋季的两种燕麦种植模式进行综合评价。【... 【目的】旨在通过优化粮草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及增加经济效益,对昌吉回族自治州饲用燕麦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种植收益进行探究。【方法】基于草产量、投入成本及种植收益等关键指标,对春秋季的两种燕麦种植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春季燕麦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株高、干鲜比、干草产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09.66~133.44 cm、24.61%~33.14%、8750.46~11404.23 kg/hm^(2)。其中,模式Ⅱ的干草产量最高,而模式Ⅰ则表现出最高的种植收益。秋季燕麦在不同模式下的株高、干鲜比、干草产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43.27~152.22 cm、13.69%~14.68%、10042.30~11524.38 kg/hm^(2)。其中,模式Ⅵ在干草产量和种植收益方面均居首位;秋季燕麦的平均株高和鲜草产量极显著高于春季(P<0.01)。【结论】在昌吉回族自治州荒漠灌区,春季种植燕麦的最佳组合为模式Ⅰ,干草产量为11360.06 kg/hm^(2),种植收益(不计地租)为10848.11元/hm^(2);秋季复种燕麦的最佳组合为模式Ⅵ,干草产量为11524.38 kg/hm^(2),种植收益为10693.88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吉 饲用燕麦 种植模式 生产性能 种植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非常规开发模式下重点开发指标的辩证思考
5
作者 梁晓伟 冯立勇 +3 位作者 曹玉顺 郭晨光 贾剑波 柴慧强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99,共8页
庆城页岩油的高效开发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目前国内页岩油开发已形成“三个示范区和长庆庆城一个主产区”的区域格局,庆城油田在“产量领先”到“全面领先”的征程中实现了技术、管理、装备等领域的重大突破。但在开发过程中,部分... 庆城页岩油的高效开发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目前国内页岩油开发已形成“三个示范区和长庆庆城一个主产区”的区域格局,庆城油田在“产量领先”到“全面领先”的征程中实现了技术、管理、装备等领域的重大突破。但在开发过程中,部分技术及管理人员未能结合非常规开发特征彻底转变观念,仍习惯运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模式,思考页岩油开发实践。文章以页岩油高效开发中构建技术体系、探索控降递减及保稳产的有效途径为目的,基于30余口产液剖面测试成果深化渗流规律研究,首创基于累产分析的“分类梳理、主因控制、图版跟踪、数智提效”页岩油水平井生产动态分析方法,系统总结了页岩油水平井水平段渗流规律及油井开发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围绕如何“重新认识油藏”“重新认识油藏压力”等6项重点开发指标进行了论证,指出了在非常规开发模式下上述指标不同于常规油藏开发的新内涵、新特征,研究成果对庆城页岩油开发规律总结和模式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对国内外同类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非常规开发模式 生产规律 高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GC的良渚神人兽面纹在家居产品中的创新设计与活化应用
6
作者 于亚楠 王洪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25-533,共9页
目的通过对良渚神人兽面纹的造物逻辑、构成形式和内涵寓意进行研究整理,分析和提取良渚神人兽面纹,利用AIGC技术对神人兽面纹图形进行创新性的重组与排序,研究一种融合现代审美的良渚神人兽面纹生成方法。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从良渚博物... 目的通过对良渚神人兽面纹的造物逻辑、构成形式和内涵寓意进行研究整理,分析和提取良渚神人兽面纹,利用AIGC技术对神人兽面纹图形进行创新性的重组与排序,研究一种融合现代审美的良渚神人兽面纹生成方法。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从良渚博物馆的实物及文献资料入手,通过深入分析具体案例,对其艺术风格、常用形态进行系统和深入分析,解读良渚神人兽面纹的内涵寓意,归纳和提炼良渚神人兽面纹图形的典型性元素。从造型语言和文化内涵中寻找良渚的典型图形,结合AIGC技术与算法的特性对良渚典型图形进行自动化的生成和优化处理。结论利用AIGC技术对良渚神人兽面纹进行创新性的重组和排序,可以帮助拓宽设计师的思维,从活化传承的角度把原始的图腾纹饰语言转译成现代设计语言,令其形式更加多元化。将良渚文化内涵和理念更好地融入到现代家居产品当中,拓宽家居产品的设计应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 良渚神人兽面纹 家居产品设计 活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辩证法
7
作者 王岩 张星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0,I0002,共10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领域的重点突破和多方面的协调推进,需要正确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自觉运用辩证思维推动生产力向“新质”跃升:确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调,坚持“稳”与“进”的动态平衡;把握新质生产...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领域的重点突破和多方面的协调推进,需要正确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自觉运用辩证思维推动生产力向“新质”跃升:确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调,坚持“稳”与“进”的动态平衡;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次序,坚持“立”与“破”的衔接贯通;明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主线,坚持“长”与“短”的齐头并进;谋划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布局,坚持“上”与“下”的联动统一;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格局,坚持“内”与“外”的互补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实践辩证法 发展基调 发展次序 发展主线 发展布局 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致密气藏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确定方法
8
作者 李鹏 范倩倩 +3 位作者 徐文 刘莉莉 范继武 白慧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2-387,共6页
致密气藏井网优化均针对井网整体部署阶段,然而苏里格气田中区已开发至中—后期,产能建设已进入加密部署阶段,为了保障加密井的开发效果,需评价不同储集层条件、加密时机及天然气价格条件下经济极限井网密度。在苏里格气田中区分别选取... 致密气藏井网优化均针对井网整体部署阶段,然而苏里格气田中区已开发至中—后期,产能建设已进入加密部署阶段,为了保障加密井的开发效果,需评价不同储集层条件、加密时机及天然气价格条件下经济极限井网密度。在苏里格气田中区分别选取不同储量丰度典型井区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结合不同井网密度气井及气藏开发指标,评价不同井网密度气井干扰程度和老井不同生产年限地层压力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预测加密井最终累计产气量;结合天然气价格等经济参数,确定不同加密时机经济极限井网密度,实现了加密井经济效益部署。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显示,当天然气价格为1.119元/m^(3)时,在未动用区可直接整体部署密度为4.5口/km^(2)的经济极限井网;当需要进行井网加密时,在生产3年内的老井附近井网可加密到3.5口/km^(2);当天然气价格上涨到1.550元/m^(3)时,在生产5年内的老井附近井网可加密到5.0口/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致密气藏 经济极限井网密度 累计产气量 内部收益率 加密时机 采收率 储量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煤层气田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9
作者 何希鹏 肖翠 +3 位作者 高玉巧 李鑫 郭涛 蔡潇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71,共18页
【目的】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是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领域,近年来煤层气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层、薄层拓展,但整体上具有非均质性强、超低渗、地应力高、富集规律复杂等地质特点,面临地质理论不完善、关键技术适应性差、投资回报率低等... 【目的】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是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领域,近年来煤层气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层、薄层拓展,但整体上具有非均质性强、超低渗、地应力高、富集规律复杂等地质特点,面临地质理论不完善、关键技术适应性差、投资回报率低等挑战,制约了煤层气规模效益开发。【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中深部薄煤层勘探开发实践为例,系统分析气田地质特征,总结煤层气富集高产主控因素,建立了地质工程一体化的中深部薄煤层高效勘探开发技术系列。【结果】(1)延川南气田发育谭坪、万宝山两个构造带,不同构造带沉积、煤岩煤质、储层、保存、地应力特征差异较大,但总体上为中深层、欠饱和、低温、低压的热成因优质煤层气藏,生产特征受控于压裂改造效果,常规疏导式压裂气井具有“见气上产慢、单井产能及可采储量低”的生产特征,有效支撑压裂气井具有“上产快、单井产能及可采储量高”的生产特征。(2)动静结合,形成了中深层煤层气“沉积控煤、保存控富、地应力控渗、有效改造控产”的四元耦合富集高产地质认识。(3)建立地质–工程“双甜点”定量化指标评价体系,指导有利区优选;形成了煤多尺度孔缝特征定量表征技术,实现储集空间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级多尺度定量表征。(4)基于煤层气建模数模一体化关键技术明确了剩余气类型及分布规律,指导剩余气富集区重构井网,提高气田储量动用率、采收率;强化井网与缝网的适配性,建立了不同地质条件下“井网–缝网–产能–效益”一体化开发技术政策。(5)针对煤层厚度薄、构造起伏大等问题,兼顾高效钻完井与压裂、排采需求,形成了薄层水平井导向–压裂–排采一体化成井技术;通过深化煤岩特性认识,开展多轮次攻关实践及迭代优化,形成了“高液量前置拓缝长,变排量稳压控缝高,变粒径支撑不同尺度裂缝”有效支撑压裂优化技术;基于压裂技术进步,排采理念由“缓慢长期”向“优快上产”转变,形成了基于有效支撑压裂的“四段两压三控”优快上产排采制度。(6)形成“节点–区域–中心”的“三级增压”模式,最大限度释放产能。【结论】在研究成果的指导下,气田产量稳中有升,单井产能大幅提升,定向井日产气量由0.1万m^(3)提升至1万m^(3),水平井日产气量由(0.5~0.6)万m^(3)提升至(2.5~6.0)万m^(3),取得较好开发效果,实现效益开发,对于国内同类型深、薄煤层气资源的效益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部煤层气 薄层煤层气 鄂尔多斯盆地 延川南 富集高产规律 高效勘探开发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演进及其影响因素
10
作者 关付新 刘明珠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4,161,共7页
从粮食、谷物和口粮3个层次研究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具有现实意义和政策价值。基于2000-2022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粮食、谷物、口粮面板数据,应用生产集中度、重心统计法和空间自相关法分析中国粮食生... 从粮食、谷物和口粮3个层次研究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对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具有现实意义和政策价值。基于2000-2022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粮食、谷物、口粮面板数据,应用生产集中度、重心统计法和空间自相关法分析中国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变化,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影响时空格局演进的因素。结果表明:(1)粮食、谷物集中度由南高北低变为北高南低,口粮生产在中部地区和南方集聚,东北地区口粮生产集中度持续提高;(2)粮食、谷物、口粮生产重心均向东北方向移动,相对方位是粮食靠西,谷物向东北,口粮偏南;(3)粮食、谷物、口粮生产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4)粮食、谷物、口粮生产的时空格局受到受灾面积、人均GDP、化肥施用量、播种面积、农业财政支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提出按照区域粮食生产优势优化粮食生产布局,提升农业科技防灾减灾能力,实行区域差异化的政策措施并制定更精准的粮食、谷物和口粮补贴政策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时空格局 重心转移 空间自相关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稀土产业链产品贸易网络格局演化与中国贸易地位研究
11
作者 郑明贵 李丽 +1 位作者 罗来文 董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共11页
稀土是支撑高端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全球稀土产业链产品贸易网络格局演化及中国贸易地位进行分析,有助于优化全球稀土产品贸易现状,为中国制定稀土产品贸易与投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基于... 稀土是支撑高端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全球稀土产业链产品贸易网络格局演化及中国贸易地位进行分析,有助于优化全球稀土产品贸易现状,为中国制定稀土产品贸易与投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基于稀土产业链视角,利用2014—2023年12种稀土产业链产品的全球贸易数据,构建了涵盖238个国家(地区)的有向加权贸易网络模型,分析贸易整体及个体时空演变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中国在全球稀土产品贸易中的地位。结果表明:①上游产品贸易紧密性最强,分化程度最不稳定,中国、德国和美国处于较为活跃状态;中国在稀土原矿产品贸易网络中充当“中介和桥梁”角色,但贸易稳定性不足且灵活自主性较弱。②中游产品贸易紧密性最弱,分化程度呈下降趋势,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处于主导地位;中国在其中的贸易稳定性较强,但灵活自主性较弱,其中对稀土盐类的贸易控制力逐渐减弱,但对稀土金属、铈化合物和稀土氧化物的贸易控制力不断增强。③下游产品的贸易紧密性较强,分化程度最稳定,中国、德国、美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最为活跃;中国在其中的控制力不断增强,对荧光、抛光、铁合金和稀土永磁类产品贸易网络具有一定的调控和影响力,中国运用结构洞能力逐年提高,灵活性和自主性逐年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产业链 稀土产品 贸易网络 贸易格局演化 中国贸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算法+算力的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时序变化与空间格局
12
作者 任保平 迟璐婕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9,共14页
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背景下数据、算法、算力协同作用引致的生产力新质态。从数据、算法、算力三个层面解构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并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上市公司文本数据测算... 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背景下数据、算法、算力协同作用引致的生产力新质态。从数据、算法、算力三个层面解构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并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上市公司文本数据测算分析其时序变化与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我国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水平发展较快,各区域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已由速度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为全面促进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要给予锻造数据要素长板、补齐算力设施短板、培育算法产业新板的发展选择,因地制宜发展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重塑我国经济空间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 数据+算法+算力 算力设施 算法产业 经济空间新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流域“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13
作者 张艳 江海云 杨维新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8-732,共15页
渭河流域作为黄河流域生态屏障与西北经济发展核心区,其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简称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选取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转移矩阵、强度图谱... 渭河流域作为黄河流域生态屏障与西北经济发展核心区,其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简称为“三生”空间)格局优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选取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转移矩阵、强度图谱、标准差椭圆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揭示渭河流域“三生”空间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渭河流域“三生”空间以生态空间(面积占比55.6%)和生产空间(40.8%)为主导,生活空间(3.6%)以西安市为中心呈散射状向外扩张;生态空间面积增长2473.45 km^(2),生产空间缩减2861.21 km^(2),体现退耕还林政策与城镇化的双重效应。(2)空间转型以草地生态空间和农业生产空间之间的相互转型为主,城镇生活空间侵占耕地现象集中于关中平原城市群。(3)标准差椭圆显示生产空间向东北迁移,生态空间呈现东北方向与西北方向的摆动,生活空间向西北扩展趋势显著。(4)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渭河流域“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由生境质量(q值为0.493)与年平均气温(q值为0.436)等自然因子主导,社会经济因子通过距城镇建设用地的距离与地区生产总值(GDP)等交互路径强化空间重构,自然与社会经济因子对“三生空间”格局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格局演变 强度图谱 重心迁移模型 标准差椭圆 地理探测器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农机产品贸易格局及中国竞争力分析
14
作者 周井娟 王浙钟 《农业展望》 2025年第2期95-105,共11页
深入剖析全球农机产品贸易格局,对于明确中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竞争优势与提升路径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价值。借助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本研究对全球农机产品贸易特征与演变轨迹、中国农机产品... 深入剖析全球农机产品贸易格局,对于明确中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竞争优势与提升路径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价值。借助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本研究对全球农机产品贸易特征与演变轨迹、中国农机产品贸易特征与国际竞争力展开了全面分析。研究表明,传统农机制造强国如德国、美国、荷兰等在全球农机产品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起主导作用;中国农机产品以门类齐全、种类众多,能够满足不同生产需求为特征,市场占有率已跃居全球第三位,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逐年上升,但仍低于0.8的阈值,说明国际市场竞争力仍较弱;与德国、荷兰、美国、意大利、法国相比,中国农机产品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较低,在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分工体系内仍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基于此,提出精耕国内市场、对接国际市场需求,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助力提升中国农机产品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农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产品 贸易格局 国际竞争力 市场占有率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2019年香格里拉市高寒草甸景观格局和潜在生产力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晓蓉 崔媛 +5 位作者 张勇 许建伟 岳海涛 吴凯婷 曾昊 武慧敏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基于Landsat冬季遥感影像,提取1995-2019年香格里拉市高寒草甸的空间分布范围并计算草甸景观格局指数、根据水热条件估算高寒草甸的潜在净初级生产力(NPP),分析上述指数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995-2019... 基于Landsat冬季遥感影像,提取1995-2019年香格里拉市高寒草甸的空间分布范围并计算草甸景观格局指数、根据水热条件估算高寒草甸的潜在净初级生产力(NPP),分析上述指数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995-2019年香格里拉市气候呈暖干化趋势,社会经济指标快速发展。整体来看,香格里拉市高寒草甸面积从1995年1 058.73 km^(2)下降到2019年755.35 km^(2),草甸潜在NPP从96.1×10^(4) t/a下降到58.7×10^(4) t/a,这2个指标与区域平均气温、人口数量、第一产业GDP、第二产业GDP、第三产业GDP和大家畜存栏量呈负相关,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分区域来看,草甸面积和潜在NPP的变化过程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这种异质性与气候暖干化的空间异质性高度重合。香格里拉市高寒草甸景观呈破碎化趋势,破碎化程度与气温和社会经济指标呈正相关,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在气候暖干化和人为干扰强度增加的背景下,香格里拉市高寒草甸正在经历明显的退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格里拉 高寒草甸 景观格局 净初级生产力 气候暖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黎锦纹样与皮革制品设计的互动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婷 李雪 +2 位作者 刘军 丁克毅 陈华林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3,共6页
黎族织锦不仅是黎族人民御寒的衣物,更是黎族视觉语言的特殊承载和象征,它传达了黎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艺术思想和审美观念。概述黎族织锦纹样的分类和艺术特征,从纹样的图案和色彩两方面探索其在皮革制品设计中的应用潜力,并通过具体... 黎族织锦不仅是黎族人民御寒的衣物,更是黎族视觉语言的特殊承载和象征,它传达了黎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艺术思想和审美观念。概述黎族织锦纹样的分类和艺术特征,从纹样的图案和色彩两方面探索其在皮革制品设计中的应用潜力,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其应用方式,探讨黎族织锦在皮革制品中的应用可行性。提出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皮革制品相结合的具体方式,不仅为皮革制品创新设计提供灵感来源,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提供新思路,以更好地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锦 纹样 皮革制品 设计 民族 文化 黎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协同下农产品主产区县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宇婷 丁一 +2 位作者 白炜旭 燕思宇 刘光盛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90,共10页
优化农产品主产区县域国土空间格局对于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该研究从“规模—结构—布局—策略”4个维度构建优化框架,并以山西省祁县为例,将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发展、碳减排与社会保障作为优化目标,... 优化农产品主产区县域国土空间格局对于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该研究从“规模—结构—布局—策略”4个维度构建优化框架,并以山西省祁县为例,将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发展、碳减排与社会保障作为优化目标,耦合灰色多目标模型与GeoSOS-FLUS模型进行格局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县域功能分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结构优化,到2035年,耕地面积将保持在38 320.60 hm^(2);林地面积将增加至17 172.40 hm^(2);草地面积将减少至21 485.80 hm^(2);水域面积将增加至159.50 hm^(2);建设用地面积将增加至8 214.70 hm^(2)。经济效益比2021年翻1番,碳排放减少15.00%。2)通过GeoSOS-FLUS模型优化布局,林地布局更集中提升碳汇能力,耕地下山提高耕地质量,建设用地集中促进经济流通,格局优化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空间基础。3)根据各乡镇的发展潜力,将县域分为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碳汇功能3个区域,并实施差异化的发展策略。该方法不仅可以保障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双碳目标在县级层面的落实,还可以为其他功能县域的国土空间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农产品主产区 灰色多目标 Geosos-F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学视域下连珠纹在文创产品上的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郭竞 徐进波 +1 位作者 张志鹏 潘军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9-190,共12页
目的为推进传统纹样的创新设计研究,以连珠纹为对象、文创产品为载体,借助符号学理论与形状文法的结合,实现传统元素的创新性设计转换,增强符号学的跨领域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对传统元素连珠纹的历史文献考察研究,利用设计符... 目的为推进传统纹样的创新设计研究,以连珠纹为对象、文创产品为载体,借助符号学理论与形状文法的结合,实现传统元素的创新性设计转换,增强符号学的跨领域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对传统元素连珠纹的历史文献考察研究,利用设计符号学的语境、语构、语义、语用四个维度对其进行分析阐述,再借助形状文法将典型纹样符号进行衍化与二次设计重组,实现连珠纹在文创产品上运用的创新性发展。结果提炼、重组出适宜性与应用性较强的视觉符号,按照其内在结构的逻辑表达进行创新设计应用,实现传统纹样的创新设计应用及符号学跨领域的研究。结论连珠纹在文创产品上的创新设计不仅丰富了传统纹样的附加值,促进其创新发展、转译,同时在符号学与形状文法的跨领域基础上构建出全面、系统的连珠纹视觉符号,为传统纹样的创新设计研究及符号学的跨领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连珠纹创新设计 文创产品 形状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链视角下全球钨产品贸易格局演变及中国贸易地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习忺 钟维琼 王安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8-428,共11页
钨是国民经济和现代国防安全不可替代的基础材料和战略资源。钨资源禀赋差异较大且钨产业链较长,因此,不仅要把握钨资源优势,更应从产业链角度系统了解钨全产业链贸易格局及演化特征,为国家的资源安全和产业链安全提供保障。本文基于复... 钨是国民经济和现代国防安全不可替代的基础材料和战略资源。钨资源禀赋差异较大且钨产业链较长,因此,不仅要把握钨资源优势,更应从产业链角度系统了解钨全产业链贸易格局及演化特征,为国家的资源安全和产业链安全提供保障。本文基于复杂网络方法,选取了2013—2022年全球钨产品贸易数据,构建了全球钨贸易有向加权网络;从产业链视角构建了全球钨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和全产业链)产品贸易格局网络。分析了钨贸易供需演变趋势,识别了核心和枢纽贸易国(地区)并挖掘了中国在钨贸易格局中的地位。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钨产业链贸易网络的规模增大,国家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小世界”特性更加明显,社团中的主要贸易国是有资源禀赋优势和制造业发展较快的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2)在全球钨贸易中,发达国家仍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下游环节。中国和美国、德国和荷兰、美国和德国等分别在钨贸易的上中下游环节扮演重要的资源调控角色,对钨资源和贸易关系有较强的控制力。(3)中国是钨产品净出口国,在钨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在全球钨贸易网络中的贸易伙伴多元化,发达国家是主要贸易伙伴国。本研究为国家间钨贸易政策制定和钨资源安全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产品 贸易格局 供需形势 复杂网络 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合组织成员国油气资源现状与合作潜力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宇轩 吕鹏瑞 +5 位作者 唐金荣 李玉宏 周俊林 魏建设 洪俊 何子鑫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2-524,共13页
上合组织成员国位于“一带一路”沿线的核心位置,油气资源丰富,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区域。分析研究上合组织成员国油气资源现状和合作潜力,可为中国开展国际能源合作提供相关参考。本文全面梳理了上合组织成员... 上合组织成员国位于“一带一路”沿线的核心位置,油气资源丰富,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区域。分析研究上合组织成员国油气资源现状和合作潜力,可为中国开展国际能源合作提供相关参考。本文全面梳理了上合组织成员国油气资源禀赋、勘探开发进展和产消贸格局,通过对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油气勘探开发和贸易合作现状的梳理,从地缘优势、产业政策和资源优势等方面分析其合作机遇,研判政局、金融和市场等风险挑战,探讨相应的合作展望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上合组织国家地域上涉及中东、俄罗斯、中亚三大油气储产区和亚太、东欧两大油气消费区,在世界油气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在能源资源禀赋和能源消费需求上的差异,以及便利的地理区位优势为各成员国深化能源合作提供了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油气合作已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合作潜力巨大,挑战与机遇并存。亟需进一步深化油气产业国际合作,积极拓展新能源领域合作,构建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加强油气产业合作政策沟通,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应对全球能源市场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合组织成员国 油气资源 勘探开发 产消贸格局 合作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