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核多元模式下的安宁疗护应用于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雷珍 王丽红 +1 位作者 杨雪坚 罗晓华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一核多元模式下的安宁疗护应用于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幸福感水平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一核多元模式下的安宁疗护应用于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幸福感水平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20例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一核多元模式下的安宁疗护,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理症状[埃德蒙顿症状评定量表(ESAS)]、主观幸福[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生活质量[癌症生命质量评价量表(QLQ-C30)]、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ESAS,SAS,SD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GWB,QLQ-C30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核多元模式下的安宁疗护可改善消化道晚期肿瘤患者生理症状,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核多元团队护理 多学科协助 安宁疗护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专业小组模式培训提高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玉莲 王丹 +3 位作者 惠蓉 李婷 马运苗 吴红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8-12,共5页
目的对护理专业小组进行规范化培训,以提高全院护士核心能力。方法将原7个护理专业小组共428人,扩充至15个小组共747人;构建临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对小组成员开展理论、技能培训及临床实践;对小组成员适时调整。实施2年后评价... 目的对护理专业小组进行规范化培训,以提高全院护士核心能力。方法将原7个护理专业小组共428人,扩充至15个小组共747人;构建临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对小组成员开展理论、技能培训及临床实践;对小组成员适时调整。实施2年后评价效果。结果护士核心能力7个维度得分、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显著提高(均P<0.01);开设了伤口造口、糖尿病、骨科、儿科、管道、腹膜透析专科护理门诊,年门诊量达2 437~3 545例次;护士离职率显著下降,患者满意度显著上升(均P<0.01);护士科研能力明显提高,学会任职人数增加。结论扩展护理专业小组并进行规范化培训,以骨干带动整体,促进了全院护士核心能力、职业成就感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护理专业小组 专科护士 核心能力 规范化培训 职业成就 患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小组工作模式实践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金学勤 龚月香 +2 位作者 徐晔 华亚芳 张桂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3期80-81,共2页
通过建立临床循证护理小组工作模式,有组织地按循证护理小组的工作要求对临床护理难点实施循证护理,在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同时,很好地培养了护士的核心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实施前后护士的核心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 循证护理小组 工作模式 核心能力 护理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团队文化建设的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模式的建立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丽萍 解敏 +4 位作者 姚海燕 韩友明 冯嶶 殷俊 刘雪喻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9期815-81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团队文化建设的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1-12月参加常规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方案进行培训的24名就职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作为对照组,对培训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培训中存在的不... 目的探讨基于团队文化建设的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1-12月参加常规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方案进行培训的24名就职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作为对照组,对培训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培训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分析。选取2015年1-12月参加团队文化建设融入在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方案培训的24名就职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培训后,观察组在护士核心能力、一般自我效能感、工作满意度三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团队文化建设的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培训模式更有利于护士核心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护士自身效能感与工作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文化建设 急诊护士 核心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核多元团队护理模式对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罗宇玲 敖强 +1 位作者 柳好 武晨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2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一核多元团队护理模式对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18例晚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生成器进行随机编号,单数号纳入对照组,双数号纳入观察组,每组109例。对照... 目的探讨一核多元团队护理模式对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18例晚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生成器进行随机编号,单数号纳入对照组,双数号纳入观察组,每组10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一核多元团队护理模式,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理症状、负性情绪、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疲乏、疼痛、食欲症状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核多元团队护理有助于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疲乏、疼痛、食欲等生理症状及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核多元团队护理 晚期肿瘤 生理症状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在多发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园园 沈玉欢 杨苏云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12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联合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在多发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收治的84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 目的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联合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在多发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收治的84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患者(入院时间为2020年1~12月)施以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42例患者(入院时间为2021年1~12月)施以MEWS评分联合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比较2组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效、不同时间体温变化情况和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观察组急救到达时间、患者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入院后至标本送检时间、入院后至影像学检查时间、气道管理时间和进行手术时间6项抢救时效指标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均<0.05)。入急诊科时、入急诊科1 h后,观察组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体温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的23.81%(P<0.05)。结论对多发性创伤患者实施MEWS评分联合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干预,可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抢救时效与复温效果,减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结构化创伤团队护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分组责任制小组管理模式在肿瘤科护士中的应用研讨 被引量:2
7
作者 石晓华 伍田田 马格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18期131-133,137,共4页
目的研究分层分组责任制小组管理模式在肿瘤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在职护理人员14名,依照对护理人员实施不同管理分为管理前和管理后两组,2022年1—8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为管理前,2... 目的研究分层分组责任制小组管理模式在肿瘤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在职护理人员14名,依照对护理人员实施不同管理分为管理前和管理后两组,2022年1—8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为管理前,2022年9月—2023年5月实施分层分组责任制小组管理模式为管理后,对比管理前后护士护理质量得分、护士综合素质、护士核心能力以及护士职业认同感。结果管理后,肿瘤科护士护理质量得分、护士综合素质、护士核心能力以及护士职业认同感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分组责任制小组管理模式运用肿瘤科护士管理中,可提升护士护理质量、核心能力、综合能力以及职业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分组责任制小组管理 肿瘤科 护士 护理质量 核心能力 综合能力 职业认同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治疗延伸护理服务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吴荣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7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究多学科协作治疗(MDT)延伸护理服务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收治的MM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究多学科协作治疗(MDT)延伸护理服务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收治的MM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MDT延伸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感受负担、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经济/家庭负担、照护负担、情感负担、治疗负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经济/家庭负担、照护负担、情感负担、治疗负担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患者采用MDT延伸护理服务,能有效减少患者的自我负担感,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的提升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多学科协作 延伸护理服务 自护能力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