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9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缘感知增强的煤矿井下视觉SLAM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牟琦 梁鑫 +2 位作者 郭媛婕 王煜豪 李占利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1-242,共12页
【目的】煤矿井下普遍存在低照度、弱纹理和结构化的特征退化场景,导致视觉SLAM(visual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系统面临有效特征不足或误匹配率高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定位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方法】提出一种基于边缘... 【目的】煤矿井下普遍存在低照度、弱纹理和结构化的特征退化场景,导致视觉SLAM(visual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系统面临有效特征不足或误匹配率高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定位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方法】提出一种基于边缘感知增强的视觉SLAM方法。首先,构建了边缘感知约束的低光图像增强模块。通过自适应尺度的梯度域引导滤波器优化Retinex算法,以获得纹理清晰光照均匀的图像,从而显著提升了在低光照和不均匀光照条件下特征提取性能。其次,在视觉里程计中构建了边缘感知增强的特征提取和匹配模块,通过点线特征融合策略有效增强了弱纹理和结构化场景中特征的可检测性和匹配准确性。具体使用边缘绘制线特征提取算法(edge drawing lines,EDLines)提取线特征,定向FAST和旋转BRIEF点特征提取算法(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ORB)提取点特征,并利用基于网格运动统计(grid-based motion statistics,GMS)和比值测试匹配算法进行精确匹配。最后,将该方法与ORB-SLAM2、ORB-SLAM3在TUM数据集和煤矿井下实景数据集上进行了全面实验验证,涵盖图像增强、特征匹配和定位等多个环节。【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在TUM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显示,所提方法与ORB-SLAM2相比,绝对轨迹误差、相对轨迹误差的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4%~38.46%、8.62%~50%;与ORB-SLAM3相比,绝对轨迹误差、相对轨迹误差的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0~61.68%、3.63%~47.05%。(2)在煤矿井下实景实验中,所提方法的定位轨迹更接近于相机运动参考轨迹。(3)有效提高了视觉SLAM在煤矿井下特征退化场景中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为视觉SLAM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研究面向井下特征退化场景的视觉SLAM方法,对于推动煤矿井下移动式装备机器人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SLAM 特征退化 边缘感知 图像增强 点线特征融合 TUM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沉积学在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下寒武统沉积结构与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兆辉 曾洪流 +5 位作者 胡素云 张君龙 刘伟 周红英 马德波 傅启龙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5,共13页
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揭示深层下寒武统白云岩具备油气勘探潜力,古城地区与轮探1井位于同一台缘带。利用地震沉积学的地震地貌学和地震岩性学两大分支学科原理研究了古城地区下寒武统沉积特征,将相位旋转、小波分频、wheeler域转换、地层... 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揭示深层下寒武统白云岩具备油气勘探潜力,古城地区与轮探1井位于同一台缘带。利用地震沉积学的地震地貌学和地震岩性学两大分支学科原理研究了古城地区下寒武统沉积特征,将相位旋转、小波分频、wheeler域转换、地层切片和RGB融合技术整合,形成了地震地貌学(模式驱动)研究流程,从而定性表征沉积相;将相位旋转、小波分频、地震属性提取、主因子分析和随机拟合技术整合形成了地震岩性学(数据驱动)研究流程,从而定量预测储层分布。研究结果表明:①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下寒武统自西向东发育内缓坡、中缓坡、外缓坡至盆地环境,组成完整沉积相序。中缓坡发育3套(6期)礁滩体,第2套受后期潮道改造,形成潮道改造型碳酸盐岩颗粒滩,潮道内地层较均质,潮道间地层垂向非均质性强导致地震频率较高。②研究区外缓坡近端发育线物源斜坡扇,外缓坡远端至盆地区域发育点物源盆底扇。源自中缓坡礁滩体系的沉积物沿着同沉积走滑断裂相关峡谷被搬运,从而形成了斜坡扇和盆底扇。③研究区储层多发育于中缓坡,外缓坡至盆地较少,内缓坡几乎不发育。外缓坡至盆地区域发育的斜坡扇和盆底扇、中缓坡发育的潮道间岩溶颗粒滩和潮道口发育的潮汐三角洲储层厚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地震地貌学 地震岩性学 潮道 颗粒滩 线物源斜坡扇 点物源盆底扇 下寒武统 古城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线-面特征和曼哈顿约束的鲁棒RGB-D里程计
3
作者 程向红 于兴云 +1 位作者 吴建峰 刘丰宇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8-697,共10页
为解决视觉定位系统在室内环境中由于低纹理和后端优化中的权重设置不合理而导致的位姿漂移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RGB-D里程计设计方案。首先,采用短线过滤和断线合并的策略改进EDLines算法,以提高线特征匹配的精度和速度;其次,通过结合... 为解决视觉定位系统在室内环境中由于低纹理和后端优化中的权重设置不合理而导致的位姿漂移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RGB-D里程计设计方案。首先,采用短线过滤和断线合并的策略改进EDLines算法,以提高线特征匹配的精度和速度;其次,通过结合平面深度一致验证和方向相关性来改进主导平面筛选方式,以精确初始化曼哈顿帧;最后,基于特征约束数量和特征重投影残差构建特征的置信度,并采用自适应非线性优化的方法,实现鲁棒的位姿估计。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ORB-SLAM2、Planar-SLAM和Manhattan-SLAM,所提方案在ICL-NUIM数据集上的绝对轨迹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60.55%、26.35%和22.97%;在TUM数据集上的绝对轨迹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52.41%、54.52%和49.57%。此外,在真实世界场景实验中,相较于Planar-SLAM、Manhattan-SLAM,所提方案的轨迹端点漂移分别降低35.63%和2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B-D里程计 点-线-面特征 曼哈顿约束 后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激光的大型圆柱壳体筋板垂直度检测方法
4
作者 王正家 雷卓 +2 位作者 杨晓龙 张成娟 丁聪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3,共5页
针对大型圆柱壳体筋板装配过程中人工测量垂直度步骤复杂、工作强度大且测量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激光传感器的筋板垂直度测量方法,并分析了该测量方法下的主要误差来源。首先,通过机械臂带动线激光传感器对圆柱壳体构件的壳... 针对大型圆柱壳体筋板装配过程中人工测量垂直度步骤复杂、工作强度大且测量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激光传感器的筋板垂直度测量方法,并分析了该测量方法下的主要误差来源。首先,通过机械臂带动线激光传感器对圆柱壳体构件的壳圈和筋板焊接处进行匀速扫描,获取轮廓三维点云数据,并采用动态系数调整阈值的方法对点云进行噪声去除;为了降低圆柱壳体壳圈曲面的影响,对点云数据进行局部分割;最后,为了降低微小倒角或圆角对平面拟合的影响,提高系统测量精度,提出了基于RANSAC点云分割和法向量夹角约束的平面拟合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的重复度误差小于0.012 mm,最大示值误差不超过±0.04 mm,能够满足大型圆柱壳体筋板垂直度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激光 圆柱壳体 点云 垂直度 尺寸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露天矿车道路边界检测算法
5
作者 秦学斌 许爱珍 周毓凡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1-188,共8页
由于矿山道路没有路肩且道路边界线十分模糊,因此区分道路边界线之内的可行驶区域与边界线以外的非可行驶区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提升露天矿车行驶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露天矿车道路边界检测算法。首先利用kd-t... 由于矿山道路没有路肩且道路边界线十分模糊,因此区分道路边界线之内的可行驶区域与边界线以外的非可行驶区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提升露天矿车行驶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露天矿车道路边界检测算法。首先利用kd-tree算法和基于体素化的八叉树滤波算法构成的复合索引结构对点云数据进行精简和滤波,剔除点云数据中的异常点和高噪声点;再通过基于K-means聚类对精简后的点云数据进行图卷积神经网络运算提取出地面点,非地面点通过聚类方法寻找邻域构成三角面,利用三角面的法向量拟合非地面即得到曲面;最后计算拟合最优地面和非地面的交线即为所求的道路边界线。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道路边界检测算法能很好地检测出边界线,为矿山道路无人驾驶提供安全范围,有助于提升无人运行矿车驾驶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滤波 kd-tree算法 K-MEANS聚类 图卷积网络 边界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LF-VINS:基于点线特征融合的视觉惯性里程计算法
6
作者 张若天 赵旭 +1 位作者 赵辉 李连鹏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46,59,共7页
即时定位与建图(SLAM)是当今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针对目前单目视觉里程计技术在外界环境特征点较少的弱特征环境下,出现无法提取足够特征点的情况,以目前主流的算法VINS-Mono为基本框架,改进出一种点线特征融合... 即时定位与建图(SLAM)是当今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针对目前单目视觉里程计技术在外界环境特征点较少的弱特征环境下,出现无法提取足够特征点的情况,以目前主流的算法VINS-Mono为基本框架,改进出一种点线特征融合算法BPLF-VINS。该算法根据外界环境的不同采用一种自适应点线特征提取策略,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线特征的作用,避免系统资源浪费;提出的线段抑制策略可保证线特征的质量,在提高定位精度的同时兼顾系统运行效率。改进后的LSD算法效率提升了50.07%;此外针对长线段被误检测成短线段问题,改进出一种线段合并策略,进一步提高线段匹配准确度。通过使用权威数据集EuRoC进行测试试验,所提算法的均方根误差(RMSE)相对于PL-VINS和VINS-Mono算法平均降低16.03%和19.69%,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定位与建图 点线特征 点线融合 线段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空间拓扑约束的自动化刺点方法
7
作者 戢森涛 王瑄 +2 位作者 程昫 张帆 黄先锋 《遥感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1,共8页
针对无人机倾斜影像刺点工作的高人工干预和自动化算法鲁棒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空间相似性拓扑约束的自动化控制点刺点方法。首先,利用传统影像纠正与核线约束完成少量控制点辅助刺点的初步检测;然后,利用空间相似性拓扑约束预... 针对无人机倾斜影像刺点工作的高人工干预和自动化算法鲁棒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空间相似性拓扑约束的自动化控制点刺点方法。首先,利用传统影像纠正与核线约束完成少量控制点辅助刺点的初步检测;然后,利用空间相似性拓扑约束预测未知控制点空间坐标,自动生成尺度自适应图斑搭配交叉验证机制完成高可靠的区域性目标检测;最后,利用线段检测进行角点提取,在目标检出框内自动提取可靠的亚像素级角点。该方法从摄影测量基本原理出发,利用空间拓扑关系实现高效可靠的自动化检测,利用控制点几何特性完成稳定可靠的角点检测,实现低资源消耗、高效率、高可靠的摄影测量自动化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点 自动化刺点 空间拓扑 核线约束 角点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电压馈入的配电网故障消弧与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许洪华 刘宝稳 +2 位作者 许自强 刘德林 于宝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0-241,I0002-I0004,共15页
为了提高降压消弧装置的可靠性和便捷性,提出基于线电压串调制阻尼接地的零序电压灵活调控方法,并研究其在故障消弧与馈线保护中的应用.首先,利用配电网线电压不受单相接地故障影响的优势,提出采用隔离变压器、消弧线圈等传统无源设备... 为了提高降压消弧装置的可靠性和便捷性,提出基于线电压串调制阻尼接地的零序电压灵活调控方法,并研究其在故障消弧与馈线保护中的应用.首先,利用配电网线电压不受单相接地故障影响的优势,提出采用隔离变压器、消弧线圈等传统无源设备的有源接地装置替代方案,具有灵活调控零序电压幅值和相位的优势;然后,论证配电网分布参数不对称对有源消弧的影响,提出基于无源装置的基波电流全补偿的消弧控制方法;其次,提出线电压接入的故障相电压稳定抬升方法,有效提升高阻故障的检测灵敏度;最后,分析接入线电压和调制阻尼的优化选择方案,给出配网故障消弧与馈线保护综合控制方案,并利用仿真实验证实有效性.实际应用中,仅需把选定的线电压经隔离变压器接入中性点,并与阻感式调制阻尼相配合,可有效降低设备成本,提高设备可靠性和控制便捷性,为配电网接地故障馈线保护和零残流故障消弧提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接地故障 线电压馈入中性点 故障消弧 馈线接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点云构造径向线的螺旋加工轨迹规划方法
9
作者 吴江盛 柴兴亮 +2 位作者 薄其乐 刘海波 王永青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702,714,共7页
针对基于离散点云难以直接生成高效准确的连续光滑刀位轨迹的问题,提出了在点云上直接构造径向线的方法,通过径向线插值生成螺旋加工轨迹。对于径向线构造,提出了基于特征描述子边界识别方法,提取边界点作为径向线两端点;以点云上两端... 针对基于离散点云难以直接生成高效准确的连续光滑刀位轨迹的问题,提出了在点云上直接构造径向线的方法,通过径向线插值生成螺旋加工轨迹。对于径向线构造,提出了基于特征描述子边界识别方法,提取边界点作为径向线两端点;以点云上两端点之间最优离散测地线作为径向线点集,提出了离散测地线曲率最小化问题,并通过牛顿迭代法求解该问题。在径向线点集的基础上,采用B样条曲线拟合并根据残留高度进行了重采样;提出了径向线插值算法,生成了等残留高度的螺旋加工轨迹。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通过点云数据直接生成螺旋刀位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点云 边界点提取 最优测地线路径 径向线 螺旋刀位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EDLines算法暨在高空输电线识别与巡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荣保 韦盛 +1 位作者 盛雨婷 翁东波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7-160,共4页
针对无人机高空输电线实时巡线识别速度慢、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图像特征检测识别EDLines算法,以去除背景干扰提高输电线识别精度。通过改进锚点判定的方式搜索锚节点,搜索邻域梯度最大值作为绘制边缘的路径,利用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 针对无人机高空输电线实时巡线识别速度慢、精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图像特征检测识别EDLines算法,以去除背景干扰提高输电线识别精度。通过改进锚点判定的方式搜索锚节点,搜索邻域梯度最大值作为绘制边缘的路径,利用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AC)算法拟合直线段,以亥姆霍兹原理对虚假线段进行滤波处理,采用K均值聚类筛选出输电线特征直线,设计方向模板二次滤波定位输电线的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识别输电线准确率提高,抗干扰能力增强,运行效率高,具有工程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检测 锚点判定 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AC)拟合直线 线段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矿“以爆抑灾”机理与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杨仁树 左进京 +4 位作者 李永亮 马鑫民 张渊通 于冰冰 王波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9,共18页
作为“三高一扰动”中的典型特征,高地应力与采动应力叠加作是深部矿山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极易引起厚硬顶板强矿压、冲击地压与采动巷道大变形等问题,是深部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重大隐患。为解决深部矿井厚硬顶板强矿压、冲击... 作为“三高一扰动”中的典型特征,高地应力与采动应力叠加作是深部矿山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极易引起厚硬顶板强矿压、冲击地压与采动巷道大变形等问题,是深部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重大隐患。为解决深部矿井厚硬顶板强矿压、冲击地压与采动巷道大变形等灾害治理难题,基于爆破技术提出了深部矿山“以爆抑灾”机理与防治新方法,实现地下矿山治灾“解连接、削峰值、控变形”的目标。首先,提出“点-线-面-体”的爆炸裂隙场原位监测方法,揭示了煤矿爆破现场爆炸裂隙网的形成机制,阐明了爆破卸压的围岩应力调控机理,从而为爆破技术在卸压防冲工程的现场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从参数设计、先进装备和效果评价3方面指出深部矿井爆破卸压的关键技术,涵盖参数设计、钻孔冲孔、装药封堵和综合评价的爆破卸压整体流程。然后,以淮南矿区(张集煤矿)、鲁西矿区(新巨龙煤矿)和宁东矿区(梅花井煤矿)作为典型工程案例,开展“以爆抑灾”指导爆破卸压的现场针对性研究,分别形成了松动预裂控制爆破,高位巷精细化控制爆破和采动巷道爆破的卸压应力调控技术。最后,围绕爆破参数的智能化设计,施工装备的无人化控制和超长炮孔的集约化装药3方向展望“以爆抑灾”的发展趋势,基于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角度提出未来爆破卸压工程可能出现的研究重点和挑战性问题,对于深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灾害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以爆抑灾 点-线-面-体 应力调控 卸压关键技术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拟合映射的女性腰腹臀部三维模型构建
12
作者 林熹妍 姜丽霞 +2 位作者 张倩云 李涛 邹奉元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0,共8页
为实现二维照片特征点重构腰腹臀三维模型,提出分段拟合的映射模型构建方法。首先获取三维点云及正侧面照片信息,探究特征截面层数并提取射线距离表征三维截面特征,通过图像处理方法获取正侧面照片腰腹臀的宽度及厚度6个尺寸表征二维照... 为实现二维照片特征点重构腰腹臀三维模型,提出分段拟合的映射模型构建方法。首先获取三维点云及正侧面照片信息,探究特征截面层数并提取射线距离表征三维截面特征,通过图像处理方法获取正侧面照片腰腹臀的宽度及厚度6个尺寸表征二维照片轮廓特征。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结合分段策略确定宽度、厚度与射线距离的相关性,从而建立二者之间的映射模型。最后通过点坐标求解将射线距离集坐标化,采用点-线-面的建模方法,实现二维照片特征点映射的腰腹臀部三维模型构建。结果表明:15层特征截面能有效表征腰腹臀部形态,重构误差达6.45 mm。相较于整体拟合,分段策略能显著提升相关性,75.9%样本相关性达到0.85以上,映射模型误差在-1.5~2.5 mm之间。通过重构与实际模型的尺寸对比,发现模型重构误差在3%以内,证明该构建方法的可行性,这可为二维照片轮廓重构三维人体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腹臀部 二维照片轮廓特征 三维截面特征 映射模型 点-线-面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幅海岸带成像仪视轴指向设计
13
作者 郑君 张晓敏 +6 位作者 刘欢 王超 曹宇泽 褚备 张弈秋 王钰峣 张孝弘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85,共14页
为解决宽幅海岸带区域内高精度定向和精细化探测的需求,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海岸带成像仪采用前置大范围指向机构的成像技术,利用“步进电机转动+谐波齿轮减速器传动”的驱动和“霍尔效应数字开关电路+绝对式光电编码器”的遥测,通... 为解决宽幅海岸带区域内高精度定向和精细化探测的需求,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海岸带成像仪采用前置大范围指向机构的成像技术,利用“步进电机转动+谐波齿轮减速器传动”的驱动和“霍尔效应数字开关电路+绝对式光电编码器”的遥测,通过逐次逼近式闭环控制,实现了精度优于半步距角的1000 km大幅宽范围的目标探测和在轨准确的视轴定位,完成了对热点地区的精确定位调查。在地面实验室试验中,海岸带成像仪视轴指向角度实现控制精度优于20″,测量精度优于10″,并根据在轨测试情况,充分验证了该视轴指向系统的可行性和健壮性。该设计具有定位精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好及规模紧凑等特点,对宽幅海岸带定向精细化探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轴指向 宽幅探测 定位精度 闭环控制 海岸带区域 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激光传感器阵列的PVC地板锁扣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光健 唐星宇 +2 位作者 邢同振 邹武林 朱海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8-428,共11页
针对PVC地板加工过程中锁扣轮廓测量存在有损、耗时高及数字化低的问题,研制了一套基于线激光传感器阵列的PVC地板锁扣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多角度的线激光传感器阵列实现对PVC地板锁扣的完整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标定块的全局标定方... 针对PVC地板加工过程中锁扣轮廓测量存在有损、耗时高及数字化低的问题,研制了一套基于线激光传感器阵列的PVC地板锁扣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多角度的线激光传感器阵列实现对PVC地板锁扣的完整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标定块的全局标定方法,利用曲率特征提取各传感器获取的标定块数据,通过刚性变换进行粗配准,并采用双向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dual closest point,DCP)算法进行精确配准,以实现线激光传感器阵列的全局标定,以此来提高系统测量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对标准量块测量的最大偏差为0.012 mm.对于合格的锁扣,其测量轮廓与参考轮廓配准的均方根误差为0.018 mm,最大偏差为0.051 mm,满足PVC地板高精度测量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激光 光学测量 标定 点云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配电网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测距算法
15
作者 何潜 李渠佳 +4 位作者 邓炎 孙晓勇 彭雨舟 卢继平 林有浩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71,共8页
随着配电网规模逐渐扩大,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发生概率增大,现有配电网故障测距算法难以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情况下,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的精确测距计算。通过建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不同故障位置下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正、负、零序网络,提出... 随着配电网规模逐渐扩大,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发生概率增大,现有配电网故障测距算法难以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情况下,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的精确测距计算。通过建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不同故障位置下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正、负、零序网络,提出了利用不同测量单元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测距算法,根据故障位置情况分别采用双端测距算法和单端测距算法,能够实现不同情况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的准确测距,算法不受分支出线、过渡电阻、分布式电源出力波动等因素影响。利用PSCAD/EMTDC软件建立有源配电网模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有源配电网 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 故障测距 分支接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输入下550 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抗震性能研究
16
作者 张拓 李彬彬 +3 位作者 王社良 徐卫锋 刘博 杨玟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4-244,共11页
为研究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地震响应规律,对某550 kV GIL管道单元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及有限元分析,并基于试验验证的GIL管道单元模型建立了全站域下的部分GIL有限元模型,研究其在多点输入下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为研究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地震响应规律,对某550 kV GIL管道单元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及有限元分析,并基于试验验证的GIL管道单元模型建立了全站域下的部分GIL有限元模型,研究其在多点输入下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及有限元分析下三支柱绝缘子的安全系数均最小,为GIL的薄弱部位;GIL管道单元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模态分析、加速度响应峰值、VonMise应力的最大误差分别为8.5%、8%、12%,表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及参数设置较为合理;YZ二维多点输入下GIL关键部位的应力响应均大于一致输入,且位移峰值响应比一致输入时增加了31%,因此,在GIL抗震设计中应考虑多点输入的影响;三维多点输入下(150 m/s)GIL关键部位的地震响应相比YZ二维多点输入最大仅增加了6.4%,增加幅度较小,因此在工程设计时,仅考虑二维多点输入能满足工程计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封闭金属输电线路(GIL) 振动台试验 多点输入 行波效应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段描述子与光束法平差融合下破损建筑场景点云重建
17
作者 梁锜 郭沁 范蒙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26,共7页
准确捕捉建筑物的几何形状和结构信息,对破损建筑场景的点云重建至关重要。针对破损建筑场景点云重建完整度低的问题,提出线段描述子与光束法平差融合下破损建筑场景点云重建方法。采用Mask-RCNN方法检测破损建筑场景目标,对获取的点云... 准确捕捉建筑物的几何形状和结构信息,对破损建筑场景的点云重建至关重要。针对破损建筑场景点云重建完整度低的问题,提出线段描述子与光束法平差融合下破损建筑场景点云重建方法。采用Mask-RCNN方法检测破损建筑场景目标,对获取的点云平面实施二维投影。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估计全部点云法向量,引入区域增长方法对全部点云数据聚类和分割处理,拟合破损建筑场景图像中的各平面,得到点云平面。利用二维线段检测方法获取破损建筑平面的线段特征,将二维线段投影到三维空间内获取三维线段,生成破损建筑场景对应的线段描述子。对所获取的线段描述子实施光束法平差优化处理,实现破损建筑场景的点云重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重建破损建筑场景点云,点云重建的相对误差最小值仅为0.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段描述子 破损建筑场景 点云重建 Mask-R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线阵激光雷达动态成像建模与验证
18
作者 王伟翰 高铭泽 +3 位作者 施小龙 胡诗苑 吴沿江 陈慧敏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4-343,共10页
针对无人机成像场景典型目标点云数据集稀缺的问题,建立机载线阵激光雷达动态成像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柱体素的点云目标检测算法对仿真数据真实性进行验证。基于虚拟仿真平台建立典型目标模型与崎岖地形、伪装覆盖和植被遮蔽等典型场景,... 针对无人机成像场景典型目标点云数据集稀缺的问题,建立机载线阵激光雷达动态成像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柱体素的点云目标检测算法对仿真数据真实性进行验证。基于虚拟仿真平台建立典型目标模型与崎岖地形、伪装覆盖和植被遮蔽等典型场景,结合激光点云获取仿真模型、机载平台运动模型、拼接成像及畸变校正方法,获取激光点云数据集,基于重叠面积的完整度判别标注方法进行数据集标注;采用柱体素特征提取模块处理目标顶部特征,通过标注的仿真数据集训练点云目标检测算法,并在基于等效实验获取的真实数据集上进行算法评价。检测算法在实测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为93.2%,评价结果表明机载线阵激光雷达动态成像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仿真数据能够反映真实目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激光雷达 推扫成像 激光点云 无人机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零序电流扰动特征的谐振接地配电系统的故障选线
19
作者 王庆 孙阳 +4 位作者 李江鹏 杨龙 李金东 邵文权 张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536-8542,共7页
为了解决谐振接地配电系统单相高阻接地的故障选线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中性点并联电阻投入前后零序电流扰动特征的故障选线方案。建立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投入前、后两阶段的零序故障模型,分析健全线路、故障线路在两个阶段的零序电流变化... 为了解决谐振接地配电系统单相高阻接地的故障选线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中性点并联电阻投入前后零序电流扰动特征的故障选线方案。建立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投入前、后两阶段的零序故障模型,分析健全线路、故障线路在两个阶段的零序电流变化特征,健全线路的零序电流在并联电阻投入后其幅值呈减小状态,而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则呈增大状态。进一步基于并联电阻投入前、后两阶段线路零序电流的幅值扰动特征构造相应的故障选线判据。MATLAB仿真计算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对于不超过5 kΩ的高阻单相接地故障能够可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故障选线 中性点并联电阻 零序电流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环境下融合点线特征的双目VI-SLAM方法
20
作者 郭旭 袁杰 +2 位作者 谢霖伟 鲍慧敏 李世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78,104,共11页
为解决室内环境下弱纹理场景中关键点特征稀疏、结构化场景中结构化特征应用不充分以及相机快速移动时关键帧容易跟踪失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线特征融合的双目视觉惯性SLAM方法。首先,基于EDlines线段提取方法,结合高斯图像金字塔... 为解决室内环境下弱纹理场景中关键点特征稀疏、结构化场景中结构化特征应用不充分以及相机快速移动时关键帧容易跟踪失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线特征融合的双目视觉惯性SLAM方法。首先,基于EDlines线段提取方法,结合高斯图像金字塔实现多尺度线段的提取,以增强线段匹配的尺度不变性。同时,对不同尺度下的线段端点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并结合平铺技术对线段的二进制描述符进行分块处理,从而加速线段匹配并提高线特征匹配的鲁棒性与效率。其次,优化惯性传感器的预积分模型,融合双目视觉的点特征重投影误差、线特征重投影误差以及惯性传感器的预积分约束,采用滑动窗口的非线性优化方法进行联合优化,以提高系统位姿估计精度。最后,文中在包含弱纹理、结构化以及相机快速移动等复杂环境的EuRoC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VI-SLAM方法在EuRoC数据集上的相机轨迹均方根误差为0.031 m,平均误差为0.027 m,拥有更强的鲁棒性和更高的定位精度,尤其在弱纹理和相机快速运动场景中,定位精度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 视觉惯性 点线特征 双目相机 多尺度 非线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