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VT电路模型的谐波还原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树永 江海 +3 位作者 戴甲水 郝良收 胡广富 朱豪帅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5,共7页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压状态监测设备,其在测量工频电压时具有较高精度。但是当电力系统中发生次同步谐振等复杂工况时,CVT中间变压器的铁心将会发生饱和,CVT的电压传输特性将会随铁心电感的改变而改变,进而导致CV...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压状态监测设备,其在测量工频电压时具有较高精度。但是当电力系统中发生次同步谐振等复杂工况时,CVT中间变压器的铁心将会发生饱和,CVT的电压传输特性将会随铁心电感的改变而改变,进而导致CVT在测量谐波时的测量误差增大。现有的基于电压传输特性的谐波测量方法难以在电压传输特性发生变化时动态计算CVT谐波。因此,文中搭建了计及中间变压器铁心饱和特性和杂散电容的CVT电路模型,通过逆向求解该模型,实现谐波的精准还原,最后对35 kV CVT进行谐波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电压传递系数法相比,文中提出的谐波还原方法将谐波分量误差由94.6%降至7.1%,能够准确地计算出中间变压器铁心处于非线性状态时一次侧电压的实际谐波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谐波测量 逆向求解 杂散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金属表面非导电覆盖层厚度非接触测量技术
2
作者 王飞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99,108,共5页
采用接触式测量技术进行金属表面腐蚀产物厚度测量时,由于腐蚀一般为非均匀腐蚀,被测对象基底将成为粗糙表面,接触式测量探头与被测表面间的空气隙将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为解决该问题,综合电涡流测距和电容测距2种非接触测量原理,求解... 采用接触式测量技术进行金属表面腐蚀产物厚度测量时,由于腐蚀一般为非均匀腐蚀,被测对象基底将成为粗糙表面,接触式测量探头与被测表面间的空气隙将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为解决该问题,综合电涡流测距和电容测距2种非接触测量原理,求解探头悬空提离高度和非导电覆盖层厚度,仿真及实测研究了不同加工表面粗糙度下对于非导电覆盖层厚度的测量误差,综合电容测距和电涡流测距的粗糙金属表面非导电层厚度非接触无损测量技术大幅改善了粗糙表面空气隙带来的影响。实测表明,在常见粗糙度范围内,对于6μm厚度聚酰亚胺覆盖层的测量误差在±0.5μ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表面 电涡流测距 电容测距 非导电覆盖层 厚度测量 非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路参考激励信号参数辨识的非接触电压测量方法
3
作者 陈小涛 张文斌 +1 位作者 索春光 谭向宇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9,共10页
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压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导线线径、绝缘层厚度、线芯与感应极板的相对位置不同会影响导线线芯与感应极板间的耦合电容大小,并且导线会对感应极板与接地极板间的结构电容产生附加效应,所引起的边缘效应会使结构电容大... 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压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导线线径、绝缘层厚度、线芯与感应极板的相对位置不同会影响导线线芯与感应极板间的耦合电容大小,并且导线会对感应极板与接地极板间的结构电容产生附加效应,所引起的边缘效应会使结构电容大小也发生变化,使之无法凭借常规LCR仪预先精确测量,造成传感器增益不确定从而导致非接触电压测量精度受限。提出一种基于双路参考激励信号参数辨识的非接触电压测量方法,以实现测量过程中传感器增益的自标定。首先给出含寄生参数的等效模型并剖析其传递函数,将传感器多个内参数简化为2个集总内参数,通过仿真揭示了待测导线影响结构电容边缘效应从而改变其大小的规律。随后提出传感器参数辨识方法,获得考虑寄生参数和导线影响后的传感器内参数作为一固定参量参与电压重构以提升电压测量精度。制作传感器样机并搭建实验平台,完成参数辨识后进行多项实验。结果表明,幅值精度实验中幅值误差在1%以内,相位精度测试中相位差为0.13°,线径适应性实验可适应不同规格导线且误差最大仅0.15%,干扰信号屏蔽能力测试证实带屏蔽腔的同轴探头抗干扰性能良好。为提高非接触电压测量精度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电压测量 阻抗变换 寄生电容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法的溜管式颗粒物料质量流量计设计与试验
4
作者 路开新 赵延辉 +4 位作者 曹清 雍淦文 王田彬 刘静 牛智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4,共11页
为实现溜管内颗粒物料质量流量的在线自动测量,根据颗粒物料与空气介电特性的差异,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容法的溜管式颗粒物料质量流量计。该装置以STM32单片机、电容数字转换芯片AD7746和以MT8816为核心芯片的极板转换电路搭建数据采集系统... 为实现溜管内颗粒物料质量流量的在线自动测量,根据颗粒物料与空气介电特性的差异,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容法的溜管式颗粒物料质量流量计。该装置以STM32单片机、电容数字转换芯片AD7746和以MT8816为核心芯片的极板转换电路搭建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八极板组合旋转激励传感器电容信号的有效获取。搭建质量流量计试验台架,以玉米、小麦和颗粒配合饲料为试验材料,标定质量流量与累计电容值之间的关系,构建3种颗粒物料的质量流量预测模型,其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0 4、0.993 9、0.987 9。溜管式质量流量计精度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在溜管倾角分别为15°、25°、35°、45°、55°,玉米(小麦)质量分别为30、50、70 kg,颗粒配合饲料质量分别为30、50、65 kg时,玉米、小麦和颗粒配合饲料测量的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为3.11%、3.76%和3.75%。研究结果表明,将电容法应用于溜管输送颗粒物料过程的质量流量在线测量具有可行性,可以实现颗粒物料质量流量的在线自动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 传感器 颗粒物料 质量流量 在线测量 溜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宽温度范围摆镜控制的电容角位移传感器
5
作者 查伟 杨明庆 +1 位作者 陈青山 王艳林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0-146,共7页
为了实现摆镜系统在宽温度范围内的稳定控制,研究电容角位移传感器的温度漂移抑制方法。采用高频复合陶瓷材料作为传感器介质,并通过对称式差分测量电路及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温漂抑制措施,降低温度变化对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干扰。对传感器... 为了实现摆镜系统在宽温度范围内的稳定控制,研究电容角位移传感器的温度漂移抑制方法。采用高频复合陶瓷材料作为传感器介质,并通过对称式差分测量电路及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温漂抑制措施,降低温度变化对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干扰。对传感器在-40℃~+60℃的温度范围内输出电压和偏转角度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电容角位移传感器在宽温度范围内输出电压的最大温漂为0.87 V,最大角度漂移为0.63′,温度漂移为11.67 ppm/℃,其性能显著优于传统电容式传感器,所采用的温漂抑制措施可有效降低温度变化对摆镜控制精度的影响,适用于宽温度范围内的高精度摆镜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传感器 摆镜控制 宽温度范围 角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SVR算法的土壤含水率预测模型构建
6
作者 高宁 张安琪 +3 位作者 梅鹤波 杨兴华 刘淮玉 孟志军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7-234,共8页
为探究一种高检测精度且适用于低测量频率电容式土壤含水率传感器的检测模型,以土壤为研究对象,配置160份含水率为6.39%~31.43%的土壤样本,使用数字电桥采集土壤样本在测量频率为1~100 kHz的电容数据,建立预测土壤含水率的多元线性回归(... 为探究一种高检测精度且适用于低测量频率电容式土壤含水率传感器的检测模型,以土壤为研究对象,配置160份含水率为6.39%~31.43%的土壤样本,使用数字电桥采集土壤样本在测量频率为1~100 kHz的电容数据,建立预测土壤含水率的多元线性回归(MLR)、岭回归(RR)、支持向量回归(SVR)、决策树回归(CART)和BP神经网络(BPNN)算法模型,对比分析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基于SVR算法构建的土壤含水率检测模型预测性能较佳。通过引入麻雀搜索(SSA)、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鲸鱼优化算法(WOA)算法分别对SVR算法模型优化后的性能分析,采用PSO—SVR算法建立的检测模型性能最佳,其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 2、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百分比偏差RPD分别为0.947、0.012和4.363。利用该模型对35份含水率在8.07%~26.43%的土壤样本进行预测,含水率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回归系数R 2为0.953,RMSE为0.009,绝对误差范围为-1.92%~1.68%。由此证明,基于PSO—SVR算法构建土壤含水率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含水率 预测模型 电容 测量频率 PSO—SV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施肥机施肥检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7
作者 曲龙龙 吴雪梅 +2 位作者 何格 符德龙 孙希文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6-210,共5页
为解决小型施肥机施肥量在线检测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电容传感器的施肥机施肥量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以STM32F103C8T6单片机为核心,由电容极板、FDC2214电容传感器芯片及其他硬件电路组成。通过电容传感器获取肥料下落时引起的平行极板... 为解决小型施肥机施肥量在线检测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电容传感器的施肥机施肥量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以STM32F103C8T6单片机为核心,由电容极板、FDC2214电容传感器芯片及其他硬件电路组成。通过电容传感器获取肥料下落时引起的平行极板间的电容变化量,将电容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并输入给单片机,经过单片机程序的储存和处理,将测得的电容值与肥料质量显示在OLED显示屏上,同时通过串口通信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搭建外槽轮式排肥器排肥量检测系统平台,建立复合肥料质量流量与电容变化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并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对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电容变化量与平行极板间肥料质量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89,拟合效果显著。温度会导致检测系统的误差变大,但检测系统对施肥量的测量相对误差整体不超过8.07%,能够满足设计和实际生产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施肥机 施肥检测系统 电容检测 单片机 传感器 肥料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频电容的气固相含率在线检测电路设计
8
作者 陈诺恒 王胜南 孔明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06-1814,共9页
气固两相流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核能、环境工程及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其相含率的精确测量对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多频电容法的在线检测系统,以提高气固相含率的测量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系统通过现场可... 气固两相流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核能、环境工程及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其相含率的精确测量对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多频电容法的在线检测系统,以提高气固相含率的测量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系统通过现场可编辑门阵列(FPGA)控制数模转换器(DAC)模块生成多频激励信号,结合电容/电压(C/V)转换电路及数字相敏检波(DPSD)算法实现信号的实虚部信息提取。实验在有机玻璃管道中通过不同直径的有机玻璃棒模拟气固两相情况,在500kHz~1MHz频率范围内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测量不同相含率,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该研究为气固两相流的在线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电学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以及生物医学领域的相含率实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频电容检测 相含率 在线测量 气固两相流 电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电极的多电极阵列传感器电容测量方法
9
作者 马旭蕾 田汉民 +1 位作者 刘维龙 王月荣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4,140,共5页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中平面式电容传感器电极数量增加导致电容测量次数指数性增长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敏感电极测量法。该方法基于成像过程中电容器的权重系数不同,筛取敏感电极的测量数据,去除低权重的冗余数据。线性反投影成像分...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中平面式电容传感器电极数量增加导致电容测量次数指数性增长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敏感电极测量法。该方法基于成像过程中电容器的权重系数不同,筛取敏感电极的测量数据,去除低权重的冗余数据。线性反投影成像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仅测相邻电极和对角电极电容的敏感电极法比传统的遍历电极测量法具有更高的电容成像精度,且测量操作及后续运算次数仅为传统方法的35%;电容中加入40 dB噪声后,敏感电极法在缩减65%数据的前提下,相关系数仍保持遍历电极测量85%~90%。因此,本文利用相邻电极和对角电极对图像进行重建的方法显著减少了系统的测量操作及后续计算,并保证了良好的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电容测量方式 线性反投影 冗余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火焰成像的ECT系统导纳测量精度分析
10
作者 王超 王健宇 金硕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7-394,共8页
火焰的导纳包括介电和导电特性,可从不同角度反映燃烧状态,火焰导纳的精确测量对于获取燃烧状态具有重要意义.电容层析成像(ECT)在火焰检测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也正从测量介电常数单一参数向测量导纳虚部和实部参数发展,但同时也对导纳... 火焰的导纳包括介电和导电特性,可从不同角度反映燃烧状态,火焰导纳的精确测量对于获取燃烧状态具有重要意义.电容层析成像(ECT)在火焰检测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也正从测量介电常数单一参数向测量导纳虚部和实部参数发展,但同时也对导纳的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使用电探针测量了火焰不同位置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电导率,以此为基础,建立ECT测量火焰导纳的仿真模型,发现火焰导纳虚部和实部的差距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增大.在经典ECT系统中使用的500 kHz激励频率条件下,火焰导纳的虚部约比实部大5个数量级,使火焰导纳信息难以精确测量.对不同频率下火焰和空气导纳的差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为了保障系统测量精度,应使得导纳实部采集分辨率不超过0.207.导纳实部采集分辨率与模拟数字转换器(ADC)采样位数和激励频率都有关.在ADC采样位数一定的情况下,降低激励频率能够获得更小的导纳实部信号采集分辨率,从而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对于14位ADC,应采用26.4 kHz以下的激励频率.激励频率为500 kHz的经典ECT系统,其电流转电压(C/V)电路简化为以电容反馈为主导.针对降低激励频率使得经典ECT系统的C/V电路简化的输入输出关系不再适用的问题,在电路中考虑反馈电容和反馈电阻的综合作用,给出了测量火焰导纳的前端电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 电容层析成像 导纳 测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粮食烘干机的多导体阵列式电容装置及其测量分析
11
作者 刘聪 刘珏 +1 位作者 陈达畅 方焯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4,共8页
[目的]针对传统单点湿度测量在复杂的烘干环境中的局限性,设计一种多导体阵列式电容装置用于烘干机内部的水分含量测量。[方法]通过布置8导体棒阵列,测量所有两相邻导体棒间的电容,反演计算出间隔区域平均介电常数,实现对粮食烘干过程... [目的]针对传统单点湿度测量在复杂的烘干环境中的局限性,设计一种多导体阵列式电容装置用于烘干机内部的水分含量测量。[方法]通过布置8导体棒阵列,测量所有两相邻导体棒间的电容,反演计算出间隔区域平均介电常数,实现对粮食烘干过程中的实时水分监控。[结果]基于树莓派Pico W控制的FDC2214电容传感器实现了高精度电容值的测量,验证了含水率变化区域介电常数与水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了介电常数二维分布图。在不均匀的湿度分布环境下,装置能快速稳定地检测水分扩散情况,并精确拟合为改进的Dobson模型,在拟合过程中,介电常数标准差最大值为3.98,平均值为1.27。[结论]通过调整试验装置物理结构,可测量任意单位空间粮食的平均水分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烘干机 电容传感器 水分测量 多导体阵列 介电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式三维柔性触觉传感阵列系统设计
12
作者 郭宇森 尹明慧 +2 位作者 苟广洋 刘春秀 薛宁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2-55,60,共5页
为实现人机交互等领域对指尖触觉的检测,基于电容原理设计了一种柔性触觉传感阵列用于三维(3D)力测量。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传感阵列中间支撑材料,以聚酰亚胺(PI)为柔性基底沉积金属电极图案,并在电极表面沉积金属金提升导电能... 为实现人机交互等领域对指尖触觉的检测,基于电容原理设计了一种柔性触觉传感阵列用于三维(3D)力测量。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传感阵列中间支撑材料,以聚酰亚胺(PI)为柔性基底沉积金属电极图案,并在电极表面沉积金属金提升导电能力。该三维柔性触觉传感阵列制备工艺简单,测试结果表明:其能够检测0~30 N的法向力与0~10 N的切向力。测得传感单元最大偏差为2.8%,最大漂移为5.6%。设计的采集系统可同时采集6个传感阵列,240通道数据,响应时间为11 ms。该传感阵列具有灵活性与通用性并具有较大量程,使其可以应用于机器人触觉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触觉传感器 三维力测量 触觉感知 人机交互 电容式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行板电容传感器的海洋油气装备异物侵入检测研究
13
作者 李振 李汶璇 +6 位作者 韩建庆 张宏远 王言哲 张丛 马哲 常琳 张永波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73-1380,共8页
异物侵入会造成海洋油气装备发生安全隐患,甚至是严重的安全事故,对海洋油气装备进行异物侵入检测有利于保障海洋油气装备的安全运行。将平行板电容传感器应用于海洋油气装备异物侵入检测研究,分析平行板电容传感器均匀电场和边缘电场... 异物侵入会造成海洋油气装备发生安全隐患,甚至是严重的安全事故,对海洋油气装备进行异物侵入检测有利于保障海洋油气装备的安全运行。将平行板电容传感器应用于海洋油气装备异物侵入检测研究,分析平行板电容传感器均匀电场和边缘电场检测原理,推导检测灵敏度分布公式,建立平行板电容传感器三维仿真模型,实验研究平行板电容传感器检测球体异物和圆柱体异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平行板电容传感器能有效检测1 cm、3 cm、5 cm直径的球体异物和圆柱体异物,且随着异物体积的不断增大,检测结果变化量呈现单调递增趋势,从而验证平行板电容传感器具有应用于海洋油气装备异物侵入检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板电容传感器 异物侵入 检测灵敏度分布 海洋油气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边缘效应的双差动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14
作者 王福谦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9-715,共7页
为了实现对二维加速度的准确测量,在计及边缘效应的变极距及变夹角的平板电容器电容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计及边缘效应的双差动平板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和双差动电容角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输出特性优化... 为了实现对二维加速度的准确测量,在计及边缘效应的变极距及变夹角的平板电容器电容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计及边缘效应的双差动平板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和双差动电容角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输出特性优化后的双差动平板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和电容角位移传感器,其灵敏度不低于1.4 pF/(m·s^(-2))和7.5 pF/rad,且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在计边缘效时,可减小这2种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对于文中给定的传感器的几何尺寸和测量范围,减小的绝对误差最大值可达约1 m/s2和0.012 5 rad。将双差动平板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和双差动电容角位移传感器组合,构成二维双差动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该加速度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测量准确度高等优点,可用于测量线运动和轴向翻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计量 加速度传感器 双差动电容 边缘效应 二维加速度 测量误差 输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置电极ECT传感器激励方式研究
15
作者 马敏 李斌洲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2-1020,共9页
目前,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内部状态尚无有效的监测方法。为此,探索利用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CT)实现对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部状态进行监测这一难题。针对燃烧室环形空间,设计了内外置电极ECT传感器,提出了6种激励测量方式,以灵敏场的均匀性... 目前,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内部状态尚无有效的监测方法。为此,探索利用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CT)实现对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部状态进行监测这一难题。针对燃烧室环形空间,设计了内外置电极ECT传感器,提出了6种激励测量方式,以灵敏场的均匀性等5个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寻求最佳激励策略的同时研究了双电极激励中激励电极间距对测量过程和成像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间隔1电极激励方式图像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9645,整体效果最优,为下一步传感器激励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燃烧室监测 图像重建 内外置电极 火焰测量 激励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网线径自适应的非接触电压测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昊 符玲 +2 位作者 李红艳 叶永杰 彭银柯 《仪器仪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9-88,共10页
由于10 kV配网架空线路截面积种类众多,当非接触电压装置测量不同线径电压时,会引起线路-电极间耦合电容时变,造成分压比难以确定,无法准确反演线路电压。对此,本文在外铜极不接地的工况下,提出基于电容切换阵列的双探头耦合电容自校准... 由于10 kV配网架空线路截面积种类众多,当非接触电压装置测量不同线径电压时,会引起线路-电极间耦合电容时变,造成分压比难以确定,无法准确反演线路电压。对此,本文在外铜极不接地的工况下,提出基于电容切换阵列的双探头耦合电容自校准方法,通过在双探头内、外铜极间投切电容消除线径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其次,推导各测量电压敏感度公式,量化测量误差对反演线路电压的影响,确定探头参数后实现配网线径自适应测量。最后,设计模拟电路并搭建实验平台,完成传感器参数校准以及不同线径自适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10 kV配网架空线路截面积从70 mm^(2)变化到150 mm^(2)时,该传感器反演的线路电压与真实线路电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685%,满足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标准,进而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电容 电压测量 电容分压 非接触 参数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密集连接网络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立峰 常恩健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8-684,共7页
为求解电容层析成像中的非线性病态反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密集连接网络(MD-Net)模型。该模型由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和密集连接块组成,以通过融合多尺度特征进一步提高图像的重建精度。通过MATLAB仿真实验平台构建了流型数据集,利用密... 为求解电容层析成像中的非线性病态反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密集连接网络(MD-Net)模型。该模型由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和密集连接块组成,以通过融合多尺度特征进一步提高图像的重建精度。通过MATLAB仿真实验平台构建了流型数据集,利用密集连接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完成训练集的学习与训练,并利用测试集进行训练效果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静态实验。仿真与静态实验结果均表明:与LBP、Landweber迭代算法和其他深度学习方法相比,该方法的重建精度最高、抗噪能力强,并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测量 电容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 深度学习 密集连接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步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的ECT图像重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立峰 陈达 刘卫亮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6-551,共6页
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求解图像重建问题属于非线性问题,并且存在严重的不适定性。为提高图像重建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的ECT图像重建方法。针对标准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在图像重建中存在的不收敛... 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求解图像重建问题属于非线性问题,并且存在严重的不适定性。为提高图像重建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的ECT图像重建方法。针对标准正则化Gauss-Newton迭代算法在图像重建中存在的不收敛问题,引入了两步迭代方法;改进了正则化矩阵,提高了解估计的精确度;考虑到Gauss-Newton算法对迭代初值的依赖性,加入了同伦算法。最后,进行仿真和静态实验,并与线性反投影(LBP)算法、Landweber算法、Tikhonov正则化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图像重建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测量 电容层析成像 两步正则化 Gauss-Newton迭代算法 正则化矩阵 同伦算法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自适应网络的ECT图像重建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立峰 常恩健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9-1146,共8页
为求解电容层析成像(ECT)中的非线性病态反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自适应网络(MSANet)模型,该模型实现了更精细维度上多尺度特征的融合,且模型参数量相对较小。通过在单个残差块内构建树状结构组成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MSANet实现了更好... 为求解电容层析成像(ECT)中的非线性病态反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自适应网络(MSANet)模型,该模型实现了更精细维度上多尺度特征的融合,且模型参数量相对较小。通过在单个残差块内构建树状结构组成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MSANet实现了更好的鲁棒性和更低的计算参数量;采用加入自适应空间阈值模块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图像的重建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线性反投影(LBP)算法、Landweber迭代算法及常用深度学习方法相比,该方法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且平均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181及0.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测量 机器视觉 电容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 深度学习 多尺度 自适应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设备剩余电压测试仪校准方法
20
作者 冯建 胡俊杰 +1 位作者 许峰 周碧红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630,共5页
分析了电气设备剩余电压测试仪基本原理,提出一种基于标准阻容网络法对剩余电压测试仪剩余电压幅值和延迟时间参数进行校准的方法。结合交流标准电阻器和电容器等效模型,分析了标准电阻时间常数和标准电容损耗因数对校准结果的影响,推... 分析了电气设备剩余电压测试仪基本原理,提出一种基于标准阻容网络法对剩余电压测试仪剩余电压幅值和延迟时间参数进行校准的方法。结合交流标准电阻器和电容器等效模型,分析了标准电阻时间常数和标准电容损耗因数对校准结果的影响,推导了校准时剩余电压和延迟时间标准值的计算方法。采用1 MΩ交流标准电阻和1μF标准电容器组成的电路网络对剩余电压测试仪进行了校准,结果表明标准阻容网络法可满足该仪器的校准。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剩余电压幅值测量不确定度为1.1%,延迟时间测量不确定度为1.2%,主要不确定度分量为标准电容器损耗因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学计量 剩余电压 延迟时间 阻容网络 损耗因数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