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cal Influence on the Error-Correction Variable in a Cointegrated System
1
作者 Zhang, X. Yang, B. +1 位作者 Zhang, T. Zhang, S.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3期1-8,共8页
The concept of cointegration describes an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among a set of time-varying variables, and the cointegrated relationship can be represented through an error-correction model (ECM). The error-correct... The concept of cointegration describes an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among a set of time-varying variables, and the cointegrated relationship can be represented through an error-correction model (ECM). The error-correction variable, which represents the short-run discrepancy from the equilibrium state in a cointegrated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M. It is natural to ask how the error-correction mechanism works, or equivalently, how the short-run discrepanc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integrated system?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r local influence on the error-correction variable in an error-correction model. Following the argument of the second-order approach to local influence suggested by reference [5], we develop a diagnostic statistic to examine the local influence on the estimation of the parameter associated with the error-correction variable in an ECM. An empirical example is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diagnostic. We find that the short-run discre pancy may have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estimation of the parameter associated with the error-correction model. It is the error-correction variable that the short-run discrepancies can be incorporated through the error-correction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 simulation Error correction Mathematical models parameter estimation Program diagnostics Statistical methods Time series analysis Time varying control syst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预测误差校正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文宇良 陈春阳 +2 位作者 曾小凡 赵俊栋 于天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8-1787,共10页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需要知道精确的电机参数模型来实现对未来电流的预测以实现最优控制,然而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易受磁场饱和等因素影响而发生很大变化,进而导致预测电流误差大、控制电流纹波高、系统稳定性差,为此,提出一...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需要知道精确的电机参数模型来实现对未来电流的预测以实现最优控制,然而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易受磁场饱和等因素影响而发生很大变化,进而导致预测电流误差大、控制电流纹波高、系统稳定性差,为此,提出一种参数自适应反馈校正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以内置式永磁同步发电机为例,首先根据永磁同步发电机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推导了直交轴电感参数偏差与预测电流误差之间的预测误差数学模型;然后较详细地探讨了永磁电机直交轴电感参数偏差对电流预测误差的影响;接着根据建立的预测误差数学模型,利用递归最小二乘法对电感参数偏差进行在线辨识;最后针对开环的电感参数偏差在线辨识校正方法精度有限问题,设计闭环校正环节,根据电流预测误差对电感参数偏差进行反馈校正。该方法与采用其他参数辨识方法的开环预测相比,通过在线闭环校正电机电感参数偏差,大大提高了电流预测的准确性,进而提升了控制的鲁棒性和精确性。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完全消除预测电流误差的影响,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实用性和正确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性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预测电流控制 参数自适应反馈校正 鲁棒性 电感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悬挂系统的数字孪生模型自适应实时修正方法
3
作者 刘新宇 韩旭 +3 位作者 王泓晖 谢迎春 田晓洁 刘贵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11-3020,共10页
针对传统的高速列车悬挂系统模型在面对外界随机误差和零部件故障等情形时,导致模型参数同步精度下降、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孪生模型自适应实时修正方法。首先提取悬挂系统运动特性的关键动力学参数,并考虑... 针对传统的高速列车悬挂系统模型在面对外界随机误差和零部件故障等情形时,导致模型参数同步精度下降、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孪生模型自适应实时修正方法。首先提取悬挂系统运动特性的关键动力学参数,并考虑载荷误差来建立集总模型和增广矩阵的孪生模型。定义了误差比值参数实时判别并区分随机波动和参数突变两种情形,引入了惩罚权重和可变遗忘因子对不同情形进行自适应实时修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加权权重的渐消记忆递推最小二乘法,根据物理实体的输入数据,完成模型参数的递推与同步。最后,通过悬挂系统的实例分析并与现有方法对比,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悬挂系统 自适应更新 实时修正 参数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v_(S30)数据构建及其应用——以四川汶川8.0级地震为例
4
作者 张灿 郭红梅 +3 位作者 赵真 鲁长江 张莹 何宗杭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1-679,共9页
地下30 m平均剪切波速(v_(S30))作为场地划分的一项重要参数,在国内外建筑和构筑物的抗震设计规范及局部场地影响的校正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在中国地区广泛使用的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提供的v_(S30)数据适用性仍需进一步考证。文... 地下30 m平均剪切波速(v_(S30))作为场地划分的一项重要参数,在国内外建筑和构筑物的抗震设计规范及局部场地影响的校正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在中国地区广泛使用的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提供的v_(S30)数据适用性仍需进一步考证。文章通过四川省地形坡度与浅层平均波速之间的关系以及v_(S30)与浅层平均剪切波速之间的关系,制作四川省v_(S30)数据,并将其应用于汶川8.0级地震的地震烈度评估中。结果显示:相较于广泛使用的USGS的v_(S30)数据,本研究得到的四川省v_(S30)数据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使用该数据进行场地校正过的汶川8.0级地震烈度快速评估结果在重灾区和极重灾区区县的判定上更为准确。研究结果可以提高日后四川省地震应急产出的准确性,为震后应急指挥决策、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剪切波速 地震动参数 地震烈度 场地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元状态的IGBT准在线自适应监测方法
5
作者 胡裕松 成庶 +3 位作者 向超群 李卓鑫 刘畅 徐海铭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5-2846,共12页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是电动汽车和电力机车等中大功率机电系统动力来源的核心器件,其可靠状态直接关乎系统安全,准确的状态信息获取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重要前提。为解决当前状态信息获取方法...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是电动汽车和电力机车等中大功率机电系统动力来源的核心器件,其可靠状态直接关乎系统安全,准确的状态信息获取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重要前提。为解决当前状态信息获取方法相对单一,且手段繁琐,需要反复迭代修正的问题,提出一种准在线自校正获取IGBT模块键合线和焊料层老化状态的方法。利用米勒电压的老化不变性,修正结温估算误差,以实现高精度的导通电压和热阻测量。该方法只需进行一次简单的器件的初始状态测量,在实际应用时即可自校正计算出器件的2种老化状态参数,无需人为校正。使用时仅需将测量电路嵌入驱动器,并在散热基板上预埋热电偶即可,其他数据均可来自现有传感器。提出的一种准在线监测策略,使得以上状态信息以开机自检程序的形式,应用于通用的逆变器回路中,无需拆卸或改装驱动系统。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的指示参数具有极高的精度和较好的可重复性,不同的负载电流下多次测量结果误差不超过1%,表明该方法可灵活应用于多种条件下。加速老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所测量的状态指示参数随着器件老化而单调变化,状态指示参数与器件老化程度存在明确的映射关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电力机车和动车组列车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和修程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 键合线 焊料层 热参数 结温自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盾构施工穿越复合地层引起地表位移预测
6
作者 商兆涛 匡星晨 +3 位作者 夏琴 刘武 熊峰 王佐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9,共9页
大直径盾构穿越多种复杂地层时极易引起地层不均匀沉降,为研究地表沉降规律,文章依托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工程,分别分析了盾构穿越全砂层、软硬复合层以及全岩层时各横断面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并采用数值模拟及拟合Peck经验公式的方法进行验... 大直径盾构穿越多种复杂地层时极易引起地层不均匀沉降,为研究地表沉降规律,文章依托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工程,分别分析了盾构穿越全砂层、软硬复合层以及全岩层时各横断面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并采用数值模拟及拟合Peck经验公式的方法进行验证,最后通过引入修正系数α、β对Peck经验公式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层盾构施工时地表沉降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但在沉降值方面,盾构穿越软硬复合地层时地表沉降远超其他2种地层。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条件和实际施工参数,建立三维数值模型,通过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反分析修正模型参数。基于经典的Peck经验公式对盾构穿越各地层时的监测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该经验公式能较好地预测地表沉降。以数值模拟结果为标准,基于大量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了上、下限Peck修正公式,修正后的Peck公式可以更有效、更全面地描述盾构穿越不同地层引起地表横向沉降的规律。该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工程的施工及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盾构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PECK公式 参数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有限元参数提取的轨道交通用直线感应电机运行特性计算方法
7
作者 卓邦麟 叶志浩 +1 位作者 魏锟 陈诚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7,共7页
为了解决目前在电机设计阶段对电机性能分析快速性与精确性不能很好兼顾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兼具快速与精确的轨道交通用直线感应电机电磁性能计算方法。首先,采用二维涡流场有限元模型提取直线感应电机等效电路参数;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边... 为了解决目前在电机设计阶段对电机性能分析快速性与精确性不能很好兼顾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兼具快速与精确的轨道交通用直线感应电机电磁性能计算方法。首先,采用二维涡流场有限元模型提取直线感应电机等效电路参数;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边端效应、次级集肤效应进行修正得到考虑边端效应的电机等效电路;最后,使用三维瞬态场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验证等效电路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减少有限元计算时间成本,适用于中低速、大尺寸直线感应电机的设计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电机 二维有限元参数提取 直线电机参数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O卫星扩频信号的高精度参数估计方法
8
作者 金磊 曾富华 +1 位作者 古礼衍 王媛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80,共11页
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具有发射成本低、传输时延低、链路损耗小、数据传输速率高等优势,但卫星高速运动形成的多普勒效应、随遇业务造成的测控时间短都会导致扩频信号在大多普勒频移范围内高精度参数估计难。对此,提出... 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具有发射成本低、传输时延低、链路损耗小、数据传输速率高等优势,但卫星高速运动形成的多普勒效应、随遇业务造成的测控时间短都会导致扩频信号在大多普勒频移范围内高精度参数估计难。对此,提出了一种插值校正伪码相位/载波频率的高精度参数估计方法,首先采用相关积分峰与自适应检测门限进行检测判决,得到相关积分峰/旁峰及其伪码相位/载波频率指数;其次采用伪码自相关三角几何关系插值校正伪码相位,并使用相关积分峰抛物线拟合法插值校正载波频率。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载波多普勒频移±25 kHz下伪码相位估计精度优于0.05 chip、载波频率估计精度优于50 Hz,显著提升了LEO卫星测控系统高动态扩频信号的伪码相位/载波频率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地球轨道卫星 扩频信号 参数估计 插值校正 抛物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车载箱体碳纤维复合材料检修门有限元模型参数修正及验证
9
作者 张颖川 马明阳 +3 位作者 江曙 阳光武 李鹏航 徐未凤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针对某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元精确仿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不确定性参数修正方法。对某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载箱体检修门开展自由边界条件下模态试验,获得前三阶模态频率及振型。依据测得的模态试验结果,首先对该... 针对某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元精确仿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不确定性参数修正方法。对某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载箱体检修门开展自由边界条件下模态试验,获得前三阶模态频率及振型。依据测得的模态试验结果,首先对该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参数进行修正,并将有限元模型结合修正后的材料参数进行仿真计算。最后对该车载箱体检修门进行约束条件下模态试验,获得前三阶模态频率及振型,将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进行修正之后仿真与试验结果误差变小,说明此方法对于存在不确定性参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减小给定参数与实际参数之间的误差,建立更精确的有限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遗传算法 参数修正 检修门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轴发动机几何参数-部件-整机性能建模及其应用
10
作者 李泽琪 席龙 +2 位作者 邓浩民 周文祥 孙思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1-692,共12页
针对国产涡轴发动机批产过程中整机性能分散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制造几何参数、部件性能、整机性能3个维度的模型建立方法。首先,调研获取了200台新机重要部件制造几何参数与出厂性能参数,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法筛选出发动机重要部... 针对国产涡轴发动机批产过程中整机性能分散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制造几何参数、部件性能、整机性能3个维度的模型建立方法。首先,调研获取了200台新机重要部件制造几何参数与出厂性能参数,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法筛选出发动机重要部件关键制造几何参数。其次,基于发动机新机出厂性能参数和部件级模型,利用部件特性修正因子对发动机部件特性图进行修正,基于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回归(Particle swarm optimized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PSO-SVR)方法建立了发动机重要部件关键制造几何参数与部件特性修正因子的对应关系。最后,建立发动机重要部件关键制造几何参数-部件性能-整机性能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在25%额定功率状态下整机性能预测误差不超过5%,在50%、75%、95%、100%、105%额定功率状态下整机性能预测误差不超过3%。该模型能够仿真发动机重要部件关键制造几何参数对整机性能分散性的影响,可以在发动机未试车前进行整机性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性 几何参数 修正因子 逆流路法 支持向量回归 涡轴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修正的产品质量预测方法
11
作者 陈昕航 徐新胜 +2 位作者 曹立 吴松泽 陆弘毅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4,共8页
在工业4.0背景下,产品质量预测对于智能制造生产线的高效运行和资源节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质量预测方法因参数预测误差累积,导致产品质量预测准确性下降,易造成误判。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残差修正的产品质量预测方法。首先,基于... 在工业4.0背景下,产品质量预测对于智能制造生产线的高效运行和资源节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质量预测方法因参数预测误差累积,导致产品质量预测准确性下降,易造成误判。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残差修正的产品质量预测方法。首先,基于深度学习模型构建产品质量预测模型,以及工艺参数预测残差与产品质量预测残差之间的关联模型。其次,预测未加工的工艺参数来补全生产工艺参数信息,利用质量预测模型初步得到产品质量预测结果。再次,计算工艺参数预测残差,并通过关联模型得到产品质量预测残差。最后,利用产品质量预测残差修正初步预测结果,从而获得最终的产品质量预测结果。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产品质量预测误差,提高了预测准确率,能及时发现智能制造生产线上潜在不合格品并停止后续生产工序,实现资源节约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参数预测 产品质量预测 预测残差计算 产品质量预测修正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推进剂3D打印单层堆叠过程工艺参数研究
12
作者 王嘉炜 史宏斌 +3 位作者 刘宣杰 宋仕雄 史佳伟 王琪虎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2-403,共12页
为了更加合理地调配固体推进剂的3D打印工艺参数、提升打印质量,基于单层堆叠过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挤出速度、打印高度以及打印温度3个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设计研究。通过方差和极差分析计算了各因素影响程度,并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进行... 为了更加合理地调配固体推进剂的3D打印工艺参数、提升打印质量,基于单层堆叠过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挤出速度、打印高度以及打印温度3个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设计研究。通过方差和极差分析计算了各因素影响程度,并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进行了比较,综合考虑特殊点打印精度后筛选出最优工艺参数搭配,设计了一种通过单线截面数据计算打印线间距的方法,并进行单层打印的仿真模拟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挤出速度是影响打印质量的主要因素,当挤出速度为12 mm·s^(-1)、喷嘴高度为1.2 mm、打印温度为55℃时,打印成型件质量最优,参数修正后试件拉伸强度由0.21 MPa上升到0.43 MPa,密度由1.43×10^(3)kg·m^(-3)上升至1.65×10^(3)kg·m^(-3),单层打印仿真及实验表明,参数修正后成型质量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单层堆叠 参数筛优 参数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模型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
13
作者 王涛 张佳辉 +3 位作者 孟丽岩 浩杰敦 郑欢 贺林慈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9,共10页
传统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采用了固定的模型进行恢复力修正,存在模型不够精准导致迭代轮次增加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模型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该方法采用迭代所有轮次的恢复力修正值与每轮迭代物理子结构的真实... 传统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采用了固定的模型进行恢复力修正,存在模型不够精准导致迭代轮次增加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模型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该方法采用迭代所有轮次的恢复力修正值与每轮迭代物理子结构的真实恢复力搭建自适应模型进行迭代恢复力修正,提高了迭代收敛速度与迭代收敛精度。以单层框架黏滞阻尼器减震结构为例,分析了不同的权重分配系数与初始模型参数对于迭代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自振周期的结构分别验证,分析结构自振周期对该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权重分配系数和模型参数对迭代收敛速度与迭代收敛精度有较大影响;在权重分配系数为0.025,初始模型参数为0.80时,迭代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远高于传统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基于自适应模型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在不同的单层框架结构迭代收敛速度与迭代收敛精度远优于传统的力修正迭代混合试验方法,对于自振周期小于1.0 s的结构,该方法优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混合试验 自适应模型参数 权重分配 力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劲性水泥土组合桩内界面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14
作者 吴学震 夏亚歆 +4 位作者 李大勇 游先辉 单宁康 肖贞科 陈祥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7-478,共12页
传统劲性水泥土复合桩的内芯多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其仅依靠内外芯的摩擦和黏结来传递荷载。现场调研发现,水泥土桩与管桩界面的胶结力较小,依据规范进行设计时,内界面抗剪强度往往取值很低。针对此种情况,将内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替... 传统劲性水泥土复合桩的内芯多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其仅依靠内外芯的摩擦和黏结来传递荷载。现场调研发现,水泥土桩与管桩界面的胶结力较小,依据规范进行设计时,内界面抗剪强度往往取值很低。针对此种情况,将内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替换为钢管桩,探寻其与外芯水泥土桩间界面的抗剪强度,同时又提出将外表面具有螺旋叶片的钢管桩作为新型内芯桩。针对内芯为无肋钢管及螺旋叶片钢管的桩段试样进行了内界面剪切试验,分析了内界面极限剪切力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定量数据表征。获得了新型组合桩的内外芯剪切破坏模式及内界面抗剪强度参数的演化规律和计算方法,从而对《劲性复合桩技术规程》(JG/T023-2007)桩体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内界面抗剪强度参数取值进行了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劲性水泥土复合桩 钢管桩 螺旋叶片 内界面抗剪强度 模型试验 规范参数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碾压参数影响的压实质量连续检测结果修正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聂志红 粟欣 +2 位作者 赵鹏鹏 齐群 王学朋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6,共8页
为降低压路机行驶速度、行驶方向、振动频率等碾压参数引起的压实质量连续检测结果CMV误差,以动态变形模量E_(vd)为修正目标,基于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建立CMV修正模型,对比修正模型的适用性,并分析各碾压参数... 为降低压路机行驶速度、行驶方向、振动频率等碾压参数引起的压实质量连续检测结果CMV误差,以动态变形模量E_(vd)为修正目标,基于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建立CMV修正模型,对比修正模型的适用性,并分析各碾压参数对CMV误差的影响。研究表明,XGBoost修正结果与E_(vd)的相关系数高达0.8且误差仅为1.7%,而多元线性回归修正结果与E_(vd)的相关系数仅为0.65且误差高达9.2%,XGBoost修正模型更适用于降低由碾压参数引起的CMV检测误差。高速行驶会造成CMV存在显著的负误差,行驶方向的不同使CMV产生大小相当但正负相反的误差,振动频率对CMV误差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且与频率的取值有关。最后根据现场压实检测数据的修正结果验证了XGBoost修正模型对降低CMV检测误差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连续检测 碾压参数 误差修正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测姿态变换的外测数据跟踪部位修正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冬 赵书圆 +1 位作者 张鑫勇 周萱影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9,共11页
外测数据跟踪部位修正对于飞行器飞行试验的高精度轨迹参数获取有着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基于飞行器遥测姿态数据和粗略轨迹参数的跟踪部位修正新方法,利用遥测姿态数据确定惯导平台中心与跟踪部位轨迹参数的变换关系,进而由粗略轨迹参数... 外测数据跟踪部位修正对于飞行器飞行试验的高精度轨迹参数获取有着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基于飞行器遥测姿态数据和粗略轨迹参数的跟踪部位修正新方法,利用遥测姿态数据确定惯导平台中心与跟踪部位轨迹参数的变换关系,进而由粗略轨迹参数推算惯导平台中心与跟踪部位测距、径向速度、方位角和俯仰角的差异值,实现跟踪部位修正量的准确计算.采用误差传播法对粗略轨迹误差影响下的跟踪部位修正精度进行理论分析,验证了该修正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进一步通过仿真实验和实装实验检验了修正精度.结果表明跟踪部位修正量的计算误差远小于外测系统的精度指标要求,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测 跟踪部位 遥测 轨迹参数 误差传播法 修正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十参数标定模型的导航避障相机影像精确校正
17
作者 王强 刘阳 +3 位作者 刘思齐 胡迪 崔希民 范生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102,119,共6页
十参数标定模型是近景摄影测量中一种经典的内参标定模型。在影像畸变校正中,如果利用此模型采用直接重采样方式会产生空洞条纹,而常规的间接重采样方式虽无空洞产生,但在畸变较大的非中心区域同样无法得到较好的校正效果。针对此问题,... 十参数标定模型是近景摄影测量中一种经典的内参标定模型。在影像畸变校正中,如果利用此模型采用直接重采样方式会产生空洞条纹,而常规的间接重采样方式虽无空洞产生,但在畸变较大的非中心区域同样无法得到较好的校正效果。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十参数标定模型的影像牛顿迭代精确校正算法。首先利用十参数标定模型将像点理想值和实际值进行重组,构建以像点实际值为待求量的非线性方程组;然后采用牛顿迭代法对影像中畸变部分进行局部线性逼近求解;最后采用间接重采样方法实现精确校正的目的。以移动机器人导航和避障相机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结果表明,牛顿迭代法校正可以得到高精度的优质去畸变影像,对避障相机的处理效果尤为显著。本文算法适用于移动机器人导航避障相机影像的畸变精确去除,为后续立体匹配环节生成优质的双目核线影像提供了可靠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变校正 十参数标定模型 牛顿迭代法 导航避障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型钢丝绳隔振器非对称迟滞模型
18
作者 孙自强 高留洋 +1 位作者 闫明 张春辉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5-311,共7页
针对球型钢丝绳隔振器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特性导致迟滞模型表征困难的问题,提出了非线性弹性因子和修正因子改进的归一化Bouc-Wen迟滞模型,结合Simulink仿真完善改进的迟滞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改进模型进行参... 针对球型钢丝绳隔振器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特性导致迟滞模型表征困难的问题,提出了非线性弹性因子和修正因子改进的归一化Bouc-Wen迟滞模型,结合Simulink仿真完善改进的迟滞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改进模型进行参数识别。通过数值仿真绘制GGQ25-62L型球型钢丝绳隔振器在不同工况的迟滞环,并和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参数识别方法准确可靠,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曲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该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隔振器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型钢丝绳隔振器 迟滞环 非线性 弹性因子 修正因子 BOUC-WEN模型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光线环境下星载激光光斑图像特征参数提取
19
作者 王腾 李凯勇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145,共5页
星载激光光斑图像易受采集时复杂光线背景的影响,导致激光光斑特征参数提取精度不佳,由此提出复杂光线环境下星载激光光斑图像特征参数提取方法。首先,基于光照校正的Retinex图像增强算法光照补偿及增强星载激光光斑图像,以消除复杂光... 星载激光光斑图像易受采集时复杂光线背景的影响,导致激光光斑特征参数提取精度不佳,由此提出复杂光线环境下星载激光光斑图像特征参数提取方法。首先,基于光照校正的Retinex图像增强算法光照补偿及增强星载激光光斑图像,以消除复杂光线环境的影响;其次,基于二次阈值分割与形态学消噪结合方法提取光斑边界;最后,使用一阶灰度重心法与椭圆拟合结合方法完成激光光斑图像特征参数提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星载激光光斑图像特征参数提取精度保持在95%以上,具有较好的提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校正 星载激光光斑图像 Retinex图像增强算法 二次阈值分割 特征参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技术结合水分校正与样本增广的棉田土壤盐分精准反演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佳怿 张翼腾 +4 位作者 周宝闯 翁海勇 周蓓蓓 叶大鹏 瞿芳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81,共11页
棉田土壤盐分的精准反演对于棉花的种植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水分和盐分作为主要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棉田土壤的波谱特征,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直接影响土壤盐分的检测分析。为了提高基于光谱技术构建的模型对棉田土壤盐分信息解析的准确性与... 棉田土壤盐分的精准反演对于棉花的种植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水分和盐分作为主要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棉田土壤的波谱特征,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直接影响土壤盐分的检测分析。为了提高基于光谱技术构建的模型对棉田土壤盐分信息解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该研究联用可见/短波近红外(400~1 000 nm)和长波近红外(960~1 693 nm)技术,采集不同含水率与含盐量的新疆地区土壤样本的光谱;结合外部参数正交法(external parameter orthogonalization,EPO),校正不同标样集与不同波段光谱中的土壤含水率干扰信息;引入基于不同卷积步幅的深度卷积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DCGAN),进行样本增广与质量评估;参考三层残差神经网络设计一维卷积神经网络RNet,最终构建基于EPO-DCGAN-RNet的优化模型,用于棉田土壤盐分的反演。结果表明,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和基于VGG或EfficientNet结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相比,该研究提出的EPO-DCGAN-RNet方法能够有效地滤除水分对盐分反演的影响、提高模型对特征波段的挖掘能力、降低深度学习算法对样本量的依赖性,并能得到更优的模型预测性能。EPO-DCGAN-RNet的建模集R^(2)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42、115.420μS/cm,验证集R^(2)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10和136.472μS/cm。研究结果可为新疆棉田土壤盐分快速精准检测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有助于促进盐碱地区棉花种植的水肥科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盐分 光谱技术 水分校正 样本增广 外部参数正交法 深度卷积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