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aley-Wiener Theorem for General Weighted Hardy Spaces on Tube Domains
1
作者 HUANG Yun ZHANG Dawei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1-849,共9页
In this paper,the Paley-Wiener theorem is extended to the analytic function spaces with general weights.We first generalize the theorem to weighted Hardy spaces Hp(0<p<∞)on tube domains by constructing a sequen... In this paper,the Paley-Wiener theorem is extended to the analytic function spaces with general weights.We first generalize the theorem to weighted Hardy spaces Hp(0<p<∞)on tube domains by constructing a sequence of L^(1)functions converging to the given function and verifying their representation in the form of Fourier transform to establish the desired result of the given function.Applying this main result,we further generalize the Paley-Wiener theorem for band-limited functions to the analytic function spaces L^(p)(0<p<∞)with general weigh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ey-Wiener Theorem Fourier transform Weighted Hardy space Tube dom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ndwich structures with tapered tubes as core:A quasi-static investigation
2
作者 Xinmei Xiang Dehua Shao +5 位作者 Xin Zhang Umer Sharif Ngoc San Ha Li Xiang Jing Zhang Jiang Y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47-462,共16页
In this article,the experimental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s utilized to investigate the quasi-static compression features of sandwich constructions built with tapered tubes.3D printing technology was utilized to c... In this article,the experimental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s utilized to investigate the quasi-static compression features of sandwich constructions built with tapered tubes.3D printing technology was utilized to create the hollow centers of the tapering tubes,with and without corrugations.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energy absorption(EA)and specific energy absorption(SEA)of the single corrugated tapered tube sandwich are 51.6% and 19.8% higher,respectively,than those of the conical tube sandwich.Furthermore,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energy absorbers can benefit from corrugation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ir efficiency.Additionally,the tapered corrugated tubes'resistance to oblique impacts was studied.Compared to a straight tube,the tapered tube is more resistant to oblique loads and has a lower initial peak crushing force(PCF),according to numerical simulations.After conducting a parametric study,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 energy absorption performance of the sandwich construction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amplitude,number of corrugations,and wall thickness.EA and SEA of DTS with corrugation number of 8 increased by 17.4%and 29.6%,respectively,while PCF decreased by 9.2% compared to DTS with corrugation number of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wich structure Corrugated tube Tapered tube QUASI-STATIC Energy absorp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llow tubes constructed by carbon nanotubes self-assembly for CO_(2) capture
3
作者 CHEN Xu-rui WU Jun +1 位作者 GU Li CAO Xue-b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256-2267,共12页
Carbon nanotubes(CNTs)have garner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the fields of science,engineering,and medicine due to their numerous advantages.The initial step towards harnessing the potential of CNTs involves their mac... Carbon nanotubes(CNTs)have garner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in the fields of science,engineering,and medicine due to their numerous advantages.The initial step towards harnessing the potential of CNTs involves their macroscopic assembly.The present study employed a gentle and direct self-assembly technique,wherein controlled growth of CNT sheaths occurred on the metal wire’s surface,followed by etching of the remaining metal to obtain the hollow tubes composed of CNTs.By controlling the growth time and temperature,it is possible to alter the thickness of the CNTs sheath.After immersing in a solution containing 1 g/L of CNTs at 60℃ for 24 h,the resulting CNTs layer achieved a thickness of up to 60μm.These hollow CNTs tubes with varying inner diameters were prepared through surface reinforcement using polymers and sacrificing metal wires,thereby exhibiting exceptional attributes such as robustness,flexibility,air tightness,and high adsorption capacity that effectively capture CO_(2) from the gas mix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nanotubes SELF-ASSEMBLY hollow tubes CO_(2) cap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拓相平面稳定域划分的Tube-MPC车辆稳定性控制
4
作者 苏东旭 赵治国 +2 位作者 赵坤 李刚 于勤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54-1667,共14页
针对分布式四轮驱动电动车辆在极限工况下稳定性控制难题,考虑了横摆角速度、横纵向加速度等传感器噪声以及质心侧偏角估计误差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可拓理论的相平面稳定域划分方法以及自适应管道模型预测控制(ATMPC)算法,以快速量化车辆... 针对分布式四轮驱动电动车辆在极限工况下稳定性控制难题,考虑了横摆角速度、横纵向加速度等传感器噪声以及质心侧偏角估计误差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可拓理论的相平面稳定域划分方法以及自适应管道模型预测控制(ATMPC)算法,以快速量化车辆稳定性程度,并在满足跟踪精度的前提下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所设计的车辆横摆稳定性控制系统采用分层设计架构,其中上层基于可拓理论,将车辆质心侧偏角-橫摆角速度相平面与可拓控制域相关联,并根据车辆实际状态判断可拓控制域并计算关联函数,实现了下层的管道模型预测控制(TubeMPC)控制目标权重与控制模式的决策;下层基于Tube-MPC对期望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进行跟踪,实现附加横摆力矩的精准决策,之后采用轮胎负荷率优化方法进行横摆力矩的分配。通过CarSim与Simulink软件联合仿真,对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MPC算法,所提出的控制架构与ATMPC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升车辆在极限工况下的行驶稳定性以及噪声干扰环境下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驱动车辆 稳定性控制 可拓相平面 管道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DEM的斜面平台对下降管内混合颗粒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孙雪峰 张德俐 +5 位作者 刘浩 高豪磊 马瑞 王芳 金德禄 易维明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0-249,共10页
为改善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混合颗粒在下降管热解反应器内部流动时生物质颗粒扰动较小、混合不充分的问题,该研究探讨了管内斜面平台对陶瓷球和生物质颗粒流动的影响。以斜面平台的位置、倾斜角度和高度为试验因素,以生物质颗粒管内离散度... 为改善生物质热解过程中混合颗粒在下降管热解反应器内部流动时生物质颗粒扰动较小、混合不充分的问题,该研究探讨了管内斜面平台对陶瓷球和生物质颗粒流动的影响。以斜面平台的位置、倾斜角度和高度为试验因素,以生物质颗粒管内离散度为评判标准,通过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元法(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CFD-DEM)耦合仿真对混合颗粒流动过程进行模拟,并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斜面平台高度对生物质颗粒离散度影响最大,其次为位置和角度,最佳工作参数为斜面平台底部距下降管拐角处245 mm,高度为27 mm,角度为149°,相较于无斜面平台工况,生物质颗粒离散度提高了50.24%,进而提升了混合颗粒的混合程度。斜面平台的引入使得下降管内生物质颗粒和陶瓷球的轴向平均速度分别降低了14.38%和11.43%,平均停留时间分别升高了20.00%和5.75%,改变了无斜面平台时混合颗粒的向心流动特性,表现为抛物线形流动特性,打破了上疏下密的分布状态,使混合颗粒偏析降低,混合更为均匀。该研究结果能够为下降管式生物质热解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一定支持,有利于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下降管 计算机仿真 CFD-DEM 气固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厂凝汽器冷却管泄漏在线定位技术研究
6
作者 孟龙 张维科 +4 位作者 李俊菀 龙国军 孙鹏 黄治国 蒋友伟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70,共9页
为提高凝汽器泄漏冷却管定位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解决无法在线定位的难题,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泄漏冷却管在线定位技术的最优路线。结果表明:示踪气体泄漏检测技术具有定位效率高和定位精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开发凝汽... 为提高凝汽器泄漏冷却管定位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解决无法在线定位的难题,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泄漏冷却管在线定位技术的最优路线。结果表明:示踪气体泄漏检测技术具有定位效率高和定位精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开发凝汽器泄漏冷却管在线定位技术;在凝汽器半侧隔离放水期间建立氦质谱检测变化值、时间、水室液位高度3个变量间的关系模型,定位凝汽器泄漏冷却管所在高度,从而确定凝汽器泄漏管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器 冷却管 泄漏 管排 氦质谱检漏 文丘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间两相流场频域相关性及激振力功率谱密度研究
7
作者 朱国瑞 蔺文静 +2 位作者 齐思久 韩佩泽 谭蔚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3-433,共11页
管壳式换热器内部管束长期受到气-水两相流冲刷容易发生磨损破坏,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准确计算两相流体力的功率谱密度对管束的磨损计算至关重要.由于缺乏两相流条件下的管间流场相关性实验数据,难以用激振力去直接计算其等效功率谱密度... 管壳式换热器内部管束长期受到气-水两相流冲刷容易发生磨损破坏,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准确计算两相流体力的功率谱密度对管束的磨损计算至关重要.由于缺乏两相流条件下的管间流场相关性实验数据,难以用激振力去直接计算其等效功率谱密度.为了探究管间两相流流场相关性,给出可靠的两相流激振力包络谱,设计搭建了两相水洞实验装置,创新性地将电子压力扫描阀引入两相流环境中,直接测量管表面的压力.对节径比为1.41的正三角形刚性管阵中单根弹性管在环境温度和压力下的横向流致振动进行了全面的实验研究.研究了直径为0.026 m、长度为0.237 m的柔性管在10%~90%含气率下激振力的频域特征并计算了相关长度,通过分析压力的变化、激振力自相关功率谱密度以及斯特劳哈尔数确定了周期性漩涡脱落现象的出现,获得了不同含气率下基于界面流速的激振力无量纲参考等效功率谱密度.结果表明,压力随界面流速大致呈抛物线形式增加,但涡流脱落会导致管周的压力骤降;管束内部激振力的相干函数在大范围内数值较低,相关长度不到1倍管径.使用1倍管径为相关长度计算了3种不同结构参数弹性管的激振力等效功率谱密度,采用基于界面流速的归一化因子进行了无量纲处理,给出了10%~30%含气率、40%~60%含气率以及70%~90%含气率时的激振力包络谱,其中激振力在40%~60%含气率下能量最高,70%~90%含气率次之,10%~30%含气率下能量最低.研究结果给壳程不同位置管束的磨损计算提供了符合工程实践的载荷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壳式换热器 管束 两相流 激振力 功率谱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管制冷机压缩机串并联驱动方式研究
8
作者 左志强 蒋珍华 +3 位作者 杨宝玉 李娜 赵鹏 欧朝华 《低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4,92,共7页
为了使脉管制冷机满足航天的多应用边界需求,提出制冷机压缩机两电机串联驱动方案,对脉管制冷机应用中压缩机电机串联与并联驱动方式进行研究对比。研究表明,压缩机电机由并联驱动改为串联驱动增加了制冷机驱动阻抗,改变了制冷机总驱动... 为了使脉管制冷机满足航天的多应用边界需求,提出制冷机压缩机两电机串联驱动方案,对脉管制冷机应用中压缩机电机串联与并联驱动方式进行研究对比。研究表明,压缩机电机由并联驱动改为串联驱动增加了制冷机驱动阻抗,改变了制冷机总驱动电压、电流关系。驱动方式由并联改串联对制冷机效率及探测器电磁干扰无影响,略微改变制冷机自身微振动状态。在制冷机应用时可根据自身电机阻抗与卫星平台提供的电压选择合适的驱动方案,拓展了制冷机应用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方式 脉管制冷机 微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转方管内局部努塞尔数减小机制的数值模拟
9
作者 郭安宁 张金龙 +2 位作者 王璐 王良璧 龚志山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30-1437,共8页
针对扭转方管内局部努塞尔数减小问题,本文应用热通量对流传输方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分析直方管和扭转方管内热通量的输运机制。结果发现:雷诺数为1200,截面边长为2 cm的直方管某区域内局部努塞尔数是扭率为4的扭转方管内的1.11倍,而扭... 针对扭转方管内局部努塞尔数减小问题,本文应用热通量对流传输方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分析直方管和扭转方管内热通量的输运机制。结果发现:雷诺数为1200,截面边长为2 cm的直方管某区域内局部努塞尔数是扭率为4的扭转方管内的1.11倍,而扭转方管内平均努塞尔数是直方管的1.80倍。直方管内速度项和速度梯度项均促进热通量传输,而扭转方管这一区域内速度梯度和其自身对热通量传输作用相反引起热通量传输抑制。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进一步理解扭转方管强化传热效果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方管 直方管 对流传热 热通量传输 速度项 速度梯度项 机制 努塞尔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室成形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李红敏 王朋飞 +4 位作者 朱晓丹 李玲 张园 王乐 叶放蕾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比较鼓室成形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eustachian tube balloon dilatation,ETBD)与单纯鼓室成形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adhesive otitis media,AO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AOM伴咽鼓管功能障碍(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ETD... 目的比较鼓室成形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eustachian tube balloon dilatation,ETBD)与单纯鼓室成形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adhesive otitis media,AO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AOM伴咽鼓管功能障碍(eustachian tube dysfunction,ET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鼓室成形联合ETBD患者22例为实验组,单独行鼓室成形术患者21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2年的气导听阈、气骨导差(air-bone gap,ABG)及咽鼓管评分(eustachian tube score,ETS)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气导听阈、ABG及ET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气导听阈和ABG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实验组术后ETS高于术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组间数据对比:术后6个月两组间气导听阈和ABG无统计学差异(P>0.05),ETS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年两组间气导听阈、ABG及ETS均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鼓室成形术可显著提高AOM患者的术后听力,联合ETBD不仅可有效改善咽鼓管功能,且长期随访听力改善效果更佳,可作为AOM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性中耳炎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鼓室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咽鼓管功能声测法和阶跃式纯音线谱信号对健康成人咽鼓管开放功能的研究
11
作者 金蕾 郑阳阳 +1 位作者 倪坤 李晓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究咽鼓管功能声测法合理的纯音声源信号频率区间,并初步建立正常值范围。方法选取31例健康成人受试者,分段采用3~6 kHz频带上间隔100 Hz的阶跃式纯音线谱信号作为声源进行咽鼓管功能声测法测试,分析结果。结果本研究发现3.5、4.3... 目的探究咽鼓管功能声测法合理的纯音声源信号频率区间,并初步建立正常值范围。方法选取31例健康成人受试者,分段采用3~6 kHz频带上间隔100 Hz的阶跃式纯音线谱信号作为声源进行咽鼓管功能声测法测试,分析结果。结果本研究发现3.5、4.3、4.35、4.5、4.65、4.8、5.0、5.15 kHz 8个频点通过率均较高,是较为合适的纯音信号频点;将这8个频率点上的线谱数据汇总后统计分析,计算出LVc值的95%可信区间,即95%的LVc值>5.5 dB,取整数后将6 dB设为LVc门限阈值。结论本研究发现咽鼓管功能声测法较合适的纯音线谱声源频率为3.5、4.3、4.35、4.5、4.65、4.8、5.0、5.15 kHz 8个频点,声源信号在吞咽动作发生前后约0.5~1秒范围内相对声压级超过6 dB幅值变化可作为咽鼓管有效开放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鼓管功能 纯音信号 声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式泵新旧杆管混用模式对磨损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何霞 邱轩 +5 位作者 钟林 王国荣 魏刚 冯梦泽 高梵 李禹霏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9-146,共8页
为探究杆式泵新旧J55油管与D抽油杆混用对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UMT摩擦磨损试验机,开展在纯油、油砂(砂质量分数为0.02%)、油水砂(水质量分数为55%、砂质量分数为0.02%)介质条件下,不同J55油管/D级抽油杆混用模式(J55新/D旧、J55新/D新、... 为探究杆式泵新旧J55油管与D抽油杆混用对磨损性能的影响,利用UMT摩擦磨损试验机,开展在纯油、油砂(砂质量分数为0.02%)、油水砂(水质量分数为55%、砂质量分数为0.02%)介质条件下,不同J55油管/D级抽油杆混用模式(J55新/D旧、J55新/D新、J55旧/D旧)的杆管磨损规律研究。采用带X射线能谱仪的扫描电镜以及白光干涉仪对磨损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混用配对副中,新管/旧杆混用配对副耐磨性能最优,新管/新杆配对副次之,旧管/旧杆混用配对副耐磨性能最差;新管/旧杆混用配对副表面存在Fe2O3摩擦保护层,可减少摩擦副直接接触,在纯油、油砂和油水砂润滑介质条件下耐磨性能最优,是最佳选配方案。研究结果为不同介质条件下杆式泵新旧油管与抽油杆配副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式泵 J55油管 D抽油杆 摩擦磨损 润滑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流向不同小流道加热管内超临界CO_(2)的传热特性
13
作者 王磊 王艳 +3 位作者 甘玉凤 罗凯 费华 栾俨丁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45-1956,共12页
针对水平流动方向上超临界CO_(2)在不同小流道加热管内的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详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加热管的管径尺寸保持恒定时,超临界CO_(2)的对流换热系数均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大而显著增大,但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以及进口温度的升... 针对水平流动方向上超临界CO_(2)在不同小流道加热管内的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详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加热管的管径尺寸保持恒定时,超临界CO_(2)的对流换热系数均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大而显著增大,但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以及进口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减小。然而,超临界CO_(2)的对流换热系数随着压力的变化趋势却有所不同。当流体温度低于假临界温度时,超临界CO_(2)的对流换热系数随着压力的降低而显著增大;当流体温度高于假临界温度时,超临界CO_(2)的对流换热系数随着压力的升高而显著增大。不同实验参数(压力、质量流量、加热功率以及进口温度)独自保持恒定时,超临界CO_(2)的对流换热系数均随着管径尺寸的减小而显著增大。相较于管径尺寸为1mm时的对流换热系数而言,不同实验参数的独立变化对超临界CO_(2)在管径尺寸分别为0.75mm以及0.5mm时的最小和最大相对传热增强率并无显著影响。若忽略不同小流道加热管内浮升力效应的影响,对流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可通过超临界CO_(2)的热物理性质在其假临界区域发生剧烈变化的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水平流动 不同管径 对流传热 浮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苗基质对橡胶组培苗小筒苗生长的影响
14
作者 陈青 王军 +1 位作者 王新龙 陈健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239,共8页
【目的】为了提高橡胶树组培容器苗的培育质量。【方法】以表土、椰糠和泥炭3种材料为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成5种育苗基质(其处理编号分别为A、B、C、D、E),椰糠作为对照(CK),选择锥形育苗筒(上口直径×下口直径×高:8 cm... 【目的】为了提高橡胶树组培容器苗的培育质量。【方法】以表土、椰糠和泥炭3种材料为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成5种育苗基质(其处理编号分别为A、B、C、D、E),椰糠作为对照(CK),选择锥形育苗筒(上口直径×下口直径×高:8 cm×2 cm×35 cm)作为育苗容器,进行橡胶树组培苗育苗试验。测定橡胶树组培苗新抽第1蓬叶、第2蓬叶和出圃时的形态指标、生物量、壮苗指数、养分含量及育苗基质的矿物质含量等20个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的橡胶组培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新抽第1蓬叶时,处理B的苗木长势最优,其株高、蓬距、叶片数均表现较好;CK的茎粗最大;处理C的苗木长势较差。新抽第2蓬叶时,处理B的株高、茎粗、蓬距及叶片数表现均较优,处理C的苗木长势较差。出圃时,苗木长势方面,处理A和处理B表现较好,处理C的苗木长势仍然是最差;处理B、D和E,除了茎中的N质量比较高,根和叶中养分质量比较低,尤其是根中的N、P、K质量比均显著小于其他处理。出圃时,基质矿物质含量方面,处理B、D和E中的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及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均小于其他基质,但全钾质量分数比其他处理的含量高。【结论】处理A(椰糠和泥炭体积比为3∶1)和B(椰糠和表土体积比为3∶1)的基质培育橡胶树组培苗质量较好,处理C(椰糠和泥炭体积比为1∶1)不利于橡胶组培苗小筒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组培苗 育苗基质 小筒苗 长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服役乙烯裂解炉管的环境致裂行为
15
作者 黄毓晖 王楠 +1 位作者 李锐 展益彬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2,57,共8页
针对某长期服役状态下乙烯裂解炉辐射段出口处炉管的开裂行为,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纳米压痕等方法进行失效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高温氧化和渗碳)与材料相互作用造成了氧化层剥落和晶界... 针对某长期服役状态下乙烯裂解炉辐射段出口处炉管的开裂行为,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纳米压痕等方法进行失效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高温氧化和渗碳)与材料相互作用造成了氧化层剥落和晶界弱化,从而增大了晶界的硬度与脆性,产生沿晶开裂。结合失效分析结果,为实际炉管的生产提供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裂解炉管 失效分析 氧化 渗碳 环境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软煤层护孔抗压多通道集输花管研究与应用
16
作者 王振锋 曹良超 +4 位作者 卢志杰 王峰 谢文强 魏民涛 王永龙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61-2972,共12页
针对松软煤层预抽钻孔封孔后出现失稳坍塌引起预留花管堵塞或破损阻断瓦斯运移通道、严重影响瓦斯治理效果的问题,研究一种用于松软煤层钻孔瓦斯抽采的集输花管,其结构由瓦斯抽采管、小花管、抽采管-花管连接器、端头连接器和护孔防堵... 针对松软煤层预抽钻孔封孔后出现失稳坍塌引起预留花管堵塞或破损阻断瓦斯运移通道、严重影响瓦斯治理效果的问题,研究一种用于松软煤层钻孔瓦斯抽采的集输花管,其结构由瓦斯抽采管、小花管、抽采管-花管连接器、端头连接器和护孔防堵器构成。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结合现场试验的研究方法,对钻孔失稳坍塌造成花管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基于COMSOL与Flu-ent仿真软件对原始花管和集输花管的抗挤压强度及流体流动状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1m的集输花管单孔瓦斯流量比原花管提高42.5%,过流面积提升152%,增加花管与钻孔负压接触面积的同时提高了单孔瓦斯流量;在花管外部施加不同围压时,集输花管的变形量始终小于原花管,且大部分压力被外部花管承担,对内部花管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原花管中流体流动较为紊乱,而集输花管中流体流动稳定,集输花管有效避免了抽采管中涡流现象的产生,减少了流体在管道流动中的能量损失,提升了花管内部的瓦斯流量。现场工业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抽采初期,采用2种类型花管的钻孔瓦斯抽采浓度和流量相近;抽采60d后,采用集输花管的试验组钻孔平均瓦斯体积分数比采用原始花管的对比组提高50.7%,平均瓦斯流量提升57.1%,随着抽采时间的延长,试验组钻孔瓦斯浓度和流量衰减更慢,采用集输花管的钻孔抽采效果优于采用原花管的钻孔。集输花管提高了钻孔瓦斯抽采流量和浓度,缩短了煤层瓦斯的治理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集输花管 抗挤压强度 流动状态 瓦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伸载荷下非金属敷缆复合连续油管力学行为模拟研究
17
作者 张学敏 张雪茹 +2 位作者 李厚补 齐国权 高雄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1,共8页
非金属敷缆复合连续油管在起下及采油过程中因自重而承受拉伸载荷,明确敷缆管在该载荷下的力学行为,可以为敷缆管的安全服役提供指导。采用有限元软件,构建了非金属敷缆复合连续油管的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敷缆管在拉伸载荷下的力学行为... 非金属敷缆复合连续油管在起下及采油过程中因自重而承受拉伸载荷,明确敷缆管在该载荷下的力学行为,可以为敷缆管的安全服役提供指导。采用有限元软件,构建了非金属敷缆复合连续油管的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敷缆管在拉伸载荷下的力学行为及其各结构层的力学响应,探究了敷缆工艺参数(缆线缠绕及分布角度)对敷缆管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拉伸载荷下,敷缆管所有结构层的应力均因缆线缠绕呈螺旋式分布;敷缆管拉伸至失效时,会经历弹性变形、过渡和屈服变形3个阶段,此时管内缆线处于小塑性均匀变形状态;减小缆线缠绕角度,可以提高敷缆管的弹性模量及其轴向承载能力,但会使敷缆管提前进入过渡阶段,进而发生屈服;缆线分布角度对敷缆管力学特性的影响不大。因此,在生产制造该类敷缆管时应着重考虑管内缆线的缠绕角度,该参数与敷缆管在拉伸载荷下力学性能的相关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属敷缆 连续油管 拉伸载荷 力学特性 缆线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513A在水平管内沸腾换热及压降特性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张青 黄理浩 +3 位作者 张佳妮 陶乐仁 朱天意 陈建红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7,共9页
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重,制冷行业需要对现有的制冷剂工质进行替换并进一步强化换热器的传热效率。通过实验研究了混合制冷剂R513A在外径分别为9.52、12.70 mm的水平光滑管和内螺纹管内的沸腾换热特性,分析了热流密度、管径、质量流速和... 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重,制冷行业需要对现有的制冷剂工质进行替换并进一步强化换热器的传热效率。通过实验研究了混合制冷剂R513A在外径分别为9.52、12.70 mm的水平光滑管和内螺纹管内的沸腾换热特性,分析了热流密度、管径、质量流速和蒸发温度对传热系数及压降变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沸腾传热系数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9.52 mm光滑管内制冷剂扰动更剧烈,其传热系数比12.70 mm光滑管的提高了13.91%~19.77%。与此同时,9.52 mm换热管内的压降为12.70 mm换热管的1.4~3.8倍。管内传热系数随着蒸发温度和质量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并且低质量流速时更容易达到局部干涸点,此时沸腾传热系数急剧减小。对预测传热系数的Cooper、Liu-Winterton关联式进行了对比。在干涸发生前,两个关联式皆能较好地预测R513A在水平光滑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在干涸发生后,Liu-Winterton关联式预测精度更高;干涸前、后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8.53%和28.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513A 流动沸腾 内螺纹管 传热系数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的预防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方案的变革策略研究
19
作者 许丽春 黄慧敏 +2 位作者 黄雨欣 林丽玉 刘亚黎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57,共4页
目的 了解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方案证据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循证实践中障碍及促进因素,并据此制订行动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指南网站关于预防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方案的证据并汇总,建立审查指标和审查... 目的 了解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方案证据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循证实践中障碍及促进因素,并据此制订行动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指南网站关于预防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方案的证据并汇总,建立审查指标和审查方法,于2022年4-6月对某院进行基线审查,分析障碍和促进因素,并制订应对策略。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护士对审查指标的执行情况、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情况。结果 纳入11篇文献,形成15条最佳证据,制订16条审查指标。障碍因素有缺乏有效的团队组织和支持、缺乏基于证据的知识储备、患者及家属对拔管预防意识不强等;促进因素有组建循证实践小组指导工作、开展相关的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宣教等。证据应用前后,除指标16外,护士对其他指标的执行率均有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证据应用后,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4.45%降至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最佳证据,并结合临床实际,制订预防住院患者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管理方案,可促进护士护理行为的规范,有效地降低非计划性拔管,从而优化患者的护理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胃管 非计划性拔管 预防 护理 循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不同约束方式下拉挤型GFRP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承载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文伟 周海洋 +1 位作者 王痛快 陈志伟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为提升拉挤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承载能力,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布,以不同约束方式制作5根试件,并进行轴压试验,得到约束组合柱的破坏模式;通过对CFRP的约束效应及柱的承载性能分析,建立承载力计算模型。... 为提升拉挤型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管混凝土组合柱的承载能力,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布,以不同约束方式制作5根试件,并进行轴压试验,得到约束组合柱的破坏模式;通过对CFRP的约束效应及柱的承载性能分析,建立承载力计算模型。研究表明:试件破坏时拉挤型GFRP管及混凝土被压坏,部分试件伴有CFRP条带状撕裂。随着横向约束效应的增加,破坏形态由典型的劈裂破坏向脆性压碎破坏及剪切破坏发展。试件承载力随CFRP间距的减小逐渐增大,CFRP间距<100 mm时试件承载力大幅提高,最大可达1.5倍以上,CFRP间距≥100 mm时,承载力提升并不明显。CFRP间距变化、布置方式对试件变形性能影响显著,可明显改善构件的延性。基于约束混凝土理论,考虑不同CFRP间距及GFRP承载作用效应,建立的试件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布 拉挤型GFRP管 混凝土短柱 组合柱 承载力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