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东部断陷盆地石油排聚系数统计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9
1
作者
周总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2,共4页
根据我国东部断陷盆地15个标准区的石油排聚系数及其相关地质参数的统计数据,通过对排聚系数诸地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确定其主控地质因素。研究认为石油排聚系数与评价单元烃源岩的生烃强度、储集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圈闭面积系数及生...
根据我国东部断陷盆地15个标准区的石油排聚系数及其相关地质参数的统计数据,通过对排聚系数诸地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确定其主控地质因素。研究认为石油排聚系数与评价单元烃源岩的生烃强度、储集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圈闭面积系数及生储盖组合数目5大地质因素关系密切。采用多元回归法建立了我国东部断陷盆地石油排聚系数与其主控地质因素之间的统计模型,建立了预测排聚系数的数学模型,使石油排聚系数取值更合理、客观,从而提高了油气资源评价成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油气资源
排烃系数
聚集系数
排聚系数
统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气运聚系数统计模型建立及其在低勘探程度盆地的应用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蔚
刘成林
+5 位作者
张道勇
朱杰
吴晓智
洪唯宇
黎彬
柳永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5-122,共8页
油气运聚系数是指某一地质单元内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与生烃量之比,是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随着近10年来勘探开发程度的逐步提高,积累了更多的刻度区和地质参数,奠定了进一步研究油气运聚系数的基础。对全国14个主要含油气盆地的86...
油气运聚系数是指某一地质单元内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与生烃量之比,是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随着近10年来勘探开发程度的逐步提高,积累了更多的刻度区和地质参数,奠定了进一步研究油气运聚系数的基础。对全国14个主要含油气盆地的86个油气刻度区进行解剖,以研究不同类型盆地油气运聚系数与地质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盆地的油气运聚系数均与主要生烃时间、储层百分含量、圈闭面积系数、区域不整合次数4项主控地质参数具有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区域不整合次数对各类型盆地的油气运聚效率的影响始终最大;东部裂谷型盆地圈闭面积系数和储层百分含量的影响程度则较为接近,排在其后;中部克拉通型盆地与西部前陆型盆地分别以圈闭面积系数、主要生烃时间的影响程度次之。据此系统地建立了不同类型盆地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聚系数统计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统计模型的预测效果较为理想,可用于快速定量预测不同类型低勘探程度盆地的油气运聚系数,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聚系数
统计模型
资源评价
低勘探程度盆地
油气运移与聚集
地质参数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气资源评价中石油运聚系数的量化分析与预测模型
被引量:
3
3
作者
柳庄小雪
郑民
+2 位作者
于京都
张蔚
易庆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42,共8页
石油运聚系数是石油资源成因法评价中的关键参数。为确定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的石油运聚系数取值,从而计算石油资源量,对我国6个盆地54个刻度区进行了解剖,采用构建目标函数的思路,分东部、西部地区建立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以构建预测模型...
石油运聚系数是石油资源成因法评价中的关键参数。为确定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的石油运聚系数取值,从而计算石油资源量,对我国6个盆地54个刻度区进行了解剖,采用构建目标函数的思路,分东部、西部地区建立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以构建预测模型,定量研究我国主要盆地石油运聚系数与地质主控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石油的运聚系数主要与烃源岩年龄、储层年龄、盖层以上不整合个数、供烃流线类型、源储年龄差绝对值和储源年龄比等地质参数有较大相关性。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的统计模型预测效果较为理想,能够减少人为影响因素,可用于定量预测我国主要盆地的石油运聚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聚系数
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
预测模型
石油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气资源评价中成因法分析与运聚系数取值模型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白琨琳
赵迎冬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56-666,共11页
成因法是油气资源评价中常用的方法,能较好地体现含油气盆地的生烃、排烃、运聚等过程,具有明确的地质意义,可用来计算油气资源量的“上限值”。其中运聚系数取值是成因法计算的重难点,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简单有效并能体现出成因法计算...
成因法是油气资源评价中常用的方法,能较好地体现含油气盆地的生烃、排烃、运聚等过程,具有明确的地质意义,可用来计算油气资源量的“上限值”。其中运聚系数取值是成因法计算的重难点,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简单有效并能体现出成因法计算特点的运聚系数取值模型。本文从成因法的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了目前运聚系数取值存在的问题,初步建立了运聚系数取值模型。该模型将计算过程分为排烃过程、运移过程、聚集过程、储存过程、破坏过程、资源比例过程这6个过程,并分别设立了6个过程中各项参数的取值依据。最后通过2个刻度区的实例验证,证明该取值模型准确度较高,在中-低勘探程度地区适用性较高,在高勘探程度地区适用性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法
运聚系数
取值模型
油气资源评价
刻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东部断陷盆地石油排聚系数统计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9
1
作者
周总瑛
机构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2,共4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项目<中国石化常规油气资源评价>(ZP-C-02)资助
文摘
根据我国东部断陷盆地15个标准区的石油排聚系数及其相关地质参数的统计数据,通过对排聚系数诸地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确定其主控地质因素。研究认为石油排聚系数与评价单元烃源岩的生烃强度、储集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圈闭面积系数及生储盖组合数目5大地质因素关系密切。采用多元回归法建立了我国东部断陷盆地石油排聚系数与其主控地质因素之间的统计模型,建立了预测排聚系数的数学模型,使石油排聚系数取值更合理、客观,从而提高了油气资源评价成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关键词
断陷盆地
油气资源
排烃系数
聚集系数
排聚系数
统计模型
Keywords
rift basin
oil
-
gas
resources
oil
migration
coefficient
oil
accumulation
coefficient
statistical model
分类号
TE11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气运聚系数统计模型建立及其在低勘探程度盆地的应用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蔚
刘成林
张道勇
朱杰
吴晓智
洪唯宇
黎彬
柳永军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5-122,共8页
基金
"十三五"全国油气资源评价项目"中西部地区中小盆地油气资源评价"(2017YQZYPJ0113)
文摘
油气运聚系数是指某一地质单元内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与生烃量之比,是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随着近10年来勘探开发程度的逐步提高,积累了更多的刻度区和地质参数,奠定了进一步研究油气运聚系数的基础。对全国14个主要含油气盆地的86个油气刻度区进行解剖,以研究不同类型盆地油气运聚系数与地质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盆地的油气运聚系数均与主要生烃时间、储层百分含量、圈闭面积系数、区域不整合次数4项主控地质参数具有较为显著的相关关系。区域不整合次数对各类型盆地的油气运聚效率的影响始终最大;东部裂谷型盆地圈闭面积系数和储层百分含量的影响程度则较为接近,排在其后;中部克拉通型盆地与西部前陆型盆地分别以圈闭面积系数、主要生烃时间的影响程度次之。据此系统地建立了不同类型盆地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聚系数统计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统计模型的预测效果较为理想,可用于快速定量预测不同类型低勘探程度盆地的油气运聚系数,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
油气运聚系数
统计模型
资源评价
低勘探程度盆地
油气运移与聚集
地质参数
回归分析
Keywords
oil and gas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coefficient
statistical model
resource evaluation
frontier exploration basin
oil
and
gas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geological parameters
regression analysis
分类号
TE1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气资源评价中石油运聚系数的量化分析与预测模型
被引量:
3
3
作者
柳庄小雪
郑民
于京都
张蔚
易庆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42,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超深层及中新元古界油气成藏富集规律与勘探方向”(编号:2017YFC0603106)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我国含油气盆地深层油气分布规律与资源评价”(编号:2017ZX05008-006)
“‘十三五’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中石油矿权区油气资源评价”(编号:2017YQZYPJ0107)资助。
文摘
石油运聚系数是石油资源成因法评价中的关键参数。为确定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的石油运聚系数取值,从而计算石油资源量,对我国6个盆地54个刻度区进行了解剖,采用构建目标函数的思路,分东部、西部地区建立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以构建预测模型,定量研究我国主要盆地石油运聚系数与地质主控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石油的运聚系数主要与烃源岩年龄、储层年龄、盖层以上不整合个数、供烃流线类型、源储年龄差绝对值和储源年龄比等地质参数有较大相关性。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的统计模型预测效果较为理想,能够减少人为影响因素,可用于定量预测我国主要盆地的石油运聚系数。
关键词
运聚系数
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
预测模型
石油
资源评价
Keywords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coefficient
multivariate non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prediction model
oil
re⁃source evaluatio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气资源评价中成因法分析与运聚系数取值模型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白琨琳
赵迎冬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出处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56-666,共11页
基金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编号:6020212450222)资助。
文摘
成因法是油气资源评价中常用的方法,能较好地体现含油气盆地的生烃、排烃、运聚等过程,具有明确的地质意义,可用来计算油气资源量的“上限值”。其中运聚系数取值是成因法计算的重难点,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简单有效并能体现出成因法计算特点的运聚系数取值模型。本文从成因法的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了目前运聚系数取值存在的问题,初步建立了运聚系数取值模型。该模型将计算过程分为排烃过程、运移过程、聚集过程、储存过程、破坏过程、资源比例过程这6个过程,并分别设立了6个过程中各项参数的取值依据。最后通过2个刻度区的实例验证,证明该取值模型准确度较高,在中-低勘探程度地区适用性较高,在高勘探程度地区适用性中等。
关键词
成因法
运聚系数
取值模型
油气资源评价
刻度区
Keywords
genetic method
migration
-
accumulation
coefficient
valuation model
assessment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calibrated area
分类号
TE1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东部断陷盆地石油排聚系数统计模型的建立
周总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油气运聚系数统计模型建立及其在低勘探程度盆地的应用
张蔚
刘成林
张道勇
朱杰
吴晓智
洪唯宇
黎彬
柳永军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油气资源评价中石油运聚系数的量化分析与预测模型
柳庄小雪
郑民
于京都
张蔚
易庆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油气资源评价中成因法分析与运聚系数取值模型研究
白琨琳
赵迎冬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