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太6E卫星平台与载荷一体化热控设计与验证
1
作者 乔心全 吕鲁仓 +2 位作者 安秀枝 侯卫国 王敏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1,共7页
针对设备或单机的差异化热控需求,航天器热控多数采取分舱设计或分区控温的方案,以实现各舱段或各区域的独立散热和控温,便于对各独立区域内设备或单机进行精准控温;但是分舱设计所需热控资源较多,各独立区域内均需独立配置主动控温功... 针对设备或单机的差异化热控需求,航天器热控多数采取分舱设计或分区控温的方案,以实现各舱段或各区域的独立散热和控温,便于对各独立区域内设备或单机进行精准控温;但是分舱设计所需热控资源较多,各独立区域内均需独立配置主动控温功率、控温和测温通道以及热控指令等。以我国首颗全电推通信卫星为典型示例,针对平台与载荷设备的控温需求,通过分析对比分舱(或分区)控温与一体化布局热控设计所需散热面和保温加热功率的差异,从理论分析和在轨验证两方面,详细给出了一体化热控设计带来的有益效果,证明热控方案对“全电推高轨卫星大功率变轨、小功率位保”分时差异化需求的特定适用性。仅以亚太6E卫星为例,整星主散热面9.9m^(2)、载荷热耗1500W,一体化热控设计能够减少散热面需求0.5~1.0m^(2),保温加热功率能够节省600~800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与载荷 统一布局 热控设计 全电推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平台通风设计规范及运行优化方法综述
2
作者 崔璨 薛佳慧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317-8330,共14页
海洋平台通风系统的优化控制运行对于提高舱室环境质量、保障室内人员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海洋平台通风系统缺乏完善设计规范体系等问题,依托船舶与陆上通风系统的中外规范标准对适用于海洋平台通风系统的设计标准进行系统的分... 海洋平台通风系统的优化控制运行对于提高舱室环境质量、保障室内人员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海洋平台通风系统缺乏完善设计规范体系等问题,依托船舶与陆上通风系统的中外规范标准对适用于海洋平台通风系统的设计标准进行系统的分类归纳,建立了海洋平台通风系统的专用设计标准体系。分析了舱室环境通风量模型、室内动力学模型、室内空气质量模型与能耗模型,并对海洋平台生活区域、设备区域和贮藏区域三大主要区域的通风运行优化方法进行综述。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难点进行分析,并提供可行的未来通风系统运行设计的发展思路。研究成果为海洋平台通风系统的设计、运行与节能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 通风系统 设计标准 机理模型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平台结构抗冰设计关键问题及研究建议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伟 尹汉军 +1 位作者 付殿福 孙诗语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9-211,共13页
渤海海域是中国重要的油气产区,但该海域冬季会出现结冰区,因此该区域海洋平台结构的抗冰设计对保障油气增储上产十分重要。渤海海域平台抗冰设计经历了起步、探索、对外合作和独立自主4个发展阶段。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国渤海地区海洋平... 渤海海域是中国重要的油气产区,但该海域冬季会出现结冰区,因此该区域海洋平台结构的抗冰设计对保障油气增储上产十分重要。渤海海域平台抗冰设计经历了起步、探索、对外合作和独立自主4个发展阶段。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国渤海地区海洋平台结构抗冰设计面临的关键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研究建议。在海冰设计条件方面,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中国海冰冰情整体变弱,现有的海冰区域划分不够精细,部分冰区参数与实际冰情差异较大,且重叠冰设计参数忽视了不同冰区的差异问题,建议基于最新的卫星遥感、业务化预报和实测数据,开展高精细化程度的海冰区域划分研究,并探究工程设计中重叠冰厚度以及强度的合理取值;在结构静态冰载荷计算方法方面,现有计算方法不能适用大径厚比条件,建议基于现场冰力实测和冰水池模型试验,构建新的冰力计算公式,并深入探究多腿结构的遮蔽系数与非同时破坏系数;在动态抗冰设计方法方面,目前尚缺乏明确的可执行规定,尚未建立统一的动冰力模型和疲劳分析算法,建议构建合理的海冰参数概率分布模型,制定平台冰激振动及疲劳设计的设计和评价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为中国渤海地区平台结构抗冰设计的优化及下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海洋平台 抗冰设计 海冰设计条件 海冰区域划分 冰荷载 冰激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报历史优秀版面的样式智能生成与微调
4
作者 陶颖 程雨夏 +3 位作者 曾振宇 庄跃辉 张艺馨 何兴臻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0-940,共11页
在传统报纸印刷行业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规则进行人工排版,其排版过程造价成本较高且耗时耗力。为提高排版效率,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历史优秀版面的样式自动生成与微调方法。为了从数据中学习到报纸排版的风格,创建一个包含丰富的设计... 在传统报纸印刷行业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规则进行人工排版,其排版过程造价成本较高且耗时耗力。为提高排版效率,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历史优秀版面的样式自动生成与微调方法。为了从数据中学习到报纸排版的风格,创建一个包含丰富的设计元素参数信息的电子报数据库,这些特征信息能够有效地反映报纸的布局。对于给定的新闻文章,首先根据历史优秀版面训练概率模型来推断电子报版面的样式,并结合固定约束和用户约束保证样式有效,同时构建美学设计原理的量化方法进一步实现样式微调。最后通过定性和定量评估,表明新方法可以生成满足视觉美观性、层次性和可读性的报纸。本文方法可为版面设计样式智能生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局自动化 图形设计 设计原理 图像数据库 数据驱动方法 概率分布 聚类 约束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换流平台模块化总布置设计
5
作者 年继业 邹成业 +1 位作者 姜福洪 石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29-133,共5页
为提高海上换流平台的设计和建造效率、简化设计界面、提高平台可维护性,以某型正在设计的导管架式海上换流平台为例,从平台功能需求角度出发进行平台的模块划分,以平台工艺流程为导向进行模块分布设计,综合考虑模块功能原理、平台运维... 为提高海上换流平台的设计和建造效率、简化设计界面、提高平台可维护性,以某型正在设计的导管架式海上换流平台为例,从平台功能需求角度出发进行平台的模块划分,以平台工艺流程为导向进行模块分布设计,综合考虑模块功能原理、平台运维需求和平台重量分布的因素,对海上换流平台进行模块化总布置设计。设计结果可以很好地满足预期要求,为相关平台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换流平台 模块化设计 总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演进的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6
作者 吴建平 林嵩 +2 位作者 徐恪 刘莹 朱敏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94-1108,共15页
当前互联网正处于向新一代互联网过渡发展的阶段.对于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发展方向,支持革命式路线的研究人员认为应该重新设计,但他们提出的方案难以在目前的互联网实际部署;支持改良式路线的研究人员认为应该在现有互联网的基础上... 当前互联网正处于向新一代互联网过渡发展的阶段.对于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发展方向,支持革命式路线的研究人员认为应该重新设计,但他们提出的方案难以在目前的互联网实际部署;支持改良式路线的研究人员认为应该在现有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但某些修改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互联网的设计原则,影响了新应用的部署.互联网发展历史表明,当前互联网的核心机制和设计原则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适用于新一代互联网,而需要修改的则是部分基本要素(例如IPv4协议向IPv6协议的发展).综合这些方面的考虑,我们认为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发展应当采用一个称为演进的中间路线:保持互联网的核心和设计原则相对稳定,谨慎地改变约束其扩展的基本要素,以适应和更好地支持未来的应用需求.文中首先分析了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可演进性的定义,阐述了可演进体系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约束.可演进性的关键是如何确定重要的核心和设计原则,如何划分核心原则和基本要素之间的界限,如何分析研究者们提出的互联网体系结构或者某种协议机制是否符合可演进性.针对这些问题,文中提出了互联网体系结构可演进性评估模型的若干思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IP的可演进网络体系结构实验网络的设计思路,以期为研究人员提供实验和验证体系结构设计的可用平台.该实验平台与现有实验平台的主要区别是强调了进行实验的体系结构和协议机制应当符合可演进性设计原则,使得这些体系结构和协议机制在当前互联网中有可能得到实际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体系结构 可演进 设计原则 评估模型 实验平台 下一代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石油平台钢结构物防火涂料的选择和涂层厚度设计 被引量:15
7
作者 赵增元 吕伟艳 +3 位作者 刘存 孔爱民 马永青 朱玉婷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75,79,共4页
海洋石油平台火险源众多、结构紧凑、空间狭小,属高火险区域,人员及结构防火保护等级要求高。本研究针对海洋石油平台不同区域易发火灾类型及钢结构物防火保护要求,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防火涂料的性能及其适用范围,明确了防火涂料在海洋... 海洋石油平台火险源众多、结构紧凑、空间狭小,属高火险区域,人员及结构防火保护等级要求高。本研究针对海洋石油平台不同区域易发火灾类型及钢结构物防火保护要求,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防火涂料的性能及其适用范围,明确了防火涂料在海洋石油平台上的选取原则。结合工程实践经验,详细探讨了海洋石油平台防火涂层系统厚度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供从事海洋平台防火涂料选择及厚度设计的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石油平台 钢结构 防火涂料 涂层厚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某油田设计地震动参数及抗震设防标准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彭艳菊 吕悦军 +2 位作者 唐荣余 沙海军 赵建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4,共7页
渤海某油田为中国和美国合作开发,其平台结构按美国石油协会API RP2A规范进行抗震设计,该规范与我国的有关技术规范GB17503-1998存在一定的差别。本文依据油田及邻区的地震构造、地震活动特征的研究结果,以及场地的钻探资料、土动力参... 渤海某油田为中国和美国合作开发,其平台结构按美国石油协会API RP2A规范进行抗震设计,该规范与我国的有关技术规范GB17503-1998存在一定的差别。本文依据油田及邻区的地震构造、地震活动特征的研究结果,以及场地的钻探资料、土动力参数测试结果,按美国和我国技术规范的要求,确定不同抗震标准下的设计地震动参数。详细分析了海底场地土特征及其对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抗震标准下的地震动参数,并进行可行性论证。该研究成果已用于实际的工程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海洋石油平台 设计地震动参数 抗震设计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批量定制的设计重用支撑平台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武守飞 潘晓弘 +1 位作者 张勇 吴鹏程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8-264,共7页
为实现大批量定制下的设计重用,提出了大批量定制设计重用支撑平台体系结构,研究了基于该平台的设计过程。该平台由数据层、合理化层、中间层、设计层和检索层构成。数据层和合理化层用于可重用设计信息构建,检索层和设计层用于支持设... 为实现大批量定制下的设计重用,提出了大批量定制设计重用支撑平台体系结构,研究了基于该平台的设计过程。该平台由数据层、合理化层、中间层、设计层和检索层构成。数据层和合理化层用于可重用设计信息构建,检索层和设计层用于支持设计重用过程,中间层是可重用设计信息层。研究了基于矩阵变换的零部件之间的关联性、基于事物特性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产品数据管理集成、基于事物特性表的部件-组件-零件-特征四层次设计单元建模,以及设计中的规则推理等关键技术。对平台进行了软件实现,并已应用于汽配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批量定制 设计重用 支撑平台 事物特性表 计算机辅助设计 产品数据管理 规则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化工业区环境风险源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温丽丽 宋永会 +4 位作者 俞博凡 谢槟宇 袁鹏 彭剑峰 司继宏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8-92,共5页
针对重化工业突发环境事故频繁发生的现状,为了满足环境风险管理的需求,设计了重化工业区环境风险源监控系统。对易引起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特征风险物质,从监控指标体系、监控布点方案、监控技术、监控数据采集传输、监控网络数据库构... 针对重化工业突发环境事故频繁发生的现状,为了满足环境风险管理的需求,设计了重化工业区环境风险源监控系统。对易引起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特征风险物质,从监控指标体系、监控布点方案、监控技术、监控数据采集传输、监控网络数据库构建、监控信息平台等6个方面进行研究,构建集气态源、液态源和移动源为一体连续在线的环境风险源实时监控系统,有效实施重化工业环境风险源的管理和事故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风险源 监控 设计原则 信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半潜式平台钻井材料输送系统配置与布局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岳吉祥 綦耀光 +1 位作者 肖文生 杨轶普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61,共4页
针对第6代深水半潜式平台自动化钻井材料输送系统概念设计,按输送方式将钻井材料的输送系统分为钻井管具类,大型专用设备类和钻井液类3部分。根据每一部分输送特点,设计自动化作业工艺流程和与作业工艺适应的输送设备设施配置与布局,对... 针对第6代深水半潜式平台自动化钻井材料输送系统概念设计,按输送方式将钻井材料的输送系统分为钻井管具类,大型专用设备类和钻井液类3部分。根据每一部分输送特点,设计自动化作业工艺流程和与作业工艺适应的输送设备设施配置与布局,对影响作业功效不同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对各设备设施在平台布局设计原则及各部分具体布置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式钻井平台 钻井材料 输送系统 平台布局 概念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海洋平台管路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伊鹏 刘衍聪 +2 位作者 石永军 任红伟 郑焕鹏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4-138,共5页
针对海洋平台管路系统设计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以平台管路优化布置为研究对象,以管段长度、弯头数和架设高度为控制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对通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改进,设计了奖励函数处理约束条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自适应遗传... 针对海洋平台管路系统设计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以平台管路优化布置为研究对象,以管段长度、弯头数和架设高度为控制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对通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改进,设计了奖励函数处理约束条件。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进化时间大幅度减少,稳定性和进化效率明显增强;基于该算法的海洋平台管路优化设计方法,可用于进行多约束条件下的平台管路设计,可以提高设计效率、降低管路建设成本,并为海洋平台管路三维优化设计软件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 管路优化设计 遗传算法 奖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足固有频率相似的海洋平台相似模型设计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均刚 马汝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基于Bockingham的π定理,推导出海洋平台相似模型设计需要满足的条件,并分析了实现各个相似比的基本条件.分析发现,在海洋平台相似模型设计中,模型与原形的固有频率相似是最难以满足的相似条件,但它对动力相似又至关重要.作者首次引入... 基于Bockingham的π定理,推导出海洋平台相似模型设计需要满足的条件,并分析了实现各个相似比的基本条件.分析发现,在海洋平台相似模型设计中,模型与原形的固有频率相似是最难以满足的相似条件,但它对动力相似又至关重要.作者首次引入固有频率比相对误差作为模型相似程度的衡量标准,通过分析各个参数对固有频率比相对误差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相似比条件,为海洋平台相似模型设计提供了实用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南海W12-1海洋采油平台进行模型设计,得到较为满意的相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 模型设计 相似原理 固有频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平台甲板及舱壁结构减隔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永胜 张彤彤 王纬波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1-157,共7页
对某海洋平台的甲板及舱壁结构减隔振特性进行研究,考虑包括改变甲板及舱壁的型材参数、布置方式、应用阻振质量及自由阻尼层等抑制结构振动的设计方法。以被减隔振结构上振动测点的平均振级为评价指标,研究甲板及舱壁结构的不同设计对... 对某海洋平台的甲板及舱壁结构减隔振特性进行研究,考虑包括改变甲板及舱壁的型材参数、布置方式、应用阻振质量及自由阻尼层等抑制结构振动的设计方法。以被减隔振结构上振动测点的平均振级为评价指标,研究甲板及舱壁结构的不同设计对结构减隔振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高被考核甲板减隔振效果的技术途径为将甲板上的部分加强筋改为强梁或者增加甲板强梁的高度及对应的翼板宽度,而且不影响被考核舱壁的减隔振特性。同时提高被考核甲板和舱壁减隔振效果的最佳技术方案则是在振动激励源所在甲板周围的边缘增设阻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海洋平台 甲板 舱壁 减隔振性能 不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石油平台TMD振动控制及参数优化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陆建辉 彭临慧 李华军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4期733-738,共6页
研究了随机波浪载荷作用下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对桩基钢结构海洋平台的减振效果,采用谱分析法对TMD参数进行优化,优化TMD 使平台的位移响应标准偏差比无TMD下降12.4% 。并研究了TMD参数在优化域内的失调对响应... 研究了随机波浪载荷作用下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对桩基钢结构海洋平台的减振效果,采用谱分析法对TMD参数进行优化,优化TMD 使平台的位移响应标准偏差比无TMD下降12.4% 。并研究了TMD参数在优化域内的失调对响应的影响,TMD刚度失调比阻尼失调要敏感,欠阻尼失调比过阻尼失调要敏感。从振害累积概念出发,对谐激励下SDOF- TMD的Randall参数优化方法提出了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 振动控制 优化设计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潜式钻井平台双联钻机钻台布局设计 被引量:6
16
作者 岳吉祥 綦耀光 +1 位作者 肖文生 杨轶普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3-117,124,共6页
为建造具有自主产权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对双联井架钻机钻台总体布局和钻台自动化处理装备的布置进行了设计分析。双联井架钻机钻台采用中心布局,分析了与钻台直接关联设备设施不同配置方案的优缺点,优选钻台在平台的布局方案;对... 为建造具有自主产权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对双联井架钻机钻台总体布局和钻台自动化处理装备的布置进行了设计分析。双联井架钻机钻台采用中心布局,分析了与钻台直接关联设备设施不同配置方案的优缺点,优选钻台在平台的布局方案;对主、辅钻井中心采用偏心布置,兼顾作业顺畅和平台动力性能;制定钻台自动化装备布局原则,按双联井架钻台作业工艺流程及设备设施作业衔接关系进行钻台布局,同时基于人因学原则,合理布置转盘、大小鼠洞、顶驱、铁钻工、排管机、多功能机械臂等钻台自动化装备;钻井控制室布局采用集中式布局,实现了基于工艺流程的控制方式,改变基于设备功能集成方式。在系统分析基础上,完成适合半潜式双联井架钻机钻台布局方案。结果表明,合理的钻台布局设计不但确保双联钻机钻台自动化作业流程,提高了作业功效和安全性,而且为整个平台布局规划提供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式钻井平台 钻台设计 钻台布局 自动化作业 双联井架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口综合设计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真 王钊 戴永寿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3-96 109,共5页
在原有的教学实验装置上,融合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设计了基于8086微处理器的"接口综合设计"实验平台。8086接口电路的仿真实验主要通过编辑电路原理图、设置外部代码编译器、编写和添加源代码及仿真调试来完成。该平台可辅助... 在原有的教学实验装置上,融合先进的虚拟仿真技术,设计了基于8086微处理器的"接口综合设计"实验平台。8086接口电路的仿真实验主要通过编辑电路原理图、设置外部代码编译器、编写和添加源代码及仿真调试来完成。该平台可辅助培养学生开发创新、进行电子设计与制作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灵活掌握理论知识,利用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势,提高综合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口设计 实验平台 虚拟仿真技术 微机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设计优化算法比较及其在船舶和海洋平台设计上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姜哲 崔维成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简称MDO)是一种通过充分探索和利用系统中的相互作用的协同机制来设计复杂系统工程和子系统的方法论。多学科设计优化算法是其核心部分,也是研究最活跃的领域。文中首先介绍了MD... 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简称MDO)是一种通过充分探索和利用系统中的相互作用的协同机制来设计复杂系统工程和子系统的方法论。多学科设计优化算法是其核心部分,也是研究最活跃的领域。文中首先介绍了MDO算法的定义、分类和发展,然后从算法的来源和目的、优化过程、优缺点、改进方法和应用情况等五个方面对四种基于分解技术的MDO算法进行了综述,进而对比了这四种算法的异同点。最后,针对船舶和海洋平台设计的具体特点,归纳了适合于船舶或海洋平台多学科设计优化的MDO算法所需要具备的特征,并建议使用基于近似模型的协同优化算法或BLISS 2000算法进行船舶和海洋平台的多学科设计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设计优化 多学科设计优化算法 船舶和海洋平台设计 基于近似模型的协同优化算法 BLISS 2000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石油平台标准化设计在渤海绥中36-1油田Ⅱ期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晓明 杨晓刚 +2 位作者 谢彬 虞明星 张秋芳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3年第3期10-13,共4页
总结了渤海绥中 36 - 1Ⅱ期工程井口平台标准化设计的实践。该项工程通过标准化设计 ,缩短了设计和建造工期 ,节约了材料采办成本 ,降低了工程费用 ,为今后类似工程项目进一步推行海洋平台标准化设计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海洋石油平台 标准化 设计 渤海绥中36—1油田Ⅱ期工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的CPU设计方法及其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继明 曾碧卿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7-153,共7页
CPU设计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践教学中的核心目标。当前CPU的仿真设计通常都是在Quartus Ⅱ仿真平台上应用硬件描述语言实现,但是开发语言较为复杂,数据仿真界面单一,分析指令数据之间... CPU设计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践教学中的核心目标。当前CPU的仿真设计通常都是在Quartus Ⅱ仿真平台上应用硬件描述语言实现,但是开发语言较为复杂,数据仿真界面单一,分析指令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困难。本文研究了基于LogiSim设计计算机组成部件及CPU的方法,并设计了灵活方便的仿真界面来分析数据,以一种图形化可视数据描述CPU的工作过程。完成了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微程序控制器和多周期CPU的设计,及MIPS指令的流水线CPU设计。与Quartus Ⅱ上的仿真设计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的CPU设计方法,仿真界面可以灵活设置,仿真数据利于学生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逻辑设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U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 仿真平台 流水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