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cattering wave imaging in a goaf 被引量:2
1
作者 Li Juanjuan Pan Dongming +2 位作者 Liao Taiping Hu Mingshun Wang Linli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1期29-34,共6页
Goafs are threats to safe mining.Their imaging effects or those of other complex geological bodies are often poor in conventional reflected wave images.Hence,accurate detection of goaf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Goafs are threats to safe mining.Their imaging effects or those of other complex geological bodies are often poor in conventional reflected wave images.Hence,accurate detection of goaf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to be solved with a sense of urgency.Based on scattering theory,we used an equivalent offset method to extract Common Scattering Point gathers,in order to analyze different scattering wav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ommon Scattering Point and Common Mid Point gathers and to compare stack and migration imaging effects.Our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attering wave imaging method i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conventional imaging method and is therefore a more effective imaging method for detecting goafs and other complex geological bodies.It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safe mining procedures and infra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af Equivalent offset common Scattering Point gather Scattering wave imag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断溶体缝洞储层的智能化散射波地震成像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继东 孙加星 +3 位作者 黄建平 李振春 秦善源 于由财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3,共7页
为促进断溶体缝洞型储层的高效勘探开发,在强反射背景下利用绕射波信号实现小尺度地质体的高精度成像,提出一种反射波和绕射波智能化分离及联合成像方法。根据反射波和绕射波在倾角域成像道集中的几何特征差异,首先搭建生成对抗神经网络... 为促进断溶体缝洞型储层的高效勘探开发,在强反射背景下利用绕射波信号实现小尺度地质体的高精度成像,提出一种反射波和绕射波智能化分离及联合成像方法。根据反射波和绕射波在倾角域成像道集中的几何特征差异,首先搭建生成对抗神经网络(GANs),实现反射波和绕射波的运动学识别和分离;其次,根据波形振幅特征,利用自适应相减实现反射和绕射动力学分离;最后,将分离的道集进行叠加成像,获得能够反映连续阻抗界面的反射波成像结果和可以反映小尺度地质体的绕射波成像结果。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断溶体储层的成像精度,实现小尺度溶洞地质目标体高精度地震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溶体 绕射波分离 深度学习 倾角域共成像点道集 地震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traction of ADCIGs in viscoelastic media based on fractional viscoelastic equations
3
作者 Wen-Bin Tian Yang Liu Jiang-Tao Ma 《Petroleum Science》 CSCD 2024年第6期4052-4066,共15页
Angle domain common imaging gathers(ADCIGs)serve as not only an ideal approach for tomographic velocity modeling but also as a crucial means of mitigating low-frequency noise.Thus,the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seism... Angle domain common imaging gathers(ADCIGs)serve as not only an ideal approach for tomographic velocity modeling but also as a crucial means of mitigating low-frequency noise.Thus,the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seismic data processing.Recently,the Poynting vector method,due to its lower computational requirements and higher resolution,has become a commonly used approach for obtaining ADCIGs.However,due to the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underground media,attenuation effects(phase dispersion and amplitude attenuation)have become a factor,which is important in seismic data processing.However,the primary applications of ADCIGs are currently confined to acoustic and elastic media.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attenuation and elastic effects on ADCIGs,we introduce an extraction method for ADCIGs based on fractional viscoelastic equations.This method enhances ADCIGs accuracy by simultaneously considering both the attenuation and elastic properties of underground media.Meanwhile,the S-wave quasi tensor is used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P-wave energy on S-wave stress,thus further increasing the accuracy of PS-ADCIGs.In conclusion,our analysis examines the impact of the quality factor Q on ADCIGs and offers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parameter inver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coelastic media Fractional viscoelastic equations Angle domain common imaging gathers(ADCIGs) Attenuation effec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波束共角度保幅深度偏移 被引量:43
4
作者 李振春 岳玉波 +1 位作者 郭朝斌 郭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0-365,共6页
高斯波束偏移是一种准确、灵活、高效的深度偏移方法,不但具有接近于波动方程偏移的成像能力,还可以对陡倾角地层以及各向异性介质进行成像。由于高斯波束偏移过程中含有地下射线的传播角度信息,因而可以利用此角度信息直接提取角度域... 高斯波束偏移是一种准确、灵活、高效的深度偏移方法,不但具有接近于波动方程偏移的成像能力,还可以对陡倾角地层以及各向异性介质进行成像。由于高斯波束偏移过程中含有地下射线的传播角度信息,因而可以利用此角度信息直接提取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而不需要波动方程偏移中复杂的映射转换。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斯波束偏移的基本原理,然后实现了基于互相关成像条件的保幅高斯波束偏移,并提出了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的提取方法。模型和实际资料的试算分析表明,此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波束偏移 保幅 角度域 共成像点道集 成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度域各向异性高斯束逆时偏移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凯 段新意 +3 位作者 李振春 黄建平 张晴 李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2-918,804-805,共7页
通过引入经典弹性参数表征的各向异性介质运动学和动力学射线追踪体系,结合高斯束传播过程中角度信息的计算提出了基于格林函数的角度域各向异性高斯束逆时偏移方法。通过对国际通用模型数据及实际资料进行测试表明:本文方法具有对各向... 通过引入经典弹性参数表征的各向异性介质运动学和动力学射线追踪体系,结合高斯束传播过程中角度信息的计算提出了基于格林函数的角度域各向异性高斯束逆时偏移方法。通过对国际通用模型数据及实际资料进行测试表明:本文方法具有对各向异性介质进行精确成像的能力,在低信噪比及复杂构造地区成像效果明显优于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高斯束 格林函数 射线追踪 共成像点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道集剩余曲率分析的层析速度建模 被引量:16
6
作者 秦宁 王延光 +3 位作者 杨晓东 王常波 梁鸿贤 关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6,15,共6页
中深层地下构造由于地震波场复杂、覆盖次数不足、信噪比低及有效反射较弱等原因造成速度建模精度低,进而影响了深度偏移质量。为此,本文提出一种中深层层析方法:利用角道集作为速度分析道集,推导了基于剩余曲率的层析建模方程,并将角... 中深层地下构造由于地震波场复杂、覆盖次数不足、信噪比低及有效反射较弱等原因造成速度建模精度低,进而影响了深度偏移质量。为此,本文提出一种中深层层析方法:利用角道集作为速度分析道集,推导了基于剩余曲率的层析建模方程,并将角道集的剩余曲率沿射线路径反投影进行速度更新。该方法既避免了常规反射层析在低信噪比叠前数据上同相轴拾取困难的问题,又无须在射线追踪中进行试射以拟合炮检点坐标,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模型试算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均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道集 剩余曲率 层析 速度建模 中深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逆时偏移中不同域共成像点道集偏移噪声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可洋 吴清岭 +3 位作者 范兴才 陈树民 李来林 刘振宽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2期118-124,共7页
地震波逆时成像方法通常输出2种共成像点道集:一种是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另一种是共成像点角度道集。开展了针对地震波逆时偏移的2种共成像点道集波场特征及其差异的数值实验。以倾斜界面模型和复杂的Marmousi模型为例,合成了2种共成像... 地震波逆时成像方法通常输出2种共成像点道集:一种是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另一种是共成像点角度道集。开展了针对地震波逆时偏移的2种共成像点道集波场特征及其差异的数值实验。以倾斜界面模型和复杂的Marmousi模型为例,合成了2种共成像点道集,其中角度道集是在逆时延拓过程中采用波印廷矢量制作的。计算结果表明,在速度模型准确的情况下,2种共成像点道集均可拉平,其中偏移噪声在偏移距道集上的分布规律较差,不利于后续的精细处理,而在角度道集上的偏移噪声主要集中在90°附近的高角度区域,对小角度范围内的地震道进行叠加时,逆时成像剖面的信噪比和地层的刻画能力均可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低频噪声能量与界面的反射系数存在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叠前逆时偏移 共成像点偏移距道集 共成像点角度道集 噪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拾取的成像空间域走时层析速度反演 被引量:28
8
作者 秦宁 李振春 +3 位作者 杨晓东 周卿 陈富强 桑运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2-398,354+518,共7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成像空间域走时层析速度反演方法,利用波动方程双平方根算子叠前深度偏移提取的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作为速度分析道集,并基于剩余曲率自动拟合策略获取高精度的走时差。文中不仅给出ADCIGs道集剩余曲率自动拟合拾... 本文研究了一种成像空间域走时层析速度反演方法,利用波动方程双平方根算子叠前深度偏移提取的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作为速度分析道集,并基于剩余曲率自动拟合策略获取高精度的走时差。文中不仅给出ADCIGs道集剩余曲率自动拟合拾取的主要思路,而且给出成像空间域层析反演的实现。模型和实际资料试算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分析 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 走时层析 自动拾取 成像空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波束角道集的旅行时层析速度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秦宁 李振春 +3 位作者 杨晓东 岳玉波 张凯 张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6-371,442,共7页
本文综合高斯波束叠前深度偏移准确、灵活、高效及其角道集能够直接反映成像点偏移深度与局部入射角之间的关系,避免多波至带来的假象干扰等优势,提出了基于高斯波束角道集的旅行时层析速度分析方法,推导了灵敏度矩阵和角道集剩余曲率... 本文综合高斯波束叠前深度偏移准确、灵活、高效及其角道集能够直接反映成像点偏移深度与局部入射角之间的关系,避免多波至带来的假象干扰等优势,提出了基于高斯波束角道集的旅行时层析速度分析方法,推导了灵敏度矩阵和角道集剩余曲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并利用自动拟合策略求取剩余曲率。模型和实际资料试算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和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时层析 速度分析 角道集 高斯波束 灵敏度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焦点偏移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振春 张凯 +2 位作者 张建磊 陈士军 王延光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1期16-21,共6页
共聚焦点 (CFP)偏移 (激发聚焦和检波聚焦的双聚焦偏移 )是一基于等时原理的地震成像方法。通过时空域的零走时成像原理 (CFP偏移的共聚型 )和拉冬域的零截距时间成像原理 (CFP偏移的双聚型 )分别实现构造成像 (角平均的标量成像 )和岩... 共聚焦点 (CFP)偏移 (激发聚焦和检波聚焦的双聚焦偏移 )是一基于等时原理的地震成像方法。通过时空域的零走时成像原理 (CFP偏移的共聚型 )和拉冬域的零截距时间成像原理 (CFP偏移的双聚型 )分别实现构造成像 (角平均的标量成像 )和岩性成像 (考虑AVO的矢量成像 )。通过模型试算了CFP偏移的共聚型成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移成像 地震成像 AVO 等时原理 走时 CFP 双聚焦 焦点 标量 截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前带地震数据共成像点道集层析速度反演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兵 徐兆涛 +4 位作者 王华忠 李辉 周巍 郑小鹏 刘少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0-597,536,共8页
山前带深度域速度建模由于采集数据的信噪比低和道间时差大而困难重重。由于叠前深度偏移的同相叠加作用,基于初始模型得到的共成像点道集具有比CMP道集更高的信噪比,并且共成像点道集上残存的剩余时差可以用于通过层析反演的方式来全... 山前带深度域速度建模由于采集数据的信噪比低和道间时差大而困难重重。由于叠前深度偏移的同相叠加作用,基于初始模型得到的共成像点道集具有比CMP道集更高的信噪比,并且共成像点道集上残存的剩余时差可以用于通过层析反演的方式来全局更新速度模型,适用于山前带深度域模型的迭代更新。共成像点道集层析速度反演还非常适用于非水平地表下的速度估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共成像点道集层析速度反演方法研究,并且用三维SEG盐丘模型和某山前带实际数据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共成像点道集的层析速度反演建模方法能够提高复杂山前带地震数据成像处理中速度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析速度反演 速度建模 山前带地震勘探 共成像点道集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复杂条件下弹性波非倾斜叠加精确束偏移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建平 袁茂林 +2 位作者 李振春 方伍宝 岳玉波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3,共8页
目前,随着勘探开发逐渐转向地表和地下双复杂区域,非分离多波多分量数据的偏移成像成为地震数据处理的一个难题。为此,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发展了一种双复杂条件下的弹性波非倾斜叠加精确束偏移方法。首先,基于地表倾角信息和非倾斜叠... 目前,随着勘探开发逐渐转向地表和地下双复杂区域,非分离多波多分量数据的偏移成像成为地震数据处理的一个难题。为此,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发展了一种双复杂条件下的弹性波非倾斜叠加精确束偏移方法。首先,基于地表倾角信息和非倾斜叠加地震数据,直接在接收点处出射弹性动力学高斯束并计算解耦的反向延拓矢量波场;其次,根据互相关成像条件以及纵、横波的偏振特性,进行P波和转换S波高斯束偏移成像,并对转换S波成像进行极性校正。典型双复杂构造模型的偏移试算和角道集提取分析结果以及与常规方法成像结果的对比表明,弹性波精确高斯束偏移方法消除了常规方法由于束中心位置与接收点位置之间距离较大所致的振幅误差,验证了弹性波非倾斜叠加精确束偏移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复杂 弹性波 非倾斜叠加 束偏移 角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道集的井约束层析速度反演 被引量:17
13
作者 秦宁 李振春 杨晓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5-731,836+662,共7页
本文研究的走时层析方法,是在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简称角道集)的基础上获取旅行时差,并通过井约束控制层析反演的精度。此法实现的关键步骤为:①利用叠前深度偏移剖面上拾取的层位界面生成初始层析速度模型;②按照选定的角度范... 本文研究的走时层析方法,是在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简称角道集)的基础上获取旅行时差,并通过井约束控制层析反演的精度。此法实现的关键步骤为:①利用叠前深度偏移剖面上拾取的层位界面生成初始层析速度模型;②按照选定的角度范围抽取共成像点道集,并求取各层位的旅行时差;③求取共成像点对应的灵敏度矩阵;④建立反演方程组,并加入正则化和井约束反演慢度更新量;⑤依据共成像点道集中的同相轴拉平程度判断所求速度的精度是否达到要求。理论模型试算及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均表明:该方法易于实现,不必考虑复杂的反射问题,每一步迭代都是在前一步深度偏移的基础上进行速度场的更新,能够得到精度较高的速度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道集 层析速度分析 井约束 正则化 走时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度域叠前偏移成像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文卿 王西文 +3 位作者 王宇超 邵喜春 胡自多 寇龙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62-65,239+248-249,共4页
共炮检距道集在复杂介质中因地震波传播的多路径而存在地下反射位置不准确的问题。共反射角道集由于克服了上述缺陷可在复杂区精确成像,而且能用于AVA分析及保幅偏移成像研究,特别是在大反射角、甚至具有多波至复杂构造区,反射同相轴的... 共炮检距道集在复杂介质中因地震波传播的多路径而存在地下反射位置不准确的问题。共反射角道集由于克服了上述缺陷可在复杂区精确成像,而且能用于AVA分析及保幅偏移成像研究,特别是在大反射角、甚至具有多波至复杂构造区,反射同相轴的振幅和相位得到有效保护。本文以共反射角偏移方法为基础,研究共反射角道集构建、旅行时计算及几何扩散因子获取及偏移拉伸对共反射角道集的影响。运用理论模型数据进行了试算,并以二维实际地震数据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在陡倾角成像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角度域共反射角道集更有利于速度建模优化及AVA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反射角道集 偏移成像 速度模型 AV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散射成像的多次波衰减 被引量:6
15
作者 尹军杰 王伟 +3 位作者 王赟 刘学伟 李文慧 赵志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4期319-323,共5页
为解决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多次波问题,研究了散射成像衰减多次波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实现步骤以及实际应用效果。散射成像方法主要是根据散射波的波场特征及散射理论,利用共散射点的等效偏移距道集对地下地质体进行偏移成像。... 为解决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多次波问题,研究了散射成像衰减多次波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实现步骤以及实际应用效果。散射成像方法主要是根据散射波的波场特征及散射理论,利用共散射点的等效偏移距道集对地下地质体进行偏移成像。基于共散射点道集(CSP)成像时,每炮利用了多道信息,而在CSP道集中,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少数道含有多次波,因此,散射成像具有衰减多次波的特性。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在衰减多次波方面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成像 散射波 多次波 共散射点道集 等效偏移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的提取与叠加成像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振春 朱莉 +2 位作者 叶月明 朱绪峰 张敏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6期567-572,共6页
基于共成像点道集的速度分析是速度分析方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共成像点道集有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炮域共成像点道集和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等。在复杂地区,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和炮域共成像点道集存在运动学和动力学假象,而角度域共... 基于共成像点道集的速度分析是速度分析方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共成像点道集有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炮域共成像点道集和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等。在复杂地区,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和炮域共成像点道集存在运动学和动力学假象,而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则有效地克服了这个问题。首先分析了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的特性,讨论了如何较准确地提取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然后分别利用单平方根算子和双平方根算子波动方程偏移方法提取了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接下来应用插值法将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投影到角度域,生成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最后进行了角度域叠加成像。模型试算结果表明:与常规波动方程偏移方法相比,角度域叠加成像能够改善局部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域成像 共成像点道集 单平方根方程 双平方根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束层析偏移速度建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邵荣峰 方伍宝 +3 位作者 蔡杰雄 倪瑶 李辉 郭立鹏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9,共9页
常规地震层析反演分为射线层析和波动方程层析两类,基于射线类的常规层析方法由于理论假设的限制难以对复杂地区进行准确的速度建模;波动方程层析需要建立高精度的初始模型,其应用受到实际资料品质的限制。为此,开展了高斯束层析偏移速... 常规地震层析反演分为射线层析和波动方程层析两类,基于射线类的常规层析方法由于理论假设的限制难以对复杂地区进行准确的速度建模;波动方程层析需要建立高精度的初始模型,其应用受到实际资料品质的限制。为此,开展了高斯束层析偏移速度建模方法研究,利用高斯束核函数构建病态性更小的灵敏度矩阵以提高层析反演的稳定性;采用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进行高陡构造成像,并直接提取高分辨率的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ADCIGs)用于高斯束层析反演,进而获得精确的偏移速度模型。为了避免在高陡构造地区人工拾取的繁杂,采用自动拾取技术获取反射点坐标与地层局部构造倾角。模型测试和实际资料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构造 高斯束层析 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 核函数 自动拾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平方根算子的保幅角度域成像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敏 李振春 +1 位作者 叶月明 朱旭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50,共6页
建立基于双平方根算子的保幅叠前深度偏移与地下入射角度的关系,应用单程波双平方根方程的保幅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输出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及相应的成像结果,为后续的偏移速度分析和振幅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取代相对耗时的倾斜叠加法... 建立基于双平方根算子的保幅叠前深度偏移与地下入射角度的关系,应用单程波双平方根方程的保幅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输出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及相应的成像结果,为后续的偏移速度分析和振幅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取代相对耗时的倾斜叠加法,应用基于精确投影的快速插值映射法抽取保幅角度域共成像道集。结果表明:基于双平方根求取偏移距域道集比基于单平方根方程更为方便直观,也更适合于角度域成像;保幅角度域偏移采用的成像条件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偿振幅和改善成像结果,而且克服传统炮域单程波保幅偏移中反褶积型成像条件的不稳定性。理论模型数据和实际资料试算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所提角度域保幅偏移理论和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幅成像 角度域 双平方根方程 共反射角偏移 共成像点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深度域建模与成像一体化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秦宁 王延光 +3 位作者 杨晓东 单联瑜 梁鸿贤 王常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7-134,21,共8页
在复杂油气藏勘探中,常规方法在处理多波数据时通常将纵波和转换横波分别做类纵波处理,忽略了地震波的弹性矢量波特征,并且成像精度严重依赖于波场分离的精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给出了解耦的高斯束弹性波波场反向延拓公式及多波成像公... 在复杂油气藏勘探中,常规方法在处理多波数据时通常将纵波和转换横波分别做类纵波处理,忽略了地震波的弹性矢量波特征,并且成像精度严重依赖于波场分离的精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给出了解耦的高斯束弹性波波场反向延拓公式及多波成像公式以实现叠前深度偏移;然后建立了针对弹性多波建模的最小二乘反演方程,以实现基于高斯束角道集的反射层析建模。将深度偏移和反射层析联合在同一处理流程中,前者为后者提供建模角道集和成像质量监控,后者为前者提供成像速度场,两者交替迭代形成深度域建模与成像一体化技术。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验证了一体化技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波 层析建模 叠前深度偏移 一体化 角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角度道集求取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广智 常德宽 +3 位作者 王一惠 印兴耀 陈怀震 李海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9-536,416-417,共8页
针对常规直接转换法和直射线叠前时间偏移(PSTM)法提取的角度道集无法满足地质构造复杂地区的AVA分析与反演精度的问题,研究基于共炮检距道集波动方程保幅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提取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首先,对地震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 针对常规直接转换法和直射线叠前时间偏移(PSTM)法提取的角度道集无法满足地质构造复杂地区的AVA分析与反演精度的问题,研究基于共炮检距道集波动方程保幅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提取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首先,对地震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炮检距域共成像点道集;其次,在频率—波数域对炮检距域共成像点道集利用快速插值映射法抽取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通过与直接转换法和直射线PSTM法提取的角度道集比较,分析不同方法求得的角度道集信息的准确性和AVA特征。数值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共炮检距道集波动方程保幅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求取的角度道集的振幅相对保真,角度范围更广,更适用于AVA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域角度道集 AVA分析 保幅波动方程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