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6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cal Design for the Off-axis Reflective Optics with Wide Field
1
作者 ZHANGXin CHANGJun +3 位作者 WENGZhi-cheng JIANGHui-lin CONGXiao-jie LUYong-jun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83-486,共4页
Reflective optics with wide field of view has been applied more and more widely in EUVL or space optics, and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mong the reflective optics... Reflective optics with wide field of view has been applied more and more widely in EUVL or space optics, and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mong the reflective optics, the off-axis reflective optics is the most hopeful solution to the ever-highest demands of these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gives the requirements of both the above mentioned applications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kinds of optical systems. Finally, a design example of off-axis reflective optics with wide field of view is presented and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design off-axis REFLECTIVE OPTICS space OPTICS EUV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angular blinking jamming method based o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corner reflectors
2
作者 GAN Lin WU Zehao +1 位作者 WANG Xuesong LI Jianb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330-338,共9页
Passive jamming is believed to have very good potential in countermeasure community.In this paper,a passive angular blinking jamming method based o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corner reflectors is proposed.The amplitud... Passive jamming is believed to have very good potential in countermeasure community.In this paper,a passive angular blinking jamming method based o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corner reflectors is proposed.The amplitude of the incident wave can be modulated by switching the corner reflector between the penetration state and the reflection state,and the ensemble of multiple corner reflectors with towing rope can result in complex angle decoying effects.Dependency of the decoying effect on corner reflectors’radar cross section and positions are analyzed and simulated.Results show that the angle measured by a monopulse radar can be significantly interfered by this method while the automatic tracking is employ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opulse radar angular blinking jamming corner reflector amplitude-comparison angle measurement metasurf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电车前车灯模块反射镜底壳模具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段伟 熊建武 +3 位作者 陶军 胡智清 高伟 鲁荣峰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17,共6页
为某新款新能源汽车左/右车灯内的反射镜底壳塑件的注射成型设计了一副冷流道两板式家族注塑成型模具。模具模腔布局为一模两腔镜像关系家族式布局,单腔使用2个侧浇口进行浇注。为实现塑件的自动化脱模,模具中单腔设置了1个定模侧三次... 为某新款新能源汽车左/右车灯内的反射镜底壳塑件的注射成型设计了一副冷流道两板式家族注塑成型模具。模具模腔布局为一模两腔镜像关系家族式布局,单腔使用2个侧浇口进行浇注。为实现塑件的自动化脱模,模具中单腔设置了1个定模侧三次转向型油缸抽芯机构,用于型腔一侧1个侧孔倒扣的先抽芯脱模,1个动模斜导柱滑块机构用于塑件侧壁特征的脱模,6个动模板开启驱动型的斜抽芯机构用于塑件内壁6个斜向局部特征的斜抽芯脱模,2个斜顶杆推块机构用于塑件内壁局部凹槽特征的斜抽芯脱模,及若干顶针用于塑件的完全顶出自动化脱模。脱模机构的驱动按以下顺序进行,最先是模具开模前油缸抽芯机构完成定模先抽芯动作,而后是模具第一次打开,驱动6个斜抽芯机构同步动作完成抽芯动作,再后是模具第三次打开,完成塑件从型腔中的脱模及侧壁1个斜导柱滑块机构的侧抽芯动作,最后是推板推动其上的若干顶针及2个斜顶杆推块机构用于塑件的完全顶出脱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车 车灯模块 反射镜 注塑成型 模具设计 转向抽芯 斜抽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化RCS增强雷达反射器设计
4
作者 陈强 姚哲元 +4 位作者 张雪 郑月军 张贵生 马嘉海 付云起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1,共6页
雷达反射器对入射雷达波具有很强的反射能力,其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较大,在雷达电子防御中具有广泛应用。但是传统雷达反射器的RCS一般受体积制约,难以小型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RCS增强功能的小型化雷达反射器设计... 雷达反射器对入射雷达波具有很强的反射能力,其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较大,在雷达电子防御中具有广泛应用。但是传统雷达反射器的RCS一般受体积制约,难以小型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RCS增强功能的小型化雷达反射器设计,能够以更小的结构尺寸实现更大的RCS。该雷达反射器基于有源Van‐Atta阵列,收发天线阵元采用宽带宽波束的磁电偶极子天线,在每个收发链路中加载高增益放大器,将入射波放大后沿入射方向反射回去。收发阵列间设计了基于损耗材料的隔离模块,减小收发互耦引起的自激。制备了最大边长为30 cm雷达反射器样机,实测获得10 GHz的最大RCS为5240 m^(2),大于边长1 m的三角形角反射器的最大RCS(4650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反射器 Van‐Atta阵列 雷达散射截面(RCS)增强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米S-SAR卫星总体设计与技术创新
5
作者 王国良 朱雅琳 +6 位作者 李志刚 王迪 郑泽星 陈娟 梅名宣 王帅雷 贾松霖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6,共7页
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S-SAR)01/02卫星是最高分辨率为5 m、工作在S频段的SAR卫星,星上配置有S频段SAR载荷及星上应急数据实时处理设备,对应急区域的SAR数据进行星上实时成像处理和检测。文章简述卫星总体设计方案;总结有效载荷设计技... 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S-SAR)01/02卫星是最高分辨率为5 m、工作在S频段的SAR卫星,星上配置有S频段SAR载荷及星上应急数据实时处理设备,对应急区域的SAR数据进行星上实时成像处理和检测。文章简述卫星总体设计方案;总结有效载荷设计技术和应用创新点,尤其是大口径构架式双焦点椭球抛物面反射器、基于国产化S频段大功率GaN器件的收发(T/R)组件、基于星上数据实时处理功能的应急应用新模式。卫星在轨测试和应用情况表明:5米S-SAR 01/02卫星星地一体化性能均满足设计指标要求,为国家应急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业务化应用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反射面体制全极化5米S-SAR卫星总体设计技术和技术创新,可为S频段SAR卫星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米S频段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多极化相控阵馈源 抛物面反射器 S频段收发组件 应急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月球轨道卫星激光反射器的热学特性研究
6
作者 王学玉 汤凯 +3 位作者 程志恩 房红军 龙明亮 云茂金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57,共11页
激光反射器是实现高精度卫星激光测距的关键载荷。为保证测距成功率,高轨卫星激光反射器通常采用由大量小角锥组成的角锥阵列。对于月球轨道卫星,由于资源的限制,通常要求载荷重量和尺寸尽量小,角锥阵列式的激光反射器已不再适用。针对... 激光反射器是实现高精度卫星激光测距的关键载荷。为保证测距成功率,高轨卫星激光反射器通常采用由大量小角锥组成的角锥阵列。对于月球轨道卫星,由于资源的限制,通常要求载荷重量和尺寸尽量小,角锥阵列式的激光反射器已不再适用。针对月球轨道卫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提出了单体大口径激光反射器的设计方案,其具有重量轻和尺寸小的优点,同时具有反射激光能量集中的特点,使得月球轨道卫星搭载高性能的激光反射器成为可能。然而,大口径角锥受温度效应影响明显,空间环境高低温变化会导致激光反射器的反射能力下降或不稳定,因此对大口径激光反射器开展热学特性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针对大口径激光反射器建立了在轨环境下的热仿真模型,得到了不同工况下角锥棱镜的温度状况。角锥棱镜的在轨温度在-34.8~75.0℃之间,且呈现顶面温度低,尖端温度高的分布特点,存在一定的纵向温差。纵向温差随着光照条件的增加而增大,在无光照情况下为0.9℃,长期受太阳光照射下可达6.1℃。测试了大口径角锥在不同纵向温差下的远场衍射光斑图样和光学散射截面,进一步分析了受温度效应影响下的大口径激光反射器的光学性能及反射能力,可以更好地指导月球轨道卫星激光反射器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激光测距 激光反射器 月球轨道 热特性 大口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信噪比荧光检测微反射器零模波导器件的研制
7
作者 刘轩硕 李传宇 +3 位作者 焦春笑 黄润虎 周连群 郭振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1-1099,共9页
针对零模波导器件在荧光信号检测中信号收集效率受限、信噪比低的问题,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实现高信噪比荧光检测的微反射器零模波导器件。通过电磁场有限元仿真数值计算,模拟了该器件在荧光检测中显示出更优的激发光与发射光场强分布。采... 针对零模波导器件在荧光信号检测中信号收集效率受限、信噪比低的问题,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实现高信噪比荧光检测的微反射器零模波导器件。通过电磁场有限元仿真数值计算,模拟了该器件在荧光检测中显示出更优的激发光与发射光场强分布。采用厚胶工艺进行曝光刻蚀,结合聚焦离子束打孔等微纳工艺,制备了零模波导孔以及高度为6.48μm、底部直径为4.24μm的“三段式”微反射器结构。利用荧光微球对所制备的器件荧光效果进行信号检测性能评估,并对荧光检测成像结果进行灰度量化和信噪比计算。结果显示,该微反射器零模波导器件荧光检测信噪比达到119.6,相较于仅有零模波导孔的器件,荧光检测信噪比提升约4.27倍。所研制的高信噪比零模波导器件有望应用在微弱荧光检测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模波导 微反射器 信噪比 荧光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T-BN的HPMW攻击反射面天线雷达毁伤评估方法
8
作者 许一 孟藏珍 +2 位作者 胡欣 项建涛 蒋伟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3,共10页
为研究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反射面天线雷达毁伤评估,提出基于电磁拓扑-贝叶斯网络的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反射面天线雷达毁伤评估方法,将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雷达电磁拓扑图和雷达贝叶斯网络结构图相结合,建立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反射面天线... 为研究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反射面天线雷达毁伤评估,提出基于电磁拓扑-贝叶斯网络的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反射面天线雷达毁伤评估方法,将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雷达电磁拓扑图和雷达贝叶斯网络结构图相结合,建立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反射面天线雷达毁伤效能评估模型,预测和评估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时雷达的毁伤程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定量预测和评估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雷达的毁伤效果,能为实际评估雷达抗高功率微波毁伤效能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武器 反射面天线雷达 毁伤评估 电磁拓扑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N77频段的高优值S_(0)兰姆波声表面波谐振器仿真与制备
9
作者 蔡乔 帅垚 +3 位作者 彭斌 吴传贵 潘忻强 张万里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4,共6页
N77频段对声表面波滤波器提出了大带宽、低损耗等要求,但使用低声速声学模态以及单层功能层衬底结构的谐振器无法同时实现高频、宽带的目标,因此提出了基于X-37°Y铌酸锂薄膜与SiO_(2)/Ta_(2)O_(5)布喇格反射层设计,并制备了固态装... N77频段对声表面波滤波器提出了大带宽、低损耗等要求,但使用低声速声学模态以及单层功能层衬底结构的谐振器无法同时实现高频、宽带的目标,因此提出了基于X-37°Y铌酸锂薄膜与SiO_(2)/Ta_(2)O_(5)布喇格反射层设计,并制备了固态装配型的声表面波谐振器。首先确定谐振器的工作模态为高相速度S_(0)兰姆波,通过仿真各层薄膜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谐振器中各层薄膜材料的厚度;然后基于该器件结构参数,针对N77频段制备了一组电极周期为1.40~1.86μm的谐振器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实测结果与仿真基本一致,实测谐振器具有大机电耦合系数(k^(2)>22%)和高品质因子(Q_(max)>900)的特性,且优值因子超过200,性能优于采用同种声学模式的其他谐振器,有望应用于N77等5G频段的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_(0)兰姆波 声表面波谐振器 布喇格反射层 N77频段 高优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O_(2)/ZnS的宽带反射镜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研究
10
作者 闫晓东 苏金宝 +3 位作者 吴博 刘莹 邓军 解意洋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5-164,共10页
研究了具有SiO_(2)/ZnS宽带反射镜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通过仿真分析了SiO_(2)/ZnS材料组合的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结构,结果表明该DBR结构可通过较少周期数实现宽反射带特性。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室温下沉积SiO_(2)/ZnS DBR... 研究了具有SiO_(2)/ZnS宽带反射镜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通过仿真分析了SiO_(2)/ZnS材料组合的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结构,结果表明该DBR结构可通过较少周期数实现宽反射带特性。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室温下沉积SiO_(2)/ZnS DBR,反射谱测试结果显示,SiO_(2)/ZnS DBR的反射带宽可达209 nm。同时,在VCSEL器件表面沉积了中心波长为850 nm的DBR结构,所制备的VCSEL在室温下的阈值电流为0.5 mA,峰值功率为1.55 mW。DBR中心波长偏移50 nm以上的器件依旧可以实现稳定激光输出,且不影响其P-I-V特性和光谱特性。文中研究的宽带DBR拥有较大的波长容差,显著降低了DBR生长过程中的工艺精度要求,使得宽带反射镜VCSEL的设计与制造更加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宽带布拉格反射镜 SiO_(2)/ZnS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射面天线的Geo-SAR卫星凝视模式姿控方法
11
作者 赵秉吉 贺玮 +2 位作者 张庆君 索志勇 遆晶晶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针对基于反射面天线的Geo-SAR(Geosynchronou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凝视成像模式下的卫星姿态控制方法进行研究,解决卫星快速机动问题,提升时效性。首先,阐述了Geo-SAR卫星凝视模式的成像模型和多普勒历程特性,并与低轨SAR卫星的... 针对基于反射面天线的Geo-SAR(Geosynchronou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凝视成像模式下的卫星姿态控制方法进行研究,解决卫星快速机动问题,提升时效性。首先,阐述了Geo-SAR卫星凝视模式的成像模型和多普勒历程特性,并与低轨SAR卫星的差异进行对比。Geo-SAR卫星有大偏航角的特点,利用传统二维偏航导引方法,实现正侧视推扫成像,最大姿态控制角度可达约±76°,姿控时间过长,响应能力差,无法发挥Geo-SAR快速响应的优势。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定点凝视的二维俯仰滚动姿态控制角度算法,可实现卫星全轨对任意地面场景持续定点凝视。该方法最大姿态控制角度可减小至约±7.2°,姿态调整时间缩短了至少一个数量级,极大提升了卫星的好用易用性。最后,阐述了针对Geo-SAR凝视成像模式的快速BP(Back Projection)成像算法,并完成了25 m×25 m分辨率点目标成像仿真,聚焦结果良好,成像指标达到理论值,验证了所提出的姿控方法的正确性。结论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将Geo-SAR卫星的姿态机动时间缩短至少一个量级,提升卫星响应能力,可为后续Geo-SAR卫星姿控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SAR 反射面天线 二维俯仰滚动姿态控制 凝视模式 姿控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系统降噪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岳新博 高旭 +2 位作者 高阳 王海涛 鲁秀娥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8,共15页
为了提高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Φ-OTDR)系统测量振动信号信噪比,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的新型去噪方法。CEEMD算法对数字正交(I/Q)解调算法获取的瑞利后项散射光幅值信号和相位信号进行分解,经多尺度排列熵(MPE)... 为了提高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Φ-OTDR)系统测量振动信号信噪比,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的新型去噪方法。CEEMD算法对数字正交(I/Q)解调算法获取的瑞利后项散射光幅值信号和相位信号进行分解,经多尺度排列熵(MPE)算法筛选后,通过改进的小波阈值算法进行去噪,并设计采用多元宇宙优化(MVO)算法对参数进行优化。实际搭建了外差式Φ-OTDR系统,经仿真和实际测试验证文中算法有效性。最后,将设计算法与以往的经验模态分解-皮尔逊相关系数(EMD-PCC)、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及变分模态分解-改进小波阈值(VMD-NWT)去噪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10.14 km的传感光纤位置上,该方法对于低频10 Hz、中频200 Hz以及高频1 200 Hz的振动事件,其位置信息信噪比分别可达8.88、30.26、11.90 dB,对不同频率段的振动信号均具备有效的去噪能力,且系统定位精度更高。该方法在提高系统信噪比的同时,成功地对振动信号进行了解调,且解调效果比其他三种算法效果更好,为Φ-OTDR系统降噪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 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 多尺度排列熵 改进的小波阈值算法 多元宇宙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角反射器的SAR无源干扰新方法
13
作者 王滢 刘桂坤 +2 位作者 陈亦彬 明峰 李亮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118,共10页
通过调控旋转角速度、旋转半径等参数,旋转角反射器能够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回波信号产生微多普勒调制,从而实现多种干扰效果。文中基于旋转角反射器提出了一种针对SAR系统的无源干扰新方法,该方法在角反射器围绕特定旋转中心做圆周运... 通过调控旋转角速度、旋转半径等参数,旋转角反射器能够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回波信号产生微多普勒调制,从而实现多种干扰效果。文中基于旋转角反射器提出了一种针对SAR系统的无源干扰新方法,该方法在角反射器围绕特定旋转中心做圆周运动的基础上,设定该旋转中心同时围绕另一中心点做圆周运动。结合距离多普勒算法,建立了旋转角反射器成像模型,对干扰参数进行了分析,定量化讨论了不同参数对该方法干扰效果的调控作用,并对不同调制参数下所产生的干扰样式进行了验证分析,同时分析了通过角反射器布阵方式实现大范围压制干扰的可行性。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能够为该方法的应用与实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无源干扰 压制干扰 旋转角反射器 微多普勒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峡谷地区SAR角反射器定位精度研究——以某巨型水电站库首区为例
14
作者 范进勇 廖海生 +8 位作者 陈舰 何鑫 罗惠恒 黄荣 杨磊 李林泽 陈尧文 江利明 黄荣刚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23,共6页
角反射器(CR)作为高精度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监测的关键工具,其反射性能与定位精度对InSAR形变监测及结果解译具有关键性影响。现有CR定位研究聚焦于平原场景,缺乏针对复杂地形环境的研究。据此,本文构建了一套结合SAR定位和雷达反... 角反射器(CR)作为高精度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监测的关键工具,其反射性能与定位精度对InSAR形变监测及结果解译具有关键性影响。现有CR定位研究聚焦于平原场景,缺乏针对复杂地形环境的研究。据此,本文构建了一套结合SAR定位和雷达反射截面积(RCS)分析的CR定位精度分析方法,并采用地形高陡的某巨型水电站库首区CR阵列进行试验分析。结果显示,该水电站库首区CR阵列10个CR中,8个精度良好,2个精度欠佳。8个高精度CR的安装后RCS提升均超过5 dBm^(2),平均提升10.24 dBm^(2),平均增幅66.2%;方位向和距离向平均SAR定位误差分别为-0.601和-0.013 m。2处CR因透视收缩影响而精度受限,SAR定位方位向误差分别为5.83和-9.02 m,距离向误差分别为1.37和-0.73 m;强调了在高山峡谷地区布设CR时充分考量地形复杂性的重要性。本文结果首次评估了SAR定位技术在高山峡谷地区的适用性,探明了某巨型水电站库首区CR阵列的定位精度,为高山峡谷地区精密形变监测及结果解译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合成孔径雷达 角反射器 SAR定位 雷达反射截面积 Sentine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生成海面目标雷达微多普勒特征的方法
15
作者 王筝 孙兆阳 +3 位作者 李世宝 周航 李凉海 李发政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2,共6页
由于海浪在不同海况下展现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海面场景下运动目标的雷达回波数据获取与模拟一直是研究的难点。针对角反射体和舰船这两个典型目标,文中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根据海面目标的耐波性理论,分析... 由于海浪在不同海况下展现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海面场景下运动目标的雷达回波数据获取与模拟一直是研究的难点。针对角反射体和舰船这两个典型目标,文中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根据海面目标的耐波性理论,分析目标的六自由度运动,结合欧拉旋转矩阵建立动态运动模型;其次根据设定的雷达参数,使用FEKO电磁仿真软件获取静态时全方位俯仰角的雷达散射截面RCS;然后结合动态运动模型和静态散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可知:利用此模型可以精准、快速地获取海面运动目标的雷达回波数据,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数据可得到微多普勒特征,能够为基于微多普勒特征的海面目标分类算法提供样本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目标 微多普勒 时频分析 角反射器 耐波性 FEK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的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自动准直系统
16
作者 高炜 闫亚东 +2 位作者 韦明智 李奇 庞放心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797-6803,共7页
针对现有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velocity interferometer system for any reflector,VISAR)装置中依靠人工准直光路的现状,同时为满足未来对远程自动化控制的需求,提出一种新的光路自动准直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 针对现有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velocity interferometer system for any reflector,VISAR)装置中依靠人工准直光路的现状,同时为满足未来对远程自动化控制的需求,提出一种新的光路自动准直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间接测量并以光斑的像素偏差为系统输入,通过系数矩阵转换和离散模糊反馈控制方法快速消除误差。基于Windows的控制和自动化技术(the Windows control and automation technology,TwinCAT)中视觉和运动等模块,将各模块分别运行在不同的实时内核中,消除了视觉与运动控制模块间的通信环节,实现了快速实时的闭环控制。经过冲击波速度测量实验验证,该系统实现了远程“一键式”自动准直,可将准直时间缩短到2 s,准直精度为4.5μm,解决了现有装置人工调节效率不高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准直 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VISAR) 基于Windows的控制和自动化技术(TwinCAT) 二维镜架 模糊控制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V频段三轴天线系统设计与实现
17
作者 刘健泉 王小强 蒋立坤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0,共7页
针对高端低轨信关站对Q/V频段卫星信号高质量接收的需求,研制了一款Q/V频段三轴天线系统,解决了天线系统高频段卫星信号的收发共用和自动跟踪的技术难题。提出了高精度天线结构优化设计、多模自适应角度零值指向控制两大关键技术,在此... 针对高端低轨信关站对Q/V频段卫星信号高质量接收的需求,研制了一款Q/V频段三轴天线系统,解决了天线系统高频段卫星信号的收发共用和自动跟踪的技术难题。提出了高精度天线结构优化设计、多模自适应角度零值指向控制两大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款高精度、低成本的Q/V频段三轴4.5 m反射面天线样机,并完成相关的测试和试验验证,实现了Q/V频段信号高可靠接收和高精度过顶跟踪。所设计的天线样机增益、噪温、差波束零深、指向精度、跟踪精度等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跟踪精度可达0.0083°且优于1/10倍半功率波束宽度,对高频段天线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 Q/V频段反射面天线 过顶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相位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图像配准方法
18
作者 关赞洋 彭晓世 +1 位作者 理玉龙 王峰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4-50,共7页
为了实现二维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VISAR)四相位图像配准,提出了一种基于SIFT算法的图像配准方法。首先利用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算法分别提取基准图像和待配准图像的特征点,这一步中充分考虑了二维VISAR图像本身的特点,通过引入同... 为了实现二维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VISAR)四相位图像配准,提出了一种基于SIFT算法的图像配准方法。首先利用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算法分别提取基准图像和待配准图像的特征点,这一步中充分考虑了二维VISAR图像本身的特点,通过引入同源的无干涉图像获得了更准确的提取结果。接着对特征点进行粗匹配,并进一步设计了角度直方图和特征点距离两步筛选法进行精匹配。然后,根据最终的匹配结果计算变换矩阵,最后将变换矩阵应用于待配准的图像进行插值变换实现图像配准。以四相位图像的其中一幅作为基准对剩余3幅图像进行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无条纹图像的相关性从0.5提升至0.9,有条纹图像的截断相位计算精度有了大幅提升,有效解决了二维VISAR四相位图像的配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配准 尺度不变特征转换算法 二维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 四相位图像 干涉条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反射结构和变分优化走时估计的反射波速度反演方法
19
作者 吴成梁 王华忠 冯波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37-2653,共17页
我国油气开发已经进入深水深层阶段,需要提供高精度深层速度模型实现对复杂油气藏精确描述.反射波全波形反演(RFWI)是目前理论上精度最高的深层速度建模方法.然而RFWI是一个强非线性反问题,当初始模型与准确模型差异过大会出现“周期跳... 我国油气开发已经进入深水深层阶段,需要提供高精度深层速度模型实现对复杂油气藏精确描述.反射波全波形反演(RFWI)是目前理论上精度最高的深层速度建模方法.然而RFWI是一个强非线性反问题,当初始模型与准确模型差异过大会出现“周期跳跃”问题,陷入局部极值.本文认为:“周期跳跃”现象本质来源于对地下不同的反射层位的反射波场的错误匹配.经典的RFWI将观测记录中所有信息进行反演,当初始速度与准确速度差异较大时,会导致来自不同反射源的反射波进行匹配.错误的波场匹配+数据中包含正问题不能模拟的信号和噪声,导致梯度中包括较多假象,引起反演不收敛.本文提出采用特征反射结构导引与偏移反偏移约束的方法提取特征反射波,并利用特征反射波进行反射走时反演,更新背景速度模型.在本文的特征波反演策略中,根据特征反射波的显著性水平,通过由粗到细反射结构的利用,在反演过程中逐渐加入特征反射波成分,建立满足“同因之果”的波场匹配关系,解决“周期跳跃”问题.另外,本文发展了基于差异矩阵全局寻优的反射走时差异测量方法,通过差异度量和最优路径计算获得稳定的特征反射波走时差异.本文提出的反射走时反演方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波反演成像 特征反射波 特征反射结构 “同因之果”差异度量 周期跳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反射器阵列排布设计及其散射特性研究
20
作者 辛京钰 谷继红 +2 位作者 杨婕 丛洲 丁大志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角反射器作为一种反雷达探测的无源干扰设备具有很强的雷达回波特性。根据重要目标的散射中心模型指导排布角反射器阵列,可以更好地模拟目标的雷达特征以实现干扰,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前景。为了合理地排布角反射器阵列以模拟实际场景中... 角反射器作为一种反雷达探测的无源干扰设备具有很强的雷达回波特性。根据重要目标的散射中心模型指导排布角反射器阵列,可以更好地模拟目标的雷达特征以实现干扰,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前景。为了合理地排布角反射器阵列以模拟实际场景中重要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本文基于弹跳射线法快速成像技术构建了复杂场景目标复合电磁散射模型,并提出了基于目标属性散射中心模型的角反射器阵列优化排布方法。仿真实验分析了在不同雷达入射角度下不同类型角反射器的电磁散射特性。同时结合不同干扰效果评价指标,验证了在多雷达入射角度下本文所设计角反射器阵列的目标干扰效果在85%以上,角反射器阵列作为无源干扰具备保护重要目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反射器 散射中心提取 阵列优化 弹跳射线(SBR)法 雷达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