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7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cal Design for the Off-axis Reflective Optics with Wide Field
1
作者 ZHANGXin CHANGJun +3 位作者 WENGZhi-cheng JIANGHui-lin CONGXiao-jie LUYong-jun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83-486,共4页
Reflective optics with wide field of view has been applied more and more widely in EUVL or space optics, and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mong the reflective optics... Reflective optics with wide field of view has been applied more and more widely in EUVL or space optics, and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mong the reflective optics, the off-axis reflective optics is the most hopeful solution to the ever-highest demands of these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gives the requirements of both the above mentioned applications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kinds of optical systems. Finally, a design example of off-axis reflective optics with wide field of view is presented and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design off-axis reflectIVE opticS space opticS EUV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和弱反射光栅阵列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飞 吕中虎 +1 位作者 孟庆佳 王晨辉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0,共7页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类型最多、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雨量监测和形变监测在地质灾害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确保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长期运行以及在降雨期间的稳定运行尤为重要。文中基于STM32微控制器、LORA模块、4...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类型最多、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雨量监测和形变监测在地质灾害监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确保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长期运行以及在降雨期间的稳定运行尤为重要。文中基于STM32微控制器、LORA模块、4G模块设计了一款物联网数据采集控制板,并结合压电式雨量传感器、拉绳位移传感器研制了雨量智能监测仪、裂缝位移智能监测仪;结合物联网数据采集控制板和弱反射光栅阵列传感技术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弱反射光栅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地质灾害体的定时监测和降雨期间的自动监测;最后将雨量智能监测仪、裂缝位移智能监测仪和弱反射光栅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应用于桐梓县大河镇新场火车站新场滑坡、崩塌的监测实验中。监测数据表明,弱反射光栅监测系统测得传感光缆41#弱反射光栅传感段的位移变化达5 mm,在其附近的位移监测仪也测到有位移变化,可有效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定时监测和降雨期间的自动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反射光栅 地质灾害 物联网 雨量监测 位移监测 光纤传感 光栅传感器 滑坡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成像光学理论的高反光金属表面视觉检测光学系统优化设计
3
作者 袁奎 李荣 +2 位作者 谌立贵 秦东 吴怀超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119,47,共8页
针对检测高反光金属加工尺寸、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等的表面视觉检测光学系统的最佳光源位置参数,提出了基于非成像光学理论的光学系统优化设计模型,并根据光照度均匀性原则和田口试验设计方法,通过调整光源位置参数(光源的照射角、光源... 针对检测高反光金属加工尺寸、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等的表面视觉检测光学系统的最佳光源位置参数,提出了基于非成像光学理论的光学系统优化设计模型,并根据光照度均匀性原则和田口试验设计方法,通过调整光源位置参数(光源的照射角、光源的倾斜角和2个光源之间的距离),对高反光金属表面视觉检测光学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光源位置参数下,视场成像平面内光照度分布的均匀度和标准偏差分别为88.89%和0.0362,结合成像实验结果可知,最佳光源位置参数下高反光金属表面的光照度均匀性较好,有助于高反光金属表面视觉检测的高品质成像,为高反光金属表面视觉检测精度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反光金属 视觉检测 光学系统 光照度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束斑RHEED类平行束电子枪设计
4
作者 赵伟霞 史丽娜 +2 位作者 刘俊标 殷伯华 韩立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76-1888,共13页
针对高分辨率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仪(RHEED)在微电子制造与表面分析领域的应用需求,而且长工作距离、微束斑、小束半角的电子枪是实现RHEED高分辨检测的关键核心部件,研制了微束斑的RHEED类平行束电子枪,分析了电子枪的电子光学系统特性... 针对高分辨率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仪(RHEED)在微电子制造与表面分析领域的应用需求,而且长工作距离、微束斑、小束半角的电子枪是实现RHEED高分辨检测的关键核心部件,研制了微束斑的RHEED类平行束电子枪,分析了电子枪的电子光学系统特性,采用电子光学仿真软件仿真设计了低像差聚焦透镜;搭建了实验平台对研制的电子枪进行了束斑直径、束流和束半角性能测试与高定向热解石墨(HOPG)样品的衍射成像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工作距离500 mm下,RHEED类平行束电子枪的束斑直径为47.1μm(加速电压30 kV),发射束流与束半角分别为144.96μA,0.289 mrad(加速电压15 kV),在HOPG样品上获得了清晰的强度与晶体结构因子相对应的衍射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光学 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 电子枪 类平行电子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腔衰荡大口径取样光学元件性能测试与缺陷分析
5
作者 周文超 邓婷 +4 位作者 彭琛 曹玉龙 魏蔚 刘斯靓 王静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2,共7页
针对前表面高反、后表面增透的取样光学元件的性能测试需求,基于光腔衰荡大口径光学元件反射率均匀性测试实验装置,分别从反射膜面入射和增透膜面入射,扫描测量得到该取样光学元件的反射率分布及光学损耗、缺陷高分辨扫描成像;并进一步... 针对前表面高反、后表面增透的取样光学元件的性能测试需求,基于光腔衰荡大口径光学元件反射率均匀性测试实验装置,分别从反射膜面入射和增透膜面入射,扫描测量得到该取样光学元件的反射率分布及光学损耗、缺陷高分辨扫描成像;并进一步通过对比分析缺陷分布图,实现取样光学元件反射膜、透射膜以及基片缺陷分类;另外通过建立双通道光腔衰荡实验装置,获取增透膜的剩余反射率分布以及透射膜缺陷类型;实现了大口径取样光学元件光谱和缺陷特性的准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样光学元件 大口径 光腔衰荡 高反膜 增透膜 缺陷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onel 690合金晶体取向依赖的腐蚀行为和光学反射特征研究
6
作者 谭鼎耀 滕李虎 +8 位作者 但丽玲 郭勇 李煌政 吴刚 武肖雷 王静雅 储淑芬 杨耀 曾小勤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0-66,155,共8页
目的为了探索一种基于光学显微镜的金属晶体取向快速标定方法,需要构建晶体取向依赖的表面腐蚀形貌,并建立晶体取向、腐蚀形貌与光学反射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以Inconel 690合金为模型材料,首先对其腐蚀形貌进行了微观表征,建立了... 目的为了探索一种基于光学显微镜的金属晶体取向快速标定方法,需要构建晶体取向依赖的表面腐蚀形貌,并建立晶体取向、腐蚀形貌与光学反射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以Inconel 690合金为模型材料,首先对其腐蚀形貌进行了微观表征,建立了晶体取向与腐蚀形貌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使用自主开发的程控的离轴照明光学显微镜装置,研究了腐蚀表面在不同方向入射光下的反射特征。结果腐蚀后{111}晶面附近的晶粒形貌呈三棱锥形,在{001}附近的晶粒表面覆盖有大量腐蚀坑,而在{110}附近的晶粒形貌呈鱼鳞状。进一步,自主开发了一套离轴照明光学显微镜装置,通过程序控制LED阵列以不同的入射光角度照明样品表面,探索腐蚀表面对不同方向入射光的反射特征。通过分析3个接近主轴方向的典型晶粒的光学反射强度,证明了光学反射特征对晶体取向显著的依赖性,这可以归因于腐蚀表面上排列有序的微结构单元特有的反射能力。结论上述研究结果建立了晶体取向、腐蚀形貌和光学反射特征之间的明确关系,意味着可以通过腐蚀后的光学反射特征来推导晶体取向。在此基础上,有望使用简单的光学显微镜装置来进行快速和低成本的表面晶体取向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取向 腐蚀 光学显微镜 反射 690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烁体微纳结构及制备技术研究综述
7
作者 王玉洁 吴国新 +2 位作者 黄骥 王坤 张国龙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闪烁体广泛应用于核医学成像、工业无损检测、高能物理放射性测量等众多领域,极大推动了基础科学、医疗科学和工业技术等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创新。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对闪烁体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更高的光输出产额。将闪烁体... 闪烁体广泛应用于核医学成像、工业无损检测、高能物理放射性测量等众多领域,极大推动了基础科学、医疗科学和工业技术等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创新。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对闪烁体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更高的光输出产额。将闪烁体与微纳光子学技术研究相结合,通过在闪烁体表面制备微纳结构,利用其对电磁波的调控作用改变光子出射的临界角,能够有效解决因全内反射效应导致闪烁体光输出产额低的技术难题,以实现在更小的剂量下实现相同的辐射效果。本文通过阐述近年来闪烁体微纳结构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全面综述微纳结构调控闪烁体光输出增强的作用机理,归纳总结现有微纳结构制备技术方法,分析不同类型微纳结构对闪烁体光输出产额的影响,并根据闪烁体微纳结构的尺寸对制备技术进行归纳总结,论述了各类型闪烁体微纳结构制备技术的研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体 光输出产额 微纳结构 全内反射 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表面增透技术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朝平 孟彬 +7 位作者 袁其龙 王跃忠 宋惠 孙鹏 尚鹏 李赫 江南 西村一仁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7,共17页
金刚石因其卓越的力学、热学和光学性能,被认为是高功率激光器输出窗口和红外光学窗口等领域的理想材料,然而金刚石较高的表面反射损耗限制了其作为光学材料的应用范围。在金刚石表面镀制增透膜和构造减反射微结构是提高金刚石透过率的... 金刚石因其卓越的力学、热学和光学性能,被认为是高功率激光器输出窗口和红外光学窗口等领域的理想材料,然而金刚石较高的表面反射损耗限制了其作为光学材料的应用范围。在金刚石表面镀制增透膜和构造减反射微结构是提高金刚石透过率的2种有效方法。首先,介绍了2种金刚石增透方法的基本原理,金刚石表面增透膜方法可以通过调整膜的成分、厚度和结构等,使金刚石表面的反射光相互干涉抵消,达到减反射的效果;减反射微结构通过在金刚石表面形成亚波长微结构,无法分辨入射光,其结构层可等效为折射率渐变的薄膜,可减少折射率突变引起的反射,实现增透。然后,重点综述了近年来金刚石表面增透膜和减反射微结构等技术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单层、双层、多层增透膜及减反射微结构对金刚石实际透过率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不同增透技术的影响因素,其中增透膜的材料和结构对增透效果的影响较大,微结构的增透效果主要取决于尺寸、周期和占空比。同时,总结了增透膜和微结构的各类制备技术特点,对比了2种增透技术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金刚石表面增透膜和减反射微结构技术的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光学窗口 增透膜 微结构 折射率 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大视场的机载共形光窗像差校正设计
9
作者 王浩瑞 陈建发 +2 位作者 崔泽曜 吕佳欣 郭亚轩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2,共6页
为解决在大口径大视场系统中共形光窗引入的复杂像差难以校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机载光学系统设计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光窗内表面和离散型反射镜进行像差校正,通过分口径优化的策略平衡像差,并给出与离散式反射镜匹配的控制算法... 为解决在大口径大视场系统中共形光窗引入的复杂像差难以校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机载光学系统设计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光窗内表面和离散型反射镜进行像差校正,通过分口径优化的策略平衡像差,并给出与离散式反射镜匹配的控制算法解决子口径间波面不一致问题,具有自由度高、结构简单等优点。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可以在120 mm口径和0°~30°扫描角度下,将中心视场的波前像差RMS由0.62λ校正至0.06λ(λ=950 nm)。研究表明,离散型反射镜在动态像差补偿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该校正方法在共形光学系统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共形光学 离散型反射镜 像差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腔衰荡技术的曲面反射光学元件高反射率均匀性检测
10
作者 蔡海虹 李斌成 +2 位作者 韩艳玲 王静 崔浩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8,共11页
描述一种基于光反馈光腔衰荡技术的测量曲面高反射光学元件反射率空间分布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由高稳定性折叠测试光腔和5维自由度运动控制系统组成。通过数学建模建立有准确数学描述的曲面面型上的点位置与5维运动调节量的普适性数学关... 描述一种基于光反馈光腔衰荡技术的测量曲面高反射光学元件反射率空间分布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由高稳定性折叠测试光腔和5维自由度运动控制系统组成。通过数学建模建立有准确数学描述的曲面面型上的点位置与5维运动调节量的普适性数学关系,实现了对不同曲率、不同口径、不同面型光学元件的5维动态补偿。系统采用高精度自动化扫描策略,在二维自动扫描过程中通过控制程序调整剩余维度实现深度方向和两轴角度的调节,确保扫描过程中光束与曲面法向严格对准。对检测装置的重复性进行实验验证,反射率多次重复测量误差为10^(−6)量级。测得的高反射元件反射率空间分布与激光共焦显微镜扫描测量的面型之间具有良好的关联性。自动扫描反射率测量分布与手动精确对准反射率测量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腔衰荡 高反射率 曲面光学元件 反射率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的UAV群分布式光移动通信
11
作者 王海卜 张在琛 +1 位作者 葛荧萌 曾涵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6,共9页
随着无人机(UAV)系统的规模持续扩大以及对更高通信速率的需求增长,UAV光移动通信(UAV-OMC)已经成为一个有前景的技术方向。然而,传统的UAV-OMC难以支持多UAV之间的通信。该文基于光学智能反射表面(OIRS)技术,提出一个适用于UAV群的分布... 随着无人机(UAV)系统的规模持续扩大以及对更高通信速率的需求增长,UAV光移动通信(UAV-OMC)已经成为一个有前景的技术方向。然而,传统的UAV-OMC难以支持多UAV之间的通信。该文基于光学智能反射表面(OIRS)技术,提出一个适用于UAV群的分布式OMC系统。通过在特定的UAV上设置OIRS,利用OIRS将光信号从单个UAV节点扩散到多个UAV节点。这一系统在保留UAV-OMC系统的高能效和高速度的同时,能够支持分布式UAV群的通信。对所提出的系统进行了数学建模,考虑了一系列现实因素,如OIRS的光束控制、UAV之间的相对运动和UAV的抖动等,这些因素都符合实际系统的特点。此外,该文还推导出了系统的误比特率(BER)和渐进中断概率的闭式表达式。基于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讨论了各个参数和系统设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移动通信 光学智能反射表面 无人机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差分原理的温度场分布式光纤监测与重构方法
12
作者 赵悦琦 曾捷 +4 位作者 占俊 朱洋洋 卢睿昕 赵博涵 孙阳阳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4-1181,共8页
及时准确获取燃油控制系统通油管道壳体在不同热载荷加载下的温度响应与分布规律,对于保障航空发动机安全服役,提升飞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差分原理(FDM)的结构表面温度场重构方法。利用ANSYS有限元方法,开展... 及时准确获取燃油控制系统通油管道壳体在不同热载荷加载下的温度响应与分布规律,对于保障航空发动机安全服役,提升飞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差分原理(FDM)的结构表面温度场重构方法。利用ANSYS有限元方法,开展了基于数值仿真的重构效果验证。构建了基于高空间分辨率光频域反射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通油管道壳体温度场监测与重构系统。实验结果表明,管道壳体顶面与侧面对应的温度场重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8℃和0.87℃。所提方法基于离散温度测点数据,实现了近似全局测量的温度场重构。解决了易燃易爆场合下燃油系统管道温度分布高密度在线监测与反演难题,能够为通油管道壳体结构改型与健康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温度场重构 有限差分原理 通油管道壳体 光频域反射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化长波红外/可见光双光谱复合光电成像组件设计
13
作者 唐利 任丽 +1 位作者 牛霞 聂志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7-285,共9页
红外成像探测和可见光成像探测结合使用能够提升光电成像组件的全天候探测能力、抗干扰能力和目标捕获能力。为了实现长波红外/可见光双光谱复合光电成像组件的小型化,光学部分采用共轴折反式成像,探测组件采用一体化机芯设计。长波红... 红外成像探测和可见光成像探测结合使用能够提升光电成像组件的全天候探测能力、抗干扰能力和目标捕获能力。为了实现长波红外/可见光双光谱复合光电成像组件的小型化,光学部分采用共轴折反式成像,探测组件采用一体化机芯设计。长波红外光信号经由包含衍射透镜的三片红外透镜成像到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上,可见光信号经过嵌套在首片红外镜片中心的可见光镜组聚焦,被位于孔径中心的平面反射镜反射到红外镜筒侧面。长波红外通道F#为0.95,焦距44 mm,视场10°×8°;可见光通道F#为4.3,焦距25 mm,视场7.9°×6.3°。整个光机系统经过-40~+60℃被动无热化设计,复合光电成像组件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质量轻。实验证明该复合光电成像组件成像良好,完全满足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双光谱复合光电成像组件 共轴折反式成像 长波红外 可见光 无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膜对LED背光光色变化的影响
14
作者 钟文馗 林伟瀚 +2 位作者 杨梅慧 胡文党 谢沛川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1-438,共8页
Mini LED背光显示产品使用光学扩散板和复合膜进行亮度提升和均匀性提升,光学膜将大幅改变背光的色坐标和亮度参数。本文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膜亮度增益在1.5~2倍,亮度增益排序为POP>DPP>MOP>DOP。经分析这是由于不同复合膜对光... Mini LED背光显示产品使用光学扩散板和复合膜进行亮度提升和均匀性提升,光学膜将大幅改变背光的色坐标和亮度参数。本文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膜亮度增益在1.5~2倍,亮度增益排序为POP>DPP>MOP>DOP。经分析这是由于不同复合膜对光束立体角的矫正作用引起,即光学微结构对杂散光收集能量大于扩散剂散射产生的能量耗损。同时复合膜大幅提高了背光色坐标,其中扩散板+DPP色坐标变化Δx为0.01,Δy为0.0187,这是由于扩散粒子的Mie散射使短波段蓝光的光辐射能大幅耗损。对于量子点显示,从多层光学微结构反射回量子膜的蓝光将产生多重光致激发现象,使复合膜对xy色坐标值的增幅进一步加大。光学复合膜产生的亮度增益和色温降低有利于显示产品在出厂时将色温调到低色温从而保证显示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微发光二极管 光学膜 散射 折反射 颜色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强调制型光纤加速度计专利技术研究综述
15
作者 付友昱 杨子诚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光纤加速度计是国防安全、航空航天等领域常用的传感器,其中光强调制型光纤加速度计以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类测量环境。以光强调制型光纤加速度计的专利申请为研究对象,确定了透射式、反射式和接触式这3种类型的技... 光纤加速度计是国防安全、航空航天等领域常用的传感器,其中光强调制型光纤加速度计以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类测量环境。以光强调制型光纤加速度计的专利申请为研究对象,确定了透射式、反射式和接触式这3种类型的技术分支。分析了这3种类型的强度调制型光纤加速度计的发展过程,重点分析了典型技术方案,旨在为行业人员了解相关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加速度计 光强调制 透射式 反射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方向反射特性对AOD反演误差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冀哲 李正强 +3 位作者 马䶮 姚前 张鹏 陈震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2-862,共11页
分离地表贡献是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关键步骤。传统针对单角度载荷开发的反演算法通常假设地表为均一朗伯体,忽略了地表的各向异性,从而带来了误差。然而,由于信息量不足考虑地表特性会产生病态反演问题,因此需要引入先验知识刻... 分离地表贡献是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关键步骤。传统针对单角度载荷开发的反演算法通常假设地表为均一朗伯体,忽略了地表的各向异性,从而带来了误差。然而,由于信息量不足考虑地表特性会产生病态反演问题,因此需要引入先验知识刻画地表各向异性参数。通常使用一定时间范围内均值作为地表参数的先验值,但地表情况随时间变化,使用平均值会造成地表贡献估计的不准确。为了评估使用平均值对反演精度的影响,该研究基于2022年的MODIS双向反射分布函数产品(MCD43C2)进行了分析,并结合MODIS地表分类产品(MCD12C1),对全球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的各向同性散射核系数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该参数在以林地为主要覆盖的场景下一般低于0.05,在草地、耕地以及城镇为主要覆盖的场景下有近90%的情况低于0.1。根据统计的经验值,模拟了不同地表类型下表观反射率可能出现的误差,并基于模拟结果反演AOD;经与预设的AOD“真值”对比发现,相对于植被覆盖较少的亮地表,在植被覆盖较高的地表处,以季度平均值作为该位置处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形状参数产生误差较少。即当太阳高度角为50°,AOD真值为0.4时,常绿阔叶林区域的平均反演绝对误差最大为0.053;近90%的草地、耕地以及城镇区域平均反演绝对误差最大分别为0.089/0.083/0.113。但在亮地表区域,AOD平均反演绝对误差显著增加,最大值达到0.145。这表明使用季度平均BRDF形状参数作为AOD反演中的地表约束的可靠性随着地表反射率的升高而降低,即使用地表信号占主导的标量卫星观测进行气溶胶的反演,存在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因此,使用多角度偏振观测实现BRDF和AOD的协同反演是未来提高气溶胶反演精度的重要方向。研究结果可以对全球不同地表类型区域的BRDF核系数分布提供先验知识,且进一步探究了基于非朗伯前向辐射传输模型反演AOD的误差来源,并给定了可能的误差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光学厚度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辐射传输模型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电大尺寸目标的新型多层快速物理光学高效算法
17
作者 李潜龙 吴语茂 窦玉莹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3,共8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计算电大尺寸目标高频散射场,降低计算代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八叉树多层结构与二次曲面离散技术的多层快速物理光学(multilevel fast physical optics,MLFPO)算法。八叉树多层结构的引入能够充分利用并行技术对计算加速... 为了快速准确地计算电大尺寸目标高频散射场,降低计算代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八叉树多层结构与二次曲面离散技术的多层快速物理光学(multilevel fast physical optics,MLFPO)算法。八叉树多层结构的引入能够充分利用并行技术对计算加速;二次曲面离散技术可以更好地拟合凸散射体的表面,相较于平面三角形面片能有效降低未知量数目。在此基础上,本文将MLFPO算法应用目标拓展到复杂的多层涂覆目标。数值算例表明,与商业软件FEKO中的PO算法相比,MLFPO算法在S、C、X、Ku四个波段的双站散射场误差在1.54 dB以内,且计算速度随着频率增加可以提升8倍以上,而计算存储度降低98%。说明MLFPO算法在确保物理光学散射场计算精度的同时能够降低计算代价,是分析电大尺寸目标高频电磁散射问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PO) 多层加速技术 八叉树结构 二次曲面 多层涂覆反射系数 电大尺寸散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质项优化函数的光谱反射率重建
18
作者 徐雪峰 黄余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6-1003,共8页
针对三色坐标中从颜色三刺激值重建光谱反射率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采用由多个异质项构成的优化函数来实现光谱反射率重建的方法。首先对测量训练反射率采用降维技术来获得它们的线性基和重建光谱的初始估计值;然后计算出重建光谱与测... 针对三色坐标中从颜色三刺激值重建光谱反射率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采用由多个异质项构成的优化函数来实现光谱反射率重建的方法。首先对测量训练反射率采用降维技术来获得它们的线性基和重建光谱的初始估计值;然后计算出重建光谱与测量光谱之间的光谱残差,并应用拟合系数优度(GFC)来测量光谱的初始估计值与训练集的每个元素之间的似然值,从而得到1个由比色误差项、2个形状可行性项和光谱误差项构成的优化函数,并基于这个优化函数运行优化程序来得到最终的反射率估计值;基于5个不同的光谱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所考虑的全部误差指标方面,所提出的算法比现有的基准方法能够以更高的精度重建光谱反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计量 三刺激值 光谱反射率 主成分分析 比色误差 优化函数 平均光谱残差 峰值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low reflectivity specular object based on phase measuring deflectometry 被引量:1
19
作者 Yuxiang Wu Huimin Yue Yong Liu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72-780,共9页
Phase measuring deflectometry(PMD)is a robust,noncoherent technique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pecular surface.For measuring high specular reflectivity surface,PMD can deliver micron radian range local gradient.Howe... Phase measuring deflectometry(PMD)is a robust,noncoherent technique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specular surface.For measuring high specular reflectivity surface,PMD can deliver micron radian range local gradient.However,when the measured surface has low specular reflectivity,the accuracy of the measured gradient is low since the captured fringe pattern shows low signal to noise ratio.The phase error characteristics in PMD system when testing low reflectivity surfaces are analyzed.The analysis illustrates that the random phase error increases rapidly while the nonlinear error drops slowly with the decreasing of the tested surface reflectivity.In order to attain high 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low reflectivity specular surface,a robust error reduction method based on wavelet de-noising 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phase error.This error reduction method is compared with several other normally used methods in both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work.The method based on the wavelet de-noising shows better performance when measuring the low reflectivity specular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工程 电学技术 测试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像仪的光轴热稳定性仿真及拓扑优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晶 董树林 +4 位作者 金宁 杨开宇 杨丹 徐曼 普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0,共7页
热成像仪由于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且自身发热量较大,容易导致热像仪光轴发生热偏移,严重影响其瞄准性能。为了提高红外热像仪的光轴热稳定性,以某型热像仪光轴敏感部件——折转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的光轴变化情况... 热成像仪由于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且自身发热量较大,容易导致热像仪光轴发生热偏移,严重影响其瞄准性能。为了提高红外热像仪的光轴热稳定性,以某型热像仪光轴敏感部件——折转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的光轴变化情况,并通过构建折转镜的有限元仿真模型以及试验测试系统,获得与试验数据一致性较好的有限元模型;以此为基础,采用基于变密度法的拓扑优化仿真技术,以刚度最大化为设计目标,以体积分数为约束,对折转镜座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通过试验测试得出,优化设计的折转镜座的光轴高温偏移量由46.1″减小到25.5″,减小了44.7%,折转镜座的光轴低温偏移量由92.9″减小到51.0″,减小了45.1%,极大地提高了折转镜的光轴热稳定性。最后,将优化后的折转镜安装到某型热像仪中进行整机试验测试,热像仪整机的高温光轴偏移量由0.461 mrad减小到0.340 mrad,下降了26.2%,低温光轴偏移量由0.485 mrad减小到0.296 mrad,下降了39.0%,证明了仿真与拓扑优化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后续红外热像仪整机的轻量化设计与性能提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设计 拓扑优化 红外热像仪 折转镜 光轴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