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AV/ROAV值在表征白酒风味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发洋 吴勇 +4 位作者 杨阳 游奇 王冬梅 徐光辉 李璐 《酿酒科技》 2025年第1期103-106,111,共5页
传统描述白酒风味主要通过理化指标和感官判定进行综合评估,感官受制于环境、温度、个人情绪、尝评时间等各方面因素。在研究中引入香气活力值(OAV)/相对香气活力值(ROAV),将理化指标从数据维度转换为描述香气强度的维度,从而进一步揭... 传统描述白酒风味主要通过理化指标和感官判定进行综合评估,感官受制于环境、温度、个人情绪、尝评时间等各方面因素。在研究中引入香气活力值(OAV)/相对香气活力值(ROAV),将理化指标从数据维度转换为描述香气强度的维度,从而进一步揭示香气成分对白酒香气体系的贡献,是表征酒体风味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在白酒风味研究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采用OAV/ROAV并结合一系列分析方法描述白酒香气体系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当前OAV/ROAV研究中存在的难点和限制,展望了相关技术研究在白酒香气成分表征中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香气活力值(oav) 相对香气活力值(Roav) 风味成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酶解工艺优化及酶解液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2
作者 曾小峰 颜蜜 +5 位作者 盖智星 高伦江 尹旭敏 刁源 商桑 曾顺德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154,共8页
为优化羊肚菌酶解工艺,探究酶解液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酶解工艺,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香气活性值(Odor... 为优化羊肚菌酶解工艺,探究酶解液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酶解工艺,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鉴定关键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加酶量5000 U/g、pH6.7、酶解温度44℃、酶解时间2 h为最佳酶解工艺,此条件下水解度达34.11%;GC-MS分析共鉴定出挥发性风味物质23种,其中空白组17种,酶解组21种,酶解后风味物质含量增加了203.71%,醛类是最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占整个风味物质的78.50%。进一步分析OAV≥1的化合物,空白组7种,酶解组9种,并确定异戊醛、苯乙醛、正己醛、苯甲醛、壬醛、芳樟醇、2-戊基呋喃、柠檬烯、萘为羊肚菌酶解液的关键风味化合物。该研究表明酶解可促进风味物质的释放,为羊肚菌的风味利用、调味料深加工开发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酶解工艺 响应面法 风味 香气活性值(o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AV和GC-O-MS法表征丁香花蕾油关键香气成分
3
作者 赵新玉 申思 +5 位作者 毛华 孙泽平 齐海楠 叶秋明 袁子豪 王存喜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0期167-173,共7页
为了表征丁香花蕾油关键香气成分,本研究利用香气活度值(OAV)和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GC-O-MS)进行分析鉴定。GC-O-MS分析鉴定丁香花蕾油含有59种挥发性成分。通过嗅闻强度计算确定2-甲基丁酸乙酯、2-壬酮、芳樟醇、水杨酸甲酯、... 为了表征丁香花蕾油关键香气成分,本研究利用香气活度值(OAV)和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GC-O-MS)进行分析鉴定。GC-O-MS分析鉴定丁香花蕾油含有59种挥发性成分。通过嗅闻强度计算确定2-甲基丁酸乙酯、2-壬酮、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对烯丙苯酚、肉桂酸乙酯和丁香酚7种香气活性成分。经OAV计算,确定芳樟醇、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苏合香酯、水杨酸甲酯、肉桂酸乙酯、丁香酚、对烯丙苯酚、α-葎草烯和石竹素9种香气成分,通过两种分析手段共同鉴定出的丁香酚、2-甲基丁酸乙酯、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对烯丙苯酚和肉桂酸乙酯为丁香花蕾油的关键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花蕾油 气相-质谱-嗅闻仪(GC-O-MS) 香气活力值(oav) 关键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气质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不同品牌鱼香肉丝气味差异
4
作者 乔明锋 易宇文 +5 位作者 胡金祥 何莲 蔡雪梅 邓静 王林 杜菊苹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9,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地域、品牌的鱼香调料制备的鱼香肉丝挥发性物质的差异,试验采用电子鼻、捕集阱顶空-气质联用仪(trap head 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Trap-GC-MS)结合维恩图、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 为探究不同地域、品牌的鱼香调料制备的鱼香肉丝挥发性物质的差异,试验采用电子鼻、捕集阱顶空-气质联用仪(trap head 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Trap-GC-MS)结合维恩图、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不同地域、品牌鱼香调料制备的鱼香肉丝挥发性物质的差异。电子鼻结合主成分分析显示,4个样品的整体气味轮廓存在明显差异。GC-MS分析表明,4个样品分别鉴定出48,46,69,55种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85.01%、85.63%、95.30%和84.30%。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正己醛、庚醛、正辛醛、正己醇、桉叶醇、二甲基四硫醚、乙酸异戊酯、异戊醇、异戊醛对样品的气味形成有重要贡献。E-2-庚烯醛、戊醇、乙酸丁酯、戊醛、反-2-辛烯醛、二甲基四硫醚、松油烯、(-)-莰烯是样品特征风味物质。配料差异可能是导致不同地域、品牌鱼香调料制备的鱼香肉丝挥发性物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香肉丝 品牌 气质联用技术 电子鼻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AV法分析河北地区3种白酒香气成分 被引量:12
5
作者 齐晓茹 严超 +5 位作者 宋春华 梁晓芳 王浩然 王颉 马艳莉 刘亚琼 《酿酒科技》 2018年第9期95-100,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了河北地区3种白酒中的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3种白酒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测得,3种白酒中的香气化合物主要包括酯类、醇类、萜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在红枣白兰地酒中共鉴定出65种...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了河北地区3种白酒中的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3种白酒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测得,3种白酒中的香气化合物主要包括酯类、醇类、萜类和芳香族化合物,在红枣白兰地酒中共鉴定出65种香气成分,在老白干酒中检测到35种香气成分,百年保定酒中检测到62种香气成分。通过OAV分析共确定了白酒中39种香气物质的香气活力值,对白酒香气有重要贡献的香气物质主要是酯类香气化合物,其中戊酸乙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十四酸乙酯在3种白酒中对香气的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气成分 香气活力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AV对3种高香种工夫红茶的香气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韵 李蕙蕙 周圣弘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84-191,共8页
以3种铁观音与黄棪杂交的高香种工夫红茶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根据香气活力值筛选关键香气组分,并建立关键香气组分与嗅觉感官特征的关联。结果表明,3种高香种工夫红茶中共检测并鉴定... 以3种铁观音与黄棪杂交的高香种工夫红茶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根据香气活力值筛选关键香气组分,并建立关键香气组分与嗅觉感官特征的关联。结果表明,3种高香种工夫红茶中共检测并鉴定出51种挥发性物质,萜烯类物质含量最高,醇类和酯类含量其次;将23种关键香气组分(香气活力值大于1)与感官评分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柠檬醛、乙酸苯甲酯、水杨酸甲酯、茉莉酮酸甲酯、芳樟醇和橙花叔醇与花香、果香、烘烤香和辛香的感官特征呈正相关,而苯乙醇、香豆素与茶样甜香和青草香的感官特征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香种工夫红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香气活力值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不同产地红茶风味品质差异分析
7
作者 肖春燕 李晶 +5 位作者 王治会 何碧云 黄维 林馥茗 陈林海 孙威江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5-266,共12页
为进一步探究福建不同地区红茶风味品质特征,本研究以福建省5个不同产地共30份红茶样本为研究材料,通过感官评估、生化成分和香气物质检测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比较福建不同产地红茶的风味品质成分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红茶以薯香... 为进一步探究福建不同地区红茶风味品质特征,本研究以福建省5个不同产地共30份红茶样本为研究材料,通过感官评估、生化成分和香气物质检测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比较福建不同产地红茶的风味品质成分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红茶以薯香、花香和甜香为主,滋味上以醇、甜为主,不同产地红茶风味品质成分有较大差异,武夷红茶茶多酚(17.65%)和茶褐素(7.57%)含量最高,福安红茶可溶性糖(16.45 mg/g)、总黄酮(12.81 mg/g)及茶黄素(0.43%)含量高于其他产地,政和红茶的总儿茶素(21.56 mg/g)及游离氨基酸含量(6.66%)高于其他地区,尤溪红茶茶黄素含量(0.19%)最低。样品中共鉴定出81种香气物质,醇类和酯类是主要的香气化合物,其中芳樟醇、苯乙醇、橙花醇、香叶醇、β-紫罗兰酮、棕榈酸甲酯、香叶基丙酮、水杨酸甲酯和(3E)-3,7-二甲基辛-1,3,6-三烯等9种成分是武夷红茶花果香的关键物质,茉莉酮酸甲酯和α-紫罗兰酮是福安红茶浓郁花香和甜香的赋香成分,正癸醛是福鼎红茶的特征性香气物质,苯甲醛是政和红茶特征性赋香物质。本研究结果综合分析了福建不同产地红茶的风味品质差异成分,进一步丰富了福建红茶风味品质特征的研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红茶 风味品质 香气特征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S-SPME-GCMS) 气味活性值(o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与OAV对5种臭鳜鱼产品特征风味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柳 陈亚林 +2 位作者 徐宝才 孙汉巨 吴永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78-1283,共6页
为了确定臭鳜鱼产品的特征风味,文章对市场上的5种臭鳜鱼产品进行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臭鳜鱼样本中挥发性风... 为了确定臭鳜鱼产品的特征风味,文章对市场上的5种臭鳜鱼产品进行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臭鳜鱼样本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进行测定,探究臭鳜鱼中的特征风味,并通过电子鼻对臭鳜鱼中的气味进行扫描验证。结果表明:5种产品的质构并无明显差异,风味有差别,臭鳜鱼中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比较复杂,5种臭鳜鱼产品中共检测到86种物质,将其分成8类,分别为醇类、酸类、酯类、醛类、酮类、碳氢化合物、芳烃类以及其他类化合物(含硫、含氮类);5种产品中都包含的化合物有13种,分别为1-辛烯-3-醇、正丁醇、乙酸、肉豆蔻酸、丁酸、壬醛、苯乙烯、3,5,5-三甲基-2-己烯、十六烷、苯酚、吲哚、二甲基三硫化物和甲氧基苯肟。通过计算化合物的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在13种共有化合物中分析筛选出了7种OAV均大于等于1的化合物,分别为1-辛烯-3-醇、乙酸、丁酸、壬醛、苯乙烯、吲哚、二甲基三硫化物,被认为是臭鳜鱼中关键的特征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鳜鱼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S-SPME-GC-MS) 电子鼻 气味活度值(oav) 特征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和OAV鉴定4种武夷岩茶关键呈香物质 被引量:21
9
作者 陈倩莲 刘仕章 +4 位作者 占仕权 潘冠均 刘宝顺 高峰 郝志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96-303,共8页
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鉴定4个武夷岩茶品种的挥发性物质,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与香气活度... 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技术鉴定4个武夷岩茶品种的挥发性物质,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与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相结合筛选其关键呈香物质。结果表明,4个品种共检测出已知挥发性物质303种,包括酯类、吡咯类、醇类、碳氢化合物类、酮类、烷类、醛类等,其中酯类、醇类挥发性物含量相对较高;PCA分析筛选出55种VIP>1的挥发性物质,OAV分析筛选出29种挥发性物质,结合VIP>1且OAV>1共筛选出17种特征挥发性物质;将17种特征挥发性物质聚类分析,发现2-正戊基呋喃、吲哚、反式-紫罗兰酮、乙酸苯乙酯、顺式-3-己烯醇苯甲酸酯、6-甲基-5-庚烯-2-酮、香叶基丙酮、苯乙醛、己酸己酯、苯乙腈、异丁香酚是形成大红袍香气特征的重要成分;α-法呢烯、香叶醇是形成肉桂香气特征的重要成分;α-法呢烯、(反,反)3,5-辛二烯-2-酮是形成黄化肉桂香气特征的重要成分;芳樟醇、正戊酸是形成水仙茶香气特征的重要成分。本研究为解析不同品种武夷岩茶的特征香气及品质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 挥发性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 主成分分析(PCA) 香气活度值(o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key aroma compounds in four varieties of pomegranate juice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odor activity value(OAV),aroma recombination,and omission tests 被引量:8
10
作者 Cong Lu Yuyu Zhang +2 位作者 Ping Zhan Peng Wang Honglei Tian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3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P omegranate(Punica granatum L.)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world markets due to its valuable nutrients and highly appreciated sensory properties.The aroma profiles of 4 varieties of pomegranate juice,incl... P omegranate(Punica granatum L.)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world markets due to its valuable nutrients and highly appreciated sensory properties.The aroma profiles of 4 varieties of pomegranate juice,including Dahongtian(DP),Jingpitian(JP),Luyudan(LP),and Tianhonngdan(TP),were investigated via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and 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analyses.A total of 43 volatil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by using GC-MS.Among these compounds,16 were considered as potential aroma-active compounds as detected by GC-O.These compounds belonged to the classes of terpinenes,alcohols,and aldehydes.Eleven volatile compounds were defined as the main contributors to the overall aroma of pomegranate juice due to their high odor activity values(OAVs≥1).Aroma recombination and omission tests confirmed thatβ-myrcene,1-hexanol,and(Z)-3-hexen-1-ol were the key aroma compounds,and limonene,1-octen-3-ol,linalool,and hexanal were important aroma-active compounds in DP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megranate juice Aroma-active compounds GC-MS GC-O Odor active value(oav) Omission tes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OAV值分析不同窖龄基酒的风味组分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润洁 李安军 +3 位作者 汤有宏 侯素丽 刘国英 汤知辉 《酿酒科技》 2017年第11期44-50,56,共8页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不同窖龄窖池所产的基酒的风味组分进行分析。每次采集40种样品进行检测,进行两个生产周期测定,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及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评价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窖龄浓香型基酒香味成分含量...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不同窖龄窖池所产的基酒的风味组分进行分析。每次采集40种样品进行检测,进行两个生产周期测定,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及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评价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窖龄浓香型基酒香味成分含量之间的异同关系。结果表明,高窖龄窖池所产基酒中香味成分含量、综合分析指标、名酒率等都显著优于低窖龄窖池所产基酒,尤其是对浓香型白酒贡献度较高的关键性风味物质,并且区分度较好。本研究可为不同窖龄窖池之间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提供一定理论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统计分析 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 oav)oav 窖龄 基酒 风味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GC-MS结合ROAV法分析苦瓜粉中挥发性特征风味物质 被引量:6
12
作者 奚星林 曾广丰 +2 位作者 谢建军 周舒瑜 李双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3-160,共8页
目的:研究苦瓜粉中挥发性特征风味物质。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到各挥发性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值)方法分析苦瓜粉挥发性物质。结果:85μm PDMS-CRA型萃取头对苦瓜... 目的:研究苦瓜粉中挥发性特征风味物质。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到各挥发性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值)方法分析苦瓜粉挥发性物质。结果:85μm PDMS-CRA型萃取头对苦瓜粉挥发性物质提取效果最好,发现六个品牌的苦瓜粉中均含有15种风味物质。结论:2,4-壬二烯醛、苯乙醛、顺,顺,顺-7,10,13-十六碳三烯醛、ALPHA-蒎烯、β-石竹烯、(EZ)-β-紫罗兰酮、二氢猕猴桃内酯、棕榈酸甲酯、己酸、十四烷为苦瓜粉中关键特征挥发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气味活度值 苦瓜粉 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AV和AEDA对工夫红茶的PLSR分析 被引量:37
13
作者 肖作兵 王红玲 +2 位作者 牛云蔚 朱建才 马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2-249,共8页
采用顶空蒸汽蒸馏提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对4种中国工夫红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香气成分的香气活力值和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分别筛选出30、36种挥发性成分作为香气成分,结合2种方法确定22种香气成分为... 采用顶空蒸汽蒸馏提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对4种中国工夫红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香气成分的香气活力值和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分别筛选出30、36种挥发性成分作为香气成分,结合2种方法确定22种香气成分为工夫红茶的香气关键成分,并将其与感官属性和红茶样品进行偏最小二乘法相关性分析。确定对工夫红茶香气起重要作用的22种关键香气物质为:1-戊醇、叶醇、1-辛烯-3-醇、反式氧化芳樟醇、芳樟醇、顺-6-壬烯醇、香叶醇、苯甲醇、苯乙醇、橙花叔醇、戊醛、己醛、反-2-己烯醛、糠醛、(反,反)-2,4-庚二烯醛、苯乙醛、(反,反)-2,4-癸二烯醛、水杨酸甲酯、丙位-壬内酯、2,3-丁二酮、2-庚酮和香豆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夫红茶 香气成分 顶空蒸汽蒸馏提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 香气活力值 芳香萃取物稀释分析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等级基础酒风味组分的主成分分析和OAV值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少磊 金晓丽 王灵红 《酿酒》 CAS 2022年第1期79-82,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不同等级基础酒的风味组分进行分析。每个等级基础酒采集20个样品进行检测,结合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主成分评价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等级基础酒风味组分含量之间的异同。结果表明,三个等级...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不同等级基础酒的风味组分进行分析。每个等级基础酒采集20个样品进行检测,结合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主成分评价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等级基础酒风味组分含量之间的异同。结果表明,三个等级基础酒中的重要风味组分在种类上差别不大,OAV高的物质均以酯类为主,三个等级基础酒两两进行主成分分析后的结果区分度良好,可为不同等级基础酒之间的数据化区分提供一定的理论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酒 风味组分 阈值 香气活度值(oav)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O和OAV方法的前壁板隔音垫气味物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鑫 傅强 忽波 《汽车零部件》 2018年第11期70-74,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前壁板隔音垫气味挥发性组分,并采用气味活度值(OAV)法和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方法 (GC-O)中的时间强度法(OSME)对其气味活性组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前壁板隔音垫中共鉴定出5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7种...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前壁板隔音垫气味挥发性组分,并采用气味活度值(OAV)法和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方法 (GC-O)中的时间强度法(OSME)对其气味活性组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前壁板隔音垫中共鉴定出5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7种醇类、14种芳香烃类、24种醛酮类、3种羧酸类、7种烷烃类及1种酯类。采用OAV法鉴定出19种关键气味组分,由OAV法和OSME法共同鉴定出己醛、戊醛、丙酮、辛醛、2-戊酮、1-丁醇、乙醛等17种关键气味组分。说明两种方法在鉴定前壁板隔音垫关键气味组分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能有效指导车内零部件气味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方法 oav 气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仪-质谱仪结合气味活力值鉴定槟榔香六堡茶关键香气物质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国和 胡腾飞 +5 位作者 王乐涯 欧行畅 李勤 黄建安 刘仲华 王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1-277,共7页
为了探究六堡茶槟榔香风味构成的关键香气物质,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嗅闻仪-质谱仪(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GC-O-MS)和气味活力值(odor ... 为了探究六堡茶槟榔香风味构成的关键香气物质,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嗅闻仪-质谱仪(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GC-O-MS)和气味活力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槟榔香六堡茶气味化合物组成,筛选其中的关键香气物质。经GC-O-MS分析,从槟榔香六堡茶样品中嗅闻、鉴定出37种气味化合物,气味强度(odor intensity,OI)中等及以上的化合物为19种,其中二氢-β-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β-芳樟醇、雪松醇和1,2,3-三甲氧基苯展现出了较高的香气强度。在GC-O-MS分析的基础上,采用OAV法进一步分析,发现槟榔香六堡茶中OAV≥1的气味化合物有18种,其中,二氢-β-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苯乙醇、脱氢二氢-β-紫罗兰酮、(E,Z)-2,6-壬二烯醛、β-芳樟醇、癸醛和1,2,3-三甲氧基苯的OAV≥50,可以说明这些化合物对槟榔香六堡茶整体香气形成贡献度较大。通过比较GC-O-MS和OAV分析,2种分析方法筛选槟榔香六堡茶关键香气物质的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为六堡茶陈化过程中“槟榔香”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对于定向加工“槟榔香”六堡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槟榔香 关键香气物质 气相色谱-嗅闻仪-质谱 气味活力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与电子鼻分析芹菜贮藏期间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芦佳琪 吴玉珍 +3 位作者 张瑞 韩晶晶 熊爱生 郁志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222,共11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电子鼻技术分析了20.0℃贮藏期间芹菜叶片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采用H...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电子鼻技术分析了20.0℃贮藏期间芹菜叶片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采用HS-SPME-GC-MS技术从芹菜中共检测到108种挥发性物质,单萜类(43.2%~52.92%)和苯酞类(19.93%~28.97%)为主要组分,其中D-柠檬烯含量丰富(6600.64~48566.12μg/kg)。新鲜芹菜总挥发性物质含量为165682.48μg/kg,贮藏9 d后含量下降了40.92%,单萜类和苯酞类物质分别下降了9.72%和上升了8.98%。OAV分析结果表明芹菜叶片中共有31种OAV>1的特征挥发性物质,0~7 d特征挥发性物质有31种且组成相同,第9 d特征挥发性物质减少至29种,贮藏期间总OAV值呈下降趋势。聚类分析结果表明,0~3 d芹菜叶片以薄荷香和青草香为主,第7 d具有甜香、木香和樟脑香,第9 d后以辛辣和药草气味为主。基于电子鼻检测结果的主成分分析可以清晰区分不同贮藏时间芹菜叶片的香气,基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引起电子鼻响应值变化的物质主要是芹菜中萜类、醇类、芳香型挥发性物质(r≥0.80,P<0.05)。本研究的结果阐明了贮藏期间芹菜叶片挥发性物质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贮藏期间芹菜新鲜度的判断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贮藏 HS-SPME-GC-MS 电子鼻 挥发性物质 o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味五香香肠的常规理化和微生物特性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尤天棋 何济坤 +2 位作者 李丹 吴勇 陈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24-233,共10页
以成都地区香肠为代表分析川味五香香肠的常规理化和微生物特性及挥发性风味特征,揭示川味五香香肠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川味五香香肠的水分含量为11.73%±1.64%、pH为5.68±0.06、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 以成都地区香肠为代表分析川味五香香肠的常规理化和微生物特性及挥发性风味特征,揭示川味五香香肠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川味五香香肠的水分含量为11.73%±1.64%、pH为5.68±0.06、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为1.47±0.48 mg/kg、亚硝酸盐含量为1.31±0.12 mg/kg,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分别为48.12±1.46、16.08±0.91、18.31±0.73,菌落总数、疑似葡萄球菌数、疑似乳酸菌数和肠杆菌数分别为7.09±0.14、5.74±0.23、7.64±0.14、4.27±0.15 lg CFU/g。从川味五香香肠样品中共检测出9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气味活度值OAV大于1的共有挥发性物质有22种,是川味五香香肠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经主成分载荷图分析可知,(+)-柠檬烯、芳樟醇、草蒿脑对香肠的典型风味贡献最大,赋予了川味五香香肠柑橘、薄荷、花香、薰衣草、甘草、茴香的气味特征。研究结果揭示了川味五香香肠主要挥发性物质及典型风味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川味五香香肠的风味特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味五香香肠 理化特性 微生物特性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味活度值(oav) 主成分分 析(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单株枸杞芽叶茶风味品质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冠均 封娇 +6 位作者 段淋渊 张炫鹂 戴国礼 帅平 秦垦 郝志龙 张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64-273,共10页
为探明枸杞单株芽叶的适制茶类,本研究将2种枸杞单株芽叶分别用绿茶和白茶加工工艺,制成4种枸杞芽叶茶,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TOF-MS)、生化成分分析和感官审评法,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 为探明枸杞单株芽叶的适制茶类,本研究将2种枸杞单株芽叶分别用绿茶和白茶加工工艺,制成4种枸杞芽叶茶,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TOF-MS)、生化成分分析和感官审评法,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及多元统计分析4种枸杞芽叶茶的风味特征。结果表明,M单株加工的绿茶感官品质得分最高,其次是M和A单株分别加工的白茶,而A单株加工的绿茶得分最低。M单株加工的绿茶类黄酮含量最高,A单株加工的绿茶水浸出物含量最高。4种茶中共检测出5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香叶基丙酮、正己醇、二氢猕猴桃内酯、苯乙醇、苯甲醇、萘、α-松油醇为AB、MB呈现花香、清香的特征香气成分;1-辛烯-3-醇为AL呈现果香的特征香气成分;2,5-二甲基吡嗪、3,5-辛二烯-2-酮、β-环柠檬醛、苯甲醛、乙酸叶醇酯、乙酸己酯为ML呈现花果香、清香的特征香气成分。可见M单株适制绿茶、白茶,A单株适制白茶,A、M单株加工白茶呈花香、清香的风味特征,A单株加工绿茶呈果香的风味特征,M单株加工绿茶呈花果香、清香的风味特征。本研究明确了枸杞A、M单株适制茶类及枸杞芽叶茶的风味特征,为枸杞芽叶茶的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芽叶茶 挥发性成分 生化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TOF-MS) 香气活度值(o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水晒醋的挥发性香气特征及氨基酸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晓春 孙优兰 +2 位作者 蒋力力 尚煜豪 张德芹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170,182,共6页
食醋的香气和口味特征是其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感官定量描述性分析评价赤水晒醋的风味轮廓;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晒醋中的挥发性成分,通过气味活度值法确定重要香气组分;测定晒醋的氨基酸含量,依据“蛋白... 食醋的香气和口味特征是其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感官定量描述性分析评价赤水晒醋的风味轮廓;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晒醋中的挥发性成分,通过气味活度值法确定重要香气组分;测定晒醋的氨基酸含量,依据“蛋白质评价必需氨基酸标准模式”进行营养评价,通过滋味活度值法进行呈味评价。结果表明,晒醋酸香突出,花果香明显;口味以酸味和鲜味为主。检出挥发性香气成分56种,其中重要的香气成分14种,主要为二甲基三硫、2-甲基丁醛、2-甲基丙醛。检出氨基酸1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高,晒醋营养价值高;有呈味贡献的氨基酸有11种,谷氨酸和丙氨酸的滋味贡献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醋 挥发性成分 气味活度值(oav) 氨基酸 滋味活度值(T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