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4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Study on Mineral Elements in the Roots of Rheum tanguticum from Qinghai-Plateau 被引量:2
1
作者 LI Jin-ping HAN You-ji +3 位作者 LIU Li-kuan LI Tian-cai SUN Jin CHEN Gui-che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2-815,共4页
In the present paper,the authors analysed 10 mineral elements in the roots of Rheum tanguticum collected from 30 different habitats.The mean concentration values of the 10 elements decreased as follows: Ca>Mg>K&... In the present paper,the authors analysed 10 mineral elements in the roots of Rheum tanguticum collected from 30 different habitats.The mean concentration values of the 10 elements decreased as follows: Ca>Mg>K>Fe>Mn>Cr>Zn>Ni>Cu>Se. Ca,Mg,K and Fe were abundant in this herb.Most elements varied over a wide range depending on the different habitats.The mineral element data were evaluat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reveal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elements in root.Four principal components(K-Ca factor,Cu factor,Mg factor and Zn-Se factor) of plant elements were selected.The authors' study provided a new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ies and general application of this Chinese her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 Mineral element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different habita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动方程的地震波数值模拟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航 孙宇航 +2 位作者 李佳慧 李学贵 董宏丽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645,共19页
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在地震勘探、地震资料处理和地球构造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充分考虑了地震波传播的动力学特征和几何学特征,可以为地震波传播机理的研究和复杂地层的解释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是目前应用... 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在地震勘探、地震资料处理和地球构造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充分考虑了地震波传播的动力学特征和几何学特征,可以为地震波传播机理的研究和复杂地层的解释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之一。本文调研了五种基于波动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有限差分法易于理解,但数值频散问题明显;伪谱法精度高,但计算效率低;有限元法适用于复杂模型,但计算资源消耗大;谱元法适合高精度问题,但对计算内存需求较高;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训练成本较高。并分别叙述了这五种数值模拟方法的理论基础、适用条件和最新进展。未来,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应结合深度学习等最新技术,优化边界条件模拟真实的边界反射情况,提高模拟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场模拟 有限差分法 伪谱法 有限元法 谱元法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下排水管渗漏引起的病害体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丽丽 左清锋 +2 位作者 聂千朋 杨家琦 张凯威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706,共10页
提出了一种联合数值分析方法来探究因管线渗漏造成道路塌陷灾害的演化过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与离散单元法(DEM),开展渗流作用下土体侵蚀的流固耦合分析。通过有限差分法(FDM),获得不同侵蚀阶段路面结构的破坏情况。结果表明,管... 提出了一种联合数值分析方法来探究因管线渗漏造成道路塌陷灾害的演化过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与离散单元法(DEM),开展渗流作用下土体侵蚀的流固耦合分析。通过有限差分法(FDM),获得不同侵蚀阶段路面结构的破坏情况。结果表明,管道破损口周围土颗粒在渗流作用下不断流失,逐渐呈现出漏斗状侵蚀空洞,空洞的形态取决于管道破损口的位置。基于CFD-DEM流固耦合计算结果,按照剩余颗粒数占比,将侵蚀过程分为5个阶段。将侵蚀坑拓扑形态导入FDM软件,施加路面荷载后的计算结果显示,第1、2阶段路面下方土体承载能力缓慢下降,路面尚未破坏;从第3阶段开始,土体流失过多,承载能力大幅降低,路面裂缝迅速扩展;第4、5阶段侵蚀坑过大,路面结构层断裂并失去承载能力,产生大面积坍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渗漏 路面塌陷 离散元 流固耦合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高面形相位调控反射元件的研制
4
作者 潘永刚 王由德 +4 位作者 付秀华 林兆文 杜昕 谢海峰 石澎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63,共11页
根据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使用要求,采用Ta_(2)O_(5)和SiO_(2)两种材料研制了高面形相位调控反射元件。基于等效层原理结合Essential Macleod软件优化获得膜层厚度敏感度较低的相位调控反射膜系。采用电子束离子辅助沉积方法,通过应力补偿... 根据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使用要求,采用Ta_(2)O_(5)和SiO_(2)两种材料研制了高面形相位调控反射元件。基于等效层原理结合Essential Macleod软件优化获得膜层厚度敏感度较低的相位调控反射膜系。采用电子束离子辅助沉积方法,通过应力补偿校正了反射元件的面形。测试结果表明,该反射元件在45°入射时,632.8 nm±5 nm波段反射率为87.92%;1540 nm波段p光反射率为99.73%、s光反射率为99.80%、相位差为0.16°;1563 nm波段p光反射率为99.74%、s光反射率为99.78%、相位差为0.88°,反射面形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为0.00494λ(λ=632.8 nm),并通过了水溶性、附着力、温度冲击、湿热等试验,满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反射元件 相位差 面形调控 量子密钥分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施工诱发邻近单桩的振动响应规律
5
作者 赵广资 李克金 +3 位作者 李春林 仇晖 马悦 汪优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5-303,共9页
为了探究盾构施工引起的不同桩-隧间距下的单桩动力响应规律,依托济南地铁4号线某工区,采用离散元与有限差分耦合法(DEM-FDM),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建立隧道结构-土体-桩二维动力耦合模型。利用DEM模拟岩土材料的特性,结合FDM对混凝土结构... 为了探究盾构施工引起的不同桩-隧间距下的单桩动力响应规律,依托济南地铁4号线某工区,采用离散元与有限差分耦合法(DEM-FDM),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建立隧道结构-土体-桩二维动力耦合模型。利用DEM模拟岩土材料的特性,结合FDM对混凝土结构的高效动力计算,模拟距隧道18 m范围内不同桩-隧间距下的单桩动力响应工况,并对盾构施工振动时程数据和频谱特征进行监测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邻近桩振动响应随桩-隧间距的增加呈现出幂函数或指数型衰减规律,其中,桩顶的衰减较不显著,桩底及与隧道同埋深的部位衰减较为显著;2)基于桩-隧间距的不同,影响范围可分为强影响范围(<3 m)、中强影响范围(3~9 m)、中弱影响范围(9~12 m)、弱影响范围(>12 m)4部分;3)随着桩-隧距离的增加,振动信号中的高频成分逐渐消失,而低频成分则能够传播较远距离,仍会引起桩的伴随振动;4)盾构施工振动产生的能量90%以上集中在0~64 Hz,低频段振动对结构的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岩地层 盾构隧道 施工振动 离散元与有限差分耦合 桩-隧间距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FDM耦合模拟的盾构隧道浆液扩散特性研究
6
作者 汪优 李国鹏 +2 位作者 王瑞 黄参 李国伟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678,共12页
盾构隧道注浆对于保障隧道的后期沉降稳定以及减缓地表沉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大多盾构施工过程中的注浆工作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参考,尤其是其数值实现,更是鲜有开展。针对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壁后注浆,开展了基于DEM-FDM耦合及颗粒生... 盾构隧道注浆对于保障隧道的后期沉降稳定以及减缓地表沉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大多盾构施工过程中的注浆工作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参考,尤其是其数值实现,更是鲜有开展。针对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壁后注浆,开展了基于DEM-FDM耦合及颗粒生成器的数值仿真,以实现精细化模拟浆液自注浆孔注入盾尾间隙并对围岩及管片产生浆液压力的过程。研究分析了两种盾尾间隙形式时,浆液在管片后间隙中的扩散状态以及对于围岩的挤密效应。结果表明,浆液在盾尾间隙中的扩散可分为以各注浆孔为起始点的扩散阶段、各个注浆孔注入的浆液泡相互连接接触阶段,以及最终的间隙填充阶段3个阶段;注浆过程中,浆液以一定初速度喷射进入盾尾间隙,但浆液向两侧及向上的扩散速度缓慢,因此造成应力快速增大,而当停止注浆后,浆液压力逐渐消散稳定,呈现出下降趋势;浆液注入盾尾间隙后能够显著减小地表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注浆 离散元 有限差分 颗粒生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线切割Inconel 718温度场分析与加工建模
7
作者 张耀满 吴双金 饶兆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6,共9页
针对Inconel 718材料的高加工硬化率和切削温度变化大等特点,以电火花线切割(WEDM)加工Inconel 718的放电加工过程为研究对象,对其加工机理和建模进行深入研究.采用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仿真对单脉冲放电温度场进行分析,得到了给定参数下... 针对Inconel 718材料的高加工硬化率和切削温度变化大等特点,以电火花线切割(WEDM)加工Inconel 718的放电加工过程为研究对象,对其加工机理和建模进行深入研究.采用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仿真对单脉冲放电温度场进行分析,得到了给定参数下的理论、仿真温度分布结果,并进一步探究了脉冲宽度对电蚀坑尺寸与形状的影响规律.在考虑重铸层对电蚀坑尺寸影响的基础上,预测了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脉冲宽度的变化,理论与仿真的电蚀坑尺寸变化趋势一致,所建立工艺目标预测模型的理论和仿真数据与实验结果的最大误差为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 Inconel 718 有限差分法 有限元法 温度场分析 重铸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据要素发展水平测度、时空演变及推进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杰 陈洪昭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87,共6页
数据要素作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资源,评估其发展水平、促进其价值释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数据要素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泰尔指数、莫兰指数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数据要素发... 数据要素作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资源,评估其发展水平、促进其价值释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数据要素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泰尔指数、莫兰指数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数据要素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我国数据要素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大致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格局;第二,中国数据要素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但总体差异呈缩小趋势,逐渐以各区域内部差异为主;第三,中国数据要素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自相关性,东北、西部地区省份多呈现LL型集聚特征,东中部地区省份则多呈现HH型和LH型集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时空演变 区域差异 空间分布 数据要素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宁苹果的矿质元素特征及其产地溯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涛 王斌 +4 位作者 王玉 谭椰子 程超 杜小强 刘燕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92,共12页
【目的】探讨静宁苹果、秦安苹果和西峰苹果中矿物元素的差异特征,研究省内地域尺度下利用矿质元素对静宁苹果产地判别的可行性,探寻出有效的静宁苹果产地判别指标并验证。【方法】对甘肃静宁、秦安和西峰苹果52份苹果样本中Be、B、Na... 【目的】探讨静宁苹果、秦安苹果和西峰苹果中矿物元素的差异特征,研究省内地域尺度下利用矿质元素对静宁苹果产地判别的可行性,探寻出有效的静宁苹果产地判别指标并验证。【方法】对甘肃静宁、秦安和西峰苹果52份苹果样本中Be、B、Na、Mg、Al、Si、P、S、K、Ca、Ti、V、Cr、Mn、Fe、Co、Ni、Cu、Zn、As、Se、Rb、Sr、Y、Mo、Ag、Cd、Sn、Sb、Cs、Ba、Hg、Tl、Th和Pb共35种元素进行检测,结合静宁32个果园土壤样本,利用多元分析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个产地苹果样本中检出24种共有元素,其中Na、Si、P、K、V、Cr、Mn、Ni、Cu、Rb、Sr、、Mo、Sn、Ba和Pb共15种元素的含量在P<0.05水平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将静宁苹果与土壤样本的共有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同种元素间Si、Mn、P、Cr、Ba、Rb、Mg、Sr、Sb和Ca在P<0.05水平显著相关,综合差异性分析得出Si、Mn、P、Cr、Rb、Sr和Ba共7种元素作为静宁苹果产地特征指标,主成分分析表明这7种元素对静宁苹果产地判别更具优势,建立的线性模型对静宁苹果的判别和验证正确率分别为100%和96.9%。【结论】苹果中差异性矿质元素可对3个产地苹果进行产地判别,结合苹果-土壤相关性元素对较小地域尺度内的静宁苹果产地判别有效可行,为静宁苹果产地保护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筛选出的Si、P、Mn、Cr、Rb、Sr和Ba元素可作为静宁苹果的特征指标。本研究可为静宁苹果的产地溯源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宁苹果 土壤 多元素 差异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 特征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下重力式沉箱码头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腾基 苏雷 +2 位作者 周林禄 韩子非 凌贤长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6,共9页
针对当前重力式沉箱码头研究仅考虑地震或波浪单独作用而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基于开源数值计算平台OpenSees,构建了重力式沉箱码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并讨论了地震与相位差对沉箱位移的影响。结... 针对当前重力式沉箱码头研究仅考虑地震或波浪单独作用而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基于开源数值计算平台OpenSees,构建了重力式沉箱码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并讨论了地震与相位差对沉箱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仅地震作用沉箱出现了明显的水平和竖向位移,而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会显著影响沉箱位移的大小,具体情况与地震和波浪之间相位差有关,在最不利和最有利相位差条件下,沉箱最大水平位移相较于仅地震作用分别增大37.1%和减小26.9%。因此,在沉箱码头的动力响应分析及抗震设计时,需考虑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下的不利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式沉箱码头 地震与波浪联合作用 有限元模拟 动力响应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枳椇中无机元素含量测定及差异性分析
11
作者 闫章怡 刘丽萍 +6 位作者 包汇慧 刘洋 张磊 曹佩 陈绍占 王一鸣 李乾玉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97-1508,共12页
枳椇是一种药食同源物质,其食用安全性在近些年来备受关注,对于枳椇中常量、微量及有害元素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建立枳椇中31种元素的测定方法,分析评估枳椇样品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并对有害元素进... 枳椇是一种药食同源物质,其食用安全性在近些年来备受关注,对于枳椇中常量、微量及有害元素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建立枳椇中31种元素的测定方法,分析评估枳椇样品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并对有害元素进行安全性评价。基于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事后多重检验(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分析我国不同地区枳椇中元素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31种元素在测定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各元素检出限为0.001~0.25 mg/kg,加标回收率为82.2%~107%,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经研究表明,方法适用于枳椇中多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枳椇样品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为K、Ca、Mg、Sr、Fe、Al、Rb、Mn、B、Ba、Cu、Zn等12种元素。有害元素Pb、Cd、Hg、As均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限量标准内,Cu含量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的限量要求。差异性分析显示,我国枳椇主产地陕西、湖北、贵州、云南、江西5个不同省份的枳椇中Sr、Rb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陕西枳椇中Sr含量最高,江西枳椇Rb含量最高,推测与该地区土壤和地球化学特征有关。枳椇中含有丰富的K、Ca、Mg和微量元素Sr和Rb,是较好的可用于预防心脑疾病及骨质疏松的药食同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椇 无机元素 差异性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 事后多重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天山地区夏季大气气溶胶粒径分布和云凝结核活化特征
12
作者 武自豪 刘安康 +11 位作者 王红磊 银燕 甄钟秀 陈魁 杨璟 李圆圆 李斌 景晓琴 杨军 陈倩 刘思晗 可玥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7-312,共16页
2019年8月4~25日使用气溶胶宽范围粒径谱仪和云凝结核计数器观测获得了新疆中天山地区气溶胶和云凝结核(CCN)数浓度数据,结合气象要素资料和HYSPLIT模型,分析了CCN和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天山气溶胶数... 2019年8月4~25日使用气溶胶宽范围粒径谱仪和云凝结核计数器观测获得了新疆中天山地区气溶胶和云凝结核(CCN)数浓度数据,结合气象要素资料和HYSPLIT模型,分析了CCN和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天山气溶胶数浓度均值为3607±4105 cm^(-3),爱根核模态粒子占比最高(64.76%)。CCN数浓度在0.1%、0.2%、0.4%、0.6%和0.8%过饱和度下的均值分别为185±185 cm^(-3)、648±345 cm^(-3)、1578±1045 cm^(-3)、2077±1417 cm^(-3)和2408±1657 cm^(-3)。气溶胶数浓度平均谱分布呈单峰型,峰值粒径位于29.5 nm。气溶胶数浓度日变化在08:00(北京时,下同)、17:00和20:00出现峰值,主要受边界层高度日变化、山谷风和排放源等影响。不同模态气溶胶粒子数浓度日变化不同,爱根核模态粒子呈双峰型,积聚模态粒子呈三峰型,而核模态粒子数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可能与新粒子生成有关。CCN活化谱拟合结果为N=3111S0.896(S为过饱和度,N为过饱和度S下CCN数浓度),属于清洁大陆型特征。CCN数浓度日变化在08:00、18:00和21:00出现峰值。新粒子生成事件有利于天山地区CCN数浓度的增加,在0.1%、0.2%、0.4%、0.6%和0.8%过饱和度下新粒子生成事件天CCN平均数浓度分别比非新粒子生成事件天高13%、18%、25%、22%和20%。相对湿度(RH)对核模态粒子数浓度影响较大,对其他模态粒子数浓度影响较小,随着RH的增加,气溶胶谱分布向大粒径方向偏移。当RH>60%时,气溶胶及CCN数浓度随RH增加均出现减少的趋势。由于地形与山谷风的影响,偏北风与偏东风下气溶胶和CCN数浓度较高。天山气团主要有西方气团(占比29.2%)、西北气团(29.3%)、东北气团(27.0%)和南方气团(14.5%)四类。由于气团来向和移动路径的不同以及北方城市带的影响,来自天山北面的东北气团气溶胶数浓度最大,为5449±3793 cm^(-3),南方气团最低,为1971±2087 cm^(-3)。东北气团各过饱和度下CCN数浓度均较高,比最低的南方气团高100%~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气溶胶 云凝结核 气象要素 新粒子生成事件 不同主导气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如何影响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后学 《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0,共10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作出重大部署,要求“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以建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范式下的信息消费为研究视角,基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准自然试验,匹配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信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作出重大部署,要求“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以建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范式下的信息消费为研究视角,基于国家信息消费试点政策准自然试验,匹配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信息消费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信息消费试点政策通过增加企业数据要素供给、深化数字技术应用促进数字技术创新,其创新驱动效应在不同的金融科技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和网络安全治理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即在金融科技欠发达、低知识产权保护和低网络安全治理样本中,信息消费对数字技术创新的牵引作用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消费 数字技术创新 数据要素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株洲市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元素浓度与来源的城郊差异
14
作者 钟学才 张凯 +3 位作者 胡希 茶志春 任家豪 罗宇骞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9,共12页
为了解近年来株洲空气质量改善后颗粒物及其中元素浓度特征变化,于2021—2022年冬季和2022年夏季在市区和郊区共采集颗粒物样品225个,并对其中16种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株洲市PM_(2.5)、PM_(10)和TSP质量浓度分别为(55.8... 为了解近年来株洲空气质量改善后颗粒物及其中元素浓度特征变化,于2021—2022年冬季和2022年夏季在市区和郊区共采集颗粒物样品225个,并对其中16种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株洲市PM_(2.5)、PM_(10)和TSP质量浓度分别为(55.8±40.9)、(87.5±51.5)、(115.8±53.1)μg/m^(3),PM_(2.5)和PM_(10)浓度分别比2011—2012年下降19.6%~30.2%和27.7%~44.3%,市区PM_(2.5)和PM_(10)浓度略高于郊区。所测16种元素之和在PM_(2.5)、PM_(10)和TSP中质量浓度分别为538、848、994 ng/m^(3),市区元素在颗粒物中占比为1.2%,郊区为0.4%~0.6%;市区冬季和夏季元素占比均高于郊区;市区污染期元素在颗粒物中占比均超过1.3%,非污染期为0.6%~0.9%,郊区均为0.3%~0.4%,说明颗粒物中元素来源与人为活动密切相关。Fe的浓度和占比最高,其次为Zn,再次为Pb、Ba和Mn,其他元素占比较低。来源解析表明,市区主要来源有5个,分别为工业(不含冶炼)源、冶炼源、燃煤源、交通源和扬尘源,郊区主要来源有4个,分别为工业(不含冶炼)源、冶炼源、交通源和扬尘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 不同粒径 来源 城郊差异 株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静力触探试验的DEM-FDM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15
作者 宋跃 顾晓强 +1 位作者 胡靖 郑兴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9-1258,共10页
静力触探是岩土工程最重要的原位测试手段之一,然而静力触探不能直接测出土体参数,需借助标定罐试验或数值模拟中已有的锥尖阻力与土体参数的经验关系来确定土体参数。本研究利用离散元(DEM)与有限差分法(FDM)耦合数值方法实现了砂土中... 静力触探是岩土工程最重要的原位测试手段之一,然而静力触探不能直接测出土体参数,需借助标定罐试验或数值模拟中已有的锥尖阻力与土体参数的经验关系来确定土体参数。本研究利用离散元(DEM)与有限差分法(FDM)耦合数值方法实现了砂土中标定罐静力触探贯入全过程的高效模拟,探究了影响锥尖阻力的主要因素。模拟中,首先根据砂土单元体宏观力学特性标定了砂土颗粒接触模型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标定罐尺寸、砂土密实度、围压等对锥尖阻力影响,最后建立了归一化锥尖阻力Q和峰值内摩擦角φ_(peak)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离散-连续模型径向尺寸比R_(df)为0.67且标定罐归一化径向长度R_(d)为20的情况下,模拟的尺寸效应可忽略。同时,锥尖阻力的模拟结果与小孔扩张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归一化锥尖阻力Q和峰值内摩擦角φ_(peak)之间呈指数关系,与原位测试结果接近,进一步验证了耦合模拟方法的准确性,其结果可为砂土静力触探锥尖阻力与土体参数经验关系的建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力触探 标定罐 离散元 有限差分 锥尖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据开放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惠惠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7,共10页
公共数据开放是新时代激发数据创新、推进新质生产力动能加速释放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27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公共数据开放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能显著促进新质... 公共数据开放是新时代激发数据创新、推进新质生产力动能加速释放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27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公共数据开放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能显著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且经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营商环境在公共数据开放赋能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高行政级别城市、三大城市群城市以及高创新要素投入城市,公共数据开放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开放 新质生产力 营商环境 双重差分法 数据要素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矿井微震源高精度定位方法
17
作者 宁殿艳 朱开鹏 +2 位作者 朱永生 袁淑霞 周振方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8,共12页
【目的和方法】矿井微震监测技术通过捕捉岩层内部结构在受力变形及破坏过程中产生的低频振动信号,来反映岩层变形及破坏情况,从而实现突水预警和地质灾害预测。其中,声源定位技术是关键环节,能够确定能量释放位置,预警潜在的灾害。目前... 【目的和方法】矿井微震监测技术通过捕捉岩层内部结构在受力变形及破坏过程中产生的低频振动信号,来反映岩层变形及破坏情况,从而实现突水预警和地质灾害预测。其中,声源定位技术是关键环节,能够确定能量释放位置,预警潜在的灾害。目前,时差法用于声源定位存在算法复杂、定位精度受探头布置影响显著,以及对复杂地层结构适应性较差等问题。针对不同地层结构,基于有限元法,模拟弹性波在地层中的传播,考虑不同地层界面的透射、反射和衍射效应,研究了不同反演模型及探头布置方式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和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点声源控制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弹性波在岩石中的传播,而正交探头布置方式在声源定位中表现更佳。在平面均质材料中,相较于双三角探头簇,单正方形探头簇定位误差降低了0.6%,双正方形探头簇提高了1.69%的精度;在平面层状结构中,双三角形探头簇采用透射反演法相比均速反演法精度提升15%,双正方形探头簇则提升了14.9%;在三维层状结构中,直角四面体探头簇的透射反演法精度提高了14.5%。总体而言,反演模型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更为显著,提出的数值模拟方法能够通过时差法透射反演实现高精度、快速的声源定位。研究结果为矿井微震与微震监测预警系统的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 声源定位 时差法 有限元法 反演模型 矿井岩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地震波传播的谱元-有限差分混合方法
18
作者 徐长智 刘少林 +4 位作者 杨顶辉 李孟洋 宋汉杰 申文豪 杨树新 《地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8-355,共18页
为了充分发挥谱元法和有限差分法各自在数值模拟复杂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优点,同时避免各自缺点,本文提出了模拟地震波传播的谱元-有限差分(SEM-FDM)混合方法。该混合方法在起伏地形附近采用谱元法计算地表附近的地震波传播;在远离起伏... 为了充分发挥谱元法和有限差分法各自在数值模拟复杂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优点,同时避免各自缺点,本文提出了模拟地震波传播的谱元-有限差分(SEM-FDM)混合方法。该混合方法在起伏地形附近采用谱元法计算地表附近的地震波传播;在远离起伏地形的区域之下,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地震波传播;之后通过构建数据交换区实现两种方法的耦合。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谱元-有限差分混合方法能有效地模拟任意非均匀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具有刻画复杂地形的能力,能处理自由地表边界条件,且能适应模型内的速度间断面。通过模型试算,并与谱元法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混合方法用于地震波模拟的有效性和高精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元法 有限差分法 混合方法 起伏地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不均匀沉降下无砟轨道受力变形特性解析解
19
作者 颜建伟 朱兆铭 +3 位作者 刘天宇 谭鑫 程超 胡勇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6,共9页
基于无拉力Pasternak地基叠合梁理论,提出考虑土体剪切和层间脱空的轨道变形解析法,探讨路基不均匀沉降对双块式无砟轨道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引入Heaviside阶梯函数描述轨道与路基的脱空行为,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微分控制方程,建立三维... 基于无拉力Pasternak地基叠合梁理论,提出考虑土体剪切和层间脱空的轨道变形解析法,探讨路基不均匀沉降对双块式无砟轨道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引入Heaviside阶梯函数描述轨道与路基的脱空行为,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微分控制方程,建立三维梁-体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比验证分析解析模型的适用性并确定其适用范围。结果表明:路基沉降变形较平缓时,解析模型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几乎无差异,随着路基沉降变形加剧,两种模型计算偏差越来越大;在路基沉降波长为20 m的工况下,沉降幅值超过21 mm时,解析模型不再适用;在给定路基沉降幅值为20 mm的条件下,解析模型适用于沉降波长大于19.8 m的路基沉降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TERNAK地基 叠合梁 双块式无砟轨道 有限差分法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共数据资源实现要素价值的经济效应评估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玲 蒋国银 刘宇明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102,共14页
[目的/意义]分析我国公共数据资源的要素价值,有助于促进数字经济行稳致远、实现数字社会稳定和谐、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方法/过程]以我国31个省(区、市)(除港、澳、台地区)20年面板数据作为样本,运用PSM-DID方法... [目的/意义]分析我国公共数据资源的要素价值,有助于促进数字经济行稳致远、实现数字社会稳定和谐、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方法/过程]以我国31个省(区、市)(除港、澳、台地区)20年面板数据作为样本,运用PSM-DID方法进行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通过稳健性和安慰剂检验,探究我国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因果效应。[结果/结论]我国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显著推动了试点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公共数据资源价值提升,需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主体协同的资源开放机制,以数据确权为基础、场景应用为核心的资产开发机制,以市场为主体、政府部门监管维护的要素市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资源 数据要素价值 数字经济 政策效应评估 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