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地贪夜蛾Sf9细胞外泌体microRNA调控AcMNPV增殖的研究
1
作者 田伟彬 张以农 +2 位作者 任菲菲 严寄铭 孙京臣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0,共8页
【目的】探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f9细胞外泌体microRNA(miRNA)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不连续蔗糖质量分数梯度超速离心纯... 【目的】探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f9细胞外泌体microRNA(miRNA)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不连续蔗糖质量分数梯度超速离心纯化外泌体,随后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和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对纯化产物进行颗粒直径分析。运用s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AcMNPV感染Sf9细胞后外泌体差异表达的miRNA并预测其潜在靶基因对应的生物学通路。通过转染模拟物(mimic)和病毒感染等细胞试验以及qPCR验证外泌体miRNA的差异表达,并检测差异表达miRNA——sfr-miR-1a-3p对AcMNPV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纯化Sf9细胞外泌体,且AcMNPV感染有效刺激Sf9细胞外泌体的分泌量增加。AcMNPV感染Sf9细胞72 h后,经与Rfam数据库比对,筛选出11个差异表达的外泌体miRNAs,其中,8个miRNAs的转录水平与测序结果趋势一致。通过预测miRNAs靶基因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潜在的靶基因主要富集在cAMP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通路、人乳头瘤病毒信号通路等,这表明差异表达外泌体miRNA可能参与昆虫天然免疫反应。过表达sfrmiR-1a-3p能显著提高AcMNPV病毒vp39基因的表达。【结论】本研究通过sRNA测序筛选了AcMNPV感染后Sf9细胞外泌体的差异表达miRNA,证明了AcMNPV通过促进外泌体分泌,协助被感染细胞传递miRNA−sfr-miR-1a-3p来影响周围未感染细胞,以促进自身增殖。以上结果为昆虫外泌体传递miRNA以调控病毒增殖的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SF9细胞 苜蓿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外泌体 microRNA sfr-miR-1a-3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V与IRR评价互斥方案结论差异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国杰 周中国 刘子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60-62,共3页
NPV和IRR指标用于评价多个互斥项目时,评价结论可能不一致。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理论通常认为其原因在于项目净收益的再投资收益率假设不同。证明二者不一致的原因并非再投资收益率假设之不同,而是由于总量指标和比率指标所致。
关键词 npv IRR 评价差异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BmNPV多角体包埋外源蛋白的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曹翠平 郭爱芹 +4 位作者 相兴伟 陈琳 何芳青 姚慧鹏 吴小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0-795,共6页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在感染晚期大量表达产生多角体蛋白,并形成结构致密的超大分子蛋白质晶体,以有效保护内部包埋的病毒粒子,保证子代病毒的传播。借鉴多角体包埋病毒粒子的原理,观察到多角体也能将外源蛋白质固定入多角体内部。利用能...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在感染晚期大量表达产生多角体蛋白,并形成结构致密的超大分子蛋白质晶体,以有效保护内部包埋的病毒粒子,保证子代病毒的传播。借鉴多角体包埋病毒粒子的原理,观察到多角体也能将外源蛋白质固定入多角体内部。利用能形成多角体的BmNPV Polh+Bac-to-Bac表达系统构建的含有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重组病毒能在表达、产生正常多角体的同时也表达EGFP蛋白。共聚焦分析表明,该重组病毒感染后形成的多角体能够发射绿色荧光。被包埋的EGFP蛋白放置1个月后仍能检测到绿色荧光,干燥处理30min后仍能检测到荧光。由此说明将多角体与外源基因同时表达,多角体中会包埋外源蛋白,且能较长时间保存外源蛋白的生物活性。这一现象为解决蛋白质长期保存提供了新思路,对于开发含有毒素蛋白的新型生物杀虫剂也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多角体 蛋白质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VaR方法的模糊NPV模型及其混合智能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袁国强 刘晓俊 朱建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5-39,50,共6页
基于可信性理论建立一类带有模糊Va R方法的NPV模型,并设计含有逼近方法、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混合智能算法对提出的模型进行求解。给出一个数值例子表明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通过改变目标函数和可信性约束中的可信性水平对最优解进行... 基于可信性理论建立一类带有模糊Va R方法的NPV模型,并设计含有逼近方法、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混合智能算法对提出的模型进行求解。给出一个数值例子表明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通过改变目标函数和可信性约束中的可信性水平对最优解进行灵敏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预算问题 净现值(npv)模型 模糊Va R方法 逼近方法 混合智能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云金杆菌与EoNPV混用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徐健 肖强 +4 位作者 刘琴 唐美君 殷向东 殷坤山 祝树德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3-247,共5页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a nucleopolyhedrovirus,EoNPV)和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的联合作用。5组不同含量EoNPV制剂(1.50×10^7 PIB/ml、1.25×10^7PIB/ml、1.0...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a nucleopolyhedrovirus,EoNPV)和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的联合作用。5组不同含量EoNPV制剂(1.50×10^7 PIB/ml、1.25×10^7PIB/ml、1.00×10^7PIB/ml、7.50×10^6PIB/ml和5.00×10^6PIB/m1)中混合2000IU/mg Bt制剂后共毒系数在106.02至128.03之间,表明Bt与EoNPV混用具有增效作用。其中以1.00×10^7PIB/ml EoNPV制剂与2000IU/mgBt制剂混用增效作用最明显,LC50为817.03μg/ml。对2龄茶尺蠖的杀虫速度,EoNPV+Bt制剂(1.00×10^7 PIB/ml EoNPV+2000IU/mg Bt)的LT50较单独使用EoNPV(2.00×10^7 PIB/ml)缩短了2d,且EoNPV+Bt制剂对茶尺蠖具有拒食作用,茶尺蠖对EoNPV+Bt制剂处理茶树的食叶量比单独使用EoNPV制剂的食叶量减少65.9%。EoNPV+Bt制剂对茶刺蛾、茶银尺蠖等茶树鳞翅目害虫的兼治作用分别达85.8%和88.7%。多点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EoNPV+Bt制剂药后10d对茶尺蠖防效达81.80%~93.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茶尺蠖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gNPV)安全性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龚自明 刘明炎 +5 位作者 谭荣荣 毛迎新 李龙 陈国华 周正敏 李小文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8,共6页
用20亿PIB/mL灰茶尺蠖病毒(EgNPV)对成年SD大鼠进行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对白色家兔进行眼刺激和皮肤刺激试验,对豚鼠进行皮肤致敏试验以及进行小鼠急性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20亿PIB/mL灰茶尺蠖病毒(EgNPV)水剂对SD大鼠的急性经口毒... 用20亿PIB/mL灰茶尺蠖病毒(EgNPV)对成年SD大鼠进行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对白色家兔进行眼刺激和皮肤刺激试验,对豚鼠进行皮肤致敏试验以及进行小鼠急性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20亿PIB/mL灰茶尺蠖病毒(EgNPV)水剂对SD大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其LD50雌雄大鼠均>5 000 mg/kg)属于低毒;对SD大鼠的急性经皮毒性(其LD50雌雄大鼠均>2 000 mg/kg)属于低毒;对家兔的皮肤无刺激性;对家兔的眼睛也无刺激性:在染毒后24 h内不洗眼情况下,眼刺激积分最高为0;对豚鼠的皮肤致敏率为0,其致敏性分级为Ⅰ级,属弱致敏物;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小鼠内脏组织均未见有病理改变,无急性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茶尺蠖 核型多角体病毒 毒性 安全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ltNPVp49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镇 龙綮新 +2 位作者 张余光 王章 庞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3-76,共4页
根据新发现的杆状病毒凋亡抑制基因p4 9基因的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 ,以SpltNPV基因组DNA为模板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预期大小的约 1 3kb的DNA片段 ,将此片段克隆到pGEM T载体上并直接测序 .序列分析表明 ,该片段为SpltNPV完整的p4 9基因... 根据新发现的杆状病毒凋亡抑制基因p4 9基因的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 ,以SpltNPV基因组DNA为模板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预期大小的约 1 3kb的DNA片段 ,将此片段克隆到pGEM T载体上并直接测序 .序列分析表明 ,该片段为SpltNPV完整的p4 9基因开放读码框 .与已知的杆状病毒p4 9基因的序列同源性为 87% ,与之对应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高达 93% .它是首次从SpltNPV中克隆到的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ltnpv p49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凋亡抑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NPV多角体蛋白片段引导外源蛋白固定入多角体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曹翠平 于少芳 +4 位作者 郭爱芹 杨锐 相兴伟 陈琳 吴小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2-289,共8页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晚期产生大量多角体,其主要作用是包埋病毒粒子免受外部恶劣环境的影响,为次代感染提供保障。将BmNPV多角体基因分段克隆并与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融合,利用BmNPVPolh+Bac-to-Bac表达系...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晚期产生大量多角体,其主要作用是包埋病毒粒子免受外部恶劣环境的影响,为次代感染提供保障。将BmNPV多角体基因分段克隆并与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融合,利用BmNPVPolh+Bac-to-Bac表达系统构建重组病毒,使多角体蛋白与融合蛋白在BmN细胞内共表达。分析感染细胞和形成的多角体中融合蛋白的含量,研究不同的多角体蛋白片段引导EGFP固定入多角体的效果,结果表明构建的5种重组病毒都能大量表达融合蛋白,每种多角体蛋白片段都能引导EGFP固定入多角体内部,且外源融合蛋白在多角体总蛋白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其中,以多角体蛋白N末端100个氨基酸和完整多角体蛋白序列作为信号固定EGFP的效率最高。这一现象为解决活性蛋白长期保存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对于开发含有毒素蛋白的新型生物杀虫剂和新型疫苗的转运载体也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多角体 多角体蛋白片段 蛋白质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对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抗性的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朱勇 鲁成 +4 位作者 陈萍 余贵玲 曾华明 冉小曾 赵邦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100-103,共4页
】以10个家蚕原种和2个杂交种为材料,采用机率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家蚕品种对NPV的抗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家蚕品种对NPV的抗性差异极显著。抗性主要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并具有偏父遗传现象。日本系统的品种的抗性比中国系统的... 】以10个家蚕原种和2个杂交种为材料,采用机率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家蚕品种对NPV的抗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家蚕品种对NPV的抗性差异极显著。抗性主要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并具有偏父遗传现象。日本系统的品种的抗性比中国系统的品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核型多角体病毒 抗病性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NPV侵染对柞蚕蛹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石生林 张涛 +1 位作者 李群 王学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5-627,共3页
为研究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ApNPV)侵染后病毒与宿主间的拮抗关系,测定ApNPV侵染后柞蚕蛹体内SOD、CAT和PO活性变化。结果表明:ApNPV侵染使柞蚕蛹体内SOD活性呈先下降再上升后又下降的变化趋势,... 为研究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ApNPV)侵染后病毒与宿主间的拮抗关系,测定ApNPV侵染后柞蚕蛹体内SOD、CAT和PO活性变化。结果表明:ApNPV侵染使柞蚕蛹体内SOD活性呈先下降再上升后又下降的变化趋势,接种后48h和96h是酶活性变化的两个转折点,48h是酶活性差值低谷,雌、雄平均较对照低622U·mL-1;96h是酶活性差值高峰,雌、雄平均较对照高850.5U·mL-1。CAT活性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接种后48h是酶活性变化的转折点,雌、雄平均较对照高309.5U·mL-1;72h后酶活性变化趋于平稳。PO活性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接种后48h是酶活性变化转折点,雌、雄平均较对照高2173.5U·mL-1。雌、雄蛹间酶系活性变化趋势相似但程度不同,雌蛹酶活性变化幅度大于雄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核型多角体病毒 侵染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荧光增白剂对HcNPV增效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唯一 张永安 +3 位作者 唐明 王玉珠 曲良建 薛建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36-739,共4页
The combinations of Hyphantria cunea NPV(HcNPV) and three different fluorescent brighteners BA,VBL,CBS-X were added to the artificial diet and the influence of synergists in concentration 25 ℃ and 14L/10D(h).The resu... The combinations of Hyphantria cunea NPV(HcNPV) and three different fluorescent brighteners BA,VBL,CBS-X were added to the artificial diet and the influence of synergists in concentration 25 ℃ and 14L/10D(h).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uorescent brighteners BA and VBL had higher insecticidal activity,CBS-X had not significant synergistic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荧光增白剂 增效作用 杀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尺蠖NPV生物学特性及室内增殖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曲良建 王玉珠 +1 位作者 陶婧 张永安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37,共3页
春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pocheima cinerarius nucleopolyhedrovirus,AciNPV)是春尺蠖的主要病原微生物。该文研究了AciNPV的形态结构和室内生物活性,及AciNPV室内生产过程中的适宜感染浓度、感染虫龄和感染温度,从而为该病毒今后的商业... 春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pocheima cinerarius nucleopolyhedrovirus,AciNPV)是春尺蠖的主要病原微生物。该文研究了AciNPV的形态结构和室内生物活性,及AciNPV室内生产过程中的适宜感染浓度、感染虫龄和感染温度,从而为该病毒今后的商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尺蠖 核型多角体病毒 增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转基因RNA干涉提高家蚕对BmNPV的抗性初探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科 李春峰 +3 位作者 甘进锋 蒙炳超 李智 周泽扬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8-313,共6页
基于探讨利用转基因RNA干涉技术使家蚕获得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抗性的目的,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DNA聚合酶基因、蛋白激酶(PK1)基因以及bro-d和orf1629基因的部分编码片段,分别以其反向重复的形式与家蚕Actin3启动子连接,构... 基于探讨利用转基因RNA干涉技术使家蚕获得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抗性的目的,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DNA聚合酶基因、蛋白激酶(PK1)基因以及bro-d和orf1629基因的部分编码片段,分别以其反向重复的形式与家蚕Actin3启动子连接,构建了基于piggyBac转座子载体的转基因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于家蚕卵,获得了36-107个G1蛾区,得到了20-23头转基因阳性家蚕。经Southern杂交及RT-PCR分析表明,BmNPV的4个反向重复片段都已经导入家蚕基因组中,并且可以进行转录。攻毒实验结果表明,BmNPV的DNA聚合酶基因和PK1基因反向重复片段对病毒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从而使家蚕对BmNPV具有一定抗性;而BmNPV的bro-d和orf1629基因反向重复片段对病毒的增殖没有抑制作用。针对特定病毒的转基因RNAi技术有望使家蚕获得对该病毒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PIGGYBAC转座子 RNA干涉 转基因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arNPV侵染对棉铃虫中肠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于欢 吕婷婷 +1 位作者 李晓峰 王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7-130,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arNPV)感染宿主昆虫后对宿主中肠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与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明确病毒在侵染宿主过程中对宿主昆虫中肠ALP的调控机理。【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HearNPV感染3龄棉铃虫,测定感染后... 【目的】通过研究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arNPV)感染宿主昆虫后对宿主中肠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与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明确病毒在侵染宿主过程中对宿主昆虫中肠ALP的调控机理。【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HearNPV感染3龄棉铃虫,测定感染后不同时间昆虫中肠ALP酶活性及其编码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病毒感染试虫与未感染健康试虫的ALP活性和编码基因表达水平上的差异。【结果】HearNPV感染后,能够显著抑制ALP的活性,且抑制作用与感染病毒的剂量和感染后时间的增加呈正相关。ALP活性的下降与病毒下调其编码基因ALP的表达水平有关。【结论】HearNPV感染其宿主昆虫的过程中导致宿主ALP活性显著下降,该过程可能协助病毒粒子侵染宿主。病毒对ALP活性的抑制作用机理之一是下调了ALP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arnpv) 中肠 碱性磷酸酶 基因表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银行授信额度的Max-NPV项目调度问题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任世科 何正文 徐渝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5-91,共7页
本文对基于银行授信额度的Max-NPV项目调度问题进行研究。首先界定研究的假设条件并对文中所用到的符号进行定义;随后采用基于事件的研究方法构建了问题的整数规划优化模型;鉴于问题的NP-hard属性,设计了双层模拟退火搜索循环嵌套的启... 本文对基于银行授信额度的Max-NPV项目调度问题进行研究。首先界定研究的假设条件并对文中所用到的符号进行定义;随后采用基于事件的研究方法构建了问题的整数规划优化模型;鉴于问题的NP-hard属性,设计了双层模拟退火搜索循环嵌套的启发式求解算法;最后对一个算例进行了求解分析,并讨论了银行授信额度及客户支付比例对项目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银行授信额度的提高,承包商安排项目进度自由度的增加使得其净现值得到改善,在支付比例较低的条件下项目完成时间也随之提前;当客户支付比例提高时,项目净现值单调上升,而项目完成时间呈先提前后延迟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授信额度 Max-npv项目调度 优化模型 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蚕区部分家蚕品种资源对BmNPV抵抗性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平 廖鹏飞 +4 位作者 谢道燕 董占鹏 朱水芬 董家红 白兴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8-311,共4页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是云南蚕区对家蚕危害最严重的病毒病病原。为了筛选对BmNPV具有较强抵抗能力的家蚕品种资源作为抗病育种素材,以云南省保存的18个家蚕品种(品系)为材料,于3龄起蚕经口接种BmNPV,调查不同品种(品系)对BmNPV的...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是云南蚕区对家蚕危害最严重的病毒病病原。为了筛选对BmNPV具有较强抵抗能力的家蚕品种资源作为抗病育种素材,以云南省保存的18个家蚕品种(品系)为材料,于3龄起蚕经口接种BmNPV,调查不同品种(品系)对BmNPV的抵抗性。不同家蚕品种对BmNPV的抵抗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供试品种中云8B的抵抗能力最强,发病率仅为28.9%,而红云B的发病率却高达100%,品种间发病率最大相差71.1个百分点;发病率55%以下的品种多数为日系品种,但品种间发病率最高(红云B)和最低(云8B)的均为日系品种。一些对BmNPV抵抗能力较强的品种全茧量较高,但品种对BmNPV的抵抗能力与全茧量没有严格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抵抗性 家蚕品种资源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NPV法的医药物流实现模式决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正东 李夏苗 李利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68,共3页
文章在分析传统当前医药物流行业需求特征的基础上,对医药物流实现的传统模式进行整合,提出购并自营与物流联盟两种转化后的模式策略,以市场机遇的生命周期与改进的多约束净现值法相结合,提出LC-NPV的物流实现模式决策方法。
关键词 医药物流 模式决策 LC—npv 物流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NPV p10基因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魏永杰 龙綮新 +2 位作者 郑姬 吴文言 杨洁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7-62,共6页
从病毒感染后期的斜纹夜蛾幼虫脂肪体中提取mRNA,反转录合成cDNA探针,并使之与SlNPV基因组的酶切片段杂交,将SlNPVp10基因定位于BamHⅠ30千碱基片段上.SlNPVp10是目前发现的最长p10基因... 从病毒感染后期的斜纹夜蛾幼虫脂肪体中提取mRNA,反转录合成cDNA探针,并使之与SlNPV基因组的酶切片段杂交,将SlNPVp10基因定位于BamHⅠ30千碱基片段上.SlNPVp10是目前发现的最长p10基因;基因的启动子内含有2个ATTGTA基序,是目前所发现的p10基因中唯一含有2个A/TTTGTA基序者.SlNPVP10蛋白含有10个七肽重复单元,可形成1个相对较长的卷曲螺旋.SlNPVp10所在的ORF552p10ORF945基因簇与SpliNPV的ORF552p10ORF945基因簇各基因座位、方向及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十分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 多角体病毒 p10基因 卷曲螺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死蜱和溴虫腈与SlNPV混用对斜纹夜蛾体内3种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匡石滋 赵鹏 +2 位作者 张慧 吴洁芳 王晓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6-160,共5页
在(28±1)℃下,以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为靶标昆虫,分别测定亚致死剂量的毒死蜱、溴虫腈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nucleopolyhedrovirus,SlNPV)单独及混用后对幼虫多酚氧化酶(PO)、羧酸酯酶(CarE)、乙... 在(28±1)℃下,以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为靶标昆虫,分别测定亚致死剂量的毒死蜱、溴虫腈与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nucleopolyhedrovirus,SlNPV)单独及混用后对幼虫多酚氧化酶(PO)、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毒死蜱、溴虫腈、病毒、毒死蜱和病毒的混合悬液、溴虫腈和病毒的混合悬液处理后,斜纹夜蛾体内PO活性变化幅度较小;毒死蜱和病毒混合悬液处理后,斜纹夜蛾体内CarE活性远低于清水和病毒处理组;溴虫腈和病毒两者混合悬液处理后,斜纹夜蛾体内AchE活性在12 h、24 h、36 h7、2 h时高于清水和溴虫腈处理组。由此可见,农药与病毒混合后,能影响虫体内CarE和AchE活性的变化,但对PO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多酚氧化酶 羧酸酯酶 乙酰胆碱酯酶 毒死蜱 溴虫腈 核型多角体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Heliothis armiqera NPV)VHA273毒株DNA转染传代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柏春 王行国 余泽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484-488,共5页
用饱和酚法抽提出VHA273-DNA。通过Ca盐共沉淀法将此DNA转染Ha,Sf,Bm三种细胞系,但多种方法未检出有该NPV及其蛋白组分产生。电镜观察表明,惟有Ha细胞核内出现明显病变,呈典型的浓核病症,并已产生大量的浓核病毒。文章认为,VHA273-DNA转... 用饱和酚法抽提出VHA273-DNA。通过Ca盐共沉淀法将此DNA转染Ha,Sf,Bm三种细胞系,但多种方法未检出有该NPV及其蛋白组分产生。电镜观察表明,惟有Ha细胞核内出现明显病变,呈典型的浓核病症,并已产生大量的浓核病毒。文章认为,VHA273-DNA转染Ha细胞激活了细胞中潜伏的DNV,而DNV的大量复制抑制NPV的产生,说明VHA273-DAN有一定的活性,Ha细胞对VHA273-DNA有一定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npv DNA 转染 传代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