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堆芯多物理耦合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
1
作者
邹晓阳
万承辉
曹良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00-2407,共8页
为了研究核反应堆堆芯中子学、热工水力和燃料性能分析等多物理耦合计算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两步法”计算软件Bamboo-C和燃料性能分析程序FEMAXI,通过再抽样方法实现了堆芯多物理耦合计算功能,采用统计学抽样方法对“华龙一号”堆芯...
为了研究核反应堆堆芯中子学、热工水力和燃料性能分析等多物理耦合计算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两步法”计算软件Bamboo-C和燃料性能分析程序FEMAXI,通过再抽样方法实现了堆芯多物理耦合计算功能,采用统计学抽样方法对“华龙一号”堆芯多物理耦合关键响应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华龙一号”堆芯首循环临界硼浓度的不确定度为45.4×10-6~46.1×10-6;寿初期状态下径向和轴向功率分布的最大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2.1%和0.96%;寿末期状态下径向和轴向功率分布的最大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0.8%和0.83%。本文建立的多物理耦合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为核反应堆的设计、运行和安全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有助于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分析
抽样方法
多物理耦合
核数据
工程参数
中子学
热工水力
燃料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核径迹热释中子探测器测量高中子通量密度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璠
朱庆福
+4 位作者
杨铜锁
鲁瑾
花晓
周琦
李来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56-1759,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高中子通量密度测量的方法,即使用核径迹热释中子探测器测量中子通量密度,该方法在低中子通量密度测量方面已成功在微型中子源反应堆上得到验证。为了测试其在高中子通量密度测量方面的适用性,在中国先进研究堆辐照孔...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高中子通量密度测量的方法,即使用核径迹热释中子探测器测量中子通量密度,该方法在低中子通量密度测量方面已成功在微型中子源反应堆上得到验证。为了测试其在高中子通量密度测量方面的适用性,在中国先进研究堆辐照孔道内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孔道内中子通量密度相对分布总体趋势与MCNP的计算结果符合较好,此种方法测量高中子通量密度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径迹热释中子探测器
热量分析法
高中子通量密度
中国先进研究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逆比热容法测量反应堆中子注量率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铜锁
朱庆福
+5 位作者
史永谦
辛督强
张建祥
王璠
王永仓
鲁谨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89-2295,共7页
热分析仪器和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通过测量受辐照材料热性质的变化测量中子注量提供了可能。本文提出采用调制差示扫描量热(MDSC)法测量反应堆辐照的含硼材料可逆比热容的变化,进而得到反应堆的中子注量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讨论了...
热分析仪器和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通过测量受辐照材料热性质的变化测量中子注量提供了可能。本文提出采用调制差示扫描量热(MDSC)法测量反应堆辐照的含硼材料可逆比热容的变化,进而得到反应堆的中子注量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讨论了利用该方法测量反应堆中子注量率的可行性。介绍了可逆比热容法测量反应堆中子注量率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展望了这种测量方法在测量高注量反应堆中子注量率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核径迹探测器
热分析
中子注量率
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法
可逆比热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堆芯多物理耦合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
1
作者
邹晓阳
万承辉
曹良志
机构
西安核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
出处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00-2407,共8页
文摘
为了研究核反应堆堆芯中子学、热工水力和燃料性能分析等多物理耦合计算的不确定性,本文基于“两步法”计算软件Bamboo-C和燃料性能分析程序FEMAXI,通过再抽样方法实现了堆芯多物理耦合计算功能,采用统计学抽样方法对“华龙一号”堆芯多物理耦合关键响应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华龙一号”堆芯首循环临界硼浓度的不确定度为45.4×10-6~46.1×10-6;寿初期状态下径向和轴向功率分布的最大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2.1%和0.96%;寿末期状态下径向和轴向功率分布的最大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0.8%和0.83%。本文建立的多物理耦合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为核反应堆的设计、运行和安全分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有助于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关键词
不确定性分析
抽样方法
多物理耦合
核数据
工程参数
中子学
热工水力
燃料性能分析
Keywords
uncertainty
analysis
sampling
method
multiphysics coupling
nuclear
data
engineering parameter
neutron
ics
thermal
-hydraulics
fuel performance
analysis
分类号
TL32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核径迹热释中子探测器测量高中子通量密度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璠
朱庆福
杨铜锁
鲁瑾
花晓
周琦
李来冬
机构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
西京学院
出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56-175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175267)
文摘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高中子通量密度测量的方法,即使用核径迹热释中子探测器测量中子通量密度,该方法在低中子通量密度测量方面已成功在微型中子源反应堆上得到验证。为了测试其在高中子通量密度测量方面的适用性,在中国先进研究堆辐照孔道内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孔道内中子通量密度相对分布总体趋势与MCNP的计算结果符合较好,此种方法测量高中子通量密度有效可行。
关键词
核径迹热释中子探测器
热量分析法
高中子通量密度
中国先进研究堆
Keywords
nuclear track thermal analysis method neutron detector
thermal
analysis
method
high
neutron
flux density
China Advanced Research Reactor
分类号
TL326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逆比热容法测量反应堆中子注量率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铜锁
朱庆福
史永谦
辛督强
张建祥
王璠
王永仓
鲁谨
机构
西京学院陕西省可控中子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
出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89-229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175267
11775310)
文摘
热分析仪器和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通过测量受辐照材料热性质的变化测量中子注量提供了可能。本文提出采用调制差示扫描量热(MDSC)法测量反应堆辐照的含硼材料可逆比热容的变化,进而得到反应堆的中子注量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讨论了利用该方法测量反应堆中子注量率的可行性。介绍了可逆比热容法测量反应堆中子注量率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展望了这种测量方法在测量高注量反应堆中子注量率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固体核径迹探测器
热分析
中子注量率
调制差示扫描量热法
可逆比热容
Keywords
solid
nuclear
track
detector
thermal
analysis
neutron
fluence rate
modulate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method
reversible specific heat capacity
分类号
O571.53 [理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堆芯多物理耦合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
邹晓阳
万承辉
曹良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核径迹热释中子探测器测量高中子通量密度
王璠
朱庆福
杨铜锁
鲁瑾
花晓
周琦
李来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可逆比热容法测量反应堆中子注量率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
杨铜锁
朱庆福
史永谦
辛督强
张建祥
王璠
王永仓
鲁谨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